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第一講:上帝會審判

經文:西番雅書一:1—18

在十二位先知中,有幾位是有身世背景可尋的,例如先知何西阿、阿摩司、彌迦、西番雅、哈該,以及撒迦利亞等,這六位先知的作品一開始,都有介紹他們的家譜,這樣,我們就會明白那時代的社會景況,並且因此而比較容易明白先知言論的主要目的。就像先知西番雅,在書的開始就說他是「約西亞作猶大王的時代」獲得上帝啟示的。

[閱讀全文]

第二講:悔改才會得到赦免的恩典

經文:西番雅書二:1—15

在第一章開頭就有介紹過先知西番雅的時代,就是在約西亞作猶大王治理國政時期。我有提過在他任內最重要的事蹟,就是潔淨耶路撒冷聖殿,並且帶領以色列人重新回到敬虔的信仰生活。他做了一件以色列歷史上最重要的大事,就是從士師治國的時代開始,直到約西亞在位的第十八年,以色列人才在他的帶領之下,聚集民眾在耶路撒冷慶祝逾越節(參考列王紀下廿三:21—23)。

[閱讀全文]

第三講:上帝無比的愛

經文:西番雅書三:1—20

先知西番雅的信息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很嚴肅的景象:上帝的審判來臨了,且是已經迫在身邊了。在第一章他一再提起「上主的大日子快到了」、「上主發怒的日子」會像「怒火迅速」地來到,且會徹底地消滅全世界。他在呼籲所有聽到他信息的人,要「追求公義,在上主面前謙卑」(參考二:3),他說或許這樣可以在上帝發怒的日子來臨時,得到逃脫的機會。

[閱讀全文]

讀哈巴谷書這本經書

這本經書的名稱就是以先知哈巴谷的名字(參考一:1)命名的。在先知文獻中,我們經常看不到有關先知的身世背景,像約拿、那鴻等人都是沒有詳細地介紹,只有簡單的一句話而已。這也是這本經書到目前為止聖經學界所能提供的還是相當有限之因。我們僅能從這本經書中所提供的資料來認識外,可說沒有更多的資料可進一步認識先知哈巴谷。也因為這樣,對他到底在甚麼時候傳講這些信息,也就缺少明確的年代。

[閱讀全文]

第一講:上帝為甚麼靜默不語

經文:哈巴谷書一:1—17

讀先知的書信比較困難的地方,就是沒有詳細或是比較多一點的資料介紹生平背景,經常只有一行字說某一先知得到上帝的啟示、說些甚麼話,像先知哈巴谷就是個例子。我們對他的生平事蹟知道的甚少,只知道他是和先知耶利米大約是同一個時代,只有這樣而已。

[閱讀全文]

第二講:信的人會得生命

經文:哈巴谷書二:1—20

在前一講有說過,先知哈巴谷一再地問上帝為甚麼都沒有回答他祈禱的聲音。他的問題是向上帝祈禱控訴那些在國內欺負善良人民的惡人,他告訴上帝說這些人一再在「毀壞、強暴、到處都是打鬥、爭吵」,連法律都拿這些惡徒沒有辦法(參考一:3—4)。先知哈巴谷這樣祈禱的主要目的,當然是希望上帝會趕緊出手好好懲罰這些邪惡的人,好讓猶大王國的社會能看到正義、秩序、良知。也盼望因此看到國家、社會生存的盼望。

[閱讀全文]

第三講:因上主而歡喜

經文:哈巴谷書三:1—19

在前面已經提起過,先知哈巴谷是主前第七世紀末期的先知,他的時代可能就是在猶大王約雅敬時期,那時候的南國猶大已經是搖搖欲墜、國勢岌岌可危的處境下,很多人想辦法要離開他去,更多人則是荒淫過日,根本就不知道國家破碎、社會瓦解的危險。整天所想的就是如何圖謀更多的財富,以及玩弄權術滿足自己的私慾。這也是為甚麼先知哈巴谷看了之後,甚感痛心而向上帝祈禱控訴之因(參考一:3—4)。

[閱讀全文]

認識那鴻書這本先知書

通常在舊約聖經中可以將先知的文獻分成大先知書和小先知書兩大部份。之所以會分成「大」與「小」先知書,並不是說這些先知社會地位的大和小,而是以他們寫的作品之份量多與少來區別。這樣,從他們作品來分別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以賽亞書共計有六十六章之多,是所有先知文獻中份量最多的一個。再來就是耶利米書,有五十二章,第三個就是以西結書,共計有四十八章。這三位先知也被稱之為「大先知」。

[閱讀全文]

第一講:看哪,有好消息

經文:那鴻書一:1—15
 
先知那鴻這個名字所代表的意義是「安慰」的意思,就像尼希米的名字之意是「耶和華安慰」。為甚麼會用這個名字?這很有意思,因為先知那鴻的信息中心,就談到亞述帝國的首都尼尼微城很快就會傾覆,相對的,南國猶大將會重現繁榮的景象,因為上帝將伸出大能的手來拯救祂的子民以色列人。

[閱讀全文]

第二講:上帝的審判來臨

經文:那鴻書二:1—13

就像前面已經敘述過的,先知那鴻是為了要鼓勵在受困中的以色列人而提出這希望的信息。當時的以色列人受困於亞述帝國,一再被欺壓,且被威脅必須順從亞述帝國皇帝的命令。當亞述帝國國勢強盛到最顛峰的時候,統治者以為自己就像神明一樣的偉大,不但要他的人民將他當作神明敬拜,也要以色列人將他看成神明一樣地供奉。更嚴重的,乃是在亞述帝國皇帝西拿基立率兵圍繞耶路撒冷城時,那種狂傲的語氣和話語,藐視上帝的惡劣態度簡直就到了極點。

[閱讀全文]

第三講:榮華富貴都消失

經文:那鴻書三:1—19

在前面已經有提過,先知那鴻傳出的信息確實為在驚慌中的耶路撒冷之以色列人帶來很大鼓舞。這種鼓舞方式也是先知信息的特色,為那些在苦難中尋求上帝拯救的人有很大安慰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先知信息的內容也有很強烈譴責的內涵在其中,會對那些違背上帝旨意的國家、領導者提出毫不留情的責備,讓他們清楚知道上帝的懲罰即將會來臨在他們身上、國家。先知阿摩司傳出的信息就是個好例子;他告訴北國以色列人,要小心,等待上帝的日子和等待死亡來臨是一樣無知。

[閱讀全文]

讀 約拿書這本經書

先知約拿的故事是聖經中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從小就在教會生活長大的人,幾乎從幼兒開始就會聽到約拿的故事,也可說是一篇百聽不厭的聖經故事。大多數的人都是將注意力放在約拿怎樣逃跑,以及他被一隻大魚吞進肚子裏,卻沒有死去,這種相當戲劇性的過程;但卻對約拿書所要詮釋的信息往往給疏忽了,這是非常可惜的地方。其實,約拿書有非常好又獨特的信息,特別是對今天的人來說,約拿書更是一本不可缺少的經書,它所涉及的範圍,不僅是種族的問題,更是拯救的問題,值得大家注意和深思。

[閱讀全文]

第一講:向上帝挑戰

經文:約拿書一:—

舊約聖經中有兩本經書都是相當膾炙人口的故事,一是路得記,另一就是約拿書。這兩本經書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篇幅很短,但卻讓讀者一讀就想要一口氣將之讀完,且會讓讀者回味無窮的經書。只要是從小在教會長大的信徒,都會聽過約拿的故事,因為這是說給小孩子聽最好的故事題材之一,且往往是令人百聽不厭,不但是小孩如此,大人亦然。

[閱讀全文]

第二講:當災難的日子

經文:約拿書二:—

如果要說最適合以故事題材來討論不同宗教信仰之間的問題,我個人認為約拿書應該是一本最好的經書。因為我們從這本經書中可以看到上帝透過這些不認識祂偉大創造的族群的信仰來向約拿說話,並且透過這些不是祂的選民來阻擋約拿想要脫離上帝的呼召。這些水手曾試著要抵抗上帝,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經歷過約拿所說的這樣偉大的創造主,連天上、地上和地底下一切萬物都是上帝所創造的,這樣偉大的神是他們第一次聽到,因此,他們想試試看到底這樣的神有多偉大,是不是真的像約拿所介紹的那樣偉大?因此,他們集合起來努力用划槳的方式與上帝對抗,結果他們失敗了。也因為失敗,他們發現上帝真的就是像約拿所說的那樣。也因為這些水手的努力,約拿更清楚他無論怎樣閃躲都無法逃過上帝的呼召。

[閱讀全文]

第三講:唯有悔改才能期待上帝改變

經文:約拿書三:—

猶太人瞧不起外國人,或是對外族人都用鄙視的眼光看待,這不是只有在舊約時代才如此,即使在亡國之後很長的時間,直到耶穌基督、使徒保羅時代依舊是如此。

[閱讀全文]

第四講:慈悲憐憫的上帝

經文:約拿書四:—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這樣說:舊約的上帝是個殘忍的上帝,而新約的上帝是個慈悲的上帝。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我都會很快就回應說:說這樣話的人,是對聖經的認識有誤解。

[閱讀全文]

序—最熟悉的經文也是最難講

記得在神學院上講道學的課,同學在討論畢業講道選哪段經文時,曾向上課的老師提議不要選艱澀、甚少使用的經文。意思是希望老師在選給學生畢業講道的經文時,最好是選很熟悉的經文,這樣要準備講道時比較容易。我們這些學生會提出這個觀點,有一個原因,就是經常被引用為講道的經文,資料很多,出版的講道書籍也多,準備上比較容易。

[閱讀全文]

第一講:審判的上帝(一)

經文:俄巴底亞書—

舊約聖經有先知書,一般都將之分成為「大」先知書與「小」先知書;所謂「大」與「小」,是因為他們作品篇幅的多寡來區分的,並不是因為重要與否的問題,這一點需要先弄清楚。一般來說,從何西阿書到瑪拉基書等共計十二本,都被稱之為「小先知書」,而在這「十二小先知書」中,尤以俄巴底亞書的作品最短,只有廿一節而已。

[閱讀全文]

第二講:審判的上帝(二)

經文:俄巴底亞書—

如果比較俄巴底亞書第五至六節與耶利米書第四十九章九節的經文,我們可以看到兩位先知俄巴底亞與耶利米在預言有關上帝要懲罰以東的記事,內容幾乎是一樣的。因此,有不少聖經學者認為先知俄巴底亞的時代不會早於先知耶利米,大概也是在主前第六世紀左右時代的人。因此,這本短短只有廿一節經文的作品,就是在先知耶利米時代或是以後寫成的。

[閱讀全文]

序—寫在「阿摩司書的信息」出版之前

很早以前就喜歡讀先知阿摩司的作品,但是從頭到尾將它講完,這還是第一次。我想和我同樣經驗的兄姊一定不少。當我開始講阿摩司書的時候,就聽到許多兄姊,尤其是幾位長執對我說:「牧師,以前常聽到有一位先知名叫阿摩司,也偶爾會聽到其他牧師講先知阿摩司的信息,但從來都沒有像這次這樣很有系統地、認真地讀這本經書。」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