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聖經導讀-第1220期

 

使徒行傳第十二至十八章

1.第十二章1至11節:

使徒行傳就像一部在描述早期教會的受難史,從第四章開始,一再提起信徒受到迫害的情形。但過去的迫害幾乎都是來自猶太人宗教領袖,現在則是來自羅馬當局的迫害,從「希律王下手迫害教會的一些會友」這樣簡單的一句話,所要說明的意義已經非同小可,因為這表示羅馬統治當局已經將基督教信仰定為「非法的組織」,看基督徒是擾亂社會治安的主要分子了。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219期

 

使徒行傳第六至十一章

1.第六章1至7節:

這章提供了許多早期教會的史料,這段經文說他們「選出七個有名望、受聖靈充滿、又有智慧的人」來處理分配生活費的事務。使徒們這樣做,是因為他們希望能專心於傳道、祈禱的事。這也說明了今天傳道者、長老、執事分工的一個歷史背景。

第1節,「門徒的數目日日增加」,相對的問題也隨著敏感起來。因為「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和說希伯來土話的猶太人之間發生了爭執」,原因是在分配每天的生活費上有人被疏忽了。教會之所以有分配財物的事,是跟第二章44至46節、第四章32至35節的背景有關。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218期

約翰福音第二十至廿一章

1.第二十章1至10節:

四本福音書都有記載抹大拉的馬利亞等婦女去探耶穌的墓。現在這段經文記載抹大拉的馬利亞在「星期日清晨」一個人跑去探墓,發現墓門的石頭已經移開,她覺得不對勁,就趕緊跑去找彼得,和另外一位「耶穌所鍾愛的」門徒。抹大拉的馬利亞認為有人去盜墓。於是這兩個門徒就跑去看。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217期

約翰福音第十三至十九章

1.約翰福音從第十三章開始,一直到第十七章止,是記載耶穌最後一段工作的記事。這段記事的背景就是在逾越節最後的晚餐,且從第十四章開始直到第十七章的這段經文,都是耶穌所講的信息。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216期

約翰福音第七章37節至第十二章

1.第七章37至39節:

從利未記第廿三章36節、民數記第廿九章35節等經文來看,可以看到住棚節應該是前後有八天,第八天也是安息日。在這節期間,祭司要到耶路撒冷東南角的地方有個西羅亞池取水回來,然後把這些水澆在整個祭壇上。耶穌利用這種活動來說明他就是生命的「活水」,這也是在第四章13至14節他向撒馬利亞女人所說的。

第39節,耶穌表示只要有聖靈降臨,就會有如活水般的力量永不停止地泉湧出來。最後一句說那時耶穌還沒有得到榮耀,意思是指那時候耶穌還沒有受難、復活。而教會就是在耶穌復活之後,因聖靈充滿而出現的。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215期

 

約翰福音第一章35節至第七章36節

1.第一章35至42節:

約翰福音書和前面三本福音書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認為耶穌和施洗約翰同時在傳揚上帝的福音,而前三本福音書都記載耶穌是在施洗約翰入監之後,才開始出來傳福音。再者,施洗約翰將耶穌介紹給自己的門徒,其中有一位是彼得的弟弟安得烈,然後由他介紹彼得認識耶穌,這點也和其他三本福音書不同。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214期

 

路加福音第廿一至廿四章

1.第廿一章1至4節:

依照作者的編輯方式,這段經文是在回應第二十章47節所提到經學教師會「吞沒了寡婦的家產,然後表演長篇的禱告」。然後接著這裡就舉出有「窮寡婦」和有錢人在聖殿奉獻的事。

聖殿的奉獻箱是放在聖殿的女人院中。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各有代表該族的一只奉獻箱,另外有一只是祭司的。每只奉獻箱都會寫上奉獻的用途。有錢人喜歡來這裡奉獻,因為容易被看見而受到稱讚。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213期

 

路加福音第十五至二十章

1.第十五章1至3節:

這三節說出往後連續三則比喻的背景,都是和法利賽人與經學教師對耶穌「接待壞人」,且和這些壞人「一起吃飯」有關係。這些所謂的壞人就是第1節所提起的「稅棍和壞人」。

猶太人喜歡將「稅棍、妓女和小偷」等三種人當作「壞人」看待,而耶穌卻常和這三種人在一起、作朋友。因為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的批評,於是耶穌說了下列三則比喻作為回應。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