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聖經導讀-第1228期

詩篇第六十六至七十五篇

1.第六十六篇:

這也是一首讚美的詩歌。很明顯的這首詩是分成兩個部份,一是從第1至12節,作者都用複數的「我們」,第13至20節詩人都是用單數的 「我」。因此,有些詩篇的學者認為這是兩首詩篇合併成為一首詩歌。

第1至4節,詩人一開始就呼籲「萬民要歡呼頌讚上帝」,表示這是全國人民吟唱的詩歌。從第3節可看出詩人呼籲大家來頌讚上帝,是因為看見上帝行奇妙神蹟,讓敵人來投降。這表示只要上帝一出手,就算最強悍的埃及軍隊也只能葬身紅海,而亞述西拿基立皇帝率領二十多萬的軍隊在主前701年圍繞耶路撒冷城,也在一夕之間死亡多達十八萬五千人,最後就是落荒而逃。類似這樣的例子很多,只要想到這些,就很自然地會唱出歌頌的詩歌。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227期

詩篇第五十二至六十五篇

1.第五十二篇:

在這首詩篇的中文標題下有個註腳,這註腳寫著:「希伯來文標題:『以東人多益向掃羅王報告大衛到亞希米勒家的事後,大衛作這首詩。』」如果是這樣,就必須先看撒母耳記上第廿一至廿二章的記事,就會更清楚這首詩歌的背景。那是大衛在逃亡時,跑到挪伯的祭司亞希米勒那裡,因為肚子餓,挪伯拿祭壇上僅有的餅給他充飢,多益看見這件事,向一直在追殺大衛的掃羅王報告,後來掃羅王下令多益,要他親手屠殺亞希米勒和他的家族,死去八十五個祭司,以及挪伯城內所有的人,不管是男是女,嬰兒或是幼童,牛、羊、驢等全部都殺光。僅亞希米勒的一個兒子亞比亞他逃出來,去投靠大衛,將所發生的一切經過都說給大衛聽。這首詩就是在這種背景之下寫出來的。因此,這首詩歌也是屬於一首哀歌。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225期

詩篇第三十四至四十篇

1.第三十四篇:

這一篇也是詩篇中九篇用希伯來文字母順序編寫的詩歌其中一篇。通常這首詩歌被看成是第廿五篇的姊妹作品,第廿五篇是一首祈禱的詩歌,此篇則是屬於感謝的詩歌。再者,此篇詩歌充滿著箴言智慧文學的特色,因此,也被看成是大衛王之後的作品。

這種按希伯來文字母順序編寫的詩歌,在詩篇中共計有九篇,就是第九篇、第十篇、第廿五篇、第三十七篇、第一一一篇、第一一二篇、第一一九篇、第一四五篇,以及現在這第三十四篇等。其中最為特別的一篇,就是第一一九篇,這一篇共計有廿二個段落,而每個段落的開始,就是希伯來文字母。這種用字母來寫詩篇是有用意的,主要是讓民眾學習認識字母,且容易記住。

第1至3節,這段詩歌也是詩人在作信仰告白,他呼籲所有領受過上帝救贖恩典的人都要跟他一起來歌頌上帝。要歌頌,是因為「上主的偉大」(參考第3節),表示上帝已經出手拯救需要祂救助的人。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224期

詩篇第廿二至三十三篇

1.第廿二篇:

這首詩歌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份就是從第1至21節,這部份是屬於個人的哀歌,第二部分是從第22至31節,這部份是屬於歌頌讚美的詩歌。

第1節,「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為甚麼離棄我?」耶穌在十字架上就用過這句詩歌(參考馬可福音十五:34)。這是詩人感受到生命陷入極大的困境中所呼喊出來的求救聲。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223期

 

詩篇第十至廿一篇

1.第十篇:

這是一首祈禱的詩歌,是在苦難中祈求上帝拯救、幫助的詩歌。

第1至4節,從第1節就可看出詩人面臨著生命極大痛苦而發出的聲音。他感覺上帝距離他很遠。接著他向上帝祈求,讓那些邪惡、傲慢、欺壓人的人,掉落在自己所設計用來陷害人的羅網中。這個詩人特別說明哪種人是邪惡的人,在第3至4節說「誇耀自己的慾望」、「貪婪」、「抗拒並蔑視上主」、「心高氣傲,不求告上帝」等,換句話說,就是心中沒有上帝的人。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226期

篇第四十一至五十一篇

1.第四十一篇1至12節:

這首詩也是詩篇所有150篇中第一段落的最後一篇(第一篇至四十一篇)。詩篇第一篇說到聽從上帝旨意的人「有福」,這首詩也是從「有福」說起。詩人所謂「有福」,是因為得到上帝的眷顧。生命有上帝眷顧的人,即使是在患難中,也會得到興旺的力量。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222期

使徒行傳第廿六至廿八章

1.第廿六章:

這章是使徒保羅第三次見證自己遇見復活耶穌的經過,也是三次見證中最長的一次(第一次在第廿二章3至21節,第二次在第廿四章10至21節)。而這三次的見證中,都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使徒保羅不為自己辯護或喊冤,他都是在為耶穌就是基督這件事作見證。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221期

 

使徒行傳第十九至廿五章

1.第十九章1至10節:

使徒保羅來到以弗所,這裡是亞細亞省的首府,也是該省的經濟和宗教中心,是個港口城市,也是貨物集散地。該城最出名的宗教信仰就是亞底米女神,代表著生育和收穫之神。因此,遠近城市的人民也都以此女神為信仰中心。使徒保羅在此城傳福音前後長達三年時間(參考使徒行傳二十:31),可說是他在外邦地區停留最久的一個城市。

在以弗所這城,使徒保羅遇到只領受過施洗約翰洗禮的人,這也說明了施洗約翰傳「悔改的洗禮」帶來的影響一直到早期教會都還存在。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