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羅西書導讀(1~11)

1. 一:1—2節,就像寫給其他教會的書信一樣,使徒保羅總是先自我介紹。這封信的開始,特別說明是他和提摩太一起寫的。

2. 一:3—14節,第4節說明使徒保羅對歌羅西教會的稱讚,是因為該教會對耶穌基督有信心,對人有愛心,以及對生命存著盼望。這正是他在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13節所說「信心、愛心、盼望」等三項是永存的。而這三項歌羅西教會都具備了。

a. 第7節提到「以巴弗」這個人,他很可能就是歌羅西教會的創辦人,因為第7 節說該教會的信徒是從以巴弗學習到福音的。以巴弗也是老底嘉和希拉坡里教會的福音播種者(參考四:12—13)。他後來和使徒保羅同工,並被使徒保羅認定是很好的同工,他形容以巴弗和他之間有不可分離的關係時,是以「一起坐牢」(參考腓利門書23節),來表示他們兩人簡直就是形影不離。

b. 第8節說使徒保羅之所以會寫這封信給歌羅西教會,是因為以巴弗帶去了歌羅西教會的問題,將歌羅西教會所發生的事告訴他。

c. 第9節很有意思,因為使徒保羅說,他祈求聖靈幫助歌羅西教會信徒得到智慧和理解的能力,能明白上帝的旨意。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聖靈的幫助,靠人的力量想明白上帝的旨意是沒有辦法的。

d. 第12至13節提到「光明」與「黑暗」的區別,就是在上帝救贖的恩典分別出來。這救贖的恩典就在耶穌基督裡面。第12節所說的「國度」並不是指土地上的,而是指上帝的主權、統治。

3. 一:15—23節,舊約聖經告訴我們,人是不能看見上帝的(請參考創世記十六:13、卅二:30,出埃及記卅三:20)。「形像」,這是代表著上帝,而耶穌基督乃是上帝的形像。在哥林多後書第四章4節也說「基督是上帝的真像」。

   第16至17節可以比較約翰福音第一章2至3節。
   第18節可以比較以弗所書第一章21至23節。

   第20節所說的也剛好是羅馬書的中心信息,指的是耶穌基督乃是使人與上帝有合宜關係的唯一途徑。人若與上帝和好,萬物也會跟著與上帝和好。而耶穌基督就是透過死(22節)來幫助人重建與上帝的合宜關係,這也是使徒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書信中一再強調的:「除了耶穌基督和他死在十字架上的事以外,甚麼都不提。」(哥林多前書二:2)

4. 一:24—29節,這段經文說出使徒保羅對福音事工的幾點看法:(1)他是福音的僕人,因此,必須完成主人交託的責任。(2)主人交託給他的責任就是將上帝的信息傳開來。(3)這信息乃是隱藏已久的奧秘,就是耶穌基督(參考二:2)。請注意,奧秘與秘密不同;前者是當人體會出實情之後,感到非常興奮,充滿喜悅。而秘密乃是指不為人知的事。(4)為了傳這奧秘的福音,他即使受苦也是甘願的,因為甘願,所以還是覺得很快樂。

5. 二:1—5節,從第1節可看出這封信不僅是和歌羅西教會有關,也和老底嘉教會的信徒有關係。從地理上來看,老底嘉、歌羅西、希拉波里等三城鎮就是緊鄰在一起。所以當以巴弗傳福音時,除了在歌羅西,也同時在老底嘉、希拉波里工作(四:13),他走遍這三城鎮,就像當年耶穌基督環繞著加利利湖鄰近的城鎮一樣。

   將第5節比較第一章4節更清楚歌羅西教會確實在信仰上有很好的見證,不會因為有人傳「另一種福音」就失去了原有的信仰堅持,和加拉太教會的情況很不相同(加拉太書一:6—7)。

6. 二:6—19節,將第6至7節比較以弗所書第二章20節,就會清楚使徒保羅所強調的,基督徒的生活就是以耶穌基督為準則,學習他的榜樣,並建立在他的基礎上。

a. 第8節和第20節都出現「星宿之靈」的詞句。在加拉太書第四章3、9節也出現同樣的詞句,都是指那些虛假的、世俗的算命、勘輿之術。舊約聖經就曾嚴格禁止以色列人民進入迦南地之後,接受這樣的行為(請參考申命記十八:10— 11)。使徒保羅強調一個基督徒的信仰是將生命交託在耶穌基督的救恩裡,而不是放在人的哲學理念,或是這些奇門邪術的怪談。

b. 第11節是有關割禮的問題,使徒保羅在這裡強調重要的是「生命的割禮」,不是肉體的記號而已。猶太人非常重視肉體的割禮記號,甚至這樣的觀點影響了加拉太教會的信徒,但是歌羅西教會的信徒顯然並沒有受到這樣的影響。但是,生命的割禮並不是人的能力所及,而是上帝的作為。

c. 第12節可看出早期教會已經甚為流行的洗禮,甚至在外邦人地區已經用洗禮取代了猶太人的割禮。但兩者都在表明與上帝立約之意。

d. 第13至15節,十字架就是將人的罪同時釘死的刑具。也因為十字架的緣故,人的罪狀都被消除了。這就是使徒保羅將十字架看成是基督教信仰的中心,他只傳耶穌基督在十字架的功勞,不傳其他的信息。

e. 第16至19節,這段經文再次強調耶穌基督就是教會的元首,結連在他的裡面,靈性的生命自然會生長。除了他,其他的一切學說對生命來說都不是重要的。耶穌基督自己也用葡萄樹與枝子作比喻說,只要結連在他的裡面,就會結出好的果子(參考約翰福音十五:1—10)。若是沒有結連在他,就會像枯萎的樹枝一般,被丟棄、燒毀而已。

7. 二:20—23節,這一段經文也讓我們看到早期教會甚為流行的「禁慾主義」者的生活態度。使徒保羅要強調的是,在耶穌基督裡,能成為一個自由的人,生命是被釋放的。他寫給加拉太教會的書信中這樣說:「為了要使我們得自由,基督已經釋放了我們。所以,你們要挺起胸膛,不要再讓奴隸的軛控制你們。」(加拉太書五:1)肉體的禁慾並不表示就是接近屬靈,而是來自心靈的潔淨才是真實的(參考羅馬書十二:1—2)。

8. 三:1—4節,天上的事與地上的事,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境界。屬天的,是永恆的生命,是不會敗壞的,因為是與耶穌基督同復活的生命(參考二:12— 13)。

9. 三:5—17節,這段經文將第1至4節所說的「屬天」與「屬地」的內容再作進一步的說明。所謂「屬地」的事,包括了慾望、淫亂、污穢、邪情、惡慾、貪婪、忿怒、暴戾、仇恨、說毀謗和污穢的話、彼此欺騙等。而「屬天」的部分,則是「更新的形像」,使人完全認識上帝。且不再區分所謂的猶太人、外邦人,而能在生活上有憐憫、慈愛、謙遜、溫柔、忍耐的心、寬容、彼此饒恕,然後加上愛,因為愛使這些結連在一起。

a. 使徒保羅說因為愛,上帝才揀選歌羅西教會的信徒作為祂的子民。b. 第17節無論作甚麼,說甚麼,都要「奉主耶穌的名」感謝上帝,耶穌基督也說奉他的名無論求甚麼,上帝都會成全(約翰福音十四:13—14、十六:23—24)。

10.三:18—四:1節,這段經文可比較以弗所書第五章21節至第六章9節。談及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包括了夫妻、父母與子女、主人與僕人。使徒保羅要求所有的基督徒都必須建立在一個基礎上──耶穌基督的愛。


11.四:2—18節,彼此的代禱,是傳道者與信徒之間最重要的互動。從第3節中我們看出使徒保羅是在監獄中寫這封書信的。因為他堅持要上訴到羅馬法庭。

a. 第7至18節他提到幾位同工,包括了「推基古」,他是使徒保羅的同工,代表使徒保羅到各地去探訪(請參考以弗所書六:21,提摩太後書四:12,提多書三:12)。

b. 「阿尼西謀」,他原是腓利門家中的奴隸,逃跑出來,後來使徒保羅為了他還寫信給腓利門,替他求情(參考腓利門書)。

c. 亞里達古,他是馬其頓的帖撒羅尼迦人,與使徒保羅同在以弗所經歷了暴亂(使徒行傳十九:29),然後與使徒保羅前往希臘,再轉回到馬其頓、特羅亞(使徒行傳二十:4—5)。使徒保羅為了上訴羅馬,到羅馬去,他陪伴在使徒保羅的身邊(使徒行傳廿七:2)。

d. 馬可‧約翰,他是使徒保羅第一次傳道時,和巴拿巴一起同行的,後來因為先離開,使徒保羅在第二次的時候就拒絕帶他去,也因此導致使徒保羅和巴拿巴之間有了爭執(參考使徒行傳十五:36—39)。可能之後這件事並沒有影響太大,或持續太久,後來有了改變,使徒保羅又繼續帶著他同行,並且認為他是可信靠的同工(參考提摩太後書四: 11)。

e. 耶數,我們對他的資料缺乏。

f. 路加醫生,他就是寫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作者。當使徒保羅在羅馬坐監時,他陪使徒保羅在一起。

g. 底馬,他後來也離開了使徒保羅,因為他貪愛世上的需要(提摩太後書四: 10)。

h. 寧法,可能是老底嘉人,提供自己的住家作聚會的場所。

i. 亞基布,腓利門書2節說他和使徒保羅同工。他可能擔當歌羅西教會的牧養事工。

j. 第16節提到「從老底嘉教會轉給你們的信」,這封信已經遺失,不知道是甚麼內容。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4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