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事工越做越有挑戰性

這一次兒童、少年營終於在上個禮拜五落幕,總平均出席是289名。就像過去的經驗一樣,第一個禮拜人數多,第二個禮拜人數大約減少一成;第一天出席人數最多,然後逐日遞減。這種情景剛好與我過去在嘉義西門的經驗相反;在嘉義是每天都在增加人數,加上過去都沒有用電腦建檔,因此,每年舊生都是自己來詢問。我們這裡打從開始(1998年)就有建檔,因此,每年寄給舊生的報名傳單就接近千份。不論是在嘉義或是台北,傳單印一萬份,報名學生是三百六十名左右,平均約三十份傳單有一名學生,這幾年來都是如此,這表示我們分發傳單的效果還有待重新檢驗。


今年是第一次舉辦少年營,第一個禮拜平均有98名,第二個禮拜有77名。在詩歌的部分還有待加強,我一直覺得應該可以找更適合他們的詩歌來帶動他們,這樣才引起他們對唱歌的興趣。


也有兄姊跟我反應,若是能將時間縮減成一個禮拜,是否會比較好?這樣,孩子的父母比較願意送孩子來,理由是兩個禮拜時間太長了。其實,我們從1998年開始到2004年,這段時間都是一個禮拜,孩子並沒有像現在這樣多。反而是改為兩個禮拜後,孩子大量進來。因此,我個人認為這並不是一個禮拜、兩個禮拜的問題。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年前,林信男長老跟我提過的,就是有一間教會,他們是辦整個月的兒童營,這讓我大感驚訝。原來這間教會是在暑假中利用一個月時間,上午辦課業輔導,中午在教會吃飯,然後整個下午都是兒童營,這樣連續一個月。上午課業輔導由教會大學青年來打工,教會出錢讓他們來為國小、國中學生進行課業輔導。這樣有三個好處:一是大學青年不用到外面去打工,因為教會給的工資比外面好一點,這樣,大專青年也可以為教會做工,也可以賺打工的工錢,他們到外面打工,還不一定可以參加主日禮拜。二是參加課業輔導的學生都會參加兒童、少年營。三是父母會喜歡送孩子到教會來,一來課業有教會大學生輔導,他們可以信任得過,再來又有宗教教育可以上,三來到教會,比將孩子送去安親班更可靠。這點非常吸引我的注意,這兩年來這個景象一直留在我的心中,也一直在構思這件事。

不久前,有一位姊妹再次跟我提這件事,她說我們可以試試看辦全天的,先辦一個禮拜看看,就是從上午八點半開始,到下午五點結束,中午在教會吃飯。將兩個禮拜的課,用一個禮拜上完。這樣,父母是不是會比較容易處理孩子接送的問題,這樣的建議真吸引我。


今年也有家長建議,可以將每天教兒童營唱的詩歌也印給家長,這樣孩子回家後,父母手上就有資料,可以跟孩子一起學唱詩歌。因為他們發現孩子回家後唱歌,有時歌詞咬音並不是很清楚,父母聽了又不知道是甚麼意思,無法幫助孩唱得更好。


也有兄姊跟我建議說:東門人才多,是否可以分派幾組到其它教會去,幫助那些沒有老師的教會也開辦這樣的兒童營。我回應說:「若是教會有這樣的困難,就將孩子送過來我們這裡,連老師也一起來參與教學的工作,若交通上有困難,我們還可以派車子接送。」但建議的兄姊說,這樣跟派人去他們的教會協助不一樣。我問說:「怎樣個不一樣?」這些兄姊說:「來東門,人家會說這是東門在辦。若在他們的教會辦,人家的感覺就會不一樣,會說這是他們教會自己在辦。」聽了之後,我才恍然大悟,難怪去年我們發出三十五封信給規模比我們弱小的教會,告訴他們可以在各自教會集合,然後由老師帶領學生來,大家一起在這裡辦,連一間教會回應也沒有。原來是怕來了之後,變成我們在辦,不是他們也一起辦。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也是我去年到今年一再在想的問題。


也有人說,來東門參加,會增加東門的「業績,人數多,讓東門好看」,聽了這樣的話,就讓我感觸更深。其實來咱教會參加,人數增多對咱教會來說也是一項極大的負擔,一則,我們在辦理行政事務上的工作就相對增加。例如,辦理一百人的兒童營,不需要事先準備多少。但辦理三百個小孩子的兒童營,那可是要事先規劃很周全,才不會在報到第一天就陷入混亂。二則,增加許多費用,包括孩子的點心、教材,和工作人員的晚餐等等,這一百小孩和三百個小孩的費用,不會是只增加一倍,而很可能是多出好幾倍。三則,孩子多,需要的空間更大。比如我們在禮拜堂四樓,只有一間廁所,且只能有一個人使用,現在四十個小孩在四樓上課,連上廁所都有困難。我以前在嘉義西門辦兒童營,人數最多的時候,多達六百多名的平均出席,廁所不夠用,孩子上課情緒受到影響很大,教學的品質自然地下降。因此,孩子多,並不一定是好事一樁。但我們為甚麼還會想要邀請其它教會一起來辦?只有一個原因:我們是大型教會,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弱小的對象,這是我們的信仰告白。知道體貼小型教會人手少,學生不多,自己辦起來很吃力,因此,才會想到邀請其它教會一起來合辦。


再者,過去兒童營結束後,我們都會在一個月內,每個禮拜發出邀請函給小孩來參加禮拜天的兒童主日學。但我們發信的對象都是那些沒有去教會的孩子,也就是說非基督徒的家庭孩子,希望他們會繼續來參加。我們不希望它教會的孩子到我們這裡來,這點我們的態度向來非常清楚,也謹守這項原則。因為我們辦兒童營並不是要把別教會的孩子拉過來。


每天兒童營結束,我們都會有檢討會,雖然所用的時間不長,但都會遇到問題,有來自學生的學習態度,也有來自老師發覺自己在教學工作上遇到瓶頸,這對我們教會在推動兒童營事工,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因為老師有反應,我們就會清楚知道該怎樣協助老師克服遇到的困難,也會注意到怎樣幫助學生知道正確的學習態度。


感謝上帝的帶領和保守,今年兒童、少年營順利完成,特別是今年第一次辦少年營,江淑文執事親自來參與教學工作,她會更清楚教材在編撰上遇到的問題,她一定體驗到在書房寫的,與在課堂上實際運用時,二者之間的差距有多少。


我們要特別謝謝潘茂涼長老和劉唐聿君,他們也幾乎把時間都挪了出來,親自來教學生唱詩歌,這對他們以後在譜曲的事工上,一定有很大的幫助。


這兩個禮拜來,我一直在思考怎樣讓兒童、少年營的教材更豐富,而使活動的內容更活潑?當越來越多大學、機構(商業團體)也跟著舉辦兒童夏令營,很多家長趨之若鶩地帶著孩子報名參加時,我們教會面對這種看似「競爭」的現象,要怎樣能夠讓更多父母知道,心靈遠勝過知識的吸收?宗教教育遠比學習科技、常識的教育更重要?因為這些都是宗教教育和心靈的課程,都是一般學校根本就不會教的課程,特別是關於聖經的課程,更是如此。當越來越多商業社團也將這種夏令營當作一種「事業」在發展時,我們教會要怎樣在這種非常「商業化」、「企業化」之活動的環視下,堅持完全免費,且只教聖經課程連結台灣本土人文的教材,仍能佔有一席之地?這才是我們教會接下來的挑戰。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