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美國巡迴演講第一站:洛杉磯2

七月31日上午是在洛杉磯台灣長老教會講道。就像在台灣一樣,我講道的時間比較長,平均是50分鐘的時間。在這裡,我講了40分鐘。禮拜後,有會友跟我反應已經有好幾年沒有像今天這樣真正在禮拜。我不太瞭解這句話的意思,後來經由對方解釋才知道過去該教會的牧師講道都只有15-20分鐘,而且他們只有今天才聽到牧師的講道是以逐章逐節的方式講解聖經的經文。我向來主張講道用逐章逐節的方式講解聖經,這也是我在各地講道的形式。因為這樣才不會偏離聖經經文的脈絡,也才能說是在講道。


當天下午有兩場專題演講,第一場的主題是「為什麼要讀聖經?」,從1點開始到2點25分。我舉出許多實際例子說明沒有認真研讀聖經的教會,很容易陷入誘惑與迷失,甚至使教會偏離信仰。我強調在一個動盪不安的世代,更需要聖經上帝的話做根基,才不會使教會失去信仰團契的特質,而變成如同民間社團一樣。


第二場演講則是在2點40分開始,題目是「怎樣讀聖經」。我用咱東門教會一直在推動每日讀聖經的運動,來強調一定要培養每日固定一段時間靈修的生活習慣,就像每天吃飯一樣,因為聖經是上帝的話,是我們生命的靈糧。每日研讀聖經會使我們建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我也舉出錯誤的讀經方式以及將聖經當作「百科全書」的不正確觀念。我強調聖經是「生命之書」,需要用生命的熱情和態度讀它。然後我告訴大家正確讀聖經的方法,這是屬於每日靈修的生活功課,不能有時讀有時停,也因此需要有一份好的讀經表。這種讀經表是有系統地一卷卷的讀,最好三年讀完新舊約一遍。當我聽說高雄壽山中會準備用10年時間推動全中會讀聖經、迎接10年後的中會50週年,他們計畫在第一年讀新舊約一遍、然後再用9年讀三遍。我立即告訴我這消息的同工,這樣的計畫不太好。最好是前9年每三年讀一遍,然後第10年大家最後衝刺,用一年讀完。這是我的經驗。每三年讀一遍新舊約全書,這樣平均每天大約讀25至30節經文。現場與會的會友聽了之後表示願意這樣做,我立即答應提供給他們三年份的讀經表。


第二場演講後,隨即有兄姊提出許多問題。讓我感到相當驚訝的是有位姊妹提到一位名叫林天民的人,後來有人拿他寫的書給我看,我才知道這位林天民先生曾在真理大學教書。過去幾年曾到這間洛杉磯教會演講、並教授成人主日學的課程。但是他所傳講的內容讓許多會友相當疑惑,其中一點是:他說聖經只能相信「三分之一」,其餘的都有問題,難怪有會友當場問我:「盧牧師,聖經你相信多少?」我很清楚地回答:「聖經我全部都相信。真正的問題是怎樣詮釋?這點很重要。」後來我才從林天民寫的《宗教與現代人生》一書中發現他所寫的內容確實是有不少值得討論之處。例如他說上帝是殘忍的,才會要求亞伯拉罕用親生的兒子以撒做祭物獻給祂。這種論調跟我們在詮釋聖經的方式很不一樣。類似這種例子很多,再舉兩個例子。該書寫著「傳統的基督教相信神降生為男人,而不是女人。這表示男人比女人更優越。」這種論調實在是過於簡化。而在該書的結論中,又這樣寫著:「耶穌本來是人,後來為何被提升為神呢?也許這是當時基督徒心靈上的需求。」更荒謬的結語竟然是:「只有基督教相信的是人,而不是神,基督徒才能真正地尊重其他宗教,並且與其他宗教的信徒互相學習、互相合作,以共同促進人類幸福與世界的和平。」這種論調都是過度簡化基督教信仰的內涵。還好,洛杉磯教會在當時趕緊召開小會,決定不再讓林天民繼續帶領成人主日學和演講,雖然也有幾位信徒因此隨他離開,幸好沒有造成更大的後遺症。


就像我常說的,要瞭解聖經就需要回到聖經作者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現象,更重要的不是斷章取義,截取一句話去瞭解聖經,而是由聖經的整卷、整本來瞭解,才不會產生誤解或是陷入迷失。我告訴大家,聖經絕對是可以接受嚴格的檢視,因為聖經考古學一直走在最前面,提供最新的研究和資料,才使聖經學界能在這古老的經書中一再發現新的意義。


八月2日,許照信長老夫婦帶我們去參觀「Getty Center」,這是由J. Paul Getty的基金會所捐贈,一座位於Santa Monica山丘上的博物館,佔地面積多達750英畝。


Getty這個人因為事業有成,而將他私人的財產捐出來回餽社會,入內參觀一律免費。因為博物館位於山丘上,因此在停車場下車,就有上山的電車免費接送參訪者上下山。我估計每日至少有上千位的參訪者。館內收藏的物品非常豐富,由該館設置一棟專門的研究中心可看得出來。該博物館共計有四座建築:東館與南館蒐集展示西元1600-1800年的藝術品、北館展示西元1700年以前的作品,而西館則是展示西元1800年以後的作品。館內都有專門的導覽人員,每個展示廳皆有配置一位保全人員看守。沒有拉起任何隔離線,讓訪客可以接近物品仔細觀賞,但不允許用手觸摸任何展示物品。我們上午11點入館,直到下午3點才出館。就算是快速瀏覽,我們也不過走完三館,可以想像該博物館的規模實在很大。館內有餐廳、咖啡座,訪客若自己帶餐點,也提供露天傘座可供小憩與飲
食之用。


我想起許文龍先生的奇美博物館也是一樣免費提供民眾參訪,有取之社會、用於社會的財富觀念。若咱台灣有更多像許文龍先生這樣的事業家,台灣社會的人文品味一定更豐富、芬芳。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