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兒童營織出一個夢
作者: 盧俊義牧師 日期: 2010-07-11 23:18
1998年2月底來咱台北東門牧會,3月1日上任開始工作,迄今已經進入第十三年,說長也長,說短也短。
牧會工作一開始,我就準備要在當年暑假辦兒童營,而七月1日開早晚兩個查經班。這當中,除了2000年沒有辦兒童營,因為準備要整修一樓教室、辦公室和地下室的教室而停辦外,其餘每年都有舉辦。
每年辦兒童營,都是我準備教材,後來邀請荏荏曼牧師(當時她擔任原住民聚會傳道)加入編撰教材行列,之後,江淑文執事主動出來協助編撰教材的工作,接著有張仁和牧師、徐信得牧師、陳伯源牧師、李位鼎牧師、張軒愷傳道、林以撒傳道、林信男長老等人都曾參與編撰聖經教材的行列。而負責整個教材的編輯工作從江淑文執事參與之後,每年都是交由她負責。
從1984年在嘉義西門教會牧會辦兒童營開始,我都會設定一個人數目標,這並沒有甚麼特別,而是讓全體會友在這事工上有個可以共同努力的目標,也從出席人數可以反思:我們該怎樣做,才會吸引更多的小孩來?甚麼樣的活動內容,特別是聖經的教材怎樣寫、教,才能使家長們願意帶小孩來?
在咱教會開辦暑假兒童營後的第三年,我就發現有許多家長因為住家離教會比較遠,因此,他們會坐在禮拜堂打盹、聊天,我注意到這景象,因此,我想應該可以為這些留下來的家長開個班,我將每天教孩子的聖經課程,也分享給家長,結果反應都很不錯。這期間曾有一年我在兒童營開始的第一天,就因為發高燒而把家長的課程交給荏荏曼牧師負責。
從關山到嘉義西門一直到咱教會,兒童營都是唱別人寫的歌,直到幾年前,我們想到可以自己來創作詩歌,因此,這幾年來兒童營的詩歌都是咱教會兄姊創作,有台語也有國語,而且每首詩歌都與教材息息相關。這樣的詩歌,可以強化孩子學習的印象。真感謝張紀盈長老、潘茂涼長老,他們在寫詩歌譜曲的才能上真有恩賜。
這幾年來,我發現國中生越來越多(且國小六年級生也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今年報名就接近五十名,這是很可開發的一個領域。去年,我就想到要把今年的教材延伸到國中生,這也是傳單上寫著招生的對象,是從一年級到九年級之因。我真的是想要寫到國中生也可以用的教材,可是,就是力不從心。甚至原本希望唱一些專為國中生準備的歌曲,可惜沒有如心所願達成。但我還是要朝這個目標前進,甚至也在思考是否要為國中學生的需要,開辦和兒童營幾乎相同的「國中生營會」。
每年兒童營都有新的「狀況」出現,就像我過去參與推動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時,就一再培養一個觀念:行政工作做得好,就是把事工完成一半。也因此,辦兒童營更是這樣的觀念。兒童營行政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報名資料的整理,這項工作非常重要,沒有做好,就會使事工的執行出現亂的現象。行政的事務包括很廣,包括分配同工每日輪值、教唱、演戲劇、點心、積分領獎品、各班教學需要的用品(例如剪刀、紙、膠水等)、門口接送小朋友等等,並且還要跟負責準備餐點的姊妹團契協調,也得注意哪些東西不適合,那些點心最受小朋友喜愛等。以上這些,看起來是沒有甚麼,做起來就可讓行政工作忙翻了天。大台北地區的家長和我在東部關山、南部嘉義地區的家長很不一樣;這裡的家長是對提供給小朋友的點心,有時會用很不屑的話說:「怎麼都是給小朋友吃餅乾?」東部和南部的家長是:「真多謝啦,恁沒收半角銀,猶閣互囝仔吃點心,真歹勢,多謝啦!」
每天放學時,整個禮拜堂門口擠滿了來接孩子的家長,腳踏車、機車、汽車,這些都需要我們同工協助幫忙,以防出狀況。有的家長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或是交通突然受困,來接的時間會慢上一個小時,甚至更晚,我們都需要有隨時應變的方式,照顧好每個小孩,等父母來帶回去。
上述這些事務,真要感謝上帝賞賜,這些事在從事國小教學工作經驗十足的鄭愛玲長老手上,真的是很有頭緒,他樣樣都細心到如同一部車子的每顆螺絲釘,一根也沒有遺漏。
從前年開始,我更積極在思考一件事:要把這十二年來的兒童營教材重新整理。若是要這樣,就必須成立一個教材研發中心。特別是去年,這個異象越來越清楚,今年更甚。我們可以公開徵求寫詩歌,咱教會有一群學音樂的,可以一起來協助編曲寫譜;我們也可以徵求寫戲劇的腳本,然後有美術、美工的兄姊,或是請其他教會的兄姊參與畫動畫、製作海報傳單等等。我想到當吳美雲姊妹可以把聖經的話寫成全身動跳「讚美操」,且帶動到台灣各地公園佔有一席之地時,我也在夢想:有這麼一天,咱教會編撰的兒童營教材,也能成為全台灣所有基督教會,不論是平地、都會區、鄉村、山地、外島,甚至國外台灣人教會、華人教會等,是大家都會喜歡使用的教材。更重要的,是這些教材都是免費贈送的,因為這是在撒福音的種子,是在傳福音,而經費倚靠的,就是心甘情願的奉獻得到的,就像當年宣教師把醫療、教育、社會救濟如孤兒院等等,這些事工都是倚靠國外信徒奉獻來支持,這也是耶穌教訓所說的:你們白白地得,也要白白地給。」(馬太福音十:8b)。
去年開始,教材內容是從聖經故事連結到和社會有關係的歷史人文故事,其中許多人物故事,都和咱台灣這塊土地有密切關係。因為這樣,當重新整理這些故事時,就可以將之發展成單行本的兒童繪畫故事書。若是要這樣,我們就須要蒐集更多台灣史地文物故事資料,甚至透過田野調查訪視,將這些可幫助孩童因為聽到聖經故事,而能認識這些聖經故事所傳遞出來的信息,能很快和咱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文事物連結起來,這樣,我們的信仰就不會只停留在過去聖經記載的時代,或是把聖經故事想像到無限空間,而是能很實在地落實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感受到上帝在耶穌裡拯救的愛,也能體驗到上帝就在我們生命中,對著我們今天的人在講話。
把上述這些事情綜合起來,這個教材研發中心若要成立,事情可不少,規模當然可大可小,問題只在於要做多少。
我常說一句話:「有夢,最好。因為作夢不要錢。」我一直有個了解:夢,是上帝賞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好的夢,也會帶給我們生命有個新的願景可循。每當講創世記這本經書,我都會一再提到該經書中,有一種資料很重要,那就是主前第八世紀出現在舊約聖經中創世記、出埃及記等經書的資料,這種資料我們稱之為「以羅伊」文獻,該資料中非常強調,上帝透過「天使」、「異象」、「夢」向人啟示祂的信息。我不敢說每個夢都有這種來自上帝的啟示,但我知道在每個人的生命中,一定有來自上帝啟示的夢。
於是,我開始在做這個夢:夢見不久之後,咱台北東門教會能有一個專門為國民學校學生為對象的教材研發中心出現,把台灣這塊土地上美好的人文事物給呈現出來。我們要呈現的,跟一般坊間所出現的不一樣;因為我們要給予每個小朋友的,是從信仰的基礎看這些人文事物,這點非常重要。但我知道,要做好這件事,必須花很多人力、財力才有辦法達成。但是,我是真在夢想有這麼一天,這個夢想是會實現出來,而且期盼這時間不會距離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