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營是我們的使命和異象

今年暑假兒童營即將在七月5日開始,連續兩個禮拜的時間,我們的希望是報名達到400名,這樣才能達到平均出席目標300名。到禮拜五(六月25日)中午的時候,報名人數是250名,距離我們預定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但我們不氣餒,持續在為這件事工祈禱,懇求上帝幫助引領我們。


從1998年開始到現在,這十三年來的每年暑假,咱教會都會舉辦兒童營,而且是只要國小放暑假一開始,我們就會隨即開辦,這已經成為咱教會每年必定推動的事工,今年也不例外。每年兒童營的教材我們都是自己寫、自己編,包括詩歌創作、編寫戲劇故事等等,然後將編好的教材毫無條件地贈送給總會,或是教會公報社出版、推廣。


兒童營確實花費不少精神,單就人力的調度就是一大功課,但也因為這項事工,幫助咱教會來了一次大動員。因為從分發傳單,到師資的分配等等,在在都需要全體會友的參與、協助。


辦30名兒童營的活動,跟辦200名、300名,是非常不一樣的,更何況還要自行編撰教材,這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小事。比如說,在教材內容上,要教小朋友讀哪幾段聖經故事?這些故事要讓小朋友學習哪些信息?過去幾年來,我都會利用每年暑假期間,也就是兒童營過後,就開始構思下一年度的教材內容(今年也不會例外,我現在已經開始在構想2011年的兒童營教材了)。然後,在十月就開始招募一群同工開會討論教材內容的事宜,接著是分配撰寫聖經信息。這三年來,則是更進一步,將聖經的故事與咱台灣本土的人文事物給連接起來,讓小朋友一面讀聖經,一面想到在咱台灣這塊土地上,有誰留下了他們美好的腳跡,用這種方式,讓小朋友有更深刻的印象,用這種方式,把聖經的教導運用到現代社會生活中。


我會重視兒童營,是因為小朋友容易學,也喜歡學習。記得1985年到1987年在嘉義西門舉辦老人營,每梯次五天,每天從上午9點到下午5點,很有趣的是一整天下來,只教老人唱一首詩歌,還是很難讓他們深記在心,才剛散會走出禮拜堂大門口,隨即就有人回來要我們再教他唱幾次,因為他們要回去唱給家裡的人聽,讓家人也知道他來老人營學到的詩歌。但我們的小朋友,可以一個下午學三首詩歌,且很快就會背誦。當我們告訴小朋友聖經故事後,他們回去就照單轉述,甚至還說得比老師講的更精彩。這些故事會一直深刻記載他們心靈的深處。但我們的老人,雖說跟他們講聖經故事,有的人會說很有趣,但也有人會打斷老師的話,說怎麼會有這樣的事發生,然後一直說「不可能啦」,害得講故事的同工常常在講聖經信息時被打斷,而不知道該怎樣接續下去。


這樣說,並不表示老人不重要,絕對不是這樣,而是在小孩子身上所下的功夫,遠比在老人身上花的時間少了很多。因此,兒童營應該是所有福音事工上投資最少、效果最好的一環。這也是為甚麼我一再向總會反映,應該用更多時間和精力在兒童主日學這事工上,特別是在教材方面應該是傾全力以赴,才是總會所有事工中最重要的。可惜,我這樣的論點說過了「N」次,都沒有任何反應。真是可惜啊,可惜!


教材的重要性,只要稍微花點心思就可以看出來。當一個老師拿到教材之後,他第一件事就是要備課。為了要備課,就必須熟讀教材。就在老師熟讀教材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在思考這些教材的內容要怎樣教、怎樣找教具來配合。就像在民進黨執政的時代,因為主張國民教育的教材需要增加本土史地內容,有的縣市甚至因此出現自己編撰的教材。這樣,在不同縣市居住的小孩,就會對他所居住的環境、歷史文物有更多的認識。但這樣的教材是過去五十年未曾有過的,也因為這樣,讓絕大多數的老師幾乎很難適應,因為他們過去所用的教材都是「國立編譯館」出版的「統一」教科書,這樣的教科書,在史地資料上,以中國的內容佔甚多篇幅,相對的,咱台灣本土史地佔教材的篇幅甚少,無形中我們的孩子認識自己生長的這塊台灣土地之史地,認識就少,很自然地,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孩子們對自己所生長的土地之認同力也降低很多。這樣的教材讓老師在備課上可以輕省許多,因為他過去讀書時,就是讀這種內容,他只不過是稍微溫習一下就清楚了。但若是新編的本土教材,就大大不相同,且大部分的人、事、物,都是他不曾聽過、認識的,因此備課起來相當辛苦,難怪老師們會叫苦。但,只要他認真備課,他也會認識許多新的事物,甚至改變過去累積起來可能是錯誤的認知,例如戒嚴時代不可能出現「228事件」的歷史教材,卻因為談及本土歷史,就可以列入在教科書中等等。


這兩年來,咱教會將兒童營的教材也編入了本土的人物,我們就是從聖經教材延續到在咱台灣這塊土地上,將那些付出生命之愛的人物,和聖經故事連結起來,這可讓來參加兒童營的小孩,除了學習聖經的故事之外,也會聽到在這塊土地上有美好信仰前輩們的美好腳跡和見證,才不會有最近發生在加拿大一間台灣長老教會的傳道者和青年輔導,竟然會對青年團契說出咱長老教會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都沒有甚麼好見證之類的嚴重錯誤認識。


推動兒童營事工最更重要的,是在撒福音的種子,把這樣的觀念確立起來,就會明白有撒種,必定會有收割的時候。以致於甚麼時候可以收割?在哪地方收成?這些都不是我們該問的問題,就像使徒保羅所說的,能使這些種子長大的是上帝(參考哥林多前書三:6)。若是我們連撒種的工作都沒有做,卻都在期盼收割果實,那是痴人說夢,不但不切實際,也是耶穌比喻中所說的,是「又壞又懶的僕人」一樣(參考馬太福音廿五:26)。我們絕對不能這樣,而是要認真拼命地撒種下去。


我非常喜歡法國作家紀沃諾(Jean Giono, 1895~1970)所寫「種樹的男人」這本書裡的故事,述說一個牧羊人努力撒種,他每天都會種下一百粒種子。這樣,經過二十年後,這些種子即使有很多因為陽光曝曬而枯死,也有因為被鳥兒發現吃掉,或是因為缺少營養而成長不起來,這就像耶穌所說的撒種比喻一樣,但究竟還是會有許多種子長大成樹,並成為一片樹林,且是廣大森林,因而使得原本已經快變成廢墟的村鎮再次出現生機,許多人因為這片森林而陸續搬遷而入,這小村鎮又重現一片熱絡的生命動力。


兒童營就是這樣,我們只要持續不斷地撒下福音種子,有一天,我們的下一代一定會發現咱這代所撒下去的種子,已經長大,且成為一大片森林,使眾人因為我們而蒙上帝的賜福。這就是我們今天這一代的使命和異象。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