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巡迴演講記事(九)

九月1日禮拜六上午九點,洛杉磯長老教會舉辦今年的靈修會。去年我受邀請來過,今年可說是舊地重來。他們原本準備要去租營地,後來因為有其它教會反應,希望能夠在教會舉辦,這樣他們也可以有機會參加。今年有四場演講,全都在禮拜六這一天,上午兩場,下午兩場。我講的主題是:馬可福音中的耶穌。第一場是講「傳上帝國福音的耶穌」;第二場講「罪人朋友的耶穌」;第三場講「建構不同價值生命觀的耶穌」;第四場講「孤獨的耶穌」。我每場講九十分鐘,下午結束後,大家有個Q&A的時間。


演講開始,我先說對聖經的看法,應該要注意宗教是信仰的層面,不是科學。因此要用科學的方式解析信仰的問題,往往會有很大的差異。但這樣說,並不表示信仰要排除科學,而是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幫助聖經研究,這點很重要。我會這樣說,是因為最近一直被用來討論的問題(其實也不是最近才有這種問題,而是早已經存在),就是聖經的創造論和達爾文進化論之間的問題。我總是告訴大家,兩千多年前的聖經作者,只知道問一個問題:為甚麼上帝的選民會落難成為奴隸?得到的答案是:因為忘記上帝的話。因為這緣故,上帝的選民變成沒有秩序,且一再違背上帝的旨意,為非作歹,沒有依照上帝的旨意為社會伸張公義,嚴重到離棄上帝去拜偶像神明,甚至連國王和宗教領袖也帶頭把偶像神明放在敬拜上帝的地方。因此,創世記第一章的創造故事,其實就是在強調一個基本觀念:有上帝的話,一切都會依照上帝的話實現出來,則萬物以及人、所有的一切都會顯現出秩序。而在奴隸的生活中,最期盼得到的就是能夠有安息的機會。因此,安息日就成為創造故事中的高峰,讓苦難的生命得到存活的機會。


從這裡我強調說:創世記的創造論,只在強調一點:上帝的創造是從「○」到「1」。也就是從沒有,到萬有。所有一切萬物都是來自上帝的創造。但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從「1」到「N」,表示任何萬物都需要有一個最基本的「物」,這「物」很可能是個非常細微的粒子,但卻可以演化到無限。這不是辯論的問題,而是一種認知的問題。


我也舉胡適的例子說明。他是一個才子,通數種語言。但他的妻子卻不是正規學校教育出身的女子。當胡適從美國回到中國北大教書時,經常有一群同樣受派去歐美各國留學歸國的菁英聚在一起,他們這群人就在中國高喊一個重要主張:凡是實驗室證明不出來的,都是假的。換句話說,只有通過實驗室能證明出來的,才是真實的。也因為這樣,他們這群人在中國被稱之「賽先生」(Mr. Science)。


有一天,這群人相聚在胡適的家中高談闊論,話題離不開科學對國家、社會的重要性,且同時一再貶低許多當時中國社會充斥著沒有科學根據的事與物,剛好胡適的夫人從廚房端茶出來給這些菁英訪客。她聽他們談論到口沫橫飛,茶放置好之後,拿著茶盤轉身準備要回廚房時,回頭對胡適說了這句話:「那就帶我去實驗室測試看看,到底是你比較愛我,還是我比較愛你?」講完就逕自走入廚房,包括胡適在內的這群中國菁英,當時都愣住了。自從那次之後,他們講話的態度變了,只要回到家裡,就不再談科學驗證的事。

另外,我也提到在肯德基州的路城(Louisville)教會遇到的事。是有一位教授每禮拜日都會陪太太去參加主日禮拜,這樣十多年,就是不願意接受洗禮,雖然他的妻子多次鼓勵,該教會溫牧師也一再勸勉。但他不受洗的理由很簡單,他只要溫牧師跟他解釋為甚麼處女馬利亞可以生下耶穌,所解釋的能使他接受,他就受洗。溫牧師很清楚地回答說,他無法做到。


有一天,這位教授不知何故,拿樓梯在院子裡摘蘋果時,一不小心從樓梯上摔下來而昏迷不醒。家人把他送去醫院急救,進入加護病房治療。那段期間,每天都有牧師夫婦和教會姊妹去陪這位教授的妻子守候在加護病房外,一起祈禱、讀聖經,這樣經過了大約一個月時間。有一天,醫師突然來跟教授的妻子說,教授甦醒過來了,這真的是神蹟,且幾乎是完全康復。但為了更安全起見,醫院決定為這位教授作詳細健檢。經過兩天後,醫院送這位教授出來,說一切都OK,不用擔心。守候在病房外的溫牧師夫婦第一句話就是「感謝主」。當這位教授看見溫牧師夫婦也在病房外,第一句話就是說:「牧師,我要受洗。」溫牧師說:「可是我還沒有辦法解釋到底為甚麼處女馬利亞會生下耶穌這件事。」這位教授說:「不用了,我已經知道真的有上帝。只要有上帝,甚麼事都是可能的。」


大家聽我講這些故事,都發出微笑。信仰,不能老是要拿科學推演的方式來看,很多時候,信仰和感情有相同的特質,就是一種「感受」。尤其是信仰的事,更需要親身體驗才會明白。


我用四場的演講時間,將馬可福音所介紹認識的耶穌,將我所知道的細說出來。也因為這次的演講,我想到以後若曾去演講過的教會再次請我去,我會用類似這種方式,介紹一卷經書,讓聽的人可以因為對整卷經書的明白,對聖經產生更大的興趣。不過有趣的是,淑英聽完我演講之後,晚上回到接待的家裡,跟我說:「聽完,我還是聽不太清楚你在講甚麼?」這真的讓我驚訝,因為這十多年來,她每年陪我出去巡迴演講、培靈,第一次有這樣的反應,也提醒了我在這次的準備上必定是不夠充足。我該感謝她一直是我演講時最好的聽眾,也知道提醒我準備的不夠精彩。接待我的家庭許長老夫婦總是會鼓勵我,他們可能是看到我懊惱的表情吧,跟我說今年聽演講的人,比去年多。因為華文的太平洋報紙有刊登廣告,說我在這間洛杉磯長老教會演講、培靈的消息。所以其它教會的兄姊也來參加。

九月2日禮拜天,上午十點半是主日禮拜。另外一間「南灣」長老教會也有好幾位會友已經來到教會,其中包括廖明妙姊和她的夫婿陳受恩長老。因為他們的教會這天去野外禮拜。還有幾位從不同教會來參加的,也有過去在咱教會參加查經班的游信源和藍書璇夫婦都特地來參加,更高興的是看到書璇懷孕了。記得去年他們兩人也是因為我們到洛杉磯長老教會培靈和演講而特地來參加聚會。

國外教會都會在主日禮拜後,中午大家一起用餐、聯誼。簡單的午餐,可讓大家平時難得相聚聊天,利用午餐時間,確實是很有幫助,也可以藉此聯誼,知道誰家有甚麼困難需要大家關心,或分享喜悅的事。


早在我們還在溫哥華時,就接到這教會的長老寫信跟我說,禮拜日聚會之後,有個Q&A時間,希望我能分享推動教會讀聖經後的感想、心得。因此,午餐過後大家又聚集在禮拜堂。提問題的人不少,我都盡可能地回答。但有些問題和讀聖經的事無關,反而是跟教會的行政、事工之推動有關。我也盡我所知的回應。


當聚會結束時,已經快要下午四點了。我也結束了這次北美巡迴演講之旅,準備九月3日飛往日本繼續最後一站的旅遊和拜訪。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