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努力突破所有空間的限制

咱教會自從1998年舉辦兒童營開始,每年都有遇到教室不夠用的窘境,其實,這種情形是從我牧會以來在推動這項事工都會遇到的問題。我曾說過在嘉義西門教會辦寒暑假兒童營事工時,牧師館是連客廳、餐廳、書房等都當作教室使用,因為教會有空地,所以也搭帳棚來用,下起大雨時,老師和學生都淋得滿身雨水,還是很快樂,真的是名符其實的「快樂兒童營」。最近幾年來,咱教會兒童營人數持續增加,去年開始又增加了少年級(國中生級),人數更多,現在報名已經「破表」,到上禮拜五為止,已經有480名,我還是說同樣的一句話:「沒有關係,盡量收,能收多少,就收多少。」


我會這樣說,是因為我不希望因空間不足,使我們對事工的期盼和發展也受到限制。只有在看見不足,我們才會有動力想要克服和突破。這也是咱教會在八年前決定購買教育館這片土地時,會產生極大動力匯集所有資源挹注的原因。雖然我們現在已經不可能、也不會再購買土地,也不能再把現有的教育館增建起來,但我們還是會在真正感受到不足時,才會想到如何克服這種環境的困境。


記得在1981年,在關山教會創辦托兒所時,因為學生多,沒有教室可以容納得下,也沒有老師的宿舍,我們把禮拜堂當教室用,每次主日禮拜和祈禱會後,我們就要搬動那用整支原木訂製的長條座椅,很笨重。但會友沒有任何一句怨言,大家都很主動,每次聚會後,就主動地將禮拜堂座椅堆疊起來,讓出空間給托兒所小孩子上課。縣政府社會局官員來視察,看見了之後也直覺教會的用心。起先主要老師只有一位是從高雄聘請過來,沒有宿舍,就住在牧師館,我們一家四口就住在同一房間,另一間客房就給這位許老師住。就這樣,每天都會想到怎樣突破這空間。於是,在一年後,就買下教會正對面巷道內一間房子當牧師館,然後把原來牧師館當作老師宿舍,讓從高雄和後來從台南增聘過來的老師住。幼兒教育逐漸發展起來,我離開後,接任的牧師比我還更進一步,買下教會正對面的大樓,把托兒所和老師宿舍遷移過去,牧師館搬回來。


1984年8月開始在嘉義西門牧會,次年,也是帶教會專心投入兒童營事工,學生多到教會五百坪寬大的空間,塞滿到根本找不到地方可以容納學生,只好請人來搭帳棚掛電扇擺椅子,看起來真像是在辦外燴宴席,我常笑說那是在辦「上帝國的兒童宴席」。有幾次颱風過境,風雨交加,把帳棚吹倒了,我們在颱風過後就趕緊將帳棚扶正,照樣上課。那時,我們想到的是要怎樣克服六百多名孩子來參加兒童營不足的空間?後來想到一個解決方式,就是將兒童營分成兩個梯次舉辦,每個梯次收三百到三百五十名,每梯次兩個禮拜。這樣,一次暑假兒童營下來,整整五個禮拜時間(兩梯次之間休息一個禮拜),嘉西青年都感到吃不消。於是,我們又再想:除此之外,還有甚麼可能性?


不要讓環境限制了我們從上帝領受到的能力,這點一直是我在牧會工作上的理念。我一直有這樣的確信,只要我們努力以赴,上帝看見我們的用心,就會讓我們看見祂要賞賜給我們的異象,不僅有美麗的土地,讓我們可以有更寬闊的地方栽種和收成,也會讓我們看到撒下去的種子,在祂澆灌之下,發芽、長大起來。如今,咱教會有這片土地和教育館大樓可用,就是在大家努力協助發展查經班、東門學苑、兒童營等事工的情況下,上帝賞賜給我們最美好的禮物。但千萬要記得,上帝賞賜給我們這些,不是要讓我們就此停止下來,不再盡心盡力地耕耘,不是,而我們應該知道感恩,更加用心地推廣福音事工。就像耶穌比喻中所提到的,那些領五千、二千的僕人一樣。


其實,每年舉辦兒童營事工,教室空間都不足,都讓鄭愛玲長老絞盡腦汁想盡辦法克服。她也曾提醒我,有些孩子因為看見那樣多的人擠在教室裡,就不再來了。其實,我本來心中有意想要試試看,是否可以分成兩個梯次舉辦?一次在七月初,另一次在八月底。但我知道在咱教會最大的問題是師資,這點是我來此牧會之後,一直無法克服的問題。


台北地區特別是像咱這種大都會型的教會,會友關心孩子升學、旅遊,遠比甚麼都高,而且讓孩子去參與學校的活動,都看得比參與教會事工還重,這點從參加主日聚會就看得出來,跟在南部的教會差異很大;在南部,信徒大多會把參加教會聚會看成是信仰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很自然地,孩子耳濡目染,就會將教會的事工看成非常重要,去打工而沒有來協助教會事工的青年子弟少之又少。這樣的差異,一直讓我找不到解決的方式。其實,上來台北之後,我心中一直覺得自己在牧會工作上,最大的敗筆和挫折,就是沒有辦法帶領青年活躍、熱心參與教會事工。


會有這種不向有限的空間妥協,主要原因是怕自己找到藉口,漸而被懶惰的病菌找到滲透的機會,我一直認為傳道者最容易為懶惰找到理由。當教勢成長不起來時,就會說要質不要量;要不,就是自認是先知,已經講了,卻沒有人要聽。而在所有理由當中,最常聽見的就是說「上帝賞賜給每個人的恩賜都不一樣」,這樣的話。其實,會講這種話的傳道者,我看大多讓教會停頓在原地踏步的狀態。我不想讓自己找這樣的藉口,這也是為甚麼每年我都會把兒童少年營事工訂出一個目標,也會用許多時間策劃教材之因,就是不想要讓自己找到懶惰的藉口。


我很感動的是鄭愛玲長老用心的程度,真是無話可說。我想她大概知道我不會妥協超多的人數,只會說「先收了再說」,只好想盡辦法要把分班和大合班的事做到最完美。最讓我感動的,是今年少年級(六至九年級)的孩子報名已經超過一百三十名,去年報名八十多名,今年接近一倍成長,預估少年級出席平均會達到九十名之多,真的是看好未來少年團契的發展,只要我們的長執多費點心力,多想些辦法來協助,應該是有幫助的。


不要讓空間環境限制了我們,就像咱台灣雖小,天然資源缺乏,就自卑起來,不要!我們要的是:努力突破空間環境的限制,在事工上做出最美好的成果,獻給上帝。我深信上帝在看我們是否像耶穌比喻中,對領五千和兩千的僕人所說的:「很好,你這又好又可靠的僕人!你在小數目上可靠,我要委託你經營大數目。進來分享你主人的喜樂吧!」(馬太福音廿五:21、23)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