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需要有正確的信仰作根
作者: 盧俊義牧師 日期: 2012-02-05 14:11
越來越多的醫院紛紛設立「安寧照護」,而設立「安寧」醫療工作時,都會提到需要宗教心靈這部份。有趣的,很早以前就聽到一位有名的學者強調說:「談心靈,不是談宗教信仰。」但這六年來我親自在醫院的工作,卻親身體驗到,宗教信仰確實大大影響到醫療行為,不僅是在醫療工作者本身,更是在病患的身上,宗教信仰的認知影響更大,尤其是當病情逐漸邁向末端終點站的時候,更清楚可看得出來。因此,談安寧照護,第一個重要且無法跟醫療分開的事,就是宗教心靈;而宗教心靈必定要先從宗教信仰入門才有辦法。
從牧會迄今,我一再遇到這樣的例子,就是被醫師診斷出需要開刀才能治療的病症,往往因為病人認為只要祈禱就必得醫治,或是去廟裡燒香問神明,聽了指示之後,決定帶著廟方給的符咒回去,依照乩童的指點將符咒張貼在屋裡、屋外之處,病魔就會被驅逐。這種情景不僅是在鄉下牧會時遇到,也在現今的台北大都會碰到,而且是更多。
我就曾被要求去遊說一位堅持要辦理退院的女病人,因為她實在是需要繼續治療,卻堅持吵著要辦出院回家,原因是她所屬教會的傳道者來電話給她,要她一定要相信傳道者可以為她祈禱帶來美好的醫治效果。她的先生苦口婆心,無法勸她留下來繼續治療,因此,請我去幫忙,結果我也無法說服她留下來。我也遇到一個女兒希望我能去病房為她的母親代禱,在跟這個母親聊天時,才發現原來是她女兒勸她用祈禱來代替醫治,結果病情惡化下來,導致她下半身癱瘓無法彈動。當我說到「祈禱不是用來治病的,而是用來跟上帝保持美好關係」時,她女兒聽了一肚子火大,衝出病房,跑去護理站大聲咆哮,我只好退出病房。有趣的是,這位母親後來再次入院時,主動邀請我去病房探望她,她的夫婿笑著跟我打招呼,而這母親對我說:「牧師,上次的事很對不起。希望你繼續為我禱告。我們聽得下你說的。我們女兒今天不會來,請你放心。」後來,她每次入院,只要遇到我剛好在醫院服務,就會交代請我去病房探望她,跟她聊信仰的事。
在醫院,我常遇到一些基督徒,對自己罹患癌症感到不安、恐懼,並且一再問說:「為甚麼我會得這種病?」當然聽到有牧師在醫院,都會期盼牧師我為他們代禱。有的病人其實並不是信徒,而是小時候去教會上過主日學,長大出來讀書就離開了教會,也不再去教會參加禮拜,直到結婚對象又是非基督徒,若是嫁出去的,就會跟著夫家拿香拜拜,若是娶入門的,就從此不再參加任何聚會了。當我問這樣的病人小時在哪間教會參加兒童主日學時,他們幾乎都還記得教會牧師的名字,有的還跟我說,直到高中時代也去參加過團契和聖歌隊,甚至還會問我當年那間教會的牧師是否還健在?
我很堅持,談心靈,離不開宗教信仰這樣的認知,並不是像那位有名的大師所說的,心靈無關宗教信仰。不是,而是絕對有關係。在學校,跟學生說「沒有關係」,但在病房看到的絕對是脫離不了關係,否則醫院不用設立「祈禱室」,也不必設置佛堂,因為焦慮的並不是只有病人本身,更甚的,往往是病患家屬、親人、朋友。心靈,這不屬於精神、心理等醫學的部門,這是屬於信仰,是生命終極的大事,遠超過醫療的範圍。
在醫院,我也經常遇到醫生自己生病了,有趣的是很多醫生會拒絕他的同事去探望,但卻希望牧師去看他。我也遇過幾位病情接近末期的病人本身是醫生,當我跟他談話時,適逢主治大夫來查房,我要站起來準備退出病房時,卻聽到病人回應主治大夫說:「現在不用,我要跟牧師談話。」我一再表示要退出,病人是一再堅持要我留下來。我也遇過來查房的醫師,看見我正在跟病人談話,就對我說:「牧師你先,我等下才來。」每當遇到這種情形,我都會對那主治大夫表示歉意或是感謝,也會用更多的時間和病人談。而所談的,往往是生命的問題。我會幫助病人回想過去長大的家庭,也會談到他目前的工作和家庭,然後會談到他對生命邁向終點站之前,最為擔憂和放不心的事,以及怎樣面對生命的主宰上帝。當我們說上帝審判時,這就是個很重要的契機和話題。
對非基督徒,我不會告訴他要信耶穌才能升天堂,也不會跟他說只有信耶穌才能得救,我會告訴他,可以試著用祈禱來使自己心裡排除恐懼。因為基督教信仰說,上帝愛所有的人,包括不認識祂的人,這位上帝都會疼惜有加。我會告訴病人,你不認識上帝,但這位創造並賞賜生命的上帝認識你。我也會請這種病人跟著我祈禱,我唸一句禱文,請他跟著我唸一句。我會先解釋為甚麼要用「奉主耶穌的名」和「阿們」的意思。
很多時候,在醫院的走廊道上會遇到以前去探訪過的病人,他們會主動過來對我打招呼說:「牧師,請你替我禱告。你以前來病房探望過我,也為我禱告過。」就這樣,我們站在走廊道上的邊邊,就先靜默下來,之後,我又帶著病人跟著我一起祈禱。我很少祈禱請求上帝治好病人,而是會替病人祈求上帝賞賜給他有信心,知道依靠上帝的帶領,也賞賜給醫生有智慧,知道怎樣減輕病人的痛苦。
信仰,是生命一生的功課,需要每天訓練,也需要進步。沒有好的信仰,就不會有健康的心靈,這點是無庸置疑的事。而好的信仰要建立,就需要我們下功夫,天天學習。我喜歡希伯來書第六章1至3節的這段話:
「那麼,我們應該把關於基督的初步信息拋在背後,朝著更成熟的信仰前進。我們不要老是在信仰的初步下功夫,如懊悔腐朽的習俗、不同的洗禮、按手禮、死人復活、永遠的審判等道理。讓我們朝著成熟的信仰前進!上帝若准許,這就是我們所要做的。」
我有很深的感觸,也是經常跟大家提起的,信仰,不是一蹴而成,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學習、培養。這樣才不會在面臨生命的終點接近時,心有恐慌、不安,甚至慌亂到管他是甚麼信仰,只要病情會好轉就好。這種情形就像病急了亂投醫一樣的危險。因此,趁著身體還健康的時候,就需要好好建構正確的信仰。而信仰需要有深度,這樣才能從痛苦中學習並體會出生命活著的意義。
在醫院安寧部設立宗教關懷師是正確的事,但我更希望基督徒應該要抓住平時健康的時間,好好打下信仰在生命中的基礎,這樣,才能在自己生命終點逐漸接近時,知道怎樣面對和作準備。這也是我為甚麼會一再懇切地呼籲大家,趁著眼睛明亮、耳朵聰穎,手腳靈活之際,跟著我來研讀聖經之因。只有這樣,才不會在遇到生命困境時,手忙腳亂,甚而影響到心靈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