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第十五章

馬太福音第十五章1~9節提到祖先的傳統,因各族群都有它的歷史背景,也因此有不同的傳統。我們對自己的環境、風俗習慣,應該如何處理、如何看待?

基本上,我們看祖先的傳統是有價值的,至少它代表著文化的精神、內涵。如何把這些傳統善用在今天的時代裡,使我們在現代生活中充滿文化的氣息,這是非常重要的功課。因為我們相信上帝透過我們的文化在啟示我們認識祂的救恩。

我們應該有這樣的認識:傳揚上帝在耶穌裡的救恩,並不是要我們守猶太人的傳統,但如何將上帝拯救的慈愛表現在我們的文化中,則是我們的信仰功課。由於在我們的文化、傳統習俗中,有的已經與民間信仰交織在一起,有時要將與聖經教導不符合的習俗、傳統,以及民間宗教的慶典禮儀分開,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有一件功課先要作好,就是先把聖經的教訓認識清楚。

馬太福音第十五章24~26節,為甚麼耶穌會說他「奉差遣只去尋找以色列人中迷失的羊」?且告訴那位迦南的女人「拿兒女的食物給小狗吃是不對的」?

這是一個時常被問及的問題,也是很受爭議的一段經文。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探討:
a.馬太福音書寫成之時,已經是大約在主後七十年以後的事,那時候的基督教會在外邦人地區正在蓬勃發展,這當然跟使徒保羅對外邦人宣教的努力有密切關係。使徒保羅就有這樣的說法:「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要拯救一切信的人,先是猶太人,而後外邦人。」(羅馬書一章16、17節、二章9~10節)他甚至認為外邦人能夠得到福音是因為「猶太的基督徒讓外邦人分享屬靈的恩賜」(羅馬書十五章27節)。馬太福音的作者是猶太人,他一直努力要告訴猶太人知道:耶穌就是猶太人所期盼的彌賽亞、救主,如果他們拒絕耶穌,外邦人是渴望著要得到福音,且福音事實上已經傳到外邦地區,人人在追尋。

b.另有一種看法,認為降生作為一個道道地地的人,且是猶太人的耶穌,也有作為人傳承來自文化上的觀念,他也會跟當時的猶太人一樣,對外邦人接受天國的看法持「保守」的態度。因此,他用「拿女兒的食物給小狗吃是不對的」這句話回答,這是一句當時甚為流行的猶太人俚語,猶太人就是把不敬拜上帝的人,或是外邦人比喻為「狗」,而外邦人則喜歡說猶太人是「骯髒的羊」。因此,這個迦南的女人確實讓耶穌大開眼界,讓他看到在外邦人中,有比猶太人更為認識耶穌的人,否則她不會稱耶穌「大衛之子」,因為這句話是猶太人在形容「彌賽亞」的用語,而且還是女人,難怪耶穌在聽到這個女人的辯解後,讚嘆她的「信心好大」,並且祝福她,照她所要的成全了她。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