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第四章

馬可福音第四章11節:「至於外界的人,他們所聽到的一切都是藉著比喻。」上帝不斷地給人機會回心轉意歸向他,而耶穌對「外人」「只用比喻」,雖有其因,是否太絕了?不信者若問起此問題,該怎麼回答?
耶穌之所以對「外人」用比喻,最主要是要讓他們更容易聽得懂,怎麼會變成「太絕了」呢?耶穌在傳道的工作中,常常用比喻,就是為了要讓聽的人更明白而能回心轉意歸向上帝。

馬可福音第四章12節:「他們看了又看,卻看不見,聽了又聽,卻不明白;不然,他們回心轉意,上帝就饒恕他們。」看起來像是耶穌不希望他們回轉過來,是這樣嗎?

這節經文是引用舊約以賽亞書第六章9~10節。經文的背景是先知以賽亞時代,雖然上帝的僕人先知們一再呼籲以色列人民悔改聽上帝的話語,但以色列人民還是硬著心不願聽從,這樣的人民就像先知以賽亞所說的,是靈性麻木的人。雖然上帝差遣先知以賽亞去傳信息,但上帝也提醒先知以賽亞,不要期盼以色列人民會聽了就悔改,他們不會,因為他們的心很硬。這樣的人往往在災難來臨的時候,要尋求悔改時已經來不及了。

耶穌在他傳道的工作中也看到這樣的現象,因此,他以先知以賽亞傳出的信息引用他的時代,在表明當時的猶太人也是聽到了、看到了,但還是不信,一再要求看神蹟,特別是宗教領袖們更是如此(參考馬可福音八章11節)。

再者,這段經文很可能不是在解釋前段的比喻,真正在解釋前段比喻的應該是第21~23節。這三節經文說到「點了燈」,就是要讓人看得見。同樣,用比喻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人聽得懂,聽得更清楚,否則比喻就失去了意義。馬可福音第十二章1~12節的「壞佃戶的比喻」就是個例子,當耶穌講完比喻後,「猶太人的領袖知道耶穌講的比喻是指責他們的,就想要逮捕他。」聖經中有很多比喻,先知的文獻中也是經常出現比喻,而耶穌的教訓中更是如此,他很會講比喻。有了比喻,就沒有隱藏得住的事了。然後第四章23節:「有耳朵的,都聽吧!」可對照第9節,一再出現同樣的句子,表示很重要。耶穌講完後再次提醒大家「有耳朵的,都聽吧!」就是要告訴大家,他已經講得夠明白的了。

引號裡面的第三句,呂振中教授的版本和天主教思高聖經版本都是用「免得」;有的翻譯是「驚了」(台語漢字版);而和合本用「恐怕」和在現代中文譯本譯成「不然」等,這樣的文句讀起來似乎不通。但有的翻譯成「要是」比較合乎邏輯。請問,到底哪一種才對?

要瞭解這一節的經文,就必須先回到作者引用的以賽亞書第六章10節的背景,那就是當上帝呼召看有誰願意去傳揚上帝的信息以色列人民聽時,先知以賽亞回應上帝的呼召說:「我去!請差遣我!」請注意,當先知以賽亞說這句話時,上帝對先知以賽亞說了這句話:「讓這些頭腦糊塗,耳朵重聽,眼目昏花,以致於看不見,聽不懂,想不通;否則,他們就會回心轉意歸向我,而得到醫治。」上帝會對先知以賽亞說這句話,是在提醒先知以賽亞,不要太樂觀地以為以色列人民會聽上帝的話。另外一個意思就是:上帝提醒先知以賽亞,如果會聽的,一定會悔改,他們一悔改,上帝必定會赦免;若是不聽的,就讓他們去吧!其實,上帝的意思是要先知以賽亞,不要對背逆的以色列人民有所期待,他們是不會聽他傳講上帝要他傳講的信息。

耶穌引用先知以賽亞的這段話在他那時代,是以一種反諷的語氣說出來。意思是指他們不會真的悔改,如果會,那倒還好,「恐怕」上帝也會趕緊赦免他們。或是說:「他們是真的會悔改嗎?若是,早就赦免他們了。」整句話的意思就是:他們根本就不會悔改,「要不然」、「恐怕」早已經赦免了他們。因此,用「不然」、「也許」、「恐怕」、「免得」等詞,其意應該是對的。

類似這種語句也會出現在我們今天的時代中,例如:當我們聽到一個無惡不作的人說「可能」悔改認錯,而這個人是我們所認識的,且經過多次受騙,且還一再受騙中,因此,我們聽到說這個人想要悔改的消息之後,第一個反應會怎麼說?豈不可能就是說:「這個人若是真的會悔改,我頭都可以給他當作椅子坐。」或是說:「這個人若會悔改,全世界的人都已經悔改了。」甚至說:「不會啦,免得再浪費我的愛心了。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8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