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八講:在那大災難的日子(二)

經文:馬太福音廿四:32—51

在第卅七講我有提過馬太福音第廿四、五講,都是跟預言末日來臨有密切的關係;我也講過末日是與審判分不開的。
馬太福音書的作者在記錄第廿四章這段耶穌基督的言論時,應該是跟作者寫書的年代背景有密切關係,因為在主後六十至七十年代,正是羅馬帝國逼迫基督教會甚為厲害的時代,而且是才開始下手迫害教會,往後的日子連續幾位羅馬皇帝都對基督徒的聚會都持相當高的警覺性,也因此基督徒在往後這段主後二世紀內都過得很痛苦,一直到第三世紀的中期,基督徒才開始有了一個逐漸好轉的聚會環境。主後二六○年,羅馬加列奴(Gallienus)皇帝發出一道上諭,「停止逼迫教會」,就這樣給教會帶來安寧的時段。主後三一一年四月羅馬帝國皇帝加利流(Galerius)下了一道上諭:「寬恕各處基督徒,只要他們不作違法的事,不再加逼迫。」主後三一三年初,羅馬皇帝康士坦丁發出米蘭上諭(Edict of Milan),准許基督徒有完全聚會的自由,並且發還以前逼迫時代教會被沒收的財產。在主後三八○年羅馬皇帝提阿多修(Theodosius)頒佈法令,「吩咐舉國人民都要『遵守使徒彼得所交與羅馬人的信仰。』」這句話也為基督教變成羅馬帝國的國教做了一個明確定位。

我們可以從這裡瞭解到,自從使徒們開始出來見證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開始,到主後三八○年,這不是一段短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中,他們一再受到迫害,許多人被放入人獸競技場中去娛樂羅馬官員,也有的人被判刑入獄,或是被貶為奴隸終身服事羅馬人。很多基督徒在這段期間一直在盼望著那即將來臨的基督的出現,他們相信,只要基督再臨,他們的苦難就馬上會得到平反。他們曾一再地變更所計算出來的時間,但是卻一直沒有正確的消息出現。雖是這樣,教會的發展並沒有因為基督再臨的盼望落空,以及在羅馬帝國早期的嚴厲取締或是迫害,而有衰微的現象,反而因為基督徒在社會生活中採取極為嚴謹的生活態度,而取得更多人的認同和加入,特別是在那個因國勢堅強而淫亂聲色四溢時代裡,在那奢華逸樂的社會生活景況中,基督徒的簡樸和嚴謹的生活反而為當時的社會帶來一股清流,給人有一種極強的心靈安定和道德生活規範的榜樣,因此加入的信徒日漸遽增。

基督徒之所以如此堅守嚴謹的社會生活不墮入腐敗,乃是因為他們一直很深切地在期盼基督的再臨,希望能因為保持聖潔的生活,使自己能夠得到上帝的憐憫而獲拯救的恩典。也因為加入信仰團體的人日漸遽增,大家彼此的愛心相互扶持,使得信心大增。雖然外在迫害案例是一再增加,也有不少人因此而離棄信仰(馬太福音廿四:10),但是卻有更多的人寧願接受迫害加諸在自己的身上,也不願放棄他們對基督再臨的期盼,這一點很可能是因為受到第一位殉道者司提反(使徒行傳七:54-60)的影響所致。

在第卅八講我們已經有提過部份末日的景觀,現在我們繼續來看耶穌基督所提到的這段關於末日現象的經文內容:

第卅二至卅五節:「你們要從無花果樹學一個教訓。當枝子呈現嫩綠的顏色,長出新葉的時候,你們知道夏天就要到了。同樣,你們看見這一切現象就知道時候快到了,就在門口了。你們要記住:這一代人還沒有都去世以前,這一切事就要發生。天地要消失,我的話卻永不消失。」

這段經文同時出現在馬太福音書外,也記載在路加和馬可二本福音書;在路加福音書是用比喻的方式作引言;這也是耶穌基督教訓門徒和群眾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以身邊或是人們生活經驗中最常會遇到的事物來作比喻。

無花果樹,這是巴勒斯坦地區非常出名且普遍種植的一種果樹。果實可口,樹葉茂盛時可以遮蔭納涼。在先知文獻中甚至以人能夠坐在無花果樹下享受樹蔭的涼爽是一大福氣,因為那是代表著天下太平的象徵(彌迦書四:4、撒迦利亞三:10)。這種樹通常是在四、五月間盛開,它的特色是果實和葉子同時出現,因此若是看見樹葉而看不到果實時,這樣的無花果樹一定是出了甚麼問題了(馬太福音廿一:18-19)。夏天就是緊接著無花果樹結果後的時刻而來,因此住在巴勒斯坦的人都會清楚知道,看到無花果樹長出綠葉,就會意識到夏天已經距離不遠了。

當門徒在問那末日的景觀有甚麼徵兆時,耶穌基督就用無花果樹作比喻,來形容末日時刻的來臨應該是有徵兆可尋的。就如同無花果樹葉子的出現一樣。

第卅四節所說的「這一代」是指著甚麼而言呢?或許我們將這一節用來比較馬太福音第十章廿三節:

「他們要是在這城裡迫害你們,你們就逃到另一個城去。我告訴你們,你們還沒有走遍以色列的城市,人子就要來臨。」

以及第十六章廿八節:

「我鄭重地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人,有的在他們死以前會看見人子臨到他們當中掌權。」

這樣看來「這一代」似乎是指著耶穌基督的時代而說的;但是他的時代過去了,人們並沒有看見他再次降臨。因此,有些人解釋為這段話應該是指著迫害的來臨,並不是指著他再臨說的,因為他的再臨乃是一個奧秘,沒有人會知道。但是,也有人認為那是指著上帝的國來臨說的,而上帝的國來臨已經因為耶穌基督的傳揚而開始實現了。直到今天我們持續看到有人在傳揚上帝國的信息,就是在證明上帝國早已經因為耶穌基督的關係降臨在人間了。

第卅五節的「天地要消失,我的話卻永不消失。」這句話可以比較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第五章十八節所說的:「我實在告訴你們,只要天地存在,法律的一點一畫都不能廢掉,直到萬事的終結。」這在強化上帝的話,以及從耶穌基督所傳達出來天國的信息都將會永遠長存,不會因為人間的變化而廢掉。

第卅六至卅九節:「至於那要臨到的日子和時間,沒有人知道;天上的天使不知道,兒子也不知道,只有父親知道。人子的來臨要像挪亞時代所發生的事一樣。洪水沒有來以前,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入方舟那一天;他們糊裡糊塗,洪水來了,把他們都沖走。人子的來臨也是這樣。

看吧,如果說甚麼時候是基督再臨的日子,那我們可以說這是屬於上帝的拯救計畫,是上帝的事,不是我們一般人所能夠知悉的,除非上帝有特別給人啟示,否則即使是努力揣測那時間的來臨也是枉然。

威廉.巴克萊博士的書中說過這樣的故事:有一次有三個魔鬼到世界上來,他們商討著怎樣才能迷惑人的心。其中一個說要告訴人,說這個世界沒有上帝,叫大家不用相信上帝;第二個說要告訴大家說沒有地獄,不用擔心死後會下地獄去;第三個說它要這樣做,它要到處去宣傳說不用擔心,時間還早呢,急甚麼,慢慢來。結果這三個魔鬼都出去展開它們的力量,經過一段時間後回來,它們將所做的成果拿出來互相比較一下,結果卻發現第三位魔鬼贏得最多人的信任,原因是大家比較喜歡認同一個觀念:時間還早呢,不用急。

確實是這樣,我們世上的人總是寧願相信有上帝,也會相信有地獄在等待作惡的人去報到,但是卻對時間持一種看法:認為不用急,還早,來還得及。很多人甚至會這樣想:等我在事業有成的時候;等我學業完成的時候;等我的孩子長大的時候;等我退休的時候,等我och.。我們總是以為還有很多的時間在等著我們,但是我們忘了,就像這一節經文所告訴我們的,時間甚麼時候會到,沒有人會知道,因為時間不是在我們手上,是在上帝手中,因為時間是屬於上帝的,我們只是屬於時間的一部份,因為生命是時間的一部份。

第卅七至卅九節是用挪亞的方舟作比喻來形容那審判與終末日子來臨的緊急、突發性,簡直是出乎人想像得到的以外。我們在讀創世記第十九章有關所多瑪城毀滅的景況也是一樣,沒有人會相信那毀滅的時刻會來臨,連羅得的親人也有人拒絕跟著羅得逃亡,人們想到的是及時安樂,但是毀滅卻剎時就來到。

第四十至四十四節:那時候,兩個人在田裡工作,一個要被接去,另一個留在那裡;兩個女子在推磨,一個被接去,另一個留下。所以,要警醒,因為你們不知到主要在哪一天來臨。要記住這一點:一家的主人要是知道小偷晚上甚麼時候要來,他一定會警醒,不讓小偷破門而入。所以,你們也應該隨時準備好,因為人子要在你們料想不到的時間忽然來臨。」

這段經文在馬太、馬可,和路加等三本福音書的編撰上都不一樣;
在馬可福音書是用主人和僕人之間的關係作比喻來提醒眾人知道,主人喜歡隨時在警醒等待主人回來,且主人有交代僕人應該要作的家事,因此,主人隨時有可能回來抽查他的僕人是否是個忠心、可交託的僕人。比喻作結語這樣的:

「正像一個人出外遠行,把家務交給僕人管理,分配每一人的工作,又吩咐門房當心門戶。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你們不知道主人甚麼時候回來—也許傍晚,也許半夜,也許天亮以前,也許日出以後。假如他忽然回來,別讓他發現你們在睡覺!我對你們講的話也是對大家講的:你們要警醒!」(馬可福音十三:34-37)

在路加福音書,作者將主人隨時在注意小偷來襲的比喻放在第十二章卅五至四十節的地方,同時也談到有關主人與僕人之間的關係,提到一個忠心的僕人是在隨時等待主人的回來要侍候他,即使是三更半夜僕人也是清醒著在等待著他的主人,這樣隨時保持警覺的僕人是主人所喜悅的。而在這段終末現象的預言裡,作者路加是用下列的話作結語:

「你們自己要警醒!不要讓酒肉和生活上的憂慮麻痺你們的心靈,恐怕那日子要忽然臨到你們。因為那日子像羅網一樣,要臨到全世界所有的人身上。你們要警醒,不斷地禱告,使你們有力量忍受一切要發生的事,得以站在人子面前。」(路加福音廿一:34-36)

顯然路加這位作者很清楚人性的弱點乃是在於心靈的麻痺,這種麻痺的原因是來自人生活上的因素,「酒肉和生活上的憂慮」,這幾乎就是每一個人平常生活上的寫照。

馬太福音書這段經文裡重點繼續放在那未知的時間裡,在第四十二節和第四十四節都提到沒有人會知道「哪一天」是那即將來臨的日子。比較特殊的地方是馬太福音書在這裡已經有了很清楚的終末審判的分別,有兩個,一個被接去,一個被留下來。這樣的終末景況在第廿五章最後的審判中再次提起(廿五:31-46)。

第四十五至五十一節:「那麼,誰是又可靠有機智的僕人呢?就是受主人指派來管理其他僕人,按時分配糧食的那一個人。主人回來的時候,看見這僕人這樣忠於職守,這僕人是多麼有福啊!我告訴你們,主人要派他管理所有的產業。但是,如果他是一個壞僕人,他會在心裡盤算,『也許主人不會那麼早回來,』於是動手毆打其他的伙伴,跟酒徒吃喝玩樂。可是在他料想不到的日子,在他不知道的時間,主人回來了。主人要重重地責打他,使他跟假冒為善的人一同受刑罰;在那裡,他要哀哭,咬牙切齒。」

我們再次看到耶穌基督比喻中最常見到的特色,就是用極大的對比方式來作教材,一個好的、忠心的僕人,另一個是壞的、惡劣的、懶惰的僕人。在第四十八節裡,壞僕人凸顯出一個特點,就是盤算著主人的時間,心裡想著「也許主人不會那麼早回來」,他在替主人打算時間。這也是我在前面已經講過的,時間是屬於上帝的,是上帝在決定終末和審判的時間,不是我們人,因為上帝是時間的主人,我們只是時間的一部份。

另一點,好的僕人的特色就是依照主人的吩咐去做事,他從不考慮主人甚麼時候會回來,他是隨時隨地在準備主人的回來,而且是「按時」去做他應該做的事,這一點太重要了,因為「按時」去做他應該做的事的僕人,就是「忠於職守」的僕人,也是主人可信靠的僕人。

這段經文給我們帶來好的信息:

一、決定終末和審判的時間是屬於上帝的權責,我們是活在上帝的時間裡。

我們看到耶穌基督一再地對他的門徒或是眾人提醒一點,就是不要去聽那些傳述的話說:「瞧,基督在這裡!」或是說:「瞧,基督在那裡!」他之所以不要我們去聽信這些,是因為這樣的話都會讓人覺得那末日的時間已經來到了,基督已經要再臨了,結果我們總是會在這種氣氛之下,空著我們的手在等待,而不知盡我們的職守「按時」去做上帝所交代應該作的事工。我們要注意耶穌基督從來沒有告訴我們要坐著等待他的來臨,相反的,在這裡他是一直告訴我們要作為一個警醒、時時刻刻清醒的人,而清醒的人是知道把主人所交代的事完成,好讓主人回來的時候,我們能夠拿出完美的成績單給主人看。

不用去煩惱甚麼時間基督會再來,因為這是上帝在安排,上帝會自己煩惱這樣的事。上帝是時間的創造者,也是時間的掌控者,而我們都是活在上帝的時間裡面,決定終末和審判的時間不是在我們手中。因此,若有人再跟我們說:世界末日到了,哪一天就是!我們不用去相信這樣的話。我們要注意的是:先反問我們是否有忠於上帝所交代我們的使命?是否有完成上帝要我們去做的工?如果沒有,即使我們知道那末日的日子來臨,也不會使我們的生命有喜悅。如果我們是個忠心的僕人,是個盡忠於上帝所交代事工的好僕人,則無論甚麼時候是那末日臨到,我們都可以歡歡喜喜地迎接這日子的來到。只有一種人會擔心末日的來臨,就是那些沒有忠於上帝所交託之工作的人。

二、準備迎接基督再臨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完善我們每一天的靈性生活和工作。

我們看到耶穌基督用無花果樹的比喻在表明一個重要的信息:一棵好的無花果樹,是讓人看到它的葉子的時候,也可以看到它的果實。這樣,當它長出葉子和果實來的時候,大家就知道夏天已經快要來臨,應該要好好準備過夏天的日子了。

同樣的,作為一個基督徒不是一天到晚在尋找基督甚麼時候會再來的日子和時間,而是努力將我們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給予盡善地完成,使上帝看到我們所做的工作,也會稱讚我們所做的,並且說我們是個「好又盡忠」的僕人。這樣,別人將會因為看到我們所做的善,盡職的心,感受到他們所體會出正確的時間和那即將來臨的日子。我們不是要告訴人家甚麼時間是末日來臨,或是審判的時間已到,也不是我們去告訴別人到甚麼地方去等基督的來臨,因為這些都不是我們能力所及的。我們唯一,也是最好的方式,乃是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與別人生活在一起,使別人因著我們的盡忠、努力,感受出基督就在我們身邊,上帝與我們同在,在我們身上可以看到基督的來臨,在我們的身上可以感受到上帝的力量和啟示。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7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