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講:學習順服上帝的旨意

經文:馬太福音廿六:30—46

馬太福音書讀到這個地方,讓我們看到一個新的畫面,就是耶穌基督已經進入最危險的狀況中了。我們知道耶穌基督在耶路撒冷聖殿的言行舉止確實是讓當權派的宗教領袖很受不了,他們很想早一點下手,但是都找不著機會,因為他們很害怕群眾(馬太福音廿一:46,馬可福音十二:12,路加福音廿二:2)。
從進入耶路撒冷開始,耶穌基督一連串地在聖殿中活動,無論是在教訓上,或是在醫治疾病、趕鬼的事工上,他的言行舉止都讓群眾們很信服,這一點才是當時宗教領袖們很傷腦筋的地方,因為耶穌基督贏得了群眾,相對地卻讓這些宗教領袖們失去了群眾,他們最深的感受是危機意識感馬上顯現出來。他們一再地在計謀要如何除掉耶穌基督,甚至到了最後想出找來與他們在理念完全不一樣的「希律黨黨徒」,以納稅的問題來問耶穌基督,為的是希望從他的口中「找把柄來陷害他」(馬太福音廿二:15-16)。我們知道希律黨人和法利賽人之理念不同,乃是在於他們整個民族運動,和羅馬帝國統治下的社會生活持著完全相反的態度,簡單地說,希律黨人是主張在政治上與羅馬帝國合作的,但是法利賽人則是很激進的猶太民族主義運動者,他們二者之間原本是很難共事的,但是為了封殺耶穌基督他們可以將這種原來看為最重要的民族運動理念之障礙排除,只是為了除掉耶穌基督為快。可是很奇怪的是無論他們怎樣找,怎樣地設計都無法使計謀得逞,到最後他們找到了耶穌基督的門徒猶大來配合,才完成除掉耶穌基督的計畫。

馬太福音書在這件事上作者使用的詞句上是說猶大問祭司長:「『如果我把耶穌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甚麼?』他們拿三十塊銀幣給他。」(馬太福音廿六:14-15)這句「你們願意給甚麼?」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跟三十塊銀幣有關,但是否就是如此,尚有得探討,因為在第廿七章又記載說,猶大後來看見耶穌基督被定罪時,後悔而說:「我犯了罪,出賣了無辜者的命!」然後他「把錢丟在聖殿裡,走出去,上吊自殺。」(馬太福音廿七:3-5)倒是約翰福音書的作者比較在意猶大的舉動,作者認為猶大出賣耶穌基督跟貪財有密切的關係,在作者的描述中,猶大就是個「賊;他經管團體的錢,常常盜用公款。」(約翰福音十二:6)但是說猶大因為愛錢而出賣耶穌基督,這種說法也只是一種猜測而已,坦白說,猶大的事件事實如何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按理說,耶穌基督是很清楚這趟耶路撒冷之旅可能為他帶來生命威脅,門徒彼得尚且還為了這趟耶路撒冷之行表示擔憂,而曾設法要阻止未果(馬太福音十六:21-22)。但是他還是不改變原有已定的計畫,因此,當他和門徒們一起守逾越節的宴席時,猶大還想隱藏自己的計謀而對耶穌基督說:「老師,不是我吧?」(馬太福音廿六:25)但是耶穌基督卻讓他企圖隱藏的用意表露出來,他告訴猶大說:「你要做的,快點去做吧!」(約翰福音十三:27)

我們現在所讀的這一段經文,是記錄有關耶穌基督在被捕之前所發生的兩件事,其一是與門徒彼得有關,另一件事是記錄了耶穌基督和門徒在客西馬尼園的祈禱事件。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段經文的內容。

第三十至卅二節:他們唱了一首詩,就出來,到橄欖山去。

後來,耶穌對門徒說:「今天晚上,你們都要為我的緣故離棄我;因為聖經說:『上帝要擊殺牧人,羊群就分散了。』但是我復活以後,要比你們先到加利利去。」

馬太福音書在編輯這段經文時,將耶穌基督和門徒們共守逾越節宴席的氣氛,用「歡喜」的圖案描寫出來;可能是因為在宴席中他們喝了些酒吧,因為逾越節是個大節日,喝酒是必然不能缺少的(廿六:27),他們是一面走,一面唱著歌,這種畫面實在很不錯。馬可福音書也是出現同樣的畫面。傳統上他們會唱詩篇第一一五至一一八篇的詩。

路加福音書在記載耶穌基督和門徒們一起到橄欖山去之前,也就是在逾越節宴席中,尚且有二段比較特別的記錄;其一是在第廿二章廿四至三十節,門徒們在爭論大小的事件。這個事件在馬太、馬可二本福音書都有記載,但是路加福音書比較特別的地方,讓人看起來有一種感覺:門徒們仍然陶醉在耶穌基督進入耶路撒冷城那種眾人歡呼迎接的場面,他們顯然已經忘記了耶穌基督一再預言即將受難在宗教領袖手中的話(請參考拙作「路加福音書的信息」乙書,第廿四講:「受難之夜」,頁三五○至三五二)。另一個特別的記錄在第廿二章卅五至卅八節的經文,這裡記錄了耶穌基督對門徒們說的話,以前耶穌基督告訴他的門徒,出門去傳福音不必帶錢袋等物(十:4),現在卻反而告訴門徒們「有錢囊的,可以帶著,有口袋的也可以帶著,沒有刀的要賣衣服買刀」(廿二:36),為甚麼耶穌基督會這樣說呢?或許這是一個關鍵時刻,多少需要一些準備吧。這一段也是路加福音書特有的資料。

橄欖山,可以想像這就是因為遍植橄欖樹而聞名的一個山丘。海拔約八百公尺,位於耶路撒冷東面的地方。目前是希伯來大學的所在地,同時建有一所德國的醫院。

第卅一節耶穌基督很清楚地說到門徒們將會背離他而去。顯然耶穌基督已經知道猶大去預備要做出賣他的事。很奇怪的是為甚麼在一大票的人中沒有人會想到缺少了猶大?莫非參加逾越節宴席的人不只是跟隨在他身邊的十二位而已,而是更多?否則怎麼沒有人問起猶大失蹤的事?或是因為大家酒意尚濃還未清醒過來?

在這一節,耶穌基督引用舊約先知撒迦利亞第十三章七節的話來描述他心中早已經準備好的事,那就是他將受難,而他的門徒將會逃跑離開。如果我們比較一下約翰福音第十六章卅二節:「時候到了,現在已經是了,你們都要分散,各人回自己的地方去,只留下我自己一個人。其實,我不是自己一個人,因為有父親跟我同在。」確實是這樣,上帝不會在人苦難的時候離棄人而去,除非人拒絕上帝的拯救。何況耶穌基督是來自上帝的差遣,上帝必定會與他同在,表面上看來最後是他一個人孤伶丁的一個人,其實,上帝的靈一直在他身上,最後且與他同釘在十字架上。

第卅二節應該是後來對初代教會門徒們在耶路撒冷建立另一種「權力」中心的一種反射,認為如果耶穌基督今天再次降臨,將不會出現在耶路撒冷,而是回去他原來開拓福音事工的老地方—加利利。從猶太教的宗教領袖以耶路撒冷為中心,並建立了人為的權威時,耶穌基督就一再的嚴詞批判。因此,他傳出天國的信息,為的就是要使人回到以上帝為中心的信仰。如今,在他死後復活,門徒們卻在早期逐漸形成了以耶路撒冷為中心的信仰型態,這種以人權威建立起來的信仰,很容易將人自己的傳統價值觀念混入了信仰裡,進而排斥那些要進入信仰卻不是同一傳統者,非猶太人接受耶穌基督者,就是遇到這樣的問題,導致初代教會一個極為嚴重的危機:受割禮比成為基督徒重要。也就是以受割禮作準則,認為只有先行割禮,然後才可以成為基督的信徒!其實在今天也有這樣的危機,那就是要求人受洗禮後,才可以成為基督徒,這樣的信仰認知是用人所設定的門檻來作為鑑定信仰的準則。福音書的作者有意對初代教會這種錯誤的現象提出糾正,因此記下了耶穌基督這句話,讓當時的信徒知道,復活的耶穌基督不會先於耶路撒冷出現,而是會在加利利—遠離耶路撒冷的邊陲地帶。

第卅三至卅五節:彼得對耶穌說:「即使其他的人都離棄你,我絕不離棄你!」

耶穌對彼得說:「我告訴你,今天晚上,雞叫以前,你會三次不認我。」

彼得回答:「即使我必須跟你同死,我也不會不認你!」

其他的門徒也都這樣說。

這實在是一段很感人的話,就好像情侶在互述心中的真情一般。路加福音書的寫法是:「主啊,我願意跟你一起坐牢,一起死!」約翰福音書的寫法也不太一樣,彼得說:「主啊,為甚麼現在我不能跟你去呢?我願意為你捨命!」(約翰福音十三:37)其實我們今天的人都沒有資格來論斷彼得,因為他並不是如同許多人所說那樣軟弱,且看他曾經身上配著刀,顯然很有準備的樣子,在那批抓耶穌基督的人來到的時候,他是第一個有反應的,他拿出刀來削掉了大祭司的僕人馬勒古的耳朵,若不是耶穌基督的阻止(約翰福音十八:10-11),我相信可能還會造成另一場血腥事件。彼得的帶刀在身上,是否與前面路加福音書作者所提及的,是來自耶穌基督的交代(路加福音廿二:36)有關係已經很難考證,因為也有人說彼得本身就是猶太人中那屬於激進派的人物之一,因為比較激進的猶太人總會在出門時隨身攜帶彎刀,以備對付那些欺負猶太人的「賣國賊」,或是統治者羅馬人落單時之用。

這裡我們看到不只是彼得如此表示對耶穌基督忠心耿耿,連其他門徒也是這樣的態度,表示願意為耶穌基督赴湯蹈火。

第卅六至卅八節:耶穌和門徒來到一個地方,名叫客西馬尼;他對他們說:「你們在這裡坐,我去那邊禱告。」於是他帶著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一起去。他開始憂愁難過,對他們說:「我的心非常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跟我一起警醒吧!」

客西馬尼,這原來是在橄欖山裡一個榨壓橄欖油的地方,這個名字原來就有「壓油池」的意思。

這個地方對門徒來說顯然不陌生,如果依照馬可福音書的寫法,耶穌基督和他的門徒來到耶路撒冷城後,出出入入好幾次(馬可福音十一:11、19、十三:3、十四:3),很可能每次出城來就會到這個地方祈禱,或是談論天國大事。若是依照約翰福音書的寫法,「耶穌和門徒常跟他的門徒在那裡聚集」(約翰福音十八:2)。這樣我們可以理出一個景況來,那就是猶大為甚麼沒有加入這次的橄欖山祈禱活動,卻知道耶穌基督和其他門徒來到這個地方,使他得以去賣這個情報給宗教領袖們,就是因為他們常在這個地方聚集,或是已經來此多次了。

我們確實不太清楚為甚麼耶穌基督總是要帶這幾個門徒—彼得、雅各、約翰。他將所有的門徒(猶大已經脫隊去了)帶到橄欖山的客西馬尼園裡,卻又另外帶這這三位門徒往前走去,而留下其他的門徒。這不是第一次,我們在第十七章一節也發現這樣的情況,耶穌基督帶著這三位門徒到山上去,在那兒變了形象。為甚麼是這三位?是否意味著早期的教會就是這幾位門徒建立了權威的宗教中心?作者有意說明一件事:即使像他們這樣被耶穌基督所寵愛的門徒,是比其他門徒還貼心,但卻也跟其他們一樣,沒有甚麼特別,因為他們也一樣都在祈禱中打起瞌睡來(廿六:40、46)。

「憂愁難過」、「我的心憂傷,幾乎要死」,馬可和馬太二本福音書都用同樣的詞句描寫出耶穌基督此時心中的境界;這確實是個很人性化的寫照,人在最軟弱的時候,也就是面對死亡的時候,無論多麼堅強的人也會這時刻來臨時感到一股生命終結的壓力。

第卅九節:他稍往前走,俯伏在地上,禱告說:「我的父親哪,若是可以,求你不要讓我喝這苦杯吧!可是,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旨意。」

這一節幾乎就是基督教信仰生活的座右銘;沒有人願意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上遇到苦難,也沒有人願意無緣無故地承受苦難。但是,若為了完成上帝拯救世人的愛,這樣的苦難在基督教信仰裡被看成是優先的,因為耶穌基督在這裡建立這個模樣。基督徒的生命不是建立在自己的需要,而是在完成上帝所交託於我們每一個人身上的使命。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天國的意義就是以上帝為中心,現在耶穌基督雖然心中憂傷到極點,但是為了天國的呼召,他寧願卑微了自己順服上帝的旨意。

這裡說的「苦杯」,就是指著受難之意。我們可以參考馬太福音第二十章廿二節,耶穌基督回答西庇太的妻子在為她兒子求位置時說的話:「你們不知道你們在要求些甚麼。我將要喝的苦杯,你們能喝嗎?」當他們回答說「我們能」之時,耶穌基督肯定地說他們也要喝這樣的苦杯。從教會歷史來看,我們確實看到雅各在主後四十四年殉道了,而約翰也曾被關在監牢裡(啟示錄一:9)。

路加福音書雖然沒有像馬太、馬可二本福音書在記載這件事上那樣詳細,但是他卻提供我們幾個重要的資料,其中之一就是作者告訴我們耶穌基督離開彼得、雅各、約翰等三位門徒「約扔一塊石子的距離」。且說耶穌基督是跪下來祈禱。我們目前看到的客西馬尼園祈禱的圖片,就是以這段經文作資料背景畫的。

第四十至四十一節:他回到那三個門徒那裡,發現他們都睡著了,就對彼得說:「你們不能跟我一起警醒一個鐘頭嗎?要警醒禱告,免得陷入誘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是軟弱的。」

在前面的經文我們看到耶穌基督是那樣地祈求上帝的賜給他力量,作為一個人,他需要這樣的力量來支持生命所面臨的死亡威脅。他俯伏在地上祈求上帝讓他能免除這樣的苦杯。但是,當他祈禱回來的時候,卻發現這三位他所特別帶進前去的門徒都睡著了。我們從這裡看到耶穌基督去祈禱的時間大約有一個小時。當耶穌基督要往前去祈禱之時,曾交代他們要跟他「一起警醒」,但是他們失敗了,連撐一個鐘頭的時間也有困難,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太疲倦吧。但是耶穌基督的這句話也說出了他現在的孤獨。

「要警醒禱告,免得陷入誘惑」,這是一句很重要的話。因為禱告是在表明人與上帝之間有密切不可分的關係,人願意以上帝為中心,人需要上帝力量的澆灌、充滿。因此,真正能使人脫離魔鬼誘惑的,不是人的力量足夠抵擋,而是需要上帝的力量才能勝過。不會禱告的人,很容易陷入在引誘中而不知,也是最危險的狀況。

第四十二至四十三節:第二次耶穌再去禱告說:「父親哪,若是這苦杯不可以離開我,一定要我喝下,願你的旨意成全吧!」他再回到門徒那裡,看見他們又睡著了;他們連眼睛也睜不開。

這次沒有說出耶穌基督禱告多久,但是當他再次回到門徒那裡的時候,這次門徒們的倦意更濃厚了,因為他們是「連眼睛也睜不開」呢。馬可福音書加上了一句說他們「也不知道對他說甚麼話好。」(馬可福音十四:40)

我們也從這裡看到馬太福音書的特點,就是作者將耶穌基督第二次所祈禱的話也記錄出來,馬可福音書只記載說「用同樣的話禱告」(馬可福音十四:39)。我們比較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祈禱文,就會發現第一次是用較肯定的祈求,希望能不喝這苦杯。但是第二次耶穌基督所用的語氣已經大不相同,他已經表明了「順服」的態度了,他願上帝的旨意成全。

第四十四至四十六節:耶穌再離開他們,第三次去禱告,所說的跟先前的一樣。然後他又回到門徒那裡,說:「你們還在睡覺、還在休息嗎?看哪,人子被出賣在罪人手中的時候到了。起來,我們走吧!看哪,那出賣我的人來了!」

馬太福音書這第三次記錄了耶穌基督的祈禱「所說的跟先前的一樣」,在馬可福音書就沒再說他第三次祈禱的事,只說他「第三次回來」。如果是跟先前一樣,那就是他仍然祈求上帝使這受難的苦杯離開,但是他願意順服上帝的旨意行事。路加福音書雖然只記載了一次祈禱而已,但是也有另外一段記錄是馬太、馬可二本福音書所缺乏的,那就在第廿二章四十三、四十四節,這兩節經文裡作者說:「有一個天使從天上向他顯現,加強他的力量。在極度傷痛中,耶穌更懇切地禱告,他的汗珠像大滴的血滴落在地上。」這樣我們可出耶穌基督祈禱的迫切性,這是性命相關的時刻,他就是用生命的力量在祈禱。很可能他一再地與上帝爭執,他希望能避免這苦杯,但是上帝卻一定要他去喝下這苦杯吧。因此,即使是這樣迫切地祈禱,也沒有得到上帝的允許,因為上帝有特別的旨意,而耶穌基督也願意順服。

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一幅明顯的圖案:耶穌基督看到遠方有一群人來,他們手上提著燈籠和火把(約翰福音十八:3),夾帶著吵雜聲。他很快意識到要逮捕他的兵丁接近了。但是他的門徒卻因為陷入打盹的當中,對這種危機的來臨顯然都毫無準備。

這段經文給我們帶來好的信息:

一、讓我們有順服的心,比要脅上帝聽我們的禱告在信仰更正確。

我們看到耶穌基督幾乎就是用他生命的力量在祈禱,甚至是祈禱到幾乎汗流浹背,但是上帝也沒有同意他的意願。他一再地跟上帝說:「若是可以,不要讓我喝這苦杯。」但結果上帝還是要他喝下這苦杯—死在十字架上。他只能順服,而且是心甘情願地順服(腓立比書二:8)。

真正的基督教信仰就是像這樣,不是我們在要脅上帝要聽從我們的祈禱,而是我們要學習順服上帝的旨意,因為上帝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祂創造的美好旨意,使我們成為祂拯救的同工。有時上帝使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極大的困難,很多時候祂讓我們際遇到許多大的挫折,雖然我們曾經祈禱上帝將這些困難、挫折掃除掉,卻不一定會得到上帝的同意,有時我們確實用很懇切的心祈求,可是上帝就是不同意我們的祈求。困難依舊,挫折一再地出現,就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想一想主耶穌基督的經驗,他就是有過這樣的經歷,聖經說他懇切地祈禱到「汗珠像大滴的血滴落在地上」那個樣子,但最後他發現上帝仍然是要他依照旨意去實行所計畫的拯救。

沒有一個人喜歡遇到困境,也沒有人甘願受苦,但是,如果我們祈求上帝將這些不好的際遇離開我們而不得時,我們可以反過來學習用順服的心看這樣的際遇,或許我們會在這困境中發現上帝真的在那些困境裡給我們許多奇妙的恩典。

我讀過一首詩是這樣寫的:

「我與快樂同行一里,它一路與我談心,然所說的一切並未留下任何智慧;
我與憂傷同行一生,它一路不發一語,然我卻學會諸多智慧。」

二、別在信仰的事上大言不慚說大話,謙卑地學習反省對我們的信仰總是有幫助的。

彼得的事件值得我們反省的地方,就是他曾經很大言地告訴耶穌基督說:「即使其他的人都離棄你,我絕不離棄你!」可是他還是失敗了,因為當事情發生時他真的不知所措。他對那位一再詢問他的人否認是與耶穌基督同夥的。

我們可以好好來想一想,我們是否也跟他一樣有過這樣的宏願,在決定受洗之前,曾發願過要好好為福音的事工奉獻我們的才智、能力,可是每當遇到困難,或是處境危險的時候,我們變節了,不但遠離了耶穌基督,甚至拒絕承認我們是曾經與耶穌基督同行過天國的路程!這種案例在基督教歷史上一再發生,發生在外國的教會,也發生在我們台灣教會,同樣地也發生在我們當中。不要以為彼得才會發生這樣的事,其實,我們常常像彼得一樣,不是嗎?想想看,甚麼時候我們像彼得一樣?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9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