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心硬帶來災害(三)

經文:出埃及記十:1—29

在前面我已講過出埃及之前十個大災難中的七個,包括水變血、遍地青蛙、蝨子、蒼蠅、瘟疫、起皰生瘡、冰雹等。

現在我們所讀的這段經文是第八和第九個災難,描述關於蝗蟲和遍地黑暗的災害。我曾說過這些大災難傳統上只有七個,並沒有蝨子、起皰生瘡和黑暗之災,而這三個災害是出自「祭司文獻」和「以羅伊文獻」的資料。因為是將三種文獻合併在一起來看,我們才看到十個災難的面貌。當然,不論是七個或是十個,在以色列文化中都說明了數目的齊全和完整。只不過「七」這個數目是帶有「神聖」的意義在裡面,因此會顯得比較不一樣。而「十」這個數目在以色列人民看來就是「齊全」、「足夠」之意,因它代表雙手攤開來有「十」隻手指頭。從創世記第十八章亞伯拉罕與上帝的在對話中,有關討論毀滅所多瑪城事件裡,亞伯拉罕就是以「五」和「十」的數目字跟上帝的商討關所多瑪城的問題。最後就是以「十」個作為結束。同樣,該故事說出上帝要在該城找找看有沒有「十」個在祂看來是「無辜的人」,結果是怎樣找也找不到。

我們現在所讀的這一章是關於蝗蟲和黑暗的災難。

蝗蟲,這是農民最為擔憂的蟲害,對以農立國的埃及來說是個很大的威脅。黑暗,這種災害對當時的人來說更是無法掃除的恐懼,即使對今天的人來說亦是一樣。這發生在埃及人身上的這十個大災難,即使是在今天也不是我們所能承受得了。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段經文的內容:

第一至二節:後來,上主對摩西說:「你去見埃及王。我使他和他臣僕的心剛硬,目的是要在他們中間行這些神蹟,而你也可以告訴你的子子孫孫,當我行神蹟的時候,我怎樣使埃及人束手無策,好讓你們大家知道我是上主。」

這兩節是出自「祭司文獻」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文獻的特質就是:要提醒我們自己和子子孫孫永遠記得上帝的大能。這種永遠記得上帝的救恩,等於是一種「約」存在於人的內心。「祭司文獻」的作者要我們知道所有的神蹟來自上帝的創造,忘記上帝的神蹟就是和忘記上帝的救恩一樣。永遠記得上帝的救恩是信仰上非常重要的一環。

我在前面幾講裡已經說過,使法老王心剛硬的並不是文字上所記載的出自上帝的作為。它原本的意思乃是:上帝的這些作為使得法老的心越加剛硬起來,法老王不是從這些災難中學習謙卑、認錯,反而是越想用自己的能力對抗上帝。過去都說心剛硬的是法老王,但是從第七個災難—冰雹—之後,聖經的作者加上了法老王「和他臣僕的心剛硬起來」(出埃及記九:34)。現在這裡清楚地說不只是法老王心剛硬,連他的臣僕的心也剛硬,似乎已經沒有人能勸法老王聽從摩西和亞倫的意見,謙卑下來順服上帝的旨意。這也是我在前一講所說的,一個獨裁者之所以敢獨裁,或有機會獨裁,乃是因為有一群幕僚在背後、旁邊獻策的結果。但是上帝不會讓這些參與獻策的人逍遙於祂的憤怒之外。

教導子子孫孫永遠記得上帝的大能,這也是申命記派作者所強調的。我們在申命記裡常看到作者提醒以色列人民要這樣做,不只將法律教導子孫,並且在歷史的腳跡也是如此。例如申命記第四章九節:

「你們要謹慎!在有生之日不可忘記親眼見過的事。你們要告訴你們的子孫。」

申命記第六章六至七節也這樣說:

「今天我向你們頒佈的誡命,你們要放在心裡,殷勤教導你們的兒女。無論在家或出外,休息或工作,都要不斷地溫習這誡命。」

將上帝的話,以及上帝在以色列民族歷史中所行的各種神蹟奇事教導自己的子子孫孫,成為以色列人民從不間斷的信仰功課。時至今日,這樣的功課仍舊繼續著。我在一九八○年八月到以色列訪問時,曾在耶路撒冷、加利利兩地參觀幾所猶太人會堂,親眼看見他們很用心地在教導兒童們學習聖經話語。他們要求這些學童們不只是要會背誦摩西五經,甚至是要會默寫,為的就是要他們緊緊記住上帝的話語。而我們知道摩西五經是包括他們的史書,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讀的這本出埃及記。

第三至六節:於是,摩西和亞倫去見埃及王,對他說:「上主—希伯來人的上帝這樣說:『你到甚麼時候才會在我面前屈服,放我的子民走,好讓他們去敬拜我?如果你繼續拒絕,明天我要差蝗蟲到你的國境來。牠們多得可以籠罩全國,使人看不見地面。那些沒有被冰雹摧毀的,連剩下來的樹木,都要被蝗蟲吃光。他們要塞滿你的王宮,以及你的臣僕和人民的住宅。情況的恐怖是你的祖宗從來沒有見過的。』」摩西一說完這話就轉身從埃及王面前退出。

哇,這是多麼恐怖的事情啊!全國都將籠罩在蝗蟲之災害中,這是簡直無法想像的景況。蝗蟲,是農作物最大的勁敵,俗語說:「蝗蟲過境,一無所有。」看吧,上帝越來越生氣了,因為法老王一再背棄他先前所答應的要讓以色列人民離開埃及,但他卻也一再反悔自己答應過的事。

「上主—希伯來人的上帝」這句話有意思。在埃及看來,「希伯來人」就是一個低級的民族,他們的生活水準比埃及差。現在是埃及人的奴隸,這樣低水準的民族的上帝有甚麼了不起呢?若是有甚麼特別了不起,為甚麼會讓祂的人民受苦呢?為甚麼會讓祂的子民過奴隸生活呢?但是,上帝卻要摩西告訴埃及的法老王,告訴他,他和他的人民所輕視的這位上帝,是會行奇能異事的上帝,也是創造大地的上帝,現在要法老王在這位上帝面前謙卑、屈服下來!

第四節我們再次看到「耶和華文獻」的用語特色,就是上帝要摩西傳達的警語都是很明確給予時間,並且很快會實現。「明天」這個字眼一再出現在這文獻中(參考八:10、20、九:5、18)。

這次災情的嚴重是連那些沒有被冰雹摧毀的樹木都將逃不過此次的蝗蟲災禍,並且連國王自己以及他的臣僕、人民都不能在這次的災難中得到倖免。換句話說,這次的災難已普及埃及全國所有的人民。

「蝗蟲」的禍害有多大?我們從先知約珥的作品中可以看到這樣的描述:

「一群群的蝗蟲停在農作物上。
剪蝗吃剩的,隊蝗來吃;隊蝗吃剩的,蛹蝗來吃;踊蝗吃剩的,毀蝗來吃。
醉酒的人哪,清醒起來,哭泣吧!
嗜酒的人哪,哀號吧!
因為釀新酒的葡萄被毀了。
有一隊蝗蟲侵犯我們的土地。
牠們強大,不可勝數;牠們的牙齒像獅子的一樣銳利,牠們毀壞了我們的葡萄樹,吃盡了我們的無花果樹。
牠們剝光了樹幹,使枝子露白。」(約珥書一:4—7)

約伯記的作者描述蝗蟲實在真利害,就如戰馬奔騰一般,牠們的叫聲甚至令人聽了都會毛骨悚然,不只是刀劍不能傷害牠,牠們根本就不知道甚麼是驚慌(約伯記卅九:20—25)。

看吧,蝗蟲過境的結果就像這樣一無所剩。難怪任何人都會怕,因為這將使所有一切植物都無法生存下去,連樹木也無法倖免,而且叫聲令人心撼。

第七至十一節:國王的臣僕對王說:「這個人還要找我們多少麻煩呢?就放以色列人走吧,讓他們去敬拜上主—他們的上帝。難道你不知道埃及已經快完了嗎?」

於是,國王召見摩西和亞倫,對他們說:「我讓你們去敬拜上主—你們的上帝,但究竟哪些人去呢?」

摩西回答:「我們都去,包括老的、少的。我們要帶走我們的子女和牛羊,因為我們必須在那裡過節,敬拜我們的上主。」

國王說:「我對你們的上主發誓,我決不讓你帶走你們的婦女和孩子!這不是造反嗎?不!如果你們要去敬拜上主的話,我只准你們的男丁走。」說了這話,他就把摩西和亞倫趕走。

我們在第三次的災難—蝨子—中看到埃及的巫師(或博士)第一次承認上帝偉大的作為(出埃及記八:19),然後在第六次的災難中,看到這些埃及全境最有智慧的巫師也列入在受難者之中(出埃及記九:11),並且也看過法老王的臣僕中,有些人開始願意對上帝的警語聽從、順服(出埃及記九:20)。我們看到埃及法老王的心持續剛硬,乃是因為他的臣僕(或他的人民)支持他處理以色列人要求出走的作為(出埃及記九:34)。但是,現在我們第一次看到這些原本獻策壓迫以色列人民的臣僕提醒法老王,如果允許摩西和亞倫這樣繼續下去,將會毀滅埃及,希望法老王能讓以色列人民出走離開,好讓埃及有喘息復原的機會。作者用這樣的方式在表明上帝的作為確實已經在埃及產生效果,上帝這樣一步步地開導埃及人認識一件事:對抗上帝,就是自取滅亡;順服上帝,才有生路可尋。

「究竟哪些人去呢?」顯然地,法老王過去所說要讓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並不是真實的,從這句話可以得到證明。他曾要求摩西帶以色列人民在埃及國內敬拜上帝,被摩西拒絕(出埃及記八:25—28);然後他向摩西和亞倫說他犯罪了,並且是他和人民「都錯了;上主是對的」(出埃及記九:27),同時允許摩西帶以色列人民離開埃及。可是等災難一過,他又反悔了(出埃及記九:34)。其實,他並不是真的要讓他們走,我們看到他內心真正的想法是:以色列人民想離開埃及,那簡直就是一種「造反」的舉動,因為這對埃及來說是個極大的經濟威脅,會造成社會嚴重的問題,單單勞力的缺乏將使埃及陷入危險中。因此,他提出折衷的辦法:讓男丁走,留下「婦女和孩子」。

我說過這個法老王是個有政治眼光的人,因為留下來的孩子有一天會長大,他們仍將繼續成為埃及人的「奴隸」,是埃及的一股生產動力。婦女可以幫忙埃及在人力上減輕生產的負擔,因此,這個法老王很明白,讓男丁走不會影響埃及,若是有,也只是短暫時間而已。而出走的以色列人男丁,若是沒有婦女,他們的後代生命將無以為繼,最切實的是他們會在過一段時間後,主動回來尋找他們的女人。因此,若只有男丁出走埃及,這對以色列人民出埃及的運動來說並沒有甚麼意義。

我們注意第十節法老王所說的話,他的意思是:「我絕對不讓你們走,如果你們真的有上帝,我就對你們的上帝發誓。」其實他根本就不承認有上帝,因此他的發誓也就不存有任何意義,甚至這樣說話的態度已經很清楚表明他對上帝的輕視了。他並且對摩西提出恐嚇的警告,說他們這樣的行為跟造反一樣,這表示法老王有意要在他們真的攜家帶眷出走的時候,像敉平叛亂者一般動用軍隊對待他們。

第九節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一節至少告訴我們以色列人民在敬拜上與其他民族不同的地方,就是敬拜上帝不只是成人的事情,而是包括婦女、老的、少的,甚至連家禽、牲畜都必須嚴守敬拜的事宜。在十誡中的第四誡,提到有關守安息日的規定就是這樣寫的:

「要謹守安息日為聖日。你有六天可以工作;第七天是分別歸我的安息日。這一天,無論是你、你的兒女、奴婢、牲畜,或僑居的外族人,都不可工作。我—上主在六天裡創造了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但在第七天休息。因此,我—上主賜福安息日,定為聖日。」(出埃及記二十:9—11)

看,這是包括牲畜、奴婢在內,甚至是外僑也不能免除。顯然這跟當時的埃及人只有成年人才能參與宗教獻祭行為是不一樣的。也為了區別,摩西很清楚地回答法老王說,他是要帶他們所有以色列人民的男女、老少出走,甚至連牛羊也在內,因為牛羊是以色列人民獻祭時不可或缺的重要祭品。

第十二至二十節:後來上主對摩西說:「舉起你的手來,我要叫蝗蟲佈滿全國;牠們要來吃盡地上所有的植物,把冰雹沒有毀盡的都吃光。」於是摩西把他的杖舉起來;上主颳起一陣東風,襲擊地面一天一夜,到了早晨,吹來了許多蝗蟲。牠們一群群地飛來,佈滿全國。這麼大群的蝗蟲是空前絕後的。牠們蓋住了大地;地上一片黑暗。牠們把冰雹沒有毀盡的植物都吃光,連樹上的果子也吃光了。埃及全境,無論田裡或樹上,看不見一點綠色。

於是,國王趕緊召見摩西和亞倫,說:「我對上主—你們的上帝犯罪了;我也對不起你們。現在請你們饒恕我這一次,向上主—你們的上帝祈求,把這致命的懲罰解除。」摩西離開了王,向禱告上主。上主把東風轉成一陣強烈的西風,把蝗蟲都捲起來,吹到紅海。埃及境內連一隻蝗蟲也沒有了。但上主使國王的心仍然剛硬,不放以色列人民走。

這是第八個災難的來臨—蝗蟲。

這支有力的杖是屬於上帝的杖(出埃及記四:20),上帝要摩西伸出這支杖,好讓冰雹打在所有埃及人和所有的牲畜上,以及田間的蔬菜(出埃及記九:22)。現在上帝要摩西再伸出這支杖,使蝗蟲佈滿全埃及的大地。這都是屬於「以羅伊文獻」的資料。

在巴勒斯坦地方,若是吹東風,那將會是很難受的。因為東風使人感受到炎熱難耐。現在不只是東風吹了一整天(一天一夜),而且是夾帶著黑壓壓的大群蝗蟲來臨。作者用「佈滿全國」、「空前絕後」、「一片黑暗」、「吃光一切」等形容詞描寫蝗蟲來臨的慘狀!吹了一整天的東風同時也在表示:這些蝗蟲原本並不是在埃及境內的昆蟲,而是來自很遠的外地。但是,上帝卻有辦法利用東風將這些「惡客」請過來懲罰拒絕順服的埃及國王。這也在表明上帝是個大地的上帝;祂不但可以請這些「惡客」來,也可以很快請牠們離開(十九節)。

第十六節是法老王第二次承認自己犯了罪,且是得罪了上帝。他之所以會承認自己犯了罪,乃是和他感受到死亡的來臨有關(十七節),他認為蝗蟲給他的經驗乃是一種「致命的懲罰」。原因是現在的埃及已經無法再看到任何「一點綠色」的植物了,這樣不只是牲畜無法生存,連人的生存也發生了危機。這種沒有「綠色」的生活世界必定令人感到不安,今天的人類才逐漸感受到這種缺少「綠色」的恐懼,可見我們很少從聖經中取得經驗和教訓。

顯然地,法老王的心真的如同是吃了秤坨一般,決定與上帝對抗。他可能想利用時間延緩以色列人民走離埃及吧。但是,他忘了,時間是在上帝的手中,聖經的作者一再提起上帝對摩西說話中,常用「明天」這個字,其實就是在告訴法老王說:我說甚麼時候,就是甚麼時候,絕不延遲。

第廿一至廿三節:後來,上主對摩西說:「你要向天空舉手,黑暗要籠罩埃及全國。」摩西向天舉手,濃密的黑暗籠罩了全國三天之久。埃及人彼此看不見,沒有一個人能夠離開他們的家;但是以色列人所住的地方都有光明。

這是第九個災難—黑暗。

這也是所有十個災難中最為奇特的一個,是「以羅伊文獻」特有的資料。我們要注意這裡所描寫的「黑暗」之災難,是僅及於埃及人居住的地方,但是在以色列人居住的地方卻是大放光明!在我們的生活經驗中,即使是我們居住的地方黑暗,隔鄰的住戶若是有光,我們的地方也會有一絲光線可借為照明之用。但是聖經卻告訴我們,奇妙的上帝就是如此安排。祂讓埃及全國有「三天之久」都籠罩在「濃密的黑暗」中,且這黑暗是嚴重到連他們「埃及人彼此看不見」,甚至是連要「離開他們的家」也不可得。但是以色列人民居住的地方卻是完全的光明可見。看啊,這是多麼奇妙的神蹟啊!

第廿一節在和合本譯文有「這黑暗似乎摸得著」的句子,意思是指黑暗的厚度達到足以用手去觸摸感覺出來的程度,可見這黑暗情況的嚴重。換句話說,黑暗已達到連點燈照明都有困難,因此埃及人都不敢出門,因為在他們的宗教信仰中,黑暗中會有鬼靈會出來害人。再者,埃及人原本是敬拜太陽神明,現在有三天的時間連太陽的光都被黑暗遮住,那所代表的意義已經很明顯了,就是埃及人所敬奉的神明—太陽,竟然被上帝用黑暗把它遮蓋住,或是包了起來,這樣的神明又能做甚麼呢?敬拜它又有甚麼意思呢?他們的神明在上帝的面前簡直起不了作用啊!

第廿四至廿九節:國王召見摩西,說:「你們去敬拜你們上主吧!連你們的婦女、孩子都可以去;但是你們的牛羊必須留在這裡。」

摩西回答:「不!你一定要供給我們獻牲祭和燒化祭的牲畜,好讓我們向上主—我們的上帝獻祭。我們要帶走我們所有的牲畜,連一頭都不能留下。我們必須親自挑選敬拜上主用的牲畜。未到那地之前,我們不知道該用甚麼牲畜獻給上主—我們的上帝。」

上主使埃及王的心剛硬,仍然不放以色列人走。王對摩西說:「你滾!不要讓我再看到你。我哪一天再看到你,你就沒命!」

摩西說:「你說得一點也不錯;你的確不會再看見我了。」

我們看到埃及法老王是很不情願地讓步。他從原先允許以色列人民在埃及境內敬拜到允許他們的男丁出去敬拜,然後現在是要以色列人民留下牲畜,其他的人都可以出去敬拜上帝。看,他一直都沒有從每次的災難中認識到上帝的生氣是一次比一次嚴重。這一點才是法老為埃及全國帶來嚴重災禍的主要原因。

摩西剛好跟法老王的心硬態度成正比。法老王的心是越來越剛硬,摩西的態度則越來越堅強。摩西看到上帝透過他顯現出來的神蹟奇事,充分顯明出上帝拯救以色列人民出埃及的決心。因此他堅持不妥協,就是要法老王完全無條件放人,並且讓他們連同牲畜一起帶出去,意思是法老王提供給以色列人民敬拜用的牲畜。這代表的意義很特別,表明埃及法老王也認同以色列人民所敬拜的上帝才是真正的上帝。不但允許他們去敬拜,還得為他們準備獻祭的用品,這並不是原先摩西期盼得到的,但是,現在摩西要求附帶這些條件了。

我們知道奴隸是沒有屬於自己擁有的財產,在過去幾次的災難中,埃及人的家禽、牲畜大概也差不多被毀滅了。但是,以色列人民所有的財產—包括他們所飼養的家禽、牲畜都被上帝所保護著,因此,埃及人雖然缺乏這些食物,他們仍然可以從以列人民中索取到這些東西,因為他們是埃及人擁有的奴隸。這也就是為甚麼摩西告訴法老王,要法老王「一定要供給」以色列人民獻牲祭和燒化祭用的牲畜之因,目的就是要埃及放棄對以色列人民的主權,讓以色列人民完全歸順在耶和華上帝的主權下。

看,埃及法老王真的非常生氣,跟他過去有求於摩西的態度完全不一樣。我們看到他用恐嚇的語句對摩西說:「不要讓我再看見你。我哪一天再看見你,你就沒命!」但是,我們知道,任何對上帝忠實的僕人恐嚇,就像是對上帝恐嚇一樣,只會帶來更多或更嚴重的災難,一點好處都沒有。看吧,現在已經夠清楚了,法老王最後連以色列人民的牲畜也保不住,留不下來了。

讓我們來看看這章的經為所帶來的信息:

一、敬拜上帝不只是大人的事情,應該是包括全家大小都有份。

我們看到埃及法老王在詢問摩西「究竟哪些人去」曠野敬拜上帝時,摩西就很清楚地說:「我們都去,包括老的、少的;我們要帶走我們的子女和牛羊,因為我們必須在那裡過節,敬拜我們的上主。」後來他們出埃及在曠野時頒佈的十誡中,論到有關守安息日的規定,就清楚地說包括一切所有的都要守安息日,是連牲畜都包括在內。其實,我們若再回去看他們在主前五八七年淪陷於巴比倫帝國後,在反省信仰過程中,重新在訂定十誡時,守安息日的規律也是這樣明顯說:

「要遵照我—上主、你上帝的命令,謹守安息日為聖日。你有六天可以工作;第七天分別歸我的安息日。這一天,無論是你、你的兒女、奴婢、牛驢、牲畜,或僑居的外族人,都不可工作。你的奴婢必須跟你一樣休息。你要記住,你曾經在埃及做過奴隸;我—上主、你的上帝以大能大力把你搶救出來。所以我命令你,你必須遵守安息日。」(申命記五:12—15)

今天基督徒最大的信仰危機就是在這裡,對第二代的基督徒而言,尤其是在第三代以後的基督徒,這更應該是個很重大的警惕;因為第一代的信徒總是努力要將整個家庭帶來信靠耶和華上帝,但是,我們卻常常發現第二、三代的基督徒常常將自己的下一代給放在旁邊,忘了上帝在他們祖先身上所施予的各項恩典。我們看摩西對法老王所說的,要帶以色列人民出去敬拜上帝,不僅僅是只有大人、男丁而已,而是全家一起,甚至連牲畜都包括在內。

我們應該從這裡來反省我們今天的基督徒信仰生活;我們是否就像這樣態度在看待我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是全家的,或是只有我們自己一個人的?我們已經發現越來越嚴重的問題,乃是我們的孩子不再被我們要求來教會了!我們寧願他們去補習,去適應學校的功課,但是我們很少關心到他們的信仰,我們很少要求他們也要適應教會所提供的信仰生活,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啊。我當然知道教會有責任來關心這些孩子的功課,但是,至少我們應該在信仰上與教會合作,大家一起來關心我們孩子的信仰。如果你送孩子來教會,我們教會沒有認真做好栽培他們的信仰事工,那我們的教會要好好地反省,牧師要反省,長執要反省,大家都要反省。如果你關心孩子的學校功課遠勝過學習信仰的課程,那我實在也沒有辦法,我只能說你必須自己親自對上帝去說明這件事情了。

二、如果出埃及運動是件宗教改革的運動,那麼,宗教信仰改革運動是件不能妥協的運動,是必須堅持、再堅持的改革運動。

我們看到摩西對付埃及法老王時,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堅持,不會因為法老一下子這樣、一下子那樣妥協下去,沒有,他一直堅持。甚至在法老王對他發出恐嚇的警告要殺死他的時候,也沒有改變心意,他一直是忠實地執行上帝所交付的使命。

今天的基督教會,尤其是作為一個傳道者,必須好好來思考這個問題;

如果我們看到今天的教會有問題要改革,就必須以很清楚地態度革掉那些不合聖經教訓的行為。

我們不能因為某某人的緣故—例如某一位長老、大官、大企業家等,使我們改革的心意改變,或是有任何妥協。宗教信仰的改革如果有所妥協,改革的動力就會削減,最後很可能會變質。我當然知道堅持改革、不妥協的結果,可能帶來更痛苦的後果,就像剛開始時的摩西所感受的和以色列人民所受到更多艱苦的負擔一樣。但是,除非我們違背聖經的教訓,否則我們即使面對很嚴重的生命威脅,也不能妥協,因為上帝要我們這樣去執行祂的命令。就像摩西一樣,沒有因為法老王恐嚇要殺他就心軟妥協。沒有,他還是堅持將以色列人民帶離埃及,到曠野敬拜上帝。我們也看到耶穌基督就是一位改革者,他為了改革當時宗教信仰上嚴重背離上帝的教訓,結果被迫走向十字架。也因為這樣,才有我們今天基督教會的誕生。

如果想要使我們的教會成為一間有新生命的教會,我們就不能在改革的工作上有所妥協或是有戀棧的心思,因為這樣的態度是無法完成改革的目標。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