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因上主而歡喜

經文:哈巴谷書三:1—19

在前面已經提起過,先知哈巴谷是主前第七世紀末期的先知,他的時代可能就是在猶大王約雅敬時期,那時候的南國猶大已經是搖搖欲墜、國勢岌岌可危的處境下,很多人想辦法要離開他去,更多人則是荒淫過日,根本就不知道國家破碎、社會瓦解的危險。整天所想的就是如何圖謀更多的財富,以及玩弄權術滿足自己的私慾。這也是為甚麼先知哈巴谷看了之後,甚感痛心而向上帝祈禱控訴之因(參考一:3—4)。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種說法,就是司法乃是維護一個社會正義最後的防線。但在一個混亂不安的社會,司法往往成為犯罪的幫凶,這也是主前第八世紀的先知阿摩司提出的控訴內容之一,說在他那個時代,司法已經無法替人民伸張正義了。先知阿摩司就是這樣子在描述他那時代的司法情景:

「你們這些人恨惡人家在法庭上主持公道,公正無私。」(阿摩司書五:10)

「你們罪惡深重,罪案纍纍。你們壓迫好人,接受賄賂,在法庭上阻止窮人得到公平的裁判。在這邪惡的時代,難怪聰明人都不講話了!」(阿摩司書五:12—13)

先知阿摩司說這樣的社會一定會引起上帝的忿怒,除非是維護一個社會的基本能力可以存續下去,才能獲得上帝的憐憫,這樣才有挽回毀滅、破碎的可能,而這力量就是社會公義。所以他說:

「要嫉惡如仇,喜愛良善,在法庭上伸張正義。這樣,也許上主││萬軍的統帥上帝會對這國家的殘存之民顯仁慈。」(阿摩司書五:15)

先知阿摩司是主前第八世紀的先知,他的呼聲並沒有得到當代人的重視,甚至還有伯特利的祭司亞瑪謝警告他、趕他,要他離開首都撒馬利亞,並且向國王指控他所說的話會造成人心不安、社會動亂(參考阿摩司書七:10—11)。但真正的問題並不是先知阿摩司說出危言聳聽的話,他是傳出上帝真實的信息,但人民並不接受,甚至拒絕他的勸勉。結果,北國以色列就在主前七二一年被亞述帝國滅亡了。

司法,這是使做邪惡之事者受到制裁的方式,因為司法,乃是維護社會秩序的最後力量。但執法者若是沒有信仰的良知,就很容易陷入知法犯法的危險中。先知哈巴谷的時代也有像先知阿摩司時代所發生的類似司法官貪污之問題出現。這就是在第一章四節他所說的:「法律沒有力量,沒有作用;正義永遠不得伸張。壞人欺壓義人,正義被歪曲了。」先知哈巴谷只好尋求上帝的協助,他將這些不應該發生的事全盤向上帝控訴。

我們知道最容易腐敗一個社會的東西,就是錢財。法官會收受賄賂,官員會貪污,這些都是和錢財有密切關係。因此,在第二章五至十九節,先知哈巴谷連續提出了五個災禍,而這些災禍都是和貪瀆錢財的罪行有關。就像前面已經提起過的,在使徒保羅的觀點裏,「貪婪是一種偶像崇拜」的行為(參考歌羅西書三:5)。在先知哈巴谷所提到的災禍中,就提到當代的人喜歡拜偶像,原因是他們貪婪的行為甚為囂張。

為甚麼使徒保羅會這樣說,原因就在於偶像是虛假的神明,崇拜這種虛假的人,可以滿足人心慾望的需要,使人誤以為這是生命的倚靠。這些虛假的偶像神明只會帶給人這種的禍害。因為真正的神是不會允許祂的子民存著這種貪婪之心。

現在我們讀第三章,標題上寫著「哈巴谷的禱告」,其實只有第二節才是他的禱告詞,其它的應該是先知哈巴谷從歷史的回顧提出的勸勉,也可以說是先知哈巴谷的信仰告白,他將自己所認識歷史中的上帝見證出來。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他這首詩歌的內容:

第一至二節:
這是先知哈巴谷的禱告:
2上主啊,我聽見你的作為,
心中就充滿敬畏。
求你在我們的世代重新做你做過的大事;
求你在忿怒時也顯示憐憫。

禱告,這是與上帝對話。一個人要與上帝保持美好的關係,最好的方式就是禱告。心中有上帝的人,一定會禱告。拒絕禱告,或是沒有禱告的人,不可能和上帝維持良好的互動關係。向上帝禱告,最基本的要件,就是從誠實開始。因為上帝並不是要聽美麗的詞句,而是聽我們真實內心的話語。

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怎樣禱告,上帝才會聽?我也常遇到信徒說不會禱告,因為不知道該用甚麼詞句?其實,耶穌基督就曾經說過,向上帝禱告不需要「長篇大論」(參考馬太福音六:7),也不需要想用什麼美麗的詞藻,因為在我們還沒有祈求以前,上帝已經知道我們所需要的是甚麼了(參考馬太福音六:8)。禱告是在向上帝表白我們內心的意念,因此,真實的內心可說是向上帝禱告最重要的開始。
第二節非常重要。就像前面說過的,這一章真正向上帝的禱告詞就在這一節。

這裏一開始就說聽見上帝的作為,心中就充滿敬畏。這可說是先知在回顧歷史的腳跡,發現上帝行了許多數算不盡的神蹟奇事,也因為這樣,他才會說心中充滿著敬畏。
到底上帝在以色列歷史中行過甚麼大事呢?有甚麼事是他們最喜歡拿起來當作教材教導以色列人的呢?如果我們翻閱聖經,就會發現他們認為最重大的事,就是埃及的神蹟。因為他們深深知道,若是沒有上帝親自帶領他們出埃及,他們早就在埃及因過奴役的生活而整個民族被消滅。
在這裏,先知哈巴谷用第三至七節、第八至十五節這兩組詩歌來描述他想要說明上帝奇妙的作為,他說這是令人一聽到就會生出敬畏之心的大事。

另一方面,在這裏的祈禱中,他祈求上帝將過去所做過的事再次「重新」顯現出來。為甚麼他要這樣?因為先知哈巴谷發現他的同胞已經將上帝奇妙的恩典給忘記了,因此才會放縱罪惡,為所欲為地違背上帝的旨意,行上帝所厭惡的事。他相信,只要上帝再次顯現過去發生在他們祖先中的神奇作為,他那時代的以色列人一定會悔改,這樣也就會獲得上帝的憐憫和寬恕。

但我們知道,直到耶穌基督的時代,猶太人還是一樣,根本就不相信上帝在神蹟之背後所要表明的意義。他們只會將上帝的神蹟當作好玩,或是將之當作茶餘飯後的題材罷了。因此,才會看見了神蹟之後,還繼續要求耶穌基督顯現神蹟給他們看(參考約翰福音六:30)。這也是為甚麼耶穌基督會斷然地拒絕他們的要求,並且很嚴肅地回答他們要求說:「這時代的人竟然是那麼邪惡、淫亂!你們要求神蹟嗎?除了約拿的神蹟,你們再也看不到別的神蹟了。」(馬太福音十六:4)確實沒錯,每個時代的人都喜歡看神蹟,但真正重要的是應該從神蹟中看到上帝奇妙的作為,並且因此對上帝產生忠實的心,這才是最重要的信仰態度。

第三至七節:
3上帝要再從以東來;
神聖的上帝要從巴蘭山來。
他的榮耀遮蓋諸天;
大地充滿頌讚他的聲音。
4他帶著閃電的亮光;
光芒從他手中,
就是隱藏著他大能的手中射出。
5在他面前有瘟疫;
在他後面有死亡。
6他一停住,大地就震動;
他一注視,萬國就戰抖。
永固的山嶽崩裂;
長存的丘陵塌陷;
這都是他古時走過的地方。
7我看見古珊人恐懼,
米甸人發抖。

第三節可以參考申命記第三十三章二節這樣記載:「上主從西奈山來;他像太陽從以東上升,從巴蘭山照耀自己的子民:千萬天使跟隨著他;他的右手握住燃點的火炬。」這裏讓我們看到西奈山,以及在巴蘭山,這都是在說明以色列人出埃及進入曠野的時段,上帝顯現出祂的榮耀,就像摩西上西奈山上領受上帝頒佈的誡命一樣。出埃及記第廿四章十五至十七節,記載摩西到西奈山上時,上帝的榮耀降臨在西奈山上,以色列人看到的就像「一團烈火在山上焚燒著」一樣的光輝。第三十四章廿九節則記載摩西從西奈山上下來時,臉上都充滿著上帝的光輝。就像這裏第四節所提到的,上帝都是帶著閃電的亮光一般。

另一方面,這裏在說上帝的榮耀時,又有另外一個意思,是在表明上帝和以色列人訂立永遠的「約」。聖經的作者在強調上帝和人立約時,是以祂的榮耀來立約。因此,與上帝立約就是一種極大的榮耀。
第五節很容易就讓我們想到出埃及的經驗;當以色列人還在埃及當奴隸的時候,上帝為了要帶領他們出埃及,命令摩西去向埃及國王說明上帝的旨意。但是埃及國王和他的臣僕都拒絕聽從上帝託摩西傳達的話語。因此,上帝用「瘟疫」來懲罰埃及人,使所有的動物幾乎都因瘟疫死亡殆盡(參考出埃及記九:1—6)。

這裏台語漢字聖經用「熱症」,中文和合本聖經也同樣是用「熱症」。現代中文譯本則是用「死亡」,其實意思是和「瘟疫」相同的,都是在說明上帝用「死亡」的懲罰,才使埃及國王同意讓以色列人離開。
第六節所描述的,正好是在說明上帝出現時,整個大地反應的態度。在出埃及記第十九章十六至廿二節記載上帝出現在以色列人面前時的景況,是「雷電交加,一朵密雲在山上出現,號角聲大響」。作者說上帝用「雷」響聲音回答摩西所說的話。難怪以色列「全體人民猛烈顫抖」,因為會害怕。

以色列人有種看法,所有的大小山丘嶽嶺,都是上帝在創造之初就造好的。因此,他們看山就像永遠長存的受造物一樣,也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但是先知哈巴谷在這裏強調,即使是在人看來是永遠存在的山丘高嶺,只要上帝一出命令,馬上就會倒塌。換句話說,除了上帝以外,沒有任何受造之物可「永恆」存在著。

第七節的「古珊」和「米甸」,這是指在曠野中兩支相當凶悍的遊牧民族,他們經常都是與以色列人敵對的。先知哈巴谷說,不論多麼強悍,若是連高山峻嶺聽到上帝的聲音也會崩塌,那人又算什麼呢?不但會恐懼、害怕,更是一聽到上帝來到就全身發抖。因為上帝來到,就是要審判、懲罰。

先知哈巴谷這樣寫法,其實就是在回顧早年上帝要祂的僕人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入曠野之後,因為上帝替他們打敗了埃及的精銳部隊,於是摩西寫詩歌頌讚上帝。在摩西的詩歌中就曾這樣歌頌上帝說:「萬國聽到了,戰慄驚惶;非利士人為恐懼所籠罩。以東的領袖害怕;摩押的英雄顫抖;迦南的居民喪膽。恐怖和驚嚇臨到他們。上主啊,他們看見你的大能;他們怕得一籌莫展,直等到你從奴役中拯救出來的子民走過他們的面前。」(出埃及記十五:14—16)這就像詩篇的詩人所說的,上帝來到的時候,絕對不是靜默不語,而是「前面有烈火」、「四周有暴風」,並且也會傳喚天地作證人,因為要審判違逆祂旨意的子民(參考詩篇五十:3—4)。

第八至十五節:
8上主啊,是不是河流使你發怒?
是不是海洋使你生氣?
你駕雲而來;
烏雲作你的戰車。
你使你的子民戰勝。
9你抽出弓,準備射箭;
你使河流裂開大地。
10群山一看見你就戰抖;
水從天空傾倒下來。
地底下的水翻騰,
波濤洶湧。
11你急速的箭一閃,
閃亮的矛一晃,
太陽和月亮都停住。
12你在忿怒下跨過大地;
你在氣憤中踐踏萬國。
13你出去拯救你的子民,
拯救你選立的君王。
你擊倒邪惡人的首領,
徹底消滅他的部屬。
14當他的軍隊像暴風雨驅散我們,
像暗地裏欺壓窮人的惡霸窺伺我們,
你的箭刺穿了他的將領。
15你乘馬踐踏海洋,
大水就翻騰。

這是第二段先知哈巴谷在見證上帝奇妙的作為,而且這段所用的主詞用「你」,這是直接對上帝說話,就像詩人在歌頌上帝的救恩一樣。也就是說,先知哈巴谷在祈禱中向上帝直接表達他心中的信仰告白。
另一方面,這段詩歌也讓我們看到先知哈巴谷心中的不安,因為他發現上帝這次好像懷著很大的怒氣出現,要不然山川大地不會突然變色走樣。

第八節開始就提到河流和海洋有了異樣,這種變化必定是上帝生氣的緣故。古代的人看河川海洋都有各自的神在管理才不會發生災難。因此,現在看到河川海洋會造成大災難,必定是因為上帝發出怒氣的緣故。
再者,我們可以從上帝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經歷中看到一件特有的神蹟,就是用雲柱帶領以色列人(參考出埃及記十三:21、十四:19—20),保護著他們,使埃及精銳的部隊無法接近他們,這就是此節所形容的「你駕雲而來」。更奇妙的是,上帝透過雲柱遮住了埃及精銳部隊的眼睛,使他們根本看不清楚紅海海水分開的實況,導致部隊進入海中的時候,發生了混亂,結果使埃及精銳部隊全軍覆沒(參考出埃及記十四:24—25、28),這就是此節經文所說的,上帝使祂的子民在戰爭中獲勝。

「使河流裂開大地」,這句話要從上帝的創造來看,在創世記第一章就記載上帝用水分開大地和海洋。同樣的,在以色列人的眼中,只有上帝才有這樣的能力,使河流穿過大地,而且河流之深,非人的能力所能挖掘出來。其實,這句話也在說明當埃及人在敬拜尼羅河神的時候,他們卻不知道河流就是來自上帝的創造。這也說明了即使像埃及人這樣進步的人都不知道上帝才是大圳河川的創造者,也不會明白上帝也是大地的主宰。因為上帝是主宰,因此,在祂的手中,要使河川裂開大地,就像一個武士從箭袋中抽取弓箭一樣的簡單、容易。

第十節,可以參考創世記第七章十一至十二節,上帝用大水淹沒大地所有的一切。作者就是用上帝使「地下深淵的泉源都裂開,天空所有的水閘也都打開,傾盆大雨下了四十晝夜」之久。世上沒有任何人、君王有這樣的能力。

第十一節,可以參考約書亞記第十章十二至十四節的記載,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攻打亞摩利人獲勝之後,他帶領以色列人向上帝獻上感謝的禱告中就有這樣的話說:

「太陽啊,停在基遍上空;
月亮阿,止在亞雅崙谷。
太陽就停住,月亮也不動,一直到以色列打敗仇敵。這件事記載在雅煞珥書上。太陽停在天空,整天沒有下去。上主聽人的話,以前從沒有這樣的一天,以後也不會有。上主為以色列爭戰!」

真心的祈禱,上帝必定會垂聽。上帝會垂聽祂忠實的僕人的祈禱之聲。這也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入曠野之後,在進入迦南地時非常奇特的一次經歷。這樣的神蹟使他們清楚知道,只要倚靠上帝,就不用懼怕人間最尖銳的部隊、武力,因為只要站在上帝的身邊,祂就是最好的幫助者。

這種讓太陽停止轉動的記事,也出現在希西家王的身上;他因為生病而向上帝祈禱。上帝透過先知以賽亞傳話要讓他多活十五年時間。當他持著懷疑之心時,先知以賽亞問希西家王,要怎樣才相信?是要太陽向前走快些呢?或是要讓太陽倒退十步?希西家王表示要太陽倒退十步,果然上帝真的讓太陽倒退十步(參考列王紀下二十:1—11)。

聖經的作者一再強調一件事:上帝是萬物的創造者,宇宙萬物都聽從上帝的命令行事,即使是太陽、月亮、星辰也會聽從上帝所下的命令。

我們可以說從第九節開始,直到第十五節都是在回應第八節所提的問題,也可說是先知哈巴谷在自問自答說:為甚麼宇宙萬物都會聽從上帝的命令?但人為甚麼不聽上帝的話呢?先知哈巴谷試著從歷史的脈絡來尋找答案,而在歷史檔案中,他發現最好的答案就是在出埃及的經驗中最豐富,因為他們經歷了生與死的關口,從處處充滿著死亡的危機中,上帝的手帶領、扶持,才使他們得到拯救的機會,使以色列整個民族都因此而存活下來。這就是在第十二至十五節所描述的整個拯救過程,而這段經文不但跨越了出埃及的事件,且是在耶路撒冷被包圍的時候,上帝的手扶持了以色列人,使敵人因此受傷而退。

先知耶利米的信息中就很清楚指出,上帝要差遣使者打敗強大的巴比倫帝國,讓他們的君王和軍隊都無可逃避,不論他們建造的堡壘多麼堅固,上帝一定會將之摧毀,因為巴比倫帝國的皇帝不但侮辱了上帝的子民,也同時褻瀆了上帝的神聖(參考耶利米書五十一:52—58)。

先知哈巴谷這樣的信息已經很清楚指出:上帝並不是沒有注意到邪惡的人所做的惡事,上帝並非沒有聽到那些受到迫害者苦難的呼聲,有,上帝有聽到,也有看到,上帝一定會採取行動,而且會用很嚴厲的懲罰對付這些邪惡者。

第十六至十九節:
16我一聽見就戰抖;
我的嘴唇因害怕發顫。
我四肢無力;
我的步伐搖晃。
我要安靜等候那時刻的來臨,
那時上帝要懲罰攻擊我們的人。
17即使無花果樹不結果子,
葡萄樹也沒有葡萄;
即使橄欖樹不結橄欖,
田地不產五穀;
即使羊群死光,
牛棚裏沒有牛;
18我仍然要因上主歡喜,
因上帝││我的救主快樂。
19至高的上主賜給我力量。
他使我像母鹿一樣腳步穩健;
他使我在高山上安穩行走。

第十六節,為甚麼人聽見上帝的聲音就會發抖?因為一聽到上帝來臨的聲音,就知道上帝的審判已經來到。就如同在第三章二節所提起的,一聽到上帝所行的各種神蹟奇事,就會生出敬畏的心一樣,知道那絕對不是隨便可輕忽的大事。同樣的,聽到上帝來臨,也期盼祂的拯救趕緊來到,如今一聽到上帝果真來了,卻反而會發抖,這正好也是先知以賽亞聽到上帝懲罰巴比倫帝國時的反應。以賽亞書第廿一章三至四節說先知以賽亞說上帝懲罰巴比倫帝國時,將會像「旋風颳過沙漠,災難要從恐怖的地方來到」,當他看見這一連串慘酷的景象來臨時,心中開始有了恐懼和痛苦,他說這樣的痛苦就像一個臨盆的產婦一樣。這讓我們想到一個重要的課題:誰能躲得了上帝的懲罰?沒有!上帝的懲罰來到時,所有的人都會看到那懲罰的景象,甚至也會深怕自己被連帶地列入在那些即將被懲罰者的名單中,害怕、恐懼自然就會產生。
因此,先知哈巴谷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安靜下來等候那審判的時刻來到。為甚麼要這樣?因為安靜的心才會聽到上帝的聲音。聽到上帝聲音的人,才會明白上帝喜歡的,就是人悔改的心。也只有悔改,才能改變上帝忿怒的審判,成為憐憫、寬恕。

第十七至十八節,這兩節可說是先知哈巴谷書最精華的經文。
想想看,葡萄樹、無花果樹、田地、羊群、牛群等,這些都是當時以色列人社會最重要的經濟動力。若是以現代人的實況來看,這些就是最重要的經濟貨幣。如果因為發生災難而失去所有的這些東西,是否還要相信上帝?是否還要對上帝忠實?先知哈巴谷的答案很清楚,那是肯定的,且是相當堅定。
第十九節,上帝就是力量的賞賜者。或是說上帝乃是生命的泉源。這可說是整本聖經最重要的信息,讓我們知道生命來自上帝的賞賜,因此,要倚靠的是上帝,而不是因為有軍事武力的關係,這也是詩篇第三十三篇、第四十六篇的作者所提供給我們信息。

「像母鹿一樣腳步穩健」,「在高山上安穩行走」,這些都在說明有上帝的帶領之下,即使是經過崎嶇的生命旅途,也不用喪志氣餒,因為上帝就是最好的帶領者、保守者。「母鹿」,表示著生命的韌性,堅忍的生命力從牠身上可以看得出來。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章詩歌所帶來的信息:

一、讓我們的信仰逐漸昇華到最高的境界,知道無論甚麼境遇,都會知道倚靠上帝的帶領。

先知哈巴谷提出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就是不論生命遇到了多大的困境,也會堅守著對上帝的信,這樣的信心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他會有這樣的態度,其實就像前面已經述說過的,那是出埃及入曠野的經驗。
我們知道當上帝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入曠野之後,隨即遇到一個生命中最基本的問題:吃和喝的事要怎樣解決?在出埃及記和民數記中,隨時都可看到以色列人在抱怨上帝要祂的僕人摩西帶他們到曠野四處漂流,是要讓他們渴死、餓死,甚至是死在沒有葬身之處的曠野(參考出埃及記十四:12)。他們也一再用埋怨的語氣向摩西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死在埃及,總比在曠野死了要好(參考出埃及記十四:12、十六:3、十七:3)。以色列人想念在埃及的日子,是因為他們在埃及已經過慣了那種豐富的物質生活。但是他們卻在不知不覺之中遠離了上帝。當他們遇到政治環境改變而陷入困境的時候,才想到過去祖先的上帝,於是向上帝呼求,懇求上帝拯救他們。因此,上帝才差遣僕人摩西去帶領他們出埃及,並且先讓他們在曠野中過困苦的生活長達四十年,為的就是要讓他們學習認識生命的本質,並不是倚靠這些會朽壞、腐敗、變質的東西上,而是要倚靠在上帝的話語(參考申命記八:2—3)。

如果我們仔細讀過約伯記,就會發現該經書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有沒有人的信仰是在無利可圖之下建立起來的?或是說:信仰是否可能建立在無利可圖的基礎上?將約伯記作者這樣的思想用來看這兩節經文就很有意思了。先知哈巴谷說,就算自己在災難中喪失了所有的一切,他還是對上帝忠實不變。這一點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也許我們會覺得這樣的信仰觀點距離生命的經歷太遠,或是會認為這種信仰要求太高。確實,我們會找出許多理由來說明生命的實際需要,也會找很多理由來解釋為甚麼信仰需要在有利可圖之下才能獲得更多人的接受。我們可以找出成千上萬的理由來說明實際生活的經驗,沒有人希望傳道者、牧師講那些遠在天邊的影像。且這些理由都是在理性上被認為是強有力的,很難辯駁,甚至是無懈可擊。

但我只想告訴大家一件事,就像先知哈巴谷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經驗在述說上帝的救恩一樣,我要提醒今天的信徒:回頭去看看我們早期的信徒,他們為了要信耶穌基督,他們經歷了被驅逐離開家族、鄉親,甚至被迫離婚,或是因為是長子的名份而被家族開會,決定從族譜中刪除名字的。想想看,這對他們信耶穌基督有什麼利益?想想看,這對他們有甚麼好處?但他們堅持保守這份得到的信仰,而且在最惡劣的環境之下,他們持守著、不改變!也因為這樣,才有今天的基督教會流傳到我們這一代的手中。

基督教會是在苦難中建構起來的,卻是在舒適的物質環境中逐漸枯萎了靈性的生命,遠離了與上帝之間的關係,這一點是我們從教會歷史所學到的教訓。先知哈巴谷再次提醒我們,無論遇到甚麼處境,不要忘記,上帝才是我們生命力量的賞賜者,只有在上帝的救恩裏,我們才會像一隻活躍的母鹿,跳躍在那崎嶇不平的山路中也不至於跌倒、失足。

二、要相信上帝,祂一定會對作惡的人進行嚴厲的審判。

從開始我們看到先知哈巴谷提出一個嚴肅問題,為甚麼上帝不對那些作惡的人進行審判?為甚麼上帝會容忍這些作惡的人持續囂張下去?他甚至懷疑上帝是否因為眼睛太聖潔,不看邪惡的事?

坦白說,類似這樣的問題也經常出現在我們心中,例如越來越多人會這樣問我:上帝怎麼會允許咱台灣的國會那樣混亂?為甚麼上帝讓我們的政治改朝換代,卻沒有讓我們的國會也跟著改變一下?為甚麼上帝會讓這些一天到晚都在報導這些八卦聲色的媒體繼續存在?莫非上帝已經不愛我們台灣了?說實在的,遇到這樣的問題,我真的答不出來,也不知道該怎樣回答。我唯一能回答的,就是這並不是上帝的責任,而是我們台灣人要自己負責任。因為我們用選票支持這些在國會搗亂的人,即使明明知道他們當中有人是黑道出身,甚至是有刑案纏身的人,我們還是用選票推舉他們進入國會議堂。而制裁這種一天到晚只會報導八卦新聞的媒體,最好的方式就是拒絕收看、訂閱。這種媒體之所以能生存,就是有很多台灣人喜歡看、買,否則它怎能生存下去?

先知耶利米的時代也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整個以色列社會充斥著「假先知」,這些專門假借上帝之名的人,一直在傳播假的信息給以色列人,迷惑了當時的民心,使以色列人聽不到上帝正確的信息。於是先知耶利米很嚴肅地提出警告說:上帝一定會懲罰這些傳假信息的人,並且是連帶的也要懲罰那些聽假信息的人(參考耶利米書十四:14—16)。先知耶利米讓我們學習到一個重要信息,就是這些假先知之所以能夠生存,就是因為有人喜歡聽他們傳講的信息。因此,這些聽假先知信息的人民也可說是「培養」假先知的溫床之一,當上帝的懲罰來臨時,也不會寬恕這些人。

將先知耶利米這樣的觀念引進我們的時代,也是這樣。當我們在問:為甚麼有這麼多國會議員亂搞?為甚麼有那麼多媒體攪亂社會的視覺?就是因為有許多人支持、收看的結果。當上帝審判來臨時,這些支持者、收看者都會被連帶的受到懲罰。這就是先知哈巴谷一聽到上帝的懲罰來到時,他第一個反應,就是「戰抖」、「發顫」,然後感到四肢無力。因為有很多人都將連帶受到嚴厲的懲罰。他終於清楚知道,上帝並不是不知道誰在做邪惡的事,也不是不清楚誰在背後支持這些作惡的人。因此,先知哈巴谷說他要「安靜等候那時刻來到」,因為他終於可以看見上帝審判的來臨,這也正是他所期盼的事。

不要因為看到我們社會很混亂而灰心喪志,也不要因為那些擁有權勢者囂張、做邪惡之事的行徑而氣餒,不要這樣。我們要在信仰中有堅定的信心:上帝一定會審判,且連那些在暗中支持的人,在背後參與有份的人,上帝都不會放過。因為上帝是公義的,祂一定不會把有罪的人當作無罪看待,這點是我們要深信不疑的。

(講於二○○五年十月二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