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唯有悔改才能期待上帝改變

經文:約拿書三:—

猶太人瞧不起外國人,或是對外族人都用鄙視的眼光看待,這不是只有在舊約時代才如此,即使在亡國之後很長的時間,直到耶穌基督、使徒保羅時代依舊是如此。在福音書我們會看到福音書的作者也曾描寫耶穌特別稱讚外族人的信心(參考馬可福音七:—,路加福音七:—),福音書的作者提供這樣的資料,對早期教會來說有很深的意義,因為那時候的基督徒幾乎都是猶太人,即使是信了耶穌基督之後,猶太人對外族人的態度仍然不存善意。如果我們看約翰福音第四章七至九節就記載耶穌基督到撒馬利亞城傳福音的時候,與一位婦女有過這樣的對話:

有一個撒馬利亞女人來打水;耶穌對她說:「請給我一點水喝。」(他的門徒已經到鎮上買食物去。)
那女人回答:「你是猶太人,而我是撒馬利亞女人,你為甚麼向我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跟撒馬利亞人不相往來。)

簡單的一段經文記事,卻說出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之間的「仇恨」還是很深。而耶穌基督會到撒馬利亞人的城市去,必定有很深的意義,就像耶穌基督到外邦人居住的城市泰爾去一樣。而使徒保羅在傳福音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難乃是猶太人對外邦人的歧視,即使如此,我們也看到使徒保羅寫給以弗所教會的書信中,就曾用很強烈的語氣說:

「基督親自把和平賜給我們;他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合而為一,以自己的身體推倒那使他們互相敵對、使他們分裂的牆。」(以弗所書二:)

看,把分裂猶太人與外邦人之間的牆推倒。從這裏也可看出長久以來人與人之間一再發生的問題,就是鄙視與自己文化有差異的族群,就像早期中國人把外國人當作「蕃」、「戎狄蠻夷」,這與猶太人把外族人當作不潔淨的族類一樣。這也就是我一再強調的,約拿書並不只是如同這本書開頭所說的,上帝呼召約拿去尼尼微城傳上帝的信息,而是借用這個故事作題材,為要讓讀者知道在外邦人當中,也有比那些自以為很認識上帝的以色列人更知道珍惜上帝的愛,這些外族人聽到信息就接受,而且會聽從上帝的話。反觀以色列人並不盡然都是這樣。就像路得記書內在描述的摩押女子路得一樣,強調的是猶太人眼中不潔淨的族類摩押人,卻是最懂得認同上帝揀選意義的族群,不僅如此,當以色列人在強調自己是「聖潔的族群」、不像外邦人雜亂時,作者卻要提醒大衛的祖先也有摩押人的血統,而摩押人卻是以色列人所謂的雜亂混血的族群。
如果我們將約拿書放在今天看,就會得到很清楚的信息:許多基督徒在信仰上的認知,就像約拿書中所凸顯出來先知約拿的態度,對上帝的呼召一再抗拒,卻對外族人悔改聽從上帝話語漠視,這也是我在前一講提過的,我就是一個很典型有這種軟弱的傳道者,如果我今天也被上帝呼召要去中國傳福音,我會像約拿一樣設法逃跑,我明明知道如果上帝真的要我去,我無論如何躲藏都無法逃得過上帝的命令,但我還是會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逃離。這也就是我說過的,每當讀約拿書,我心終究會有很深的罪惡感,其因在此。
約拿書也給我們看到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就是上帝行神蹟,這也是約拿書這本小先知文獻很特別的地方,從一開始到結束,雖然只有短短四章的篇幅,卻是每一章都有神蹟出現,從第一章的上帝掀起大風大浪,和用一條大魚將約拿吞入肚子內;第二章的約拿在大魚肚子內沒有死去,而是知道悔改,然後上帝命令魚將約拿吐在沙灘上;第三章則是說到尼尼微城的人民,因為聽到上帝對他們生氣的信息,就趕緊悔改,而且是從國王到家畜統統認罪悔改;然後是第四章提到突然間有一棵蓖麻樹、蟲等等,這些神蹟連續不斷出現,且是每一章都有神蹟的記載,這可能也是約拿書這本經書最特別的地方。因此,我們也可說約拿書就是一本說上帝行神蹟的經書。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章的經文內容:

第一至四節:
上主再一次向約拿說話。他說:「你往尼尼微那大城去,向那裏的人宣告我吩咐你說的話。」約拿服從上主的命令,就往尼尼微去。那是一座大城,需要三天的時間才走得完。約拿進城,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宣告:「再過四十天,尼尼微城要被毀滅了!」

會有再一次,是因為第一次上帝呼召約拿時,他抗拒且逃離。被上帝以「災難臨身」來讓他知道錯誤,也知道這是無法抗拒的使命,因此,上帝再次要約拿去尼尼微城傳祂的信息。這樣,我們看到上帝並沒有改變祂原來呼召約拿的計劃,要約拿去的地點還是一樣,沒有因為約拿有過抗拒的前科,就改變第二次的呼召,照樣要他去尼尼微城,而這城乃是他所不喜歡去傳遞上帝信息的城市。
第二節,上帝要約拿去講上次吩咐約拿的話。上次就是第一章二節所記載的,要公開斥責尼尼微城的人民,讓他們知道上帝已經注意到他們是「多麼邪惡」。重點有兩點:一是公開斥責,另一點就是讓他們知道自己很邪惡,且是邪惡到上帝無法容忍的狀態。而到底是怎樣個邪惡法?聖經並沒有說明清楚,只有說他們「多麼邪惡」而已。
當聖經的作者在說一個國家或是一個君王很邪惡時,通常都是指這個國家或君王並沒有用敬虔的心敬拜上帝,而是全國人民敬拜偶像,或是君王帶領人民敬拜虛假的神明。
第三至四節,這次約拿是服從了上帝的旨意去尼尼微城,因為他知道不能不去,也不能再像第一次那樣抗拒。但若是看到最後,我們會清楚知道約拿這次並不是真的順服,他之所以會去,實在是不得已而去,因為無論他逃往哪裏去,都無法逃離上帝的手。
問題是:既然說「服從」,就應該心服口服,而不是偷工減料的方式,或是迫不得已的態度,這是很不正確的。約拿的問題就出現在這裏:聖經作者一再強調這個尼尼微城是個大城,需要走三天的路程才能走完。比較一下第四章十一節,我們可以看到當時該城的人口已經有高達十二萬之多,這在早期社會來說確實是個很大的城,因此,當上帝一開始呼召約拿去尼尼微城傳信息時,上帝就提醒約拿知道該城是個大城。現在上帝再次呼召約拿去尼尼微城時,又提醒他一次,作者重複兩次這樣描寫,主要目的就是要讓約拿知道上帝多麼關心這樣多人口的大城市,竟然邪惡到上帝看不下去。如果上帝真的要毀滅這個城市,這麼多人死去,必定讓人聽到了都會驚訝到不敢想像。
可是約拿並不在注意這些,他只注意到自己的看法和認識,對尼尼微城這個大城市的死活,他並不關心。因此,應該走三天才能完成上帝交代的使命的,約拿卻只有走一天的路程就不再走了。換句話說:約拿並沒有完成上帝交代他的使命,將上帝的信息傳遍整個城市。不過考古學家已經在今天的伊拉克之底格里斯河東岸的「摩斯爾」城(Mosul,此城在今年美國和英國聯軍攻打伊拉克時,成為一個重要的戰略重鎮)對面發現到該城的廢墟,發現尼尼微城並沒有很大,城的周圍大概是十二公里而已。若是要繞城一圈,應該不用花到三天的時間。這樣看來,作者雖然有誇大其詞的樣子,但主要目的乃是在說明該城很大,居民很多。
再者,這句尼尼微城「是一座大城」,這句話也有「在上帝看來是一座大城」之意,若是這樣,這又是另一個很有意思的認知了,因為如果約拿書並不是在主前第八世紀的作品的話,那麼,這本經書很可能就是在主前第六世紀以後的作品,而主前六一二年,亞述帝國被巴比倫帝國所消滅,尼尼微城被毀滅。這樣來看,作者寫這故事的時候,亞述帝國已經滅亡,當然尼尼微城也已經不復存在,但在人們的口中所敘述的,就是過去亞述帝國最興旺時代的首都繁榮的景象,就像今天大家會述說曾經是美國紐約市的指標—「雙子星」大廈一樣,這兩座大樓當時曾經是全世界貿易、金融中心,卻在二○○一年九月十一日被阿拉伯恐怖份子用飛機給摧毀(一般稱之為「九一一恐怖事件」)。因此,作者用這句話「在上帝看來是一座大城」這句話來形容尼尼微城的時候,就是要特別強調該城的繁榮、大都會的景象,連上帝也看它是一個大城市。
以聖經的一貫思想來看,連最微小卑微的麻雀飛鳥,上帝都會珍惜(參考路加福音十二—),何況是那麼多人住在該城裏面,上帝當然會更不捨得有人因為犯罪而連帶受懲罰之累。
另外一點,第四節也提供約拿傳講的信息內容,和原先上帝要他去傳講的信息有差異;在第一章二節上帝是要他去「公開斥責那裏的人」,讓他們知道上帝已經「注意到他們是多麼邪惡」了。可是這裏卻說約拿去傳講的是:「再過四十天,尼尼微城要被毀滅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約拿為甚麼不按照上帝要他傳講的信息去講?他為甚麼修改了信息的內容?而且非常特別的地方是,他只講一句話就沒再講其他的了,怎麼會這樣?確實很多疑問。但故事的精彩也剛好就在這裏,都在說明一點:約拿實在很不願意接受這項使命,因為他是很情不甘、心不願地去做這件事。
「四十天」,我一再提醒過,聖經中有些數字並不是真確的數字,而是象徵性的意義遠比數字的多寡來得重要。「四十」這個數字也是其中之一,例如摩西在埃及王宮「四十年」,然後在曠野他岳父葉特羅家「四十年」,然後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入曠野漂流「四十年」(參考使徒行傳七:、、),以色列人吃嗎哪長達「四十年」(參考出埃及記十六:),摩西在西奈山上領受上帝頒佈給以色列人的法律誡命,停留時間長達「四十天」(參考出埃及記廿四:),耶穌基督在曠野接受撒但試探長達「四十天」(參考馬可福音一:)等等,這些都在說明「四十」這個數字的特殊意義。因此,了解以色列人對數字的觀念,就會發現有時數字代表著確切的數字,但往往是象徵性的意義比較大。

第五節:
尼尼微城的人相信上帝的話。所以他們決定要禁食;城裏所有的人,無論大小,都披上麻布表示痛悔。

尼尼微城的人相信上帝?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啊!不認識上帝的人民,竟然在聽到上帝的僕人講一句簡單的話就相信了?這怎麼可能呢?這是許多人讀了約拿書之後往往會提出的問題。何況他們是罪惡深重,這樣的城市、如此的人民,竟然會在聽到一句話之後就相信上帝而知道悔改?
這一節可說是整本約拿書最中心的一節經文,也是作者想要讓讀者明白的一節經文,作者要告訴我們:只要有人傳福音,就會有人聽,而且是聽得很徹底。我們看到尼尼微城的居民將悔改用行動表現出來,他們以「禁食」、「披上麻衣」的方式來表示他們真的悔改心意。
「禁食」,在聖經中這是很嚴肅的信仰功課。根據摩西法律規定,以色列人每年有一天贖罪日,這一天所有以色列人都要「禁食」、「不可工作」(參考利未記十六:—)。後來因為要紀念耶路撒冷城被巴比倫軍隊圍堵的苦難、耶路撒冷城被攻陷的慘況、以及聖殿被毀壞的哀痛等(參考撒迦利亞書八:),這樣加起來每年「禁食」就有四次之多。耶穌基督的時代,有敬虔的法利賽人為了要嚴格訓練自己,有人每個禮拜「禁食」兩次(參考路加福音十八:)。然而,如果我們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禁食」是關係到生死的問題時,所表現的一種極度哀傷的方式(參考撒母耳記上七:,撒母耳記下一:、十二:,歷代志下二十:,以斯帖記四:、)。
「披上麻衣」,這也是表達哀傷、難過的方式(列王紀上廿一:,尼希米記九:)。
真正的問題就在這裏,當先知約拿將上帝的信息以偷工減料的方式傳出去之後,尼尼微城的居民一聽到,馬上就以很嚴肅、真誠懺悔的方式認罪悔改。但相對的,在先知運動中,我們看到包括先知以賽亞、耶利米、何西阿等人都曾呼籲以色列人要悔改、認罪,卻都沒有得到回應,這豈不是很諷刺嗎?作者就是要凸顯出一個事實:不認識上帝的人,會喜歡聽上帝的話語,且會認真思考上帝的話,並且會想辦法要去實踐上帝的話。當相對的,自認敬拜上帝為生命之主的以色列人,卻對上帝的話陌生、聽不進去,反應冷漠(參考以賽亞書六:—,耶利米書五:—,何西阿書十二:—)。
再者,更重要的是悔改的行動不限於只有大人,而是連小孩都包括在內,是城裏所有的人都一起悔改。

第六至九節:
尼尼微王一聽見這消息,就離開寶座,脫下王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他向尼尼微人發出通告,說:「這是王和他的大臣頒佈的命令:人、牲畜、牛羊都不可吃東西;不准吃,也不准喝。人和牲畜都要披上麻布。每一個人都必須懇切地向上帝祈禱,並且停止邪惡的行為,不做強暴的事。也許上帝會因此改變他的心意,不再發怒,我們就不至於滅亡。」

如果要說神蹟,真正的神蹟恐怕就是這段經文,因為連所有的家畜都會聽國王下的命令,禁食、披上麻衣悔改。我們真的無法想像所有的家畜都禁食不可吃東西時,會是個怎麼的情景,但這並不是作者想要討論的問題,整個故事的中心點就是在說明外族人聽到上帝的聲音,那種悔改的迫切性,連牲畜、家禽都會跟隨在一起。比較貼切的看法,可以從創世記第三章十八節所記載的,人犯罪之後,上帝的懲罰連土地都包含在內。以這樣的認識來看,當人犯罪時,有時也會利用這些家畜動物等作為犯罪的工具。如今引起上帝的憤怒,敬虔、認真悔改的人,不僅自己悔改,也趕緊帶這些家禽動物一起悔改。
第六節也是我們認為此經書並不是史書的主要因素之一,沒有歷史學者會這樣寫著「尼尼微王」,因為尼尼微城乃是亞述的首都,亞述帝國時代沒有一個國王被稱之為「尼尼微王」的。但重要的是約拿書並不是在講究史實,而是在講究悔改的動作之真實行動樣式。
尼尼微王一聽到他國內人民都懼怕上帝的懲罰而認真地懺悔,於是他隨即有了反應,「離開寶座,脫下王袍,披上麻衣,坐在灰中」,這些動作都在說明一件事:這個不認識上帝的尼尼微王和以色列人的國王最大的差別,就是在他帶人民一起悔改,而不是像以色列的王帶人民犯罪、離棄上帝。
「離開寶座,脫下王袍」,這些動作都是指謙卑的態度。一個犯錯認罪的王,就沒有甚麼榮耀可言,而國王的寶座、王袍,這些都是在表明國王的尊貴、榮耀,特別是「王袍」所代表的還是權威,但犯罪的人只有羞恥而已。因此,尼尼微王的這些舉動剛好說明他卑微的態度。然後他跟人民都「披上麻衣」,用這種代表著哀傷的款式換取原本代表著榮耀的王袍。
「坐在灰中」,這也是古代以色列人一種表示痛心、悔改的方式。也就是把灰拿起來撒在自己的身上(參考以賽亞書五十八:)。「灰」,是一種木材等物燒燼之後的廢棄物。因此,撒灰在自己頭上、身上,或是坐在灰中,都在表示自己就像已經燒毀、無用的東西,可以丟棄的。耶穌基督的比喻中曾提到已經失去鹹味的鹽,會被人「丟棄,任人踐踏」(參考馬太福音五:),這就是只如同灰一樣,任人丟棄踐踏一樣的卑賤。也像施洗約翰呼籲當代的人民,要悔改,否則審判的日子一來,那些不悔改的人會像糠枇一樣,被上帝用「永不熄滅的火燒掉」(參考馬太福音三:),燒掉剩下來的就是「灰」,是沒有用的東西。
一個國王認真懺悔的態度到像這樣子把自己當作如同「灰」一般,好像沒有用的東西,這是在以色列人歷代君王中怎麼找也找不到的例子,作者就是用這種方式在說明:以色列人瞧不起的外邦人,卻是上帝最疼惜的對象,因為他們知道聽從上帝的話,會把上帝的話當真,且依照上帝的話去遵行,更珍貴的是懺悔的心意甚為明顯,這才是獲得上帝喜愛的主要原因。
第七至八節,這位「尼尼微王」不但自己率先這樣認真的態度懺悔,而且還向尼尼微城的人民發出通告,要他們都跟他一樣用禁食表示懺悔。而且對象包括了牲畜家禽在內。這兩節所強調的包括牲畜家禽,是在回應第五節尼尼微城人民「無論大小」統統以痛悔的心進行悔改的動作。「無論大小」就是指包含了這些在一般人看來沒有甚麼生命價值的動物在內。
第八節說明了國王帶人民進行具體悔改的動作,除了禁食、披上麻衣之外,還包括了:
一、懇切地向上帝祈禱。要特別注意的是尼尼微城的人並不是敬拜上帝的族群,但他們卻在聽到先知約拿傳出簡單的上帝之信息後,反而馬上知道向上帝懇切地祈禱。而上帝的僕人先知不停地傳出信息給以色列人聽了又聽,他們還是不信,更惡劣的態度就是將上帝僕人先知一個個殺死(參考耶利米書四十四:—)。所謂「懇切」,是指用最真誠的態度,不是虛情假意、應付的方式。
二、停止邪惡的行為。先知文獻中,通常用「邪惡行為」來形容以色列人離棄上帝,去拜偶像神明。但在這裏是指有關倫理道德的社會行為說的。
三、不做強暴的事。這是指搶奪別人的財產,像先知阿摩司就曾指責以色列人把搶奪得來的東西和財富堆積在自己的宮殿中,只為了要圖謀自己安逸享受,這是非常惡劣的行為(參考阿摩司書三:)。
第九節是很有意思的一節經文,當尼尼微王向他的人民做上述的宣告之後,並不是說上帝一定會赦免、寬恕他們,而是說「也許」,是用一種「懇切祈禱」的心,期盼能獲得上帝的憐憫。這和我們一般人在祈禱很不一樣;通常我們一祈禱,就希望得到。但這位尼尼微王並不是這樣,他是在懇切祈禱之後,希望能獲得上帝的接納。他知道自己和人民都犯罪惹起了上帝的憤怒,因此,只能祈求上帝憐憫,不敢再有任何要求。

第十節:
上帝看到他們所做的一切,看到他們放棄了邪惡的行為,於是改變心意,沒有把他原先宣佈的災難降給他們。

這一節可說是約拿書中所要傳遞的信息中心:上帝是會改變的;祂會因為人悔改向善,而改變祂原本要毀滅、懲罰的計劃。
再者,上帝「看到」這個動詞,可對照第一章二節的「注意到」,表示上帝一直在期待尼尼微城的人民會有改變,因為上帝在等待他們改變,好改變祂原本的計劃。
「改變心意」,這句話可與第九節的「也許上帝會改變他的心意」對照來看,上帝果真的改變了祂原有的計劃,原因就是看到尼尼微城的人民,上自國王,下至所有的家畜動物全都懺悔,且是披上麻衣、禁食、坐在灰上等這麼真誠的悔改動作,若說不感動上帝的心,那才是奇怪的事。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看這章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傳福音必須有心甘情願的態度,全心、全力以赴,不能隨便、也不可以隨己之意,將福音的信息以應付的態度看待。

我們看到先知約拿雖然是「服從」了上帝的呼召前去尼尼微城傳上帝的信息,但我們也同時看到他並沒有依照上帝要他傳講的話,傳給尼尼微城的居民,而是將上帝原本要他「斥責」警告的話語,故意給予惡化到「毀滅」這樣的嚴重。另一方面,他並沒有確實地走遍該城每個角落,將需要走三天的行程,只走一天就結束工作,這樣的工作態度並不是真實的傳福音者應該有的態度。
如果我們看教會歷史,真正使福音廣傳開來的,且能建立教會據點的,都是那些以全部生命之力投入在福音事工者開拓起來的。相對的,使福音事工衰微,並且使教會發展的力量枯萎的,往往是傳道者和教會長執、信徒沒有全心、全力以赴,或是用隨便的態度造成的結果。
最近看到幾本在介紹從外國到台灣來投入宣揚福音工作者的傳記,包括有:在一九五二年從挪威來台灣,並且在南投埔里奉獻一生生命的徐賓諾護理師(Bjarne Gislefoss)、紀歐惠醫師(Alfhild J. Gislefoss)這對夫婦,他們就是埔里基督教醫院的開創者。另一位是在一九五三年來到台灣,然後一九七六年轉往馬祖傳福音的比利時人石仁愛修女(Severens, Madeleine),我都深受感動,他們都是將一生的生命奉獻給咱台灣的傳道者,也就是因為有類似他們這些在台灣最偏僻角落裏投入福音事工的傳道者,才有今天在台灣每個地區角落都有福音的據點—教會的存在。每當讀到這些傳記,我都會有一股很強烈的心動,也會產生一股濃厚的罪惡感,總覺得自己很懶、沒有盡心、盡力在福音的事工。
傳講上帝的信息是很神聖的使命,不能偷工減料,因為這是關於生命拯救的大事,絕對不能有馬虎、隨便的態度。讀約拿書,再次提醒我不可當個懶惰的傳道者,也不能隨著自己的意思傳講聖經的信息。每當看到教會歷史上這些忠心的福音僕人,我都會興起激動的念頭要求自己再次向上帝告白:我願一生一世、盡心、盡力忠實於福音的事工。

二、上帝是會因為人真實的悔改而改變祂懲罰的計劃,因為祂是一位慈悲的上帝,祂不願意看到祂的子民墮落沉淪。

當約拿傳講上帝信息說:「再過四十天,尼尼微城要被毀滅了!」雖然他只傳講一天的時間,該城的人民聽到了,隨即有了真確的行動表明悔改。他們是用非常具體的行動表明他們真的悔改了,也因為這樣,上帝收回祂原本生氣得要毀滅該城的計劃。這也是聖經作者所要給我們一個很寶貴的信息:上帝會因為人真實悔改的行動,改變祂原先要進行的懲罰計劃,尼尼微城的事件就是個最典型的例子。
上帝是會改變的上帝,祂會因為人的悔改認罪,將怒氣改變成為祝福。路加福音第十五章記載耶穌基督所講的那位浪蕩一切財產,最後在生活最落魄的時候悔改認錯,回來尋找父親原諒的孩子的比喻,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讓我們知道只要有真實悔改的行動,上帝一定會寬恕、憐憫。這也是整本聖經的信息,為的就是要我們悔改歸向上帝。因為慈悲的上帝不願意有任何一個人迷失、沉淪。先知耶利米曾傳出上帝給他的信息這樣說:

「無論甚麼時候,我宣佈要剷除,破壞,或摧毀一個國家,如果那國家離棄罪惡,我就回心轉意,不降災難。無論甚麼時候我宣佈要栽培,建立一個國家,如果那國家不服從我,專做壞事,我就改變心意,取消我原先的計劃。」(耶利米書十八:—)

彼得後書的作者也這樣說:

「主並不像一般人所想的,遲遲不實現他的應許。相反地,他寬容你們;因為他不願意有一個人沉淪,卻要人人悔改。」(彼得後書三:)

沒錯,這正是慈悲的上帝真正的面貌,祂希望所有人都能悔改,因為只有悔改才能改變上帝原來因生氣而準備進行懲罰的計劃。大衛王在犯罪後所寫的詩歌就有這句話:

「上帝啊,我獻上的祭是憂傷的靈;
憂傷痛悔的心,你不拒絕。」(詩篇五十一:)

如果我們要用一句話來形容基督教信仰最具代表的內涵,我想用「勸人悔改」這句話來回答應該是最恰當不過了。但我們必須注意的是:悔改,不是用嘴巴講的,也不是只有停止在心動,而是必須有具體的行動來證明才是正確的。約拿書作者告訴我們尼尼微城的居民得到上帝寬恕、憐憫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從國王到全國所有的人民,甚至包括牲畜、家禽都以具體的行動悔改,他們除了禁食之外,並且停止所有邪惡的事,也不再做強暴的事。
這讓我們學習到重要的信仰功課:當我們在進行認罪祈禱的時候,請注意我們必須用具體行動來表明我們真的是有悔改!如果沒有具體行動來見證悔改,就不能證明我們在祈禱中懇求上帝憐憫、赦免是有意義的。
(講於二○○三年六月廿九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