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審判的上帝(一)

經文:俄巴底亞書—

舊約聖經有先知書,一般都將之分成為「大」先知書與「小」先知書;所謂「大」與「小」,是因為他們作品篇幅的多寡來區分的,並不是因為重要與否的問題,這一點需要先弄清楚。一般來說,從何西阿書到瑪拉基書等共計十二本,都被稱之為「小先知書」,而在這「十二小先知書」中,尤以俄巴底亞書的作品最短,只有廿一節而已。
我們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對俄巴底亞書作者的認識相當少,只有知道這些信息的對象是針對以東—以掃的後裔。因為他們對猶大人民—雅各的後裔,採取冷漠且是敵對的態度,導致上帝極大的不滿,因此,有了嚴厲懲罰的事件發生。
讀聖經先知的文獻必須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先知看社會事件,不是從經濟、政治等角度在看,而是純粹從信仰的角度來反省,這也就是為甚麼同樣一件事,可以從政治、軍事、經濟來看,但從信仰的角度去看時,就會出現完全不一樣的結果。例如:為甚麼在所羅門王死後,以色列帝國會馬上分裂?如果我們要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可以看到許多問題,包括在他任內大興土木興建耶路撒冷聖殿、王宮,且其豪華之程度可用「奢侈、浪費」這樣的字眼來形容。然後他在王宮中養了成千上萬的嬪妃,單單每日要吃、用的費用,就相當高(參考列王紀上四:—),也因為這樣,即使再富有,也將很快就會吃垮了國家的財富。如果要從政治的層面來看,也可以說出一大堆理由,其中最大的理由恐怕就是所羅門王用「婚姻結盟」臨近國家,由於他的軍事武力甚強,臨近弱小國家都不敢對他說「不」,紛紛把自己的公主嫁給所羅門王當妃嬪。可是,當他死後,這些從「婚姻結盟」的國家就不再聽他兒子羅波安的話,王國分裂自然乃是遲早可預期的事,而那些原本的盟邦就一個個離以色列帝國他去。
可是,聖經的作者並不採取這些角度來看這問題,在先知的眼光中,看一個人是否興旺,必定與這個人是否忠實於上帝有密切關係。所羅門王後來因為「婚姻結盟」關係,單單王宮中就有一千個妻子,這才是最嚴重的問題。我們看聖經作者怎樣描述所羅門王這種「婚姻結盟」的情形:

「娶了七百個公主,此外還有三百個妃嬪;她們使所羅門離棄上帝。在他年老的時候,她們引誘他去拜別的神明;他沒有像他父親大衛那樣一心忠於上主—他的上帝。」(列王紀上十一:—)

離棄上帝,可說是聖經作者看為比甚麼都嚴重的問題。因為這才是真正使一個國王把國家帶入滅亡的第一步,也是一個國家失去上帝祝福的主要因素。
我們明白聖經作者的觀點之後,再來看聖經中的先知文獻,就會比較容易清楚為甚麼聖經作者所談的問題都會與信仰的事有關,其因就是在這裏。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這段經文的內容:

第一至四節:
以下是俄巴底亞所看見的異象,是至高的上主論以東的話。
上主差遣使者到列國去;
我們聽見使者所傳達的信息。
他說:起來吧!
我們要跟以東作戰!
上主對以東說:
我要使你在列國中衰弱;
人人都藐視你。
你的驕傲欺騙了你自己。
你的京城是巖石造的堡壘;
你的家在高山上。
因此你對自己說:
誰能把我拉下來?
縱使你跟老鷹一樣高飛,
把家安置在星宿之間,
我仍然要把你拉下來。

先知文獻的特色,就是先介紹得到上帝啟示、傳信息的先知的名字。這裏提到先知的名字叫俄巴底亞,但是只有名字,卻沒有介紹俄巴底亞的身世背景。
俄巴底亞,這名字的意思是指「耶和華的僕人」。在舊約聖經中共計有十二個人的名字都是取名叫「俄巴底亞」,但是卻沒有任何明顯的資料顯示,除本書作者外的這些人是與這本先知文獻有關係。
第一節說俄巴底亞看見「異象」,這通常都是先知傳遞信息的特色,就是他們看見了「異象」,並且由「異象」中得到上帝啟示的信息,例如先知那鴻(參考那鴻書一:)。另外有一種先知是直接從上帝聽到信息,例如先知以賽亞(參考以賽亞書一:)、耶利米(參考耶利米書一:)。這種來自上帝啟示的「異象」有時也會在睡夢中出現(參考但以理書七:)。而且「異象」有時會有很具體的形狀,就像但以理或先知阿摩司(參考阿摩司書七:、、八:)所看見的一樣,但並不一定每個先知都會看見這種具體的形狀,而是只有信息感動先知,讓他不顧生命的危險而將信息傳遞出來。先知俄巴底亞、那鴻就是些例子。
在這一節也提到上帝要差遣他的使者到列國去傳遞一個信息:要跟以東作戰。為甚麼要跟以東作戰?這必定有其原因,我們在下一講的時候會提到。
以東,這是以掃的後裔。以掃就是雅各的雙胞胎哥哥(參考創世記廿五:—)。在民數記第二十章十四至廿一節有記載一則以東人和以色列人之間衝突的遠因,那就是當年摩西帶領以色列民族出埃及入曠野,在加低斯的地方派使者去向以東人詢問可否借用他們的國境,他們要繼續前進到上帝賞賜給他們的迦南地。但以東王拒絕他們通過以東的國境,不但如此,還「派出精銳大軍來攻擊以色列人」(參考民數記二十:),逼得以色列人必須繞過以東的國界,轉向另一條路離開,以免被以東人攻擊受到傷害。但這個事件卻成為後來兩族之間衝突的因素之一。
在聖經中有不少先知的文獻都曾提起過上帝要對以東人發出懲罰的信息,例如:以賽亞書第三十四章五至十五節;耶利米書第四十九章七至廿二節;耶利米哀歌第四章廿一節;以西結書第廿五章十二至十四節;阿摩司書第一章十一至十二節,以及瑪拉基書第一章二至五節等。在所有提到關於以東受到上帝懲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以東對猶大人民的態度,沒有把猶大人民看成是自己的同胞,反而是加以殘害。這一點才是上帝真正生氣的理由。
現在先知俄巴底亞得到的信息是:上帝要差遣使者到各地去呼召臨近各國,聯合起來整軍攻打以東。
第二節提到上帝的懲罰方式之一,就是讓以東成為弱小國家,被他國人民藐視。
這一節讓我們想起作者可能的背景是在主前第六世紀之後,因為先知耶利米提到上帝揀選出來當僕人的巴比倫皇帝尼布甲尼撒(參考耶利米書廿五:),將會出兵攻打以東,將會使以東這個國家變成「弱小的國家;沒有人看重」它(參考耶利米書四十九:)。若是這樣的看法可以接受,那麼先知俄巴底亞就是在先知耶利米的信息上繼續發出聲音。因此,這本書應該在先知耶利米之後寫成的。
這裏提到上帝要讓以東變成弱小,並且被人藐視,意思就是要把以東驕傲的銳氣削減,讓它知道謙卑下來。因為在第三節讓我們看到以東就是太驕傲了,驕傲使它忘記自己真實的實力,也是最容易忘記自己需要上帝,以為自己就有辦法保護自己。
第三節,以東民族因為居住的環境很特殊,有天然的山巖洞穴可作為躲避敵人攻擊,甚至使侵犯的敵軍陷入洞穴中不知如何進退,那是以非常特殊的地理環境作防禦屏障,可以擋住敵人攻擊。因此,敵人想要攻上山去,並不是一件易事。而即使攻上了山上並進入以東的城鎮,但要退出來還真的不容易。也因為這樣,以東的國王或是領導者會經常用這樣的環境來誇耀國防的堅固。但上帝卻說要把他們從山上拉下來。聖經的作者讓我們知道:只要是上帝出手,沒有人能抵擋得住。
第四節,老鷹,聖經作者用老鷹表示孔武有力的攻擊者(參考耶利米書四:,以西結書十七:)。老鷹的特性可以用詩人的詩歌看出來:

「年輕人會疲乏;
強壯的青年也會困倦。
但是依靠上主的人,
充沛的精力源源不絕。
他們會像老鷹一樣張開翅膀;
他們奔跑不疲乏;
他們行走不困倦。」(以賽亞書四十:—)

老鷹,牠會築巢在高山頂上,一般人根本無法達到的地方,只有天上的星辰看的見,就好像是築巢在星宿之間一樣。但即使是這樣,也難逃上帝摧毀的手。先知耶利米就曾這樣警告過以東說:

「你的傲慢欺騙了你。其實,你並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樣令人畏懼。即使你住在山峰上的峭壁,即使你像老鷹在高處築巢,上主也要把你拉下來。上主這樣宣佈了。」(耶利米書四十九:)

這幫助我們看到以東基本上犯了一個嚴重的罪惡,就是驕傲,其傲慢的態度已經讓上帝無法再容忍下去,才會決定出手整頓一下以東人民。

第五至九節:
小偷來,盜賊晚間破門而入,
他們只拿走所要的東西;
當人採摘葡萄時,
他們還會留下少許;
但你的仇敵把你洗劫一空。
以掃的後代呀,
你的財寶已被掠奪。
你的盟友欺騙了你;
他們把你趕出自己的國家。
跟你和平相處的人,
現在征服了你;
跟你一起吃飯的朋友,
設圈套陷害了你。
他們譏笑你,說:
你的聰明在哪裏?
上主說:
我懲罰以東那一天,
我要除滅他們的聰明人,
清除他們所有的智慧。
提幔的戰士將驚惶;
以東的勇士將陣亡。

第五至六節可以參考耶利米書第四十九章九至十節。先知耶利米在形容以東即將面臨的懲罰慘況是這樣的:

「人在摘葡萄的時候會留一些葡萄在樹上,夜間小偷進來,只偷他們所要的。但是我要把以掃的後代剝得精光,揭露他們藏匿的地方,使他們再也無法躲藏。以東人和他們的親族鄰居都被消滅了,一個也沒有留下。」

看,這是多麼嚴重的災難啊,等於是宣告以東從此就沒有存在了一樣的嚴重。
請注意這裏所用的「留一些葡萄在樹上」這句話,是有法律規範的。申命記第廿四章廿一至廿二節這樣說:

「你們摘葡萄,摘了一次以後,不可再去摘剩下的;要把剩下的留給外僑、孤兒,和寡婦。要記住,你們曾在埃及作過奴隸,所以我命令你們遵行這誡命。」

這樣很清楚,留下一些葡萄在樹上,主要目的就是留給出外的人,特別是為那些貧窮的寡婦、孤兒設想,讓他們也能有生存的機會和空間,雖然貧窮,也不至於活活餓死。
但先知俄巴底亞用這樣的比喻來形容以東這個國家要面臨的懲罰,已經遠超過這樣的情況,連最貧窮的人也不如。因為貧窮人尚且有人家摘剩下的葡萄可吃,以東卻是連這種剩下的也沒有,因為他們將被洗劫一空,比盜賊侵入屋內偷竊還要厲害。
第六節的「財寶已被掠奪」,原來古代的人都會將財寶藏匿起來,有的人將之埋藏在地下,讓盜賊無法發現或是不知道該怎樣挖掘。而古代的以東人,因為居住的環境大多在山巖中,因此,洞穴很自然地成為他們藏匿財寶的地方。可是連這樣的地方也將逃不過敵人的眼睛,他們一清二楚,知道得很詳細。也就是說,以東人引以為傲的藏匿方式,現在都保不住了。
第七節,這一節說出了人與人之間最大的悲哀:出賣自己的朋友。
「盟友」,這是指平時在軍事防衛上有合作關係的伙伴,卻當國家有難發生時,這些平時簽有合作關係的盟友卻不知道到哪裏去了,他們逃避了應該盡的簽約責任。這種例子在國際間的政治互動關係上經常發生,因為政治是很現實的,談的是自己利益為先,只要有利益可圖,仇敵都可以馬上變成盟邦;相對的,如果有發生利害衝突時,就算是好的盟邦也會很快就變成仇敵。
「和平相處的人」,這是指平時可以互相交往,且互通有無的合作關係,比較常見的都是臨近國家、族群之間的關係,甚至有的是姻親關係,不會為了邊界問題惡臉相向,也不會因為人民來往設置太多關卡,因為大家都是好鄰居,和好相處。可是,遇到有一邦興盛而另一邦衰微時,可能就不再考慮和平相處,而是兵戎相見,甚至將對方併吞下去。這些都反應出早期中東地帶遊牧民族、部落等之間經常發生衝突的原因,因為利益當頭,誘惑了人離棄原本彼此之間和好相處的傳統或是約定。
「一起吃飯的朋友」,這是最常見的生活經驗。詩篇的詩人也用了這句話:

「甚至我最推心置腹的知己朋友,
吃過我的飯的人,也用腳踢我。」(詩篇四十一:)

將這句話用來看耶穌基督和他的門徒一起吃逾越節晚餐時,就會發現猶大所做的事,正好就是說明了這句古老俗語的意義。看起來好像是很要好的朋友,經常有飯局在一起享受,但卻在遇到危難事情時,才發現原來那些飯局都是被設計出來的。
先知俄巴底亞用這樣流行於當時社會的俗語,說明以東將會遇到親朋好友離棄他而去的慘況,不但沒有朋友,連昔日結盟共同成為政治生命共同體的盟友也一個個溜走,不願意出手來幫助以東,因為他們知道即使出手想幫助,不但幫不了忙,還會使自己也連帶受到災難波及。
第八節的「那一天」,這是先知文獻中經常出現的用語,指的是上帝審判的時刻。因為這是屬於上帝的日子,不但用人的智慧無法測知上帝的審判日子會在甚麼時候來臨,甚至連會發生在甚麼地方都不知道。因此,平時被尊敬為有智慧的人,在面臨上帝審判時,這些聰明才智都將失去作用。
聖經所謂的「智慧」、「聰明」,指的就是認識上帝、知道上帝的旨意和遵行祂的教訓(參考箴言一:、九:)。因此,真正有智慧、聰明的人,不會惹起上帝的怒氣到這種狀態,因為有智慧的人會知道上帝所不喜歡或厭惡的事(參考耶利米書四十九:)。
第九節的「提幔」,這是指泛以東地區。也是以東境內重要的大城鎮,很可能位於以東古城彼特拉(Petra)東方約有五公里。這裏的戰士將會驚惶,原因是看到上帝的懲罰遠重過他們看到過的,因為以東的勇士一個個陣亡了。他們過去都不相信有誰有足夠的能力能夠攻到以東人用來防禦和避難的山巖上,把他們從藏匿躲避的穴洞中尋找出來。但如今,他們不僅相信,且看到這些勇士和戰士一個個被擊倒而驚嚇不已。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段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上帝必定會審判驕傲的民族、國家,因為驕傲的人心中不會有上帝,甚至會藐視上帝的救恩。

一個國家、民族,或是社會的興衰,必定有其原因,絕不會是突然,而是長久累積了一些重大問題沒有改善才會造成衰敗。先知俄巴底亞在敘述以東這個民族的衰微時,特別在第三節提到「你的驕傲欺騙了自己」,結果帶來的就是徹底滅亡的後果。
驕傲,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名詞,也都清楚這名詞的意義。聖經的作者說:「狂傲人自言自語:沒有上帝。」(詩篇十四:a)沒錯,因為狂傲人心中所想到的,自己就是上帝,也經常扮演著上帝的角色。奧古斯丁曾表示:萬惡的根源就是驕傲,因為驕傲使人忘記或是拒絕了上帝。
猶太人的男人有個習慣,就是出門一定要戴帽子,否則會被當成是個沒有教養、很驕傲的人。為甚麼他們會有這樣的看法?原因是:他們認為把帽子戴在頭上時,會幫助一個人隨時記得不可以驕傲。每當要驕傲時,就會記得在頭上有東西壓在人的頭上。
先知以賽亞在預言巴比倫帝國的滅亡時,有這樣的一段話:

「巴比倫王啊,你這明亮的晨星,你已經從天上墜下來了。你征服過列國,現在你卻被摔倒在地上。你一度夢想爬到天上去,把你的寶座放在上帝的眾星之上;你想坐在北極山上,那眾神聚會的地方。你說,你要爬上雲端,在那裏跟至高者共比高。哪曉得你一跤跌進陰間,掉入深淵。」(以賽亞書十四:—)

看,巴比倫曾經是上帝親自揀選來懲罰以色列民族的國家,上帝賞賜給它許多機會,使它可以統治整個中東地帶。但是,巴比倫帝國的統治者卻以為自己有能力,根本不需要上帝,結果換來的,就是滅亡。
耶穌基督在勸勉門徒需要學習謙卑的功課,就是從小孩子開始學習,他說上帝的國在小孩子的身上才看的到(參考馬可福音十:—)。當他看到門徒約翰和雅各在爭取位置的時候,耶穌基督很清楚地告訴他們:

「你們知道,世上那些被認為是統治者的有權管轄人民,領袖也有權支配人民。但是,你們卻不是這樣。你們當中誰要作大人物,誰就得作你們的僕人;誰要居首,誰就得做大眾的奴僕。」(馬可福音十:—)

僕人,這在耶穌基督時代的社會,地位是相當卑賤的,甚至是等於主人的財產之一部分,隨時可以被主人當作「貨品」拿去拍賣。但耶穌基督要他的門徒朝這個方向去學習。有這樣的心思意念在人的生命中,就不會有驕傲的念頭出現在人的心裏。
今天的教會最需要預防和學習的,就是避免驕傲的心態,特別是我們當傳道者的更需要學習這門信仰功課。因為我們都是上帝揀選的僕人,唯一可以驕傲的,就是因為我們知道耶穌基督是我們生命的救主。而唯一可以誇口的,就是上帝在耶穌基督裏救贖的恩典。

二、別以為用人的力量可以保護自己免受上帝的懲罰,如果不是上帝憐憫寬恕,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

先知俄巴底亞在預言以東之所以會遭遇到上帝嚴厲的懲罰,其因除了前述的驕傲之外,另一個原因也是與驕傲有關的背後因素,是它的先天條件,就像在第三節提到的,以東擁有天然的山巖當作國防屏障,但它忘記了這些自然山巖乃是來自上帝的創造,並不是它自己有甚麼能力可以創造這些高山巖石。因此,當以東利用這些高山峻嶺當作國家防禦的堡壘時,就更應該知道感謝上帝賞賜給它有這樣美好的環境,而不是用來誇耀自己有甚麼偉大的能力。先知俄巴底亞很清楚地指出:當以東人在誇耀說沒有人有能力把它從高山上拉下來(意即戰勝它)時,上帝卻要親手將它拉下來,不但如此,是要徹底毀滅以東,且摧毀的情況是毫不留情。
我相信這次台灣社會遇到一次空前生命的恐懼,就是「SARS」(非典型急性肺炎症候群)傳染病,好多位在急診室工作的醫護人員因此去世,有不少醫護工作者在診治「SARS」病患時也被感染以致必須隔離治療。直到現在因感染「SARS」而去世的人,已經八十一名,而累計因感染到「SARS」的數目就超過六百名。雖然這在台灣醫療史上並不是最嚴重的傳染病,可是,這次「SARS」所帶來影響之大,卻是過去所有疾病中所沒有的,包括台北和平醫院、仁濟等醫院封院,而台大醫院、高雄醫學院附設醫院、長庚等大型教學醫院的急診室都為此而停診兩個禮拜。好多準備要結婚的青年都因為「SARS」而將婚期延期,許多學校停課,甚至有好幾間學校是全校停課兩個禮拜,飯店、旅館幾乎沒有旅客,觀光客遠離台灣,因為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台灣列入禁止旅遊名單中。也是台灣有史以來,政府正式規定凡參加任何公共場合的聚會都必須量體溫,並且規定搭火車、捷運、國內航空班機都必須戴口罩,有的教會是規定參加禮拜一定都要戴口罩,甚至連聖歌隊也戴口罩在唱歌,包括牧師、司會的人都是戴口罩,哇,我們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鏡頭,而這鏡頭將成為台灣歷史的部份,讓我們看到人是多麼地軟弱、有限!
從四月廿四日台北和平醫院宣佈封院以來,這場因為「SARS」所帶來的風暴迄今尚未停止,咱教會從四月廿八日開始點燃一盞燈,希望藉著這樣的方式,喚醒大家繼續為了這次的災難祈禱,祈求上帝寬恕、赦免我們的罪過。而在這盞燈未熄之前,我每天都會繼續為「SARS」所帶來的災難祈禱,直到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台灣解除「SARS」的危機為止。
看,我們的生命是多麼地軟弱啊!我們有甚麼能力可以保護生命免受威脅?我們有甚麼能耐抵擋這種來自生活環境的災難?我們看到四月廿一日發生在北非地區的阿爾及利亞這個國家的大地震,死亡的人數已經超過兩千人,將近一萬人受傷,以及緊接著三天之後發生在日本東北部的大地震,這讓我們很快想到四年前發生在咱台灣「九二一大地震」所造成的傷害。當看到這些不論是發生在我們身邊或是遠在他處地方的災難時,我們都應該學習到: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如果沒有上帝的憐憫,想用人自己的力量克服生命的苦難和災難,是很困難的。
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會發生意外或是人為的災難在我們的生命中,而能幫助我們在這種災難發生時,有足夠堅定的毅力生存下去的,最好也是最可靠的力量就是信靠上帝,除此之外,我們實在找不到更好的支撐力。就像耶穌基督對管理會堂的葉魯在聽到他的獨生女已經去世而難過時所說的:「不要怕,只要信。」(馬可福音五:)這句話也是要用來對今天所有信靠上帝、仰望上帝在耶穌基督裏救恩的人說的。
(講於二○○三年六月一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