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上帝生氣了

經文:阿摩司書五:25—七:9

我們讀先知作品時會發現一個現象:不同的先知,強調的重點不同,介紹給我們認識的上帝也不一樣;例如,先知何西阿很強調上帝是個慈愛、憐憫、滿有恩典的上帝。他甚至用自己娶了一個「不貞的女人」作比喻,來描述上帝與以色列人民之間的關係。雖然以色列人民就像一個「妓女」、「不貞的女人」,但是,丈夫(上帝)還是深愛著她,一再呼籲這位不貞「妻子」回來身邊。而先知阿摩司就不是這樣;他是一再強調,上帝乃是個公義的上帝,祂絕對不會把以色列人民所犯的罪惡輕放過去,也不會輕易的放他們干休,一定會嚴懲背叛與祂立約的以色列子民。但是,先知作品有一個共同的觀點,就是上帝最喜愛人的,就是遵行祂的旨意去行、生活在我們的世界裡。上帝不喜愛人用虛偽的獻祭來表示懺悔,祂所喜愛的是,人真心的悔改。
在前一講我們所讀的第五章廿四節:「其實,你們應該像江水滾滾湧流,不屈不撓伸張正義!像溪水川流不息,始終不懈地主持公道!」這一節可以說是先知阿摩司作品最重要的中心,因為這一節說出上帝就是個公義的上帝,祂要求祂的子民也要這樣,將公義的準則當成是生活在社會中最為重要的信仰告白。否則,即使是到出名的宗教聖地去獻祭,或是在敬拜中唱出最動人的詩歌,或是彈出最美妙的琴聲,都不會使上帝因此動容、減輕怒氣。不會,上帝還是會因為人將上帝的公義歪曲,有權勢者欺壓貧困軟弱者的行為,持續發出烈怒。
在先知阿摩司的作品中,我們也看到他非常重視一點,就是信仰不是用祭典、儀式、獻祭表現出來的,信仰是從生活中具體呈現出來的。這樣的教訓對今天的基督徒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將信仰真實地用在生活中,等於是在欺騙上帝一樣。若這樣,即使人用非常嚴肅的祭典、禮儀獻上牲祭,也是枉然,因為這不是上帝所喜愛的,甚至對公義的上帝來說,用欺壓貧窮人得來的財富作獻祭之物,簡直就是在污穢上帝的神聖和救贖的恩典。我們若將先知阿摩司這樣的信息主軸弄清楚了,看他的作品就更容易明白。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經文的內容:

第五章廿五至廿七節:「以色列人哪,在曠野的那四十年間,你們何嘗獻牲祭或供物給我!現在你們得背起自己雕刻的偶像—撒固王神和迦溫星神,一起流亡。我要把你們放逐到大馬士革以北遙遠的地方去。」萬軍的統帥上帝這樣宣佈了;他的名是耶和華。

我們看到聖經作者最喜歡提及的一個事件,就是出埃及進入曠野的經歷。對以色列人民來說,這是代代子孫無法忘記的生命故事。他們很清楚在出埃及進入曠野四十年期間,經歷過沒有水、食物的苦難,也曾面臨敵人追兵的打擊,但是上帝的手扶持他們,帶領他們走過那段艱辛的日子和旅途。在曠野那段日子,連水、食物都沒有的時候,怎能獻祭呢?能用甚麼禮物獻給上帝表示感恩呢?沒有!他們唯一有的,就是聽從上帝吩咐的話,也因為這樣,他們才能平安地度過那段艱辛的日子和路途。
第廿六節提到「撒固」和「迦溫星神」,這可能都是亞述人所敬拜的神明。在先知阿摩司的時代,以色列人民已經將這些當地人敬拜的偶像神明當作神明在敬拜。更嚴重的是,以色列人民親自雕刻「撒固」和「迦溫星神」偶像神明,這樣的舉動充分證明他們已經忘了帶領他們祖先出埃及的上帝,也忘了祖先與上帝之間所立的生命之約。我們在這裡看到一個重要的信仰基本認知:忘了上帝的人,結果是失去了所擁有的一切。先知阿摩司傳出上帝的警告說,以色列人民將要因此付出最大的生命代價—上帝不再保護他們,他們將因此被敵人打敗,且被放逐到異邦去成為奴隸。

第六章一至八節:住在錫安享受安逸的人,你們慘啦!在撒馬利亞山上自以為安全的人,你們慘啦!你們竟以為是大以色列國中的名流,受別人的敬仰呢!你們到甲尼城去看看,再到大哈馬市,然後到非利士人的迦特城去考察考察。這些國家中,有哪一個不比猶大和以色列強盛?它們的領土,哪一個不比你們的廣闊?你們以為大難臨頭的日子還不會來到;但是你們的行動正自取滅亡。慘啦!你們這些人睡在象牙的床上,靠在安樂椅上享福,吃嫩牛和肥羊的筵席。你們唱新編的歌,用豎琴伴奏,像大衛一樣。你們喝一碗碗的美酒,擦最上等的香水,卻不為以色列的沒落而悲傷。所以,你們要首先被放逐;你們放蕩宴樂的生活也就此結束了。
至高的上主—萬軍的統帥上帝指著自己發誓說:「我痛恨以色列人的驕傲;我討厭他們豪華的住宅。我要把他們的首都和裡面的一切都交給他們的敵人。」

請注意,通常舊約聖經在說「錫安」是指耶路撒冷,而先知阿摩司現在是針對北國的以色列傳達上帝的信息。因此,第一節用「錫安」,很可能是經學教師在抄寫經文時的筆誤。有聖經學者認為正確的寫法,應該是「住在撒馬利亞享受安逸的人」。
我曾說過先知阿摩司的時代,是北國以色列創國以來,在政治、軍事、經濟上最為輝煌的時代。因此,人民都以為在這樣的景況下,國家很安全,不必害怕敵人敢來攻擊,也不必為生命擔憂。但是,我一再提醒過大家,先知在評斷一個社會、國家,不是從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著手,而是從人民在社會生活、倫理道德所表現出來的信仰態度去觀察、衡量。現在我們從第一節看到當時的以色列人民的想法;他們以為國家在政治、軍事、經濟上都很有成就,正好那時鄰近的國家,不是國勢衰退,就是小國林立,因此,以色列人民就自負起來,認為自己很行。但先知阿摩司指出他們真正的問題,是在信仰上墮落所導致的倫理道德的敗壞,包括奢侈到「睡在象牙的床上」、「吃嫩牛和肥羊的筵席」,以及「擦最上等的香水」等等。看,這些奢侈、浪費的生活都在表示甚麼呢?其實就是前面經文已經提過的,所有這些富裕、奢侈的物品,都是來自欺詐貧窮人得到的。
第五節所描述以色列人民社會生活的景況,在舊約聖經中只出現在這裡,也從這一節可以看出他們在經濟富裕生活下顯示出信仰墮落的嚴重性;他們「唱新編的歌,用豎琴伴奏」,這裡所謂「唱新編的歌」,意思是在作樂中,隨興唱歌,但是這些隨興所唱的詩歌帶有淫亂內容。這情形簡直就跟我們今天在台灣所看到的那些達官顯要、巨商富賈在政治飯局,或商場交際飲酒中作樂的情形一樣!我要提醒的是,也有不少基督徒事業家也是如此!
請注意第六節,這節提到他們「擦最上等的香水」,這種「最上等的香水」原來是用最好的油提煉出來的。而依照規定,這種特別提煉的油只能在聖殿作為敬拜上帝之用,不能和一般生活所使用的油混在一起,或是用在個人的身上。摩西的法律就這樣明文規定:

「不可把聖油倒在常人身上,也不可應用同一處方配製同樣的油。這油是聖的;你們必須以它為聖物。若有人配製同樣的油,或用這油來塗抹祭司以外的任何人,他必須從我的子民中除名。」(出埃及記三十:32—33)

看,如果他們心中還有上帝的話在,他們敢這樣做嗎?絕對不敢!就是因為忘了上帝的話,他們才敢如此囂張,拿要獻給上帝最高級、最好的香油(水)塗抹在自己身上,這已經顯示出他們是富裕到把上帝擺在一邊,或是說把自己看為重要到如同上帝一樣。誰會把獻給上帝的香油拿來塗抹在自己的身上呢?在第四章一至三節,先知阿摩司曾指出以色列貴族、富商、巨賈的婦女,她們就像「巴珊的母牛」,打扮得妖嬌豔麗,甚至為了要顯示自己的財力,連最上等的、要獻給上帝的特製香水都拿來用在自己的身上。
以上的情形都是先知阿摩司所提出的指責,可以看出他對以色列人民社會生活和景況觀察是多麼地細微,卻絕不是無的放矢,看,連以色列的女人所擦的香水都聞出是甚麼材料,就可以想像他觀察的認真、體驗之深。他傳出上帝的憤怒,說上帝是用「發誓」的語氣在說話,意思是指上帝要伸手「審判」了。
第八節就是上帝要審判以色列人民的內容,先知阿摩司說上帝「痛恨以色列人的驕傲」,同時也「討厭他們豪華的住宅」;驕傲,是指他們在政治、軍事、經濟上雖有成就,卻在信仰生活上墮落,甚至嚴重到忘記了上帝。討厭,是指他們用詐壓貧窮人所得到的財富,過著奢侈、淫亂、敗壞道德紀律的社會生活。

第九至十四節:假如一個家庭還剩下十個人,這十個人也都要死亡。當死人的親戚來拖屍首去焚燒的時候,他要對那躲藏在屋子裡的人說:「你以外還有誰沒有?」
那人要回答:「沒有了。」
親戚說:「噓,不要作聲,不可提上主的名。」
當上主發命令的時候,大小房屋都要倒塌,成為廢墟。馬能在懸崖上奔跑嗎?牛能在海洋中耕田嗎?但是,你們把公平變為毒藥,把正義變成苦藥。你們自誇打垮了羅‧底巴。你們說:「我們靠自己的力量征服了加寧。」
上主—萬軍的統帥上帝這樣說:「以色列人哪,我要使外國的軍隊佔領你們的國家;北從哈馬隘口,南到亞拉巴海,他們要來蹂躪你們。」

第九至十節很清楚地說到上帝憤怒的災難臨到時,以色列人民將會遇到的慘狀。在第五章三節曾提到戰爭的結果,以色列人民「派出一千名士兵的,只有一百名活著回來,派出一百名的,只有十名回來」。可是現在更嚴重了,連剩下的十個都不能存活,原因就是上帝的懲罰除了是戰爭之外,緊接著戰爭而來的就是第四章十節所說的「瘟疫」。我們知道戰爭的時候,戰敗的國家往往沒有辦法處理死傷的士兵和人民。因為每個家庭、每個人都忙著逃難,已經自顧不暇了,根本就沒有時間處理死者埋葬的事。也因為這樣,腐屍很容易引起「瘟疫」疾病,這也就是第十節所說的「親戚來拖屍首去焚燒」的意思,因為焚燒屍體是防止「瘟疫」災情擴大的方式之一。而這種慘狀是嚴重到幾乎沒有人可以存活。
先知阿摩司預言敵人將會用凶猛的力量攻擊北國以色列,繁榮的城市將成為廢墟,因為這是他們偏離上帝的道所帶來的禍果。
第十二節是帶有押韻的句子;馬當然不能在懸崖奔跑,牛也不能在海中耕田,這是再清楚不過的事。先知阿摩司用這樣的句子來形容以色列人民,怎麼連這樣簡單、明白的事都會搞不清楚?怎麼會「把公平變為毒藥,把正義變成苦藥」呢?換句話說,公平、正義是一個人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如果一個社會沒有公義,一個國家沒有正義的法則,這樣的國家、社會怎能存活下去呢?絕對不可能!
第十三節「羅‧底巴」,現代中文聖經已經有附註寫著:「這地名跟希伯來語『虛無『發音相近。」
「加寧」,意思是「角」,在此指「列強」之意。
這樣很清楚告訴我們,當以色列人民在誇耀他們政治、軍事、經濟上的成就,在驕傲說他們靠自己的力量征服了列強時,先知阿摩司說那些都是虛無的東西,都不是實在的。因為生命真正重要的不是這些,而可以保障人的生命的是上帝,這樣的認識在基督教信仰中是很重要的。
想想看,我們台灣豈不是自稱為是「經濟奇蹟」的國家嗎?豈不是常在誇耀自己的國防力量嗎?但是,為甚麼我們的社會讓許多人覺得不安全,而需要拿外國的護照或美國的綠卡作護身符?為甚麼有那麼多人需要將孩子送到外國去讀書呢?這和先知阿摩司在指責的北國以色列社會又差多少?我看是一樣。
第十四節說「北從哈馬隘口,南到亞拉巴海」,意思是整個以色列國家都包括在內,都將遭到敵人消滅。

第七章一至三節:至高的上主給我看到一個景象:他造了一群蝗蟲。那時候,正當王家土地第一期的農作物已經收割,第二期的幼苗剛開始抽芽。我看見蝗蟲飛來,把地上的農作物全部吃光。於是我說:「至高的上主啊,求你饒恕你的子民!他們又渺小又脆弱,怎麼受得了呢?」
上主的心軟化了。他說:「那麼,你所看到的事免了吧。」

從第七章至九章,除了第七章十至十七節有關祭司亞瑪謝的事件外,其餘都是記載先知阿摩司所看到的異象。
第七章一至九節這段經文中共有三個異象,一至三節是看到一群蝗蟲,四至六節看到火,七至九節是看到主站在一道剛砌好的牆邊。
一提起「蝗蟲」的災難,這很快就讓我們想起出埃及故事中,上帝曾使用蝗蟲的災難懲罰埃及帝國,作者這樣描述蝗蟲帶給埃及的慘狀是:

「上主颳起一陣東風,襲擊地面一天一夜,到了早晨,吹來了許多蝗蟲。牠們一群群地飛來,佈滿全國。這麼大群的蝗蟲是空前絕後的。牠們蓋住了大地;地上一片黑暗。牠們把冰雹沒有毀盡的植物都吃光,連樹上的果子也吃光。埃及全境,無論田裡或樹上,看不見一點綠色。」(出埃及記十:13—15)

有一句我們很熟的俗語:「蝗蟲過境,吃得乾乾淨淨。」這句俗語可以明白蝗蟲對農作物所帶來的損害是相當的大,甚至是大到只能用「悽慘」來形容。不要說古代沒有農藥可以撲殺蟲害,即使是今天科技這樣發達,也往往讓我們對蟲害帶來的災難束手無策。這樣,我們看到以色列人民將遇到的災難,不僅是戰爭、瘟疫,而這次的蝗蟲過境,所將帶來的災難就是「饑荒」。但是,先知阿摩司說出一個最重要,也是聖經作者最常提起的一件事:能改變上帝發出怒氣唯一的方法,就是悔改,尋求上帝的饒恕。唯有這樣,才能使上帝「心軟化」下來,而免除一切原本要降下的災難。

第四至六節:至高的上主給我看到一個景象:他預備火,要懲罰他的子民。火把地底下的水源都燒乾了,又開始燃燒地面上的一切。於是我說:「至高的上主啊,請停止吧!你的子民又渺小又脆弱,怎麼受得了呢?」
上主的心軟化了。至高的上主說:「那麼,你所看到的事免了吧。」

聖經的作者通常都會用「火」表示洗滌、鍛鍊、純化的意思。施洗約翰說那位在他之後要來的救主,就是要用「聖靈和火」施洗,並且「要用永不熄滅的火燒掉」無用的「糠秕」。(路加福音三:16—17)先知以利亞就曾祈求上帝從天上降下大火,燒掉祭壇上潑滿了水的祭品,列王記的作者描述上帝的火「燒焦了石頭和地面,燒乾了溝裡的水」(列王記上十八:38)。現在先知阿摩司看到上帝要用火來燒掉以色列人民所擁有的一切,這些都是他們眼中認為最安全、貴重的榮華、財富、軍事、政治和經濟能力。上帝要把這些都燒得光光,成為烏有。
和第一個異象共同的地方,就是先知阿摩司提醒以色列人民,只要他們真的悔改,上帝的心必定會軟化下來。雖然上帝曾經「發誓」過要嚴懲以色列人民,但是,祂還是在盼望他們會悔改。

第七至九節:主給我看到一個景象:我看到主站在一道剛砌好的牆旁邊,手裡拿著鉛垂線。上主問我:阿摩司,你看見甚麼?」
我回答:「鉛垂線。」
於是主說:「我要掛起鉛垂線,讓我的子民知道他們正像一道傾斜的牆。這回我絕不饒恕他們了!以撒後代禮拜的地方一定要被拆毀;以色列人的神聖場所都要被摧毀。我要使耶羅波安王朝覆亡。」

請注意第七節和第八節的「牆」;在第七節說「一道剛砌好的牆」,第八節說「一到傾斜的牆」。「一道剛砌好的牆」正是在描述以色列人民看到自己的成就,以為現在國家很安全了,就像一道銅牆鐵壁般的堅固。古代的人建高牆來防止敵人的襲擊,例如中國秦始皇興建萬里長城,但是我們看到秦始皇並沒有因為這道萬里長城那樣堅固,而使自己的帝國長存下去。當長城建好之後,沒多久,他的帝國就滅亡、改朝換代了。同樣的,先知阿摩司在這裡提及雖然這道牆是剛砌好的,看起來似乎很壯觀的樣子。但是當上帝的手拿著鉛垂線一量比,馬上就看出有嚴重的問題—傾斜。換句話說,在人看來是堅固、安全的,在上帝憤怒的手一出,很快就會摧毀倒塌。在第一個蝗蟲災難和第二個天上降下大火的異象,都說只要悔改,就能使上帝的怒氣消除,但現在第三次的異象卻說,上帝這回「絕不饒恕」以色列人民了。
請注意這裡所說的「鉛垂線」,這是指蓋房子時,工匠們用來作衡量之準繩。當人用鉛垂線量了之後,建造起來的城牆,看起來似乎很堅固、高大、無法攻破。但是,當上帝用鉛垂線一量之後,馬上就出現歪斜、搖搖欲墜的現象了。換句話說,必須用上帝的標準來看事情,這樣才會正確。上帝用鉛垂線衡量人所做的事,也在說明上帝對人的行為作審判。

讓我們來想想這段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沒有上帝的保護、眷顧,即使擁有剛強的軍事、政治、經濟力量,也保護不了我們生命的安全。

先知阿摩司很清楚地指出,即使北國以色列擁有富裕的經濟能力,堅強的軍事武力,以及很靈活的政治手腕,但是,對國內貧困人民的漠視、欺壓,造成的傷害是上帝所無法原諒的。當有權勢者把欺壓人民所得到的財富用來作獻祭,甚至把應該獻祭給上帝的聖物—最上等的香水—用來裝飾自己時,上帝是絕對不會漠視、輕忽這樣的舉動的,祂一定會拿著「鉛垂線」衡量每個人的信仰生活行為,同樣也會用它來衡量一個社會、民族、國家。當人用看得見的經濟能力、軍事武力、政治活力在評估一個國家、社會安全與否的時候,聖經的作者,尤其是先知的文獻時常提醒我們:真正的安全保障是上帝,不是這些來自人的手所造出來、看得見的外觀景象。詩篇的詩人這樣說:

「君王不倚強大的軍旅獲勝;
兵士不靠強大的力量保命。
靠戰馬不能保證勝利;
馬的威力救不了人。
上主看顧敬畏他的人;
他看顧仰賴他慈愛的人。
他救他們脫離死亡,
饑荒時保留他們的生命。」(詩篇卅三:16—19)

以色列人民出埃及的經歷就是上述這首詩歌最好的見證;若不是上帝的保護,他們早在埃及的追兵下就死亡了,或是在沒有水、食物的曠野中飢渴而死。因為上帝的手扶持他們,帶領他們,使他們在曠野四十年的時間,「衣服沒有穿破,腳也沒有走腫」(申命記八:4),然後順利地進入富庶的迦南地。
今天,我們應該好好來深思先知阿摩司所帶給我們的信息,到底我們的生命所倚靠的是甚麼?看,台灣的經濟豈不是很富裕嗎?那為甚麼我們的社會呈現出來的是一股不安的氣氛呢?政府不是常常在誇耀國軍的裝備多麼精良嗎?不是常常在炫耀又有新的武器嗎?最近常被討論的一個話題,是美國想要把台灣列入它的飛彈防衛範圍裡(所謂的「T M D」),引起中國的嚴重關切。有不少學者專家說,加入美國的飛彈防衛系統,我們就安全了。但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見,認為美國不是在為它國著想,它只會顧自己的利益多少,隨時可以因為利益的改變而改變政治立場,必要的話也會出賣台灣給中國。主前第六世紀的南國猶大也遇到這樣的問題;他們當時討論的重點:跟埃及合作抵抗巴比倫帝國才對,或是降服巴比倫帝國,跟埃及對抗?結果就在一片討論聲中被巴比倫帝國於主前五八六年消滅了。
我們的安全保障在甚麼地方?聖經告訴我們,上帝才是我們的生命的倚靠,沒有上帝,就像先知阿摩司所說的,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將化為烏有。我很喜歡宗教改革運動的啟蒙者,馬丁路德在遇到災難時所寫的詩歌,也是聖詩三二○首第一節:

上帝是咱安全要塞
堅固盾牌與器械
艱難困苦迫近目前
主要助咱大得勝
暗世君王興起,
靠他戰甲計智
勢力雖然兇猛
罩倚到咱面前
救主助咱大得勝

每當唱這首詩時,我都會想起在十六世紀初期那段宗教改革期間他所遇到的生命危險,以及在瓦特堡(Waterburg)翻譯聖經的經驗。如果沒有上帝的帶領,聖經翻譯不出來,宗教改革不會成功,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基督教會。
聖經告訴我們,創造萬物生命的主是上帝,只有祂才是我們生命的保障,才是在困境中最大的倚靠,認清這一點,必定會使我們的生命觀改變。

二、別讓豐富的物質生活,糜爛了我們信仰的良知。

我們讀先知阿摩司的作品,一再看到他對當代北國以色列人民社會生活的糜爛,以及對貧困、苦難者哀哭聲音的漠視,提出上帝相當嚴厲譴責的話語。當先知阿摩司看到那些富貴的婦女「擦最上等的香水」時,他的反應很激烈,因為那是指定要獻給上帝才能使用的聖物,卻已經被有錢的婦人拿來當作化妝的東西了。換句話說,用錢財或勢力來裝扮自己,視自己如同上帝的心態,就是生命中已經忘掉了慈悲憐憫的上帝。更嚴重的事,乃是這些財富是從貧窮人身上剝削得到的,卻又用這種骯髒的錢財購買獻祭的物品,這是非常污穢上帝聖名的舉動,也是信仰上墮落最大的污點。
聖經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認知:我們的能力—包括財富、學識、才能等等,都是來自上帝的恩賜,不是用來自己享受的,也是為了要幫助那些在能力上困難的人,這是我們的信仰責任,也是我們應盡的義務。因此,幫助貧困者和弱者的需要,聽他們在痛苦中發出的哀聲是我們信仰上責無旁貸的使命。不要找理由,也不要找藉口,要學習耶穌基督所教導我們的,即使是一杯水、一碗飯、一件衣服,也不要忽略(參考馬太福音廿五:31—46)。還有,有能力的人更應該時刻想到貧困者的存在,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這十多年來,我在牧會工作中一再努力要建立一個信仰共同體的生活準則,就是踏入教會的門,貧賤富貴都一樣,沒有特別,也沒有特權,大家學習認識自己在上帝面前都是一樣有罪的人,只能祈求上帝的憐憫、寬恕和賜福。不要把社會上那些人看為尊貴、權勢的觀念帶入教會裡來炫耀,因為這裡是信仰團體,不是一般民間社團。我們甚至應該努力把這樣的信仰態度帶入我們工作的場合、生活的環境中去影響他人才對。也因此,我一再堅持:不論喜、喪事,在教會裡都是一樣,我們是要用謙卑、敬虔的敬拜來回應上帝的愛,不是用財富可以裝飾出來的景觀,這就是為甚麼我嚴厲禁止喜、喪事時在禮拜堂裡有特別佈置的原因,為的是希望大家來到教會都一樣,沒有貧賤富貴的差別,更希望有能力的家庭能夠體諒軟弱、貧困者家庭的感受,如果連這一點我們都有困難,說我們信耶穌基督,那就先去看看他怎樣說路加福音第十六章十九至卅一節的「財主與拉撒路的比喻」;說是用「排場」的方式在感謝上帝,那就再讀一次先知阿摩司在第五章廿一至廿四節所說的話吧!
作為一個基督徒,不是只在想自己,而是會隨時想到與我們生活在一起的人,特別是貧困、軟弱的人,何況我們還是在同一間教會裡,同樣稱為是兄弟姊妹啊!使徒保羅說得好:「不要自私自利,不要貪圖虛名,要彼此謙讓,看別人比自己高明。不要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的利益。」(腓立比書二:3—4)真盼望我這樣的用心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同,也一起來學習,使咱教會成為一間真正以聖經的教訓作為基準的信仰團契。
(講於一九九九年三月十四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