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四講:好與壞的果實

經文:耶利米書廿四:1—10

我們現在所讀的這一章經文,在前面幾章都曾重複提過;先知耶利米跟其他先知一樣,在傳達上帝的信息中,時常會出現用隱喻的方式來表明所要傳達的上帝話語。在這一章提到兩種不同的無花果:好的、壞的。這很快使我們連想到耶穌基督的比喻中常出現的兩種不同景物比喻;例如兩條通往生命結果的道路—寬的、窄的;兩個孩子,一個聽了不去行,另一個聽了就去行;兩種不同的建築根基,其一建基在沙土上,另一建基在磐石上。其實,在聖經中這樣的例子很多,這些都是當時的一種文化特色,用這種完全不同的景況做對照來比喻,或是編織出故事來作為教導人民的方式。

如果翻開耶利米書第一章,就會發現先知耶利米受呼召出來傳講信息時,上帝就問過他看到甚麼異象?他說他看到的是「一根杏樹枝子」(一:11),以及「北方有一個滾沸的鍋」(一:13)。上帝對先知耶利米說到這些異象所要表明的就是猶大災難來臨的記號。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兩種好、壞不同的無花果,所要表明就是在說明災難來臨後的結果,上帝用不同的態度在對待猶大人民。最主要的重點就是放在耶路撒冷的人民,這些人民因為驕傲,不聽上帝透過先知耶利米的話,因此,他們雖然佔據著耶路撒冷,並沒有被俘虜到巴比倫去當奴隸,但是並不表示他們比那些被俘虜到外國去受苦的人更好,或是值得憐憫,相反的,他們並沒有因為災難的臨到,有反省、悔改的意念,反而更加墮落。這乃是上帝所不能接受的。

這一章的主要背景已經很清楚,發生的時間乃是在約雅敬時代。他是在主前六○八至五九七年之間擔任猶大王,在位總共有十一年的時間。我們已經提起過的,根據列王紀作者所說的,「約雅敬仿效他祖先的壞榜樣,做了上主看為邪惡的事。」(列王紀下廿三:37)這才是上帝最為生氣的地方。先知耶利米曾對約雅敬掌權時代,做了如下的批評說:

「慘啦,這個人有禍了!
他用不義手段建造自己的宮殿,
用不公正的方法擴建王宮。
他強迫人民白白工作,
不付工資。
慘啦,這個人有禍了!
他說:我要建宏偉的宮殿,
要造寬敞的樓房。
他裝上窗戶,
用香柏木做鑲板,
漆上鮮紅的顏色。
…………………..
但你只貪圖自己的利益;
你流了無辜者的血,
以暴力壓制人民。」(耶利米書廿二:13—14、17)

列王紀的作者寫下約雅敬王的這些罪行,乃是導致上帝棄絕他的主要原因。主前五九七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邀約敘利亞、摩押和亞捫的軍隊聯合來攻打耶路撒冷,並且將約雅敬和他的臣民俘虜到巴比倫去,這也是猶大第一次國家淪亡的慘痛經驗。

我們可以從上述的這些資料中看出,一個國家的興衰確實是跟統治者有極大密切的關係,因為統治者不義,很容易導致人民受到遭殃,不僅是人民會隨著統治者的腳步放縱私慾,也會因為統治者的顢頇無知,使整個國家的人民受到嚴酷的待遇。我們看到最近柬埔寨發生政變的事件;這個國家曾在一九七○年代越戰結束後,發生波帕政權大量屠殺人民的慘劇。據估計至少有超過一百萬人民遭到無辜的屠殺。已經有好幾個國家發出通緝令,要求將波帕(Pol Pot)這位首領逮捕送國際法庭審判。最近因為發生政變問題,再次引起國際社會注意波帕的動向。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統治者對人民來說,確實是個很大的傷害。這也就是為甚麼先知耶利米一直在對統治者或是社會領袖發出聲音,發出上帝嚴厲的譴責聲,其因就是在此。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章經文的內容:

第一至三節:
1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把約雅敬的兒子猶大王約雅斤、猶大國的官員、匠人,和技工擄到巴比倫去。這事件以後,上主讓我看見聖殿前面擺著兩簍無花果。2第一簍盛滿初熟的好無花果;另一簍盛滿不能吃的壞無花果。3上主問我:「耶利米呀,你看見甚麼?」
我回答:「無花果。好的很好,壞的很壞,壞到不能吃。」

第一節提到的歷史背景我們已經在前面提過。
在主前五九七年約雅敬被俘虜到巴比倫去之後,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就立他的兒子約雅斤接續作王,但是這個王位坐沒有多久,只有短短的三個月而已,就因為尼布甲尼撒王再次進兵耶路撒冷城而被俘虜到巴比倫去,隨同他被俘虜而去的還有他的母親、臣僕、猶大領袖,和一些高級知識份子(工匠等),耶路撒冷聖殿的所有設施,包括財寶全被搜刮殆盡(列王紀下廿四:8—16)。

第二節提到有兩簍盛滿初熟的無花果;其中之一是好的,另一是壞的。無花果,這是巴勒斯坦地區有名的果實之一。猶太人也喜歡用無花果來比喻他們的民族。我們在新約福音書中也常看到耶穌用無花果的故事來作教訓。
初熟的無花果通常是在六月間出產,此時生出來的無花果特別好吃,通常是一出來就會被人摘去食用(以賽亞書廿八:4)。先知何西阿曾將以色列民族比喻作「好像在無花果樹上找到初熟的果子」(何西阿九:10),是上帝所喜歡的。可是後來以色列民族還是背叛了上帝的旨意。先知何西阿說到這種後來背叛上帝的景況,就像這裡所說的,是「不能吃的壞無花果」一樣。

這裡比較要注意的乃是在第一節所說的好與壞這兩種無花果,都是同時擺放在「聖殿的前面」。這已經清楚地說到是擺放在上帝面前,接受審判之意。在耶穌基督的天國比喻中,好、壞的結果都將會有審判,情形也是這樣。

先知耶利米說到這好、壞兩種無花果,其差異之大,是大到完全不一樣;好的無花果,很好吃;壞的,壞到不能吃。

第四至七節:
4於是上主對我說:5「我—上主、以色列的上帝要把那些被擄到巴比倫的人當作好無花果,寬待他們。6我要特別看顧他們,帶他們返回這塊土地。我要建立他們,不是拆毀他們;我要栽培他們,不是拔除他們。7我要使他們有信心,會承認我是上主。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上帝,因為他們將一心一意歸向我。

這段經文說到的是第一次被俘虜到巴比倫去的猶大人民;他們當中不乏以色列民族中的特殊才能者,包括所謂的社會領袖、匠人、技工在內。先知耶利米在後來他寫給這些被俘虜的人民的書信中曾提到說,上帝要使他們在巴比倫地安居樂業,甚至可以「生兒育女」,在巴比倫地方「繁殖起來」(耶利米書廿九:4—7)。

在先知何西阿的書信中也提到上帝將憐憫這些因為被俘虜到巴比倫去的以色列百姓,使他們再次得到上帝的垂憐(何西阿二:23)。

這段經文中,我們也看到「建立」、「栽培」這樣的辭句,這乃是在第一章我們看到上帝揀選先知耶利米出來傳達信息時,針對猶大人民所表明上帝懲罰後的重建工作(耶利米書一:10)。換句話說,現在上帝要開始重建猶大人民,這些人乃是被俘虜到巴比倫去的,他們已經悔改、認罪,上帝要由他們重新建立大衛王朝的後裔。

第六節說到有這樣的一天,他們將會回到故鄉巴勒斯坦,這預言後來在主前五二六年波斯王朝的時代實現。我們可以說在以色列民族從主前五八六年亡國於巴比倫後,直到羅馬帝國時代,所有統治過他們的帝國,應該是以波斯帝國對待他們最為溫和,不但讓他們得以返回故鄉去重建家園,還送給他們金錢可以重建聖殿。我們可以從以斯拉記這本經卷中看到這樣的歷史記錄。

第七節應該可以看出是典型的先知運動中信息的中心思想:上帝要再次作以色列人民的上帝,以色列人民將會信仰告白說:「耶和華上帝就是我們的上帝。」這個基礎就是以色列人民知道反省、悔改認罪。這也是被俘虜到巴比倫去的人民在受苦中反省的結果,也因為這樣的結果使耶和華上帝大發慈悲,因此開始祂的拯救運動。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那些沒有被俘虜而留在耶路撒冷的官員、人民,他們不但不知道悔改,反而是繼續墮落下去;我們可以從先知以西結的書信中第八、九、廿二、廿三章等經文,看到這些剩餘的人民留在耶路撒冷的墮落狀況。也因此,在主前五八九年至五八七年圍城一年多的慘狀,就是一個極大的教訓。我曾說過他們的慘狀是到最後連自己的孩子都得與人交換煮食來吃。這也就是下段經文先知耶利米的預言中所在譴責的。

第八至十節:
8「至於猶大王西底家,以及他左右的官員和殘存的耶路撒冷人,無論是留在這裏,或逃到埃及去的,我—上主要把他們當作壞到不能吃的無花果。9我要使他們遭遇大災難,讓萬國的人看了都驚駭。在我流放他們的地方,被人譏笑,諷刺,戲弄,和詛咒。10我要用戰爭、饑荒,和瘟疫消滅他們;在我賜給他們和他們祖先的土地上一個也不存留。」

猶大王西底家是在主前五九七年至五八六年執政;他是在廿一歲的時候,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王立作猶大王,接續他的侄子約雅斤的王位(列王紀下廿四:17—18)。但是在前後十一年的執政時間,他並沒有好好地聽從上帝的教訓,反而是去「做了上主看為邪惡的事,像約雅敬所做的一樣」(列王紀下廿四:19),引起上帝的極大憤怒。他被俘虜時甚至是兩隻眼睛被挖出來,他的兒子在他的眼前被殺死(列王紀下廿五:6—7)。

第八節已經很清楚提到這些留守在耶路撒冷的官員、人民,以及跟猶大王約哈斯在六○九年一起被俘虜到埃及去的人民(列王紀下廿三:31—34),也有可能是包括那些在六○五年,因巴比倫在迦基米施打敗埃及之後,而逃往埃及去避難的猶大人民(耶利米四十六:2),這些人並沒有因上次的國難而有所醒悟,他們是繼續墮落,且是嚴重的背叛上帝的教訓。因此,會像壞的無花果一樣,不能吃,只能丟棄。
第十節又再次提到上帝要使用的災難有「戰爭、飢荒、瘟疫」這三種(十四:12)。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章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上帝的選民如果沒有結出好的果實,將會被上帝所棄。

這是聖經所給我們的信息,因為沒有結出好果實的果樹,就是有問題的果樹,這樣的果樹將會被主人砍掉。因為跟它的主人原先栽種它時,選用好的品種、栽種在最好的土地上不能符合。
耶穌基督在教訓中有提過這樣的比喻說:

「有一個人在自己的葡萄園裡種了一棵無花果樹。他想在樹上找果子,卻找不著。於是他對園丁說:『你看,三年來,我在這棵無花果樹上找果子,甚麼也沒有找到。把它砍了吧!何必白佔土地?』園丁說:『主人,請再寬容一年,等我挖鬆它周圍的泥土,加上肥料。如果明年結果子便罷;不然,你就把它砍掉。』」(路加福音十三:6—9)

這很清楚說到果樹結果子乃是果樹的使命和責任。如果果樹不能結果子,必定會被主人所砍掉。在伯大尼往耶路撒冷的路途中,耶穌基督和他的門徒也遇到一棵有樹葉,卻找不到果子的無花果樹,結果被耶穌基督所詛咒而枯死(馬可福音十一:14、20)。

先知耶利米的信息很清楚地說到這樣的教訓,這樣的教訓也是對我們今天的基督徒有很重要的信息。我們應該要好好反省,要結怎樣的果實?或是我們有沒有結出好的、可吃的果實?今天的教會也是如此。這樣的反省必須時常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來做。我們不能老是找出許多原諒自己的理由,來搪塞自己不結出信仰果實的藉口,上帝是很清楚我們的實況的。

二、災難中的人民不是比較差;少災難者也不是表示比較聖潔或是高尚。

我們看到先知耶利米傳出一個重要的信息,乃是那些被俘虜去巴比倫的猶大人民,將會得到上帝的垂憐,因為他們在奴隸的生活有了很好的反省。而那些被留下來在耶路撒冷的人,卻反而繼續墮落,不知反省。這樣,在上帝發出的信息中,對這些不知反省的餘民提出嚴厲的警告,要嚴懲他們的背叛。
如果說那些被俘虜到外國去當奴隸的,是一種懲罰,然而他們的悔改卻會得到上帝的憐憫,允許帶他們回到故鄉重建家園。但是留下來的,並不是比較好,反而更加墮落,這乃是先知們所嚴厲譴責的事實。他們得到的是上帝更嚴重的憤怒。

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常常會聽到許多受到災難的人,後來因為悔改、醒悟而得到福音,全家的人都皈依基督的聖名。但是,我們也聽到許多已經是好幾代的信徒了,卻因為越來越離開聖經的教訓,甚至濫用上帝的慈愛,為非作歹,信仰生活幾乎已經離棄了上帝在聖經裡的教訓,這樣的行為豈不是跟那些當年留在耶路撒冷的猶大人民一樣!

不要以為作基督徒,就會比一般人優秀,除非我們有悔改,否則,基督徒的名字不是用來驕傲,或是鄙視非基督徒用的。我們並不比別人好,我們只是因為認識耶穌基督而知道上帝在基督耶穌裡給我們有生命的恩典,如此而已。這恩典乃是要讓我們知道悔改認罪用的。沒有這樣的認識,其他的都將成為虛有。

(一九九七年七月廿七日講於嘉義西門基督長老教會)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8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