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四講:新的天地來到

經文:啟示錄廿一:1—27

在前一講談到最後審判之後,這些邪惡的力量都被審判且扔進火湖裏,包括那些在上帝的生命冊中沒有記上名字的人在內。當上帝在進行終末的審判時,啟示錄作者用一句很重要的話告訴我們:「天和地都從他面前逃避,再也看不見了。」(二十:11b)為甚麼會說天和地都不見了呢?原來就是為了要迎接新的天和新的地來臨。
不久之前看了「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這齣影片之後,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如果現在的世界再次發生了像冰河時期那樣的事件,對整個地球的動植物來說,到底是個大災難呢?或是一個新天新地的來臨?因為該齣影片描述會導致冰山融化移動的罪虧禍首,就是人類。因此,人類可能無法生存。只剩下了動物和植物還有可能在層層冰山覆蓋之下,有一天重見陽光而展開生命的力量。這樣,新生出來的這些動植物一定會說:「我們看見新天新地了!」
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有一次在東部中會的傳道者和長執們在台東教會聚會,邀請當時在東海大學生物系執教的林俊義教授演講。他說了一句深刻在我心中的話:「當所有的動、植物都被人類消滅之後,人類也會因此而消滅殆盡死去;但是,當人類都死去了之後,所有的動植物都會因此而復活起來!」哇,這是多麼諷刺的一句話啊!而將他的這句話用來參考「明日過後」這齣影片,我想他說的話確實是很值得我們省思的。
在第廿一章一節至廿二章五節這段經文中,作者約翰用兩個主題來敘述邪惡的力量被制服之後,一個如同創造之初那種嶄新的天地出現,呈現出一片得勝的榮耀景象。這兩個主題就是:一是第廿一章一至八節的新天新地,二是第廿一章九節至第廿二章五節出現的天上之耶路撒冷城。作者將耶路撒冷、聖殿、伊甸園等三個合併在一起論述。換句話說,在新的天地裏,新的耶路撒冷就是一個神聖敬拜上帝之處(聖殿),也是人間最美麗的居住環境(伊甸園)。
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嶄新的天地與原先創造之初的景象是有差異的,因為在新創造的天地中,已經沒有「海」了(參考廿一:1)。但更重要的,就是新天新地是將上帝的「家」(指新的耶路撒冷)直接從天上降下來的,表示上帝與祂的子民居住的「家」同時並存,這樣的「家」也是最美好的境界,就是如同作者在第廿一章三至四節所說的「上帝的家在人間了」之景況一樣。作者約翰為了要表示這種美麗的最高境界,幾乎是將所有能想像得到人間看為最珍貴之物,都拿來當作描述這種新天、新地的美。
就像前面已經敘述過的,作者約翰在啟示錄這本經書中,除了採用摩西五經中創世記、出埃及記的資料外,也同時採用了許多先知的作品,特別是採用許多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等三大先知的作品。新天新地的觀念除了採用創造的故事之題材外,也採用先知以賽亞的觀點,例如以賽亞書第六十五章十七至十八節說:「上主說:『我要創造新天新地。以往的事都要被遺忘,不留痕跡。你們要因我所創造的一切永遠歡喜快樂。我所創造的新耶路撒冷將充滿喜樂,城裏的居民要歡欣。』」再者,先知以賽亞也傳出上帝的信息說,新創造的天地將會「永遠長存」,上帝子民的後裔也會跟這新天、新地一樣「長久流傳」(參考以賽亞書六十六:22)。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經文的內容:

第一至四節:
接著,我看見一個新天新地。那先前的天和地不見了,海也消失了。2我又看見聖城,就是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裏,從天上降下來,像打扮好了的新娘來迎接她的丈夫。3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上發出,說:「上帝的家在人間了!他要和人住在一起,而他們要作他的子民。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要作他們的上帝。4他要擦乾他們每一滴眼淚;不再有死亡,也沒有悲傷、哭泣,或痛苦。以往的事都已經過去了。」

這段可說是描述新天新地最美好的經文。作者在第一節開始就很清楚讓我們看到引用經文背景是和先知以賽亞預言拯救之後的新耶路撒冷有關(參考以賽亞書六十五:17、六十六:22)。
所謂新天新地,這是指一個永遠長存的境界。在這永遠長存的境界裏是沒有死亡的威脅,也不再有苦難的事發生。把這樣的認識用來看耶穌回答撒都該人所提到的婚姻關係一般,大異於人間所看到的生活景象,那是「不娶也不嫁」的狀態(參考馬可福音十二:16—28)。在一個是復活、沒有死亡的上帝國裏,人間的生死離別都將不復存在,因為只有永恆,所有的人都是隨侍在上帝身邊。
請注意這裏所謂的「新天新地」,並不是說先前的「天」不好。作者用「天地」所表示的意義是指整個宇宙之意,而不是指上帝居住的「天」。再者,這裏所用的「新」,是指未曾使用過的意思,就如同創世記第一章開始所描述的,是從混沌開始的創造,這種創造是從「沒有」到「有」的境界。第三,在新天、新地來臨時,「海」消失了。海,這是以色列文化中認為對生命構成威脅的力量,也表示著「不穩定」的狀態。但在新天、新地出現時,這些對生命構成威脅、不穩定的力量都會消失,因為新天、新地所帶給生命的是安全、穩定、永恆的。
第二節,這節回應了第十九章七節所說的「新娘準備好了」的觀點,作者採用了以賽亞書第六十一章十節的資料,用以色列人最喜歡表達他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上帝就如同是丈夫,以色列民族就像是妻子一樣,來形容新的天地來臨時,就像新婚的夫妻關係一樣,緊密、不可分。
作者說在異象中他看見「聖城」,這「聖城」其實指的就是新耶路撒冷,聖經中只有在表示與上帝有密切關係,或是屬於上帝的,才會用「聖」這個字。因此,「聖城」指的就是屬於上帝的城,也表示上帝居住的地方。因此,這裏用「新耶路撒冷」來表示和舊的耶路撒冷有區別;舊有的耶路撒冷並沒有聽從上帝的話語,也沒有真正成為一個潔淨、以上帝為中心的城市,因此,才會在主前五八六年和主後七○年分別被巴比倫帝國和羅馬帝國所摧毀。福音書就記載耶穌基督曾預言耶路撒冷會摧毀,而聖殿將會被毀相當的嚴重到沒有一塊石頭留在另一塊上面(參考馬可福音十三:2),理由必定和該城聖殿的污穢行徑有密切關係,這件事可以從耶穌基督潔淨耶路撒冷聖殿的事跡看出來(參考約翰福音二:13—17)。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作者在這裏特別強調新耶路撒冷乃是從天上直接降下來的,這也有意要說明用人的手所建造的耶路撒冷城,若是沒有遵行上帝的旨意,這樣建造起來的城不會是神聖的,並且會被上帝所毀壞,這一點可從上帝回應所羅門王建造聖殿之後的奉獻禱詞中看得出來(參考列王紀上九:3—9)。我們因此得到一個清楚認識:只有上帝親手建造的才是神聖的;也只有遵行上帝旨意的人或是城市,才會是屬於天上的國民(參考腓立比書三:20)、神聖的城市,才會存到永永遠遠(參考列王紀上九:3—5)。
第三節,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節經文,說明了新天新地的景象。也可以將這節比較利未記第廿六章十一至十二節,以及以西結書第三十八章廿七節,都是在表明上帝與祂的子民同在的特殊關係。如同創造之初,上帝在伊甸園中與人同在的情景很相似。作者說「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要作他們的上帝」,這句話表示上帝和人之間有生命之「約」,這種「約」是一種無法分割的「約」。這「約」代表著上帝給予祂的子民的應許,那是「合而為一」的應許,使人因為上帝的榮耀而得到榮耀,就如同耶穌因為上帝的愛而享有的榮耀一樣(參考約翰福音十七:1—5)。
第四節說明了得到上帝拯救應許所帶來的生命之歡樂;過去受苦難的日子,是哀傷、痛苦的,如今卻因為上帝拯救的愛,使祂的子民過去所有的哀傷、痛苦,都將被歡笑、滿足所取代,因為上帝的拯救已經來臨(參考以賽亞書廿五:6—8、三十五:10、六十五:17—25)。

第五至八節:
5這時候,坐在寶座上的那位說:「看哪,我更新一切!」他又說:「要寫下來,因為這些話是真實可靠的。」6他又對我說:「成了!我是阿爾法和亞米茄,是開始和終結。我要把生命的泉水白白地賜給口渴的人喝。7得勝的人可以領受這些,就是:我要作他的上帝;他要作我的兒子。8但是那些膽怯、背信、腐敗、殺人、淫亂、行邪術、拜偶像,和所有說謊的人,有火和硫磺燒著的湖在等著他們;那就是第二次的死。」

這段經文再次說明了上帝來臨所帶出來的審判結果,分別是相當清楚的,就像馬太福音第廿五章三十一至四十六節耶穌基督的比喻一樣,分出綿羊和山羊。這裏則是說與上帝有生命之「約」的子民將會得到永遠的生命,是「新」的生命。相對的,就是有「永死」的懲罰等待著。
第五節,「坐在寶座上的那位」,指的就是上帝,因為只有上帝才是天上寶座的主人,也只有上帝才能坐在天上的寶座上。當祂坐在寶座時,也是要開始審判。祂說話了,且一開口就說:「看哪,我更新一切!」,這句話就像祂開始創造時所說的「看哪,要有光」這種語句一樣。表明的是上帝權威和能力,因為上帝能更新一切。就像先知以賽亞所傳出之信息所說的,上帝「要有新的作為」一樣(參考以賽亞書四十三:18—19、六十五:17)。使徒保羅引用了這樣的觀念,他強調基督徒就是在耶穌基督裏成為「新造的人」(參考哥林多後書五:17,另外參考哥林多後書四:16,以弗所書四:20—24)。
請注意這一節所說的「他又說」這個詞,原文是指「另外有個聲音說話」,而不是坐在寶座上全能上帝說話,可能是上帝的天使為上帝傳出上帝的信息給啟示錄作者約翰,要他將所聽到的話都記錄下來,因為上帝的話是「真實可靠」的。「真實可靠」,指的是公義、憐憫,且會永遠遵行所立的「約」。這樣,讓我們看到一個景象:上帝坐在祂的寶座上,然後眾天使林立在寶座的四周,就像第四章四節所說的:「寶座周圍有二十四個座位,上面坐著二十四個長老,身上穿著白袍,頭上戴著金冠。」
第六節,這節經文也可參考啟示錄第一章八節、第廿二章十三節。另外也可參考以賽亞書第四十四章六節,先知以賽亞也傳出上帝同樣的信息給以色列人民。
「成了!」這句也是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說話中之一句(參考約翰福音十九:30),表示他已經依照上帝的旨意,完成了應該做的事。一切都是按照上帝的旨意達到目的;這目的不僅是在懲罰那些邪惡的力量,也在祝福那些因為堅持信靠耶穌基督直到最後的信徒,他們終於獲得拯救的恩典。
「開始」,這字原本的意思是指一切的開頭,帶有「根」的含意在裏面。換句話說,上帝就是一切生命的根源,在上帝裏面,才有生命可言,否則生命就會枯萎。
「終結」,這字的意思是指「完成」,是圓滿達到目標,而不是「結束」。「完成」,就是「成了」之意。
「生命的泉水」,這句話可參考詩篇第三十六篇九節。原本在上帝的懲罰中,所有的泉水、河渠的水、海的水等都已經變色,且對生物的生命構成災害(參考出埃及記七:19—21,啟示錄十六:3、4)。但在這裏「生命的泉水」,則是相對的帶給人類和所有生物生命。約翰福音記載耶穌對那位撒馬利亞婦女所說的話:「誰喝了我所給的水,誰就永遠不再渴。我給的水要在他裏面成為泉源,不斷地湧出活水,使他得到永恆的生命。」(約翰福音四:14)
「口渴」的人,表示有渴望獲得這種生命泉水的人。這種泉水是上帝藉著耶穌基督拯救的愛「白白」地賞賜給人的恩典(參考羅馬書三:24), 不是用人的任何力量可換取得到。若是這恩典就是福音,則這福音乃是「白白」地賞賜給人的,並非可將之當作「商品」換取、變賣的(參考哥林多後書二:17)。
第七節,得勝者可領受上帝這「白白」賞賜的恩典(參考啟示錄二:7、11、17、26、三:5、12、21)。這種恩典就是上帝和這些得勝者之間特殊生命之「約」的關係,這關係就像「父與子」的關係,這如同上帝與大衛王之間那樣親密的狀態(參考撒母耳記下七:14)。
第八節是相對於第七節享受上帝恩典的人,他們就是那些參與邪惡者迫害上帝子民的人,都將會受到永遠的火燒懲罰,就是丟進「火湖」的懲罰(參考啟示錄十九:20、二十:10、14)。這裏特別提出幾個信仰上失敗的情景:
一是指因「膽怯」害怕而放棄信仰者。
二是「背信」,這是和「膽怯」相似。指對信仰不能堅持到最後,遇到困境隨即改變者。
三是「腐敗」,指放縱行為、敗壞生命紀律者,這些人明明知道有上帝的忿怒,卻還是故意放縱行為,羞辱上帝創造和拯救的愛(參考羅馬書一:18—32)。
四是「殺人」,特別是指那些迫害信徒致死的統治者、幫兇。
五是「淫亂」,指在信仰上沒有純潔的心靈。耶穌基督就曾用這個詞句來形容他那時代的猶太人領袖(參考馬太福音十六:4)。另外也可指那些在倫理道德生活中沒有嚴守紀律者。
六是「行邪術」,是指誘惑人離棄上帝的人。這種人在新約時代也經常出現,表面看起來他們好像會行「神蹟」來迷惑人,其實那並不是神蹟,而是迷惑人的法術罷了(參考馬太福音七:21—23),這些人也自稱是「先知」(參考約翰一書四:1—3),或是被使徒保羅諷刺為「超等使徒」的人(參考哥林多後書十一:5)。這些人往往是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屬靈的樣子,讓人受到迷惑而跟隨他們,離棄了真實的信仰。啟示錄作者約翰用「行邪術」這詞來形容這些人。
七是「拜偶像」,這是和第五的「淫亂」有相同之意。是指將人當作神明在崇拜。
八是「所有說謊的人」,這是指不誠實的人,在這種人心中是不會有上帝、也不會承認有上帝存在的。這樣的人最具體的表現就是驕傲、狂傲(參考詩篇十四:1)。說謊的人,也是指會用虛偽的話來迷惑人的人。使徒保羅就很清楚地告訴我們必須用愛心說誠實話才可以(參考以弗所書四:15),因為這是最基本的信仰態度。
在這裏我們看到第二次提到「第二次的死」,這是指永遠在死亡中受苦(參考路加福音十六:24)。相對於「第二次的死」,就是指「永恆的生命」。

第九至十四節:
9那拿著七個碗,盛滿著末後七種災難的七個天使當中,有一個過來對我說:「你來,我要讓你看見新娘,就是羔羊的妻。」10聖靈支配著我;天使把我帶到高山的頂峰上去,讓我看見由上帝那裏、從天上降下來的聖城耶路撒冷。11那城充滿著上帝的榮光,閃耀像碧玉寶石,光潔像水晶,12有高大的城牆,城牆有十二個門,由十二個天使把守著,門上寫著以色列十二支族的名字。13每一邊各有三個門:東邊三個,西邊三個,南邊三個,北邊三個。14城牆建立在十二塊基石上,基石上寫著羔羊的十二個使徒的名字。

第九節可比較第十七章一節,我們不確定是否就是同一位天使。在第十七章一節看到的異象是那「大淫婦」受到懲罰,現在第廿一章第九節則是看到純潔的「新娘」,也就是「羔羊的妻子」。
請注意「羔羊」這名詞,在第廿一至廿二章中共計出現有七次之多(參考啟示錄廿一:9、14、22、23、27、廿二:1、3),表示「羔羊」在這段經文中有很重要的信息,要表明上帝的拯救就像一隻獻祭在祭壇上的羔羊一般,是帶有救贖生命的含意。另外,「羔羊」也表示著是特別揀選的「對象」之意。古時候的以色列人,若要獻祭羔羊在祭壇上,都必須經過特別的揀選之後,只有最好、沒有殘缺的才可以獻在祭壇上(參考利未記一:3、10、三:1、6、四:6、23、27)。
第十節,可參考以西結書第四十章二節。啟示錄作者約翰所看見的「異象」,就是在極高的山上看見新的耶路撒冷城就是從上帝那裏來的。這節所謂的「高山的頂峰上」,這在表示著人心靈昇華到某個層次時,就會看見一般人無法進入的境界。在這裏所描述從天上降下來的新耶路撒冷,是在表示著一個永遠敬拜上帝的地方,是個以上帝為中心的國度。因為這個城市有上帝居住、同在(參考第三節)。
第十一至十四節,這段經文說新的耶路撒冷城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因此充滿著上帝的榮耀。
作者約翰在這裏提到有「十二」個天使、「十二」個城門,在以西結書第四十八章三十至三十四節也提到耶路撒冷城一共有「十二個城門」。這裏作者約翰用「十二」來表示這個新耶路撒冷城特殊的含意,它在表明帶有「揀選」與「約」的意義在裏面。因為雅各代表著以色列十二支派,而雅各與上帝立有永遠的「約」。但在第十四節則強調是新約的「十二使徒」。作者用這種方式主要在表達一個重要的信念:舊約並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為了新約的來臨準備的;而新約也不是單獨存在,是延續舊約而來的。因此,在第十二節說是以色列十二支族的名字,在第十四節則說是十二個使徒的名字。

第十五至廿一節:
15對我說話的那天使拿著一根金的量尺要量那城和那城的門與牆。16城是四方的,長寬相等;天使用尺量那城:共兩千四百公里,長、寬、高相等。17天使按照人的尺寸標準來量城牆,高有六十公尺。18城牆是用碧玉造的,而城本身是用透明像玻璃的純金造的。19城牆的基石用各種寶石裝飾:第一塊基石是碧玉,第二是藍寶石,第三是瑪瑙,第四是翡翠,20第五是紅紋瑪瑙,第六是紅玉髓,第七是貴橄欖石,第八是綠玉石,第九是黃玉,第十是綠玉髓,第十一是紫玉,第十二是紫晶。21那十二個門是十二顆珍珠,每一個門用一顆珍珠造成。城裏的街道是純金的,像玻璃一樣的透明。

第十五至十七節這裏提到用尺量城牆和城門,這可參考以西結書第四十至四十一章。在先知以西結的異象中,就是看到上主帶他到以色列去,看見有人拿著一根「三公尺長的木尺」正在量著耶路撒冷城牆。再者,我們也可從這裏看出這三節經文其實就是啟示錄第十一章一至二節的擴大範圍。
第十六節的「城是四方的」,且是各長達二千四百公里,可想像得出這不是一個小城,而是一個極大的城。二千四百公里,剛好就是「十二」的倍數。城牆的高是六十公尺,這剛好是十二的「五」倍數。都在說明一個美滿、完整的意思,其用在象徵上的意義很明顯。
第十六至廿一節,當大希律王擴建耶路撒冷城後,他曾用五噸的純黃金鑄造一棵葡萄樹,將之鑲在耶路撒冷東門入口處。因為是純的黃金,因此,每當早上到正午時間,太陽升起照射到耶路撒冷聖殿的東門入口處時,反射出來的陽光之強烈,往往會令那些看到的人難以睜開眼睛。因為陽光照射所輝映反射出來的閃耀金光非常刺眼,會令人無法正眼逼視,這樣,當朝聖者要進入聖殿時,都要低著頭才能進入,這剛好讓人看起來好像很謙卑的態度樣式進入聖殿敬拜上帝一樣。
但作者在這裏用「像玻璃一樣的透明」這樣的句子來表示從天上降下來的耶路撒冷,將會比大希律王當時所用純金打造起來的葡萄樹還要珍貴、純潔,連一點點瑕疵也沒有之意。因為大希律王雖然奉獻了一棵純金葡萄樹,但他也殺害了許多上帝的選民,且當時耶路撒冷的祭司團也經常和商人勾結,行欺騙的勾當(參考約翰福音二:13—17),導致耶路撒冷聖殿雖然有純黃金的葡萄樹,卻是有嚴重瑕疵、污衊的心靈。但相對的,這從天上降下來的聖城,其街道都是用純金打造的,其「透明像玻璃的」一樣,是甚為純潔的,純潔到如同透明的玻璃。也只有這樣純潔的心靈者才能看見上帝(參考馬太福音五:8)。更重要的是,在這城的每個地方都是純潔無比,不是只有城門而已,是連城內的街道都是相當純潔,有如透明的玻璃一般,清澈可見。

第廿二至廿七節:
22我沒有看見城裏有聖殿,因為主——全能的上帝和羔羊就是這城的聖殿。23這城不需要太陽或月亮的光;因為有上帝的榮光照耀著,而羔羊就是這城的燈。24世上各國都要藉著這光行走;地上的君王要把他們的榮華帶到這城來。25城門要整天開著,永不關閉,因為那裏沒有黑夜。26列國都要把尊貴榮耀帶到這城。27但是,那不潔淨、行為可憎或撒謊的,都不能進去;只有名字寫在羔羊生命冊上的才可以進去。

這段經文在描述這座從天上降下的新耶路撒冷城,乃是一座非常榮耀的聖城,因為上帝和羔羊就是該城的管理者和掌權者。作者約翰用該城不需要太陽月亮的照耀也會明亮、光芒四射這樣的筆法,來突顯出與人所建造的城需要太陽及月亮才能看見之境界完全相反。
第廿二節,城內「沒有」聖殿,這就和舊有的耶路撒冷城內「有」聖殿成對比。就像新天新地「沒有」海,與原先創造的天地之中「有」海一樣,都在說明「新」與「舊」之間確實是有差別的。對早期的以色列人和從被擄之地回來後的猶太人來說,沒有「聖殿」的城,不可能被稱之為「聖城」,因為沒有敬拜上帝的聖殿,就不會有上帝臨在。但從天上降下來的新的耶路撒冷城卻是沒有聖殿出現,原因是上帝和羔羊就是聖殿本身。
「全能的上帝和羔羊就是聖殿」,可將這句話用來比較約翰福音第二章十九節、廿一節,另外也可參考哥林多前書第三章十六至十七節,以及約翰福音第四章廿三至廿四節,這些經文都在說明一個基本觀念:敬拜上帝必須用誠實、敬虔的心靈來敬拜,而這種心靈是在每個人的身上。因此,每個人的身子就是敬拜上帝的「聖殿」一樣。另一方面,「全能的上帝和羔羊就是聖殿」這句話,正在說明新的聖殿和舊的聖殿已經有了差異,舊的「聖殿」是用獻祭作為主要敬拜方式,但新的聖殿就是「上帝和羔羊」,表明的是將過去用獻祭作主體敬拜的方式已經過去了。因為「羔羊」已經完成了所有獻祭的禮儀了。
第廿三至廿四節,上帝本身就是亮光,羔羊就是城內的燈。先知以賽亞說上帝就是亮光,會照耀在祂子民的身上(參考以賽亞書六十:2—3、19—20節)。詩人則是這樣讚美著上帝說:「你就是生命的泉源;在你的光照中我們得見光明。」(詩篇三十六:9)。約翰福音第八章十二節,耶穌基督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會得著生命的光,絕不會在黑暗裏走。」聖經的作者喜歡用「光」與「燈」來表示生命的力量。
第廿五至廿六節,讓我們看到一個重要的認識:有光的地方,就不會有黑暗。上帝和羔羊既然就是新的耶路撒冷城之光,這樣城內就不會有黑夜,因為有上帝的亮光照耀著,也同時表示有上帝住在城內。這樣,有上帝同在的地方,跟上帝在一起的人,生命就不會有驚嚇、恐懼和擔憂,也不會有危害生命的力量存在,因為大家都是一樣尊貴、榮耀,沒有人會因為生命有被殺害的威脅而恐懼(參考以賽亞書二:2—5)。也因此,這樣的城根本就不需要關上城門來當作「隔離」的需要。換句話說,在上帝的城內,是不會有彼此之分,也不需要分別你、我。使徒保羅說耶穌基督來到世界上,就是要打破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的隔閡,使這兩人成為「合而為一」,使他們彼此之間有「和平」(參考以弗所書二:14)。
第廿七節,作者再次提到「生命冊」。在第二十章十五節,作者提到名字沒有記載在上帝生命冊中的人,都將會被扔進「火湖」裏。現在則是說只有名字記載在生命冊中的人,才能進入上帝的聖城,也就是新的耶路撒冷城中。相對的,就是那些在生命冊上沒有名字的人,他們要被排拒在城外、被丟棄的人,這些人會像耶穌基督所說的,只能在外面咬牙切齒、哭泣(參考馬太福音八:12、十三:42、50、廿二:13、廿四:51、廿五:30,路加福音十三:28)。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章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與上帝契合在一起的生命,就是永恆的生命,擁有這種生命的人,不會有恐懼、不安,因為他知道上帝就在他的生命中。

啟示錄作者給我們一個最好的信息,就是「上帝的家在人間了」,且說上帝要親自與人同在,這是多麼大的信息啊!想想看,有上帝同在的世界,該是多麼美的一個景象。這就像約翰福音第一章十四節所說的:「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充滿著恩典和真理。」沒錯,有上帝同在的地方,就有真理。耶穌基督說認識真理的人,將因為認識真理而獲得自由(參考約翰福音八:32)。這種自由使人感受到生命充滿著上帝的恩典,會使人的生命充滿著喜悅、能力,勝過世上一切的苦難。
在啟示錄寫作的時代,那時候的信徒受迫害相當嚴重,隨時都會有被逮捕的可能,他們的聚會甚至被逼到必須進入墓穴中,或是到深山人煙稀少的地方去聚會,其實在這種地方聚會心裏是很不安的。但在信仰的支持下,他們還是照樣聚會,但他們在期盼一個新的生活環境,這種環境就是有上帝同在的世界,他們深信在這種環境之下,生命會充滿著喜悅、活力,就像在第廿一章四節所說的:「上帝要擦乾他們每一滴眼淚;不再有死亡,也沒有悲傷、哭泣,或痛苦。以往的事都已經過去了。」對作者時代之信徒來說,這是多麼有生命期盼的一個新天新地啊!因為不再有死亡,也不會再有悲傷、哭泣,或痛苦的時候,因為上帝的國度已經降臨,上帝要親自和人居住在一起。
想想看我們的時代,豈不是也在期盼這種沒有死亡、悲傷、哭泣,或痛苦的時代臨到我們當中?我們豈不也是經常生活在這種痛苦與不安的世代中?我們的這個時代,並沒有因為經濟生活富裕而更快樂,相反的,我們發覺越來越有不安定的感覺;我們擔心沒有下雨的日子,因為會有旱災的可能,使大家生活在缺水的環境中;另一方面我們也在擔心下大雨的日子,會造成嚴重水災,甚至是帶來土石流而釀成更大的災難;我們擔心孩子輸了起跑點,因此,每天開車、騎機車載著孩子到處去學習各種手藝技巧,希望我們的孩子成為天才兒童,成為資優班的天才孩子,但另一方面,卻又擔心孩子因此承受不了,而變成問題青少年;我們希望丈夫的事業能夠有好的發展,卻又擔心去中國包二奶、三奶;我們希望農產品外銷去中國,卻又同時擔心中國的農產品進口到咱們台灣來等等,類似這樣的矛盾一直環繞在我們生活的周遭,使我們無法安心生活,也無法免除心中的恐懼。
最近我去了一趟加拿大的溫哥華參加一場婚禮,很多熟悉的朋友問我一句相同的話:「盧牧師,台灣安全嗎?」我回答說:「當然是,很安全啊,要不然我怎麼會來這裏參加婚禮?」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台灣的一些場合,有人這樣問我:「盧牧師,你看台灣還有未來嗎?」我的回答是這樣子的:「我們信靠耶穌基督的人,對任何一塊上帝所賞賜給人居住的土地都有盼望。怎麼會沒有未來?」他們一聽我這麼回答,都會覺得我很「八股」,有的人會奇怪我怎麼會那麼有信心?我的回答其實很簡單,一個信耶穌基督的人,要是對上帝沒有信心,即使是生活在最安定的社會環境中,也是一樣不會有平靜的心靈。一個人若是對上帝沒有認識,即使是居住在最美麗的環境中,也一樣不覺得有上帝同在。一個人若是體驗到上帝的同在,是他生命的主宰,這樣的人就算是生活在最差的物質生活境遇中,居住在最惡劣的環境中,也會有平安的心靈。
台灣社會並不缺乏有錢的富人,但這些有錢的富人並不一定擁有平安的心靈,因為沒有真正信仰認識上帝在耶穌基督裏的救恩,這一點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二、一定要相信上帝會有審判,千萬不要輕看上帝的審判,祂的審判是公正的,且不是依據我們的標準,而是依據祂手中的生命冊作為依據。

在我們所讀的啟示錄第廿一章裏,我們看到作者描述著天使手中拿著一根尺在丈量。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作者記錄了坐在寶座上的上帝所說的話,非常清楚地在進行審判每個受造的生命。其中有一群人被上帝判定為「得勝的人」,另一組則是那些「不潔淨、行為可憎或撒謊的」,這兩組人就像馬太福音第廿五章三十一至四十六節所記載的一樣,在審判的日子來到時,會分成「綿羊」和「山羊」。
聖經給我們兩個清楚的教導:一是絕對有審判,且是上帝親自審判,不是假他人之手。二是因為上帝是公義的,因此,祂的審判也是公正的,不會有偏袒。因為上帝的審判並不是依據我們的標準,也不是依據我們自己的記錄,而是上帝自己有一把尺,在祂的手上有一本生命冊,記載著祂認為值得記錄在裏面的名字。
先知以賽亞就曾傳出上帝要他傳講的信息,說:

「上主說:我的意念不是你們的意念;
我的道路不是你們的道路。
正如天高過地,
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
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以賽亞書五十五:8—9)

正像這樣,以人的標準來看上帝的審判,必定會有差距,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清楚。我們不是要尋求人的標準,而是要尋求上帝的旨意,這一點認識是非常重要的。使徒保羅很清楚地告訴我們,要把目標放在天上,他說:「我向著目標直奔,為要得到獎賞;這獎賞就是屬天的新生命,是上帝藉著基督耶穌呼召我去領受的。」(腓立比書三:14)沒錯,基督徒的盼望在天上,看上帝從天上來的賞賜,因為人間的一切很快就會改變、消失,只有天上的才是永遠的。
同樣的,當我們看到世上許多榮耀的時候,請注意,不要被這些所迷惑,要看的是屬於天上的賞賜,我們能得到多少?這一點才是我們要關心的,因為這是上帝在裁判,而上帝的裁判、衡量才是真實、可靠,且是永遠的。
(講於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