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作忠實的管家(一)

經文:提多書一:1-16

作為一個福音工作者,即使是使徒保羅也是需要伙伴的,這些伙伴有可能就是同在一起工作的人,但也有時候是分別在不同地方工作,但卻擁有相同理念的人。這就像在全世界有許多國家都有民間自行設立動物保育協會、或是人權組織等之類的團體。在使徒保羅傳福音的時候,他就是得到許多好的福音伙伴,例如提摩太、提多、路加等人,他們都是跟隨使徒保羅四處去傳福音,後來提摩太、提多還都曾被使徒保羅授命去協助教會牧養的工作,像提摩太被派去以弗所教會,原因是該教會出現了一些狀況,就是「有些人在那裏傳不正確的教義」,使徒保羅要提摩太去阻止那些人繼續傳播這種錯誤的信息(參考提摩太前書一:3─4)。而提多也曾被使徒保羅派去哥林多教會協助那裏的牧養事工,他在哥林多教會曾受到那裏的信徒熱心又真實的接待(參考哥林多後書七:15、八:16)。

有好的同工,那是牧會工作上非常美滿的一件事,這也是我自己在牧會工作上的經驗。更重要的,有好的同工才是維持獻身傳福音使命感最好的力量來源,有些傳道者經常會感覺到孤寂、無力,原因就是找不到好的伙伴。使徒保羅最大的福氣,就是有好的福音伙伴一直隨行在身邊,直到他被關在羅馬監獄中,也是有隨伴者在身邊協助他。

我們現在所讀的這本書信,就是使徒保羅寫給他的門徒提多的,就像他寫給最得意的門生提摩太一樣。其實,提多也是使徒保羅心中很信任的一位學生,他甚至看提多就像他對提摩太的看法一樣,都是將之稱呼為他的「真兒子」(參考提多書一:4,另外參考提摩太前書一:2、提摩太後書一:2)一樣。
當我們在看這本寫給提多的書信時,就會看出提多在使徒保羅的心目中是多麼的重要,因為提多就是他最好的同工之一,也因為這樣,這封書信對使徒保羅來說,就有很特別的意義。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經文的內容:

第一至四節:
我--保羅是上帝的僕人,耶穌基督的使徒。我蒙召、奉差遣去幫助上帝選民的信仰,引領他們認識我們的信仰所教導的真理;2這真理是以盼望永恆的生命為根據的。那不撒謊的上帝,在萬世以前,已經應許把這永恆的生命賜給我們,3在時機成熟的時候,便藉著信息的宣揚顯明出來。我受了付託,奉上帝--我們救主的命令負起傳揚這信息的任務。
4提多,我現在寫信給你;你在我們共同的信仰上是我的真兒子。
願父上帝和我們的救主基督耶穌賜恩典、平安給你!

這本書信一開始,使徒保羅就自稱是「上帝的僕人」,這種用法很少見,因為在別處他都是用「基督的僕人」(參考羅馬書一:1,腓立比書一:1),這裏卻是用「上帝的僕人」。

「僕人」,這詞原本指的是「奴隸」的意思,也就是說完全屬於主人所擁有的財產,個人沒有甚麼自由可言。另一點,在希臘文這個「僕人」一詞「doulos」,並沒有用在獻身給神的人的身上。但在舊約聖經中,先知們或是上帝特別揀選的對象,通常都會被稱之為上帝的僕人(參考民數記十二:8、十四:24,約書亞記一:2,撒母耳記下三:18、七:5,詩篇一○五:5─6,以賽亞書二十:3,耶利米書七:25,哈該書二:23)。因此,當使徒保羅採用「僕人」這個名詞表明自己的身份時,他的意思就是指:自己是心甘情願地接受上帝差遣,也完全遵照上帝的話語傳達信息,就像舊約聖經中那些被上帝揀選出來的先知們一樣。因此,他就是用這樣的心境在說明自己是被上帝揀選出來的「僕人」,主要的目的就是幫助信徒們明白真確信仰的「真理」。他也用這種心境教導提多,為的是希望提多也會像自己一樣的態度,心甘情願地成為福音的「僕人」。

第二節使徒保羅解釋了「真理」的意義。他強調「真理」是和「永恆的生命」分不開的。我們應該很清楚記得耶穌在傳福音中,經常有人來問及怎樣才能得到「永恆的生命」的問題(參考馬可福音十:17,路加福音十:25)。在耶穌基督的教導中,也經常提起有關「永恆的生命」的問題(參考馬太福音十八:8、9、十九:29、廿五:46,約翰福音三:15─16、四:14、六:40、47)。

再者,這裏使徒保羅特別提到上帝乃是「不撒謊的上帝」,意思就是上帝乃是「信實的上帝」。「信實」,這個詞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對所立的「約」永遠執著固守,不改變、也不會忘記之意。這位「不撒謊的上帝」到底在「萬世以前」給了人甚麼應許呢?若是我們從「約」的認識來了解,就會明白上帝與人所立的「約」就是拯救的愛。對人在生命中的苦難,上帝決定要將人從苦難中拯救出來,而這就是第三節使徒保羅所提到的,他受付託就是要宣揚上帝拯救的信息。

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就是在第三節這裏所用的「奉上帝──我們救主」,這樣的用詞已經在表示拯救的工作,是依照上帝的旨意在進行,耶穌基督來到世界上,就是依照上帝的旨意而來的。這也是使徒保羅所說的:「上帝對我們顯示了無比的愛:當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基督已經為我們死了!」(羅馬書五:8)看,耶穌基督的死正好顯明上帝拯救的愛,而這就是上帝的旨意,不是人的計畫。

第四節讓我們看到使徒保羅與提多之間的親密關係,有如「父子」一樣,就像他對提摩太的態度也是這樣。

提多是希臘人,他跟使徒保羅和巴拿巴一同回到耶路撒冷去,使徒保羅帶他在身邊,但並沒有替提多行割禮,因為他並沒有猶太人的任何血統關係,不像提摩太還有母親是猶太人,而為了要帶提摩太去傳福音,使徒保羅特地為提摩太行割禮(參考使徒行傳十六:3)。也可能因為使徒保羅沒有替提多行割禮,又帶他回到耶路撒冷教會去,導致教會中有些保守派的人相當不高興。但使徒保羅就是依舊堅持提多不用受割禮,也是能成為很好的同工(參考哥林多後書二:6),甚至在使徒保羅的工作中,幾乎就是不可或缺的伙伴(參考哥林多後書二:13)。

在第四節b句,使徒保羅稱耶穌基督為「我們的救主」,而在第三節也稱上帝是「我們的救主」,然後在第二章十節有說「我們救主上帝」,接著在第十三節又稱「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而後在第三章四節又稱上帝是「我們的救主」,又在第六節則稱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救主」,這樣的交替用法,讓我們看到使徒保羅整個思想中要表達的一個觀念:耶穌基督就是和上帝合一的救主(參考約翰福音十七:11、21、22)。 他對腓立比教會的信徒說:耶穌基督「原本有上帝的本質,卻沒有濫用跟上帝同等的特權。相反地,他自願放棄一切,取了奴僕的本質。他成為人,以人的形體出現」(參考腓立比書二:6─7),這就是使徒保羅所要讓我們明白的救主耶穌,其實就是上帝「道成肉身」來到世界上的。

第五至九節:
5我把你留在克里特,目的是要你處理那些還沒有辦完的事務,並且在各城市設立長老。我曾經吩咐過:6當長老的必須是無可指責的人。他只能有一個妻子;他的兒女都應該是信徒,沒有放蕩或不受管教的事。7他既然作教會的領袖,作上帝的管家,就應該是無可指責的。他必須不傲慢,不暴躁,不酗酒,不好鬥,不貪財;8要樂意接待人,喜歡做好事,莊敬自重,要正直,聖潔,能管束自己。9他必須堅守那可靠、符合教義的教訓。這樣,他就能夠用健全的教義來感化別人,同時糾正那些反對的人的錯誤。

這段經文很清處地是在告訴提多,怎樣管理、組織教會。而在這方面,使徒保羅認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設立長老。如果我們看使徒行傳第十四章廿三節,就會發現使徒保羅和巴拿巴出第一次去旅行傳道時,在彼西底的安提阿教會就已經開始設立長老管理教會了。在他寫給提摩太的書信中也提到設立長老的要件(參考提摩太前書三:1─7)。

現在使徒保羅要提多留在克里特這個地方,並且要他在該地教會設立長老,主要也是希望該地教會能自立起來,因為長老就是在負責管理和幫助福音事工者。我們也知道使徒保羅一向將自己定位在「傳福音者」的角色上,他甚至很堅定地表示:「我一向的抱負是在還沒有聽見基督的地方傳福音,免得我的工作建立在別人的基礎上。」(羅馬書十五:20)若是這樣,就不能以「牧會」的福音工作者看待使徒保羅,他最好的方式就是周遊各地,帶福音到每個他想去的地方,然後將建立起來的教會託付給當地教會的長老、執事去擔當。這種方式也是早期傳福音者最常用的,像早期來台灣的宣教師也是這個樣式,然後發展出在當地創辦神學教育機構,培養當地的傳道者接續牧養教會的事工,也同時投入開拓福音據點的事工。
第五節,克里特,這是位於地中海中的一個很大的島嶼,在希臘的東南邊。使徒行傳第二章十一節記載,在聖靈降臨於使徒們身上時,那時在場的群眾當中,也有來自克里特島的人。另外在使徒行傳第廿七章十二節則記載使徒保羅上訴羅馬皇帝法庭途中,押解他的船隻曾經在這島的港口停留過,使徒保羅很可能就在這時上了這個島,並且對此島有好的印象,再加上最初就有人因聖靈降臨的感動,已經有了福音的種子,因此,當他第一次被釋放出監獄時,可能就與提多來到這個島上傳福音,並且建立教會。可是我們並不知道在該島上有多少信徒,或是有多少間教會。

第六至九節,這段經文提到要設立長老應該注意或是揀選人當長老的要件:
一是「無可指責的人」(六節),這句話並不是說一個人完美無缺點,而是說不要有被別人握有攻擊把柄的人。甚麼是「無可指責」呢?在這裏使徒保羅提到的就是「只能有一個妻子」,同樣的,若是對一個女長老來說,就是「只能有一個丈夫」,這樣的強調和提摩太前書第三章二節所提到的是相同的。為甚麼要這樣強調?因為這是一個信徒信仰生活最基本的要件。一個對婚姻不忠實的人,等於在信仰上不夠忠實。聖經一再以「丈夫和妻子」之間的關係在形容上帝和祂的子民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在信仰團契裏最擔憂的就是有淫亂的行為,因為新約聖經時代的社會,宗教信仰祭祀中經常會混雜有娼妓在裏面,很容易使人陷入淫亂。如果基督徒信仰團契中沒有這樣嚴厲要求婚姻關係,很可能會讓人分不清楚信與不信之間到底有甚麼差別。

再者,除了忠實於婚姻生活外,更進一步要求兒女也是要在信仰上清楚、明白真理的人。換句話說,身為一個教會的長老,就是在指導信徒認識真確的信仰,若是連自己的兒女都無法指導,這樣的人要成為信徒們的信仰指導者,依照使徒保羅的看法,並不適合擔任長老的角色。這也讓我們看到早期教會的建立,都是從家庭開始,例如腓立比教會從呂底亞的家開始,先帶領自己的家人信主耶穌,這樣就是為福音奠下了基礎。

二是在生活上有規範的人(七節)。使徒保羅在這裏列出了幾點:包括有不傲慢、不暴躁、不酗酒、不好鬥、不貪財等五項。其實,將這五項併合起來看,就會明白他要求一個長老應該懂得怎樣在生活上有所節制。這種節制的內容有謙卑的態度,也有知道與人和好,並且在錢財的事上沒有貪的念頭。
這裏所謂「不暴躁」,是指不亂發脾氣,也就是對事理明白,不是無的放矢。或是將微小的事擴大批判,這樣很容易導致信仰團契受傷。

「不貪財」,這一點對身為長老的人最需要注意了。教會的錢,是來自信徒的奉獻,因此,會好好管理信徒奉獻的錢,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更重要的,就是不會從管理教會錢財之中,有貪的念頭,因為奉獻的錢,等於是上帝的。貪教會錢財,等於是貪上帝的錢財一樣,是很嚴重的錯誤。
三是在有積極幫助人的信仰態度。基本上我們可以這樣了解:長老就是被揀選出來要幫助信徒的人,不是要人家來伺候的「官員」。耶穌基督在教導他的門徒時說:

「你們知道,世上那些被認為是統治者的有權管轄人民,領袖也有權支配人民。但是,你們卻不是這樣。你們當中誰要作大人物,誰就得作你們的僕人;誰要居首,誰就得做大眾的奴僕。」(馬可福音十:42─44)

將耶穌基督對門徒說的這段話,用來看今天的教會,想想看,如果當一個教會長老豈不就是信徒們的領導者嗎?若是還要人家來伺候,這樣的長老已經不是長老,恐怕連初信的信徒都不如。
使徒保羅在這裏提到幾點積極的面,包括有「樂意接待人」、「喜歡做好事」,這兩點在教會信仰團契中非常重要。如果一個牧師也需要用很多時間在這些接待人的事上,相對的就會用較少時間在福音的事工上。我就發現過去北美台灣人教會在福音事工上最大的缺陷,就是用太多時間在接待人的事上,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喜歡做好事」,這句話指的就是心甘情願地參與服事的工作。福音就是指好消息。而做好事,就是在傳福音。所謂的「好事」,就是對福音有見證的事。這樣,在教會信仰團契中,所謂「做好事」,就是指會幫助人,且會很樂意、勤快地幫助人。其實,一間教會之所以會緊密地連結在一起,就是靠著熱心的兄姊隨時出手幫助、扶持那些需要者。身為長老,就必須是在這方面更積極,成為信徒的榜樣。

四是對聖經的教導有明確的認識(九節)。這一點恐怕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了,如果一個長老,對聖經的認識很陌生,那又將怎樣幫助信徒明白信仰的要義?也從這裏,我們看到使徒保羅對認識聖經的要求很重視。他在寫給提摩太的書信中也是一再強調要對聖經要有真確的認識,才是成為一個在福音事工上「無愧的工人」(參考提摩太後書二:15),並且要提摩太在聖經上多下功夫(參考提摩太前書四:13),他說聖經可以幫助人有智慧,明白真理,可以指責謬誤的行為,讓人走正途(參考提摩太後書三:15─16)。

現在他告訴提多,選出來的長老必須是知道「堅守可靠、符合教義的教訓」,這樣才能「同時糾正那反對的人的錯誤」。這也幫助我們看出一點:克里特地區教會裏,已經有人在傳達那些謬誤的信息,與聖經的教導不符合。

我一再說過,聖經就是教會的基礎,這也是長老教會創會者約翰‧加爾文一再強調的話。身為長老,必須對聖經的研究有執著,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功課,因為聖經就是維持教會秩序最重要的依據。

第十至十六節:
10因為有許多人叛道,用荒唐無稽的話欺騙別人,尤其是那些主張受割禮的猶太基督徒。11你必須禁止這些人說話;因為,他們為了貪圖錢財,已經用不該傳講的學說破壞了許多家庭。12他們克里特人自己有一個先知說過這樣的話:「克里特人總是撒謊,是惡獸,好吃懶做。」13他這話沒有講錯。所以,你必須嚴厲地責備他們,好使他們有健全的信仰,14不再聽猶太人那些荒唐的傳說和那些背棄真理的人所堅持的規例。15對潔淨的人來說,一切都是潔淨的;但對那些污穢和不信的人來說,沒有一件東西是潔淨的,因為他們的心地和良知都污穢不堪。16他們宣稱認識上帝,卻在行為上否認他。他們是可惡的,是叛徒,做不出甚麼好事來。

這段經文讓我們明白為甚麼使徒保羅要提多在克里特地區的教會選出長老之因了。就是因為在該地區的教會裏,有猶太基督徒還是堅持要成為一個基督徒,就必須先經過「割禮」這道手續。這也是使徒保羅最初在安提阿教會中遇到的困擾(參考使徒行傳十五:1)。我們知道使徒保羅是一個非常正統的猶太法利賽派的人(參考腓立比書三:5),受過嚴格的摩西經典的訓練(參考使徒行傳廿二:3),但在遇到復活的耶穌基督向他顯現之後,有了完全的改變,使他知道一個人得救,與是否遵守摩西法律的規章沒有直接的關係,只有信靠耶穌基督才能使人從罪惡中獲得拯救的恩典而脫離因罪帶來的死亡(參考羅馬書六:23)。因此,他開始有了嶄新的信仰認知,也在傳福音的當中,一再對那些猶太基督徒堅持要外邦人接受割禮才可以加入教會這個信仰團契的事,表示強烈的抗議(參考加拉太書五:6、六:15)。

我們可以這樣了解:使徒保羅並不是反對割禮的事,就像他為了要帶提摩太去傳福音,由於提摩太的母親是猶太人,父親是希臘人,在猶太人的觀念中,只要母親是猶太人,生下來的孩子就算是猶太人。因此,使徒保羅知道提摩太尚未接受割禮,於是在出發去傳福音時,他主動替提摩太行割禮(參考使徒行傳十六:3)。而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使徒保羅帶提多出去傳福音時,並沒有為提多行割禮,因為提多是一個外邦人(希臘人)。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並不是反對割禮,而是反對必須先接受割禮之後,才可以享有耶穌基督救恩的這種看法,他認為這樣的觀點已經將耶穌基督的救恩給予「條件化」了,且這種條件並不是必要的要件。

現在他特別提到猶太基督徒又在克里特地區的教會中傳割禮的信息,這使他相當惱怒,因為割禮根本就不是福音的本質,福音的本質是耶穌基督。如果割禮那樣重要,為甚麼受過割禮的人會將耶穌基督給釘死在十字架上呢?因此,在使徒保羅看來,堅持對外邦人行割禮才可以享有耶穌基督救恩的這種看法,對福音的廣傳只會造成極大的阻礙,對於認識福音並沒有任何幫助。於是,他希望提多在這件事上有個好的處理方式,看怎樣阻止這種謬誤的信息繼續傳出去。而使徒保羅認為在克里特教會設立長老就是為了要達成這個目標,讓教會的長老來協助提多維持教會的秩序。

第十一節,使徒保羅要提多「禁止這些人說話」,要怎樣才能禁止這些人說話?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聖經來教導信徒們明白謬誤或正確的差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堵住這些傳講錯誤信息的人的嘴。台語有一句俗語說:「話,在人家的嘴裏。」意思就是人家要怎樣講,我們無法用手去掩住別人的嘴巴,但是,設若有明確的事實,則想要扭曲事實亂講話,也會被人唾棄。
再者,使徒保羅提醒這些傳講不正確信息的人,也就是過去他經常提起的所謂的「假教師」,主要目的就是貪圖錢財,表面上看起來他們好像大發熱心一樣,但骨子裏就是想要賺錢。把福音當作商品販賣賺錢,這樣的行為也發生在哥林多教會中(參考哥林多後書二:17),其實最惡劣的就是這種行徑,因為這和褻瀆上帝的救恩一樣,沒有分別。

第十二節使徒保羅提到在克里特有一位先知,但卻沒有說這位先知的名字是誰。很可能這句話在使徒保羅的時代是一句很流行的俗語,用來形容克里特人的個性,因此被使徒保羅採用當作教導的材料。
使徒保羅採用這句俗語在形容克里特人時,主要在說明當地的人很狡猾,不誠實,不要被他們的外表所欺騙。因此,在第十三節,使徒保羅就要求提多一定要教導信徒活出信仰不同的樣式,這樣就可以區別出信與不信之間的差異。一個在信仰上有健全的人,必定是誠實的。因為誠實乃是成為基督徒最基本的要件。而且一個信了耶穌基督的人都會知道,認真工作就是在反應一個人內心是否誠實,不會只圖享受別人勞碌所得,而是會更認真,好將自己勞碌所得到的也能與別人分享。

第十四節,這裏再次指出猶太基督徒荒唐的傳說,意思就是這些人只會在意一個人是否有受割禮,甚至將割禮看成勝過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與復活之救恩,這是荒唐的謬論,使徒保羅提醒提多注意這件事。不論他們對割禮的說詞說的再怎樣動聽,都可以不必理會之意。

再者,這一節也指出這些猶太基督徒雖然一面強調遵守摩西法律割禮的重要性,但卻不是真正的遵守摩西法律規章,而是假借或是利用摩西法律,進行的卻是欺騙錢財之舉罷了。因為真正摩西法律在教導的就是要誠實面對上帝,因為上帝就是聖潔的上帝,聖潔的上帝怎能允許祂的子民有欺騙、不誠實的行為呢?不可能!摩西的法律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上主、你們的上帝是聖潔的。」(利未記十九:1─2)
第十五節,這一節說出了當時教會遇到的問題,除了猶太基督徒對割禮的堅持外,還面對著另一個造成信仰認知上的困擾,就是所謂「重智派」(Gnosticism)者的困惑,這派的人主張人的肉體是骯髒、邪惡的,只有靈魂才是潔淨的。因為耶穌基督是神聖的,因此他根本就沒有降生在人類世界上,因為人的世界是這麼的骯髒,怎能被這樣聖潔的救主居住呢?這就是「重智派」者所強調的一種對耶穌基督降生、死、復活等相對看法。「重智派」的人還會強調說一個人若要真的要過得潔淨,就必須謹守禁慾主義,不要結婚,也不要吃某些食物等,這樣的說詞也困擾著以弗所教會,因此,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使徒保羅寫給提摩太的書信中,要他注意這一派的人對信徒造成的影響(參考提摩太前書四:3)。

使徒保羅在這裏就特別提到,對這些人可以根本不理會他們,因為一個人的心中意念如果是骯髒的,想的、看到的,都會認為是不潔淨的。耶穌基督的門徒因為飯前沒有洗手,而遭遇到從耶路撒冷來的經學教師和一些猶太人指責不遵守祖先的傳統規律時,他就很不客氣地指出他們這些宗教領袖們並不是真的在遵守摩西法律的規定,只不過是虛有一個潔淨的外表,內心卻是充滿著污穢。他還針對這個問題特別指出一個有關對父母孝順作為例子來證明他們的虛偽,和進行實質鑽法律漏洞的行為(參考馬可福音七:8─13)。然後他告訴門徒,一個人是否潔淨,並不是在於吃甚麼東西,而是在於內心的意念,他說:「那從外面進到人裏面的不會使人不潔淨;相反地,那從人裏面出來的才會使人不潔淨。」(參考馬可福音七:15)將這句話用來比較第十五節經文,就會明白使徒保羅所說的話的內容了。

第十六節是對前述經文的一個結論,其實這句話還是回到一個信仰主要基礎點:誠實的心面對上帝。這種態度也是先知們當時對以色列人提出的呼籲,希望他們放棄虛偽的敬拜(參考以賽亞書廿九:13,耶利米書十四:10),不要用那樣多繁文縟節的禮儀,來隱藏內心的污垢,而要將上帝的愛真正地落實在生活上(參考以賽亞書一:15─17,彌迦書六:6─8)。使徒保羅雖然曾說過:「如果你口裏宣認耶穌為主,心裏信上帝使他從死裏復活,你就會得救。因為我們心裏這樣信,就得以成為義人,口裏這樣宣認,就會得救。」(羅馬書十:9─10)但這並不表示只要相信在口裏或心裏就好,而是要將這些所宣告、所相信的,在行動上付諸實現出來才是正確的,這也就是為甚麼他要信徒在生活上必須從這個世界上區隔出來,特別是在心思意念上,應該和這時代的社會有所分別
才對(參考羅馬書十二:1─2)。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章經文帶來的信息:

一、基督教會應該就是個上帝福音忠實的管家,忠實的管家就要以積極的態度見證福音。

我們看到使徒保羅在交代提多,要從克里特地區的教會中選出長老來當教會的管家,幫助信徒建造正確的信仰。而且使徒保羅也提供給提多一些有關推選長老的建議,我們從這些建議中可以看到他的要求並不多,可以說只有一點:誠實。

誠實,不僅是沒有欺騙這種狹義的看法,而應該是包括了很實在、確實的行動才對。因為沒有欺騙別人,這是消極的態度。積極的態度,就是以身作則,將自己應該負起的責任落實在每一件事上,這樣的認識才是正確的誠實之意。

我們應該有這樣的看法:基督教會就是福音的管家,就像是一個「長老」一樣,要傳達的是正確的聖經信息,要見證的是上帝在耶穌基督裏的愛。因此,當一間教會沒有誠實時,根本就無法見證福音,也傳不出福音的信息。同樣的,除了消極的誠實之外,基督教會更應該有積極的態度來見證上帝在耶穌基督裏的愛,而不是只有在享受上帝的恩典和祝福而已,這樣的態度不是正確的。

好多時候,我會聽到有教會這樣感謝上帝,說上帝賜給他們甚麼「好康」的恩典,這樣的感謝固然正確,但卻缺少了聖經給我們更重要的教訓,就是分享上帝在耶穌基督裏的愛給需要的人,因為我聽不到該教會怎樣分享他們從上帝所得到、領受到的愛。這種信仰就是缺乏落實的行動,表面上看起來是誠實的教會,實際上就是沒有真實的將聖經的教訓實踐出來。

這次第四十一屆(二○○四年元月廿六日開始)的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我在演講中問所有參加的兩百名青年,有幾間教會呼籲信徒關心伊朗這個國家因為地震帶來的災難?結果只有五名學生舉手,而讓我感到安慰的,就是這五名學生都是咱教會的,其他的學生都說沒有聽過牧師有這樣的呼籲。但我告訴所有學生,這是過農曆年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發出給所有教會的信函,要大家一起關心伊朗震災的苦難,並且為救助伊朗的震災奉獻和代禱。其實,不用總會發出信函才要進行,就是當我們看到人類社會苦難時,就應該主動地伸出我們能力所及的手,這樣才是正確的信仰態度。而這樣的信仰行動就是在表示我們有用誠實的心在實踐聖經的教訓。

今年開始,我們又增添對兩間弱小教會的幫助,就是賽夏族的東河和蓬萊教會,我們與這兩間教會分享上帝賞賜給我們的能力。這樣,時至目前,我們總共幫助的有(1)客家的苗栗三義、(2)太魯閣族的和仁、(3)布農族的古風、(4)臺北關心「街友」的活水泉,再加上今年開始這兩間賽夏族教會,共計六間教會。我們這樣做,其實只有一點:作一間真正誠實的教會,就會將聖經的教訓實踐出來,如此而已。

二、傳福音的工作者都需要好的同工,才能使福音的事工達到最好的效果。

當使徒保羅每次傳福音到某個城市,就會有好的同工加入他傳福音的行列,這樣才使他可以專心地在福音事工上付出更多的心力。使徒行傳第十八章一至五節記載了一段重要的歷史資料:

「這事以後,保羅離開雅典,來到哥林多。他在那裏遇到一個在本都出生的猶太人,名叫亞居拉,新近跟妻子百基拉從意大利來,因為皇帝克勞第命令所有的猶太人離開羅馬。保羅去看他們,留下來跟他們一起工作;因為保羅一向靠製造帳棚維持生活,跟他們是同業。每逢安息日,保羅都到會堂去,跟人家辯論,勸導猶太人和希臘人歸信。西拉和提摩太從馬其頓來到的時候,保羅就用全部的時間傳講信息,向猶太人見證耶穌是基督。」

我說這段經文提供了很重要的歷史資料之因,是從這段經文我們看到使徒保羅原本是一面以製造帳棚的工作維持生活、一面利用時間傳福音。後來,他遇到了很好的同工:就是亞居拉和百基拉這對夫妻,他們都是和使徒保羅一樣,以製造帳棚為業維持生活。後來,西拉和提摩太從馬其頓來到哥林多時,使徒保羅和他們兩人就全心、全力投入傳福音的工作,而在背後支持他們傳福音和生活需要的,就是亞居拉和百基拉這對夫妻。如果我們再看腓立比書第四章十四至十六節,也會有這樣令人感動的記載說:

「但是,在我困難的時候,你們來幫助我,我很感激。你們腓立比人都知道,在我傳福音的初期,我離開了馬其頓;那時候只有你們的教會幫助我,有份於我的盈虧得失。在帖撒羅尼迦的時候,不只一次,我有需要,你們就來幫助我。」

但這段經文也讓我們知道使徒保羅對腓立比教會的感念,若不是腓立比教會的大力支持,使徒保羅想要全心、全力地投入福音事工,恐怕也不是那樣容易啊!

有使徒保羅這樣的傳道者,就是因為有一群好的信徒和他同工。一個忠實的傳道者需要好的同工才能培養起來。同樣的,一間教會若要成為忠實的福音工作者,就需要有好的同工。因此,我們應該有這樣的看法:每位信徒都應該成為福音工作者(教會)的好同工,這樣,那間教會在福音的事工上就會有更美好的見證。而有好的同工一起工作時,傳福音的路上就不會有孤獨的感覺。

我依稀記得三十年前(一九七四年)開始出來牧會時,就遇到非常好的同工,那就是當時在台東教會牧會的張清庚牧師,他是一位很好的牧長,經常指導我怎樣照顧會友,怎樣處理會友與教會之間的問題。而在台東關山,有一位非常照顧我的牧長胡文池牧師夫婦,他們兩人就經常主動協助我在教會的牧會工作。
不僅有這些好的牧長在指導,也有好的會友在協助,像胡文池牧師的女兒、女婿都是教會事工最好的伙伴,還有一位溫吉安長老,他是農會總幹事,但卻對教會工作非常重視,任何聚會他都是自己帶頭參加,特別是家庭禮拜,不論路途多遠,他一定都會參加。身為農會總幹事,有很多應酬、交際的工作,但只要是教會有聚會,他都會將這些社交的活動排除在外。我就曾在總會「新使者」雜誌上寫了有關他的文章。其實,讓我一直懷念在心的,也就是這間教會,不僅有這樣熱心的長老,且是除了長執之外,還有好幾位信徒都是非常好的同工,他們本身就是國民小學老師,但卻撥出可能的機會和時間,積極參與教會開辦的托兒所,全心投入這個托兒所的一切工作。我就非常想念有一位後來擔任國小校長的李信樂老師,以及現在擔任桃園平鎮高中校長的張永鄰校長,他們都是全力投入協助教會事工,才使得一間小小的鄉村教會,卻可以成為當時東部很有「口碑」的托兒所以及推動「社區衛生健康教育」的中心。

在一九八四年八月,我從台東關山換到嘉義西門教會牧會,在嘉義西門,我也找到許多位好的同工,他們當中除了長執之外,還有很多是青年,每當要舉辦快樂兒童營,他們就一馬當先策劃所有的活動,並且主動地從學校找來同學協助。我感到非常有趣的是,為了要應付那六百多名小朋友的兒童營,沒有足夠的老師,該怎麼辦呢?我們那些青年主動地把學校班上要好的同學帶來,並且跟他們先預習要講的聖經故事,之後帶在自己的身邊,請同學協助帶班管理秩序。我都是只負責每天開會時的祈禱,以及閉會時的祝禱,其它一切事工都是他們肩挑起來擔當。連續兩個禮拜的兒童營,想想看,有六百個小朋友參加的營會,總共需要多少個同工?再想想看,當時大約有一百個小朋友是騎腳踏車來參加的,要怎樣安排這些腳踏車?將近七十名同工的晚餐要怎麼解決?當放學時,教會就在大馬路邊,又是市區要道,那樣多的小朋友要過十字路口的馬路,安全上怎麼處理?不要小看這些,若是做得好,小孩子的家長就會信任教會,下次舉辦他們就會再來參加,福音的事工就是這樣子展開的。

來台北咱東門教會之後,也同樣得到許多同工,大家都很認真且用心的參與,不但這樣,也有很多查經班的兄姊加入了同工的行列。我感受很深的,就是主動來辦公室當義工的每一位兄姊,不要小看事情是那樣瑣碎、微小,其實,我們的辦公室工作效率那樣高,其中有一部份功勞就是這些義工媽媽的貢獻。也因為這些微小的工作,像拷貝錄音帶、接聽電話等等,這些都與福音事工有密切關係,我們應該可以這樣說:只要是教會的事工,就是福音事工。有這樣的認識,做教會的工作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有好的同工,在福音的事工上就不會感覺孤單,這是我這三十年來在牧會工作上最大的感受。

(講於二○○四年二月一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