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教會領袖的形像

經文:提摩太前書三:—

在第二章中,使徒保羅非常清楚地說明來到教會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尋求上帝的救恩,但他也強調,基督徒不應該只是在為自己尋求上帝拯救的恩典,也要學習負擔社會責任,為廣大的社會民眾祈禱,同時也要為國家領導者和政府官員祈禱。他說為這些在社會上有權勢的人祈禱,是祈求上帝使他們有更多的愛心,以期在他們充滿愛心的領導下,「使我們能夠過著安寧、和平、端正、虔誠的生活。」(二:)他說這樣的信仰態度才是正確的、好的,「是我們的救主上帝所喜歡的。」(二:)

這讓我們學習到一項重要的信仰功課,要為政府官員祈禱,這樣才是真正的愛國家、愛社會的信仰態度。但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為政府官員祈禱有個非常基本的前題,就是使政府官員有更多的愛心來治理國家,建造國家成為一個有公義、和平的社會。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期待過著「安寧、和平、端正、虔誠的生活」,否則,是很困難的。

為政府官員祈禱,並不是盲目的祈求上帝祝福他們,而是要隨時都會注意政府官員是否有依照聖經的教訓在遵行?有哪些事項是違背聖經的教訓?換句話說,身為一個基督徒,必須隨時關心我們的社會、國家政事,這也是基督徒的社會責任和信仰良知。也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被民眾誤認基督徒很自私,只管自己得救,卻不管社會發生的苦難。

而祈禱是和上帝對話,因此,祈禱必須具備最基本的要件,就是誠實。基督徒祈禱上帝,不能睜眼說瞎話。是正確的,就不能扭曲;是錯誤的,就不能隱瞞。為國家領袖和政府官員祈禱時,我們就必須為他們所做正確的事獻上感謝,同時也要為他們所做錯誤、冤枉人民的事,祈求上帝開他們的眼睛。這樣的祈禱必定和政治人物,或是社會大眾的態度不同;政治人物或社會大眾只在意自己喜歡的政黨或對象,特別是政治人物,他們只關心自己的政權是否有利益,一般社會大眾常在意自己的私利多寡,甚少會想到一個公義的社會,必定會有些自己所不喜歡的政策,例如我們需要負擔更多的稅金,才能建造一個普及各階層的福利社會;必須嚴格遵行交通規矩,才能獲得外出時「行」的安全保障。同樣的,為廣大民眾設想出來的好政策,必須有大多數政黨的支持,否則即使是再好的政策,也無法推出。可是,在野的反對黨會盡所能地挑剔、想盡辦法阻擾,因為他們知道若是輕易支持,將會使執政者得到好的民意反應,對反對黨來說,則是有害。差勁的政黨只講究自己的利益,不會顧及公眾需要。

但基督徒不能這樣,基督徒想到的,就是為了廣大民眾,需要為所有的人代禱,祈求上帝賜福給所有的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基督徒之社會良知和責任。

現在我們讀第三章,這是進一步談到要當一個教會領袖,應該有的基本要件。使徒保羅寫信給門徒提摩太,提到有關教會領袖的資格和要求。教會是個信仰團體,教會幹部的條件和一般民間社團對領導者的要求自然有所不同,否則,信仰團體就不能凸顯出它的信仰意義。再者,教會既然是一個信仰的共同體,就不是以某個人最大,或是某個人最重要,而是以信仰為基礎來治理、維持教會秩序,這也是使徒保羅寫這信給提摩太,提醒他要注意的地方。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經文的內容:


第一至七節:

這話是可靠的。有人說:誰有作教會領袖的抱負,誰就是羨慕一件美好的工作。教會領袖必須無可指責。他只能有一個妻子;他為人要嚴肅,能管束自己,生活有規律,樂意款待異鄉人。他必須善於教導,不酗酒,不好鬥,性情溫和良善,不貪愛錢財。他必須善於處理自己家裏的事,使兒女知道順從,事事敬重。一個人不知道處理自己的家,怎能看顧上帝的教會呢?教會領袖也不應該是初參加教會的人,免得這人心高氣傲,蹈魔鬼的覆轍而被定罪。他在教外也必須有好聲望,免得受毀謗,陷入魔鬼的圈套。


這裏一開始就提到教會組織上特有的名稱「監督」,現代中文譯本用「教會領袖」。在希臘文這個「領袖」的字是用「episkopos」,並不一定只用在教會的組織中,在一般機構中也用來形容有分擔重要責任的工作者,例如在歷代志上第廿四章十九節,就是指那些參與協助以色列人之公共事務者。若是以現今社會的組織來說,就像公司行號董事會裏的「監事」,或是教育、警政機構的「督察」,也都可用這個字。

在教會中使用「監督」,跟一般機構不同的地方,就是教會乃是一個以信仰為基礎的組織,所要面對的是上帝,並不像一般社會機構,有所謂的董事會、法院,或是更高層的機構可以管轄。就像我在第二講所提過的,這是對上帝負責,是良心的工作。在長老教會沒有用「監督」一詞,但用「長老」來稱呼。因此,在舉行長老就任時,主持就任的小會議長就會先念這段經文作為勸勉之用。

約翰‧加爾文用「長老」而不用「監督」是有原因的,因為這與舊約時代以色列人的長老比較接近其意,「長老」是在族群中備受尊崇的人,可以在法庭上擔任審判官的工作,也是部落中有影響力的人。以色列人第一次出現長老,就是在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進入曠野後,他的岳父葉特羅看到他忙碌地在處理人民的事務,於是建議摩西從人民中選出能幹的人,分別擔任「千人、百人、五十人,和十人的領袖」來分擔他的工作(參考出埃及記十八:—)。後來上帝直接命令摩西從以色列人中選出「七十個受人尊敬的長老」,上帝「在雲中下降,對摩西說話,把賜給摩西的靈分給那七十位長老」(參考民數記十一:、)。後來使徒保羅傳福音到外邦地區,也在各地教會中設立長老來協助牧養教會的事工(參考使徒行傳十四:、二十:)。

這樣我們可以明白,長老的由來背景,基本上就是要有能力處理教會這信仰團契之間的問題。再者,這些長老都是備受眾人尊敬的人。我們長老教會的「長老」則是有兩層的意義,其一是指「傳道」的長老,另一是指「管理」的長老。因此,「傳道的長老」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牧師」,「管理的長老」就是我們現在長老教會現行的長老。

在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五章十二至十三節,使徒保羅曾提到有專責在教導信徒的工作者,他們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傳道者。而在使徒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一開頭就提到「教會領袖」,其實就是指在教會中的「監督和執事」(參考台語版、和合本譯文)。這樣,我們也可以想像得到在早期教會中,至少已經有了四種職稱,包括:使徒、長老、監督、執事等。今天的教會雖然也有設立這樣的職稱,但因為教會組織不同,這些職稱的功能也有差別。

第二至三節,這兩節經文提到這些所謂「監督」或是長老的人,必須有的基本生活行為。換句話說,這是最基本的要件,否則就不應該承擔這項職位。這些要件包括:

一是「只能有一個妻子」。這句話也可以翻譯成「只能結一次婚」(但並不包括妻子過世而再婚)。這樣看來,表面上是指男性,其實也是適用於女性。再者,我們應該會很容易清楚,這句話主要的意思,就是指不可以有婚外情的行為發生。另外,也有一種看法,認為這句話是說當長老或監督的人,必須是結過婚的人,但這樣的說法很難取得共識。其實,早期社會沒有結婚的情況不多。因此,並不是使徒保羅所關心的。他比較關心的,乃是在婚姻生活上聖潔,不是亂來。特別是有些教會發生男女關係不潔淨,像哥林多教會的樣子,就讓使徒保羅感到難過、傷心。

二是生活嚴謹,不放蕩。我們可以這樣了解,不論是監督或是長老也好,他們都是代表著教會的形像。如果這些人的形像不好,又怎能成為見證福音的人?所謂生活嚴謹,包括在日常生活有規律,知道善待外出的人,也知道不酗酒,對錢財的事很清白等等。

三是「善於教導」。這一點有個基本要件,就是所教導的正確,而不是隨自己的意思或是認知。使徒保羅寫給提多的信中就這樣說:「他必須堅守那可靠、符合教義的記訓。這樣,他就能夠用健全的教義來感化別人,同時糾正那些反對的人的錯誤。」(提多書一:)這幫助我們了解,身為教會的長老,必須知道信仰的要義是甚麼。而要明白信仰的要義,就必須先回到聖經上來。如果沒有聖經的基礎,又怎能明白信仰的要義呢?今天的教會經常發生糾紛的原因,就是有些長老對信仰要義的認識不足,更嚴重的,總是將社會的價值觀念引進教會裏。我們應該清楚,對聖經的認識,與所謂有多高的學歷,並不一定成正比。若是沒有認真學習聖經要理,即使擁有高學歷,也不一定就明白信仰要義,因為基督教信仰要義的基礎就在聖經。

四是不貪愛錢財。這句話也出現在希伯來書第十三章五節:「不要貪慕錢財,要滿足於自己所有的。因為上帝說過:『我永不離開你,永不丟棄你。』」相對的,貪慕錢財的人,就是對上帝沒有足夠的信心,也是對上帝不夠忠實,因為真正相信上帝的人,會知道上帝的恩典足夠我們生活所需。不要小看「不貪愛錢財」這句話,金錢一直是最容易誘惑人心離開上帝、背離信仰的力量。再者,早期教會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發放救濟金給那些貧窮的寡婦(參考使徒行傳六:),因此,如果沒有誠實的心,很容易使人受到誘惑。

第四至五節,這裏使徒保羅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認識:建造教會的基礎,是從建造家庭生活開始做起。這一點對今天的基督徒來說,更是一項重要的信仰功課。真正能夠使福音事工傳達出去的,就是從美滿的家庭生活見證開始。

第六節,這一節非常重要,因為剛進入教會的人,在信仰基礎上並不成熟,這是可以明白的。過去我們長老教會在這方面限制比較少,例如以前規定只要當過一任三年的執事就可以被選為長老。現在則規定必須經過兩任八年以上才可以。原因就是有許多已發生的案例,有些剛信主不久,就被選為執事,並且很快被選為長老,原因都與他們在社會上工作的角色,或是在教會的奉獻有密切關係。使徒保羅這樣說,並不是否定有些人確實很適合,雖然他們的信仰年齡很短,可是,真正有信仰根基的人,並不認為一定要有甚麼職位才願意出來事奉教會的工作,而是只要有需要他參與的,他就會認真投入事奉。其實,教會中有些人雖然已經當上長老、執事,但對信仰的認知還是很陌生,對參與教會事奉的工作並不認真,這才是教會事工推動不起來的主要因素。

使徒保羅所擔心的是,有些人剛接觸信仰不久,就被選為長老,深怕因為這樣而心中有驕傲。而我們知道,驕傲是很危險的,特別是在信仰上,一個人若是驕傲,那將會使福音的功效失去。請注意,這裏所說的「驕傲」,原來的意思是指「被濃濃的煙罩住」。一個人若是進入濃煙密佈之中,一定會看不清楚狀況。一個人若是驕傲,對事情的認知就會分不清楚,這樣的人要處理教會事情,不會有甚麼幫助。所以使徒保羅說這樣的人,不適合當長老。

第七節,在教外上有好名聲。請注意,這裏所提到的「教外」,意思就是指非基督徒。也就是說,基督徒在沒有信耶穌的人的眼中,應該要有好的評價。使徒保羅強調一個人當了教會的長老,如果在社會中的工作態度,被人評價很低,或是在生活中被人指指點點說是有違倫理道德的規範,這樣的話,就等於是被魔鬼找到誘惑的機會一樣,很危險。長老教會創會者約翰‧加爾文非常強調:基督徒應從工作職場中見證福音,原因也是在這裏。因為工作本身就是最好傳福音的機會,若是在工作上沒有盡責,就等於是遮蓋了福音的光芒。


第八至十三節:

教會領袖的助手也必須有好品格。他們必須說話誠實,不貪杯,不貪財;應該以清白的良知持守信仰的奧秘。他們應該先受考驗,證明無可指責才可以擔任職務。他們的妻子也得有好品行,不說閒話,要莊重,事事都誠實可靠。教會領袖的助手只能有一個妻子,而且必須善於管教兒女和治理家庭。那些在工作上有好成績的助手會得到好聲譽,能夠坦然講論他們對基督耶穌的信仰。


前段談論的,是指教會的長老,現在這段講的,就是幫助長老治理教會的「助手」。「助手」這詞,在台語聖經、和合本聖經、天主教思高聖經版本等,都是用「執事」。

這段經文也是長老教會每當選出執事之後,在就任時必須要讀的經文。所謂「執事」(diakonos),原來的意思是指「僕人、服務人員」。若以一般社會大眾在用的名詞來說,「執事」就是指那些服務人員的意思。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有聽到公司行號中,有許多服務人員。現在使徒保羅將「執事」用來設置在長老的位階之下。這並不是說執事比較低階,而是指「助手」,是幫助者之意。在使徒行傳第六章一至七節提到,教會第一次選出協助使徒們工作的「執事」七名,主要目的就是要讓使徒們能夠專心講道、祈禱。而使徒保羅也自稱是「基督的僕人(執事)」(參考哥林多前書四:)。這樣,我們就知道協助專心傳福音事工的人,就是等於福音的執事一樣。請記住,這是指為了福音的緣故,而不是為了某個個人的需要而成為那人的僕人。

第八節談及執事應該有的品格,包括說話誠實、不貪杯、不貪財等。

說話誠實,這也是我一再提起的,成為基督徒最重要的第一課,就是說話誠實。耶穌基督告訴我們:「心地純潔的人多麼有福啊;他們要看見上帝!」(馬太福音五:)沒錯,心地純潔,就是指誠實。因為上帝所要看的,是人的內心,並不是外表。我們的心思意念,才是上帝最重視的。我們也可以這樣說,說話不誠實,等於是在藐視上帝的神聖一樣嚴重。

不貪杯,這是指不要酗酒之意。從古迄今,類似這樣的名言很多,例如聖經中也提到羅得因為醉酒,結果和女兒發生亂倫的事件(參考創世記十九:);摩西的法令提到若是有孩子整天酗酒放蕩,可以拖到城外用石頭打死(參考申命記廿一:);大衛的兒子押沙龍就是利用酒灌醉了同父異母哥哥暗嫩,然後將之殺死(參考撒母耳記下十三:—);箴言有許多勸人不要醉酒的話語,例如第二十章一節、第廿三章二十至二十一節、第廿三章三十一節、第三十一章六節。使徒保羅在他所寫的書信中,就是一再勸人不要醉酒(參考羅馬書十三:,哥林多前書五:、六:,加拉太書五:、以弗所書五:,提多書一:),因為醉酒會使人做出敗壞的行為,導致美好的信仰變成墮落的誘因。

不貪財,就像我在前面已經說過的,這和早期教會在發放救濟金有關,如果執事是在協助教會料理這些貧困家庭的生活需要,若是沒有誠實的心,心中起貪慕之心的話,很容易導致信徒奉獻的金錢被貪奪他去。這樣的案例,在咱台灣長老教會已經發生多次了,從早期一九五○年到六○年代發放救濟品,就曾發生過有教會偷偷地將應該發放的救濟品竊取變賣,也有過牧長誘導信徒加入投資公司而倒帳的事件,並且多次發生教會的長執將信徒奉獻的錢拿去私用周轉,直到最近有一間教會發生長老將教會的土地擅自拿去向銀行質押借款等等,這些都在說「貪」乃是敗壞信仰的開始。而要有潔淨的手,就必須先從乾淨的心開始,否則貪財將會導致教會信仰團契的瓦解。

第九節,這節使徒保羅再次提到「清白的良知」,這是非常重要的信仰功課。身為教會執事,應該對信仰有明確的認知,才能在信徒發生信仰問題時,知道怎樣協助信徒明白正確的信仰。這裏所說「信仰的奧秘」,指的是有關聖經正確的教導。台灣最近幾年來一再有新興宗教或是教派興起,但欺騙的事則是一再發生。如果教會的長老執事沒有明白甚麼是正確的信仰內涵,不但自己無法教導信徒,更可能連自己也受到誘惑。

第十節,提出執事應該「先受考驗」,主要原因是執事的工作所觸及的,都是與信徒最直接的教會事務,例如教會財物的管理,以及關懷等事,在在都與信徒有直接關係。因此,若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覺得妥當,才可以被選為長老或是監督。我們長老教會現在規定必須擔任過兩任八年的執事,才可以被選為長老。

第十一節,這裏提到「他們的妻子」,有的翻譯成「女執事」(和合本),也有的翻譯為「女人」(台語版、天主教思高聖經)。但從希臘文「gunaikas」這個字來看,現代中文譯本和呂振中教授的譯本都是用「他們的妻子」,這是指執事的妻子,並沒有錯。不過,若是希臘文要用「女執事」時,應該有一個字「diakonissa」才比較正確,因為在羅馬書第十六章一節,提到堅革哩教會的一位女執事菲比,所用的希臘文就是用「diakonos」這個字。但是,若將之比較第十二節,就會看到「教會領袖的助手只能有一個妻子」這句子來看,這裏所指的,也是可以是針對「女執事」說的。

使徒保羅在這裏主要用意是提醒執事的妻子,應該可以成為丈夫的幫手,協助料理教會的事務。因為妻子會多少從丈夫口中知道教會發生的事,因此,使徒保羅特別提醒當妻子的,不要把所聽到的話或事情,隨便傳播講出去,因為不正確的傳言很容易造成更多的傷害。

第十二至十三節,執事跟長老一樣,對自己的家庭應該有好的生活見證。從這裏可以看到使徒保羅非常重視家庭生活和諧的重要性。如果一個家庭經常在吵鬧,就很難有好的信仰見證。經常發生吵鬧的家庭,很難跟別人述說耶穌基督的愛。任何一個美滿生活的家庭,都是人人羨慕的對象,只要是有美滿家庭生活,就是見證福音最有力的基礎。


第十四至十六節:

我一面寫這封信,一面希望快點來看你們;如果耽擱了,這封信要告訴你們,我們在上帝的家應該怎樣生活。這個家就是永生上帝的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基礎。大家都宣認,我們信仰的奧秘是多麼的高深:

他以人的形體顯現,

由聖靈證明為義,

被天使們看見。

他被萬邦傳揚,

被世人信仰,

被接到天上。


從第十四至十五這兩節經文,可以看出使徒保羅寫這封信的目的;他對以弗所教會確實有一份很特殊的感情,他希望能夠趕緊到以弗所教會去看看,當然也關心著他得意的門生提摩太在那兒牧養工作的情形如何。

使徒保羅的時代,交通和今天的情況大不相同,延誤行程的事很普遍。但我們看到使徒保羅在這裏特別提到他寫這封信的目的,就是要讓該教會的信徒知道「教會」是甚麼?以及基督教信仰的奧秘是甚麼?

使徒保羅說「教會」就是上帝的家。他這裏所用的「家」,在希臘文是用「oikos」,這個字指的是「大家庭」之意。是很多人,且這些人並不是從血緣相同組成的。因此,在以弗所書第二章十九節,使徒保羅這樣說:


「這樣看來,你們外邦人不再是外人或陌生人;你們是上帝子民的同胞,是上帝一家的人。」


這個「家」就是依據信仰來組成的,而不是從親屬關係來建造起來的。

再者,這裏使徒保羅又提到另一個重要的信仰觀念,就是這個「家」乃是「永生上帝的教會」。

「永生上帝」這個觀念,在整本聖經中一再出現(參考創世記廿一:,申命記三十三:,撒母耳記下二:,列王紀下十九:4,詩篇四十二:2、八十四:2,以賽亞書三十七:,耶利米書廿二:,但以理書四:、六:,西番雅書二:,羅馬書一:,提摩太前書四:,希伯來書三:),主要是在表示這位「永生上帝」是與一般的神明不一樣;一般的神明是假的,是人的手雕刻、鑄造出來的,這樣的神明是會死的、有限的。而「永生上帝」,是一切生命的來源,也是萬物的創造主。

使徒保羅寫信給提摩太,特別是他交代提摩太繼續留在以弗所城傳福音、牧養該教會時,用「永生上帝」的意義就更特別了。因為就像前面在介紹以弗所城時,我已經有提過的,該城人民是敬拜一位女神亞底米,且建造了一間被稱之為當代世界七大奇觀的女神廟。使徒保羅因為在這裏傳福音,差一點就被該城的人民抓去毆打,因為當他將耶穌基督的福音傳開來後,就讓亞底米女神的威力減弱了。因為這是假的神,是人的手雕刻出來的。使徒保羅用「永生上帝」就是要和這樣的神有所區別。

這裏使徒保羅提到第二個重要觀念,就是由基督徒組成起來的「家」就是「教會」。這裏的「教會」,希臘文是「ekklesia」。這個字的意思,是說有一群被揀選出來的人。誰是一群被揀選出來的人呢?很清楚的,使徒保羅用這個字,當然就是指基督徒說的。每個信耶穌基督的人,就是被揀選出來的人,這些組成的家庭,就是永生上帝的教會。

我們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當說到上帝的揀選時,其主權是在上帝,祂要揀選誰,就揀選誰,並沒有特定的對象。問題只在於接受與否。拒絕的人,就會失去這個被揀選的恩典。

另外一點,使徒保羅在這裏說這些被揀選出來建立教會的人,就是「真理的柱石和基礎」,這句話很清楚地說出了被揀選成為基督徒的使命,就是要為真理作見證。這同時也說明了教會存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要傳揚上帝拯救的真理,而這真理就是耶穌基督。如果基督教會沒有傳揚耶穌基督,教會的柱子就不穩定,因為教會穩定的基礎就是在耶穌基督的身上,沒有耶穌基督,該教會不會是屬於耶穌基督的教會。

第十六節是一首讚美詩歌。這首詩歌也為第九節所提起執事應該持守「信仰的奧秘」作了完美的解釋。這一節可以比較腓立比書第二章六至十一節。使徒保羅在這首詩歌中提到幾點重要的認識:

一、上帝是以人的形體出現。約翰福音第一章十四節說:「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充滿著恩典和真理。我們看見了他的榮耀,這榮耀正是父親的獨子所當得的。」這也是我們長老教會接受三位一體上帝中所說的「子上帝」,耶穌基督就是上帝以人的形像出現在我們人類世界上,為的要讓我們透過耶穌這位「子上帝」看見父上帝的榮耀。

二、在聖靈裏稱義。這句話的意思是指耶穌基督雖然被人釘死在十字架上,但是上帝卻藉著他死在十字架上,使信耶穌基督的人,因著聖靈的力量,接納耶穌基督為生命的主,藉此得以跟上帝「和好」(稱義)。這就是三位一體的第三要義所說的「聖靈上帝」。意思就是一個人能夠明白耶穌基督的救恩,並不是因為人有甚麼能力,或是人可以做甚麼好事,使人和上帝之間原本已經破壞的關係得以「和好」,而是因為上帝在耶穌基督裏的愛,透過聖靈的做工,感動人的心,使人願意接受耶穌基督為生命的主。

三、「被天使們看見」。這句話可以從耶穌基督降生,直到耶穌基督死而復活時,都有天使作見證者來了解。我們看到路加福音作者說耶穌基督降生時,天使吹出號角的聲音,且傳報消息給牧羊人聽(參考路加福音二:—)。我們也看到耶穌基督復活時,有天使傳遞消息給門徒和抹大拉的馬利亞和其他婦女知道(參考路加福音廿四:—)。

四、「被萬邦傳揚,被世人信仰」。這也說出了福音傳揚到世界各地,且突破了族群中的界線,不再有猶太人和外邦人之分。只有這樣,才能稱之為「萬邦」。

五、「被接到天上」。這句話看似沒有甚麼,但這句話卻為耶穌基督再臨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信仰告白。耶穌基督升天,這是使徒行傳第一章九節、十一節記載的實況。也因為這樣,基督教會長久以來,一直深信著耶穌基督必定會再來臨。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所讀這段經文帶來的信息:


一、作為教會長老、執事應該有清白的良知,以建立教會真實信仰的形像。


使徒保羅提醒提摩太,在教會工作上,那些擔負著領導者角色的長老、執事,或是教會幹部,應該對信仰有明確的認知,這樣,才能使自己不受外來誘因影響,導致信仰生活墮落。也讓自己在教會中有能力來教導其他的信徒,建立認知正確信仰的奧秘。

這讓我們看到一間教會要穩定成長,並不是只有傳道者一個人的能力就足夠,還需要長老、執事,以及教會幹部的協助、配合,才有辦法在信仰的根基上奠下美好基礎。

但我們都知道,要在信仰上有堅定的基礎,且能夠持守著信仰的奧秘,就必須對聖經有深度的研究,且是不斷地用心學習,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功課。因為教會就是奠基在聖經上帝的話語之基礎上。若沒有聖經的話語作基礎,那樣的教會是脆弱的,很容易受到外力的影響。這些外力包括現代社會的現象,例如價值觀念、生活態度,以及各種奇門邪術等等。例如,在一般社會上,有名望、經濟能力的人,很容易被這個社會重視。但在教會裏,我們不是要看這些,而是要看一個人在信仰認知上是否真的有用心在學習?這樣,教會在選舉長老、執事之時,就不會因為某個人在社會上很有經濟能力,或是某種社會地位,就選這樣的人來當長老、執事。今天的台灣社會,也一再出現許多靈異邪說奇事,造成許多人受到迷惑。若是沒有正確的信仰認知,即使是教會也會陷入迷惑而不知。

我常說一間教會的信仰品質高或低,並不是根據奉獻的多寡來衡量,而是看一間教會在研讀聖經、查經的工作上用多少心思,這一點也是這幾年來我四處演講,一再強調的事。若沒有用心在研讀聖經的教會,即使奉獻甚多,也不會拿出來分享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只會用在自己教會的身上,這樣,即使奉獻再多,也不會有甚麼信仰見證,因為那不是聖經的教訓。但一間教會能夠把奉獻用來與需要的弱小、貧困教會分享,則是需要很堅定的信仰毅力才能做得到,而這樣的信仰品質就是需要有濃厚的聖經基礎。

今天台灣社會有越來越多大學開辦宗教系或是研究所,聖經就是這些系所的指定教科書。很多大學生開始在研讀聖經,有許多老師、教授對聖經、宗教思想都有深度的研究。我就感受到這樣的壓力越來越重,如果不更加用功,很可能就會被這樣的壓力給淘汰了。如果身為教會長老、執事,或是幹部,對聖經和信仰的問題不多用心,那我們又將怎樣來預防教會不被這個時代所淘汰呢?怎能教導信徒堅守信仰的奧秘呢?又怎能告訴信徒分辨哪些信仰內涵是錯誤,或是正確的呢?很難耶!

身為傳道者的我,一再要求自己在聖經的功課上多下功夫,也要求自己所牧養的教會盡可能依照聖經的教訓,將信仰的理念給實踐出來。但只有我牧師一個人是不夠的,因為這些信仰的理念要實踐出來,還需要所有的長老、執事、幹部來搭配推動才有辦法。當我們的長老、執事、幹部都有了明確的信仰理念時,就不會一味地附和牧師我的觀念,因為我可能也會犯錯,也會有私心,也可能「凸搥」想做不該做的事。這時候,有明確信仰認知且會持守清白的信仰良知的長老、執事、幹部,就是牧師我最好的「煞車手」,提醒牧師我不可以這樣做。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二、把我們的信仰內涵,應用在工作、生活的領域中,讓非基督徒因著我們的表現,看見耶穌基督的「形像」在我們身上顯現出來。


我們看到使徒保羅告訴提摩太,要求教會中的幹部都必須在家庭生活和社會工作上是有美好見證者,才可以接受長老、執事等幹部的重任。他會這樣要求並不是沒有原因,而是因為當時基督徒在人口比例上是絕對的少數,也是社會大眾所注目的對象,且有猶太人或是羅馬政府,一直在找藉口要對基督徒進行迫害。因此,若是稍有瑕疵、不對勁,就會發生壓迫的事件,讓更多的信徒受到威脅,當然也會影響到教會的聲譽,而使基督的名受到污衊。也因為這樣,使徒保羅要求基督徒,特別是教會幹部應該有美好的家庭生活,且在社會工作上都成為人人稱讚、學習的榜樣,只要大家都能盡力朝這方向前進,就是在見證耶穌基督拯救的愛、傳福音。這也是我們看到他要求信徒至少在道德生活上要有比一般社會更高水平的原因,也只有這樣,才能在信徒佔人口比例極少數的環境中,凸顯出基督徒信仰生活品德的珍貴和亮光。

使徒保羅這樣的要求,對今天在台灣的基督徒來說,也是非常契合,因為台灣的基督徒佔整個人口比例也是極為少數,時至目前也不過只有百分之五而已,動輒就會引人注目。我們看到最近幾期的「壹」週刊雜誌(一二○、一二五期),分別報導了咱長老教會發生醜聞的事件,這對咱整個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形像打擊、傷害非常大,我知道有很多人一直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但卻發生了。這些都是很值得我們深思反省的信仰功課。

這樣說,並不是要讓我們天天生活在緊張、自我枷鎖的意念中,而是要提醒大家,身為基督徒,我們身上印有耶穌基督救贖的形像,怎樣將這美好的形像透過我們的家庭生活、工作領域給發揮出來,這才是最重要的信仰課題。

我很喜歡咱長老教會創會者約翰‧加爾文對我們信徒所做的要求,他說:「每個人都必須在工作的職場上,見證耶穌基督救贖的愛。」他這樣說,就是要所有的基督徒在工作的地方忠實,讓人家看到基督徒對工作的認真、盡責、可靠,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耶穌基督救贖的恩典見證出來。

最近幾年來,我也一直在努力要將基督教信仰觀念,透過報章雜誌等媒體傳遞出來,我用的方式,就是將社會發生的重大議題,透過寫文章的方式說明基督教的態度。我之所以這樣做,只有一個原因,就是要讓我們的社會看到:從基督教信仰會怎樣看這些社會問題,而不是只有政治、社會、經濟、科技等等這方面的看法,是還有基督教信仰的觀點,特別是在有關生命的價值觀念上,基督教信仰的觀點非常值得大家重視。真感謝上帝的恩典,因為這幾年來的努力,我找到了不少與我們社會意見領袖有了對話的「窗口」。

我會這樣做,原因就是我的工作都是在教會,很難有機會像大家一樣,在社會場合顯現基督徒的身份。於是我主動向外伸出觸鬚,就是要告訴我們的社會,基督教信仰有不一樣的看法,這種觀點是有聖經的基礎。但我知道,當我這樣做的時候,我必須更加小心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會有更多的人在注意看我。而我也希望有更多人會找到與我對談信仰的機會,我認為這是傳福音最好的方式。

我們每個人不但在工作領域中都是在傳福音,即使是家庭生活,也是見證福音最美好的機會。如若我們家庭經常有爭吵的聲音出現,我們就很難跟左右鄰居說,信耶穌基督真正好。但當我們的家庭經常有笑聲、唱歌的聲音傳出,我們的家庭就是在見證上帝的愛了。

(講於二○○三年十一月二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6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