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用信心結出果子

經文:歌羅西書一:—

一般來說,在使徒保羅的書信中,有四本書信被稱之為「監獄書信」,這四本就是: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和腓利門書等。之所以被稱為「監獄書信」的原因,顧名思義是這些書信都是他被關在監獄中寫的。例如:


以弗所書第三章一節說:「我這為你們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穌囚徒的保羅替你們向上帝祈求。」


腓立比書第一章七節:「你們大家常常在我心裏!我想念你們大家是當然的;因為,無論我現在在獄中,或是從前自由地在為福音辯護和作證的時候,你們大家都分享了上帝所賜給我的特權。」


歌羅西書第四章三節:「也要為我們禱告,求上帝賜給我們傳佈信息的好機會,得以宣揚基督的奧秘。我現在就是為了這工作坐牢的。」


腓利門書第十三節:「我本來想留他在我身邊,讓他在我為福音坐牢的時候替你伺候我。」


以上這些經文都讓我們看到使徒保羅提到他在坐牢的事,且都是為了傳福音的緣故而坐牢。不過我曾在講使徒行傳的信息時說過,使徒保羅之所以坐牢,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希望藉著上訴羅馬法庭的機會,向羅馬統治當局說明基督徒並不是社會動亂份子,而是非常守規矩的國民。也因為這緣故,每當他被往上送到更高層級去受審時,他就利用機會向羅馬官員說明自己被囚禁的原因,是因為相信且傳講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的緣故(參考使徒行傳廿四:—、、廿六:、廿八:)。

如果我們稍微注意一下使徒行傳第十二章一節提到耶穌基督的門徒雅各,被羅馬政府殺害,就可知道羅馬政府已經從猶太宗教領袖接手來迫害基督徒了。使徒保羅就是看到許多信徒因此受到迫害,他雖然一方面也是為了要躲避在耶路撒冷有猶太人組成一個暗殺團要殺害他(參考使徒行傳廿三:—),而決定上訴羅馬皇帝法庭,但也只有這樣做,才能讓羅馬統治當局明白,基督徒並不是像猶太宗教領袖所傳佈的錯誤訊息,說他們是危害社會治安的份子。

由於在押解使徒保羅前往羅馬受審的旅途中,有過驚險的海上旅程,卻因為使徒保羅的祈禱和幫助,才使整船的人都得到幫助,而免除了生命的危險(參考使徒行傳第廿七至廿八章節)。因此,當他被帶到羅馬時,也得到羅馬當局相當的禮遇,讓他可以自己在外面租屋當囚室(參考使徒行傳廿八:),並且可以很自由地接待來訪客人談論有關信仰的問題(參考使徒行傳廿八:—)。更特別的是,腓立比教會因為深愛使徒保羅,支持他在福音事工上的努力,當他被關在羅馬監獄時,還特地差遣以巴弗提到羅馬監獄去協助他,腓立比教會直到以巴弗提病倒了以後,才在使徒保羅的苦勸下,讓以巴弗提回去(參考腓立比書二:—)。

從這些資料我們可以看到使徒保羅在羅馬監獄會寫這些書信的原因,就是他有自己租來的房子可當囚室,這在當時是相當特別的,而且還有僕役以巴弗提可以差使,這種監獄情況即使在今天講究人權與民主的時代也不可能出現,更何況是在兩千年前的羅馬帝國統治下被殖民者身上,更是不可能。可是,使徒保羅卻是被這樣特別的禮遇。這樣看來,使徒保羅並不太像是被關,比較像我們今天所說的是「軟禁」。

這本書信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告訴歌羅西教會的信徒明白一件最基本的信仰認知—耶穌基督確實成為人來到世上,而且為了我們的罪,他成為贖罪者,他就是整個人類救贖福音的中心。這是因為歌羅西教會內部有另一種傳言,說耶穌基督只不過是所有救贖恩典中的一部份而已,這一點是使徒保羅最無法接受的。


現在讓我們來看這段經文的內容:


第一至二節:

我是保羅;我奉上帝的旨意作基督耶穌的使徒。我和提摩太弟兄寫信給你們在歌羅西的信徒,就是在基督裏忠心的弟兄姊妹們。

願我們的父上帝賜恩典、平安給你們!


當我們閱讀使徒保羅的書信,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他會在開頭就表明自己是「使徒」。例如:


羅馬書第一章一節:「我是基督耶穌的僕人保羅;上帝選召我作使徒,特派我傳他的福音。」


哥林多前書第一章一節:「我是保羅;由於上帝的旨意,我蒙召作基督耶穌的使徒。」


哥林多後書第一章一節:「我是保羅;我奉上帝的旨意作基督耶穌的使徒。」


加拉太書第一章一節:「我是使徒保羅。我作使徒不是由於人的選召,也不是受人的委派,而是耶穌基督和那使他從死裏復活的父上帝指派的。」


以上這些書信都讓我們看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使徒保羅相當在意用「使徒」這個詞句,主要原因就是當時有耶路撒冷教會的信徒對使徒保羅相當感冒。因他在外邦地區傳福音時,一再強調不必依循猶太人遵守割禮的傳統,只有真心實意信耶穌基督為救主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得救的唯一依據。這樣的論調讓許多保守派的猶太人基督徒相當不能接受;他們當中有些人特地跑到安提阿教會去跟信徒說:「除非你們遵照摩西的法律接受割禮,你們不能得救。」(使徒行傳十五:)最強調必須按照摩西法律上所規定的守割禮的,就是那些法利賽派的基督徒。當時不僅有猶太人基督徒跑到安提阿傳講守割禮的重要性,甚至在耶路撒冷還為此起了爭議(參考使徒行傳十五:)。為了使徒保羅這種傳講方式,耶路撒冷教會的使徒們曾經為這件事召開了教會歷史上第一次的使徒會議,且在會議結束之後有了共識—不要「為難」外邦人,只要外邦人基督徒不吃祭拜過偶像、不潔淨的食物,以及不要有淫亂行為和吃勒死的牲畜和血,這樣就可以了(參考使徒行傳十五:—)。

表面上看來,耶路撒冷教會的使徒會議作出決定之後,就可以免除爭議,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那些屬於保守派的猶太人基督徒還是相當不能接受,因為在他們看來,遵守割禮乃是猶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因為他們的祖先亞伯拉罕與上帝立約時,就是以割禮為基礎,建立「生命之約」(參考創世記十七:—),而耶穌基督就是延續這個「生命之約」的記號和代表者。因此,他們要求所有要信耶穌基督為救主的人,都必須依循摩西法律的規定先守割禮,因為耶穌基督也遵循了摩西的法律規定守割禮(參考路加福音二:)。但這樣的論點被使徒保羅嚴詞拒絕,根據他的看法,如果強調遵守摩西法律的規定,就是降低了耶穌基督救贖的恩典,何況猶太人就是因為遵守摩西法律,而忘記真正的救贖恩典並不是在外表的記號,而是內心的更新與悔改。在他寫給加拉太教會的信中就是這樣說的:


「我—保羅鄭重地告訴你們,如果你們接受割禮,基督對你們就毫無益處。」(加拉太書五:)


「受割禮或是不受割禮都算不了甚麼;重要的是我們要成為新造的人。」(加拉太書六:)


使徒保羅這樣的觀點確實讓那些保守派的猶太人基督徒相當憤怒,他們決定派人跟隨在使徒保羅之後,散佈一種訊息—使徒保羅並不是正統的,是半路出家的,因為他沒有跟隨過耶穌基督,不是耶穌基督的學生,沒有「使徒」的身份,因此,他傳講的信息不是權威。這讓使徒保羅很生氣,所以每次寫信給他所關心的教會時,都會先說自己就是「使徒」,不但這樣,他還特別強調自己的身份並不是「由於人的選召,也不是受人的委派」,而是來自天上的上帝親自透過復活的耶穌基督選召的。他說這句話很清楚地已經在暗示那些被稱之為「使徒」的人當中,有人也並不是耶穌基督親自揀選的,而是人選出來的,這人就是馬提亞(參考使徒行傳一:—)。如果馬提亞可以被人選為「使徒」,那使徒保羅是被上帝親自揀選的,更有資格當「使徒」。這就是他在書信中時都會自稱「使徒」之因。

在第一節,他提到是和提摩太一起寫這封書信的。也就是他寫這封信時,提摩太正好在他身邊。現在的人寫信也經常會有這樣的習慣,信中提上妻子的名字,說她也順便寄上問安等這樣的問候語。

提摩太,是使徒保羅在第二次傳道時,在路司得收的學生;他的母親是猶太人,嫁給希臘人。依照猶太人的看法,提摩太已經有猶太人的身份,因為猶太人是以母系傳承。可是他並沒有在出生時就受割禮,所以使徒保羅就替他行了割禮,並且帶他出去傳福音(參考使徒行傳十六:—)。提摩太是一個很忠實的福音工作者,使徒保羅甚至稱他為「信仰上的真兒子」(參考提摩太前書一:),可見他和提摩太之間關係的密切。他對提摩太相當信任,因此,好幾次派他到發生糾紛的教會去處理問題,例如哥林多教會(參考哥林多前書十六:—),使徒保羅也會派他當代表去鼓勵信徒(參考腓立比書二:—)。


第三至八節:

在替你們禱告的時候,我們常常感謝上帝,就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親;因為我們聽見你們對基督耶穌有信心,對所有信徒有愛心。起初,福音真道傳到你們那裏的時候,你們就聽見了這福音所帶來的盼望。這樣,你們的信心和愛心都是以那為你們保存在天上的盼望為根據的。這福音不但傳到你們那裏,也傳遍全世界,不斷地生長,結果子,正像當初你們聽見而且真正認識上帝的恩典時,生長,結果子一樣。你們是從我們親愛的同工以巴弗學習到這福音的;他為我們作了基督忠心的僕人。有關聖靈賜給你們愛心的消息是他告訴我們的。


第三節可以和第九節一起看,那就是使徒保羅在第三節提到他和同工提摩太一起為歌羅西教會代禱,主要原因是他聽到有關歌羅西教會發生的事情之後,就不斷地在祈禱中紀念該教會。而這些傳來的消息都是好的訊息,因此,在這節他說這些消息是值得「感謝上帝」的。

第四至五節是使徒保羅聽到的消息內容,那就是歌羅西教會的信徒對「耶穌有信心」、「對信徒有愛心」、對聽到的福音有「盼望」。看到這裏我想大家一定會很快想起使徒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最出名的一段話:「然而,信心、盼望,和愛這三樣是永存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愛。」(哥林多前書十三:)看,歌羅西教會的信徒真的實踐信仰上的美好見證,而這正是使徒保羅所期盼於哥林多教會信徒的。換句話說,他原本期待哥林多教會能做到的事,卻在歌羅西教會實踐了,這當然使他興奮不已,因此,他為此大大感謝上帝的恩典。

我們知道使徒保羅在他的書信中一再出現這種勉勵的語句,像他寫給羅馬教會、以弗所教會、加拉太教會、帖撒羅尼迦教會等的書信中也都是這樣勸勉信徒們要這樣遵行(參考羅馬書五:—,以弗所書四:—,加拉太書五:—,帖撒羅尼迦前書一:、五:)。這也幫助我們了解到在使徒保羅的思想中,呈現出這三項品德的信仰才算是上乘。

第六節提到說福音已經「傳遍全世界」,這句話在第廿三節又再次出現,顯然是太過於誇張,因為在介紹這本書信時我已經提過,該書信大概寫於主後六十年代,那時也不過是耶穌基督去世三十年之後的事,福音尚且停留在小亞細亞一帶,且接納福音的人還是少數。也因為是少數,所以才會有逼害的事件一再發生,這點使徒保羅應該很清楚才對,那他怎麼會這樣說呢?我想應該從「不斷地生長、結果子」這句話來了解。使徒保羅是在強調,耶穌基督的福音就是生命的力量,是復活的力量,不是死的,而是超越了死亡枷鎖的復活力量。因此,「傳遍全世界」指的就是福音的擴張力。因為會持續不斷地擴張,不是被卡死在某一地區的。因為福音已經從猶太人所認為最重要的耶路撒冷往外延伸推展出去了,耶路撒冷以外的地區就是一個新世界,這才是他想要表達的意思。

第七至八節,使徒保羅特別提到以巴弗這個人,在第四章十二節再次提到,並說以巴弗乃是好的福音「僕人」,且曾在老底嘉以及希拉坡里兩地的教會工作過。有聖經學者說以巴弗乃是開拓包含歌羅西教會等這三間教會的人。是否這樣?我們不太清楚。但至少可以了解他曾去羅馬探望正在坐監的使徒保羅,並且向使徒保羅報告關於歌羅西教會的概況。又根據腓利門書第廿三節的記載,他不僅去探監而已,且還跟使徒保羅在監獄中住了一段時間,因此,使徒保羅才會說「跟我一起坐牢」這句話。當他要回去歌羅西的時候,使徒保羅託他將這封書信帶回去給歌羅西教會信徒讀的。

要特別注意的是第八節這裏所說的,歌羅西教會信徒的愛心,乃是出自聖靈的恩賜。意思就是說歌羅西教會信徒在愛心的動力上,並不是因為有某種誘惑力量,或是某種利益的關係,而是因為上帝的靈賜給他們而見證出來的。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基督教信仰裏談愛心,不是在論說個人付出多少愛給別人,而是認為有聖靈的力量在催化人內心去行動才會產生的結果。就像一間教會,之所以能夠有具體的行動去實踐、分享上帝在耶穌基督裏的愛,並不是這間教會有什麼力量或能力,而是來自聖靈的感動。這也是基督教信仰與它宗教信仰最容易區隔的地方;因為基督教信仰不說自己多有能力或光榮,而是會將一切有榮耀的事歸給上帝,理由也是在此。基督教看信仰力量的來源,是上帝的賞賜,不是個人的造化或修行所得。


第九至十四節:

因此,自從聽到了有關你們的消息,我們不斷地為你們禱告,求上帝使你們從聖靈得到各樣的智慧和理解力,能夠充分地認識他的旨意。這樣,你們的生活就會合乎主的要求,凡事使他喜歡。同樣,你們會在生活上結出各種美好的果子,對上帝的認識也會增進。願你們從他榮耀的權能中得到堅強的力量,有耐心忍受一切。要以快樂的心感謝天父,因為他使你們有資格分享他為信徒們在那光明的國度裏所保留的福澤。他救我們脫離了黑暗的權勢,使我們生活在他愛子的主權下。藉著他的愛子,我們得到自由—我們的罪得赦免。


第九節使徒保羅說他不斷地為歌羅西教會代禱,這句話充分表明他對歌羅西教會的期盼和一份誠摯的愛。在甚麼情況下我們會持續不斷地為一個人、一件事或一個對象代禱呢?必定是相當關心,且將對方或該事件看成是生命中最大的關懷才會這樣做。也從這裏可以看到歌羅西教會在使徒保羅心目中的重要性。更可貴的地方,乃是歌羅西教會並不是使徒保羅開拓起來的,且他也沒有去過該教會,如今卻對該教會有這樣深厚的感情和期盼,必定與以巴弗有密切關係。

另有一點,就是使徒保羅聽到以巴弗分享他在歌羅西教會的事工後,受到相當的鼓舞,使他深深地感受到,如果沒有聖靈做工,不可能有這樣的成就出來。

再者,我們要注意這裏所提到的,聖靈賜給歌羅西教會有「智慧和理解力」,使他們「能夠充分地認識」上帝的旨意。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話,說明了聖靈的感動是包含了「智慧和理解力」,不是單純的一種感受,而是有知識、常識,也是人在悟性上能理解的。換句話說,要明白上帝的旨意,是可以用理性來探討、了解的,並不是那種與人的實際生活經驗、境界相差很遠的理論。信仰應該是知識上可以判斷的,也是理性上可以討論的,在這樣的基礎之下,來明白上帝的旨意,才不會用那種很奇怪的語句說出深奧難懂的話來。

我經常會遇到有些基督徒總是開口閉口說「上帝的旨意」,例如,我會問那些快要畢業的學生準備在畢業後做甚麼?就業呢或是出國深造?有的人會回答說要「聽上帝的旨意」;我又問那些正在戀愛中的青年人準備甚麼時候結婚?卻經常得到的回答是「看上帝的旨意」。坦白說,每當聽到這樣的回答我都只能苦笑,要不然就是搖搖頭不再問了。因為我實在聽不懂、也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這不是理性的範圍,更不是我的理解力不夠,而是說這句話的人看起來好像很有聖靈的感動,其實正好顯示出其對聖靈充滿的意思有誤解。

一個基督徒在說「上帝的旨意」時,並不是要將一切事都推到上帝的身上,或是自己在計劃進行某些工作,卻又故作神秘地說這些是上帝的旨意,這種說法並不是聖經的教訓。人所做的事,不能全都歸為「上帝的旨意」,而是知道運用上帝賞賜的智慧、知識、常識等恩賜,並且將之結合起來,然後朝向理想的目標前進,祈求所做的事能合乎上帝的旨意。在這過程中很可能會遇到極大的挫折、失敗,甚至痛苦,可是聰明的人會從這些經驗中逐漸體會出上帝的旨意是甚麼。在我們生命的經驗中,並不是只有勝利、成功才是有上帝的旨意,反而從失敗的過程中,更能體會到上帝真實的旨意。

看吧,第十節使徒保羅就說出歌羅西教會信徒就是用這種上帝所賜給他們的智慧和理解力,在生活上結出好的「果子」。這裏所說的「果子」,指的就是信仰上的見證。例如在加拉太書第五章廿二至廿三節,使徒保羅提到聖靈所結的果子共計有九項,就是:「博愛、喜樂、和平、忍耐、仁愛、良善、忠信、溫柔、節制。」

沒錯,基督徒是凡事都會先追尋合乎上帝的要求,也只有在這樣的努力下,會逐漸地對上帝的認識日日增加、進步,並且因此而豐富了我們的生命。

第十一至十二節,這兩節讓我們看到歌羅西教會也遇到了迫害的問題。使徒保羅經常勸勉正在受難中的信徒,要他們用歡喜快樂的心接受這些迫害的臨身。在這裏讓我們看到使徒保羅提到信仰上最具代表性的三種態度:一是堅強的力量,二是耐心忍受,三是快樂感恩的心。

通常在希臘文中,第一個「堅強」和第二的「耐心忍受」兩個字都會連結在一起使用。意思是指一個人要忍耐不公義的事發生在自己的身上,而且要持續很久,但因為生命中有堅定的力量,讓人可以承受下去。但要特別注意的是,使徒保羅在講論愛心的時候,才會將這兩個詞句連在一起。換句話說,要對一個我們很期盼對方歸向耶穌基督的人表示愛心時,同時也需要忍受長久的痛苦,甚至是要付出相當長時間的堅忍苦難才有辦法。不但這樣,在這裏他又加上了一句「以快樂的心」來感謝上帝。這可就更不容易了。因為要在痛苦中用堅忍的心接受,而且不是怨言連篇,又要用快樂感謝上帝的心來面對這些苦難,恐怕就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楚的了。

會讓使徒保羅這樣說的原因只有一點,就是在第十二節最後提到,為的就是等待分享耶穌基督所帶來的福氣。我們確實可以理解使徒保羅這樣說的原因,是在他的生命中,耶穌基督已經成為他生命中的至寶了。在他的身上,生命中最寶貴的禮物就是耶穌基督,而為了耶穌基督,他可以拋棄所有,將之當成垃圾看待(參考腓立比書三:—)。

在第十三至十四節中,使徒保羅使用了一個很重要的詞,就是「脫離」。這個詞在和合本聖經是用「遷到」,台語聖經用「搬徙」(poa –soa),而天主教思高聖經版本用「移置」,若是看希臘文是用「methistemi」,是指把某種東西從這裏帶到另外一個地方的意思。因此,在中文和合本、台語聖經以及天主教思高版本的翻譯上是比較清楚。使徒保羅用這個詞的原因非常精確,因為在他那個時代,如果兩個國家打仗,戰敗國的人民往往會被戰勝國俘虜,遷移到另一個地方,例如販賣成為奴隸到更遠的地方去,或是被戰勝者帶回自己的國家當奴隸。

使徒保羅用在這裏表達這樣的觀念,就很有意思了,他要告訴我們的是,上帝在耶穌基督裏,戰勝了黑暗的權勢,使我們的生命回到光明的耶穌基督裏。也就是說,我們因為耶穌基督,可以從被罪俘虜去的地方,返回到耶穌基督救贖的恩典裏,在這裏有生命的自由,有上帝的赦免。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段經文帶給我們的信息:


一、用上帝賜給我們的智慧、理性的能力,學習明白上帝的旨意,才不致使我們陷入迷信而不知。


怎樣才能明白上帝的旨意?一直是大家想要知道的事,也確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使徒保羅告訴我們,可以透過上帝所賞賜的智慧和理性的認知來明白,這一點非常有意思,至少在使徒保羅這樣告訴信徒時,是幫助我們清楚看到—基督教的信仰不是盲目的,而是可以用理性思考的,並帶有一般知識、常識的。使徒保羅這樣說的原因,最主要就是要信徒們將信仰落實在平常的生活中,好結出信仰的果實。如果我們的信仰在平時的生活中,無法以常識、知識、理性來接納、明白,這樣的信仰將是一種迷信,且是與生活毫無相關。這樣,若說要再進一步使信仰結出果實,那是很遙遠的。

最近在台中殯儀館發生一件令人聽來心寒的事,那就是有一位負責清洗屍體的工人,被人發現對一位女性屍體進行清洗的時候,有不禮貌(姦淫)的動作。消息指出,這樣的事並不是第一次發生,但我還是無法了解為甚麼會讓這樣的事發生。後來我在自由時報寫了一篇文章,說出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那就是如果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去世的親人潔淨身體和換穿衣服,就不會有這種事發生。

在教會牧會三十年,每次遇到會友去世,我都會告訴家屬可以為去世的親人做的最好也是最後的一件事,就是親自為親人潔淨身體並且換穿衣服。在為親人穿好衣服、整理妥當之後,才通知葬儀社的人來將親人的身體送去殯儀館冷藏,然後準備告別禮拜和安葬的事宜。但當我這樣告訴會友時,經常會遇到葬儀社的人對家屬說「這樣屆時要入殮時,身體會因為退冰,衣服都濕了,不好。」我都會告訴這些家屬,這種話是講不通的。想想看,火化時,火爐的火超過八百度,連棺木的鐵釘都會融化,何況是退冰的水都會燒乾,怎麼會怕呢?如果我們都這樣做,就不會發生類似上述的事情。

我們的信仰讓我們知道在上帝的國裏,不用害怕為去世的親友穿衣服少了,他會冷;也不用害怕沒有供奉飯菜,他會餓。因為在上帝國度裏,這些人間所需要的東西,在那裏都不會有缺乏。因此,不要聽別人告訴我們說要穿七套衣服,或是要孝敬飯菜,這樣去世的人才不會覺得寒冷、飢餓。

同樣的事也發生在婚姻大事上。我經常被青年人問到這樣的問題:「對方父母因為不是基督徒,因此要拿我的生辰八字去合合看。」理由是要合八字才可以確定結婚的時間。我常告訴他們,要先明白一件事,如果合八字,是為了要知道哪一天結婚比較適合,那問題還不大,但若是要合八字看是否可以結婚,這問題就大了。因為既然戀愛了好一段時間,早不合、晚不合,等到這個節骨眼時候才來合。如果不合呢?要退婚嗎?我也常遇到有些青年要結婚,對方不是基督徒,但卻僅僅為了要在教會的禮拜堂結婚,把原本很好的婚事幾乎給弄僵了。想想看,這樣有意義嗎?我要說的是,婚前如果為了這些事就大吵鬧,恐怕婚後的生活更容易吵架,又怎能結出信仰的好果實呢?很難的。

如果只是要選擇結婚時間與地點,我們信耶穌基督的人,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也都方便,我們可以體貼對方的軟弱,時間、地點都可以配合對方的需要來調整、討論。因為我們相信每一段時間都有上帝同在,每一個地方都有上帝的祝福,只要我們是真實、心中有愛,這些都不是我們的問題。這樣的信仰態度才是正確的,也是理性的,更是一種信仰常識、知識。

讓我們的信仰有理性思考的基礎,這樣才不會陷入於迷信的狀態中,因為有理性思考的信仰,才會幫助我們在信仰上日日進步。基督教會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就是在第七至十二世紀的時代,那時教會擁有極高的權力,但對上帝賞賜的知識、理性非常疏忽,甚至排斥,結果造成甚多殘酷的宗教法庭事件,值得我們深思反省。


二、人生命的際遇經常有苦難,但上帝讓我們從艱困的生活境遇中,得到豐富的生命。


使徒保羅在這封書信中告訴歌羅西教會的信徒,要以堅忍的態度和耐心忍受這些來自各式各樣的「迫害」,他同時要他們以快樂的心面對這些造成生命苦難的事。

我們知道,傳福音並不是容易的事,要引導一個人來信耶穌基督,進入教會這信仰家庭的團契中更是困難。但是,如果教會內部發生爭論,導致有人離開時,這種痛苦往往會超過在社會中政治上的迫害。例如:在一九七○年至八○年代,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受到政治上的迫害甚大,但我們覺得那是因為信仰的受迫害,是為了信仰良知受迫害,我們不害怕,雖然擔憂會因此入監坐牢,但總是知道耶穌基督所說的話:


「為了實行上帝的旨意而受迫害的人多麼有福啊;他們是天國的子民!」

「當別人因為你們跟從我而侮辱你們,迫害你們,說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多麼有福啊。要歡喜快樂,因為在天上將有豐富的獎賞為你們保存著;從前的先知也同樣受過人的迫害。」(馬太福音五:—)


可是,如果這種所謂的「苦難」不是來自這方面時,而是在教會內部有了紛爭時,那種痛苦才是無法言喻的,也是內心最大的創傷。這種「痛苦」剛好也是咱長老教會目前所遇到的——教會內部有紛爭。例如去年發生的彰化基督教醫院的紛爭,鬧得滿城風雨,報紙不停的報導,甚至電視新聞都出現,而這間醫院過去在台灣社會有很好的口碑——切膚之愛的故事。如今卻因為教會內部這樣的紛爭事件,使過去整個先前信仰長輩、宣教師用生命換來的信仰基礎幾乎喪失殆盡,這樣的痛苦遠超過來自政治的迫害為甚!

使徒保羅勸勉歌羅西教會的信徒,要用堅忍的心忍受這樣的苦難,而且還要以「快樂的心感謝上帝」,這實在是一門很大的功課,但這樣的學習卻是讓我們體會出一個極為重要的認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體會出在基督耶穌復活的生命中的奧秘。

確實是這樣,我最近就一直在思考使徒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書信中所提到的,他說把一切過去看為有盈利的,現在都將之看成虧損,只為了要得到耶穌基督(參考腓立比書三:)這樣的信仰告白問題。我想到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問題,既然這間醫院過去在彰化與中部地方的口碑這樣好,也得到台灣社會的肯定。今天既然有這樣多人事上的紛爭造成教會內部幾乎快要分裂,與其保有醫院而導致教會內部分裂,不如將之捐獻給整個台灣社會,而使教會更清楚存在的使命和意義,這樣會更好些。

我當然知道像我這樣的看法必定有很多人不會接受,即使要接受也是會很痛苦。但我想到其實今天有許多教會與機構,豈不都是外國宣教差會所捐獻出來給咱台灣社會的?就像樂山療養院、東海大學一樣。我們減少了這些,卻也沒有因此讓教會在福音事工上失去機會,相反的,我們因為沒有這些,反而會在福音事工上激發出更多的活動空間。

割捨是痛苦的,但在耶穌基督的愛裏,將可以使這樣的痛苦成為新生命的力量,這一點是使徒保羅在這段經文中最後所說的,真實生命的意義:得到自由。

      (講於二○○三年四月六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