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你在說甚麼?

經文:創世記十:1—十一:32

在創世記這本經典裡面,我們會很快地發現一個特點,就是記載了許多族譜。我們在四章一至二節看到最早的族譜:亞當和夏娃生了該隱和亞伯,然後在第五章整章裡看到比較完整的族譜;第六章開始從挪亞這個族譜切入,說到挪亞有三個孩子:閃、含、雅弗。再來是我們今天所讀的第十章,全部是在記述有關挪亞三個兒子的後代。在所有這些族譜中,作者在第十一章裡,取閃族為主軸,描述閃族的後裔;接下來是從閃族的後裔中寫他拉,而在第十二章開始,就以他拉的後代之一的亞伯拉罕(原名稱:亞伯蘭)為主要系統,描述這個家族發展的情形,特別是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與上帝之間契約的信仰關係。

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來瞭解,因為作者本身就是閃族的亞伯拉罕的後裔,所以他所編撰出來的族譜就以這個系統為主,來詮釋上帝如何在他的民族中不斷地施行拯救之恩典。換句話說,創世記的作者是從人類與萬物的開始說起,接著描述各種不同的族群,最後是作者的真正目的,就是說出以色列這個民族與上帝拯救的關係。

我們知道在創造故事的開始,上帝對人類的祝福就是:「要生養許多兒女,使你們(指人類)的後代遍滿全世界,控制大地。」(一:28)而提供族譜的一個主要意義,就是要告訴我們,人類確實是在上帝的祝福中在洐生族群的生命,遍滿世界各地。這就是第十章一節至第十一章九節的主要內容。我們也看到作者是通過這種「遍滿世界各地」開始,配合一些事件的發生,逐漸縮小族群的範圍,在洪水的災難之後,整個閃族成為主流,然後,巴別塔的事件,再從閃族的體系裡帶出亞伯拉罕的系統。這是我們可以從創世記理出的編輯輪廓。

另外一點,在第十章的族譜中,扣除挪亞的兒子名單,總共是七十個族群,這點正好與後來雅各年老時攜帶家眷下去埃及的「人口一共七十人」(創世記四十六:26—27),以及摩西時代設立七十個長老(出埃及記二十四:1、
9),讓我們看出猶太人在「七十」這個數目上所要表明的意義,乃是跟創造時日有密切關係;上帝用「七」天完成創造,「七十」乃是「七」的倍數,表明的意義是「好的」。(請注意在創造的過程中,作者一再強調「好的」這個字詞,是上帝對祂創造萬物後所用的結語。)

在第十章的五、二十、三十一等節,我們一再看到這句話:「…後代各在自己的部落、國家居住,各民族使用自己的語言。」這個一再強調的說法,可就與創世記第十一章一至九節出名的巴別塔故事所說的,混亂的語言乃是來自上帝的懲罰,顯然有極大的不同。聖經學者告訴我們,巴別塔故事的資料來源,是比第十章的五、二十、三十一等節的資料要來得早了許多,因此,也可以這樣瞭解,早期的人活動範圍較小,對於溝通上的障礙看法,認為是一種罪惡的結果;而晚期時代,人們的活動範圍擴寬,接觸面大,對於不同的人種、文化、語言等等的認知也較豐富,因此,會看成這是上帝分佈人居住在不同地方的結果。

讀第十章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的,是在第三十二節的最後一段話:「洪水後,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是從挪亞的兒子們傳下來的。」這並不是說事實是如此,而是作者當時所認識的世界、所接觸的族群範圍。像當時的歐洲、亞洲、和非洲等許多人種族群,作者根本就不知道,當然就無法提及。人類會有整體的世界觀念,乃是經過在中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和十五、六世紀的科學新見所帶來的成果才有的。但是,當作者在強調「所有的民族都是從挪亞的兒子傳下來的」之時(和合本在這節的譯文上並沒有這麼清楚),他不是在說別的,乃是再次強化上帝是一切生命的來源和根本。這是一種信仰上的告白和見證。

現在讓我們來看今天經文裡所要探討的巴別塔的故事:

第十一章一節:起初天下的人只有一種語言,使用一種話。

作者這種說法,與我們今天對人類語言紛歧的看法正好相反;是因為人居住在不同的環境裡,才會產生不同的語言和表達的方式。我在前面已經有說過,在第十章之五、二十、三十一等節,已經說到當時的人是「各在自己的部落、國家居住,各族使用自己的語言」,這裡的資料是較早的時代,作者有一個理想,認為在早期的人類是相聚在一起的,語言一定是相通的。這可以回想到創造之初在伊甸園的融合的景象。人與人之間是沒有隔閡的,是「合一」的,不是分開、分裂的。另外一點,也有可能作者認為洪水災難之後,只剩下挪亞一個家族而已,當然只有一種語言,說同樣的話。

第二節:他們在東方一帶流浪的時候來到巴比倫平原,在那裡定居。

這裡的「他們」到底是指誰?聖經並沒有給我們資料。不過這支民族顯然是遊牧的族群,才會有「流浪」式的移居到巴比倫的行動。由於這裡是平原,適合人與牲畜安定生活,因此,這個族群就這樣定居下來。

第三節:他們彼此商量:「來吧!我們來做磚頭,把磚頭燒硬。」於是他們用磚頭來建造,又用柏油砌磚。

我們在這裡發現,這個平原應該是個肥沃的平原,並且是有很好的物資可供使用。基本上我們可以從「磚頭」這個字眼知道,這已是很先進的現代文明產物,而能把磚頭燒硬,更是表明這地方的人已經有近代科技的能力,比起遊牧民族,二者之間的距離是很大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這個遊牧民族移居到這個所謂「巴比倫人居住的平原」地方,他們所看到的就是一個已經有相當現代科技文明的區域了。這個「巴比倫」地方的人,已經進步到建築是用磚塊作材料,且這些磚塊是經過火煉燒過,與遊牧民族逐草而居,生活工具簡單、粗糙,是不能相比的。而根據我們所知道的「磚塊、柏油、用火燒磚」等這些,都不是巴勒斯坦地方的人的建築材料或是使用的方式。

第四節:他們說:「來吧!我們來建造一座城,城裡要有塔,高入雲霄,好來顯揚我們自己的名,免得我們被分散到世界各地。」

這一節說出整個故事的問題中心。我們要特別注意「高入雲霄,好來顯揚我們自己的名」這句話所隱藏的意義;讓我們再回到創世記第三章,蛇對夏娃所說的話:「你們一吃了那果子,眼就開了;你們會像上帝一樣能夠辨別善惡。」(三:5)看吧,作者在這故事中所要告訴我們的,是人要建造一座高高的塔,其高可通入天上,(請注意和合本聖經的譯文是「塔頂通天」,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五章三十四節告訴我們說:「天是上帝的寶座。」)而目的是為了「顯揚」人自己,不是上帝。蛇就是用這種語言來引誘夏娃的;當蛇在說「你們會像上帝一樣能夠分辨善惡」,這句話清楚地在說人可以取代上帝的位置。

「顯揚」自己的目的,是要跟上帝並駕齊驅、同等位格,不是為了顯揚上帝之名。

作者告訴我們,人的問題是要跟上帝爭,爭奪上帝的位置,要取代上帝的角色,這是人忘了自己是人,是被上帝所造的人!這一點是最為嚴重的。人之所以會這樣的原因,是因為在人的心中已經沒有上帝,只有人自己而已才會如此。

第五節:於是,上主下來,要看看這群人建造的城和塔。

這一節可以說是整個故事最精華的一節;當人在造塔和城要達到天庭的時候,那時的塔或者是城,在人看來已是很壯觀、高大。以現代的摩天大樓來看,就好像已經看不見樓頂了,因為實在太高了。這是人最為驕傲的地方,因為有這種實力,人才會說出「好來顯揚我們的名」這種話來。但是作者的巧妙筆法就在這裡顯示出來;就是當人看到所造的塔或城高達到以為入天的時候,上帝卻要從天上下來看看,看吧,這是多麼的強烈對比啊!人以為已經很高了,上帝卻得要下來察看才能知道有多高,換句話說,人所認為的偉大,高大,在上帝的眼中仍舊是相當、相當的渺小。如同螞蟻或昆蟲在地裡推出一個小小的土窟,以為是很大了,在人看來有時必須俯視察看才能找到一般的渺小。

第六至七節;他說:「他們是同一個民族,講同一種話;但這只是一個開始,以後他們可以為所欲為了。來吧!我們下去攪亂他們的語言,使他們彼此無法溝通。」

作者以擬人法寫作方式表達上帝處理此事的行動是從天上「下來」、「要看看」,好像下來出巡的樣子。跟創世記第三章八節所記的「上帝在園子裡走」是一樣的筆法。

「我們下去」這裡的「我們」並不是指很多位上帝之意,而是一種表達上帝的威嚴、偉大,作者用複數的字詞來描寫(參考創世記一:26)。另有一種看法是,「我們」也有表示是一種「天庭開會」的意思。如約伯記第一章六節所記的「天上的神子們立在上主面前」開會,討論撒但所提出來的問題。

這裡我們再次看到作者要強化創造之初,上帝造人的主要目的乃是「生養許多兒女,使你們的後代遍滿全世界,控制大地」(一:28),上帝與挪亞立約時,也是如此的交代(九:1),並不是如同巴別塔的故事所表現出來的聚集在一起,且要與上帝爭高低。

第七節的「攪亂他們的語言,使他們彼此無法傳達意思」,這句話若比較使徒行傳第二章所敘述的五旬節之經驗,則有截然不同的結果;巴別塔的故事說出上帝懲罰的結果是「攪亂」,使人與人之間根本無法溝通,甚至是彼此相離。

而在五旬節的經驗裡,因為聖靈的降臨、祝福,結果是有令人驚訝的現象,作者說出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一大群人就都聚集在一個地方。大家非常興奮,因為每一個人都聽見信徒用他本地的語言說話。在驚訝詫異中,他們說:『你看,這樣說話的人不都是加利利人嗎?為甚麼我們個個都聽見他們用我們自己的母語說話呢?』」(使徒行傳二:6—8)看吧,這是在聖靈的賜福下,人能從原本不相通的語言,轉而成為能使用相通的語言。

先知以賽亞在預言一個拯救者彌賽亞來臨的國度是:「你們再也看不見傲慢的外國人在講你們聽不懂的話。」(以賽亞書卅三:19)我們可以瞭解,作者的時代對於人與人之間的語言障礙,看成是一種帶有上帝懲罰的悲劇。

第八至九節:於是上主把他們分散到全世界;他們就停止造城的工程。因此這座城叫做巴別;因為上主在那地方攪亂了人類的語言,把他們分散到世界各地。

我們注意中文新譯本有在旁邊用較小的字註解寫著:「『巴別』跟希伯來語『攪亂了』發音相近;或譯『巴比倫』。」「上主把他們分散到全世界」這句話,正好驗證了上主原先創造世界的本意—人要生養許多兒女,使人類的後代遍滿全世界。上帝對人的懲罰,其實就是使人回到原本應該有的位置,回到原先應該有的秩序。作者在表達一個信息,就是人共同的結合,若不是要榮耀上主的名,而是要扮演上帝的角色時,其結果是人的社會、世界愈加紛亂與不安。當上帝再次把這種紛亂、不安「矯正」時,人的感覺是上帝「攪亂了」人原本希望有的脫序現象。

作者有意要透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人在驕傲、誇耀自己的成就或偉大而把上帝擺一邊,忘了上帝時,所帶來的結果是一敗塗地,毫無成就可言的。

從第十至卅二節,我們看到兩段族譜;這些族譜的編輯意義我已經在前面有解說過。作者從一個「遍滿全地」的眾生中,漸漸地縮小到挪亞的家族,再從挪亞家族的「生養眾多,子孫散佈全世界」縮減到閃的後代;然後是進入到作者往後所要我們注意的他拉之後裔亞伯拉罕這個家族。這個族譜再次讓我們看到的是數目所帶出來的特殊文化意義;這些數目是三、五、七、十,以及它們的任何倍數。這些數字也是以色列人的傳統觀念,跟我們台灣人對六的喜愛,和對四的禁忌有同樣的文化特徵。這段族譜裡有一點是我們要注意的:人的壽命減短了。如果比較第五章亞當的後代,人的壽命是減短了一半。這也是一種罪所帶來的結果。

我曾經在第四講「你的弟弟在哪裡?」中說過,創世記作者在編撰這本經典時,是很有秩序地在談論人的罪的問題:從亞當、夏娃的背叛上帝,進而到兄弟間的相互殘殺,再到「上主看見人類個個邪惡,始終心懷惡念」,結果引發人與大地之間的洪水大災難。現在則是人集合起來要對抗上帝,要與上帝比高低,想要取代上帝,結果是人與人之間彼此不能再和睦相處。

今天的經文應該會給我們帶來很好的信息:

一、驕傲只會為人類帶來更大的災害,而不會帶來上帝的祝福。

我們可以瞭解,當這群遊牧民族進入「巴比倫平原」,看到那麼雄偉的大建築,看到「巴比倫平原」的人民在科技上是比他們先進甚多,而他們卻發現這些人民不但不能互相溝通,人與人彼此之間的距離又是那麼地疏遠,作者開始想到的是人到底是用甚麼態度在回應上帝的慈愛?我們從申命記第一章可以看出這樣的背景;當摩西從那些進入迦南地去偵察回來者報告得知的消息說:

「當地的居民比我們強悍高大;居民住在堅固的城裡,城牆高聳入雲。他們還在那裡看到亞衲族巨人。」(申命記一:28)

摩西的回答卻是:

「不要怕他們。上主--你們的上帝要帶領你們,為你們打仗,像從前一樣。」(申命記一:29—33)

這就像耶穌基督的門徒從耶路撒冷聖殿出來後,在讚美那雄偉的聖殿建築時,耶穌基督卻淡淡地回答說:「你們在欣賞這些偉大的建築嗎?這地方的每一塊石頭都要被拆下來,沒有一塊石頭會留在另一塊上面。」(馬可福音十三:1—2)作者在告訴我們,我們不是在依靠人的能力所做的,而是要依靠上帝,才能使人的生命得到保障。人類最大的弱點是常把人所做的成果用「人定勝天」這句話包裹進去,如今,真正有信仰的人會發現,這是人生存最大的致命傷。請記住,我們的手所造的、所做的,若不能榮耀上帝的聖名,而是紀念了我們的名字,顯揚了我們人的「豐功偉業」,其結果是只有更多的分離與苦難,因為得不到上帝的祝福。

詩人這樣說:
「我仰視你親手創造的天空,觀看你陳設的月亮、星辰。
啊!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
必朽的人算甚麼,你竟關懷他!」(詩篇八:3—4)

真的是這樣,人算甚麼,這點是我們應該常記住的。

二、學習知道我們人的有限,進而真實謙卑地回到上帝面前。

巴別塔的故事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呈顯出來人是相當有限的。看吧,當人在表現自己的才能,並認為能力已經足夠登天比美上帝,且想與上帝爭位,欲取代上帝時,我們看到的是作者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上主下來,要看看這群人建造的城和塔。」人以為已經有能力足夠與上帝抗衡的時候,上帝尚且是不知道人壯碩大到哪裡?還要從天上下來看看,這已經充分暴露出人實在是極其渺小和有限啊!

聖經的作者並沒有要我們對現代科技持反對的態度,聖經的作者要我們學習知道:我們是人,是實實在在的人。這一點認識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樣我們才會明白人的能力,確實是有人的極限,有人的軟弱,也才會承認我們也會有錯誤的時候。而有了這些心靈上的告白後,再來更重要的就是學習謙卑的心,讓上帝來帶領我們,讓上帝的靈來指引我們,這樣才不會在我們所做的事上出亂子,而帶來上帝的憤怒。

詩人給我們一句很好的詩句:

「上主從天上察看世上的人,要看看有明智的沒有,有沒有尋求祂的人。」(詩篇十四:2)

詩人的另一句詩句也幫助我們作反省:

「上主至尊無上,但他看顧卑微的人;狂傲的人無法在他面前藏匿。」(詩篇一三八:6)

但願我們都會這樣來學習,認知我們自己的軟弱,學習謙卑的心仰望上帝的拯救與慈愛。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