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走向外邦的彼得(一)

經文:使徒行傳九:32—43

在前面一講我有提到掃羅在皈依耶穌基督後,基督教會「在聖靈的扶助下建立了起來,人數日日增加」(使徒行傳九:31)。可以想像得出掃羅在迫害基督徒的事件上確實是盼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這樣說,他是迫害基督徒的主要謀略者。但是現在我們看到,他雖曾是迫害基督徒最厲害的人,卻也是皈依耶基督後,上帝最重用的人:復活的耶穌基督顯現給他看,且改變他,使他後來成為宣教史上最有力的見證者。掃羅的改變,確實不是人的力量可以達成,乃是因面對了復活的耶穌基督。他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就曾這樣告白說:

「最後,他也向我顯現;我好像是一個在不正常的情況下出生的人。我在使徒中原是最微小的,不配稱為使徒,因為我迫害過上帝的教會。但是,由於上帝的恩典,我才成了今天的我,他所賜給我的恩典沒有落空。」(哥林多前書十五:8—10)

確實是如此,一個人的改變,乃是上帝極大的恩典。為了報答這樣的恩典,掃羅開始一個嶄新的生命態度—四處去傳揚復活的耶穌基督的信息。但也因為這樣的改變,為他帶來被殺害的威脅。幸好,有好多的信徒幫助他,讓他躲過了被謀殺的危險(使徒行傳九:25、30)。剛開始,許多信徒心中一定會感到頗不平衡,因為像掃羅這樣迫害基督徒的人,應除掉才是。但是,現在他已經皈依了耶穌基督,而在巴拿巴的見證下,即使是「心不甘、情不願」,也必須原諒他過去所犯的一切過犯,且要幫助他、保護他的生命。

我說過第九章的前段部份是為往後使徒保羅的事工預留一個伏筆,因為從第十三章開始,就是以使徒保羅為中心的宣教史蹟。

現在我們所讀的第九章卅二至四十三節,再次談到彼得的事跡。從這裡開始,直到第十二章,都是以彼得的事跡作為主軸。也可以看出整本使徒行傳是以彼得和使徒保羅作為最重要的記錄對象,然後以腓利和司提反為輔。可以這樣說:腓利是最先把福音傳給外邦人的宣教師(使徒行傳八:26—40),彼得則是緊跟在後。司提反是抗拒猶太宗教當局最具典型的初代教會信徒的例子,使徒保羅則是迫害早期基督教會最嚴厲的一位海外宣教師。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段經文的內容:

第卅二至卅五節:彼得走遍各地方;有一次,他訪問住在呂大的信徒。在那裡,他遇見一個人,名叫以尼雅;這個人患癱瘓症,在床上躺了八年。彼得對他說:「以尼雅,耶穌基督治好你了。起來,收拾鋪蓋吧!」以尼雅立刻起來。所有住在呂大和沙崙的人都看見了他,他們就都歸信了主。

第一句話很重要,因為這句話至少告訴我們,彼得並沒有因為耶路撒冷的信徒日日增加,就一直居留在耶路撒冷。也沒有在迫害的期間逃離耶路撒冷,對福音冷淡下來。沒有,彼得沒有這樣。他依然跟過去一樣,對耶穌基督復活的福音帶著很重的使命感,因此,他利用停止迫害的這段「平安的時期」(使徒行傳九:31),走遍各地去傳福音。

呂大,這是一個小鎮,沙崙平原的一個城鎮。現今的地名叫「羅德」(Lod),跟舊約時代的地名相同,也叫「羅德」(歷代志上八:12)。目前在此地設有有機場,也是一個重要的小城市,距離耶路撒冷西北大約有四十公里遠。在彼得到達這裡之前,已經有人來傳過福音了,很可能是在迫害期間,那些逃離耶路撒冷的信徒們來此避難時所撒下的福音種子。因此,彼得來此「訪問」這裡的信徒。

以尼雅,這是個希臘文名字,但他是否猶太人就不得知,唯一有的資料是他已經患癱瘓病八年的時間(也有人說應該是從八歲開始患病)。他可能也是信徒之一。彼得看見他,就對他說:「以尼雅,耶穌基督治好你了。起來,收拾鋪蓋吧!」我們在第三章六至七節的地方,也看過彼得醫治好一位「生來瘸腿的人」,醫治的方式也類似,像馬可福音第二章十一節記載耶穌基督醫治那位癱瘓病人的方式一樣,用命令句說:「我吩咐你,起來,拿起你的褥子,回家去吧!」彼得治好以尼雅,使得呂大和沙崙的人都看得出奇,並且因為這次的醫治神蹟而歸信耶穌基督。我們要注意的是,彼得這次的醫治,和上次對那位生下來就已經瘸腿的人的醫治一樣,是奉耶穌基督的名行醫治的神蹟,而不是靠自己的名字,這是我們要注意的地方。另外一點,這個地方大多數都是外邦人,因此我們可以了解,福音事工又因為彼得這次的醫治神蹟而大有收穫。

第卅六至卅九節:在約帕有一個女門徒名叫大比大(希臘文的名字是多加,意思是羚羊)。她做了許多好事,樂意幫助貧窮的人。有一天,她害病,死了。人家把她的屍體洗過,放在樓上一間房裡。約帕離呂大不遠,在約帕的門徒聽見彼得在呂大,就派兩個人去見他,要求他:「請你快點到我們這裡來。」彼得立刻動身,跟他們一道去。彼得一到,有人領他到樓上的房間去。所有的寡婦圍著彼得哭,又把多加生前所縫製的內衣、外衣給他看。

第卅六節已經告訴我們「大比大」的意思是「羚羊」,這是一種很美麗的羊。因此,「大比大」也有形容這個女信徒是個「美麗的婦女」之意。她的名字就跟她的為人一樣,「樂意幫助貧窮的人」,這是善舉,是在信仰生活上有美好的見證。從第卅九節可以看出「大比大」被人懷念的情景;這裡提到她平時縫製衣服給貧窮人穿,特別是那些貧窮的寡婦們。因此,當彼得抵達約帕的時候,那些在哭泣的寡婦們就指著她們身上所穿,由「大比大」所縫製的衣服給他看。通常內衣是為了遮身,外衣則是貧窮人在夜晚拿來當作棉被蓋身體之用。這些貧窮的寡婦們將她們身上所穿的內衣和外衣都指給彼得看,清楚地表明出「大比大」對這些窮寡婦們的慈愛,不僅親手縫製內衣給她們遮身,甚至是連她們晚上覆蓋在身上的被子也準備了。申命記曾有規定,對那些貧窮的人,不得索取他們的外衣,因為那是他們晚上蓋在身上用的保暖工具。尤其是寡婦們的衣服更不能成為抵押的物品(申命記廿四:17),如果寡婦會拿衣服去抵押,表示她已經十分貧窮了。而「大比大」卻是親手縫製衣服—包括內衣、外衣給這些窮寡婦們,她的愛心由此可見。

我們也從這段經文看到,除了在呂大有信徒之外,在約帕也有信徒。約帕,現在名稱叫「海法」(Jaffa),是個海港區,大約距離呂大有十九公里遠。這個城市曾經是非利士人的,後來被亞述、巴比倫、波斯、馬其頓等帝國佔領,可以說是一個外邦人較多的地區。換句話說,現在福音已經傳到外邦人的地方了。

在猶太人的習俗中,屍體並不放在棺木中,而是放在屍架上出殯(路加福音七:14),後來有放在棺木內的情形,是因為受到埃及習俗的影響。像約瑟死後放在棺木內(創世記五十:26)就是因為他進入埃及居住、生活,受到埃及風俗的影響。又猶太人原本並不用布裹屍,也不用香膏油塗抹身體,會使用這些,都有可能是從埃及人學來的,他們原本並沒有這些習俗。通常屍體存放的時間很短,通常是先埋葬了,後來才通知親友。他們不舉行火葬,只舉行土葬,除非是有深仇大恨的敵對者,才會將對方的屍體予以火燒,因為在他們的觀念中,用火燒,是對死去的人最大的不敬。我們在福音書中常會看到耶穌基督所講的比喻中,說到那些被摒除在天國之外的人,就是被丟在有永遠之火燒的環境中(馬太福音十三:42、50)。

現在約帕的信徒們將「大比大」洗淨後,放在樓上,並且派兩個人去呂大請求彼得過來。這讓我們想到他們的真正的用意,他們並不是要求彼得去跟他們一起哀哭,那是沒有必要的。他們真正的用意是因為相信彼得有行神蹟的能力,身上有上帝的能力,使他可以醫治好那些癱瘓的病人,或是生下來就瘸腿的人,所以請他去救多加。再者,他們應該是在「大比大」快要去世之前,即已派人去找彼得,因為我在前面講過,通常死去的屍體是不會停放太久,有的是先埋葬了才通知親友知道,而從呂大走到約帕,來回至少也要費時十五個小時以上,停放這樣長的時間,恐怕不是當時處理屍體的方式。

第四十至四十三節:彼得吩咐大家都出去,就跪下禱告,然後轉向屍體,說:「大比大,起來!」她睜開眼睛,看見彼得,就坐起來。彼得走過去扶她起來,又叫信徒和寡婦們進去,把多加活活的交給他們。這消息傳變了約帕,有許多人信了主。彼得在約帕一個皮革匠西門的家裡住了好些日子。

在第四十節說到彼得要求房內所有的人都出去,他自己在房內禱告,然後對著已經死去的「大比大」喊話,說「大比大,起來!」。非常有意思的是,這句話如果是亞蘭語,則是:「Tabitha Cumi!」,和耶穌基督叫那位已經死去的會堂管理員葉魯十二歲的女兒復活所用的句子一樣。耶穌基督對那小女孩說:「小女孩,我吩咐你,起來!」(馬可福音五:41),這句話的亞蘭語是:「Talitha Cumi!」,二者唯一的差別僅僅一個字母「l」和「b」而已。作者路加這樣描述彼得,其實是有用意的,他在告訴我們:彼得有很大的能力,就像當年耶穌基督的傳道工作一樣,滿有上帝的恩賜,不但能治病,且能使死人復活。

第四十二節可以比較第卅五節;這兩節都說到因為彼得所行的神蹟,先是使呂大和沙崙地區的人都歸信了耶穌基督,現在則是在約帕,也因為行神蹟使「大比大」從死裡復活,消息傳遍了約帕地區,「有許多人信了主」。比較值得注意的是,約帕是個海港,來往的客旅多,外族人也多,因此這消息的傳開,正好說明了福音往外邦傳開的背景和原因—上帝的能力與耶穌基督的門徒同在,使他們在任何地方作見證,都能帶領多人歸信耶穌基督。

現在我們來想想這段短短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福音之所以能傳開,是因為信徒和門徒們往外走,不是固守一個地方。

在讀使徒行傳開始,最先看到的是耶穌基督的門徒們公開傳揚耶穌基督,那時他們是在耶路撒冷城,且是以耶路撒冷的聖殿為主要地點。結果引來猶太宗教領袖們的氣憤,甚至設下計謀將司提反害死。但是福音真正的傳開,走出耶路撒冷地區,就是在司提反死後。到第八章,就看到信徒們因為遭到殘酷的迫害,而四散到各地去。但是他們的四散,就像撒種一般,使福音隨著他們的逃難傳播到各地去。

現在我們看到彼得自己也離開耶路撒冷,「走遍各地方」;他到呂大和沙崙地區,又被邀請到約帕。更重要的是,約帕這個地方乃是聚集很多外邦人的城市。雖然彼得不是原本將福音帶到這些地方的人,將福音帶到這些地方的,可能是那些逃難的信徒們。但是彼得的到訪,以及他行神蹟所帶來的影響,大大地增加了福音的擴張力,福音四散開來,不再侷限於耶路撒冷。

今天的基督教會應該好好反省這樣的宣教功課;我們說要傳福音,就不要把「教會」(大多數的了解其實與「禮拜堂」沒有多大差別)當作傳福音的「終點」,應該是把教會當作一個「據點」。也就是說,把人帶來教會固然非常好,但是應該清楚知道,引領人認識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救恩,使人願意信靠耶穌基督,遠比帶領人加入教會更為重要。因為福音是要傳開,不是要「保守」著,好像是甚麼大秘密一樣。不,不是這樣!因此,基督教會有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要把福音往外帶出去。帶到每個需要的地方,到那些沒有建立教會的地方去傳福音。使徒保羅說得好:「我一向的抱負是在還沒有聽見基督的地方傳福音,免得我的工作建立在別人的基礎上。」(羅馬書十五:20),這是我們真正要學習的傳福音的功課。因此,我們應該認真來思考:整個台北地區,哪些地方是我們應該去傳福音的?哪些地方是我們應該努力撒種的?
一九七○年代,我在台東縣關山鎮看到一群聚會所的青年,他們都是志願下鄉應徵在鄰近的國、高中教書。他們一起租房子,生活在一起,然後利用晚上替學生補習功課,教學生做課業。結果吸引了許多許多學生加入聚會所,跟他們一起學習聖經的話語。在那個戒嚴的時代,他們這樣的作引起情治單位的高度關注,雖然因此備受干擾,但是,我感他們這種為傳福音奉獻的精神確實令人敬佩。他們是真的有傳福音的熱情,這一點正是我們長老會所缺乏的。

二、真正的宣教力量,不是來自人的智慧、知識、能力,而是聖靈的力量在人身上作工。

使徒行傳的作者路加寫這本史書時,一再給我們一個教導靈的力量。從耶穌基督復活顯現給門徒看,一直到門徒和信徒們四處去傳福音,我們所看到的是聖靈的力量緊緊跟隨著他們,使門徒們有行神蹟的力量,也有勇氣敢在猶太人議會議員的面前公開見證耶穌基督已經復活的信息。如果沒有聖靈在他們身上作工,他們是無法行這樣的神蹟力量,包括醫病、趕鬼,甚至是死人復活。由此可以清楚了解,聖靈在他們身上工作,並不是要他們炫耀自己,而是要他們見證耶穌就是上帝所差派到世上來的基督、拯救者。

而十分重要的,彼得無論是在聖殿門口看到那位乞丐給予醫治時,或是對這位躺在床上已經癱瘓八年之久的病人,他都是奉「耶穌基督的名」治好他們。我們也看到作者路加在描述發生於耶路撒冷的情況時,這樣說:

「由於使徒們行了許多神蹟,有人把病人抬到街上來,放在床上、褥子上,希望彼得走過的時候,他的影子戶頭在他們一些人身上。還有一大群人帶著病人和污靈附身的人從耶路撒冷附近的市鎮來;這些病人都得到了醫治。」(使徒行傳五:15—16)

這些神蹟奇事的發生,都是因為耶穌基督的名的緣故,是聖靈的極大賞賜。並不是人自己的力量所及,或是可以成就甚麼。這一點在基督教的信仰裡是非常重要的認識。

今天,我們無論是舉辦甚麼樣的福音事工,都要有這樣的基本認識:不是某某人很會作工,或是某某人很有甚麼恩賜,而是上帝的靈藉著祂的僕人、子女見證上帝拯救的愛,這個認識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把人的能力看成是傳福音的關鍵,應該這樣認識:帶領人來認識上帝,乃是聖靈的恩賜;人不算甚麼,只不過是上帝的僕人而已。因此,把人在福音事工上的結果「榮譽」化,或是歌功頌德某某人在福音事工上的成就,都是錯誤的。長老教會的創辦人約翰‧加爾文也是因為要避免在這方面的軟弱,非常強調在福音事工上,應該「把一切榮耀都歸給上帝」。他認為只有當人「把一切榮耀歸給上帝」時,才會發現自己的軟弱和有限。為了要親身履行這樣的信仰告白,他在去世之前就交代親友們,在他死後,一定不要為他留下任何可以找尋得到的墓碑,以免後代的人因為專注他的作為,忘了耶穌基督的救恩。他甚至告誡神學院的學生:「出去傳福音時,若有人稱讚你的講道,別忘了,那些話是魔鬼藉著那個人講的。」

確實是這樣,如果不是聖靈在我們身上作工,我們能為福音做甚麼呢?很難喔。


(講於一九九八年八月二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3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