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三講:被聖靈充滿的保羅

經文:使徒行傳二十:13—38

在前一講我們談到使徒保羅在以弗所因為他和其他同工的努力,使許多人因此信耶穌基督。但是也因為以弗所有很多人信耶穌基督,使原本香火甚為興盛的亞底米女神廟受到影響,特別是那些靠進香客購買女神像維生的雕刻銀匠們,受到的生存威脅最大。因此,由銀匠底米特所發起的騷動,導致整個以弗所城亂成一團。還好該城的書記官控制得宜,才化解了一場可能引起迫害災難的危機。

我們也發現作者路加一再要表明的一件事,乃是因為有聖靈同在,使這些在異域的宣教工作才能開花結果。我們讀使徒行傳到現在,深深感受到宣教工作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肯定的是,在有好成果的地方,同時也陪伴著極大的苦難。這也是我一再告訴大家的,認識基督教信仰,最好的途徑就是從「苦難」這個關口著手切入,這樣會比較清楚且正確地知道基督教信仰的真諦。我們也發現福音只要肯用心傳,必定有人會接受。最要不得的是沒有去傳,卻用許多理由來搪塞。

如果我們說傳福音是聖靈的工作,那麼,就不用擔心在傳福音的工作上會孤單,因為聖靈必定會與認真傳福音的人同在,即使是在最危險的環境。

我們現在所讀的第二十章,可以分成兩個部份來看;第一部份是由第一節至十二節,描述保羅和他的同工離開以弗所城後,到特羅亞去的情形。在前一講已經提過了使徒保羅在特羅亞工作的情形。也是在特羅亞這個地方,我們發現一個重要的史料,就是基督徒開始有了在「星期天」聚會的情形。這說出了基督徒已經脫離了傳承自猶太人在安息日聚會的時間。這是因為使徒保羅現在所建立的教會,其信徒大多數都是外邦人的緣故,他們對於安息日,並不像猶太人那樣看重,或是認為絕對必要。第二部份是從第十三節開始至卅八節,在這段經文中,最主要是記載使徒保羅召集以弗所教會的長老們對他們所說的話。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的經文內容:

第十三至十六節:我們先上船,開往亞朔,準備在那裏接保羅。這是他所安排的,因為他自己要走陸路。他在亞朔跟我們會合,我們就接他上船,然後向米推利尼出發。我們從那裏再開船,第二天抵達基阿的對岸;再過一天,在撒摩靠岸,又次日到了米利都。保羅早已決定不在以弗所停留,免得在亞細亞省耽擱時日。他急著要趕到耶路撒冷,希望儘可能在五旬節前抵達。

這裡說「我們先上船」,是指作者路加是跟其他的門徒一起,包括第十九章廿二節所提到的兩個助手—提摩太和以拉都等,他們一行人先行離開以弗所,並且在亞朔跟使徒保羅會合。

為甚麼使徒保羅要自己走陸路,卻叫門徒走水路?這是很有意思、且值得推敲的一件事。雖然有的人說是為了要避免大風浪,也有人說是為使自己孤單起來。不過我想比較可能的是:海路比較遠,大約有六十五公里,而陸路較近,是海路的一半行程,只有卅二公里,因此,當提摩太他們先走後,保羅採取陸路就容易在短時間內趕上了。

這段經文也讓我們看到使徒保羅他們一行人在行程上相當的緊湊,因為連續走了好幾個鄉鎮。由於他們才離開以弗所城而已,所以雖然路過,但卻不想再停留。在第十六節說使徒保羅急著要趕往耶路撒冷去,主要原因是為參加五旬節的節期活動。對初代教會來說,五旬節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那是使徒們傳福音的開始,也是聖靈降臨在使徒們身上的一個重要記號。如果使徒保羅能在這個節期前趕回到耶路撒冷,對在耶路撒冷的教會和信徒來說,有非常特殊意義的。

第十七至廿四節:保羅從米利都派人去找以弗所教會的長老們,請他們來見他。他們來了,保羅對他們說:「你們知道,自從我來到亞細亞省的第一天,我一直怎樣和你們相處,在謙卑和憂傷中事奉主,又由於猶太人的謀害而經歷許多磨煉。你們也都知道,無論在公共場合,或在你們個別的家裏,在我宣講和教導你們的時候,只要是對你們有益的,我都沒有保留。無論對猶太人或外邦人,我都鄭重地勸告他們,要他們悔改,轉向上帝,並且信我們的主耶穌。現在,為著順服聖靈,我要上耶路撒冷去。我不知道在那裏要遇到甚麼事;我只知道,在各城市聖靈都指示我,有監獄和災難等著我。但是,我並不珍惜自己的性命,為的是要完成我的使命,成就主耶穌交給我的工作,就是見證上帝恩典的福音。

從第十八節到卅五節,是使徒保羅對以弗所教會的長老說的話,也是使徒行傳第二十章主要的重點。這段話是使徒行傳中使徒保羅唯一的一段對教會領袖說的話,雖然是使徒保羅在將近兩千年以前說的,但對今天基督教會的長老或是傳道者來說,都有特殊的意義。我們從這段講詞中可以看到,有不少話語是使徒保羅在其他書信中也提過的。

第十七節提到使徒保羅是從米利都派人到以弗所,這中間距離大約有五十公里之遠,因此來回需要大約三天的時間。如果是使徒保羅自己去,必定會延長更多的時間訪問那兒的會友,甚至可能會再遇到類似上次的騷動事件。

在第十九節的地方使徒保羅又提到「由於猶太人的謀害」,其實在以弗所發生的事件,是那些倚靠米底亞女神生活的銀匠們引發出來的,應不是猶太人攪局。但很可能在使徒保羅的想法裡,是因為猶太人的唆使才會發生,他若是這樣想也難免,因為過去猶太人總是緊隨在他的背後,煽動民眾反對使徒保羅,甚至有好多次都想謀害他。

我很喜歡第二十節使徒保羅所說的這段話,他這種完全奉獻的態度,也是基督教會應有的態度,即傳揚福音就是要毫無保留。使徒保羅說:「只要是對你們有益的,我都沒有保留。」這句話在第廿七節再次出現,傳福音的態度就是應當如此才對。為甚麼使徒保羅會這樣地強調?我想其中有一個可能,就是後來在使徒保羅開拓的教會中,時常有人去傳另一種「福音」,這種福音帶有「神秘」的色彩(參考啟示錄二:24—25),常常使信徒們感到非常的困擾。

早期的教會有一流傳在教會裡的說法,認為耶穌基督並不是真正的人,他的出現乃是一種幻影,因為耶穌基督太神聖了,不可能以我們這樣有罪、會毀壞的軀體出生,因此,他的出現只不過是個幻影,並不是實質的存在。推動這種觀念的學派強調:應該將流傳在早期教會中有關耶穌人性的部份,包括耶穌基督會吃東西、哭泣、哀傷、生氣、睡覺等等在人身上可經驗到的,都去除掉,只保留耶穌基督的神性部份,也就是他行神蹟、醫治人的能力,以及他的教訓言論等等。這種耶穌基督絕對神性的看法,認為耶穌基督的樣式很「神秘」,他是靈,沒有人的軀體等。

使徒保羅為了要讓他所開拓的教會信徒們不受這種思想的干擾,甚至為了要強化信徒們的信心,曾說出很重的警告話語。我們從他寫給加拉太教會的書信中可以看到他的這種心境,他說:「我們已經說過了,現在我再說:無論誰,要是向你們宣傳另一種福音,跟你們從前所領受的不同,他應受詛咒!」(加拉太書一:9)現在我們看到使徒保羅當面告訴以弗所的教會長老,表明他並沒有隱藏甚麼信息沒有說出來,而是全部都說明了,為的是要讓以弗所教會的信徒們知道,耶穌就是救主。耶穌基督的福音當讓人明白、清楚,沒有甚麼神秘可言,也沒有甚麼隱藏不可知悉的,上帝的心意也是要讓人清楚明白,好早日悔改信福音,轉向上帝。

第廿一節是這段經文很重要的一節;在這一節說無論是對猶太人,或是外邦人,在使徒保羅的心中並沒有族群上的差別,他一貫的信息就是:「勸人悔改,轉向上帝,並且信我們的主耶穌。」而這句話實乃基督教信息的中心。從施洗約翰開始出來傳福音,就是以呼籲當時的人們「要悔改,接受洗禮」(馬可福音一:4)作為他傳福音的主要信息。當耶穌基督接續出來傳揚天國的信息時,也很明確地要大家「悔改,信從福音」(馬可福音一:15)。現在使徒保羅則是要大家「悔改,轉向上帝,並且信我們的主耶穌。」換句話說,相信主耶穌成為後來基督教會傳福音的主要信息,使原本耶穌基督所傳的天國福音,變成以耶穌基督為救主的中心信息。

把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救贖的恩典之信息傳揚出去,一直是使徒保羅皈依耶穌基督後最大的心願,即使是受到迫害時,也不退卻。現在他明明知道前往耶路撒冷會遇到災難,但並沒有逃避,他認為那是聖靈給他的啟示,要他去領受的。在第廿一章十一節就提到他在凱撒利亞的地方遇到一位從猶大來的先知亞迦布,說使徒保羅到了耶路撒冷之後,會受到猶太人的綑綁。在使徒保羅的觀念中,能夠「為了耶穌基督的緣故冒著死亡的危險」,這樣才能使耶穌基督救贖的恩典,在人「必朽」的生命中顯明出來(哥林多後書四:11)。換句話說,為了福音,即使生命會遇到災難,也是極大的恩典。因為這樣才能使人的生命因著耶穌基督救贖的愛得到永恆。這樣的信仰告白其實就是耶穌基督對門徒們所說的:「為了人子的緣故,有人懷恨你們,棄絕你們,侮辱你們,把你們當作邪惡的,你們就有福了!從前他們的祖宗也是這樣對待先知。在那日子,你們要歡欣雀躍,因為在天上將有豐富的獎賞為你們保存著。」(路加福音六:22—23)

第廿五至卅一節:「我在各位當中跟大家來往,宣揚上帝的主權。現在我知道,今後你們都不能再見到我。所以我今天鄭重地告訴你們,如果你們當中有人沉淪,罪不在我;因為我已經毫無保留地把上帝的旨意傳給你們了。你們自己要謹慎,也要為聖靈所付託你們照顧的全群謹慎。要牧養上帝的教會─就是他藉著自己兒子的死所換來的。我知道在我離開後,有兇暴的豺狼要混入你們中間來傷害羊群。就是在你們中間,也有人會造謠撒謊,誘惑門徒去跟從他們。所以,你們要警醒,要記得,在三年的歲月裏,我怎樣日夜用眼淚勸戒、教導你們每一個人。

使徒保羅顯然已經得到聖靈的啟示,知道自己將會在哪個地方遇難,因此,他並沒有打算再回到以弗所或是馬其頓這些地區。事實上他是很早就準備要去羅馬,並且希望羅馬之行成為他去西班牙宣教的助力。我們在他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中看到這樣的話:

「我多次遇到阻撓,不能夠到你們那裡去。但現在,既然我已經完成了在這一帶的工作,而且多年來一直想去訪問你們,我希望現在就去,在我往西班牙去的途中,順便去看你們,在你們那裡歡聚一些時候,然後讓你們幫我成行。」(羅馬書十五:22—24)

我們可以看到使徒保羅有一個很特別的作法,就是在這個教會建立起宣教的基石,作為到下個宣教地區開拓福音事工的助力。換句話,每一間教會都有負起福音事工的責任,而不是只享受別人所提供福音的饗宴而已。這樣的「分享」、「責任」是非常美好的,也是值得今天的基督教會再次反省的功課。
第廿六、廿七節讓我們看到他一貫的作風,就是完全的奉獻,在福音的事上沒有任何保留甚麼,因為福音乃是上帝在耶穌基督身上「白白地賜恩典」(羅馬書三:24),蒙恩的人就應該白白地與人分享這恩典。再者,他在這裡對以弗所教會長老所說的話,跟他過去對那些拒絕福音的猶太人所說的話很類似;在哥林多的時候,他在猶太人會堂傳講福音時,有猶太人故意反對他、毀謗他,他就很生氣地說:「要是你們滅亡,罪不在我,你們自己負責吧!從今以後我要到外邦人那裡去了。」(使徒行傳十八:6)現在我們看到他對以弗所教會的長老也說出這樣的話,雖然對象完全不同,但是對福音的詮釋態度是一樣,那就是不論是外邦人或是猶太人,在上帝的眼中都是一樣,對於拒絕上帝救恩的人,沒有人能夠為這些拒絕者作擔保。先知以西結就曾表明上帝的僕人好像一個守望者般,必須提出警語,因為提出警語就是負責的態度。拒絕接受警語的人要自己負責後果(以西結書卅三:1—6)。

我曾說過,使徒保羅無論到甚麼地方去傳福音,建立教會,總是會有一批人緊隨在他身後,破壞他先前所建立起來的事工。所以使徒保羅在這裡特別提醒這些教會的長老們要注意這樣的事情,不要疏忽對「羊群」的照顧。在第廿九節他用「兇暴的豺狼」和「羊群」做比喻,這是來自猶太人的傳統,信耶穌基督的人就好像是「羊」,想破壞人對耶穌基督的信仰,這等人就如同「豺狼」。先知以西結曾說上帝要親自作牧羊人來牧養祂的羊群,「為牠們找可安歇的地方」(以西結書卅四:15)。在先知以西結傳出上帝的話語中,警告那些沒有善盡牧羊人責任的牧者,就如同是野獸、豺狼一般,自己吞吃羊群,同時也因為沒有好好照顧羊群,使羊群也被野獸給吞吃了(以西結書卅三:1—10)。耶穌基督就曾提起有些人看起來好像是牧羊人,其實是盜賊,這樣的人乃是為了要偷竊、殺害、毀壞,並不是真正的牧者。但他是一位好的牧人,並且願意為羊捨命(約翰福音十:1—16)。在提摩太前書第一章二十節,曾提起「舒米乃和亞歷山大」這兩個人,因他們對教會造成傷害,而被逐出教會。這也讓我們看到使徒保羅給早期教會長老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長老附帶有維持教會信仰秩序的責任,不能為了當「爛好人」,對不正當的事發生,「以和為貴」的態度處理。應該堅持一個基本的信仰原則:來到教會,是為學習認識耶穌基督,走天國的道路,不是來教會打混。基督教會要以信仰作基礎來處理事情,也以信仰的態度看待事情,是不講究人情,或是關係、背景的團契。因此,擔任長老的人,必須有堅定的信仰態度,才能維持教會的信仰秩序。這點對今天的長老來說是很重要的功課,長老絕不是只在擔任禮拜時的司會、主理或是探訪等這些工作,而應該在信仰上維持教會的秩序。

第廿八節可以說是使徒保羅這篇勉勵話語中最重要的一節;他告訴我們:教會乃是用基督耶穌的血換取、救贖回來的。這樣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教會絕不是用人的力量作基礎建立的,教會是建立在基督耶穌的寶血之基礎上。就是因為使徒保羅深深體會出耶穌基督用生命所奉獻出來的恩典,所以,他在福音的事工上不敢有任何怠慢,他提到在以弗所三年的時間,「日夜用眼淚」勸誡那兒的信徒。這樣傳福音的精神其實就是耶穌基督在傳天國信息時所留下來的典範。在福音書中曾提到耶穌基督是工作到「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馬可福音三:20、六:31)。這種為福音盡心,沒有自己的態度是今天的傳道者最需要學習的。

第卅二至卅五節:「現在我把你們交託在上帝的手裏和他恩典的信息中;他能夠堅定你們的信心,又把他為自己的子民所預備的福澤賜給你們。我從來沒有貪圖任何人的金銀或衣服。你們自己知道我用我這雙手工作,來供給我和同工們的需要。我在各種事上給你們留下榜樣,告訴你們應該這樣勤勞工作來幫助軟弱的人。要記得主耶穌親自說過的話:『施比受更為有福。』」

第卅二節是在回應第廿五節,因為第廿五節使徒保羅說到自己將要離開,也可能不再有機會與以弗所教會的信徒見面,因此,他將該教會的信徒「交託在上帝的手裡和他恩典的信息中」。這種離別的話語也是使徒保羅牧養教會的方法,例如他和巴拿巴在離開彼西底的安提阿等地方的教會時,也是用這樣的句子對那些被按立的長老說「把他們交託給他們所信靠的主」(使徒行傳十四:23)。將教會交託在上帝的手中,這是再安全不過的了。我們從這裡學習到一點珍貴的信仰認知:屬於基督的教會,上帝自己會眷顧。不是人在看顧教會,乃是上帝在照顧教會。因為教會不是建立在人的身上,是建立在耶穌基督的寶血上。

這一節提到說「上帝恩典的信息」,信息就是指上帝的話語、教訓,也是我在大家當中一再提起的:教會乃是建立在聖經—上帝的話語—基礎上。使徒保羅的時代用的聖經是舊約,以及流傳在當時教會的耶穌基督「言論集」,和各種有關耶穌基督事蹟的文件(路加福音一:1—2),現在我們的聖經則是新約與舊約全書。聖經所傳達出來的信息,是今天基督教會存在最重要的力量。

第卅三節讓我們看到使徒保羅很坦白的陳述;他說他是靠自己的力量供應自己以及同工們的需要。第十八章三節已說過,使徒保羅和福音同工亞居拉、百基拉這對夫婦,都是以「靠製造帳棚維持生活」。因此,在這裡使徒保羅說他是用他的「雙手工作」,不但維持自己的生活,也供應「同工們的需要」。在寫給帖撒羅尼迦的書信中,使徒保羅也這樣提到:「弟兄姊妹們,你們一定記得,我們怎樣日夜辛勤工作,為的是在向你們傳上帝福音的時候,不至於成為你們的負擔。」(帖撒羅尼迦前書二:9)有人會問:為甚麼使徒保羅會說這些話?是教會出了甚麼問題嗎?我們知道使徒保羅通常都有一種情形,就是在這個地方工作時,並不從當地教會得到供應,而是其他教會。例如他在他在哥林多的時候,西拉和提摩太從馬其頓來跟他會合,同時帶來馬其頓教會的奉獻,使他可以「用全部的時間傳講信息,向猶太人見證耶穌是基督」(使徒行傳十八:5)。這種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要避免當地的教會產生不必要的誤會,以為使徒保羅倚靠傳福音「牟取財利」。尤其在他傳福音的過程中,必然有醫病、趕鬼的事件,而有這種神能的人,很容易得到人們金錢的餽贈,這種事已經發生過多起,那被鬼附身的女奴(使徒行傳十六:16—19)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因此如果他想要賺些錢實在是太容易了。但是,福音的本質不是這樣的,如果傳福音是為了要賺錢,那實在是對福音很大的踐踏。

再者,使徒保羅每到一地方建立教會,都會鼓勵當地的信徒為耶路撒冷教會貧困的兄弟姊妹的需要奉獻。也許有人會利用這樣的事打擊使徒保羅,說他是在「拐錢」。但是,當我們注意看他寫給哥林多的教會書信,內中就提起對於接受教會信徒奉獻金錢的事,他的看法是這樣的;他說:

「主也這樣吩咐:凡從事傳福音的人都應該倚靠傳福音維持生活。但是,我並沒有利用過這些權利;我現在寫這些也不是為著要爭取這種權利。我寧死也不願使我所誇耀的落空!我沒有理由為著傳福音而誇口;我不過是奉命去傳的。我不傳福音就有禍了!如果我傳福音是出於自願,我就可以獲得報酬;但是,上帝既然把這任務交給我,我就認為這是一種責任。那麼,我所得的報酬是甚麼呢?就是我有傳福音而不叫人花錢的榮幸,就是說不享受傳福音應得的權利。」(哥林多前書九:14—19)

這應該很清楚又明白了;使徒保羅為要避免傳福音時拿了當地教會信徒的錢,導致信徒們的任何揣測,使福音的榮耀受到損害,所以他不願意這樣做。這一點讓我們看到他在福音事工上的忠心。在腓利比書第四章十、十一節,他說這樣的話:「我在主的生命裡有極大的喜樂。因為過了一段時間,現在你們再一次來供應我。其實,你們向來關心我,只是沒有機會表示罷了。我這樣說,不是因為我缺少甚麼;我已經學會對現狀滿足。」他並非不曾接受任何信徒的奉獻,而是不接受當地教會的信徒所提供的生活需要。

第卅五節的「耶穌親自說過的話:『施比受更為有福。』」這句話,在福音書中並沒有看到過。也許跟耶穌基督說的「施與別人,上帝就會施與你們,並且用大升斗,連搖帶按,盡你們所能攜帶的,滿滿地倒給你們」(路加福音六:38)這句話有關係吧。

要注意這句話並不是說接受的人比與施與的人更相比較沒有福氣,不是這樣的意思。而是在鼓勵那些有能力的人記得「分享」這門功課,知道一旦與人分享,就會感受到上帝的慈愛遠勝過自己的付出。這也就是我一再強調的,「分享」是最偉大的神蹟。是見證福音的捷徑。

第卅六至卅八節:說完了這些話,保羅就跟他們全體跪下來祈禱。大家都哭了,抱著他親吻,跟他道別。他們為了保羅所說此後不能再見到他這一句話特別傷心。他們就送他上船。

使徒保羅相當慎重這次的談話,由談話結束的時候以「跪下來祈禱」作為這次會面的結束可知。祈禱是與上帝對話,或是表明願意順服上帝。使徒保羅將以弗所的教會交託在上帝手中,這可以說是生命的交託,因為信仰乃是生命的大事,不是隨便的事。因此,不能用隨便草率的態度來祈禱,如果用隨便的態度祈禱,那樣的祈禱不但不會沒有意義,甚至有時會是一種信仰上的污穢。

第卅七節說他們和使徒保羅「抱著親嘴」,這是在中東地區很普遍的一種請安、互道珍重的方式。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段經文帶來的信息:

一、傳福音要有拼命的態度,且是要毫無保留,甚至奉獻生命。

這樣的傳道使命感之認知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看到耶穌基督在傳福音的工作上,就是連生命都奉獻了。而看到復活的耶穌基督顯現在他面前的使徒保羅也是這樣,他一再表明自己是「毫無保留」地奉獻出來。我相信只有這樣的傳福音態度才能真正地把福音傳開。如果沒有這樣的心態,想要傳出福音的信息,實在是很困難。

早期到台灣來的宣教師,不但是自己來,且將他們的家產、故鄉教會的奉獻都帶來了,很多人甚至奉獻了他們的生命給台灣,連骨骸也埋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他們就像使徒保羅在這裡所說的,只要是對大家有益的,都毫無保留地傳達出來了。傳福音必須有這樣真實和完全奉獻的心意,否則傳出來的信息不會是屬於天國的。當我們看到耶穌基督連生命都獻上了的時候,就可知道他是毫無保留地奉獻了一切。

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就有這樣美好的故事,那是在一九二六年六月,當時的院長英籍宣教師蘭大衛醫師正在為一位小孩因為腿傷的問題傷腦筋的時候,他的太太蘭瑪玉姊妹自願表示要捐出自己身上的皮膚給這個當時才只有八歲的小孩。那次的皮膚移植手術,從蘭瑪玉姊妹臀部取下四塊一寸四方的皮膚,補在這個小孩身上。最奇妙的是,雖然移植手術失敗了,但是孩子卻因為蘭醫師夫婦的「切膚之愛」活過來。這位小孩就是後來曾擔任長老會總會議長的周金耀牧師。

我最近去馬偕醫院牙科就診。那位替我診治的醫師不是基督徒,但是他卻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馬偕牧師的故事深受感動。他告訴我,這樣的人實在太偉大了。由於馬偕牧師在台灣傳道的四十年當中,替人拔過二萬多顆牙齒,這位牙醫師很感興趣。於是我送他馬偕牧師自己寫的「台灣六記」和「日記」這兩本書。他說看了之後深受感動,就在陽明醫學院教課的時候說給同學聽,很多學生也受感動。他告訴我,像馬偕牧師這樣奉獻一生給台灣的人,才是真正愛台灣的人。

類似這樣的事跡實在太多了,許多宣教都把生命奉獻在他們傳福音的地區。上個禮拜,家庭團契和青年團契一起觀賞「教會」(Mission)這部影片,片中敘述的就是這種宣教精神;這些翻山越嶺的傳道者,就是把他們一生中最寶貴的一切都傳授給那些在中南美洲山上的原住民,福音就這樣傳開了。但是,那部影片也藉另一個鏡頭,就是那些在舒適環境中享受權勢的貴族、主教,不但傳不出福音,相反的,竟是踐踏福音信息的人,實屬可悲!

今天的傳道者應該從這裡來反省;如果我們想把福音傳開,就必須毫無保留地將最美好的都奉獻出來,教會也應該要有這樣的認識和傳福音的態度。如果在福音的工作上有所保留,隱藏在人的私心中,這不是聖經的教訓。

二、長老,是保守基督教會最重要的精兵,因此必須用心、認真學習聖經的話語,堅守信仰的原則,好使基督的教會不因外來的邪說、亂事,混淆了在基督耶穌裡真實信仰的內涵。

在使徒保羅對以弗所教會的長老所說的話中,他要這些長老們「謹慎」,「要牧養上帝的教會」。他警告他們,在他離開後,會有「兇暴的豺狼」混入信徒當中,甚至在會友當中「也有人會造謠撒謊,誘惑門徒去跟從他們」。使徒保羅要這些長老們謹慎這些事的發生。他再次強調過去三年的時間如何用心教導他們的情形。

我一再說過,使徒保羅無論到哪裡去傳福音、開拓教會,都會有人跟在他後面攪擾事工進行,或是煽動信徒離開,要不然就是在使徒保羅離開後,混入教會裡傳播另一種奇怪的思想,使教會受到傷害。

兩千年來,基督教會時常發生這樣的事件,直到今天,這種混淆信仰的事情並沒有因為教育程度普遍提升,而有所改善,時常聽到教會分裂的事件,有如再次撕裂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前身上所穿的衣服一樣。為甚麼會這樣?為甚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以我個人理解:最主要的原因是基督徒太少用心研讀聖經、思考上帝的話語!教會之所以會亂,往往是因為有人將社會的行為模式帶入教會裡,要求教會也照樣行事,忘記了基督教會乃是建造在聖經(上帝的話語)的基礎上,以聖經的教訓作為行事的準則。

因此,當長老,就必須把信仰的原則弄清楚,且堅持、守住。而這門功課最基本的學習途徑就是學習聖經。沒有聖經(上帝的話語)作基礎而要在這紛亂的世代裡堅守信仰的原則,必然越來越困難。這也是我一再要求長老、執事參加查經班的原因,因為除了學習聖經、明白聖經的教訓外,實在沒有其他更好的門路可以維護教會應該堅守的信仰原則。


(講於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廿九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