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不求人的稱讚

經文:約翰五:30-47

  當我們讀第五章時,我們再次發現約翰福音書的特色,在全章四十七節中,作者用十四節的篇幅在記述耶穌基督於耶路撒冷,靠近羊門地方有一個名叫畢士大的池子旁邊,治好一個已經病了卅八年的病人。
但是作者卻用卅三節的篇幅在述說耶穌基督由這件醫治事件延伸出來所講的教訓。在第十六節寫下了「從此,猶太人開始迫害耶穌,因為他在安息日治病。」第十八節則更進一步指出,猶太人不只是迫害他,並且是「決意殺害他;因為他不但破壞了安息日的戒律,而且說上帝是他自己的父親,把自己當作與上帝平等。」

  約翰福音書的作者在編寫此書時,一直有一個目的,就是凸顯耶穌基督的位格,降低施洗約翰的地位。這點對早期教會必定很有教導作用;早期教會因深受使徒保羅宣教開拓的影響,有些人是出言就說「使徒保羅」,以顯示權威的含意。另一方面,較早接觸福音受洗於施洗約翰的人,也會在言談中表明這種來自權威傳承的用意。這些人甚至會以「施洗」之多寡來比較權威之高低,(約翰四:1-3)或以此為歷史傳承的重點,(參考哥林多前書第一、三章)但是,約翰福音的作者和使徒都作了同樣的努力--耶穌基督才是真正的中心。特別約翰福音的作者一直在設法幫助初代教會的信徒了解,施洗約翰固然在當代社會掀起一陣風暴,震撼了大家的心靈,使人們乾渴已久的心靈得到滋潤。但是,作者明白的表示:真正重要的是耶穌基督,他才是來自上帝的代表。作者特別指出施洗約翰只不過是「一盞點亮照明的燈」,讓人「暫時亭受他的亮光。」(第卅五節)但是耶穌基督的見證則是來自永恆的上帝本身。

  我們知道約翰福音書可能是在主後九十年至一百年之間寫成的。那時基督教的福音已傳開了,教會裡不再是只有猶太人的基督徒而已,而是希臘人已日漸增多。或許就是因為有一部份猶太人基督徒很重視施洗約翰的地位,或是他們當中有人只聽過施洗約翰傳講「悔改的洗禮」(馬可一:4),尚未聽過關於耶穌就是基督、是彌賽亞的事。(參考使徒行傳十八:24-十九:7)在正統猶太教徒中,也有一部份人是接受過施洗約翰的洗禮的,因此,約翰福音書的作者必須用些篇幅來處理這些問題。

  其實這種問題也一再發生在我們這個時代的教會裡,我們發現有些傳教者或教會是把使徒保羅的信息看得比耶穌基督的教訓更重要,一再傳講使徒保羅的功績,不知不覺中忘了耶穌基督的救贖。更嚴重的是把教會中某位長老或傳教者講的話看得比聖經的教訓都重要,這些都是很危險的事。

  因此,約翰福音書的作者一而再的要讓當時的信徒認清一件事:每個人回到自己應有的位置去。施洗約翰不是基督,耶穌才是。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約翰福音書作者的編寫手法上,是耶穌基督和施洗約翰同時進行傳福音工作,而且在學生對他們的老師施洗約翰提及「老師,你看,從前跟你在約旦河對岸,你為他作見證的那一位,現在也在施洗,大家都去找他了」之時,施洗約翰很清楚的回答說:「我曾經說過,我不是基督;我不過是奉差遣作他的前驅的。....他一定一天比一天興旺,而我一天比一天衰微。」(三:26-30)

  第四十一節:我不是在求人的稱讚。

  如果我們把這一節與馬太六章一至二、五節,帖撒羅尼迦前書二章六節比較,會更加清楚耶穌基督說這句話對當時的人的意義;他所說的這句話已經指出當時猶太人宗教信仰態度的真正問題,「他們愛人的讚許勝過愛上帝的讚許。」(約翰十二:43)他們是故意讓別人看見並炫耀他們的宗教虔誠,愛吹擂施捨給別人,祈禱的時候怕別人看不見::等等這些虛偽的宗教行為。(參考馬太六:1-18)耶穌基督在提醒大家,真實的宗教信仰是發自內心的反省。使徒保羅說:「我只專心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全力追求前面的事。我向著目標直跑,為要得到獎賞;這獎賞就是屬天的新生命,是上帝藉著耶穌基督呼召我去領受的。」(腓立比三:13-14)他寫信給帖撒羅尼迦的教會時,更加明白的指出:「我們不求任何人的稱讚,沒有求你們的,也沒有求別人的。」(帖撒羅尼迦前書二:6)因他只求來自天父的,那才是永遠的。

  我想基督教信仰最大的特質就是在這裡,耶穌基督所要給我們的是永恆的價值,這個永恆的價值只有建立在上帝的獎賞中才是。相對的,來自人的獎賞是短暫的,會改變的,有限的。如果我們將信仰建立在這有限的領域裡,很容易使信仰變質而不能持續,也容易使信仰成為腐化人心的媒介。猶太人也因此種信念發展出一個重要的傳統,就是開會表決時,若「全部」贊成,是「不對」,必須至少有一個人是持「不同意」的觀點,原因是他們認為人既然不完美,就不可能有「全部」、「完美」的決定,用這種方式表明人的有限。

  在一個以信仰為基礎的教會團體裡,應該更清楚知道人的軟弱、有限、不完美。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有一項很重要的突破,就是認為「教皇也是人」,既是人,就有缺點,不可能完美無缺。因此,禮拜只能對上帝讚美,不應該有讚美教皇的儀式和內容,否定實行千餘年的「教皇無謬論」之傳統。但是羅馬天主教會堅決拒絕這種論點,他們仍舊堅持「教皇無罪」的信仰告白,這一點也是宗教改革後,今天基督教與天主教不一樣的地方。

  我們長老教會的開設者約翰‧加爾文在宗教改革運動中,提出一項很重要的信仰認知:將一切榮耀歸於上帝。這是非常重要的信仰態度,因為要將榮耀歸於上帝時,相對的,就是人會知道自己的卑微。加爾文於改革運動時期在日內瓦訓練學生時,曾告誡學生說:「如果你講道後,有人稱讚你的時候,你要注意了,魔鬼就站在他身邊。」因為傳揚上帝的話的僕人談不上榮耀,或有被稱讚的價值,真正要受稱讚的乃是上帝的話本身。加爾文這句話也是繼續在告誡著今天的傳教者。

  第四十四節:你們喜歡彼此恭維,卻不追求從獨一無二的上帝那裡來的稱讚;這樣,你們怎麼能信呢?

  這對當時的猶太人來說,實在是一針見血的指責;因為人往往會在彼此讚美、恭維中墮落而不自知。今天社會裡政治人物最容易墮落的地方,就是只聽到彼此讚美的聲音,缺少反省、批判的機會。我們也常把人當成學習、模仿的對象,但是耶穌基督卻告訴我們「要完全,正像我們的天父是完全的」一樣。(馬太五:48)這句話是要我們時常這樣反問自己:我們是否像上帝一樣好?上帝對這件事的看法如何?上帝會怎樣說?上帝的標準如何?把標準放在上帝的線上,我們就會發現自己實在很卑微,真的有夠卑微。

  這段經文提供給我們很好的信息:

  一、教會不是為了得到人的讚美而存在,教會是為了要見證上帝的愛和拯救而存在的。

  教會之所以為教會,是因為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愛的緣故。上帝將耶穌基督賜給人類,就是為了表明他的救贖,因為人類世界有苦難,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正是因為人類的罪所帶來的苦難。因此,今天凡是屬於基督的教會,若是為了見證上帝的愛而受苦難,是正確的,是應該的。

  我愈來愈擔心的是近來教會愈來愈喜歡數算來自社會頒給它的獎賞,特別是來自政府的獎狀、獎牌等榮譽。我們必須很小心的是,在一個政治不清明、不自由的社會裡,教會得到來自統治者的頒獎,恐怕就是一種罪惡,因為教會可能扮演了「助紂為虐」的角色!反之,教會若因傳揚聖經的信息而受當代社會或統治者迫害,則是正常的,因為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是這樣走向十字架的。

  這使我想起第二次大戰期間的德國希特勒政府。在希特勒強力施壓下,有約二千間教會與傳教者,寫信簽名支持希特勒所採取的出兵東歐政策,以及消滅猶太民族的計劃。這些教會得到政府的嘉許。但是有約四百間教會與傳教者,在一九三三年聚集在巴門(Barman)教會舉行神學反省會議,並且發表「巴門神學宣言」。在這宣言裡的第一條說:「聖經是唯一上帝的話,不論是生、死,我將永遠遵從。」第五條說:「教會沒有義務替政府宣揚政策,但有義務和責任宣揚聖經的教訓與耶穌基督的主權。」這樣的神學宣言很清楚的表明這些教會和傳教者對希特勒逼迫教會順服政府的對外國與外族人民出兵、迫害持對立的態度。可想而知的是結果這些教會和傳教者,在大戰期間是遭受到很殘酷的迫害,有不少傳教者、信徒被蓋世太保抓入監牢嚴刑對待,甚至槍決,有的教會被關閉改成軍品倉庫。今天的德國教會很痛切在反省過去的這門功課,他們知道當時支持希特勒政策是錯誤的。

  耶穌基督告訴我們說:「為了實行上帝的旨意而受迫害的人多麼有福啊;他們是天國的子民!」「當別人因為你們跟從我而侮辱、迫害你們,說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多麼有福啊。你們要歡喜快樂,因為在天上將有豐富的獎賞為你們保存著;從前的先知也同樣受過人的迫害。」(馬太五:10-11)

  二、在基督徒團契裡,我們不應該是在尋求彼此讚美,而應該是在學習認罪悔改、彼此赦免、接納、互相鼓勵、知道謙卑。

  我們既然知道教會是有罪的人共同聚集而成的團契,就要清楚它必定有人的缺點,不可能完美。我發現常常有人以為教會團契很「棒」、「好」、「有愛心」,等到加入了教會團契以後,才發現原來並不是那麼一回事,裡面也充滿了許多人為的軟弱、罪惡。其實這是很正常的,因為來教會的人正是自己認為有罪來尋求耶穌基督的憐憫與赦免的,因為教會的主,是耶穌基督,他告訴我們說:「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的目的不是要召好人,而是要召壞人。」(馬可二:17)因此,我們來到基督徒的團契裡,最重要的乃是學習認罪悔改,學習互相赦免、彼此接納,相扶持和鼓勵,使我們能因此藉著耶穌基督的愛,朝向「完全」,如同我們的「天父是完全的」一樣。(馬太五:48)

  我也發現愈來愈多的教會充滿了人為的虛偽讚美,甚至常常頒發許多奇怪的「名譽」給那些服事福音事工的人。我不禁要問:我們既給了他「名譽」,他們還能期盼那來自天上的獎賞嗎?我常發現今天的教會在為去世的兄姊辦告別追思禮拜時,充滿了不真實的誇耀,忘了耶穌基督的死是多麼的「寒酸」、「難堪」!我們雖然是信了耶穌基督,仍然喜歡追求那來自人的各種讚美和獎賞,這樣,與耶穌基督在指責當時的猶太人又有什麼差別呢?我們又怎能得到耶穌基督告訴我們的「從天父那裡獲得獎賞」呢?(參考馬太五:43-六:6)使徒保羅說他全力追求要得到屬天的獎賞,(腓立比書三:12-14)而我們呢?別忘了,我們是罪人,在上帝面前實在毫無榮耀可言。唯有我們知道認罪,學習彼此相互赦免、接納,相扶持、鼓勵,如此才能期盼上帝國在我們的生命裡。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0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