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不同凡響的教訓(二)

經文:路加福音六章

就像馬太福音書的編著者一般,將耶穌基督的教訓編輯成集,這種處理的方式,在路加福音書這卷經典裡也隱約可見。可惜,作者路加在這方面所彙集到的。並不像馬太福音書那麼齊全。但是,路加在編輯手法上,就顯得完整且手法細膩了許多;
以我們今天所讀這段經文來看,在第卅七至四十節論「評斷人」的事中,是以第卅九、四十節加重詮釋「評斷人」的語句效果,讓我們讀起來會有一種認識,即是隨意對人評斷的人,這種人就像自己瞎了眼一樣,是不夠資格的。但是,馬太福音書的作者將這段話,編輯在耶穌基督駁斥法利賽人和文士對洗手之事上。而且路加福音書讀起來的效果也強化許多,因為緊接下去的是第四十一至四十二節的「眼中有大樑」,使得此段言論由第卅七節開始讀起,有逐漸強化而達高峰的語句效果。這就是作者路加從開始就在強調的,他編著此書是「按照次序」而編,這種「按照次序」本身,也是一種帶有強化認知的作用在裡面。

在前一講(第八講),我曾講過,作者把這段教訓編在耶穌基督針對他的學生所講的語錄裡,而且前面也提過,由第廿節到卅五節的教訓,是以第卅六節做為一個總結,一個中心思想。這種以「你們要仁慈,正像你們的天父是仁慈的」的教訓,其所架構起來的辭句也可以做如下的解讀:

仁慈對待貧窮人的人多麼有福啊,你們是上帝國的子民!

仁慈對待飢餓人的人多麼有福啊,你們要得到飽足!

仁慈對待哭泣人的人多麼有福啊,你們將要歡笑!

若因你們的仁慈而被人懷恨、棄絕、侮辱、當作邪惡,你們有福了!

在論禍的方面,我們也可以做如下的比照解讀:富裕而沒有仁慈的人要遭殃了!

你們已經享夠了安樂!飽足而沒有仁慈的人要遭殃了!

你們將要飢餓!歡笑而沒有仁慈的人要遭殃了!

你們將要哀慟哭泣!

我想這樣把第卅六節提升至天父仁慈的上帝國準則來看耶穌基督論福與禍,對我們了解這段教訓的意義是很有幫助的。

今天我們所讀的第卅七至四十九節這段經文,若再加以仔細閱讀分析,我們會發現這段經文也是在繼續延伸闡明第卅六節「你們要仁慈,正像你們的天父是仁慈的」這節經文。

我們知道作者路加曾跟隨使徒保羅,到各地去傳揚復活的耶穌基督之信息,他必然受到保羅的影響甚多。使徒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很出名的一段書信,是在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論愛」裡,將之與路加福音書這段經文相比較,我們會發現路加所說的,與使徒保羅所說的很相近:人若是沒有仁慈之心,而會說各種方言、靈語,也是沒有什麼意義。

作者路加將耶穌基督的教訓重點放在第卅七節的下半句:「要饒恕人,上帝就饒恕你們。」在耶穌基督的教訓中,這是與悔改認罪同時並重的。他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用「饒恕」的態度來建立。耶穌基督認為「饒恕」是與上帝的赦免相互動的,不是人單獨的行動和付出。換句話說,人「饒恕」別人,等於是得到更大的饒恕恩典,這恩典是來自上帝。我們在耶穌基督的主禱文中,會看到這句話:「饒恕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饒恕所有得罪我們的人。」(十一:4)非常清楚地,當我們在祈求上帝赦免、饒恕我們之時,我們先要有饒恕、赦免別人的行動在先了。

沒錯,「饒恕」是一門很重要的信仰功課;耶穌基督的得意門生彼得,有一次曾就這個課題來問耶穌基督說:「主啊,我的弟兄得罪我,我該饒恕他幾次呢?七次夠嗎?」耶穌基督的回答是說:「不是七次,而是七十個七次。」然後耶穌基督講了一個比喻來說明「饒恕」的意義。(馬太福音十八:21-35)這個比喻說到一位臣僕得到君王饒恕的恩典,但卻不肯把這恩典分享給他的同伴或下屬。結果被君王得知,一氣之下,不但收回原有給他的饒恕,並且加重懲罰。耶穌基督在說完這個比喻後,做了這樣的結論:「如果你們每一個人不肯從心裡饒恕弟兄,我的天父也要這樣對待你們。」(馬太福音十八:35)我們必須注意馬太福音書上述這段經文,起碼提供給我們兩項很重要的認識:「七」這個數目字所代表的意義是「完美」。因此,不論是說「七」次,或是說「七十個七次」,它都是說明「饒恕」的行動是個永無止境的目標,必須一生做到底。不能把這個「七」或「七十」看成是可數的一個數目字。否則,就不能算是「完美」。耶穌基督在講這比喻時,將它設定為是「天國」的比喻「。在馬太福音十八章廿三節:」因為天國好比以下的故事....。」看吧,天國是以上帝的主權為中心,「饒恕」這個課題就是不要我們從人的標準來計算或衡量,而是以上帝為目標,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耶穌希望像路加福音六章卅六節所說的:「你們要仁慈,正像你們的天父是仁慈的。」(馬太福音五:48,是用「完全」。)再者,在第卅七節當耶穌基督說:「不要評斷人,上帝就不會審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上帝就不會定你們的罪。」其實這個觀念對猶太人來說是很清楚的,只是他們常常忘了,或是有時常故意將之扭曲、歪解。因為舊約聖經裡很清楚地提到:唯有上帝才是審判者,人看外貌,上帝看人的內心,因此,上帝的審判才是公正的。(參考創世記十八:25,詩篇九十六:10、13,九十八:9,以賽亞書第廿四至廿六章)

第四十一至四十二節:「你為甚麼只看見你弟兄眼中的木屑,卻不管自己眼中的大樑呢?你自己眼中有大樑,怎麼能對你的弟兄說:『弟兄,讓我去掉你眼中的木屑』呢?你這偽善的人,先把你眼中的大樑移去,你才能看得清楚,去把弟兄眼中的木屑挑出來。」

若如作者路加所記述,耶穌基督講的這段話,是針對他的學生來說的,則這段教訓就富有特別作用;第卅七至四十二節基本上是在要求他的門徒,凡事先由自我反省開始。這點尤其在第四十一至四十二節表達得最為清楚。當他說:「你自己眼中有大樑,怎能對你的弟兄說:『弟兄,讓我去掉你眼中的木屑』呢?然後,緊接著他要求學生先學習把」自己眼中的大樑移去「,然後才能使自己有清楚的視力去把弟兄眼中的木屑挑出來。」

我們也發現在耶穌基督的教訓中,他常指責當代宗教領袖欠缺這種自我反省的能力,總是要求別人多過要求自己。耶穌基督把這種欠缺自我反省的人說是「偽善」,他清楚地指出法利賽人就是偽善的人。(十二:1)他要他的門徒「提防」這種法利賽人。

「偽善」的另一個意義就是「不誠實」。在耶穌基督的教訓中,偽善是上帝所不喜歡的。耶穌基督強調「上帝是靈,敬拜他的人必須以心靈和真誠敬拜。」(約翰福音四:24)而法利賽人的問題是用許多儀式和祭物做表徵,倒使真實的心被疏忽了。

作者路加記述在耶穌基督的教訓裡,提醒我們免於陷入如同瞎子帶瞎子一般的危險方法,就是時時刻刻的自我反省,這也是除去偽善外衣的途徑。第四十一至四十二節就是在詮釋第卅九節的「瞎子不能領瞎子的路。」人的眼中若有樑木,這種人等於是跟瞎子一樣,看不清前面的路標,當然就無法指導別人走正確的方向。

耶穌基督之所以如此要求他的學生,基本上就是在提醒學生們,必須清楚建立一個觀念:上帝國是以上帝為中心,人在上帝面前是偽善不得的。不用替自己尋找掩飾虛偽的方法,除了時刻自我反省、悔改、認罪之外,沒有更好的途徑。因為自我反省是免於腐化、敗壞的最好良藥。

第四十三至四十五節:「好樹不結壞果子,壞樹也不結好果子;樹的好壞從它的果子分辨得出來。你們不在荊棘裡摘無花果,也不在蒺藜中採葡萄。好人從他心裡頭積存的善發出善來;壞人從他積存的惡發出惡來。一個人的心裡充滿著甚麼,嘴就說甚麼。」

我們可以從比較馬太福音書的寫法來發現,馬太福音書的「好樹結好果子;壞樹結壞果子」是在詮釋「虛偽」的意義。(馬太福音七:15-20)作者將它編在耶穌基督的山上寶訓中,是警語,用來提醒人防範「假先知」的作為。另一段「好的果樹才有好果子;壞的果樹一定結壞子」的組句,同樣也是用來詮釋「真實」的意義,但卻是一組單獨的教訓,並不列在山上寶訓裡。(馬太福音十二:33-35)

路加福音書的作者再次發揮他在編輯上的特點,組合了這些詞句,給予我們有明顯的強化作用之感覺;從實存的現象可以看出本質的虛實。例如: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在感慨台灣社會倫理道德嚴重惡化、敗壞。我相信任何一個稍微有良知的人,不會因台灣社會的經濟發展比以前好,就認為台灣社會比以前更進步、安定。不!相反的,越來越多的人已在擔憂目前呈現出來的各種社會行為、現象,正好說明台灣社會體質上的嚴重腐化。像毒品的泛濫、貪污的的盛行、黑道介入各級議會,環境污染的嚴重,搶劫、殺人、強暴、欺騙之風甚熾,等等這些,都說明我們台灣社會生活品質的敗壞。這是我們台灣的根在腐爛。誠如耶穌基督所說的:「好的樹才有好果子;壞的樹一定結壞果子。從所結的果子可以說出一棵果樹的好壞。」「好人從他積存的良善發出善來;壞人從他積存的邪惡發出惡來。」(比較參考馬太福音十二:33、35)

第四十五節下半句說:「一個人的心裡充滿著什麼,嘴就說什麼。」這實在是一句觀察入微的話;耶穌基督這句話也是在提醒他的學生,人如果心裡沒有以上帝為中心,這種人是傳不出上帝國信息的。我們每個禮拜日到教會參加禮拜,也可由傳教者的講道中感受到或發現到傳教者腦海中所在關心的是什麼。

這段經文也讓我們看到另一件事實,就是在上帝的眼中,是不可能隱藏任何事的。因為上帝是位看得見人在隱密中做事的天父。(參考馬太福音六:6)人不可能把自己從上帝的眼中隱藏起來。這是為什麼馬太福音書會在類似這段語錄中,一開始就這樣說:「你們要提防假先知。他們來到你們面前,外表看來像綿羊,裡面像兇狠的豺狼。」(馬太福音七:15)其因在此。耶穌基督一再要我們把信仰生活的準則,建立在以上帝為主權中心的基礎上,就是為了要防止因人的虛偽所帶來的墮落。因為人的能力僅能及於外表,唯有上帝才能看出內心隱密的事。舊約傳道書這樣說:「我們所做的一切,或善或惡,連那最隱秘的事,上帝都要審判。」(傳道書十二:14)

第四十六至四十九節:「你們為甚麼稱呼我『主啊!主啊!』卻不實行我吩咐你們的話呢?我告訴你們,那到我跟前來,聽了我的話而去實行的,是像甚麼樣的人呢?他好像一個蓋房子的人,挖深了土,把根基立在磐石上面。洪水氾濫沖擊那座房子的時候,房子卻不能動搖,因為它建造得好,可是,那聽了我的話而不實行的,是像一個人把房子蓋在沒有打根基的土地上,河水一沖,房子立刻倒塌,造成了極嚴重的損壞。」

將這段經文參考著馬太福音第七章廿一至廿七節一起讀,會幫助我們更加清楚。我們可以看出耶穌基督這段話,乃是繼續在闡明上帝國的基本概念:是必須實實在在的去力行、實踐出來,而不是光靠嘴巴喊叫就可以達成的。

如果我們將這段話,帶回到我們前面所談過的第廿節經文來看:「以仁慈對待貧窮人的人有福了。」(或是:憐憫貧窮人的人有福了。)我們要如何仁慈法呢?如何憐憫呢?耶穌基督並不希望我們一天到晚光說不練,只停留在討論貧窮、仁慈或憐憫的定義上,他希望我們實實在在地去做,去力行。耶穌基督以當時巴勒斯坦,人人熟悉的地理環境之特點來說這個建造房屋的比喻,以表明實行與否的分別:「磐石」,這是非常結實堅硬的石塊,蓋房子的地基若要建造在這種石頭上,是非常艱辛的工作,很累,也很費時間。再者,磐石地離開溪水較遠,房子蓋好後,每天用水都得走上一段路才能汲得到。相反的,若把房子蓋在河床邊、沙土上,所費力氣不大,時間短,輕易可成;更吸引一般人的是,汲水方便,隨時伸手就可取得水喝。但是,這種截然不同的建屋景況,在平時都不會分辨出來,在雨季來臨的時候,就可看出它的結果了。暴漲的河水,很快就會沖走那些不費什麼功夫建造在沙床、沙土上的房子。而建造在磐石上的房子,不是水沖不到,就是沖到了也不會有任何損壞。

耶穌基督用這種比喻來描述上帝國時,對他的學生來說就很有意義了,他已在告訴他的學生:在宣揚上帝國的工作,是必須如同建造房子在磐石上一樣的奠下堅固的根基,是實實在在的,而不能貪圖一時之便。是長遠的,不是眼前的。甚至是一生的,不是短暫的。


耶穌基督的這段教訓給我們帶來很好的信息:

一、基督教的信仰是幫助我們知道時時刻刻要反省。

這一點可說是基督教信仰最大的特質。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們的信仰免於僵化,甚至是虛偽而不知。

我時常在想一件事:我們應該從什麼角度去看一間教會?是看它的建築物?是看該教會參加聚會的人多或寡?看奉獻嗎?或是看它所舉辦的活動?這些都是形之於外表的東西或現象,看起來或許會有令人陶醉、目眩、感動的時刻。每次看到一些建造裝潢得很堂皇富麗的禮拜堂,我就會很快想起耶穌基督與他的學生談論耶路撒冷聖殿的事;(參考馬可福音十三:1-2)每次看到教會媒體在談論某某佈道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參加,有數以百計的人決志信主,我就會想起耶穌基督所說的話:「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為那通向滅亡的門是寬的,路是好走的,朝向這方向走的人很多。那通向生命的門是多麼窄,路是多麼難走,找到的人很少。」(馬太福音七:13-14)

其實,耶穌基督很清楚人心的實況,喜歡虛浮、表面的。因此,他勉勵他的學生,也是在勉勵我們在宣揚上帝國的福音事工上,最重要的一點,是使我們時刻保持反省的能力。能反省,我們才會知道自己的軟弱與錯誤,由此進一步悔改、認罪。能這樣做的教會,才是真正知道仰望上帝救恩的教會。

二、必須把我們的信仰建立在以上帝的話為中心的基礎上。

就像耶穌基督所說的,把基礎打在磐石上的房子不怕洪水沖擊。我想這種基礎在今天的教會,就是上帝在聖經裡的話。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一再在要求大家每天讀聖經,出聖經課題給大家寫,開查經班研讀聖經的原因,就是希望用上帝在聖經裡的話來重建我們的教會。

今天的教會已越來越世俗化,很像一般社團,舉辦活動也會區分「會友」與「會外」的不同費用,讓人直覺是社團活動的會員優待一樣,這是一種把奉獻變相成自己在享受優待一般,曲解了基督徒受召的意義與責任。會如此的原因,是忘了基督的教會與一般社團組織不同;教會是個信仰團契,與一般社團截然不一樣。信仰團契是分享上帝的愛。因此,舉辦任何一個活動,就不應該有「會內」與「會外」之分,奉獻辦活動就是為了使「會外」的人有機會來接觸、分享福音的宴席。

再者,當我們說把信仰建立在上帝的話的基礎上時,也是在表明基督的教會不是以人為中心,是以上帝為中心,這樣的教會才會永遠長存,不會因世事環境變遷而改變它存在的功能,或減低它的生命力。如同詩篇作者所描述的:

「他只愛慕上主的法律,日夜默誦不倦。

他像移植溪水邊的果樹,按季節結果子,

葉子也不凋零。他所做的事樣樣順利!」(詩篇一:2-3)

有上帝的話在我們教會,才是教會存在的真正力量,特別是在這個多變的時代,我們更需要依靠上帝的話的力量,來抗拒這個時代對我們心靈造成的各種誘惑;我個人很喜歡唱聖詩四七五首「耶和華,我堅固石磐」。使徒保羅說過,審判的日子一到,上帝將要看我們是如何建造的。(參考哥林多前書三:10-15)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9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