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四講:受難之夜

經文:路加福音廿二章

耶穌基督受難的故事,在四本福音書裡都有詳細記載。比較特別的是約翰福音書,它和前三本福音書不同的是,它並不把重點放在晚餐,(即逾越節晚餐中,耶穌基督和門徒在享用餅和酒的事件。)而是將重點放在耶穌基督為他的門徒洗腳之事實上。
門徒之一的彼得與耶穌基督對洗腳事件所引發的對話,以及洗腳舉止本身,是約翰福音書在編寫該書所要強調的中心信息。(請參考拙作「約翰福音書的信息」一書第十五講:尊卑之間。)約翰福音書特別把晚餐的焦點放在耶穌基督為門徒洗腳之事件上,是要凸顯出他降臨到世間的主要意義;在約翰福音第六章第十五節之五餅二魚神蹟事件後,曾有眾人「要拉住他,強迫他做王。」為了聽他傳講天國的信息,曾有過「成千上萬的人擁擠在一起,甚至彼此踐踏」的記錄。(十二:1)在門徒與群眾跟隨陪伴下,他騎驢入耶路撒冷時,「一大群人把自己的衣服鋪在路上,也有些拿樹上砍下的樹枝鋪在路上。前行後隨的人群大聲呼喊:『頌讚歸於大衛的子孫!願上帝賜福給奉主名來的那位!頌讚歸於至高的上帝!』耶穌進耶路撒冷的時候,全城都騷動起來。」(馬太福音廿一:6-10 ) 這種夾道歡迎的壯觀場面,恐怕是連羅馬人民在迎接出征凱旋回來的皇帝時,也不過是如此吧。但是,這種在人眼中看來像是君王般的榮耀,在約翰福音書作者筆下的這位耶穌基督,反而變成是一位卑微的僕人般地在替人洗腳,而且是替自己的門徒洗腳!難怪彼得會感到難受且堅持地說:「我決不讓你洗我的腳。」(約翰福音十三:8)約翰福音書的作者就是要告訴我們,當大家把耶穌基督看待如同一位世上君王時,耶穌基督則是要表明不應該是如此。因此,他以奴僕般的樣式,蹲下來為自己的門徒洗腳。這是約翰福音書編寫的重點。

但是,馬太、馬可和路加這三本福音書不是如此。他們在編輯上較偏重在晚餐時所發生的幾件事件上:

一、猶大出賣耶穌基督的事件。

這一點是四本福音書共同的特點。路加福音書是以「撒但進入加略人猶大的心。」(廿二:3)做為整個事件的開始。約翰福音書的作者是持相同的看法;他說「猶大一接過餅,撒但
就附著他。」(約翰福音十三:27)

二、準備逾越節晚餐的事。

這三本福音書都記述這件事,且表明這是有事先經過安排的,不是臨時或突發的。以路加福音書的記述來看,作者是如此描述:
無酵節期內,該宰逾越節羔羊的那一天到了。耶穌差派彼得和約翰出去,吩咐他們說:「你們去為我們預備逾越節的晚餐。」

他們就問:「你要我們在甚麼地方預備呢?」

耶穌說:「你們進城,會遇見一個人,拿著一瓶水,你們就跟著他,到他進去的那座房子,問那家的主人說:『老師問,他和門徒吃逾越節晚餐的那間客房在哪裡?』他會帶你們去看樓上一間佈置好了的大房間;你們就在那裡預備。」

他們去了,所遇見的正和耶穌所說的一樣,他們就預備逾越節的晚餐。(廿二:7-13)

馬太福音書是直接對那位所遇見的人說:「老師說:我的時機已經成熟了;我和我的門徒要在你家裡守逾越節。」(馬太福音廿六:18)

這些記述己很清楚說明這次晚餐是經過特別連絡安排準備的。

三、耶穌基督主持逾越節晚餐。

出埃及記第十二章一至十二節很詳細記載如何準備逾越節晚餐。逾越節原本是記念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大事,但是,在耶穌基督主持下,這次逾越節的宴席卻變成他最後一次與門徒同享宴席的餐會。

根據馬太、馬可和路加等三本福音書的寫法,耶穌基督和門徒入耶路撒冷城,是他們傳道工作的最後一個禮拜。因此,這一次在耶路撒冷城內,師徒一起過逾越節,也是唯一的一次。但是,依據約翰福音書的寫法則是有過兩次,這次是第三次了。(參考約翰福音第二章、第十二章,這兩次都是在耶路撒冷過此節日,第六章則是在加利利地區。)但是,聖經並沒有告訴我們前兩次之逾越節,耶穌基督是以什麼方式和門徒過的,是否和此次一樣重新在詮釋餅與酒所代表的意義?常理上的判斷是不會,因最後這一次之逾越節,四本福音書都提供了濃厚的「告別式」的內容:「逾越節前,耶穌知道他離開這世界、回父親那裡去的時刻到了。」(約翰福音十三:1)

雖然馬太、馬可與路加等三本福音書並沒有說明耶穌基督和門徒在加利利過逾越節,可是,比較的約翰福音書第六章一至十五節的資料來看,以五餅二魚使五千多人飽食的神蹟,乃是在逾越節前夕而行的。這似乎意謂著:

五餅二魚--逾越節

耶穌基督帶新以色列人走天國之路--摩西帶以色列民族走迦南應允之途
另外,在約翰福音書,我們看到三次逾越節的記事中,有兩次是與潔淨有關;一是潔淨耶路撒冷聖殿,二是耶穌基督洗門徒的腳。與前三本福音書不同的地方,我前面已說過,約翰福音書將最後一次逾越節聚餐的重點放在耶穌基督為門徒洗腳的事件上,前三本福音書則是強調耶穌基督為逾越節之宴席注入新意義,使原本逾越節傳統的型式和認知,因這次的重新詮釋,在門徒身上有新的意義。

現在我們來看這段經文。

第一至四節:無酵節(又叫逾越節)的節期快到了。祭司長和經學教師因懼怕群眾,就想法子秘密地殺害耶穌。那時候,撒但進入加略人猶大的心。(猶大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

猶大去跟祭司長及聖殿的警衛官商量,要怎樣把耶穌交給他們。他們很高與,又答應給他錢。猶大同意了,開始找機會,要在群眾不知情的時候把耶穌交給他們。

我們又看到祭司長和經學教師出現。在第廿章記述有納稅的試探事件中,也是祭司和經學教師出面來試探想要陷害耶穌基督。其實,當耶穌基督潔淨聖殿之後,祭司長和經學教師就對耶穌基督相當憤恨,決心要「想殺害他」。
(十九:45-48)這兩種人都是猶太人的宗教領袖,他們一定是深深感受到耶穌基督對他們的利益造成威脅,因此,有欲除之而後快的計劃。他們利用耶穌基督的學生猶大。

「那時候,撒但進入加略人猶大的心。」(3節)作者路加用這句話在描述耶穌基督傳道過程中,撒但沒有放棄找機會試探、引誘耶穌基督。作者路加在記述耶穌基督於曠野受魔鬼試探後,寫了一句:「魔鬼用盡各樣的試探,就暫時離開耶穌。」(四:13)現在它終於找到一個下手的好機會可以切入。我們發現魔鬼(或撒但)總是找人最軟弱的點來迷惑人,只要一有機會,它就會滲透到人的心底。依照約翰福音第十二章第六節的說法,認為猶大「是賊;他經管團體的錢,常常盜用公款。」暗示著猶大有錢這方面的軟弱。馬太福音則說是猶大向宗教領袖們索取出賣耶穌基督的代價是三十塊銀幣。(馬太福音廿六:15)

錢,確實對人是個很大的誘惑力。在第四至五節描述這些猶太人的宗教領袖與猶大之間,設計出賣耶穌基督的代價是與錢有關。

第二節是很有意思的一節,這裡說這些宗教領袖是因為懼怕群眾,才不敢公然捉拿耶穌基督,因此想用法子「祕密地殺害耶穌。」在設計納稅問題之前,他們聽耶穌基督講了一個「壞佃戶的比喻」之後,也是「想當場逮捕耶穌;但是又怕群眾。」(廿:19 )看吧,這些想殺害耶穌基督的人,不是怕上帝,而是怕人、怕群眾。人的心中若怕上帝,就不會生出害人之心,因為上帝看人的內心,只有心中不怕上帝的人,才會如此怕人而設計謀想害人。就是因為怕人,不怕上帝,他們才想用「祕密」的方法,而猶大也想「要在群眾不知情的時候把耶穌交給他們。」但是他們忘了,群眾可以被他們在隱密中所做的事瞞過,但是鑑察人內心的上帝不可能如此!上帝是看得見人在隱密中做事的上帝。(參考馬太福音六:4、6、17)耶穌基督說過:「任何隱藏的事總會被張揚出來,任何掩蓋的事也會被揭露出來,為人所知。」(八:17)這些宗教領袖表面上看起來是很敬虔地在敬拜上帝,其實,他們內心中根本就沒有上帝,否則他們怎麼會做這種以為群眾不知情,大概上帝也不會知道的事來?心中有上帝的人都應該知道,群眾即使不知道,上帝會知道,而且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第十節:耶穌說:「你們進城,會遇見一個人,拿著一瓶水,你們就跟著他,到他進去的那座房子。」

這一節讓我們發現耶穌基督與門徒守逾越節晚餐是事先安排好的。馬太和馬可兩本福音書都表示是門徒先問耶穌基督,有關準備逾越節晚餐的事宜,路加福音書認為是耶穌基督主動派他的門徒彼得和約翰去預備逾越節晚餐。(8節)

馬太福音書採用「直述」的方法,說耶穌基督告訴門徒「進城去見某某人」。(馬太福音廿六:18)這種說法是表明耶穌基督在耶路撒冷城有迎接他的人,並且願意負責他的安全。但是,馬可和路加兩福音書是用間接性的說法,是有人拿一瓶水做為暗語記號。不論是直接或間接性方法,我們都可看出耶穌基督是已準備好如何與他的門徒過這個逾越節了。再者,這也讓我們看出這個宴席是在隱密中進行的,而耶穌基督必定知道猶太人宗教領袖想要謀害他,他本可以用公開的方式讓群眾知道他與門徒過逾越節的地力,以避開這些宗教領袖暗中下手。(參考馬太福音廿六:4-5,馬可福音十四:1-2)但是,耶穌基督沒有這樣做,當他決定朝向耶路撒冷城走進來的時候,他已準備好迎接十字架苦難來臨了。

猶大是提供這次隱藏聚會場所之情報給祭司長和經學教師的人,他也知道幹這種事必須秘密進行,以避開群眾,免得引起麻煩。(6節)他不僅提供情報而已,四本福音書都說猶大甚至是親自帶一群人來捉拿耶穌基督。

第十四至廿節:晚餐的時間到了,耶穌坐席;使徒跟他同坐。他對他們說:「我一直盼望在受難以前跟你們一起吃這逾越節的晚餐。我告訴你們,非等到這晚餐在上帝的國度裡有了真正的意義,我絕不再吃它。」於是耶穌接過杯來,向上帝感謝了,說:「你們拿這杯,分著喝。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非等到上帝的國度來臨,我絕不再喝這酒。」然後他拿起餅來,向上帝感謝了,擘開,分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是為你們捨的,你們這樣做來記念我。」飯後,他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上帝的新約,是用我為你們流出的血設立的。」

這雖然是一段短短的經文,卻是耶穌基督最重要的文獻之一,就是關於耶穌基督的最後晚餐。我們也可以這麼說,這短短的七節經文,是基督教會二千年來的信仰主題之一;我們清楚看到耶穌基督將餅與酒給予一個新的詮釋,注入新的意義。他說酒代表的是用他的生命(血)立下的新約,餅是他的身體。

用酒代表著血,餅代表著身體,這已夠清楚地在表明他是用生命在建立他與門徒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也是在表明他是用生命在見證上帝國的臨在。他是在做生命的告白,沒有任何保留的,是完完全全地獻上生命。我們也可由約翰福音第六章卅五至四十節看到耶穌基督在解說生命之糧的經文裡,了解他在逾越節晚餐裡所要表明的意義:耶穌基督是以他的生命來為我們鋪上一條通往永恆生命的道路。

另外一個問題,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難道除了十二位門徒之外,都沒有其他人參加這次逾越節晚餐嗎?依據路加福音第八章一至三節,在耶穌基督「走遍各城市鄉村,傳揚上帝主權的福音;十二個門徒跟他同行。此外還有些婦女....,她們都用自己的財物供應耶穌基督和他的門徒。」這些婦女也跟隨他到耶路撒冷來,(廿三:55)她們親眼目睹他被釘十字架,(馬可福音十五:40-41)這些婦女雖然不像門徒一般,一再被聖經的作者提名道姓,但是,很清楚地,她們也是緊隨耶穌基督和門徒一塊。因此,這個最後的逾越節晚餐應該會有她們同桌共席才對。她們既然遠從加利利跟隨來到耶路撒冷,怎麼可能在吃逾越節晚餐時,將她們排除在外呢?說不定是門徒們去看過吃晚餐的地點後,其他必須準備的食物恐怕得勞煩這些婦女呢!

第廿四至卅節:門徒們有了爭論,究竟他們當中誰算是最偉大的。耶穌對他們說:「世上的君王有管轄人民的權力,而統治者被尊稱為救星;但是你們不應該這樣。你們當中那最大的,反而應該像年幼的;作領袖的,應該像僕人。那坐著吃喝的大,還是那伺候他的大呢?當然是那坐著的大。然而,我在你們當中是伺候人的。」「我在磨煉中,你們始終跟我在一起。我現在要把我父親所賜給我的王權也賜給你們。你們要在我的國度裡跟我同桌吃喝,並且要坐在寶座上審判以色列的十二支族。」

作者路加把這件門徒爭大小的事件編排在此,實在是很特別的手法;換句話說,這些門徒仍然陶醉在耶穌基督入耶路撒冷城,群眾夾道歡呼聲的夢境中。當耶穌基督說:「從今以後,非等到上帝的國度來臨,我絕不再喝這酒。」(18節)門徒似乎沒有聽進這句話,也許聽了,但並沒有明白是什麼意思。

馬可福音書的作者將門徒爭大小之事件,編排在耶穌基督帶門徒們走向耶路撒冷的途中;在第九、十,兩章連續出現這個問題,而且都是在耶穌基督預言自己將受難之後。(九:30-34,十:32-40)很明顯地,門徒們是聽不進去,也不相信有苦難之事,而是在憧憬會有政治權勢王國的來臨。馬太、馬可和路加三本福音書都記載耶穌基督是用小孩來做教材,勸勉門徒們要從小孩身上來學習卑微。(參考馬太福音十八:1-5,馬可福音九:33-37,路加福音九:46-48)

約翰福音書則以耶穌基督利用最後晚餐時,蹲下來為門徒們洗腳做教材,他要門徒們學習他這種卑微的樣式。(約翰福音十三:1-17)作者似乎在暗示我們,門徒們是一路爭著誰大誰小,甚至是爭到飯桌上來了。

路加福音書的特色是將爭大小之事編排在逾越節晚餐之後,凸顯出門徒們還繼續在吵,在爭,看到這種景況的耶穌基督必定是感慨萬千,他才會說出在上帝國的信仰團契裡是與世上君王統轄的政治王國之間有絕大的不同。(24-27節)

權力有時是像瘟疫一般,人一受感染,幾乎就無藥可救。看吧,這些門徒們,耶穌基督在走向耶路撒冷城這條路上,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他們表白此去是走上「被殺害」的死亡之路,(馬可福音八:31,九:31,十:33-34 )但是,門徒們己經感染了權力的瘟疫。當耶穌帶小孩來教訓他們時,當他蹲下來為他們洗腳時,他們的感覺不是卑微下來,他們只是覺得不好意思而已,他們仍舊在期盼一個偉大的政治王國的來臨,他們的看法和了解,是他們的老師--耶穌基督就是一位政治領袖。他們無法明白耶穌基督這句話:「我在你們中間是伺候人的。」(27節)

這段經文可以讓我們來想想這幾個問題:

一、誰出賣了耶穌基督?

我們會毫無思考地馬上回答說:「猶大。」若再進一步問說,他為什麼要出賣耶穌基督?或他為什麼要做這種事?答案恐怕就不是這麼簡單一句「為了三十兩銀子」的話可以解答,許多聖經學者告訴我們這牽涉到許多複雜的背景。不過,不論事實如何,依據福音書的寫法,他是拿了錢出賣耶穌基督。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們反省、思考的課題。

基督教會二千年來的歷史,一再發生的問題之一,也是與「錢」這個東西有密切關係;有一部影片「教會」和另一部「教父第三集」,都描述了教會在這方面的墮落,就是神職人員拿了不該拿的錢,結果使基督的教會受損傷甚厲!中世紀教會黑暗時代,就是因為神職人員在「錢」與「權」上貪婪不厭所導致的結果。

我們今天的教會,包括我們所有傳教者、信徒都必須好好反省此事,我們是否拿了不該拿的錢,使耶穌基督的名受損,使耶穌基督痛心,甚至使他再次被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

二、在基督團契裡爭大小。

有一句我們常聽到人引用的政治名言:「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絕對腐化!」人就是這麼軟弱,明明知道這種危險,卻努力著朝權力飛撲。但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卻以蹲下來替門徒洗腳的方式,教導我們要使自己成為別人的僕人,伺候別人。

每年我們總會召開年會,都會選舉總會幹部,近年來,我們時常聽到有些傳教者為爭取當選而忙碌,甚至為求當選不惜擺設宴席,一九八五年四月九日第卅二屆總會尚且演出一齣退席風波以抗議落選,有的人在落選後尚且會說出:「我已經等二年了」這種話來。有人當選人甚至被人檢舉信仰行為有違教會生活規矩和信仰舉止時,尚且不知羞恥地仍然佔著位置不動。愈來愈多教會傳出長執選舉時有風波。等等這些都再次讓我們看到我們自己在信仰生活上的墮落,和不符耶穌基督教訓的態度!

今天的教會必須好好痛心反省這種行為,別忘了門徒們是如何在爭大小,而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是如何告誡門徒的。別把牧師、長老、執事、中會議長、總會幹部等看成是什麼了不起的位階,不,若沒有謙卑的心尊主為大,而窮追這些在人看來是榮耀的名分,結果只會加速我們信仰的墮落而已!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9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