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講:聽到就相信的婦女

經文:馬可福音七:2437

 

        如果要說福音書中記載有關耶穌基督傳福音過程中,很重要的一段記事是甚麼?我想現在所讀這段有關在泰爾發生的事,應該是可以被看成是相當重要的記事。其重要性並不是在耶穌基督醫治好這位外邦婦人的女兒被鬼附身的病,而是耶穌基督在外邦人地區,也深受歡迎,且受歡迎的程度是遠超過他在加利利猶太人地區的任何家庭。

        若我們仔細讀福音書,就會發現有幾則記事都是在描述外邦人對耶穌基督所傳的信息、所行的神蹟奇事的喜歡和確信。例如前面已經講過的那位患血漏病長達十二年的女人,她因為身體的疾病,被列為不潔淨的女人,根本就沒有機會看見耶穌基督所行的神蹟奇事,也沒有親耳聽見過耶穌基督傳講的上帝國信息,所有關於耶穌基督的事,她都是聽別人轉述的,可是她卻能夠在聽了之後,就堅定相信耶穌基督一定能醫治她的病(參考馬可福音五:27)。另外一則是記載在路加福音第七章,說有一位羅馬軍官因為家僕病危而來懇求耶穌基督的醫治,他之所以會來尋求耶穌基督的幫忙,就是因為聽到耶穌基督的事(參考路加福音七:3)。如果說外邦人聽了耶穌基督的事就相信,那麼,身為猶太人宗教領袖在親眼看見耶穌基督所行的神蹟奇事,也親耳聽過耶穌基督傳講上帝國的信息,卻拒絕相信,甚至還一再想辦法要從他所行的神蹟奇事找把柄,好控告他(參考馬可福音八:11),就可見二者之間呈現出強烈的對比。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福音書一再提供資料讓我們知道,四處去傳述耶穌基督所行的神蹟奇事,以及傳講上帝國信息的人,往往是一般平民百姓。例如那位撒馬利亞的女人,和耶穌基督一場對話之後,隨即回去鎮上,告訴眾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把我生平所做一切的事都說了出來;這個人也許就是基督吧?」(約翰福音四:29)就因為這個女人這樣的話,使她的鄉親大家都跑出城去看耶穌基督(參考約翰福音四:30),並且因此有不少人相信耶穌基督。不但這樣,該撒馬利亞城的人民還主動邀請耶穌基督留在城內跟他們一起住,耶穌基督就這樣住在那城裡兩天,結果因此而信耶穌基督的人更多(參考約翰福音四:39—41)。

        無論耶穌基督到哪個地方,群眾總是蜂擁而來,這些群眾絕對不是要看熱鬧而來,他們是確實聽見、看見,然後四處去見證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聽的大好消息。就像福音書中經常記載說「有人帶某某人來見耶穌基督」(參考馬太福音九:32、十二:22、十四:35,馬可福音一:32、二:3、七:32、八:22),這些都是一般民眾,他們是對耶穌基督所教導的感到非常感動,並且肯定耶穌基督所傳講的信息,比起經學教師所說的更有權威(參考馬可福音一:22)。

        聖經作者讓我們學習到一個重要的信仰功課,要注意傾聽上帝的話,因為認真並且會將上帝的話語聽進去的人,就會明白上帝的救恩,就在耶穌基督的身上顯示出來。

 

        現在讓我們來看所讀這段經文內容:

 

第廿四至三十節:

24耶穌離開那地方,到泰爾地區去。他住進一家人家,不願意有人知道,卻隱藏不住。25立刻有一個女人,她的女兒被污靈附着,聽見耶穌的事就來見他,跪在他腳前。26這女人是一個外國人,生在敘利亞的腓尼基。她求耶穌把她女兒身上的鬼趕出去。27耶穌對她說:「先讓兒女吃飽吧。拿兒女的食物扔給小狗吃是不對的。」

28那女人回答:「是的,主啊,可是桌底下的小狗也吃孩子剩下的碎屑呀!」

29耶穌對她說:「憑著這句話,你可以回家去了;鬼已經從你女兒身上出去了!」

30於是那女人回家,看見女兒躺在牀上;鬼已經離開了她。

 

馬可福音作者讓我們知道,耶穌基督傳福音的中心地帶就是在加利利地區,而整個大加利利地區被猶太人稱之為「外邦的加利利」(參考以賽亞書九:1),原因是這地區住了許多外邦人。我們可以這樣了解:當主前721年北國以色列被亞述帝國消滅,同時引進許多外地民族進駐,並且鼓勵通婚。而南國猶大在主前586年被巴比倫帝國消滅,也遭遇到同樣情形,這樣,整個巴勒斯坦已經是一個多民族同居的地帶。此後,巴勒斯坦地區不再是以色列民族主控的地帶,而是經過波斯帝國、希臘帝國,直到羅馬帝國統治。新約時代,因為羅馬帝國的影響,來來去去遊走各地通商、旅遊的更是普遍,巴勒斯坦猶太人居住的地區也不會例外,進來許多外國人,定居的有之,過往經商、遊客也不少。

耶穌基督身為一個猶太人的教師,雖然他是以加利利為傳福音的中心地帶,但福音書作者也提到耶穌基督的名聲,早已傳遍整個巴勒斯坦地區,甚至跨越過約旦河東岸,以及以土買、泰爾和西頓等地(參考馬可福音三:8)。因此,馬可福音作者在這裡特別提到耶穌基督利用機會悄悄地來到泰爾,可能是為了要避靜的緣故,因此,他不想讓人知道他在甚麼地方。但當時的民眾都想要接近耶穌基督,就像前面已經多次提起過的,大家都想要聽他傳講上帝國信息,更希望能把有疾病纏身的親朋好友也帶來給耶穌基督醫治。因此,當時就有人專門跟隨在耶穌基督的身邊,通報他行蹤的消息。這就像今天的媒體記者,或更像是那些所謂「狗仔隊」之媒體工作者的行動一樣。

另一方面,馬可福音在編輯上很有意思,特地將此段經文編輯放在耶穌基督門徒吃飯前沒有洗手的事件之後,他的門徒因為沒有洗手,所以被看成是不潔淨,而外邦人在猶太人眼中也是被看成是不潔淨的族群。因此,在門徒被看成有不潔淨的舉動之後,耶穌基督以行動來到這個猶太人眼中也是不潔淨的城市——外邦人居住的泰爾城,隨即就被當地的人發現了。

25節可說是此段經文最重要的一節,此節說當地有個女人她「聽見耶穌的事就來見他」。簡單的一句話,卻可看出馬可福音在第三章8節的記載,耶穌基督在加利利所行的神蹟奇事,所傳講的上帝國信息,連外邦人居住的地區泰爾,也都有人蜂擁地到加利利去。這些人必定會從加利利帶回許多關於耶穌基督的事蹟,並將這些事蹟告訴給親朋好友。這個腓尼基女人並沒有去過加利利,而是聽他人傳述有關耶穌基督的事蹟,她就相信耶穌基督有能力醫治她那被鬼附身的女兒,因此,她抓住了這個難得機會,跑來見耶穌基督,並且一見到耶穌基督就跪了下來,這種敬虔、尊崇的態度,比起那些親眼看見、親耳聽到耶穌基督醫治的神蹟、傳講的信息,卻依舊不信的宗教領袖,或是猶太民眾,是多麼不一樣的態度啊!

這個女人會祈求耶穌基督醫治她的女兒,是因為她相信耶穌基督有這樣的能力,另外,就是她必定知道耶穌基督一定會伸手醫治她女兒。原因是過去就有人從泰爾去加利利除了看過耶穌基督醫治其他病人,也請求過耶穌基督醫治,耶穌基督都不拒絕,而會伸手醫治。她知道耶穌基督的愛,不會僅限於猶太人,而是所有來到他面前的人,他都會伸出憐憫的手。

27節可說是福音書中最難處理的一節經文,耶穌基督竟然對這個來尋求幫助的女人說:「先讓兒女吃飽吧。拿兒女的食物扔給小狗吃是不對的。」而且很讓人不解的是,耶穌基督怎會將這女人的女兒用「小狗」來比喻呢?

可以這樣了解:「兒女」,這是指猶太人。他們因為自認是上帝的子民。這「兒女」一詞也有另一個意思,表示是有規矩的族群。而猶太人喜歡用「狗」來表示外邦人。他們若是罵外邦人,就會說是「瘋狗」,這種說詞也很像台灣坊間在罵一個沒有規矩的人一樣,表示很亂、沒有紀律的族群,是生活行為沒有準則的族類。使徒保羅就曾用「狐群狗黨」這一詞,形容早期教會內部那些專門攪亂秩序的人(參考腓立比書三:2)。而外邦人在罵猶太人時,喜歡用「骯髒的羊」來回應。不過,這裡所用「小狗」則是很特別之詞,表示這是一隻頗受主人寵愛的「狗」,而不是四處亂跑、骯髒的野狗。

因此,耶穌基督這句話的意思,很可能是在對這個外邦女人說:讓我先完成在猶太人的工作,再來關心外邦人吧。若是這樣,正好符合了馬太福音第十章5節,記載他差派門徒出去傳福音時,也是這樣交代,要門徒們先去猶太人的地區,不要去外邦人地區傳天國的信息。

但我們看到這個女人並不因耶穌基督這樣說,就放棄這難得的機會,她回答耶穌基督說,兒女在吃東西總是會有掉落在地上的「碎屑」。她說這些碎屑就是她女兒所要的。她的意思很清楚在表達一個觀念:猶太人中必定有人不會喜歡,不是每個人都會要耶穌基督所給的恩典。我相信這個女人一定聽過猶太人那些宗教領袖們對耶穌基督排斥的態度,以及在某些地方耶穌基督受到拒絕、污衊的事。她很聰明,並沒有要求吃桌子上的美食,她只想要猶太人拒絕的部分。

因為她這樣的態度,感動了耶穌基督的心,因此,在第29節記載耶穌基督給這個女人有很好的回應,他已經治好了這女人的女兒。耶穌基督要她回家去,她的女兒已經得醫治,就是憑著她的這句要撿拾地上碎屑的這種切切祈求之心。果然,她的女兒獲得了痊癒。

福音書作者讓我們知道,耶穌基督醫病,並不一定需要親自動手觸摸,而是一句話就足夠使垂危的病人獲得痊癒,就像那位羅馬軍官所疼惜的家僕被耶穌基督醫治一樣,耶穌基督並沒有到他的家去(參考路加福音七:6—10)。

 

第三十一至三十七節:

31耶穌離開泰爾附近地區,經過西頓,從十邑境界回到加利利湖。32有人把一個耳聾舌結的人帶到耶穌面前,請耶穌為他按手。33耶穌把他從人群中領出來,帶到一邊,用自己的手指頭探進他的耳朵,又用口水擦在他的舌頭上。34耶穌抬頭望天,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對那個人說:「以法大!」意思就是「張開」!

35那個人的耳朵立刻開了,舌頭也鬆了,他就開口說話,毫無困難。36耶穌吩咐大家千萬不要向人提起這件事;可是他越是叮嚀,他們越熱心傳揚。37所有聽見的人都非常驚奇;他們說:「他所做的事都好極了!他甚至叫聾子聽見,叫啞巴說話!」

 

依照馬可福音在這裡的寫法,耶穌基督是走了一段相當漫長的旅途,看聖經地圖就可以知道,泰爾是在加利利湖的西北邊之海口處,而十邑是在加利利湖東南邊,也就是低加波利的地區。而耶穌基督要去十邑之地區,並不是採取直線往西南走,而是繞道往北上的出海港口城市西頓去,再繞道往西南走,回到十邑地區,然後從十邑地區回到加利利湖邊,這樣的旅程單單走路,一趟下來少說也要超過長達二、三十天的旅程。我們確實不知道耶穌基督為甚麼要繞這趟遙遠的旅程,或許這是一趟靈修之旅吧,讓他避開一陣子,以免這些來自耶路撒冷的宗教領袖經學教師們,一直干擾著他傳上帝國福音的工作。。

再者,如果耶穌基督在推羅會被人發現,那麼,他去西頓必定也不例外,群眾一定會蜂擁地圍繞在他身邊。因為根據第三章8節的記載,推羅和西頓的民眾都曾跑去加利利看耶穌基督所行的神蹟,和他傳講的上帝國信息。

但很值得注意的一件事,就是前面已經說過的,當外邦人喜歡聽耶穌基督傳講上帝國信息,且確信耶穌基督的身上有行神蹟奇事的能力時,猶太人卻剛好是相反的態度,特別是猶太人的宗教領袖們更是如此。在推羅這個腓尼基女人,她堅信只要耶穌基督肯,一定可以醫治她女兒被鬼附身的疾病。而在這裡,作者提供了一個耳聾舌結的人來請求耶穌基督的醫治,作者用這種方式說明了耶穌基督有能力開啟聾人的耳朵,使之聽見,並且打開這個病人的嘴舌,使他能開口說話。這已經很清楚在隱喻著:有的人,耳朵沒有問題,但卻拒絕聽上帝國福音,這也是為甚麼福音書中,一再提起耶穌基督的呼籲:「有耳朵的,都聽吧!」(馬可福音四:92324)而有的人是可以說話,卻不願意將福音傳給外邦人,這也是使徒保羅所遇到的親身體驗。

若是還記得第七章1416節,耶穌基督對群眾說,要他們注意聽他傳講的信息,不但如此,也要他們聽了之後能明白過來。福音書作者告訴我們,不僅是一般民眾不明白耶穌基督的教導,宗教領袖們態度是更強烈,他們悍然拒絕聽從耶穌基督的教導,可惜的是連耶穌基督的門徒也經常不明白他的比喻和教導,這是很值得我們省思的一件事。

福音書記載耶穌在醫病趕鬼的工作上,有的描述得非常細膩,但也有的只是簡略地帶過。在這段有關耶穌基督醫治一個耳聾舌結的病人之記事中,馬可福音可說是描述得非常詳細,包括耶穌基督怎樣打開這病人的耳朵,使他聽見,然後又怎樣醫治他說話的困難等。

很多時候,福音書作者描述耶穌基督醫治病人,是只用一句命令的話,就治好了病人。有時候,他會用手去拉、扶持病人。而用一句命令的話之記事非常多。可是,馬可福音在這裡記載耶穌基督的醫治卻是很繁瑣的步驟,為甚麼會這樣?其實,耶穌基督行神蹟,用甚麼方式已經不是重點,重要的是這些神蹟所帶給我們的意義是甚麼?這才是我們要注意的地方。

在這醫治的神蹟中,我們看到耶穌基督第一個動作很特別,就是將這個病人帶離開眾人。這個人是個耳聾的病人,當他被帶到耶穌基督面前時,身邊是圍繞的一大群人。若是耶穌基督開啟了他的耳朵時,他隨即聽到耳朵裡去的聲音,必定是吵雜、紛亂的各種聲音。就算耶穌基督在那地方要跟他說話,也會受到干擾。耶穌基督要這個耳聾的病人專心聽他的話,就帶他離開眾人到一旁去。

再者,耶穌基督用手指頭探入他的耳朵,然後又用手指頭去觸摸了他的舌頭。有不少學者討論著這些動作,坦白說,我們很難理解耶穌基督這樣的醫治方式,就像列王紀下第五章記載的神蹟,先知以利沙要敘利亞將軍乃幔去約旦河洗澡七次一樣。起先乃幔將軍拒絕,理由只有一點:約旦河的水並沒有比大馬士革的亞罷拿河和法珥河更乾淨,為甚麼一定要去約旦河洗才可以?我們會這樣想:乾淨的河水或許才會好,也比較接近理性的思考模式。但偏偏上帝的僕人先知以利沙卻要這個大將軍乃幔去約旦河洗澡,而且一洗就要洗七次。最後,乃幔將軍聽從了他的侍從者的建議,去約旦河清洗了七次,果然,他身上的痲瘋病全都好了。

神蹟,往往不是我們可用理性思考的,因為神蹟就是上帝奇妙的作為。有時,上帝用很特別的方式顯示神蹟奇事,有時,神蹟奇事就在我們生活中彰顯出來。重要的,不是神蹟的過程,而是在這些神蹟中,我們用怎樣的態度來回應上帝這些奇妙的作為。

34節這裡特別強調耶穌基督在醫治這個耳聾舌結的病人時,是「抬頭望天」,這是猶太人很普遍有的一種祈禱方式,向天祈禱,也就是在仰望上帝垂聽一樣。但在這裡卻說耶穌基督的祈禱是「歎了一口氣」,這是一種歎息的聲音,為甚麼會這樣?

使徒保羅在羅馬書第八章2627節有說這樣的話:

 

「同樣,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原不知道該怎樣禱告;可是聖靈親自用言語所不能表達的歎息為我們向上帝祈求。洞察人心的上帝知道聖靈的意思,因為聖靈依照上帝的旨意,替他的子民祈求。」

 

看,使徒保羅在這裡說「聖靈親自用言語所不能表達的歎息為我們向上帝祈求」,這句話也讓我們看到耶穌基督身上充滿著聖靈的力量,當他看到這個耳聾舌結的病人時,他反應出來的醫治,就是用「歎息」為這個病人向上帝祈求。果然,當耶穌基督「張開」的命令一出來,這個病人立即可以聽得見,並且也可以說話了。

「歎息」,這表示著耶穌基督對這個病人的憐憫和體貼。但這裡的「歎息」也充分顯示著耶穌基督在為許多猶太人心硬,聽不進上帝國福音而難過。當他們親眼看見耶穌基督在這個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蹟奇事後,很可能依舊和過去一樣,並沒有注意去聽耶穌基督傳講的上帝國信息。

福音書另一個奧秘也是很難理解的事,就是一再告訴被醫治的病人,不要把他所行的神蹟奇事傳講出去。而在這裡更特別,耶穌基督是要求眾人不要把這件事傳出去。很清楚的,耶穌基督並不是怕人知道,因為他的每件神蹟都不是在隱密中行的,而是在公開場合所行的神蹟。但耶穌基督卻要求眾人不要把這件神蹟奇事說出去。為甚麼?這一直是聖經學者在探討的問題,真的不容易理解。

但耶穌基督越發禁止他們傳揚出去,群眾是越發熱烈傳揚這件事。就像耶穌基督在眾人面前醫治好一位痲瘋病人後,也是這樣囑咐這個被治好的痲瘋病人,可是他卻四處去宣揚耶穌基督在他身上所做的奇異恩典(參考馬可福音一:40—45)。不過,馬可福音在第一章45節特別提到說,這個被治好的痲瘋病人一傳講開來,導致耶穌基督無法「再公然進城」去,原因是眾人可能把他們所知道的病人都帶來請求耶穌基督為他們醫病。果然是這樣子。這也是我一再提起的,耶穌基督並不是為了醫治人的病而降生到世界上來,上帝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安置了許多醫生,他們可以幫助我們的身體獲得醫治。但耶穌基督到世界上來,是為了要傳揚上帝國的信息,這點也是他很清楚告訴門徒的話(參考馬可福音一:37—38)。

當群眾看到耶穌基督治好這個耳聾舌結的病人之後,發出讚美的聲音,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看過這樣奇妙的神蹟。而他們所歌頌的,就是耶穌基督所做的事,「都好極了」,這種好極了,是因為耶穌基督開啟了聾子的耳朵,也叫啞巴說話。其實,民眾這樣的歌頌聲音,就是先知以賽亞在預言的,上帝的拯救來臨時所要顯示出來的大能,就是要讓「瞎眼的能看,耳聾的能聽,跛腳的能像鹿跳躍,啞巴能歌唱」(參考以賽亞書三十五:5—6)。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段經文帶來的信息:

 

一、不要讓文化傳統隔離了我們和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救恩的連結。

 

        當我們看到耶穌基督到外邦人地區的泰爾和西頓去,這對當時的猶太人社會來說,可說是非常令人震驚的一件事,因為身為一個猶太人教師,且是身邊擁有許多跟隨者的教師,怎能這樣隨便就到外邦人居住的社區去,且是公然地跟一個女人在對話?這就像約翰福音第四章記載他跟門徒到撒馬利亞人的社區去,且是單獨跟一個婦女在井邊談話,令他的門徒「覺得很驚奇」(參考約翰福音四:27)一樣。

        當我們看使徒行傳記載彼得到外邦人哥尼流家去住,且在他家向許多外邦人傳福音(參考使徒行傳十:48)。為這件事,讓居住在耶路撒冷有些猶太基督徒甚為詫異和不滿,他們批評彼得說:「你竟在沒有受割禮的外邦人家裡作客,甚至跟他們一起吃飯!」

        使徒行傳也讓我們知道,使徒保羅在傳福音過程中,受到最大衝擊的一件事,就是許多保守派的猶太基督徒,堅持外邦人要加入基督徒團契,就必須要先經過猶太人嚴守摩西法律傳統的割禮,否則就是不潔淨的人,是「不能得救」(參考使徒行傳十五:1)。也為了這件事,主後44年還特地在耶路撒冷召開了第一次使徒會議,討論有關使徒保羅在外邦人當中傳福音的事,且論及有關外邦人是否需要接受割禮之事。這些都讓我們看到基督徒在信仰上認知的基礎問題:到底我們的信仰中心是甚麼?

        從使徒保羅寫給加拉太教會的書信中,他曾提出一個嚴肅問題,原來在使徒保羅離開加拉太教會之後,隨即有人進入該教會中對信徒們說:若是沒有接受割禮,就不會得救,這就像有些猶太基督徒在安提阿教會所說的一樣(參考使徒行傳十五:1)。使徒保羅聽了之後,相當生氣的口氣,嚴厲指責傳講這種話的人,是在傳講「另一種福音」(參考加拉太書一:6—8),而不是在傳講真正的福音信息,因為福音的中心就是耶穌基督。因此,他很嚴肅地警告加拉太教會信徒們說:

 

「我們已經說過了,現在我再說:無論誰,要是向你們宣傳另一種福音,跟你們從前所領受的不同,他應受詛咒!」(加拉太書一:9

 

        耶穌基督就是福音的中心,只有在耶穌基督裡,我們才會有生命復活的盼望。也因為這盼望,讓我們知道在耶穌基督裡,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隔我們藉著耶穌基督重回到上帝救恩的裡面。使徒保羅就這樣說過:

 

「因為我確信,甚麼都不能夠使我們跟上帝的愛隔絕。不管是死,是活;是天使,是靈界的掌權者;是現在,是將來;是高天,是深淵;在整個被造的宇宙中,沒有任何事物能夠把我們跟上帝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所給我們的愛隔絕起來。」(羅馬書八:38—39

 

        咱台灣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包括了原住民就有十多種不一樣的族群,而平地也有許多不一樣的族群背景,像是客家、平埔等等,都有許多特異的文化,這是我們要感謝上帝的地方,讓我們在這麼多不同而多元文化社會中,建立一個共同的信仰,以耶穌基督作為我們生命拯救的主。我們更要感謝上帝,在咱長老教會一千二百多間教會中,唯有咱台北東門教會是設有都市原住民聚會的教會。我們跟原住民聚會兄姊一起分享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愛,我們一起學習走上帝國的道路,一起在耶穌基督拯救的愛裡,欣賞上帝賞賜給我們不同的文化色彩,也因此,使咱教會綻放出美麗的信仰光彩。

 

二、我們相信有上帝奇妙的醫治之神蹟奇事,但我們更相信上帝國的信息才是生命的中心。

 

        從四本福音書到使徒行傳等這五本經卷,記載很多有關耶穌基督以及使徒們出去傳福音時,他們所行的這種神蹟奇事。但請大家注意,這些都不是福音的中心本質,福音的中心就是讓我們知道悔改歸向上帝,回到上帝拯救的愛裡。使徒保羅就這樣說過:

 

「我所要大膽講的只是這一句話:基督藉著我的言語行為,又用神蹟奇事和上帝之靈的能力使外邦人順服上帝。因此,從耶路撒冷一直到以利哩古一帶地方,我到處傳揚關於基督的福音。」(羅馬書十五:18—19

 

        使徒保羅這些話已經很清楚說明一件事:就算是行神蹟奇事,也都是為了要幫助人回到上帝面前,順服上帝的旨意。福音的本質就是在耶穌基督的救恩,而這耶穌基督的救恩,就是讓我們知道悔改回來歸向上帝。這就是耶穌基督很清楚回答彼得所說的,他受差遣到世界上來,是為了要傳揚上帝國的信息,而上帝國信息是幫助我們知道把生命帶回到上帝面前,以上帝為我們生命的主。

        當耶穌基督醫治好這位耳聾舌結的病人之後,他要大家不要把這件醫治的神蹟傳揚出去,因為他不是為了要醫治疾病而到世上來。不只是這一次,耶穌基督是一再地告訴被醫治的人(參考馬可福音一:44),以及被醫治的家人不要把醫治的事宣揚出去(參考馬可福音五:43)。原因是他並不希望在傳揚上帝國信息的事工受到更多的纏絆、阻礙。

        這就跟我們今天所看到許多特別聚會的廣告非常不一樣;今天有許多特別聚會活動,都在標榜著「神醫」聚會,甚至告訴大家某某個佈道家很會醫治,有多少人獲得醫治,甚至把醫治看成是整個福音的中心,好像不信祈禱醫治效果的人,就是沒有信心的人,就是沒有聖靈同在的人。我們就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認為祈禱一定會獲得醫治,不能獲得醫治的人,是因為他們的信心不足,這樣的信仰認知是有待反省的。原因是我們若尊上帝為主、為大,我們就應該順服上帝在我們每個人生命中的旨意,就算祈求上帝不被允許,也要順服,並不能因為沒有得到醫治,就說信心不足,這不是正確的信仰態度。摩西就是個例子;他一再祈求上帝讓他進入迦南地,但上帝依舊不准,只准他在約旦河東岸的摩押地之尼波山山上遠眺迦南地(參考申命記三:23—29)。

想想看,我們比摩西更有信心嗎?我們在信仰的旅程上比得上摩西嗎?不!這樣,摩西祈求上帝沒有獲得允許,表示摩西信心不足嗎?不是這樣!摩西是順服了上帝的旨意,依照上帝的指示上了尼波山去,他就死在那山上,而上帝也在那裡替他埋葬。

耶穌基督給我們的信息,就是上帝國的信息,而上帝國的信息中心,就是以上帝為我們生命的主宰,這點才是我們要謹記在心的信仰功課。

                                         (講於2009726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