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第十六講:愛成全法律

經文:羅馬書十三:1-14


    羅馬書最為受到爭議的一章,我看大概就是現在所讀的第十三章吧;我們知道使徒保羅寫這本羅馬書之時,大概是在主後五十七、五十八年左右,這個年代也是羅馬皇帝尼祿開始執政的時代。我們知道尼祿最出名的事件,就是以極其殘酷的手段在逼迫基督徒;他用火焚燒羅馬城,然後嫁禍給基督徒,進而大舉捕殺基督徒。在這樣的背景下,使徒保羅怎會在寫給羅馬教會的基督徒的書信中,告訴他們要「服從國家的權力機構」?並且強調說「因為權力的存在是上帝所准許的」?「當政者的權力是從上帝來的」?這怎能說得過去?我還記得在七○年代,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積極關心台灣前途時,曾發表政治宣言,也就是那段時間中,許多他教派或是在政府機構服務的基督信徒,就以羅馬書第十三章來譴責我們的總會,和那些參與推動關懷台灣政治事件的傳道者。

[閱讀全文]

第十七講:我們都是屬主的人

經文:羅馬書十四:1-23


我們開始發現一個自古以來就連續存在的問題,那就是敬虔的信仰,與實際的社會生活有一段差距。在這差距中,我們要如何去排除阻礙,或是如何去調和這二者之間的關係,才不至於使信仰成為生活的絆腳石,或是使信仰和生活之間的關係疏遠了。使徒保羅寫羅馬書寫到這裡時,讓我們發現他將信仰最實際的問題提出來,讓我們有機會可以作為反省的教材。使徒保羅並沒有避諱問題的存在,反而是將問題提出來,為的是讓大家可以藉此好好想想,到底我們的信仰與我們社會生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應該有的基本態度是甚麼。

[閱讀全文]

第十八講:建立福音之基礎

經文:羅馬書十五:1-33


我們知道基督教信仰團契最重要的功課,就是分享與分擔;這也是我們時常聽到的一句話:「分享喜悅,分擔苦難。」教會之所以跟一般民間社團不同的地方就在這裡;因為一般民間社團常常會有爭權奪利的現象發生,但是在基督教會的信仰團契裡,這種情況是不應該發生的,如果有,那是很違背信仰的態度的。我們不太清楚在使徒保羅時代的羅馬城的社會情況,但是至少,他在這裡提到了一個信仰團契應該有的彼此互助之責任,尤其是對那些信仰根基比較軟弱的人,強者有無法推卸的責任。

[閱讀全文]

第十九講:福音的忠實同工

經文:羅馬書十六:1-27


    羅馬書第十六章可以說是最受爭議的一章,有不少學者認為這一章可能不是羅馬書的一部份,後來因為編輯上的需要而加上的。會有這種看法,是因為這一章同時提出要向許多人問候的話。而這些人是分散在他旅行傳道的各地,羅馬教會的人並不一定都認識他們。何況使徒保羅自己也不曾去過羅馬教會。因此,合理性的說法是使徒保羅託菲比帶信去,他只要在信中介紹菲比給羅馬教會的信徒就可以了。持這樣的看法者認為這一章可能是寄給另外一間教會的,後來在編撰羅馬書時,也將之編輯在此作為書信的結語,以符合使徒保羅寫信時的問候結語(參考哥林多前書十六:19,以弗所書六:21,歌羅西書七:7-16)。

[閱讀全文]

序 陳南州

看到好友俊義牧師出版「約翰福音書的信息」這樣的書,我很高興,卻一點也不驚訝!

 二十多年前,我們幾個朋友創辦「聖經神學研究班」,當時俊義牧師雖然只是神學院四、五年級的學生,卻表現出高度的興趣與關心。畢業後,他也加入聖經神學研究班,成為我們的同工,研究聖經之大學生的輔導。此外,在七0年代,東部中會教育部為社青、學青(高中職、國中生)舉辦了好幾次的「聖經研究班」,俊義牧師一直是核心同工,也是學員所敬仰、欽佩的輔導。這樣一位看重聖經的牧長,在主日禮拜中依聖經章順序講道,並出版其講章,你會覺得意外?

[閱讀全文]

跋 謝淑民

 從小受教導講道是宣講上帝的話語。每一次做禮拜無不正襟危坐傾聽,唯恐漏失一句天來的聲音。知識稍為長大後,有時難免置疑,講道者這樣的道也算上帝的話嗎?

[閱讀全文]

再版序

「約翰福音書的信息」這本書是我出版系列講道集的第一輯。在今年二月初五出版,沒想到書出版一個月不到,在二月底就被會友們索取一空,真出乎意料之外。這段期間我陸續不停的接到許中兄姊讀此書後的迴響,或來電或來信提供了我許多寶貴的意見。真感謝大家的愛護與鼓勵。原本計畫在「路加福音書的信息」出版時才把此書再印出版,但是,因來索取的兄姊甚,且「路加福音書的信息」可能得延至十月初才能出書,因此,就決定先再版此書。

[閱讀全文]

自序

直到一九九○年,我才想到要﹁有系統﹂地來講道。所謂有系統的意思,是把聖經一卷一卷地講,而不再像過去是用選擇經文方式講。使我產生這種念頭的是有一次與好友謝淑民兄在談話時,他提及日本無教會主義大師內村鑑三先生曾鼓勵過他的學生如此努力。我覺得這種方式對傳教者實在是一大挑戰,於是,就暗自思想:也唯有如此,才會逼我去研讀那些我很不喜歡讀的經卷。那次對話後,我就開始試著去做。

[閱讀全文]

讀約翰福音這本書

是一本和前面三本福音書很不一樣的福音書

讀完四本福音書之後,一定會很快就發現約翰福音這本經書,無論是在編輯或是資料的來源,都和前面三本福音書很不一樣。

[閱讀全文]

第一講:萬物從道開始

經文:約翰福音一:1-18

讀約翰福音第一個感覺就是和其它三本福音書很不一樣。馬太福音是寫給猶太人看的,作者努力要讓猶太人知道耶穌基督就是大家所期盼甚久的彌賽亞。因此,這本福音書一開始就是用家譜呈現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耶穌基督是大衛的後代,大衛是亞伯拉罕的後代。」(馬太福音一:1)。不要小看以家譜做開場白,作者已經很清楚在說明一件事:耶穌基督就是大衛家族的人,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出自大衛後裔的「新王」(參考以賽亞書十一: 1)。

[閱讀全文]

第二講:你來看

經文:約翰一:35-51

  讀約翰福音書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隨時將它與前面的三本福音書拿來一起比照而讀,這樣我們就會發現約翰福音書提供了許多前三本福音書所沒有記載,或是很獨特的資料。就像現在所讀的這段經文,它幫助我們了解到耶穌基督呼召人來跟隨他時,也有過一段很特別的過程,並不像馬可福音書第一章所記的那麼簡單。(十六至廿節)

[閱讀全文]

第三講:聖殿是什麼?

經文:約翰二:13-25

  耶穌基督在耶路撒冷聖殿中,將那些販賣牛、羊、鴿子,以及兌換銀錢的攤子全都推翻了,並拿繩子做了一條鞭子,把做買賣的人、牛羊從聖殿裡都趕出去,也不准任何人扛抬雜物在聖殿的院子穿來穿去。這個事件也同時記載在馬太福音廿一章、馬可福音十一章、路加福音十九章。如果我們將這四本福音書同時拿來比較,會感覺到耶穌基督在這件「潔淨聖殿」的做法上似乎並不溫柔,以今天的人的眼光來看,也會被認為是動作粗暴。

[閱讀全文]

第四講:洗禮與信仰

經文:約翰三:22-30

  這段經文也是約翰福音書特別有的一段,它提到耶穌基督和他的門徒住在猶太地區,「並施洗禮」,而且為了洗禮的問題,引發施洗約翰的門徒的疑慮。

[閱讀全文]

第五講:看見神蹟才要信

經文:約翰四:43-54

  第四章是用兩個主題編輯起來的,和第二章用迦拿婚姻的宴席與潔淨聖殿兩個主題編輯而成一樣。在第四章提到的是耶穌基督與一位撒瑪利亞女人的對話,以及醫好一位官員病危的兒子的事蹟。

[閱讀全文]

第六講:長久病得醫治

經文:約翰五:1-29

  在導論的地方,我曾提及約翰福音書的一個特色:就是將耶穌基督宣教工作的地點--耶路撒冷與加利利地區交互記載編輯,這和馬太、馬可、路加等三本福音書的編輯方法很不一樣。

[閱讀全文]

第七講:不求人的稱讚

經文:約翰五:30-47

  當我們讀第五章時,我們再次發現約翰福音書的特色,在全章四十七節中,作者用十四節的篇幅在記述耶穌基督於耶路撒冷,靠近羊門地方有一個名叫畢士大的池子旁邊,治好一個已經病了卅八年的病人。

[閱讀全文]

第八講:為什麼而信

經文:約翰六:22-59

  就像第五章一樣,約翰福音書第六章的編輯方式也是以一個篇幅較小的「神蹟」開始,然後用較大的篇幅在記述由這個神蹟引伸出來的耶穌基督之教訓。

[閱讀全文]

第九講:他是誰?

經文:約翰七:1-52

  耶穌基督到底是誰?這個問題很特別的又出現在約翰福音第七章裡。從第一章開始,作者就試著努力要解開這個謎題。如果我們把這章用來比較馬太福音十六章十三至二十節、馬可福音八章廿七至廿九節、路加福音九章十八至二十節等三處經文,發現在探討耶穌基督身份的處理方式是有不同的地方。

[閱讀全文]

第十講:律法的功用

經文:約翰八:1-20

  這是一個我們很熟悉的聖經故事,描述一個在犯姦淫時被人逮到的女人,她被人帶到耶穌基督的面前,後來因耶穌基督的解圍,使她得以免於被人用石頭打死。

[閱讀全文]

第十一講:有進步的信仰

經文:約翰九:1-41

  從整部約翰福音書來看,以整章的篇幅在記載一個事件,且事件是與耶穌基督的醫治有關,這就顯得有點不尋常。原因是約翰福音書的作者對耶穌基督的醫病趕鬼這類的神蹟並不像前三本福音書那樣重視,他重視的是耶穌基督的教訓。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