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七講:有智慧的約瑟(二)

    經文:創世記四十一:157
    這一章大部份的資料是和第四十章的資料來源一樣的,是以「以羅伊文獻」作為編撰上的主體資料寫成的。我說過「以羅伊文獻」在描述上帝與人之間對話的情形,最特別的一點就是用夢,或是透過天使向人表明上帝的意思。但是我們也同時發現在約瑟的故事中,夢的出現和以前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等人所做的夢又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夢裡都沒有提到上帝的意見,都是作夢當事者的未來境況,例如:創世記第卅七章約瑟做了兩個夢,是說他未來的可能的發展;第四十章是約瑟在監獄裡遇到司酒長和膳務長作夢,那兩個夢也是關於他們兩人出獄後的不同發展。現在我們所讀的第四十一章則是談到有關埃及法老王所做的夢,這夢是關於埃及未來所會遇到國家的景況。以上我們所看到的這些資料都沒有隻字半語提到「上帝」這個賜給人夢的神,在夢中說過甚麼話。

    雖然是這樣,我們卻在所有這些夢中發現:上帝的手藉著這些夢在帶領祂揀選的僕人—約瑟。雖然這些夢裡沒有很清楚提到上帝,但是我們可以看出萬事都有上帝的旨意在裡面。我們可以這樣想:是誰有能力使天地變色?是誰有能力使天下雨,使五穀豐收?或是使大地荒廢到無法收成?除了上帝又有誰有這種能耐?沒有,除了上帝以外,絕對沒有一個人有這種能力。這就是約瑟所說的:「解夢的才能是上帝所賜的。」(四十:8)即使是要了解人所做的夢,那種能力也是來自上帝的恩典,這就是聖經的作者所要告訴我們的。人的一切都在上帝的手裡,只有回到上帝的面前,人才會發現生命的奧秘,才會體會出上帝的愛充滿在我們生命的裡面,環繞在我們生活的四周圍。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這篇故事的經文內容:

    第一至八節:兩年後,埃及王做了一個夢:他站在尼羅河畔,看見七頭又肥又壯的母牛從河裡上來,在岸邊吃草。接著,有七頭又瘦又弱的母牛也從河裡上來,站在岸上那七頭母牛旁邊;這七頭又瘦又弱的母牛把那七頭又肥又壯的母牛吃掉了。這時王就醒了。他又睡著,做了另一個夢:他夢見有一棵麥莖長了七個又飽滿又成熟的麥穗,接著又長出了七個枯瘦、被野風吹焦的麥穗:這七個枯瘦的麥穗把那七個飽滿的麥穗吞了下去。王醒後才知道這是一場夢。第二天早晨,王煩惱不安,派人召集埃及所有的巫師和占星家到跟前來,把他的夢告訴他們,但是沒有人能夠替他解夢。

    我們在第四十章看到約瑟在監獄裡替司酒長解夢時,告訴司酒長說:「當你一切順利的時候,請記得我,替我在王面前說話,幫我出獄。」(創世記四十:14)

    可是,這位司酒長一出獄後,顯然就忘了約瑟的話,雖然已經恢復官職,而且待在法老王的身邊,卻忘記了在監獄裡幫助他甚大的約瑟。我們不也常聽到人們在說的一句話:「共患難容易,共享榮耀困難。」確實是這樣,在政治的場合更是如此吧。

    這位司酒長一出獄後,很快地就經過了兩年的時間,他都沒有再記起約瑟仍舊在監獄裡,聖經說這位司酒長是將約瑟「忘得一乾二淨」了(創世記四十:23)。其實,人就是這樣,在自己得意的時候,就常常會忘掉了尚在患難中的朋友。

    尼羅河,這條河可以說是埃及的生存命脈,因為在它下游的地方,就是全世界最出名的「尼羅河三角洲」,那是一塊非常肥沃的土地,以前每年都會氾濫一次,帶來很肥沃的土壤和各種生物群,可以出產足夠的糧食給埃及人民,甚至可以幫助附近的人民免於饑荒(參考創世記十二:10、廿六:12、四十一:54、四十三:1)。

    可惜,在一九五九年開始,埃及政府在尼羅河上游建造一座號稱全世界最大的水壩—亞斯文大壩,這座大水壩一直建到一九七一年才完成,但是它卻改變了尼羅河下游的生態,現在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每年氾濫了;下游地區不再是肥沃,土地已經在逐漸貧瘠中。科學家們也發現:為了要使農作物生長的好,只好大量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結果是使已經在貧瘠中的土地更加惡化。這種結果恐怕是當初作這種建造水壩之決定所想像不到的吧。

    埃及王作夢,而且所做的夢讓他煩惱,這是很重要的大事,因為當時埃及王常被人民看成是「神明」一般。他因為夢的煩惱很快就緊急動員全國所有星象家和巫師來要為他解夢。星象家或巫師,是早期社會被人看成有智慧的人。例如耶穌基督降生時,就有星象家看見天上的星星而找到耶穌基督降生的地方(馬太福音二:2);他們有的也會施行法術(出埃及記七:11、22)。

    這裡我們看到「七頭母牛」,和「七枝麥穗」;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七」這個數目,因為這在聖經裡不只是指著「七」這個可數的數目而已,還有個象徵性的意義:圓滿、足夠、終結。

    我們發現最為特別的地方就是從約瑟開始,都是作兩個夢;約瑟如此,司酒長和膳務長兩人一組兩個夢,現在是法老王一連作了兩個夢。司酒長的夢,和膳務長的夢剛好是相反的結果,而埃及法老王的兩個夢,則是兩個完全不同於一般經驗的夢:瘦的將肥的吞下去,瘦弱的將肥壯的吃掉,這種違反一般常理現象的夢,當然會使人驚嚇,連埃及國王也是為此「煩惱不安」。

    聖經的作者在這裡要強調的就是:這些被人看成是有智慧的人巫師和星象家,都無法解釋法老所做怪異的夢,因為使人有這樣的夢的,就是上帝,因此,要解釋這樣的夢,就必須是上帝所賜給的智慧才有辦法。這也就是我在前面所講過的,聖經的作者雖然沒有在夢中提起上帝的名,但是卻是要透過這些夢說明夢中真正的主宰者乃是上帝。想要用人的智慧來了解上帝的旨意是很困難的。

    第九至十三節:這時候,司酒長對王說:「今天我想起了自己的過錯。有一次,陛下震怒,下令把膳務長和我監禁在侍衛長府內的監獄。一天晚上,我們兩人都做了夢,各人的夢有不同的意思。當時有一個跟我們同囚的希伯來青年在那裡,他原是侍衛長的僕人。我們把自己的夢告訴他,他就替我們解夢。結果,事情都照他解釋的實現了:陛下恢復了我的職位,卻把膳務長掛起來。」

    經過兩年的時間,因為法老王做了驚惶不安的夢,且是埃及全國的巫師和星象家都無法解釋的夢,才使得這位曾經受約瑟善待的司酒長記起了約瑟。先前很可能他忘記,或是故意疏忽,因為在這裡再次用「希伯來青年」這樣的話語,本身就是一種帶有歧視的語句,就像那位引誘約瑟不成的波提乏妻子一樣(創世記卅九:17)。這位司酒長就趁著這個機會將他在監獄裡的情形描述一遍給埃及王法老聽。

    第十四至廿四節:王派人召約瑟來。他們連忙帶他出獄;他修了臉,換了衣服,來到王面前。王對他說:「我做了一個夢,沒有人能夠解釋;我聽說你會解夢。」

    約瑟回答:「陛下,我自己不會解夢,但是上帝會給你吉祥的解釋。」

    王說:「我夢見自己站在尼羅河畔。有七頭又肥又壯的母牛從河裡上來,在岸邊吃草。接著,有七頭又瘦又弱的母牛上來,是我在埃及從來沒有看過的瘦牛。這些又瘦又弱的牛把那七頭肥壯的牛吃掉了,卻仍然是那麼瘦弱,看不出牠們吞下了肥壯的牛。這時,我醒了。我又做了一個夢:我夢見有一棵麥莖長了七個又飽滿又成熟的麥穗,接著又長出了七個枯瘦、被野風吹焦了的麥穗。這些焦瘦的麥穗把那七個飽滿的麥穗吞了下去。我把這些夢告訴巫師,可是沒有人能夠替我解夢。」

    這段經文可以說是再一次重複述說前面已經提過的夢境;不過這段經文中有兩句是前面所沒有的;在第十九節:「是我在埃及從來沒有看過的瘦牛。」這句話是使法老王驚嚇的原因之一,因為法老應該是見過一切奇異的東西的人,他有權利要求人民將最為奇特的東西呈現給他,但是現在他在夢中看到「從來沒有看過的瘦牛」,這使他感到大惑不解。而且這些瘦牛是吃了肥壯的牛後,「仍然是那麼瘦弱」(廿一節),這就更違反常理經驗了。真正的問題是法老所說的:「我把這些夢告訴巫師,可是沒有人能夠替我解夢。」這句話是這段經文的重點,作者要告訴我們連埃及全國最優秀的巫師也無法解釋國王法老的夢。換句話說:法老王所面臨的是,即使是像他這樣有權力的人,足以號令全國的權威者,也無法明白上帝所給人的夢境,這正好回應了約瑟所說的話:「解夢的才能是上帝所似的。」(創世記四十:8)

    相對的就是約瑟對國王講的話:「我自己不會解夢,但是上帝會給你吉祥的解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上帝能夠解釋法老王的夢,祂一定會給予滿意的答覆。作者就是用約瑟這句話在表明一點:約瑟有如上帝的代言人一樣,上帝是要透過約瑟來傳達祂的信息。作者用這種方式在表明約瑟受上帝揀選的角色。

    我們也從這句話中看出上帝僕人一個很重要的認識:不高傲自己,知道自己乃是上帝的僕人。我們看到約瑟非常清楚地對那兩位關在監獄的司酒長和膳務長講的話:「解夢的才能是上帝所賜的。」如今對法老國王講的是:「我自己不會解夢,但是上帝會給你吉祥的解釋。」他都很清楚地將榮耀歸給了上帝,而不是誇耀自己的才能。

    第廿五至卅六節:約瑟對王說:「其實這兩個夢可以當作一個夢解釋,有相同的意思。上帝已經把自己要作的事預先告訴陛下了。那七頭肥壯的母牛代表七年,那七個飽滿的麥穗也代表七年;這兩個夢有相同的意思。接著上來的那七頭瘦弱的母牛和那七枝枯瘦、被東風吹焦了麥穗都代表七個荒年。就像我剛剛奉告陛下的,上帝已經把自己要作的事項預先指示陛下了。埃及全境將有七個前所未有的豐年,接著有七個荒年。饑荒將毀壞埃及全境,使人忘記從前有過的豐年;饑荒嚴重得使人再也記不起從前有過的豐年。陛下重複地做了兩個夢,這表示上帝決意在不久的將來實現他的計畫。

    「因此,我建議陛下起用有智慧有遠見的人,派他管理國政,並指派其他官員,在七個豐年期間,徵收全國農產物的五分之一。命令他們在將要來臨的豐年期間收集五穀,在各城儲備糧食,派人管理。在接踵而來的荒年期間,這些囤糧可以供應全國人民,使人民不至於餓死。」

    我們看到約瑟為法老王解釋了他的夢所代表的意義;約瑟指出埃及即將來臨的日子是先有一片大豐收,再來緊接著的就是大饑荒。約瑟強調是「上帝已經把自己要作的事預先指示」法老王了。這也就是我在前面已經說過的,雖然在這兩個夢中並沒有直接說出上帝的名字,但是卻也已經代表著有上帝的旨意在。

    約瑟最特別的地方是知道「上帝決意在不久的將來實現他的計畫。」這一點表明出約瑟受到上帝揀選的意義。這也是為甚麼約瑟會明白上帝的旨意,因為他是上帝所揀選的僕人。

    另外一點,作者也透過這種方式在表明一點:人會忘掉別人,甚至是有恩在人身上者,也常常會忘記。但是,上帝永遠記得他所揀選的僕人,即使是在監獄中,上帝也記得,不會忘記。

    從第卅三節開始到第卅六節,我們看到約瑟不只是為法老王解夢而已,他甚至是進一步提出他對夢所啟示出來的意義,建議法老王採取應對的方法;當他說:「我建議陛下起用有智慧有遠見的人,派他管理國政。」這句話本身已經顯示出約瑟就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一則沒有人能解釋法老王的夢,只有他有能力,那麼,在全埃及國又有誰能比約瑟更有能力呢?二者,約瑟並且已經明白說出應該採取的對策以應付未來所要面臨的饑荒,更可說明出他的智慧的高超。

    第卅七至四十六節:王和他的臣僕都贊成這政策。於是王對他的臣僕說:「我們再也找不到比約瑟更理想的人,因為有上帝的靈跟他同在!」王對約瑟說:「上帝既然把這一切指示你,你一定比誰都有智慧,更有遠見。我要派你治理我的國;我的人民都要服從你的命令。在本國,只有我的權利高過你。現在我任命你作埃及的首相。」王拿下自己手指上的印章戒指,把它戴在約瑟的手指上,又把上等麻紗製成的外袍披在約瑟身上,把金項鍊掛在約瑟的脖子上。他又讓約瑟坐第二號御車,有警衛前導,一路喊著:「迴避!迴避!」這樣,約瑟被任命為首相,治理埃及全國。王對約瑟說:「我是王,但在埃及全境,如果沒有你的許可,任何人都不准隨便行動。」王賜給約瑟一個埃及名字,叫撒發那特‧巴內亞,又把希利坡里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兒亞西納給他作妻子。

    約瑟三十歲開始為埃及王效勞;他離開王宮,到埃及各地視察。

    當埃及法老講「因為有上帝的靈跟他同在」這句話時,已經在表示法老王肯定約瑟所代表的上帝信息,使法老王和所有的文武官員都信服。他們看到約瑟的表現也只能這樣承認,因為他們最有智慧的巫師和星象家都無法做到的事,約瑟卻是很簡單就完成了。因此,在法老王看來,在埃及全國是沒有一個人會比約瑟更有智慧了。所以他就即刻任命約瑟為首相,來執行約瑟自己所建議的糧管政策,以備七年後大饑荒的來臨。

    戒指,這是表示身分和權力的記號(參考路加福音十五:22);麻紗製成的外袍,這是一種高貴身分的表示(參考歷代志上十五:27)。在早期的埃及,麻紗也是埃及揚名國際社會、最名貴的手工織品。

    現在約瑟是乘坐有警衛開導的座車,這是古今政府高級官員的出門舉動。國王賜妻給臣僕,則是東方社會的特色,我們也常在中國小說中,或是台灣戲劇裡看到這幕景象。不過這裡讓我們看到約瑟的祖先們原本不希望娶外族人為妻的看法已經有了改變。

    我們看到約瑟得到這麼大的權柄,也同時看到他負擔了相對大的責任全埃及國人民的命脈。而且後來的故事發展顯示,上帝是透過埃及解救了當時所有饑荒地區人民的需要。不只是雅各的家族去埃及買糧而已,而是同樣的地方或鄰近的地區人民都會去埃及買糧度日(五十七節)。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出:上帝賜給一個人有智慧、能力,不是要這個人用這些智慧、能力來滿足自己的私慾,而是要這個人來服務、幫助其他需要的人。這種認識是非常重要的。

    約瑟現在是三十歲,他是在十七歲的時候被兄長們設計出賣到埃及的(創世記卅七:2),這樣一晃過了十三個年頭。

    第四十七至五十七節:在七個豐年期間,農產豐收。約瑟收集五穀,在各城鎮設立儲藏中心,囤積從周圍各地收集的糧食。他大量收集五穀,多得像海灘的砂粒,無法計量。

    在荒年沒有到以前,約瑟的妻子亞西納給他生了兩個兒子。他說:「上帝使我忘記所有的苦難和鄉愁。」因此他給長子取名瑪拿西。他又說:「上帝使我在困苦之地繁盛起來。」於是他給第二個兒子取名以法蓮。

    埃及人享受的豐年結束了。就像約瑟的預言,七個荒年接踵而來。雖然周圍各地都鬧飢荒,但是埃及到處有糧。等埃及人要捱餓的時候,他們向王求糧。王命令他們去見約瑟,一切遵從他的安排。饑荒越來越嚴重,遍及全國;於是約瑟開放所有的倉庫,把存糧賣給埃及人。周圍各國的人也都來向約瑟買糧,因為天下到處饑荒,災情非常嚴重。

    預言的實現,這是作為上帝代言人最為安慰的事;而約瑟對法老王之夢所預言的現象,現在已經一一出現,這也就證明了約瑟解夢的話是實在的。也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約瑟的角色和責任才會隨著時間的接近,而加重。「等埃及人要捱餓的時候,他們向王求糧。王命令他們去見約瑟,一切遵從他的安排。」

    這句話說明了約瑟的角色和責任,也可看出法老王對約瑟的倚重。

    聖經作者的時代在表明一個人受到上帝賜福的記號,就是有孩子。約瑟不但得到高官爵祿,而且還有孩子,這是他最為高興的事。所以他將孩子取名為「瑪拿西」和「以法蓮」,以表明在他困苦的時候,上帝還是那樣的眷顧他、愛他,沒有忘記他。

    我在前面已經有說過,「七」這個數目不單是純粹指數目的意思,也有象徵的意義存在;現在這裡有「七個豐年期間」,我們看到的就是豐盛的收成,到無法用數目計量,因為收成的結果是「多得像海灘的砂粒」這樣多。換句話說,那「七年」所要代表的意義是:好得不得了。而另一方面,「七個荒年」所要代表的也就是:壞到不能再壞下去了!因為「天下到處有饑荒,災情非常嚴重」,這至少說明出「七」所要表明的含意。這樣絕對的相比,正好顯示出埃及法老王夢裡的現象。

    這篇故事給帶給我們很好的信息:

    一、上帝不會只在基督徒身上傳達祂的話語,和表示祂的慈愛,上帝會對每一個時代,每一個地方,每一個祂認為可以借重的對象啟示祂自己。

    我們看到上帝用夢來向埃及法老王說話,同樣地,上帝也會對一個不認識祂的人說出祂的信息。我們看到約瑟對法老王說的:「上帝已經把自己要做的事預先告訴陛下了。」這句話讓我們看到上帝也會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對不是選民的埃及人啟示祂自己。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認識,我們不能將上帝限制在祂的選民範圍中,上帝是個自主的上帝,祂是不會受人限制的。就像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書裡所說的:「天父使太陽照好人,也同樣照壞人;降雨給行善的,也給作惡的。」(馬太福音五:45)上帝不會因為我們不喜歡誰,祂就跟著我們不喜歡誰,也不會我們說要詛咒誰,祂就跟著我們的意念走。不,不是這樣的!正確的信仰應該像約瑟這樣,是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唯一的職責就是傳達上帝真正的旨意,而不是當判官,替上帝決定事情,因為上帝不一定會像我們所思想的那樣,上帝有祂自己的計畫。上帝愛我們,但是上帝也會傳達祂的信息給我們所不喜歡的對象,如:我們的敵人、迫害我們的人,這些不是不可能的。

    我們在第卅七章看到過約瑟也曾將自己的兩個夢向他的兄長、父親說,但是他們卻是不信,不但不信,反而是生氣,「非常不高興」(創世記卅七:11),甚至最後將約瑟設計賣出去當奴隸。看,上帝的選民常常不相信上帝透過祂的僕人所說的啟示,不是嗎?反而是非選民會喜歡聽呢!埃及的法老王聽約瑟的話;約拿的故事也暗示了這樣的意義。

    今天我們的教會和基督徒是否也有這樣的問題?這是我們要非常小心的事。我就常常在想:慈濟功德會對台灣社會貧窮者的救助,就是上帝的愛透過他們表明出來在台灣社會困苦的族群裡,因為今天的基督徒和教會,已經拒絕了對窮人伸出愛的援手,或是對貧困者多一份慈愛的關心。不是嗎?想想看我們台灣教會累積多少財富,但對貧窮人家又給予多少?如果我們繼續這樣下去,上帝可能會拋棄我們,乾脆用我們所厭惡的對象來施行祂拯救的慈愛。上帝用埃及來救助人,特別是在那大饑荒的日子裡。這是很值得我們反省的課題。我們聽了多少上帝的話?我們確實去實踐多少上帝在聖經裡的教訓?

    二、人會在優裕的環境中忘記別人所給予我們的各種恩典,但是上帝卻在我們人最困苦中時刻紀念著我們。

    我們看到約瑟一再交代那位司酒長要記得他,向法老說幾句好話,好讓他早日出監獄,因為他是被冤屈的。但是,那位司酒長卻在自己復得官位後,將約瑟給忘記了。可是我們也同時看到上帝沒有忘記約瑟,原因是約瑟仍舊保持著他對上帝的敬虔態度。我們看到約瑟不是在誇耀自己的智慧,他都是說會解夢的能力是來自上帝的賞賜。他倚靠的是上帝對他的愛。雖然他人在監獄中,但是他沒有忘記上帝與他同在。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裡,我們就常常會經驗到被朋友遺忘了,那些朋友曾在患難中受過我們的恩惠,但是當我們需要他們協助的時候,他們已經不記得我們的需要了。這就是人類社會一個共同的景象,也因此我們聽過一句俗語說:「救蟲慢慢行,救人沒功勞。」(kiu-thang ngiau-ngiau so, kiu-lang bo kong-lo.)但是,聖經的作者透過這篇故事卻告訴我們:上帝永遠記得我們每一個人的苦難和需要,他不會忘記我們,他一直在注意要用各種方式來幫助我們,使我們在困苦中重新得到力量,只要我們記得上帝永遠與我們同在,祂不會拋棄我們,除非我們說我們不要上帝!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