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講:把上帝的還給上帝

經文:馬可福音十二:13—27

 

        馬可福音從第十一章開始,作者將耶穌基督在這個最後一個禮拜時間內,主要活動重點都放在耶路撒冷聖殿。更特別的是作者用猶太人領袖連續四個問題來質問耶穌基督,就像在耶穌基督出來傳福音之前,有撒但連續用三個相當有誘惑力的試探,想要誘使他離棄上帝,但都失敗了。現在猶太人領袖們是用四個非常有危險性的問題,作為陷阱要陷害耶穌基督,是為了要讓他陷入當時的宗教和政治的羅網中,好讓耶穌基督面對猶太人最高議會,或是受到羅馬政府的法律給予嚴厲制裁。

        這就可看出馬可福音的作者在編撰上有個輪廓,就是從撒但想要阻止耶穌基督出來傳福音開始,直到最後透過猶太人領袖,想要阻止耶穌基督完成上帝所給他的使命作結束。而地點是從最偏遠、且被猶太人稱之為「外邦的加利利」開始,到猶太人認為最為重要的耶路撒冷城,尤其是耶路撒冷聖殿場所為止。這樣可看出,耶穌基督一生傳福音中,隨時都有撒但想盡辦法要阻止他完成上帝拯救的使命。這就是路加福音作者在第四章13節,描述撒但誘惑耶穌基督不成之後,留下了一句很重要的話說:「魔鬼用盡各樣的試探,就暫時離開耶穌。」這表示撒但在曠野試探耶穌基督沒有成功之後,並不是完全離開,而是隨時隨地都在找機會對他下手。這點從耶穌基督用五餅二魚顯現神蹟之後,民眾想要拉住耶穌基督作他們的王,耶穌基督趕緊離開眾人,並且「獨自避到山上去」的事件可看出來(參考約翰福音六:14—15)。

        在前面已經有講過耶穌基督進入耶路撒冷城之後,除了潔淨聖殿的強力動作外,接下來的第一個試探就是有猶太人領袖,包括了祭司長、經學教師,和長老來見他,問他的「權柄」從哪裡來。我說過他們在質問耶穌基督的這些權柄,很可能就是指他在聖殿翻箱倒櫃的潔淨動作,但也可能是針對耶穌基督在聖殿裡教導民眾的事,因為他們認為聖殿就是他們的地盤,特別是對祭司長和經學教師來說,更是如此。

        耶穌基督不只是回應這些猶太人領袖的質疑,而且還用一則比喻來述說他們就像那些惡劣的佃戶一樣,把葡萄園主人派去的僕人,甚至是葡萄園主人「最疼愛的兒子」也給殺害了,這些佃戶主要目的就是想要取得葡萄園。結果這些猶太人領袖們聽了之後,相當惱怒,因為他們聽出了耶穌基督所說的比喻,就是在隱喻著他們就是那些佃戶。其實,我們也可說這些猶太人領袖們是自己在對號入座,因為耶穌基督並沒有明確指出佃戶是他們。他們會有這樣敏感的反應,也可看出他們就是跟祖先時代的社會領導者一樣,一再拒絕聽從上帝差派僕人傳遞出來的信息。他們雖然忿怒耶穌基督指桑罵槐,但卻礙於群眾的力量而不敢下手捉拿耶穌基督。這也就是我所說的,他們是怕人,而不怕上帝。

        現在我們所讀這段經文,提供了有關想要陷害耶穌基督的計謀,是法利賽人和希律黨派的人,聯袂來詢問耶穌基督對於繳納稅金給羅馬帝國的看法,如果我們注意一下這個問題,就可以發現這是經過相當細密設計之後而出的政治陷阱,稍微一不小心,很可能就會讓耶穌基督涉嫌叛亂,而被羅馬帝國統治者入罪。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這段經文的內容:

 

第十三至十四節:

13有些法利賽人和希律黨徒奉命來見耶穌,想從他的話找把柄來陷害他。14他們對他說:「老師,我們知道你是誠實的人;你不管人怎麼想,也不看情面,總是忠實地把上帝的道教導人。請告訴我們,向羅馬皇帝凱撒納稅是不是違背我們的法律?我們納還是不納?」

 

        這裡又出現法利賽人來參與陷害的動作,在馬可福音作者的筆下,從耶穌基督在加利利傳福音開始,法利賽人總是如影隨形地到處在找機會想要對耶穌基督下手。這不是他們第一次跟希律黨派的人聯手要殺害耶穌基督,馬可福音第三章6節記載,由於耶穌基督在一個安息日在會堂裡醫治好一位手枯萎了的人,結果引起法利賽人相當不滿,他們一出會堂,隨即就去找希律黨派的人商量,看要怎樣才能殺害耶穌基督。現在他們再次找到希律黨派的人,設計了這個他們認為天衣無縫的問題,想要陷害耶穌基督。

        希律黨派的人,就是在政治立場上支持希律家族統治巴勒斯坦的一群政客,因此,他們被稱之為「希律黨派」。這樣的政治主張其實是和法利賽派相對的,因為大部分的法利賽人都是猶太人社會中相當保守的族群,他們對於和外邦人親近的猶太人也常會嗤之以鼻,且是會用不屑之眼光看待這種與羅馬政府親近的人。這也是為甚麼耶穌基督被當時民眾當作教師,卻又經常和當代社會認為不潔淨的人,例如和稅吏相處在一起,會讓法利賽人大為光火之因。法利賽人就曾在主前176年代,還為了要抵抗希臘的安提阿哥四世褻瀆耶路撒冷聖殿的神聖,用死來保護,那次保守估計被屠殺死去的超過四千人。但現在卻為了要陷害耶穌基督,他們竟然放下自己的身段去找希律黨派的人聯手,設計這個陷害耶穌基督的問題來。

        14節讓我們看到耶穌基督為甚麼會一再指出法利賽人就是虛偽、假冒偽善的人之因(參考馬太福音廿三:1315232527,路加福音十二:1),就是他們經常說虛假的話。現在他們來找耶穌基督竟然說這種令人聽起來會起雞毛疙瘩、奉承的話,這些話跟他們內心所想的並不相同,因為他們平時就很厭惡耶穌基督。

我們知道所謂「上帝的道」,就是指上帝的話。現在這些人來對耶穌基督說:一是「誠實的人」、二是「總是忠實地把上帝的道教導人」。如果法利賽人很真心認為耶穌基督就是誠實、忠實於上帝的話,為甚麼又要在講這些話之前加上了幾句評語,說耶穌基督「不管人怎麼想,也不看情面」?忠實於上帝的話,誠實地將上帝的話傳遞出來,這本來就是應該也是最基本的態度,也是一個猶太教師最基本要遵守的法則。他們會用這種評語說耶穌基督,正好顯示出他們剛好不是這樣,難怪耶穌基督就曾嚴厲指責他們是很虛偽的人,原因就是他們總是將自認為對的話,或是祖先的傳統當作真理,用來取代、抵銷上帝的話(參考馬可福音七:9—13)!

        把上帝的話忠實地傳遞出來,這本來就是身為上帝僕人應該有的基本責任。先知米該雅就是這樣說:「我指著永生的上主發誓,上主對我說甚麼,我就說甚麼。」(列王紀上廿二:14既然忠實於上帝的話,誠實地將上帝的信息傳遞出來,這還需要給予恭維嗎?他們會這樣說耶穌基督,正好表示兩個意義:一是他們這些宗教領袖經常說虛偽的話,像這些法利賽人就是這樣的態度。二是當代社會要聽到真實傳遞上帝的話的教師已經很少。這也是為甚麼當時民眾聽了耶穌基督的教導之後,有耳目一新的感受,他們都認為他的教導確實是和經學教師所教的不同,而且是比經學教師們還要有權威(參考馬可福音一:22)。

        問題來了,他們在稱讚耶穌基督一番話之後,隨即就提出了這個問題:「請告訴我們,向羅馬皇帝凱撒納稅是不是違背我們的法律?我們納還是不納?」這才是他們真心想要說的話,前面所說那些稱讚耶穌基督的話,都是虛假的。而從這句話中,也可了解為甚麼法利賽人會和在政治理念上與他們不相同的希律黨徒,設計陷阱要害耶穌基督之因。

        「向羅馬皇帝凱撒納稅是不是違背我們的法律?我們納還是不納?」請注意在這裡所提到的「稅」,這是指羅馬政府統治之下,猶太、撒馬利亞等地區所開徵的「人頭稅」。這也是為甚麼在耶穌基督降生的時候,羅馬政府會下命令對猶大地區進行戶口普查,就是為了要開徵人頭稅。這種稅是男的從年滿十四歲開始繳納,直到六十五歲以後才停止。而婦女則是從十二歲開始繳這種人頭稅,也是一樣要繳到六十五歲才停。這種稅很簡單又清楚,當時每年繳納的稅額大約是一天的工資那樣多。

        從主前第八世紀開始,北國被亞述帝國消滅之後,猶太人就很討厭外國人的統治,尤其是當主前第六世紀586年南國猶大被巴比倫帝國消滅之後,他們就一直在向上帝祈禱,希望有這麼一天能夠重新恢復獨立自主的國家,就可以免除這種稅額。他們且將這樣的夢想用來解讀以賽亞書第十一章1節、10節所提到的,要從耶西的家族後裔興起一位新王。因此,在主前第二世紀167年時代,猶太人曾因為猶大家族出現一位政治領袖名叫馬加比,他率領猶太人起來反抗希臘帝國的統治,並在主前164年果真將希臘軍隊趕出耶路撒冷城,並且擴大統治疆界到以土買地區,讓猶太人認為馬加比就是先知以賽亞所預言,上帝要差派到世界上來拯救他們,重建大衛王朝的救主。只是馬加比的時代並沒有維持多久,只到主前63年就被羅馬帝國給消滅了,整個巴勒斯坦地區被羅馬帝國統治,猶太人民被羅馬人管轄。

        也因為這緣故,猶太人一直找機會想要切斷與羅馬帝國的主屬關係。因此,當主前第94年這段時間,羅馬政府命令對猶太人進行戶口普查,準備要建立抽稅的資料時,就有一位「戈蘭人猶大」(Judas the Gaulonite)帶頭起來反抗,並且大聲呼籲說「繳稅比奴隸制度更惡劣」,他告訴當時的猶太人,說「只有上帝才是我們的領袖」這樣的口號。因為他這樣認真地呼喊,造成許多猶太人起來跟隨抵制繳稅,而引起羅馬帝國大為忿怒,認為這等於是公然對抗羅馬皇帝一樣,是叛亂的行為,因而用很殘酷的刑罰對付這種抗拒繳稅的行為,並用猶太人來進行抽稅工作,這就是福音書中一再出現的「稅吏」之由來背景。猶太人抗稅的行動被制止了,但民間卻流行著一句話:「不要向羅馬人繳稅。」不但這樣,這句話逐漸昇華成為一句愛國口號。

        因此,當法利賽人和希律黨派的人聯袂來提出:「向羅馬皇帝凱撒納稅是不是違背我們的法律?我們納還是不納?」這樣的問題時,想想看,耶穌基督要怎樣回答?其實在他們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定案,他們認為耶穌基督無論怎樣回答,都會出問題。因為他若是回答說「納」,就表示耶穌基督是不愛國的猶太人,是主張向羅馬政府妥協、要納稅的懦弱男人。他們到處這樣羞辱他,特別是在逾越節的這個時間,人潮那樣多,只要講耶穌基督就是這樣的人,很少人會去了解到底發生甚麼事,或會有這種說詞的背後計謀,只是聽了之後會說耶穌基督怎麼會這樣說?很多人會對耶穌基督的這種該納稅給凱撒的態度大表不滿,甚至會說他是「賣國賊」,這樣就達到了法利賽人原來的目的。

        但另一方面,正因為有希律黨派的人加入這次陷害的計謀,若是這時候耶穌基督說不要納,我們可以很快就想像得到,那些希律黨派的人馬上就會去向彼拉多告狀,說耶穌基督煽動人民抗稅,而這正好符合了羅馬政府所認定的叛亂罪名,就可以將耶穌基督起訴,在當時就是唯有判處死刑,且是十字架之刑。這就是路加福音在第廿三章2節、5節等經文,記載猶太人領袖將耶穌基督移送給彼拉多時,控告他的罪名就是說耶穌基督到處「煽動我們的同胞,反對我們向皇上納稅」,而且是「藉著傳教,在猶太全境煽動民眾,從加利利開始,現在到這裡來了」。

 

第十五至十七節:

15耶穌看穿他們的詭計,就說:「你們為甚麼想陷害我?拿一個銀幣給我看吧!」

16他們給他一個銀幣,耶穌問:「這上面的像和名號是誰的?」

他們回答:「是凱撒的。」

17耶穌說:「那麼,把凱撒的東西給凱撒,把上帝的東西給上帝。」

他們聽了這話,對他非常驚訝。

 

        這段經文的第17節記載耶穌基督回答這些人的話,非常膾炙人口,不論是在教會中或是在政治場合中,都常被引用。反對教會關心社會,特別是政治議題的人,會喜歡引用耶穌基督所說的這句話。而在政治人物發現基督教會關心政治、社會亂象時,也常引用這句話來諷刺教會。但是引用耶穌基督這句話的人,有的人並不是真的要學習這句話所帶來的精神,或是真的清楚耶穌基督講這句話的意義。

        15節一開始就說耶穌基督「看穿他們的詭計」,這句話很重要,因為這句話已經說出一個很重要的信仰認知:耶穌基督有來自上帝的能力,能知道人的心思意念。我們人沒有能力去測知他人的內心意念,但上帝知道(參考申命記三十一:21,撒母耳記上十六:7,詩篇廿六:2、九十四:11、一三九:17,啟示錄二:23)。福音書的作者喜歡用類似「耶穌看穿」、「耶穌知道」等這種句子,來說明耶穌基督知道人內心所想的事(參考馬太福音九:4、十二:25,馬可福音八:17,路加福音六:8、九:47)。

        再者,這一節也說耶穌基督對這些想要害他的人並不客氣,他直接就指出他們心中所想的「詭計」,就是要「陷害」他。我們也可以從這裡看到耶穌基督對於邪惡者的意念,是一點也不妥協或含糊帶過,他不會對這種設計要陷害別人的,留給他們任何空間,或是說些委婉的話,不會,耶穌基督對這種人就是當面揭穿他們想要害人的計謀。

        拿一個銀幣給我看吧!」請注意,這裡所說的「銀幣」,是指他們納稅用的錢幣。耶穌基督會這樣說,有一種可能,就是他身上沒有帶錢,而他也不管錢的事。根據約翰福音第十二章6節的記載,是門徒猶大在管錢。

        還有,這種錢幣是羅馬政府發行的錢幣,跟猶太人帶進耶路撒冷聖殿奉獻的錢幣並不相同。因為聖殿並不接受羅馬政府發行的錢幣。換句話說,一般猶太人身上經常會帶有兩種錢幣,其中一種是為了在會堂或聖殿奉獻,另一種是平時生活買賣生意之需,是通行貨幣。但猶太人和自己同胞做生意時,也接受可奉獻的專用錢幣。現在他們問的是關於納稅給羅馬皇帝之事,因此,當耶穌基督要他們拿出一個錢幣給他看時,指的就是這種繳稅用的羅馬錢幣。這些人聽了之後就拿出一個銀幣給他。

        耶穌基督接過錢幣就反問他們,錢幣上面的「像和名號」是誰的?

        自古以來,錢幣上都會有雕刻或是印有圖案,而圖案都有特別意義。猶太人自行在使用的聖殿錢幣也是,有一面刻有燈臺,另一面通常會刻有橄欖樹枝,有的是葡萄枝和葡萄果實。猶太人不敢在錢幣上刻印有任何人像的圖案,更不敢隨便用任何一個圖案來表示上帝。他們很擔心會違反十誡之第二誡所說的,禁止雕刻任何會使人想要崇拜的偶像圖案。

但羅馬帝國錢幣上面刻的是「凱撒」的像,這是他們回答耶穌基督所說的。這裡所說的「凱撒」,就是在錢幣一面的正中央會刻有皇帝的圖像,然後在旁邊刻一行這樣的字:「提比留凱撒,神聖奧古斯都的兒子」。然後在另一面則是刻著一行字:「羅馬帝國最高的祭司。」這兩句話在猶太人看來,都是嚴重錯誤。因為第一是:只有上帝才是神聖,任何一個人都不配被稱之為「神聖」。第二是:「最高的祭司」,這句話隱含一個意思,就是指羅馬皇帝就是神明。也因為這個緣故,猶太人才堅持反對將羅馬帝國的錢幣帶入耶路撒冷聖殿奉獻。而羅馬政府也為了要安撫猶太人,使他們減少反抗的事件,才允許他們可以自己發行聖殿專用的錢幣。

17節耶穌基督在這裡所作的回答,就是我前面所說過的,許多人引用過,但引用的目的都各為自己所需。當耶穌基督在說「把凱撒的東西給凱撒」,這句話很清楚說出一個當時猶太人社會的現象:一般猶太人對這種錢幣上面印有羅馬皇帝的像很不以為然,嚴謹的猶太人,特別是法利賽派的人,甚至會拒絕使用這種錢幣,他們只會攜帶聖殿專用的錢幣到猶太人的店鋪購物。現在既然是法利賽人來問他,因此他這樣回答也含有一個意思是:你們若是那樣厭惡這種錢幣,那就看這種錢幣上面的像是誰的,就把這種錢幣還給誰吧。想想,他們會還給羅馬皇帝嗎?不想用嗎?當然不會。因為只要是外邦人的店鋪,一定要收用這種錢幣,他們不會收耶路撒冷聖殿發行的錢幣。

再者,耶穌基督講這句話「把凱撒的東西給凱撒」,也是在告訴他們,既然有羅馬皇帝的像在上面,那就用這種錢幣繳稅款也是正確的。這樣的回答已經在告訴這些法利賽人和希律黨派的人,若是要繳稅,你拿聖殿的錢幣是沒有用的,只能用這種印有羅馬皇帝之像的錢幣才通,沒有甚麼錯。

接著,耶穌基督說「把上帝的東西給上帝」,這句話也很有意思。我們知道創世記第一章2627節很清楚地說,上帝是用祂的形像造人。因此,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擁有上帝的形像。當耶穌基督說「把上帝的東西給上帝」時,也是在說把上帝的形像還原在我們身上。他們既然用詭計想要陷害人,這就是污穢了上帝造人原本的聖潔形像了。

當然耶穌基督這句話也很清楚指出:既然聖殿必須用這種沒有把自己當作神聖的人物之像的錢幣,那就把這種聖殿可以接受的錢幣用來奉獻給上帝吧。

哇,耶穌基督這樣講,等於沒有回答這些人所設計要陷害他的問題。其實他們還有一句「我們納還是不納」這樣的話,但耶穌基督回答的這兩句話,並沒有說「納或不納」,而是回答他們:隨他們意思,但不要用錯誤的錢,否則只會自討沒趣。因為他們不可能拿聖殿專用的錢幣去一般商店購物、買賣、交易,也不能用印有羅馬皇帝的錢拿去聖殿奉獻。當然他們更不可能用聖殿專用錢幣拿去繳稅。這就是當耶穌基督回了他們的問題之後,他們會感到「非常驚訝」之因。因為他們怎麼想都想不到耶穌基督會這麼地有智慧,是這樣子回答他們的。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段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上帝的形像,將上帝的形像顯露出來是我們的信仰告白與責任。

 

        就像前面已經說過的,當耶穌基督說「把上帝的東西給上帝」時,就是要還給上帝創造我們之時的形像。

        上帝的形像是甚麼?這是許多人在問的問題。我們可以用許多時間來討論,但我要說最簡單的答案就是:對人類世界有愛。有愛的地方就有上帝,這是約翰一書第四章7節所說的:「親愛的朋友們,我們要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上帝來的。那有愛的,是上帝的兒女,也認識上帝。」

上帝是愛,這是約翰一書作者寫這本經書的中心主題。因此,怎樣將上帝的愛給呈現出來,是我們信仰的功課。

        我很喜歡台語「愛」這個字,這「愛」字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愛情」之「愛」外,也可以用「疼」,這是指憐憫的愛。另外還表示「痛」,是指痛苦之意。

        19858月我受邀在日本東京為台灣人教會聯合靈修會演講。當中有一天休息時間,張清庚牧師帶我去訪問一位在東京代代木開「中華拉麵」的陳先生;他是台南東門圓環那邊的人,因為「228事件」而離開台灣到日本去。

他在1948年開設拉麵店,而且經營得非常有特色,他聘用了好幾位患有腦性麻痺的青年人。每當有客人進來,這些剛進到這間拉麵店鋪來工作的青年,因為患有腦性麻痺的病症,端碗會不穩定,有時會因手顫動太厲害而使麵湯外溢到客人身上的衣服,這位陳先生就趕緊給客人換穿一套新的衣服,然後將沾滿了湯汁的衣服送去洗乾淨,再親自送還給客人。有時,麵還沒有端到客人的桌子上,就已經滴了好幾滴口水到碗裡面去,但他都趕緊拿回去廚房,重新煮一碗給客人,並向客人致歉。他就這樣參與訓練腦性麻痺的青年,等他們可以穩定工作一段時間後,他就將他們介紹到餐廳或飯店去工作,然後再接納一批新的人進來。

        他這種真誠感動了許多客人,每天店鋪客人都會大排長龍。一直到1985年我去之前,有一天因為媒體介紹而獲得日本天皇的感動,特地邀請他夫婦進入皇宮去吃飯。這件事經過媒體報導之後,生意更好。我聽了陳先生所做的事之後,非常感動。因此,當我到他的店鋪時,張牧師介紹我們彼此認識後,我就對陳先生說:「陳先生,您真不簡單,真的很偉大。」

        陳先生聽了我說這句話之後,只淡淡地說了一句話:「沒有甚麼啦,我只不過是拿一塊布,把已經受到污染而骯髒的上帝形像,給擦拭乾淨而已。」

        這樣的作為怎可能「沒有甚麼」呢?讓我們來想想他曾經忍受多少不知情的客人無情的咆哮,甚至被要求要賠償衣服的損失等等,但是他都隱忍下來,盡可能向客人賠罪。而他的這句話——「我只不過是用一塊布,把已經骯髒的上帝形像給擦拭乾淨」,更是令我感動不已。因為他這「擦拭」的動作,已堅持長達三十多年。

上帝的形像就是愛,有愛的地方可以讓人看見上帝。

        基督教會就是愛的信仰團契,是用愛來建構起來的團契。若是失去了真誠的愛,就無法見證我們生命中有上帝。因此,看一間教會,不是從建築物,更不是從信徒有多少來衡量,而是從我們怎樣將上帝創造我們的形像給呈現出來。

        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上帝的形像,怎樣將上帝在我們身上的形像給顯露出來,這點也是耶穌基督在這段經文所要告訴我們的信息。他要我們把上帝創造我們的形像給還原出來,不要被今天社會污穢的風氣、價值觀念給遮住,導致分不清楚上帝的東西是甚麼,若此,就非常可惜。

 

二、不要把今天社會上那種崇拜人的風氣引進到教會裡來,讓我們的教會成為聖潔的記號。

 

        耶穌基督要這些想陷害他的人拿出一個錢幣給他看,然後他問他們錢幣上的「像和名號是誰的」?他們的回答:「是凱撒的。」因此,耶穌基督告訴他們:「那麼,把凱撒的東西給凱撒。」可以理解那些錢幣上的皇帝名號和圖案,都是當時羅馬帝國正在積極推動「崇拜皇帝」運動的國家政策。羅馬政府要帝國之內的所有人民,把皇帝當作神明崇拜,唯獨可以拜羅馬皇帝。

        這種對人崇拜的態度也一直存在於今天的社會中,特別是政治人物都很努力要把自己神化,有些企業家更是如此,這都不是正確的態度,也是基督教信仰所不能允許的現象。

        不要把人當作神明看待,更不要把社會上許多不正確的風氣帶入教會。我就一再強調過,我們都是有罪的人,回到上帝面前,我們唯有可以尋求上帝的,就是承認我們的軟弱和有限,請求上帝的寬恕和憐憫。因此,來到教會就是要把自己的身段放下來,特別是在禮拜的事上更是如此。我常說:禮拜就是要以上帝為中心,而不是以人為主。我不反對在特別的禮拜中,有很不同的禮拜方式。但不論怎樣的設計都不要忘記一點:禮拜,就是要尊上主為大。就像我們有許多信徒家中掛著一幅匾額,上面寫著「基督是我家之主」,這行字很清楚在表明一個基本的態度:我的家,是尊崇基督作主。禮拜,就是要以上帝為中心。

因此,既然是禮拜,就要把禮拜的中心呈現出來。這也是為甚麼我一再教導大家的,把結婚禮拜的重點放在男女雙方誓約上,而這誓約是和上帝誓約,不是和牧師或是證婚人。結婚的雙方是要和上帝立約,且是立生命之約。

喪事的禮拜也是一樣,是在回應上帝賞賜生命的愛,不論這生命歲數在人看來是長或短,既然我們相信生命是來自上帝,也要回到上帝那裡去。就算在人看來是短短的生命,也是要透過告別禮拜表明上帝是我們生命的主。祂所賞賜的,結束時就還給祂,回到祂的地方去。

今天的教會常把禮儀公司設計的婚禮方式,特別是許多花俏的方式帶進教會,卻往往疏於教導結婚立約的事。而告別禮拜也常受到所謂「生命公司」的主導,把整個禮拜的場所佈置得和殯儀館場所相差沒有多少,甚至禮拜程序都是喪家自己在安排,要用甚麼方式來紀念自己的親人,這樣的作法、態度,就是忘記甚麼是屬於上帝的東西。

很感謝上帝,咱教會不論是在結婚禮拜或是告別禮拜,大家都尊重牧師我的教導,會知道走進教會的大門,就大家都一樣,沒有貧賤富貴之分。沒有任何人的禮拜比較特別,而是和平時的主日禮拜一樣,因為這是在敬拜上帝。既然是敬拜上帝,就要回到上帝的話語中,來學習上帝在聖經中所帶給我們的信息。

                                        (講於20091227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