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從異象中認識上帝(二)
作者: 盧俊義牧師 日期: 2011-03-09 00:08
經文:撒迦利亞書一:18|二:13
在前一講我們有說過,撒迦利亞書的特色,就是有許多「異象」,特別是從第一章到第六章,共計記載了八個異象,且在這些異象中,我們看到充滿著上帝對祂揀選的子民的鼓勵,這一點對於在苦難中返回家鄉的以色列人來說,是很重要的。我們也可以設想:若是我們剛從災難中獲得喘息的機會,最需要的是什麼呢?當然就是更多的鼓舞、安慰的話語。我相信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樣的。特別是先知撒迦利亞對於返鄉的同胞,他一再鼓勵他們對重建家園,特別是對聖殿的重建,千萬不要洩氣、失望,雖然有阻礙,但上帝一定會幫助他們完成這項重建的異象。因為有聖殿的存在,正表示出上帝的尊嚴是不容輕視的。先知撒迦利亞和先知哈該是同一時代的人,但先知撒迦利亞卻喜歡用異象來表達他所看到來自上帝的啟示,也因為這樣,要了解這些異象就需要更多的細心。
再者,我們在讀聖經的啟示文學作品時,都必須有個先前了解,就是這些啟示作品中的異象、夢境等,並不是用文字或語言可以述說、描述清楚的,有的是無法解釋的。而最基本的,我們需要用謙卑的心靈,祈求聖靈的帶領才有辦法認識這些來自上帝啟示的奧秘。否則,若是要用非常理性的解說,恐怕只會使這些原本要啟示的異象脫離了上帝的旨意。這樣就非常可惜。
不過有一點是非常好的,就是先知撒迦利亞所看見的異象,比起以西結書所記載的異象,要清晰且容易明白多了,這也是我們覺得非常欣慰的地方。再者,在先知撒迦利亞的這些異象中,都有一位天使在旁邊幫忙解釋著這些異象的意義,為的是要讓上帝的信息能夠傳開來,讓更多人明白。也因此,先知撒迦利亞的信息是可以清楚理解的。
在我們所用的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中文和合本,以及呂振中教授的譯本,而拉丁文版本也是一樣,都是將第一章十八節到廿一節都編輯在第一章中,但在天主教思高聖經學會版本,和猶太人聖經則是將之編輯在第二章中。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經文的內容:
第十八至廿一節:
18我在另一個異象中看見四個角。19我問先前對我說話的天使:「這些角有甚麼意思?」
他說:「它們是把猶大、以色列,和耶路撒冷人民趕散的勢力。」
20後來上主又讓我看見四個工匠。21我問:「這些人來做甚麼?」
他回答:「他們是來恐嚇並推翻列國的勢力;因為列國摧毀了猶大的土地,趕散了猶大的人民。」
這是先知撒迦利亞看到的第二個異象。這個異象有兩個部份,第一個部份主要的就是在「四個角」。這個異象的出現跟第一個異象有個截然不同之處,就是第一個異象是在「晚間」看見的。因此,有些學者認為第一個異象是在睡覺時出現的。而第二個異象則不一樣;這個異象一開始就說「我舉目觀看」,在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用「我看見」,顯然是簡化多了。台語漢字用「我?目觀看」,比較一下猶太人聖經用「I looked up」,以及新欽訂本(NKJV)用「Then I raised my eyes and looked」,就可以看出原本的意思是指先知撒迦利亞親眼看見,並不是在睡覺的夢境中看見異象。而同樣的這句話也用在第二章一節、第五章一節、第六章一節等處。
「角」,且是「四個角」,這到底要說些甚麼意思?連先知撒迦利亞也看不懂。因此,就有一位天使在旁邊幫他解釋。
我們可以這樣了解:這四個角都是指動物的角。而動物頭上有角的,例如牛、羊、鹿、犀牛等。這些動物最引以為傲的就是牠們頭上的角。這些頭上有角的動物是公的,而牠們頭上的角表示著牠們的力量。當牠們想要佔領一塊土地,或是想要當群聚族群的頭頭時,就必須要與其它的動物相鬥,而相鬥時就會用得著頭上的角。鬥贏了,表示牠就是群聚的頭、領袖,而牠頭上的角就表示著權威。這就是在第十九節天使所回答先知撒迦利亞問及「角」之意思時所說的,這角就是指把猶大、以色列,和耶路撒冷人民趕散的「勢力」。
以色列人喜歡用「角」來表示一個人,或是一個國家、民族的力量。因此,例如詩篇第十八篇二節在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就將之翻譯成:「是我的盾牌,拯救我的力量,是保護我的要塞。」但在台語版聖經是這樣翻譯:「伊是我的盾牌,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在中文和合本聖經用:「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呂振中教授的翻譯與中文和合本的相同,而天主教思高聖經也是將「力量」翻譯成「角」。可是將「上帝是拯救我的『力量』」翻譯成「上帝是救我的『角』」,這會讓初信者或是非基督徒自己讀聖經時,感到相當不解。上帝怎麼會成為我的「角」呢?原來那是在指「力量」之意。
然後這位天使說先知撒迦利亞所看到的「四個角」,是指欺負「猶大、以色列,和耶路撒冷人民」的力量,這個力量將以色列人被驅趕、散開到世界各地去。這在前一講已經有說過,將北國以色列消滅的就是亞述帝國,時間是在主前七二一年;將南國猶大消滅,且燒毀了耶路撒冷城、聖殿之後,又將人民擄去當奴隸的,就是巴比倫帝國,時間發生在主前五八六年。
第二十節則是異象的另一個部份,這個部份是有「四個工匠」出現。我們知道古代工匠,都是指有技術,出門時手上都會帶著他們做工的工具。這裏並沒有說這「四個工匠」是做些甚麼工作的。不過,很清楚的,這「四個角」就是跟「四個工匠」相對應。
第廿一節,先知撒迦利亞問天使關於這四個工匠要做甚麼?天使的回答是說這四個工匠是要摧毀這些侵犯上帝子民的力量(角)。如果我們注意以色列歷史,就會明白在主前五三八年左右,另一個新的帝國出現,這帝國就是波斯。第一個皇帝塞魯士,他在消滅了巴比倫帝國之後,隨即頒佈諭令,釋放被擄到巴比倫帝國去當奴隸的以色列人,讓他們都可以返回故鄉去重建家園。不但如此,塞魯士王還特別將巴比倫皇帝尼布甲尼撒過去從王宮和聖殿中所搜刮的財富,全部都歸還給以色列人,要他們將這些財富帶回故鄉耶路撒冷,作為重建聖城和聖殿之用。這些資料可以從歷代志下第三十六章廿二至廿三節,以及以斯拉記第一章等經文看到這些記載。
這使我們記起第一個異象中所提起的,上帝深深愛著耶路撒冷,也深愛著祂揀選的子民,上帝知道他們的痛苦。因此,上帝用以色列人的仇敵來懲罰他們,現在他們在痛苦中懺悔、認罪,於是上帝生出憐憫的心,就像先知以賽亞所說的,以色列人的「罪已蒙寬赦了」,上帝是已經「徹底懲罰了他們的罪」(參考以賽亞書四十:2),因此,決定要帶領他們返回耶路撒冷故鄉去重建家園。就像在前一章已經說過的,上帝興起一個國家,或是揀選一個人,使之強壯、有力,即使是用來作為懲罰的器皿,但並不表示這個國家、民族,或是這個人就可以為所欲為,而應該是遵照上帝的旨意去實行,這一點認識是非常重要的。
這個異象讓我們看到上帝另外差遣「四個工匠」出來,主要原因就是這「四個角」已經失去了上帝揀選他們的準則,他們沒有依照上帝的指示去做,而更糟糕的,就是因為壯大、有力、興旺,反而將自己當作神明一般,要跟上帝作對(參考以賽亞書十四:12|15)。這就是「四個工匠」被上帝差遣要去除「四個角」的意思。
第二章一至五節:
在另一個異象中,我看見一個人,手裏拿著一條準繩。2我問他:「你到哪裏去?」
他說:「我去量耶路撒冷,要看看它有多長多寬。」
3然後我看見先前對我說話的天使向前走去,另一個天使迎著他來。4頭一個天使對第二個天使說:「快跑去告訴那拿著準繩的青年:『耶路撒冷將有很多人和牲畜;它將是一個沒有城牆的城。5而且上主已經許諾,他要成為一座火牆,圍繞這城,保護它,成為榮耀的臨在。』」
這是先知撒迦利亞所看到的第三個異象。這個異象是說看到一個人,他的手上拿著一條繩子,要量耶路撒冷城。聖經中包含這裏共有三處經文提起拿準繩的異象,第一個就是先知以西結。他在異象中看到「一個人像銅一樣發亮,手裏拿著麻繩和木尺」,然後他看到聖殿、圍牆,接著那個人就拿著三公尺長的木尺在量聖殿的裏裏外外,這段異象的記載可以看以西結書第四十至四十二章。第二個是先知阿摩司;他也是在異象中看到「主站在一道剛砌好牆旁邊,手裏拿著鉛垂線」,目的就是要讓先知阿摩司看到一道「傾斜的牆」,而這道牆指的就是北國以色列,在耶羅波安二世統治之下,即將滅亡的徵兆(參考阿摩司書七:7|9)。
現在所讀的這段先知撒迦利亞所看到的異象,比較接近先知以西結所看到的,對象都是指著耶路撒冷。先知以西結看到的異象是在量城牆、聖殿,先知撒迦利亞則是看到拿準繩的青年,在核算城內的生命,其中包括了「很多人和牲畜」。
第二節這裏說這個人要去量耶路撒冷,要看看這個城有多寬?要了解這一節,就必須回到第一章十六節所提起的,說上帝要「重修」這個城。因此,量此城的寬,意思就是要開始建造這已經被毀滅的城池。我們知道建造城堡、房屋之先,都會先進行丈量的工作。今天的人要建造房子之前,也必定會在先請地政事務所的人來測量一下實際的土地面積。先知撒迦利亞在異象中看到這個人拿著準繩要量耶路撒冷城,這表示上帝已經決定要進行修復該城。先知撒迦利亞用這種方式在鼓勵以色列人,要積極起來重修這城。
在第三節提到兩個天使。第一個天使就是手拿準繩的天使,在第四節說這個天使很年輕。第二個天使則是帶著更明確的信息,要先知撒迦利亞去轉達給拿準繩的天使知道,要建造的新耶路撒冷城,是一個沒有「城牆」的,而是用火當作保護牆的城,這是非常特別的景象。
第四節已經明確說出新的耶路撒冷城將會是一個很繁榮的城市;過去該城已經被火燒毀成為廢墟,如今將成為一個人煙稠密的地方,因為人多,所以牲畜也多。因此,這裏強調新耶路撒冷是個沒有「城牆」的城市。古代的城堡,一定會有圍牆,那是為了要保護城裏居民的安全而建造的。但同時也會有個缺點,就是人口和牲畜若是越來越多,就會覺得城池狹窄、擁擠。如果我們從這裏一想到耶穌基督的時代,每逢逾越節、五旬節、住棚節來到,耶路撒冷城就會擁擠到無法找到落腳的地方,這也是為甚麼耶穌基督進耶路撒冷城之後,每晚都會到城外不遠的伯大尼小鎮去過夜(參考馬可福音十一:11、19),很可能就是跟這個緣故有關。
第五節,但是,若沒有建造城牆,那是很危險也是冒險的一件事。因為很可能會有敵人突然來攻擊,沒有城牆,就沒有守望台可供作警衛之用。這樣,萬一敵人來突襲,就會造成很大的傷害,甚至是會很輕易地就被敵人佔領。因此,這個天使告訴先知撒迦利亞,這個城雖然沒有城牆保護,卻有上帝所賜之「火牆」保護著它的安全。
請注意,在這裏特別強調這「火牆」不但是保護著城牆,這火牆也成為「榮耀的臨在」,這句話就要從出埃及的神蹟來看才會了解為甚麼「火牆」是上帝「榮耀的臨在」?
出埃及記第十四章十七至廿二節記載說,當以色列人出埃及進入曠野之後,為了要保護他們安全,上帝在白天用「雲柱」帶領以色列人,晚上用「火柱」來保守他們。因此,不論是「雲柱」或是「火柱」,都在表明有上帝同在、帶領的意思。
另外,從出埃及記也看到一則故事,說摩西希望能看到上帝的臉時,上帝回答他,說要讓他看到祂的「榮耀」(參考出埃及記三十三:18|23)。接著在出埃及記第三十四章廿九至三十五節記載著,當摩西從西奈山上領受上帝所頒佈的誡命、律例之後下山來,整個人的臉都發出光芒。聖經告訴我們,光是代表著上帝的榮耀。因此,當摩西每次進入聖幕見上帝後,出來時整個臉都發光。這就是在表明:有上帝同在的地方,就有上帝的亮光。有上帝亮光照耀的地方,就會顯明出上帝的榮耀。耶路撒冷城將會是一個屬於上帝親自看顧、保守的地方,祂親自用火牆來保護該城,也讓該城因為有上帝保護、看顧,而成為一座有榮耀記號的城市。
第六至十三節:
6|7上主對他的子民說:「我曾經把你們分散到四面八方去。可是你們這些流亡的人哪,要逃脫巴比倫,要返鄉,回到耶路撒冷。8誰擊打你們,等於擊打我心愛的寶貝。」
於是全能上主||萬軍的統帥差遣我把以下的信息轉告那些掠奪過他子民的國家:9「我||上主要親自擊打你們;從前服侍過你們的人要洗劫你們。」
這事實現的時候,大家就知道上主||萬軍的統帥差遣了我。
10上主說:「耶路撒冷的人民哪,要歡樂歌唱!因為我要來,要住在你們當中。」
11那時,許多國家要歸向上主,成為他的子民。他要住在你們當中,你們就知道他差遣我到你們那裏去的。12猶大將再次在上主的聖地成為他特別的產業;耶路撒冷將成為他最喜愛的城。
13天下萬民哪,要在上主面前肅靜,因為上主從他神聖的住所出來了。
第六至七節很清楚地說到過去上帝懲罰以色列人的情景,就是國家被敵人消滅,人民四散,有的被擄而賣到各地去當奴隸。這種情形以主前七二一年亞述帝國對待北國以色列人最為嚴重。列王紀作者有這樣的描述:
「後來,撒縵以色入侵以色列,圍攻撒馬利亞。在圍困的第三年,也就是何細亞在位的第九年,亞述皇帝攻下撒馬利亞,把以色列人擄到亞述去,安置在哈臘城、歌散區的哈博河附近,和米底亞人的城市。」(列王紀下十七:5|6)
這是描述北國以色列在被亞述帝國消滅的記事。以色列人被擄到亞述去,然後送到販賣奴隸的主要城市去。另外,亞述皇帝還從附近的地方,包括「巴比倫、古他、亞瓦、哈馬,和西法瓦音遷移人民到撒馬利亞各城市,代替被擄的以色列人。亞述人佔據了這些城市,住在那裏。」(列王紀下十七:24)簡單的一節經文,已經清楚說明了亡國之後北國以色列,強壯的人民被擄到亞述帝國去販賣為奴,而留在故鄉的人,也不會有甚麼好過,因為亞述帝國從鄰近地區大量移民進入,主要就是要消滅以色列民族,強迫他們跟遷移進來的外族人通婚,而這通婚結果生下來的新生代就被稱之為「撒馬利亞人」。這個新生代一直到現今都與以色列人之間有很大的隔閡,為的是被擄去外國當奴隸、沒有死去而返鄉的以色列人,他們很瞧不起這群和外國人通婚的同胞。撒馬利亞人這個名稱,其實是有「鄙視」的意味在其中。
再者,主前五八六年發生在南國猶大的情況也是一樣,猶大國是被巴比倫帝國所消滅的,猶大人民也被大量擄到巴比倫當奴隸。列王紀的作者這樣記載著說,在約雅斤在位的時候,也就是主前五九八年,尼布甲尼撒王攻打耶路撒冷,約雅斤王投降,不但他被擄去巴比倫,而且聖殿和王宮裏所有的財寶都被搬到巴比倫去。作者這樣說:
「尼布甲尼撒王俘虜了耶路撒冷人民以及所有高官和戰士,共一萬人。他又把所有的工匠和鐵匠都擄走,只留下最窮苦的人。」(列王紀下廿四:14)
「尼布甲尼撒把約雅斤帶到巴比倫,也把他母親、妻妾、臣僕,和猶大的領袖一併帶去。尼布甲尼撒把重要人物全部擄去,一共是七千人,還有一千工匠和鐵匠;他們都是善戰的勇士。」(列王紀下廿四:15|16)
這兩段經文可以看出現在先知撒迦利亞所說到的好消息,就是上帝要讓這些因為亡國而四散到各地去的以色列人重返家園,特別是被擄到巴比倫去的,現在都要回來。
第八節是非常重要的一節,這裏提到以色列人是上帝的心肝「寶貝」。因此,誰欺負以色列人,等於欺負上帝一樣的嚴重。上帝要先知撒迦利亞去向那些過去欺負以色列人的國家、族群公開宣告這個信息。換句話說,先知撒迦利亞讓他的同胞以色列人知道,上帝已經再次承認他們就是祂的子民,上帝要作他們的保護者。
申命記作者在第三十二章十節這樣描述上帝對以色列特別的愛時,說:
「他在曠野找到他們,
在飛沙走石的沙漠遇見他們。
他愛護他們,照顧他們,
像愛護自己的掌上明珠。」
這首詩歌已經清楚描寫出,上帝看待以色列民族,就如同一個父親在看自己獨生的女兒那樣珍貴。這裏也是這樣,先知撒迦利亞形容上帝和以色列民族之間的關係,已經到了無法分開的狀態,是連結在一起的。才會說擊打以色列人的,就等於是擊打上帝一樣。
第九節說明這件事必定會照著上帝所宣告的實行。這節也可以比較一下以西結書第二章五節,先知以西結在傳達上帝的信息時,他的同胞以色列人拒絕聽從。因此,先知以西結說,有這麼一天,以色列同胞必定會知道,上帝確實曾差遣他去傳信息。這裏也是這樣,先知撒迦利亞說上帝透過僕人先知所說的話,一定會實現,這也是為了要證明這些先知確實將上帝的話傳了出來,只是有人硬是不信。
第十節可說是整本聖經最重要的經文之一。了解這節經文可以從以色列人出埃及入曠野的經驗看到,在這曠野漂流的四十年期間,以色列人沒有因為缺水而渴死,也沒有因為找不到食物而餓死;相反的,上帝從磐石中出泉水,從天上降下嗎哪給他們,而且在許多原住民的威脅、攻擊下,他們都平安地走過那段艱辛的旅途,並且還很順利地完成進入迦南應許之地。這整個過程都在述說一個重要主題||上帝與以色列人同在,帶領著他們。因此,用這個角度來看這節經文,先知撒迦利亞說上帝要住在以色列人當中,這就是在表示上帝是他們的保護者,祂要與以色列人同在,如同早期與他們的祖先同在一樣,不會被仇敵所傷害,而且有上帝在一起,就沒有甚麼事是不能成就的。
再者,這裏呼喊耶路撒冷的人要歡喜雀躍,原因是有上帝的同在,生活與工作都可以安枕無憂。
第十一節讓我們看到一個嶄新的應許,就如同當年上帝揀選亞伯拉罕,並且帶領他出哈蘭一樣,上帝曾應許亞伯拉罕,要讓他成為大國、大族(參考創世記十二:2)。現在這樣的應許再次出現,從亡國到被擄去當奴隸,直到現在返鄉重建家園之際,上帝立即帶給他們這極大的好消息,要與他們同在,也要讓他們成為大國、大族。
重回故鄉的以色列人將會看到「上帝住在他們當中」,這句話到底對他們的意義是甚麼?從創世記有關約瑟的故事就可明白,整個約瑟族長的歷史,都是繞著一個主題:有上帝與約瑟同在(參考創世記三十九:3、21、23)。因為有上帝與約瑟同在,所以不論在甚麼地方,都會使別人因為約瑟的緣故,而得到福氣和興旺的力量。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使埃及在整個中東地區極饑荒的時候,成為列國嚮往買糧的地方,也是列國、列族最想去避難的地區。
現在第十二節讓我們看到先知撒迦利亞傳出的信息,說上帝要住在耶路撒冷,這很清楚地已經在表明,耶路撒冷城將成為各國、各族都喜歡相聚的城市,也因此,這城市將會成為最繁榮的地區,更重要的,不會因為繁榮而墮落,而是一個有尊嚴、秩序,是個分別為聖的城市。
耶路撒冷城將會再次成為萬國、萬民聚集的城市,這樣的應許在撒迦利亞書中不只出現在這裏,在第八章二十至廿三節再次出現。另外在先知以賽亞的信息中也有好幾次記載這樣的好消息,例如以賽亞書第二章一至三節、第六十章一至三節、第六十二章二至三節、六至七節、十二節等。
第十三節,先知撒迦利亞告訴他的同胞以色列人,上帝有這樣偉大奇妙的作為。因此,在上帝面前就必須是嚴肅的態度,而不是隨便、喧嘩。需要用嚴肅的態度之因,就是上帝要來了,一個偉大神聖的上帝,人面對著祂的時候,就必須用極為敬虔的態度肅立在祂的面前。
另外一點:為甚麼說要「肅靜」(中文和合本用「靜默無聲」)?因為上帝降臨的另一個意義,就是祂是來審判的。要聽上帝的審判,就好像在法庭中聽法官在宣佈判決一樣,要注意聽,上帝怎樣審判祂的子民。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段經文帶來的信息:
一、有上帝與我們同在,就不用擔心遇到的苦難。也會因為有上帝的同在,我們將會成為堅強的教會,並進而帶動我們的社會、國家成為上帝賜福的對象。
我們看到先知撒迦利亞在異象中看到一個美麗的圖案,那就是一個天使拿著「準繩」要丈量耶路撒冷,要使該城成為一座沒有圍牆的城市,因為上帝要降臨該城,祂也要親自擔任庇護的工作,要使該城獲得極高的榮耀,成為萬國、萬民聚集的中心。
想想看,先知撒迦利亞傳出這樣的信息對以色列人有什麼意義?當然有,而且意義非常大!原因是他的時代,是以色列人剛從巴比倫被釋放回來後不久,原本要重建耶路撒冷城和聖殿的工作,卻因為遇到阻礙而停頓。先知撒迦利亞和先知哈該是同一時期出現的先知,先知哈該之信息中提醒返鄉的以色列人,要團結一致,排除所有的困難,趕緊將聖殿建造起來。因為聖殿是他們共同敬拜上帝的地方,有他們可以同心敬拜上帝的聖殿,就可以再次凝聚剛回來尚且民心四散的以色列民族。而先知撒迦利亞則是更進一步地傳出這樣的信息,說上帝要親自居住在他們當中,不用害怕會再有外族人來騷擾,也不用害怕有仇敵會來攻擊,因為上帝要用祂的聖火築起一道火牆,作庇護耶路撒冷城的城牆。就像在前面已經說過的,這道火牆不僅表示著上帝的同在,親自庇護,也在表示著該城將會有極大榮耀,如同火燄般的光榮。
對返回故鄉,看到殘破、荒廢家園的以色列人,那種沉重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萬事開頭難。」特別是要重整殘破已經長達五十年以上,如同廢墟的家園,壓力更大。但當先知撒迦利亞傳出上帝要與他們同在,且要親自降臨在他們當中,成為他們的庇護者,也要重新恢復他們過去輝煌榮耀的時代之景象,這樣的信息,對這些以色列人來說,可說是相當鼓舞又珍貴的信息。
基督教信仰給我們一個清楚的認識:有上帝同在、居住在一起,無論在什麼際遇、環境裏,都會讓人感受到一股生命活躍的力量,會因此而喜歡來接近,且同心一起敬拜上帝。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上帝同在的對象,並不是在指人看為龐大、有力量的現象。因為在人看來大的,在上帝眼中並不一定就是大;在人眼中看為有力量的,在上帝眼中很可能就是弱小,沒有力氣。這樣的例子在聖經中甚多。以色列民族能夠出埃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當時在埃及當奴隸,且是被壓迫到極點。但上帝決定要帶領他們出當時被看為是最強大的埃及帝國,這在當時看來是絕對不可能成就的事,但在上帝手中,這件事實現了。申命記的作者引用摩西對以色列人講的話,來描述上帝這項奇異的恩典,說明了在上帝手中沒有不能成就的事:
「上主愛你們,揀選你們,並不是因為你們的人數比別人多;其實,你們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他愛你們,為要堅守他向你們祖先許下的諾言,以大能解救了你們,從被奴役之地把你們救出來,使你們脫離埃及王的手。」(申命記七:7|8)
看,最小的國家,被奴役的民族,卻可以在上帝帶領之下,脫離埃及大帝國的統治和箝制,順利地走出埃及。
聖經中有很多這樣的故事,例如撒母耳記上第十七章記載一則大家甚為熟悉的故事,就是大衛王在年紀輕輕的時候,有一天大衛的父親耶西要他帶烤好的麥餅去營地給他的哥哥們吃。結果發現以色列人的軍隊害怕非利士人的軍隊。因為非利士軍人個個都很魁武有力,特別是有一個長得如同巨人般的歌利亞出來公然向以色列軍人挑戰,大家都怕到不敢出城應戰。小小年紀的大衛決定親自代表以色列軍隊應戰。大衛對巨人歌利亞說,他出來應戰是「奉上主||萬軍統帥的名;他就是你所藐視以色列軍隊的上帝」。結果他真的將歌利亞打死在戰場上。
再看另一則也是我們甚為熟悉的故事,就是列王紀上第十八章記載的先知以利亞,他在迦密山上和亞哈王后耶洗碧所供養的四百五十個巴力的先知鬥力,結果也是因為上帝與先知以利亞同在,使他一下子就將這四百五十個先知統統殺死在祭壇邊。
耶穌基督的比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在說明上帝國的信息:他說到上帝國像一粒全世界最小的種子,種在地裏,結果長大之後,卻會變成比任何蔬菜都大的樹,連鳥兒都會來在樹上搭窩(參考馬可福音四:30|32);一把麵酵,放在四十公升的麵裏,結果全國的麵都發了起來(參考馬太福音十三:33)。在審判的日子時,那些只因為有人餓了,就給他吃;有人渴了,就給他喝;有人赤身露體,就給他穿;有人生病,就去探望,雖然這樣的工作都是非常微小,在上帝的眼中卻是非常重大(參考馬太福音廿五:31|46)。上帝國的意思,就是以上帝為中心、上帝管理的地方。意思就是有上帝同在的地方,即使在別人看起來非常渺小,也會因為有上帝同在而偉大起來,甚至大到無法估計。
台灣基督徒的人數非常少,可說是宗教信仰上的少數族群。有的人因為這樣而自卑,也有人因為這樣感到羞愧,其實,這樣的心態是不必要的。基督徒應該表現出來一個重要的信息:有上帝與我們同在,祂就居住在我們當中,在我們的教會裏,也在我們的家庭裏!只要我們有這樣堅定的信仰告白,我們四周的人都會從我們身上看到上帝同在的那種無比之力量,而願意開始來就近我們的教會,加入我們的信仰行列。
二、用面對上帝,不僅是要用嚴肅的態度敬拜,也要用這種態度接受上帝對我們生命的審判。
先知撒迦利亞在傳出的信息中這樣告訴我們,他說「要在上主面前肅靜」,在中文和合本用「靜默無聲」,台語漢字版用「攏著靜靜」。為甚麼要這樣?先知撒迦利亞說這是因為上帝要來到眾人的當中。
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信仰功課,面對著上帝來臨,我們應該要用「肅靜」的態度,不可以有喧嘩、吵雜、輕浮的心態。有兩點最基本的原因:一是我們要聆聽上帝的聲音。因為上帝來臨所帶來的是審判世界的信息。這一點認識非常重要。二是我們必須用恭敬的態度面對上帝。因為祂是神聖的,也是賞賜生命的主。若是吵雜、喧嘩,都會讓我們聽不到上帝的聲音,而祂的聲音是拯救、寬恕、赦免的呼聲,聽不到這樣的聲音,就會使我們的生命錯過了良機。另一方面,也會顯示出我們在態度上的輕藐、隨便,而這絕對不會是敬拜上帝應該有的態度。
最近幾年來,台灣基督教會一再在討論有關敬拜的方式,有些傳道者組成「禮拜更新」團契,在幫助各地教會進行禮拜更新的活動。原因是近年來一再傳出說今天的基督教會之聚會方式很無聊,吸引不了更多年輕人來聚會。有些人努力將詩歌以「搖滾樂」方式唱出來,希望這樣能吸引喜歡搖滾樂的青年男女來加入敬拜的行列;有的人說年輕人喜歡唱現代式的歌曲,活潑、有力,且寫實等,用鼓、吉他(電吉他)、鈴鼓、小喇叭等等伴奏的方式;有的教會要求傳道者講道要用電腦投影機,採用文字與圖片來幫助信徒更了解他講道的內容,方式越來越新穎,主要目的都不外是希望吸引更多人來加入敬拜上帝的行列,讓大家覺得禮拜時很有生命的活力。
不久前,我接到兩間教會來信給我,希望我們教會幫助他們,提供電腦投影機,以及銀幕,原因是他們教會很弱小,希望用這些器材可以幫助他們教會更新禮拜,好使人數增加。我也接到兩間教會來信,寫出他們教會的事工計畫,其中有一項就是要設備電腦教室,希望我們能幫助他們購買五部電腦,他們要教育小學生學電腦。就在上個月,有一位女傳道者來找我,希望我們能幫助她開才藝班,包括有舞蹈、合唱、琴藝、花藝、書法等等。我問她為甚麼要辦這些才藝班?且是同時開那麼多班?我跟她說,連基督教青年會(YMCA)都無法同時開這麼多班,而她在鄉下小鎮的地方,怎能同一時間開那麼多才藝班?且只有她一個老師?而她又是傳道者?她的回答很有意思,她說:「對啊,就是這樣,我才來找你啊,就是需要你的幫忙。」
我有很多感慨,我的感慨是:在這些來信當中,我都沒有看到他們要帶信徒好好研讀聖經、明白上帝的話!
昨天(二月廿四日)下午在咱教會舉行一場告別禮拜。在禮拜中有一位喪家的親人介紹故人略歷。這位介紹人說他年紀小的時候,經常去金山教會參加兒童主日學,學到一首聖詩,他一直背誦到現在。這首聖詩就是長老教會聖詩第三五一首「在天堂極榮光贏日午」。這位年紀已經有八十歲的老先生,甚至還唱了第一節,我很注意聽,結果是完全正確,不但沒有走調,且歌詞咬音非常清楚。我感到驚訝萬分,禮拜出來後我在門口走廊特地問他,怎麼還記得那麼清楚?他告訴我那是七十年前的事了,那時他每個禮拜日最喜歡的事,就是去教會聽聖經故事,唱聖詩。我問他,是否這段時間都沒有再去教會參加禮拜?他說「是」。但隨後他說:「今天的禮拜讓他感觸很深。」
他沒有繼續解釋原因,也因為許多來賓都過來跟我和他打招呼,所以就沒有再繼續交談下去,我很想知道他的「感觸」是甚麼。但我知道一點:七十年前教會撒下去的種子,在他的心靈中並沒有枯萎,只是還沒有發芽、開花、結果罷了。我想他最需要的是上帝的聲音催逼他醒悟過來,我也期盼著在他活著的日子裏,他能再次聽到上帝對他說話的聲音。
最近讀一本「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出版的︽白色封印︾這本書。這是一本記述咱台灣一九五○年代到一九八五年代「白色恐怖統治」時期所發生的案件。其中有一位翻譯日本無教會主義運動者、也是戰後第一位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校長矢內原忠雄先生所寫的「耶穌傳」,這個人就是出身嘉義的涂南山先生。他的回憶錄中有一段我印象甚深的記事,那是在他被抓進監獄之前,有一次從他的老師台大法學院教授陳茂源先生處借到矢內原忠雄所寫的「耶穌傳」,以及使徒保羅的「羅馬書註釋」。他說這兩本書幫助他很大,也讓他明白人的軟弱和無力。
後來他被移送到綠島去關的時候,他想盡辦法才使藏在身上的聖經不被發現,這樣他才能繼續讀聖經,明白聖經的話。在綠島服刑的開始前幾年,他是將聖經撕下來,然後幾頁折成一塊並將之藏在石塊細縫中,也藏在廁所屋頂和牢房的木板裏,他說這樣如果被發現,也不過是流失幾頁而已,他還可以看到其它沒有被發現的聖經片頁。他說聖經上帝的話讓他改變很多生命的態度。
我們的聖經是上帝的話,而我們現在的聖詩就是從聖經信息中提煉出來的信仰告白,若是沒有這些,我們的信仰將會因為缺乏聖經的基礎而顯得非常薄弱。我深信只有在明白聖經上帝的話後,我們才會明白應該用怎樣的方式來敬拜上帝,也才會知道怎樣準備我們的心靈面對上帝的審判。
(講於二○○六年二月廿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