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要對上帝有信心
作者: 盧俊義牧師 日期: 2011-03-08 23:56
經文:哈該書二:10—23
就像在前一講已經提過的,有上帝同在,就不用擔心遇到的困境,這是基督教信仰帶給信徒們最好的生命禮物。
我非常喜歡一齣影片,也是相當膾炙人口的一支片子,中文名字譯成「屋上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這片子的背景是敘述一九○五年,在俄國大革命時期一個猶太貧農和他三個女兒的婚姻問題。在戰亂時期的猶太民族,藉以安家保命的重要因素就是遵照傳統規矩。然而三個女兒的婚姻對象或是背景除了門當戶對、宗教信仰的因素不但都打破了傳統規律,三女兒又給了這個貧農父親另一個打破傳統的挑戰,那就是和異族同婚。這時,他拒絕再讓步,致使三女兒與情郎私奔。傳統被破壞了,也對他的一貫信仰做出最大的挑戰。猶太貧農在這種情況,並未被擊倒,將這種困境當作是上帝的賞賜,充分顯露出猶太民族堅忍的信仰特性。
在這齣影片中有一幕鏡頭到現今一直令我難忘,那就是當第二個女兒愛上蘇俄大兵,且要跟著該大兵移防到前線去時,這第二女兒跑到正在田裏工作的父親,向父親請求准許她嫁給那個軍人。但父親一直無法忍受女兒竟然會去愛上一個外族人,且是軍人。他一直無法接受這種事實。而這個女兒並不是要求給她什麼嫁妝,她並不要求任何東西,她只要求父親准許她嫁給這個位階甚低的普通軍人,祝福她,這樣就夠了。
這個父親因為這件事,心中難過至極,他一直在詢問上帝,到底他當父親的權威是甚麼?他一直百思不解一件事:為甚麼他的女兒會想要跟一個軍人,且是外族人結婚?他愛他的女兒,希望他的女兒生活幸福,可是他卻無法接受女兒嫁給一個軍人,且這軍人正要跟著軍隊上戰場去打仗。
部隊持續往前走,女兒是一步一步地往後退,一直在向父親請求准許她嫁給這個愛人。女兒一直在哭、流淚,腳步一步步地跟著部隊走。父親眼看女兒這麼堅定的心,轉過身來面對著女兒說了一句在猶太人看來是生命中最為重要的話:「願上帝與你同在!」
影片中的影像讓我迄今難忘的,就是當這個女兒聽到這句話時,那種興奮、滿足的樣子,簡直就是整個生命都沸騰起來一般,她用非常大的力氣,大聲喊著說:「爸爸,謝謝你!」然後用跳躍的腳步奔向著她的愛人身邊,跟著部隊離開了父親的田園和家鄉。
為甚麼這個女兒只聽到父親給她這句祝福的話,就這麼滿足、興奮?他父親並沒有拿甚麼任何東西給她,而她竟然只因有父親這句話,就以跳躍、飛舞的腳步奔向生命的另一個方向去?為甚麼會這樣?因為這句「願上帝與你同在」,不是一句普通的祝福之言而已,這句話也代表著另一個更深層的意思,就是:只要有上帝同在,你的生命就永遠不會有缺乏,也不會有孤單。
先知哈該在勸勉這些從巴比倫回到故鄉的以色列人和領袖們,要他們確實遵照上帝的命令去建造聖殿時,就是傳出上帝要他對全體返鄉的以色列人說這句上帝「答應要與你們同在」的話。這句話遠比所有一切的珍珠財寶更有力量,更為可靠。上帝透過先知哈該不是只有講一次,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講,前後共計講了三次。這就可以明確知道,上帝真的是要以色列人將已經荒廢的耶路撒冷聖殿建造完成,而且會保守他們,賜給他們足夠的力量。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這段經文的內容:
第十至十四節:
10大流士作皇帝的第二年九月二十四日,上主││萬軍的統帥再次向先知哈該說話。11他說:「你去請祭司們解答這一個問題:12如果有人從牲祭中拿了一塊分別為聖的祭肉,用他的衣袍包起來,後來這衣袍接觸到餅、湯、酒、橄欖油,或任何其他食物,這些食物算不算聖物呢?」
祭司回答:「不算。」
13哈該又問:「如果有人因接觸到屍體而污染了,以後他又摸到這些食物,這些食物會不會也被污染呢?」
祭司說:「會的。」
14於是哈該說:「上主說,這樣的情形可應用在這國的人民和他們的各種產物上││他們獻在祭壇上的每一件東西都是污穢的。」
哈該書的特別之處,就是將時間準確地記錄下來。先知哈該提到的第一個時間是在第一章一節的「大流士作波斯皇帝的第二年六月一日」。再來是在第一章十五節的同一年之「六月二十四日」。第三個日期是在第二章一節是在「那年的七月二十一日」,現在則是第四次就是我們現在所讀第二章十節所提到之「大流士作皇帝的第二年九月二十四日」,而這個「九月二十四日」在短短經文中就共計出現了三次。依照第十八節的記載,就在這一天他們作為建造聖殿基礎的日子,也就是破土興建。這樣很容易算出這個時間就是現在的十二月中旬時間。離上次他們回應上帝的信息決定要動工重建聖殿時間之六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八月底或九月初,這樣已經又過了三個月時間了。就在這個時候,上帝的話又再次臨到先知哈該,要他傳講給以色列人聽。
從第十一節開始,直到第十四節,都是提到兩個和聖潔有關的問題。
第十一至十二節,這是關於獻祭的問題。背景和利未記第六章有關素祭,以及贖罪祭的條例有關。
依照摩西法律的規定,所謂的「分別為聖的祭肉」,這是指獻祭用的。祭司會用他的衣服包著這塊要獻祭的肉,然後將之帶到祭壇獻祭給上帝。如果祭司用來包祭肉的衣服接觸到其它的物品,包括餅、湯、酒等等,是否這些被碰到、觸摸到的東西也會因此而成為「聖物」?
先知哈該為甚麼會問祭司們這樣的問題,我們不太清楚。但可以猜想得到,就是當時有人認為若是要獻祭給上帝的東西,即使包著的布巾、衣服等,一碰到其它的物品,這些物品都會跟著成為「聖物」。換句話說,當時流傳著這種「聖物」會有感染力的功效。我們不太清楚這樣的看法是否一種誇大的說詞,但顯然這種說詞是和利未記第六章廿七節所記載的有關;在利未記的記載是只要「跟這牲祭接觸都會受到神聖威力的傷害」。
其實,利未記的這種記載原本的意思,是要提醒祭司們不要隨便使這要獻祭給上帝的物品受到不必要的接觸。因此,特別提醒包著獻祭用的布,要看成是「聖布」,要保持這塊布的潔淨,不要再接觸到人或是任何其它東西。但同樣的,這塊布並不是有什麼特別功效,這全然是為了要保持潔淨之用而已。就像我們今天在說聖餐的用具一樣,我們會說聖餐的盤子、杯子,但我們不會說這些聖餐的用品會有什麼神力一樣。但我們也會要求,不要讓這些聖餐之物品隨便讓人接觸是相同的道理。
當然這些祭司們都很清楚先知哈該問這問題的意思,因此他們的回答很清楚,明白表示「不會」。意思是指分別為聖的東西,並不會因為這東西接觸到其它的東西,就連帶的使這些被接觸到的東西也跟著神聖起來,沒有這回事。
第十三節則是第二個問題。討論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先看摩西法律的相關規定,這是民數記第十九章十一至十三節這樣說:
「接觸到屍體的人在禮儀上就七天不潔淨。他必須在第三天和第七天用除污水潔淨自己。這樣,他就潔淨了。如果他不在第三天和第七天潔淨自己,他就是不潔淨的。接觸到屍體而不潔淨自己的人是不潔淨的,因為除污水沒有灑在他的身上。他玷污了上主的聖幕,必須從上帝的子民中開除。」
然後繼續在民數記第十九章廿二節這樣寫著說:
「不潔淨的人所摸到的東西也都是不潔淨的;碰到這些東西的人,一直到傍晚都不潔淨。」
這是法律上規定的,也記載得非常清楚。是指祭司的工作就是在主持獻祭的禮儀。因此,祭司必須要有潔淨的身心,不能隨便。如果祭司接觸到不潔淨的東西,特別是死去的屍體,如果沒有經過潔淨禮儀的處理過,他又接觸到其它的東西,就會也連帶的使其它的東西也被污染了。這樣的說法是非常合乎衛生條件的。但在摩西時代的以色列人將之特別用在獻祭的禮儀和祭司人員潔淨的規律上,就顯得非常有意義。一則,希望這些祭司都會保持潔淨的身體,這樣在獻祭的工作上才會被認為神聖。二是所有要被獻祭的物品都必須是潔淨的。如果一個祭司的手不乾淨,他所拿到的東西若是乾淨的,也會因為祭司的手不乾淨而污染了。
這樣的問題是非常清楚的,因此,這些祭司們的回答也是很清楚,就說「會的」。
第十四節可說是先知哈該對這兩個問題做出的結論。他的結論好像不是很清楚,因此,在聖經學界有了不同的看法。
一是:當這些返鄉的以色列人想要建造耶路撒冷聖殿時,有撒馬利亞人和其他已經在敬拜別的偶像神明的人也表示願意參與建造聖殿,並且還願意提供必要的物品。以斯拉記第四章一至三節就有這樣記載,說這些撒馬利亞人去見所羅巴伯和族長們,表示他們要參加建造聖殿的工程。但卻被所羅巴伯、耶書亞,和族長們拒絕。跟這些熱心的撒馬利亞人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幫助,來為上主││我們的上帝建造聖殿。」先知哈該的這段話很可能就是在說,這些撒馬利亞人參與建造的話,將會使聖殿被污染。因此,拒絕他們參與是對的。而另一方面,也在提醒他們,不要以為他們因為建造聖殿,就會比那些被他們看為不潔淨的撒馬利亞人聖潔。沒有,他們不會因為建造聖殿,就成為神聖的族群,不是這樣,他們必須自己時時刻刻保持潔淨才是正確之道。
二是:當這些返鄉的以色列人決定要建造聖殿時,卻一方面一直跟著撒馬利亞人來往,甚至向他們購買建造聖殿的用品。而這些用品本身可能就是不潔淨的。因此,如果用這些不潔淨的用品,僅僅用手接觸就已經是不潔淨的了,現在又用之來建造聖殿時,豈不是也使建造起來的聖殿也給污穢了嗎?
第十五至十九節:
15上主說:「難道你們沒有看見所發生的事嗎?在沒有開始重建聖殿以前,16有人來到一堆穀物前,希望得兩百公斤,可是只得到一百公斤;有人想從酒桶裏得一百公升酒,卻只得四十公升。17我以灼熱的風和冰雹摧毀了你們所種植的東西,你們還是不肯悔改。18今天是九月二十四日,是聖殿奠基的日子。你們要留意今後會有甚麼事發生。19雖然倉庫裏沒有穀物,葡萄樹、無花果樹、石榴樹、橄欖樹都還沒有結實,但從現在開始,我要賜福給你們。」
有些聖經學者認為若是將這段經文編排接續在第一章之後會比較好些。因為第十九節提到上帝的賜福會臨到他們,而這些賜福就是上帝在回應第一章十三節他們答應要建造聖殿的應許有關。上帝要賜福給他們足夠的糧食,不會再像第一章十節所提起的,天不會下雨,導致農作物都歉收,而使生活陷入了困境。現在則是要賜福給他們。有上帝的賜福,等於會有豐收的結果一樣。
要注意的是在第十五節和第十八節這裏有個詞很重要,在現代中文譯本第十五節是用「難道沒有看見」、「留意」的詞;台語漢字用「請恁想」,在中文和合本用「追想」,天主教思高聖經版本用「往回想」,而呂振中教授版本則是「用心想」。這些詞都是在提醒他們注意身邊、周遭,以及發生過的事。先知哈該提醒這些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幫助他們知道上帝已經開始回應他們堅定的決心,不但要幫助他們興建聖殿的工作,而且要因為他們積極建造聖殿而大大賜福給他們。
先知哈該要這些返鄉的以色列人以重建聖殿之前的景象,與開始重建之後會發生的情景作比較。第十六至十七節就是在重建聖殿工程之前,也可說是在重複描述第一章九至十一節所提起過的經歷,他們受到乾旱的侵襲,不但收成沒有如所期盼的,而且是比所期盼得到的還要少。原因是沒有得到上帝的賜福。為甚麼?這是如同在第一講時所提過的,當這些返鄉的以色列人將重建聖殿的工作給疏忽而導致聖殿持續荒廢時,表示在他們心中上帝已經不是生命的中心。
一個人如果忘記了上帝的恩典,就不會再注意上帝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性。因此,聖殿的荒廢正好說明了這些返鄉以色列人的心境。但先知哈該傳出上帝的信息讓他們知道,若是這樣持續荒廢聖殿,等於在羞辱上帝的榮耀和神聖一樣,上帝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因為並不是這些以色列人沒有能力重建聖殿,而是他們有多餘的錢建造美麗、堂皇的住宅,卻故意將上帝的聖殿給放著,任其荒廢掉,這點才是上帝所不能容忍的事。
因此,第十七節就是過去他們把上帝擺在一邊,不尊崇上帝為他們生命的主宰。結果換來的是上帝的忿怒回應,上帝的回應是用「灼熱的風和冰雹摧毀」以色列人所栽種的一切農作物。使他們所期盼的收成都落空了。這時,他們才開始很認真地想起先知哈該傳出上帝的信息,並且表示願意聽從先知哈該的勸勉。
第十八節,這些返鄉的以色列人在慶祝住棚節等節期活動過後,終於有了反應,表示要積極重建聖殿的工作。因此,就在九月二十四日這一天,他們動工開始建造聖殿的工程。這一天在先知哈該的眼中看為是非常重要的一天,他要以色列人注意這一天,因為這一天將成為一個重要的分界嶺;這一天之前,是他們陷入困境的時代,農作物收成相當不好,使他們陷入生活的困境。原因是上帝不與他們同在。但在這一天之後,他們即將開始有了新的現象出現。因為上帝將與他們同在。
第十九節讀起來似曾相似,那就是先知哈巴谷的信息。在哈巴谷書第三章十七至十八節所說的話。我們將這兩段經文比較一下就會明白:
哈該書第二章十九節
雖然倉裏沒有穀物,
葡萄樹、無花果樹、石榴樹、橄欖樹
都還沒有結實,
但從現在開始,
我要賜福給你們。
哈巴谷書第三章十七至十八節
即使無花果樹不結果子,
葡萄樹也沒有葡萄;
即使橄欖樹不結橄欖,
田地不產五穀;
即使羊群死光,
牛棚裏沒有牛;
我仍然要因上主歡喜,
因上帝--我的救主快樂。
其實,我們若是注意一下就會明白先知哈該所說的,並不是都沒有,而是即將會看到成果,這跟先知哈巴谷的說法是不相同的;先知哈該的說法是會開始看到上帝的賜福臨到。而先知哈巴谷的說法是即使農作物都沒有收成出現,也要因為有上帝同在就心滿意足。
值得注意的是:先知哈該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時間是在十二月中旬的時間,那時候正是冬天,這些果樹都還沒有開花,看不出有甚麼可能性。因為沒有人知道氣候會是怎樣的情形,沒有人敢保證這些果樹或是農作物是否會結出果實。即使像在今天有人造衛星可以幫助我們預知氣候的轉變,但也只是「預測」,不會有絕對的保證。這就像在「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這齣影片中所表達出來的含意;當科學家向政治領袖報告氣候變化很嚴重時,首先提到可能會變化的時間是在一百年後。可是,當這些政治領袖認為既然還有那樣久的時間,就慢慢來處理時,他又補上了一句話說:「也許會更快!」可是,也只是用「也許」,並不確定是快到甚麼時候。萬萬沒有想到,當這位科學家開完會回家去時,這種變化突然間來到了。
先知哈該不一樣;他是一位先知,他的信息來自上帝。上帝既然會給他信息,就必定會給他確信的保證。這保證就是要讓以色列人明確知道:「從現在開始,我要賜福給你們。」現在,就是在冬天,再過三個月就會開始看到在上帝賜福之下,農作物有了好收成。先知哈該很明確地表示一定會有上帝的賜福。他不是說「也許」,也不是說「可能」,而是說「現在開始」。這是過完冬天馬上就會知道的事,可說是確切的保證。
第二十至廿三節:
20在同一天││九月二十四日,上主第二次對哈該說話,21要他轉告猶大省長所羅巴伯,說:「我要震動天地,22傾覆萬國,終止他們的權力。我要翻倒他們的馬車和騎士;馬匹都死亡,騎士互相殘殺。23我的僕人所羅巴伯啊,在那一天,我要選召你。我要指派你奉我的名統治。你是我所選擇的。」上主││萬軍的統帥這樣宣佈了。
這裏再次提到確切的日期,就是在大流士統治的第二年九月二十四日。這一天也是以色列人重建聖殿殿基的日子。同樣是這一天,上帝的話臨到先知哈該。
第廿一節,上帝要先知哈該將祂的信息傳給帶以色列人回故鄉的所羅巴伯,主要的用意就是要讓所羅巴伯知道,他將負起重建聖殿的責任,以及帶領以色列人恢復昔日上帝與他們同在光輝的日子。
第廿二節,這節讓我們看到先知哈該在預言,上帝將要在人類的歷史中顯示祂的權威,和扮演著主宰的角色。先知哈該採用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上帝利用紅海來顛覆當時最堅強有力的埃及精銳部隊,用來形容在未來的日子裏,上帝也要用這種方法來顛覆萬國的軍隊,上帝要親自為以色列人打仗一樣,就像當年上帝替以色列人戰爭(參考出埃及記十四:26—28)。
這樣的信息一直是先知文獻的主要信息,上帝就是歷史的主宰。這樣的信息對剛從巴比倫返國重建家園的以色列人來說,真的是一大鼓勵。因為他們已經嚐到了亡國的苦難,也經驗到被俘虜他們的人羞辱的滋味了(參考詩篇一三七:1—6)。他們也知道不是他們有甚麼能力打過波斯帝國,因為他們連巴比倫帝國都無法抵擋,而如今波斯帝國有辦法勝過巴比倫帝國,並且消滅它,就可以明白波斯帝國絕對不是以色列人能夠打贏的對象。何況他們剛回到故鄉,且回鄉的以色列人當時也不過只有五、六萬人而已,四面的仇敵就虎視眈眈,連撒馬利亞人都會在他們想要建造聖殿的時候來找碴,其他的仇敵必定不會放過侵略他們的機會。因此,當先知哈該對他們說上帝要親自為他們抵擋仇敵時,對他們來說,那確實是個非常珍貴的好消息。
第廿三節,這節對以色列人的領袖所羅巴伯來說,會有很不一樣的感受,因為先知哈該說上帝看所羅巴伯是「僕人」。通常這個詞只用在先知的身上,除非有很特別的對象如巴比倫帝國的皇帝尼布甲尼撒被上帝呼召成為上帝的「僕人」(參考耶利米書廿五:9)。現在上帝將所羅巴伯看為「僕人」,表示所羅巴伯在上帝眼中有很不一樣的身分。這裏現代中文譯本用「統治」,在中文和合本用「印」這個字。這個詞也出現在耶利米書第廿二章廿四節,上帝要將戴在猶大王約雅斤手上的「印章戒指」摘除,這意思就是要將約雅斤當國王的權威除掉。古代社會用「印章戒指」表示權威,或是證明身份之用。這樣,所羅巴伯被上帝揀選成為有權威的人,意思就是他將成為統治者,掌管返國後的以色列人。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段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用聖潔之心建造敬拜上帝的地方,這是非常重要且一定要遵行的信仰功課。
我們看到先知哈該問祭司包著獻祭的肉是聖潔的,因而才能獻祭給上帝。但若是包著這些獻祭物品的衣袍如果碰到了其它東西,這些被衣袍碰觸到的東西是否會因此也成為聖潔之物?祭司們都很清楚地作了否定的回答。這件事讓我們想到當時必定有這樣的流傳,認為只要是獻給上帝的物品,就都會成為神聖、聖潔之物。
依這種看法延伸而來的會更多,一定會有祭司把自己當作「神聖」的人看待自己,認為自己是專門在為人民辦理獻祭的工作,手上拿的都是聖潔的祭品,因此,自己的雙手也是聖潔的,摸到的東西就會成為聖潔之物。類似這樣的觀念可以延伸更多出來。但我們知道這樣的看法是非常危險而且並不正確,但卻容易迷惑人的心。
有一陣子台灣教會流行到以色列去旅遊,很多教會組團去耶路撒冷等所謂聖地訪問。我就遇到這樣的例子;有傳道者回來之後,帶回很多木製的十字架賣給信徒,並且告訴信徒,說這些十字架是從「聖地」以色列帶回來的,用「聖地的十字架」祈禱會比較有效。果然,許多信徒搶著買。有的傳道者從以色列帶回橄欖油,然後誇大其詞地說這種油品可以療傷,還會引用聖經路加福音第十章三十三節,說那位好撒馬利亞人倒在那位受傷的路人身上之油,就是他帶回來的橄欖油。我必須很嚴肅地告訴大家,若是有傳道者說這樣的話,這樣的傳道者可說是欺騙者!
真的嗎?單單從耶路撒冷是否就是「聖地」?這還有很多需要討論的地方。雖然聖經說耶路撒冷就是「錫安城」,是上帝所賜福的城市。但是,真正的神聖並不是用人的手造出來的,而是出自內心真實對上帝的敬畏。如果沒有這樣的條件作基礎,所有以「神聖」為封號的對象都將成為污穢的感染源。我們看耶路撒冷城被毀滅、聖殿被拆毀都是個好例子。當以色列君王將偶像神明放置在耶路撒冷聖殿裏崇拜時,那時的聖殿已經不再是聖殿,那時的耶路撒冷城也已經不再是上帝看顧、同在的城市了!
就像耶穌基督對那位撒馬利亞婦人所說的,敬拜上帝必須用真誠和心靈敬拜,既不是地點在哪裏,也不是裝潢是否堂皇,更不是禮儀是否標準的問題,而在於人的內心是否誠實。因為上帝看的是人的內心是否真實回應祂揀選的愛。這樣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信仰功課。
二、要對上帝有絕對的信心,不要氣餒。無論我們的時代多麼惡劣,都不要對邪惡的力量妥協。
先知哈該勸勉以色列人,要他們以殿基重建聖殿的那天作一個分界線;在那天之前與後,看上帝怎樣施大能的手和行奇異的恩典在他們當中。他告訴以色列人,把殿基重建聖殿的日子回頭看,過去一直生活在困境中,原因就是疏忽了敬拜上帝,或是把上帝的恩典給擺放在一邊,只顧自己的利益。現在,先知哈該要以色列人往前看,當他們重新回來上帝的懷抱之後,看上帝怎樣賜福他們。
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當先知哈該說這些話時,並不是已經有看到現成的農作有發芽、開花等可預期的未來豐收景象,而是在猶太曆的九月二十四日,這日期就是我們現在的十二月中旬,這時候在巴勒斯坦地方是冬天,農務工作都呈停止狀態,大家都在過冬天的季節。最好的也不過是剛將種子撒在田裏罷了。是否會有收成?這是沒有人敢預期的事。這就像在台灣,許多水果包商去果園下訂單時,都是在開花的季節去看果園,如果看到每棵果樹花開得茂盛,下單的價錢就會高;相對的,下單的意願會降低,要不就是價錢壓到很低。因為看到開花,就可以預期可能的結果是什麼。但先知卻在田地尚且在休耕,或是才播下種子的時候,就對以色列人說出上帝會賜福的預言,且要他們「留意」地看,上帝將會有奇異的神蹟出現。這樣的信息其實就是在鼓勵以色列人學習一件重要的信仰功課──對上帝要有信心,不要因為環境惡劣就妥協、改變了。
當先知哈該傳出這樣的信息時,那時以色列人面臨的壓力其實還蠻大的,一者波斯帝國的內政尚且不是很穩定,宮廷發生內鬥。二者是他們從巴比倫返回故鄉的以色列人並不是很多,而留在故鄉且與外族通婚的撒馬利亞人則是不少,頻頻對他們施壓,甚至威脅要拆毀他們建造聖殿的計畫。即使他們想要重建聖殿,也會遇到衝突。在這情形之下,必定會有許多聲音傳出來,使不少原本還存著盼望的以色列人開始有了質疑、冷淡的態度出現。先知哈該在這時候出來呼籲以色列人,要對上帝有信心,一定不要對惡勢力妥協。他們能夠返回故鄉,其實就是個好的證明,讓他們知道上帝不會棄他們於不顧,相反的,上帝要賞賜更大的恩典給他們,讓他們領受到有上帝同在的力量。
這對我們今天的台灣社會也是一個很好的信息;看整個國際社會逐漸邊緣化我們的國家,使我們生存於國際社會的空間越來越狹窄時,有許多開始吐出失望的怨氣,有的人越來越失志,好像一切盼望都沒有了的樣子。其實不然,我們要對上帝有絕對的信心。當我們的社會呈現一片不安的氣氛時,這剛好是我們基督徒和基督教會最好的機會,我們要告訴我們的同胞,在上帝的裏面,有耶穌基督可以成為我們的倚靠,特別是在這耶穌基督誕生的節期來臨時,這更是我們報傳生命盼望信息的好機會。但在所有這些動作之前,我們身為耶穌基督的信徒應該先建立對上帝的信心,否則我們就無法傳出「上帝與你同在」這樣安慰鼓勵的好信息。
三、要區隔聖俗之間的不同,不要讓我們敬拜上帝的地方,也充滿著污穢的誘因,導致我們對上帝真實敬拜的心靈也變了質。
當先知哈該詢問祭司們關於神聖的獻祭品接觸到其它物品,是否也會使其它物品成為聖物時,祭司們的回答很清楚是否定的。然後,接著先知哈該又進一步地詢問當要獻祭者接觸到不潔淨的物品時,是否也會連帶的影響到其它物品的潔淨?我們看到祭司們的回答是非常肯定的。先知哈該要這樣問的原因很清楚,就是要當時的以色列人知道,雖然他們人數少,可能在重建耶路撒冷聖殿的事上有力量薄弱、不足的問題。因此,當一群敬拜它神的以色列人也表示要加入這項工程行列時,先知哈該要他們想想這個問題。原因是這些人並不是真正的忠實於上帝,他們的手上充滿著敬拜它神的污穢,用這樣的手來建造敬拜上帝的聖殿,是否合宜?先知哈該要他們好好想這件事。他很清楚告訴他們,已經污穢的手,觸摸過的東西都將受到感染而污穢。
這件事讓我想起聽過黃武東牧師說過的一件事,就是在很久以前,台灣雲林最出名的朝天宮媽祖廟,因為每年進香客甚多,香火鼎盛,香油錢很多。但同樣在北港的基督長老教會要蓋新的禮拜堂,可是信徒並不是很多,人少,錢不夠。這件事傳聞到北港朝天宮的董事會。有人就說是否提供一些經費給基督教會蓋禮拜堂,這樣北港媽祖廟也算是做好事一件、功德無量。感謝上帝,我們北港長老教會一聽到這件事,長執和會友都同聲說,我們有信心,雖然比較困難,上帝一定會幫助我們!果然,北港長老教會的信徒同心協力,他們有很多姊妹將結婚的金飾都奉獻出來,許多兄弟更賣力做工賺錢,最後他們完成建堂的工作!
最近咱教會要蓋教育館,我們確實遇到財務上的壓力,而且有發包工程上的困境。因為巷道太狹窄,施工的難度比較高。也因此,工程費要高出很多。許多建商來看了之後,都鼓勵我們和隔鄰的商家合併一起建造,這樣就可以省下許多建造上的困難,也會節省許多金錢。但我和長執、建築小組的同工都很清楚一件事:讓我們的教會和隔鄰的房舍分別清楚!不論有多麼困難,讓我們的教會成為「聖潔」(分別為聖)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事。我們的隔鄰就是專賣婦女的瘦身物品,若是合併建造,每次我們進到教會之前都會跟他們齊身並列,我不知道這樣怎樣用純潔的心敬拜上帝?別人我不知道,我自己就很軟弱。我們更擔心,若是真的合併建造,有一天,如果他們要將房舍出售,那購買得到的商家要作甚麼用途,我們根本無法過問。因此,我們還是堅持要分別出來,為的是讓我們的教會不受干擾。除了能有清楚的產權之外,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是需要有寧靜的心靈。我們深信,只要大家多出點力,就可以克服這些面臨的困難,這也是上帝對我們所有兄姊的一項考驗,我們要祈禱上帝的靈幫助我們,勝過這項考驗!
(講於二○○五年十二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