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榮華富貴都消失

經文:那鴻書三:1—19

在前面已經有提過,先知那鴻傳出的信息確實為在驚慌中的耶路撒冷之以色列人帶來很大鼓舞。這種鼓舞方式也是先知信息的特色,為那些在苦難中尋求上帝拯救的人有很大安慰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先知信息的內容也有很強烈譴責的內涵在其中,會對那些違背上帝旨意的國家、領導者提出毫不留情的責備,讓他們清楚知道上帝的懲罰即將會來臨在他們身上、國家。先知阿摩司傳出的信息就是個好例子;他告訴北國以色列人,要小心,等待上帝的日子和等待死亡來臨是一樣無知。上帝絕對不會停止或縮回祂懲罰的手,嚴厲的災難將會降臨在北國以色列人的身上,特別是那些擁有權勢的達官顯要者,上帝將使他們連想要逃難也找不到可躲避的地方(參考阿摩司書五:18—20)。先知阿摩司更嚴厲地指出,就算以色列人進入上帝的殿宇認真地敬拜,也是枉然,因為上帝根本就不聽他們歌頌的聲音,那就更不用說是獻上多少美好的祭品了(參考五:21—24)。

類似譴責的信息在先知耶利米更是嚴苛,也因為這樣,導致他受到當代人民的苛責,他甚至被南國猶大政府關在監獄多次,還曾被關在枯乾的井中(參考耶利米書三十八:6),差點死在裏面。原因只有一點:先知耶利米傳出的信息是國家會滅亡,以色列人會被巴比倫帝國擄去當奴隸。誰會聽這樣的信息?沒有!不但沒有,甚至認為他會說這種信息,是因為他背叛了國家和人民(參考耶利米書三十七:13、三十八:4)。類似先知阿摩司、耶利米等人,經常被稱之為「受苦的先知」。

先知那鴻的信息是屬於安慰的信息,他帶給在恐懼中的耶路撒冷城內之以色列人聽到美好的信息,為的是要讓他們安心,因為上帝會懲罰囂張的亞述帝國,會消滅這個國家,甚至會把亞述帝國毀滅,使之荒蕪成廢墟一樣。這樣的信息對被亞述帝國騷擾甚久的耶路撒冷城內之以色列人聽來,可說是一個極大的好消息,因為這表示他們可以從此不用再擔心亞述帝國會再來欺凌他們了。

在前兩章我們讀過先知那鴻所傳出的信息中,包括有傳好消息給耶路撒冷城內的以色列人,說要注意看,看上帝怎樣懲罰亞述。然後在第二章就說出亞述的大城尼尼微已經有一股濃濃的黑煙冒出,因為城內到處都有火點燃,且有戰車、戰馬嘶叫的聲音,連亞述的皇后也被凌辱、俘虜他去。城內到處一片搶劫的景象,讓人看了都會有怵目驚心的感受。

我們可以看到那鴻書中最出名的一句話,就是在第二章十三節他說上帝要親自成為亞述帝國的「敵人」,這是非常嚴肅的一件信仰課題。若是上帝成為我們的敵人,有誰能抵擋得住?沒有!這個世界、宇宙都是上帝親手造的,祂是造物主,也是掌管者。上帝可以創造,當然也可以毀滅,就像約伯所說的:「上主賞賜的,上主又收回。」(約伯記一:21)這也在說明,每件事都有上帝的旨意在其中,當上帝讓亞述帝國興旺,並不是要讓亞述帝國來與上帝比高低,而是要成為上帝的同工,好完成上帝創造的旨意,這一點認識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章也是繼續第二章,在描述上帝怎樣懲罰亞述帝國的景象。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章經文的內容:

第一至四節:
慘啦,這殺人的城市!
全城充滿著欺詐和強暴;
搶劫掠奪,無休無止。
2鞭聲?啪,車輪轆轆!
戰馬奔騰,戰車飛馳!
3騎兵衝鋒,刀光劍影!
死屍推積如山,屍骸無數;
人都被屍首絆倒了。
4妓女尼尼微要被懲罰;
她妖冶迷人。
她的淫行誘惑列國;
她的邪術欺騙萬族。

第一節就讓我們看到先知那鴻怎樣在描述尼尼微這個城市;他說這是一個「殺人的城市」。會這樣說,主要是在說明亞述帝國實在殺人殺到過了頭,也可說亞述帝國實在是個很殘忍的國家,連對那些弱小族群也都不放過。這可從考古學界出爐的碑文中看出來。有一片名叫「撒爾曼尼社」(Shalmaneser Manolith I, 16ff、II, 53ff)石碑,碑上的碑文中就有記載亞述的將軍寫著這樣的文字:「在他的城前我豎立了許多座人頭三角塔,並且我還將一些人封在這三角塔內,在其四周,我又把許多人在大柱子上以大火焚燒。」更恐怖的是在一份名叫描寫「亞述巴尼帕」的年鑑文獻上這樣記載這位亞述皇帝(主前六六九繼任皇帝至主前六三三年)在主前六六三年派兵進攻埃及時,佔領了埃及大城「底比斯」(Thebes),對該城大加劫掠和破壞。然後文獻上有這樣的描述這位皇帝怎樣對待他帶兵進攻路過的城市:

「我以武力和殘殺征服了所路過的各城池,也佔領了所有經過的城市。我砍殺其中三千名戰士,我運來許多的戰利品、財物牛羊,將無數的俘虜加以火化。我擒住了許多兵士,有的我將他們的手腳剁去,有的我將他們的鼻子、指頭、耳朵割去,並且我還剜出了無數兵士的眼睛,我豎立了兩座三角塔,一座是活人三角塔,一座是人頭三角塔,我將他們青年男女用火焚燒。」

這樣的態度對待戰敗國的人民,可說是非常殘酷的,上帝絕對不允許這種態度對待別人。聖經給我們一個清楚的認識:要善待仇敵,以善勝過惡。這是耶穌基督很清楚的教導(參考馬太福音五:44),使徒保羅也這樣勸勉我們(參考羅馬書十二:20—21)。

那鴻先知現在就傳出上帝給他的這些信息,讓亞述帝國知道他們過去所做的,今天就要自食所種下的惡果,遭遇到像過去他們自己所犯的行為,報復會臨到他們的身上。不但有詐欺的事,更嚴重的是強暴處處出現。搶劫在這個時候必定會出現,這也是戰敗國家會遇到的際遇。

第二節在描述敵人龐大軍隊進入尼尼微城內的情景,所有街道都充斥著敵人的戰車、戰馬。
第三節說出報復的行動出現在尼尼微城內了;過去亞述帝國對待戰敗國的殘忍手段,現在換他們被凌辱了。這裏說「死屍堆積如山,屍骸無數」,就像前面已經敘述過的,亞述皇帝就曾這樣對待過埃及人民。屍體被堆積成三角形的塔,且是死去的人多到連走路都會被絆倒。

這樣的描述即使在今天的時代也出現過。有一齣名叫「最長的一日」(The Longest Day)的影片,是在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從法國諾曼地海邊登陸的情景。該影片出現的鏡頭就是在盟軍登陸之後,整個諾曼地海邊幾乎找不到一小片乾淨的沙灘,全都是軍人的屍體,根本無法埋葬,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推土機將屍體一具具地推進海裏,因為若不這樣快速清理,接著上來的補給隊伍之車輛,必定會碾過這些橫臥在沙灘上盟軍屍體。

第四節要特別注意,這裏說尼尼微是「妓女」,這個用詞有一個特別暗示性之用語。當一個城市繁榮時,很容易成為色情行業興盛的地方,過去如此,今天也是一樣。看看台北市,過去陳水扁主政的時代,有一個很響亮的口號,就是將八大色情行業趕出台北市。結果這些色情行業都跑到鄰近的台北縣轄區內生存。現在馬英九主政,這些行業又回籠到台北市來。尼尼微城,在亞述帝國興旺的時代,就是從許多它打勝仗的城市俘虜了許多婦女回來,將她們販賣成為妓女,這個城市就變成了一個淫亂充斥、妓女滿街的地方。
再者,早期亞述因為拜偶像的行為相當興盛,而這些大型的神廟中,裏面養了許多妓女,除了在迎神賽會中用來酬神表演外,還提供給民眾進行苟合的行為。因此,鄰近許多商賈、人民都會設法來此度假嫖妓。
第三,聖經經常用淫亂來形容拜偶像神明的宗教行為興盛之景況。這樣看來,尼尼微城在亞述帝國極為興旺之際,也是一個崇拜偶像神明很興盛的城市。錯誤的宗教信仰會使人誤入歧途,亞述就是這樣,錯誤的宗教信仰,導致亞述皇帝和軍人對生命連一點點憐憫的心也沒有,這就是此節所說的,尼尼微城人的錯誤信仰已經使他們失去了良知,帶亞述人做出殘忍殺害人命的行為。

第五至七節:
5至高的上主說:
尼尼微呀,我要懲罰你;
我要把你的衣服剝光,
讓列國看見你的胴體,
讓萬民看見你的羞態。
6我要羞辱你,把髒東西丟在你身上;
人要用驚駭的的眼光盯著你。
7看見你的人要退避。
他們說:尼尼微荒廢了!
有誰同情她呢?
誰願意安慰她呢?

第五節可參考以賽亞書第二十章四節,記載亞述皇帝撒珥根命令他的元帥攻擊埃及和非利士人的亞實突這兩個城市。然後這樣描述說:「亞述皇帝要從這兩個國家中擄去人民,剝光他們的衣服;那時候,無論老少,都要赤身露體,光著腳,使埃及蒙羞。」古時候對待打敗仗國家的人民,就是用這種剝光衣服的方式作為羞辱該人民,使他們覺得蒙羞到無法抬起頭來看人。先知那鴻很清楚亞述這個國家就是用這種方式對待敵人,如今亞述自己也要遭遇到相同的待遇,敵人會用相同的方法對待他們。

第六節的「把髒東西丟在你身上」,這到底是指什麼呢?所謂「髒東西」其實指的就是尼尼微城人在拜的偶像神明。這些在上帝眼中簡直就是污穢生命的記號。當尼尼微城人當作神明在供奉,現在上帝要讓他們看見這些偶像,已經成為一種污穢他們心靈的記號。先知那鴻說這些原本被他們當作神明的偶像,如今都被丟棄在他們面前,這就像妓女坐在路邊,手中抱著她們看為「恩人」的嫖客的衣物一樣,以為有了那些「恩客」的名片、印信、衣物等就可以到處炫耀的東西,如今都成為一種被譏笑的記號,因為戰勝者會嘲笑著說:「看啊,這些你認為很有背景的人在哪裏啊?」這樣的話語,其實就和過去亞述皇帝派人去譏笑耶路撒冷城內的以色列人一樣(參考列王紀下十八:28—35)。

第七節當尼尼微城市在興旺的時候,來此觀光、經商貿易、過路與停留的人潮有如過江之鯽那樣多,如今看到的竟是一片荒廢的醜態,很自然地就不會再有人來此城市出入了。因為深怕到此城市會受到連累,使災禍纏身。這情景就像在一九九一年二月,伊拉克攻入科威特時所造成的傷害相同;在一九九○年以前,科威特可說是中東繁榮的國家,可是當伊拉克突然間侵入並且佔領之後,雖然伊拉克只佔領短短時間,很快就被美國等部隊給予驅離回去,科威特迄今還是沒有觀光客喜歡去遊玩。一九七○年代以前的黎巴嫩也是一樣,曾經被譽為是中東的「珍珠」,有如香港被看成是亞洲的「珍珠」,那種繁華的景象,靠觀光收入就會成為國家經濟的主要來源。但是在「以阿」戰爭之後,黎巴嫩已經是殘垣斷壁,一幅破落、荒廢的城市景象,沒有觀光客願意冒險去這些城市旅遊。尼尼微城就是這樣。「沒有人同情她」、「安慰她」,原因是她過去對別人很殘酷,如今輪到自己的時候,無論怎樣哀嚎、哭泣,都不會有人願意回頭去多看她一眼。

第八至十節:
8尼尼微呀,你比埃及的首都底比斯強嗎?她也有一道河環繞她,像牆垣一樣保護她││尼羅河是她的防禦。9古實和埃及是她的力量;她的權力無窮。弗和利比亞是她的同盟。10但是底比斯的人民卻被擄到外國去了。他們的嬰兒在街頭巷尾被人摔死;他們的達官貴人被鐵鍊鎖住,被人帶走,像貨物一樣分了。

請注意,這裏說埃及首都「底比斯」,在和合本聖經用「挪亞們」(No Amon),台語漢字本用「羅亞們」,這是和和合本相同的語音。意思就是「亞們之神」。埃及人稱之為「底比斯」,意思就是「眾城之城」,也就是最偉大的城市之意。早期的埃及是個大帝國,她能把「挪亞們」用「底比斯」來稱呼,就可以想像得到這個城市在當時有多麼繁榮,壯觀,就像我們今天在看紐約、東京等類似這樣的城市一樣。當時的尼尼微城若是和「底比斯」城相比,那是小巫見大巫。「底比斯」城是位於現在埃及首都開羅的南部大約六百公里處。

這樣,我們可以清楚明白,先知那鴻就是要說:如果連「底比斯」城都可以摧毀,那比「底比斯」城小太多規模的尼尼微城怎能說可以安然無恙呢?怎能說自己很安全不會倒塌呢?先知特別提醒說「底比斯」城有一道埃及最重要的河流,就是尼羅河當作國防上的天然屏障,並且還有非利士人的古實大城、弗、利比亞等這些國家和自己的國家埃及帝國作為同盟國保護著,怎麼可能會遇到被摧毀的命運呢?在一般人的想像中,那絕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可是事實卻在主前六六三年發生了,因為在這一年它被亞述帝國所摧毀了。

第十節可看到先知那鴻在描述被亞述摧毀之後的「底比斯」城之慘狀,就是嬰兒被侵入者摔死在街道上,達官顯要都被捆綁送到奴隸市場像貨物一般被拍賣。這也像在主前七二一年,亞述帝國侵入北國以色列首府撒馬利亞城的動作相同,將以色列人俘虜去外國當奴隸(參考列王紀下十七:6)。
為甚麼這裏會說「嬰兒在街頭巷尾被人摔死」?如果我們看戰爭的影片就會明白,在戰爭期間,若是敵人攻入了一個城市,市民都躲藏起來時,最怕的就是小嬰兒哭泣的聲音被傳出來,這會引起入侵的敵人聽到躲藏的地方,為了要預防嬰兒哭叫讓更多人死去,有些父母用手摀住小孩的嘴,不讓哭泣的聲音出來,結果反而將孩子活活地給捏死。「孩子在街頭巷尾被人摔死」,這是因為怕孩子的哭泣聲讓敵人知道自己和民眾躲藏的地方,為了大家安全,趕緊將孩子丟棄在街上,有的是孩子活活地被別人從母親的懷中搶走,有時是敵人抓到了躲藏的民眾,然後將這些抱在母親懷中的嬰兒當著父母的面摔死在街道上。這些都是在描述戰爭的恐怖(參考列王紀下八:12)。

第十一至十七節:
11尼尼微呀,你也要酒醉昏迷;你也想逃脫你的敵人。12你的堡壘都要像無花果樹,結滿成熟的果子,樹一搖,果子就掉入人的口裏。13你的戰士都像軟弱的女子。你無法在敵人面前保衛城門;火將燒毀你的門閂。14你要打水,以備敵人圍困!你要加強防禦!你要踩泥作磚,預備磚模!15你無論怎樣做,仍然要被燒死,或被殺。你會像農作物被蝗蟲吃光。

以往,你繁殖快得像蝗蟲;16你出產的商品多過天上的星星。但現在都不見了,像蝗蟲伸開翅膀飛走。17你的大臣像一群蝗蟲,冷天停在牆上,太陽一出來就都飛走;沒有人知道牠們到哪裏去。

這段經文再次重回到尼尼微城被毀滅之前的情形,當該城聽到有敵軍來攻擊的時候,它驚嚇到趕緊築防禦工事,加強了國防,但先知那鴻預言說,那是無濟於事的補救作為,因為無論亞述帝國怎樣努力,上帝若是決意要將之摧毀,不論他怎樣防,只是徒勞無功罷了。

這裏用幾個比喻來形容上帝要摧毀亞述帝國,確實是很簡單。先知那鴻用:一是亞述的防禦工事像是已經成熟到可隨時像落果一般的無花果,只要微風稍微一吹,就會掉落在地上一般;二是亞述的軍隊就像懦弱的女子,敵人不但可以輕易攻破城門,甚至可用火來燒毀城門的門閂。先知那鴻在這裏用「軟弱的女子」來形容亞述的軍隊,其實是對亞述帝國的一種極大諷刺,因為古時候女人不可能成為軍人,婦女都是被看成是懦弱、無力的記號。打仗是男人的事。如果將一個國家的軍隊用女人來形容,那是一種極大的侮辱。
第十四節,這節讓我們看到先知那鴻確實是個很不一樣的先知,他對國防軍事有研究。這裏他提到「水」,在戰爭期間「水」是比什麼物資都重要。他說尼尼微城的人為了要堅固防禦的工事,特別儲存了足夠的水。因為沒有水的話,軍隊就無法打仗了,因為缺水的城鎮,不論防禦工事多強,敵人只要稍微圍困幾天就可以使之不攻自破。但即使尼尼微城內的人儲存了很多的水,也沒有用,因為城門的門閂已經被敵人放火燒了,這時候到底是要用這些儲存的水來滅火呢?還是要留著解渴、煮飯呢?這一定會讓領袖和人們都感到頭痛啊!

「踩泥作磚、預備磚模」,這句話描寫得非常傳神。這是在表示預防城牆被敵人攻擊有了破洞時,要趕緊找機會修補缺口。否則會讓敵人很容易從破洞中進入。但我們也知道,當敵人攻破城牆造成缺口時,一定不會退回縮手,讓城內的人有機會修補,攻擊者一定會趁著城已有破洞的機會揮兵攻入。這也說明了那鴻用這方式只在說明一件事:無論尼尼微城的人怎樣努力要防禦該城,都是沒有用的,這也是第十五節所說的,因為尼尼微的情況已經像蝗蟲過境一樣的嚴重,根本無法防禦、抵抗了。原因是這次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上帝自己當亞述帝國的敵人。

先知那鴻在第十五至十七節都是用蝗蟲來比喻尼尼微城所遇到的災難,蝗蟲自古以來一直都是人類最懼怕的天敵,只要牠一出現,農作物就必定遭殃。時到目前依舊如此,即使人類的科技這樣發達,一遇到蝗蟲過境,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農作被牠摧毀殆盡。

蝗蟲的災害有一個特色,就是來的快,去的也快。先知那鴻用蝗蟲來去之快來形容亞述帝國的輝煌就像是這樣,過去尼尼微繁榮的景象,都將像蝗蟲吃飽了要飛離開一樣,就算想要抓住不放,也不可能。因為牠一下子就沒有、不見蹤影了。速度之快,使人想要抓住的機會也沒有。

第十七節形容得更妙,先知那鴻說亞述帝國的大臣都跑掉了,沒有人知道他們跑到哪兒去了。怎麼會這樣?這一節開始說亞述的「大臣像一群蝗蟲」,意思就是國勢強盛的時候,大官員多到如蝗蟲一樣多,多到不可數。但是,當國家危難的時刻一到,這些將領、高官、貴人卻都先逃跑了,跑到無蹤無影,找不到人。這就如同在中國國民黨和共產黨在內戰期間發生的情形一樣,突然間,許多國民黨的軍事將領都不見了,更荒謬的是,有些軍隊從指揮官到士兵,突然一夜之間都從國民黨軍變成共產黨的軍隊,這真的是奇觀,因為國民黨的軍隊竟然在一夕之間不見了。

第十八至十九節:
18亞述皇帝呀,你的大臣們都死了;你的顯貴都長眠了。你的人民分散在山間,沒有人帶他們回來。19你的創傷無法補救;你的傷口無法醫治。凡聽見你被毀滅的消息的人都拍掌歡呼。有誰逃過你那無休止的暴行呢?

這兩節是對亞述皇帝說的,在第十八節這裏用「大臣」來形容亞述的領導階層。在原文是用「牧人」,會更貼切些。因為牧人若是死了,羊群就會四散他去,甚至會被野獸吃掉(參考以西結書三十四:7)。
第十九節說出整個亞述帝國亡國的訊息,因為傷口之大,大到「無法醫治」,這就是亡國的意思。比較特別的,是當亞述帝國毀滅時,所有被它欺壓過的國家、人民都會「拍掌歡呼」,因為這是個極大的好消息,從此不用再擔憂這個手段殘酷的帝國會再來欺負。

有一件很有趣的事,那就是不僅亞述尼尼微城的這些將領、高官、達人不見了,就連亞述這個城也突然間好像消失了,一直到主後一八四五年才在考古學家的努力下重新發現。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章經文帶給我們的信息:

一、上帝是會報應的神,我們今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被上帝用來作為回應我們的憑據。

我們看到先知那鴻傳遞的信息中,有一項是很值得我們注意的,那就是上帝會伸出祂的手報應那些以殘酷手段對待軟弱無力者的人,而且當上帝伸手替那些被欺壓者伸冤、報應時,也會用這些欺壓者過去所用來欺壓別人的手段來回報。先知那鴻提供我們這方面的信息非常清楚。例如在主前六六三年,亞述軍隊攻入埃及的大城「底比斯」時,就是極盡所能的搜刮一切金銀財寶之外,更殘酷的手段就是對待打敗的埃及人,在一份考古學界發現的被稱之為「拉森圓筒」(Rassam Cylinder)有這樣的記載:

「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不服從都可加以屠殺,用連枷敲打和用大針刺入人的身體,戰敗的王套上一種狗穿戴的項圈,讓他住在尼尼微城東門的狗舍裏,將之當作野獸一般處置。」

如果亞述人是用這樣殘酷的手段,對待被他們征服的底比斯城的人和他們的領導者,可以想像得到他們又會用什麼手段對待打敗仗的人民了。那麼現在巴比倫帝國來了,把尼尼微城的亞述人之衣服剝光,讓大家看到他們的胴體,用這種方式羞辱他們,也就不會是甚麼大事了。

聖經作者給我們一個明確的教導:上帝是會報應的。先知以賽亞在的作品第三章十一節就這樣說:「作惡的人卻要遭殃;他們要因自己所做的壞事遭報應。」我就曾說過,基督教信仰教導我們認識的上帝,是個「無所不能」的上帝,也是個「無所不知」的上帝,和「無所不在」的上帝。祂會察看我們的一舉一動,這一點是非常清楚的。

耶穌基督甚至提醒我們,即使在最卑微的人的身上,都有上帝為他們所設立的天使在天上,站在上帝面前,向上帝報告這些被人疏忽,身份低到微不足道的人所受到的待遇(參考馬太福音十八:10)。
先知耶利米就曾這樣教導他那時代的耶路撒冷城之以色列人,說:「人心比甚麼都詭詐,\比甚麼都腐敗;\誰能測透呢?\我││上主探索人心,\察驗人的肺腑;\我照各人的作為報應他。」(耶利米書十七:9—10)先知耶利米的這首詩歌很清楚說出一件事:人的內心有壞的計謀,以人的眼睛看不出來,但是上帝卻非常清楚,因為上帝察看人的心思意念(參考撒母耳記上十六:6)。因此,我們要謹記這個教訓:人的一舉一動,都是上帝用來報應人的基礎(參考耶利米書三十二:19)。

耶穌基督的教導中談到有關末日審判時也是這樣告訴我們:「人子將要在他父親的榮耀中,跟他的天使一起來臨。那時候,他要按照各人的行為施報應。」(馬太福音十六:27)使徒保羅也說:「因為上帝要按照每一個人的行為報應他。」(羅馬書二:6)

當聖經在說上帝的「報應」時,通常都會有另一個層面的信息在支撐,那就是說上帝是個伸冤的主。伸冤都是為了那些弱小、被欺壓的受難者提出的,是因為這種人很軟弱,根本無法抵擋強者的欺負、宰壓,所以才會造成冤屈。這也是詩篇的詩人所說的,上帝是「伸冤的上帝」(參考詩篇九十四:1)。使徒保羅也這樣說:

「朋友們,不可為自己復仇,寧可讓上帝的忿怒替你伸冤,因為聖經說:『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馬書十二:19)

每次讀使徒保羅這句話,我都會想起台灣在第二次大戰後,第一位出任高等法官的吳鴻麒先生,在二二八事件發生時,他並沒有參加任何活動或聚會,甚至還去監獄視察那些被關的人是否安置妥當。但是在二二八事件後的三月十七日,被人發現陳屍在南港坑道口和另外的七具屍體在一起。當時吳鴻麒只有三十九歲而已。他的妻子找到他的屍體時,費盡許多方法才雇用到人力車可將丈夫吳鴻麒先生載回去,她清洗丈夫的屍體之後,並將他好好安葬。這事件之後,經過了四十五年,也就是一九九二年的二月廿八日,自立晚報為吳鴻麒先生的妻子作了一次專訪,其中有一項是問她這段時間是怎麼走過的?吳夫人只用一句話,就是使徒保羅在羅馬書第十二章十九節所說的這句話來回答記者。她說支持她活下去的力量就是聖經的這句話,她深信有一天,上帝一定會報應!

沒錯,上帝一定會報應。這些幹下殺人、殘害人性命的人,不論用甚麼理由,若沒有真心悔改認罪,有這麼一天,上帝一定會報應,而且當上帝伸手替受冤屈的人伸冤時,請注意,那報應是嚴重的。

二、世上這些看起來榮華富貴的一切都不會是永遠的,不要把我們生命建造在這些會變化的基礎上,要將我們生命建造在永恆的生命基礎上,才是正確。

先知那鴻讓我們看到尼尼微城過去的榮華富貴之態,在第二章十一至十二節曾用公獅母獅在洞穴中餵養小獅來比喻,該城不但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安穩城市,也是一個不愁吃喝、可安然生活的地方。同時,在第二章九節描述城內堆積了許多金銀財寶,然後在第三章四節說整個尼尼微城有如一座妓女充斥的大都會,妓女可以「妖冶迷人,她的淫行誘惑列國」,且是會用「邪術欺騙萬族」,這就讓我們看到,尼尼微這個城市確實是一個聲色滿貫的大城,人們過的生活真可用先知阿摩司在形容他那時代的北國以色列之情景相同。先知阿摩司說:

「你們這些人睡在象牙的床上,靠在安樂椅上享福,吃嫩牛和肥羊的筵席。你們唱新編的歌,用豎琴伴奏,像大衛一樣。你們喝一碗碗的美酒,擦最上等的香水。」(阿摩司書六:4—6a)

先知阿摩司形容這種生活就是一種「放蕩宴樂的生活」的樣式(參考阿摩司書六:7)。但這樣的生活不久就要成為悲哀的記號,上帝一定會懲罰這樣的人,因為這些糜爛的生活所需,都是來自搜刮貧窮的人,或是去打敗弱勢族群者之後,掠奪對方的財物來富足自己。

就像前面已經提起過的,在主前六一二年,巴比倫大軍攻進了尼尼微城,不但毀滅了它,亞述人過去所擁有的一切,一下子就統統沒有了。正如先知那鴻所描述的,上帝的懲罰有如蝗蟲過境一般,沒有多久時間,就毀滅了過去所擁有的一切,而且連留下一點點蹤跡也沒有。想要再去尋找回來都不知道要到哪裏去才能找得到。

先知那鴻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信息:不要把生命放在這些不可倚靠的東西上。這些東西包括了政治力量、軍事武力、金銀財寶等等,這都是很快就會變質的,對想要尋求永恆生命的人來說並沒有甚麼幫助,有時甚至還會成為絆腳石。他讓我們看到建築非常堅固的城池,也會被毀壞;就算有很好國防軍事武力的設備,也會被敵人識破擊毀;就算再宏偉的城牆,也有被敵人攻破的時候。因此,真正使人的生命有永恆的,是在上帝的憐憫之下才能得到。因為生命來自上帝賞賜,永恆的生命並不在人間這些會變化的物品中,永恆的生命並不是用世上的東西、物品可以換取得到的。只有在上帝的救恩裏,人才能享有,而這救恩就是在耶穌基督中,這也是約翰福音的作者所告訴我們的話:「上帝那麼愛世人,甚至賜下他的獨子,要使所有信他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恆的生命。」(約翰福音三:16)這是一句相當清楚有應許的話,是上帝對我們的應許。只要是上帝的應許,相信的人就有,會得到。

(講於二○○五年九月四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9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