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上帝必定審判
作者: 盧俊義牧師 日期: 2011-03-08 23:31
經文:阿摩司書九:1—15
讀先知的書信一定會發現他們一直在努力的一點:呼籲當代的以色列人民悔改,聽從上帝的話。這樣的努力即使是用很強悍的語句在傳達上帝信息的先知阿摩司也是不例外,我們看他怎麼說的:「要尋找上主才有生路。」(五:6)他又說:「要追求良善,擺脫邪惡,你們才有生路。這樣,就照你們說的,上主—萬軍的統帥上帝才會真正的與你們同在。」(五:14)
再者,先知的作品中也有一個共同的特色,除了譴責當代社會的弊病,以及傳出上帝即將懲罰的信息外,也同時說出在懲罰之後,上帝對他那些餘留的子民會伸出恩典的手,扶持他們,並且允許再次給他們有重新獲得生命的希望。這讓我們看到上帝的特性—祂是一位公義的上帝。對於人類犯罪的事實,祂會很有耐心地呼籲祂的子民悔改、聽祂的話。如果人還是一再犯罪,祂絕不會輕輕地就用「算了」一句話帶過。不會,相反的,祂會很嚴厲地懲罰這些不聽勸導的百姓。但是,上帝也是個富有恩典的上帝。祂看到祂的子民在痛苦中呻吟、祈求祂的憐憫時,祂就垂憐他們,賜下恩典給這些在受苦中的人民。這樣看來,上帝是個既有懲罰,也有憐憫的上帝。
我們也可以用另一個方式來看上帝的特質,上帝將祂的公義用在人類的社會生活和工作中,讓人類社會因為上帝的公義彰顯出來,使人的世界更美好,生命活得更有尊嚴。因此,對於邪惡的行為,要給予打擊,而對於善行,要給予鼓舞。這就是為甚麼我們常在先知作品中,讀到先知們對那些作惡、欺詐貧窮人的有權勢者,都會發出嚴厲的怒吼聲音,這是先知替受冤屈者伸張上帝公義的方式。他們是站在軟弱者的一邊,也可以說是創造萬物的上帝的另一個特性—與弱者在一起。
在前一講,我提過先知阿摩司清楚地說,在北國以色列人民,之所以會覺得生命飢渴,並不是因為找不到水喝,也不是沒有食物可吃,而是「因為聽不到上主的話」。這樣的說法,對於耶羅波安二世統治下的北國以色列富裕社會來說,簡直就是極大的對比和諷刺。我也說過,在耶羅波安二世統治下,人民富裕到可以睡在象牙床上,也可以吃烤乳牛、羊,以及擦最上等的香水。甚至婦女是生活過得有如「巴珊的母牛」一樣,既肥胖又妖豔,人見人愛。但即使是這樣,人內心的生命還是孤獨、無力,缺少「生之勇氣」。更糟糕的是,人民並沒有因為這樣富裕的物質生活,以及當時軍事武力的強悍,使國家存在永不敗壞的基礎上,相反的,在先知阿摩司的預言中,北國以色列是將在很快的時間內崩潰。國家會被分裂、摧毀,人民將被俘虜去當奴隸。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先知阿摩司給我們一個非常清楚的答案:因為沒有上帝的話。所謂「聽不到上帝的話」,並不是說上帝沒有講,也不是沒有人傳講。有,只因人的心硬,聽不下上帝的話,這才是真正的問題。先知以賽亞為此得到上帝的話說:「讓這些人頭腦糊塗,耳朵重聽,眼目昏花,以至於看不見,聽不懂,想不通;否則,他們就會回心轉意歸向我,而得到醫治。」(以賽亞書六:10)
聽上帝的話,這是非常重要的功課啊,特別是對今天台灣的基督徒來說,這樣的信仰功課更重要。因為今天台灣社會的景況和先知阿摩司的時代,也就是在國王耶羅波安二世統治下的北國以色列之社會情形很相像、接近。如果我們沒有從聖經學習到上帝的話的教訓,有一天我們也會遇到主前七二一年北國以色列淪亡在亞述帝國的慘痛結果。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經文的內容:
第一至四節:我看見主站在祭壇的旁邊;他說:「我要錘擊聖殿的棟樑,使整個屋倒塌下來,打碎每個人的頭。我要用刀劍殺死其餘的人,一個也不能免,一個也逃不掉。哪怕他們挖了地洞,鑽進陰間,我也要把他們抓出來!哪怕他們爬上天,我也要把他們拉下來!哪怕他們逃到迦密山山頂,我也要去搜索,把他們找出來!哪怕他們藏在海底,我也要叫海怪吞吃他們!哪怕他們已經被擄了,我也要叫敵人處死他們!我已經決定要消滅他們,不幫助他們。」
這是先知阿摩司看到的新異象,也是此書的第五個異象,提到上帝將對以色列國展開連串的懲罰。
祭壇,這是敬拜上帝的地方。我們不清楚這個祭壇是指以色列人民在伯特利敬拜的聖殿裡之祭壇,或是在別是巴、吉甲(五:5)等地的聖殿祭壇。不過,上帝會出現在聖殿的祭壇邊,已經可以看出上帝要對那些以為只要有敬拜,就會得到平安的以色列人民發出烈怒。就像前面說過的,他們在敬拜時唱出動人的歌聲、奏出好聽的曲子、獻上最好的祭品,但這些卻都和他們平時搾壓貧困人民所得到的財富有關。因此,上帝要把他們從這些以敬拜當作偽裝的信仰行為中毀滅。
看,上帝要用錘擊聖殿的棟樑,這表示將拆毀整座聖殿,因為棟樑受到那樣嚴厲的打擊,必定會毀壞。第一節說聖殿的毀壞必定使所有在聖殿裡的每一個人都無法倖免。這讓我們看到,聖殿原本是人與上帝最親近的地方,是人在敬拜、歌頌上帝的地點,現在卻變成了上帝和人「敵對」的地方。原本聖殿中的「祭壇」是可以使死刑犯得到免刑、赦罪的惟一地點(出埃及記廿一:12—14,列王記上一:49—53),因為祭壇的四邊有凸起的角,上塗有獻牲畜的血(出埃及記廿九:12),用以表示贖罪的意思。
第二至四節讓我們看到基督教信仰很重要的認知:上帝是無所不在的上帝。這和一般民間宗教信仰差距極大,因為民間宗教信仰的神明,通常是只管特定的地區,或是專門主管某一部門。例如在台灣可以看到的民間宗教信仰,有專門主管生育的「註生娘娘」,主管典試的「文昌君」,有專門管理土地的神明「土地公」,山有山神,河川有它的神明,地獄有閻羅王,天上有天公等等,這些都是民間宗教信仰的特色。但是,基督教的信仰說的不是這樣,基督教信仰的上帝,是創造宇宙萬物的神,是管理萬有的主宰,天地和一切萬物都屬於祂,是祂所管理。因此,這三節經文告訴我們,上帝一出手懲罰背叛的以色列人民,即使他們是逃到「陰間」,或是到了天上,深海的地方,或是高山的山頂,就算是被別國俘虜了,都無法脫離上帝的手。詩篇的詩人這樣寫著:
「我往哪裡去才能躲開你呢?
我到哪裡去才能逃避你呢?
我上了天,你一定在那裡;
我潛伏陰間,你也在那裡。
我縱使飛往日出的東方,
或住在西方的海極,
你一定在那裡帶領我;
你會在那裡幫助我。
我可以要求黑暗遮蔽我
或要求周圍的亮光變成黑暗;
但對你來說,黑暗不算黑暗,
黑暗跟白晝一樣光亮。
黑暗和光明都是一樣。」(詩篇一三九:7—12)
第二節的「陰間」,這是以色列人宇宙觀中的「地獄」,是地底下的世界,是那些沒有得救的人居住的場所,在那兒是痛苦的(請參考路加福音十六:19—31)。
第三節的「迦密山」,這是巴勒斯坦的一座山脈,海拔約有一千七百公尺高。整座山都長滿了叢林,且有許多天然的洞穴,是隱藏最好的地點,因為叢林密佈,不易尋找得到,或是被人發現。但是,就像詩人所說的,在上帝眼中「黑暗和光明都是一樣」。
這節也說到「海底」和「海怪」,以色列人因為是遊牧民族出身,因此,對於海的觀念很特別,一直認為海是屬於魔鬼、撒但的居所。啟示錄的作者說「新天新地」來臨時,以前的「海」就消失了(啟示錄廿一:1)。「海怪」,在和合本用「蛇」,是指海底的蛇。原本「蛇」在以色列人傳統了解中也是極為邪惡的代表,創世記第三章就是用「蛇」代表著那引誘人犯罪的力量。
第四節是很值得注意的一節,這一節讓我們了解到,上帝不只是以色列人民的上帝,也是以色列民族以外族群的上帝。雖然以色列人民終將遭到敵人打敗,並且被俘虜去當奴隸。但是,對上帝來說,並沒有國界、地理上的差異,因為上帝是萬國的上帝,是人類共同的上帝,因為人是從上帝創造的。如果上帝決定消滅一個族群,即使這個民族被敵人俘虜去了,也一樣難逃滅亡的後果。
第五至六節:至高的上主—萬軍的統帥一碰地,
大地就融化;
地上的居民都哀號,
大地像尼羅河的潮水漲落。
上主在天上建造居所,
以穹蒼覆蓋大地。
他吩咐海洋的水
傾倒在地上。
他的名叫耶和華。
這是一首詩歌,是歌頌上帝的詩歌,先知阿摩司用這首讚美詩歌,為的是要強化前面第一至四節所說的,上帝的能力是及於宇宙、世界的每個角落,就像第四章十三節的詩歌所說的:
「上帝造山也造風,
把自己的旨意告訴人;
他轉白晝為黑夜,
統御治理普天下。
他的名是耶和華—萬軍的統帥上帝。」
這就是基督教在見證的上帝,祂是一切萬物的創造者,因此,如果祂一伸手懲罰人,沒有人能夠承受得了。如果祂要審判人,人無處可逃。
第七至十節:上主說:「以色列人哪,我關心古實人,正像我關心你們一樣。我領非利士人出迦斐託,領敘利亞人出吉珥,正像我從埃及把你們領出來一樣。我—至高的上主瞪著眼看這罪大惡極的以色列國。我要從地面上把它除去,但是我不會把雅各的後代全都消滅。
「我要發命令把以色列人放進篩子裡,在列國中篩,把敗類全部篩掉。在我的子民當中,那些說『苦難不至於臨到我們『的罪人,都要在刀劍下死亡。」
從這段經文,我們看到先知阿摩司要表達一個基本信念:上帝是萬國、萬民的上帝,在上帝的眼中,沒一個族群是可以特別的,或是犯罪可以免遭懲罰的。先知阿摩司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說法,是因為長久以來,以色列人民一直認為他們就是上帝特別揀選的族群,因為他們的祖先和上帝之間訂有生命之約,是其他民族所沒有的,因此就很驕傲起來,自己認為可以享有特權。確實不錯,就是因為以色列人的祖先和上帝之間立有生命之約,因此,上帝才把以色列民族從苦難中,用全能的手把他們從埃及帝國拯救出來。但是,這並不表示他們就享有特權,可以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地犯罪啊。上帝確實有賜給他們特別的恩典,為的是要使他們成為萬國萬民得到上帝賜福的媒介(參考創世記十二:2—3),而不是讓他們帶頭去犯罪(阿摩司書三:2)。
第八節「我不會把雅各的後代全部都消滅」這句話,意思是上帝還是為雅各的後裔留下恩典,雖然有懲罰,但還是留了「餘民」。這種「餘民」的看法,在其他先知的信息中也常出現(列王記下十九:4、30—31,以賽亞書十一:11、卅七:4,耶利米書廿三:3,彌迦書七:18)。
第九節提到「篩子」,這原本是以色列人民用來篩麥子用的農具,但是現在上帝要用它來篩以色列人民,這也表示審判即將來臨的意思,因此將會有分門別類,讓壞的去除,好的可以收留起來,正如耶穌的比喻中天國的意義(請參考馬太福音十三:47—50)。
第十一至十五節:上主說:「有一天,我要重建大衛那破碎了的王國。我要修補它的城牆;我要重新建造,造得跟從前的完全一樣,使以色列人能征討殘存的以東人,收復屬於我的失地。」這話是要使這一切事成就的上主說的。
上主說:
那日子快要到了,
五穀生長,收割都來不及;
葡萄成熟,釀酒都來不及。
大山滴流美酒,漫過了小山丘。
我要領我的以色列民回歸故土;
他們要重建破碎的城市,
永久住在那裡;
他們要重新開墾葡萄園,
喝自己所釀的酒;
他們要重新經營園圃,
吃其中出產的果實。
我要把我子民種植在我賜給他們的土地上;
他們絕不會再被人連根拔起。
上主—你們的上帝這樣宣佈了。
這是一段「盼望」的預言,如同我在前面說過的,先知信息中的特色就是對於未來有盼望,這種盼望是在懲罰之後接續來到,因為上帝垂憐那些剩下的「餘民」,他們在困苦中掙扎,且改進了以前的錯誤,並願意接受上帝僕人的勸導,因此上帝施恩典的手,扶持祂的子民。
第十一節和第一節是相對句;這節說上帝要「重建大衛那破碎了的全國」(請比較和合本用「大衛倒塌的帳幕」),也要「修補它的城牆」,第一節則是說上帝「要用錘擊聖殿的棟樑,使整個屋倒塌下來」。在以色列人的觀念中,聖殿的倒塌,象徵著國家的滅亡,因為聖殿所代表的是,國家最後的堡壘,這可以從先知耶利米的書中出現當時南國猶大人民所說的話看出這種觀念:「我們很安全,這是上主的聖殿;這是上主讀聖殿;這是上主的聖殿!」(耶利米書七:4)當他們在說聖殿很安全的時候,其實是他們已經走投無路,且是除了聖殿這道最後的防線尚未被攻破外,其他的地方都已經陸續淪陷了。因此,當上帝說要重建大衛的王國,以及修補它城牆的時候,意思很清楚是要使以色列人民得到復興的機會。
第十三節又說到「那日子」,在前面所講過的「那日子」都是指著上帝發怒、生氣的日子,也是懲罰的日子。但是現在「那日子」不再是這樣,而是個希望的日子,是個生命重新再造的日子,充滿著生命的活力。看,收割、釀酒都會來不及,意思是非常好的豐收,且是好到此季收成的穀子尚未曬乾收入倉庫中,下一季的麥子又要收割了。
第十四節可以比較第五章十一節;這裡說以色列人民在「那日子」來臨時,會有永久的家園可以居住,也要喝自己釀的酒。在第五章十一節則說他們「絕不能住在自己用石頭建造的樓房,也不能喝自己美好的葡萄園所釀製的酒」,這是明顯的對比,懲罰與祝福之間的差別。
將第十五節和第七章十一節比較,可以看出是相對句;這裡說以色列人民將不再成為亡國者,或是被俘虜到外國去當奴隸,而第七章十一節曾預言他們將會被「趕出本土,流亡國外」。換句話說,在上帝的憐憫下,以色列人民將可以重新開始定居生活,且能安居樂業,可以安心種植,且有收成。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章經文帶來的信息:
一、上帝是無所不在的上帝,祂深深地知道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我們所行所言的一切,祂都會審判。
我們讀阿摩司書到這裡已經全部結束,先知阿摩司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的信息,上帝一定會追討人一切所犯的罪過。因為上帝是審判的上帝,祂必定會為受冤屈的人伸冤,也會懲罰人所做的罪惡。箴言有這樣的話:「不可自行報仇,要信靠上主,他必為你伸冤。」(二十:22)使徒保羅也說:「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馬書十二:19)
另一方面,也是在這一章經文的開始,先知阿摩司告訴我們,上帝是個無所不在的上帝,不論人用甚麼樣的方法想要躲藏起來,上帝都不會輕易放過,這是很重要的信仰認識。千萬不要以台灣民間宗教的信仰認識看基督教,以為上帝不知道。不是這樣,一定要認識清楚,我們的上帝是無所不在的上帝。先知耶利米傳出上帝的話這樣說:
「我是無所不在的上帝。沒有人能躲避我,使我看不見他。難道你不曉得無論天地的哪一角落我都在嗎?」(廿三:23—24)
把這樣的信仰觀念用在我們生活中,就會清楚知道信仰和生活是不能分開的,因為上帝在看我們怎樣把信仰落實在生活中。如果我們不能這樣,那表示在信仰中,我們的是把上帝「關」在某一個地方,祂看不到我們所做的事,這樣的想法和了解是極大的錯誤!因為上帝是一切生命的源頭,祂深深知道我們的心思意念,也知道我們的所行所為。就如同聖經希伯來書的作者說的:「沒有一件事能向上帝隱瞞;一切被造的都赤裸裸地暴露在他眼前。我們都必須向他交帳。」(四:13)讓我們隨時隨地反省要怎樣向上帝交帳,這是很重要的一個信仰課題,因為有這麼一天,我們都要面對上帝的審判。
二、只有聽從上帝的話,才能得到生命重新再造的盼望。
先知阿摩司雖然提出很嚴苛的信息,為的是要讓以色列人民知道及時悔改,好讓上帝改變憤怒的心,而能重新施恩給以色列人民,好使他們成為新造的子民,使他們不再成為流亡各地的民族。
非常可惜的是,雖然先知阿摩司用這樣嚴苛的話語提出警告,但是想聽的人還是很少,甚至連祭司亞瑪謝也阻擋先知阿摩司傳上帝的話語,結果在主前七二一年,國家被亞述帝國毀滅,人民被俘虜到亞述去當奴隸(參考列王記下十七:5—6)。列王記的作者曾寫下這樣的記錄說:
「上主曾經差遣他的先知先見去警告以色列和猶大說:『要離棄你們的惡行,遵守我的誡命,就是我給你們祖先的法律和我藉我僕人—先知們傳給你們的法律。』但他們不肯聽從;他們像他們的祖先一樣頑固,不信靠上主—他們的上帝。………他們隨從耶羅波安,不斷重複地他所犯的罪,直到上主從自己面前驅逐他們,正如他先前藉他僕人—先知們所警告的一樣。於是以色列人民被擄到亞述,一直住在那裡。」(列王記下十七:13—23)
看吧,聽上帝忠實僕人所傳達的信息是多麼重要啊,因為上帝的話才是使人走上正途的準則。
先知阿摩司最後曾對北國以色列提出一個新的盼望—有一天,上帝將重建他們的國家,使他們不再流亡國外。但是,請注意,這樣的盼望也有一個基本的前提,就是聽從上帝的話,遵照上帝的話去實踐。如果沒有如此的前提,又怎能得到這樣的盼望呢?不能!同樣的,今天的基督徒應該好好重新思考這樣的問題:我用多少心思在了解上帝的話語?我是否真正確實地將上帝的話語落實在每天的生活、工作中?如果沒有這樣的反省,和認真的態度實踐上帝的話語,我們要期盼生命的再造是不可能的。惟有先落實上帝的話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以上帝的話作為指標,這樣在我們的生命裡必定會產生一股新的生命力,則使徒保羅所說的「成為新造的人」就離我們不遠,近在眼前了。
(講於一九九九年三月廿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