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神明多,但沒有拯救
作者: 盧俊義牧師 日期: 2011-03-08 22:40
經文:耶利米書十一:1—23
從第十一章到十二章六節,這段篇幅是與約西亞的宗教改革運動有關;然後第十二章七至十七節則是一篇有關猶大被巴比倫帝國蹂躪的一首哀歌。
我們可以從先知的文獻中看到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一再地提出警告,而且警告的內容是很清楚,絕對不含糊。這也可以讓我們看到先知運動之所以會很痛苦,原因就在這裡,因為真正的先知是不會考慮到人情等所謂的世俗上關係,他們所優先考慮的就是上帝的旨意和信息。這一點可以說是先知運動中最為重要的。我們可以從現在所讀的這一章經文看出,先知耶利米就是因為這樣,連自己的生命也被威脅而有危險。我們也在這一章中看到,先知耶利米以非常清楚的口氣說出當時猶大的情況,指出猶大的罪惡之嚴重。這些話對統治者來說,聽了一定會感受到相當的不舒服。但是,因為先知就是上帝的代言人,必須以上帝要他傳達的信息看為是生命的基礎,沒有這樣的基本理念,就不可能作為一個真正是上帝所喜悅的先知。如果有人說自己是上帝的代言者,卻是非常的世故,很會講究人情,或是考慮人際關係,這樣的人不可能會是真正的先知。
另外一點,在先知運動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就是提起以色列人民與上帝之間的約的重要性;這約不單是在他們祖先時代與上帝所立的,且是在他們自己的時代,他們也曾經宣誓過要代代子孫都持守所立的約,特別是從大衛王以來,他們一再在標榜著是持續大衛王朝的精神,但是,大衛王最重要的精神則是堅守與上帝之間約的關係啊。我們可以這樣說:以色列人民的後代看到的是大衛王在政治、軍事、經濟上的容華、堅強、富貴,卻忘了大衛王精神最重要的敬虔信仰,對上帝忠實的心,這一點他們疏忽了,且更嚴重的乃是與這個精神背道而行,因為他們竟然沒有繼續對耶和華上帝忠實,而是去敬拜偶像神明。這就是先知運動一再提起以色列人民的問題:違背了與上帝之間所立的約。我們現在所讀的這章經文裡,先知耶利米就很清楚地提到有關這方面的問題。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的經文內容:
第一至五節:
1上主對我說:2「你要聽清楚這約的內容,然後向猶大和耶路撒冷人宣佈:3我—上主、以色列的上帝這樣說:誰不遵行這約,誰就受詛咒。4我從埃及,從那燃燒著的火爐中把他們的祖先帶出來時,我與他們立了這約。我要他們服從我,遵守我的命令。我告訴他們,他們若服從我就是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上帝。5這樣,我就實現我對他們的祖先所發的誓,把他們現在居住流奶與蜜這肥沃的土地賜給他們。」我回答:「是的,上主。」
在第一節再次提到「你要聽清楚這約的內容」,這跟前一講(第十章)我說過先知運動中最典型的句子「你們要留意上主的話」,或「你們要聽耶和華對你們所說的話」這樣的句型是一樣的。這裡用「你要聽清楚」,已經很明白說出一個重要的信息:上帝的話一定不要輕視,要好好銘記在心。而在這裡特別提起以色列人民要聽清楚的乃是「約」的事。
「約」,這裡所指的乃是和上帝之間的約,這約不是指他們的祖先在曠野時代與上帝所立的約,也不是大衛王與上帝之間那種親密不可分的約,而是他們的時代,就是約西亞王在聖殿裡發現了「法律書」時候,他們自己親自對上帝再次所立的約。約西亞時代,也就是在主前六二一年時,因為在整修耶路撒冷聖殿發現有法律書(列王紀下廿二:3—10);這法律書是申命記的主要內容。根據列王紀的記載,因為發現這部重要文獻,使約西亞王以敬虔、悔改的心,帶領全國的領袖和人民一起在聖殿裡,再次表明他們願意遵守與上帝之間所立的約。列王紀的作者描述了當時的情形說:
「約西亞王召集猶大和耶路撒冷所有的領袖,一起到聖殿去。還有祭司、先知,和所有的人民,無論貧富,也都到了聖殿。王在他們面前高聲宣讀那在聖殿裡發現的約書。王站在大柱旁邊,向上主立約,要聽從他,一心一意遵守他的法律誡命,並實行約書上所規定的命令。所有的人民都答應遵守這約。」(列王紀下廿三:1—3)
看,作者說不只是約西亞王一個人而已,而是「所有人民都答應遵守這約」。既然是人民自己有過這樣的立約,就應該遵守才對,因此,先知耶利米傳出上帝的話語說:「誰不遵行這約,誰就受咒詛。」這樣的語句在申命記中也出現:「不遵守上帝法律和教訓的,要受上帝咒語。」(申命記廿七:26)
第四節提起在埃及的歷史境遇,這也是先知運動中的一個主題,讓以色列人民時時刻刻記得他們的歷史經驗,以及上帝在他們的歷史中如何為他們民族的生存所做的一切拯救之愛。同樣的,第四節的話也出現在申命記中:「你們是上主從埃及、從熾烈的火爐裡搶救出來的。他領你們出來,要你們作他自己的子民,就像今天這樣。」(申命記四:20)無論是此處耶利米書所用的「燃燒的火爐中」,或是申命記裡所用的「熾烈的火爐」,都是在形容以色列人民在埃及生活的景況確實是非常艱困。在那種慘痛的生活中,上帝伸出了祂拯救的手將以色列人民帶領出來。也許是因為先知耶利米傳出的信息在申命記派的作品中頗有類似之處,因此,有人說先知耶利米的作品深受申命記派作者的影響。
第五節先知耶利米回答的話:「是的,上主。」(和合本用「耶和華啊,阿們。」台語聖經亦同。)這是原本以色列人民在表明他們確實是用誠心誠意的態度在立約最典型的語句,為的是說明他們實在是沒有欺騙的心。在申命記第廿七章十五至廿六節中,可以看到以色列人民在回答他們對立約真實的態度時,就是用「阿們」這樣的話回答。這一節也同時說出了上帝確實是個守約的上帝;祂早在出埃及的運動中就說過的話,一直到今天(現代中文譯本用「現在」,和合本用「正如今日一樣」,語句上和申命記的「就像今天這樣」相同),上帝都沒有改變祂所說過的話,與以色列人民所立過的約,祂持續守著這約。
第六至八節:
6接著,上主又對我說:「你要走遍猶大各城鎮和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向人民宣佈這約,使他們明白內容,服從這約的規定。7自從我把他們的祖先帶出埃及那一天,我一再勸告他們服從我,8他們總是不聽,也不理會,反而受自己那頑固邪惡的心思所控制。我要他們遵守這約,但是他們拒絕了。所以我照這約的規定懲罰他們。」
我們看到先知耶利米傳出上帝的信息裡,一再重複的一件事,就是要以色列人民守著與上帝所立的約,因為守約乃是得到上帝眷顧的保證;相反的,違背所立的約就是為自己帶來災難。
第六節的「你要走遍猶大各城鎮和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向人民宣佈這約,使他們明白內容,服從這約的規定」句子,可以和第五章一節的「耶路撒冷人哪,走遍你們的大街小巷!到處詳細觀察!到市場上搜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正直忠誠的人」句子相對照;前句說出信息確實已經傳出,上帝不是無緣無故的在生氣,而是細膩到大街小巷都走遍了,警告的話也傳出了。而且是所有猶大城鎮的大街小巷都走過了。後句雖然只有提出耶路撒冷,但是我們知道該城是以色列人民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是耶和華信仰的中心,如果連這樣的中心都找不到一個正直忠誠的人,那其他地方又將如何呢?但是也在這個第六節,讓我們知道約西亞王的改革運動不是只在某一地點,或是在某一城鎮,而是全國各地都在進行宗教改革的大業。進行這項改革工作確實花費很大的精力,因為「約西亞召集猶大和耶路撒冷所有的領袖」,以及所有的「祭司、先知」(列王紀下廿三:1)出去進行改革的工作。我們在列王紀下第廿三章十三至二十節的資料中看到,約西亞王確實很認真在執行淨化宗教信仰的命令。
第九至十七節:
9上主又對我說:「猶大和耶路撒冷人陰謀背叛我。10他們又犯祖先所犯的罪,不聽從我的話,去拜別的神明。以色列和猶大都破壞了我與他們祖先立的約。11所以,我—上主這樣警告他們:我要毀滅他們,他們無法逃脫。他們向我哀求,我不聽。12那時候,猶大和耶路撒冷人要轉向他們供奉過的神明,向它們哀求。但是那些神明絕不能救他們脫離這災難。13猶大人的神明跟他們的城鎮一樣多;耶路撒冷人為那可恥的巴力所造的祭壇也跟他們的街道一樣多。14耶利米呀,你不要替他們哀求,不要向我祈禱。他們遭難的時候向我求助,我也不聽。」
15上主說:「我所愛的子民既然罪大惡極,還有甚麼權利到我的聖殿來呢?他們以為許願、獻牲祭就能消災嗎?他們以為這樣做就能快樂嗎?16我曾經稱他們為枝葉茂盛、果實纍纍的好橄欖樹,但現在我要像閃電一樣燒光它的葉子,折斷它的枝子。
17「我—上主、萬軍的統帥栽種了以色列和猶大,但現在我要降災難給他們。他們作惡,自己招惹了這災禍;他們向巴力獻牲祭,激怒了我。」
這一段應該是在約西亞王去世後,約雅敬接續當猶大王的情景;在約西亞時代,曾經努力進行宗教改革的工作,我們在前面已經提起列王紀下第廿三章很詳細描述他改革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將全國各地所有的偶像神明,以及異教的祭壇都摧毀殆盡,他這種嚴厲進行的掃蕩,頗獲先知耶利米的讚賞。先知耶利米就曾這樣說過約西亞王:「他始終秉公行義;他所做的一切都亨通。他為窮苦無助的人伸冤;他一切都很順利。這是表示他認識上主。」(耶利米書廿二:15—16)但是在約西亞去世後,約雅敬執政時馬上就改變了他父親約西亞所做的改革,將原本已經摧毀的異教祭壇再次重建起來,並且帶頭帶領人民去敬拜這些偶像神明。會造成這樣快改變的原因,史家有幾個說法,其中之一就是認為約西亞的改革並沒有長久,也就是只進行在表層而已,並沒有真正的落實到根部的改革。另外一點,就是當時雖然約西亞王很努力在進行改革,但是在暗中也有一股反對力量在伺機而動。當約西亞去世時,使他們得到了機會,不但將他們原先跟約西亞在耶路撒冷聖殿所作的誓約都忘得一乾二淨,還快速地回復到原有的偶像神明的敬拜。我們看到接續約西亞王位的約哈斯,雖然任期只有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可是他卻在這三個月時間內,就把他父親所進行的所有改革工作給全部摧毀了,我們看列王紀的作者用很簡單的一句話就形容出這種背叛信仰的結果:「約哈斯仿效他祖先的壞榜樣,做了上主看為邪惡的事。」(列王紀下廿三:32)現在史家也用這樣的一句話來形容說:「約雅敬仿效他祖先的壞榜樣,做了上主看為邪惡的事。」(列王紀下廿三:37)在所有祖先中,恐怕要以瑪拿西王的情況最為嚴重,列王紀的作者用這樣的話形容他說:「瑪拿西殺了許多無辜的人民,使耶路撒冷的街道流滿了血;他又領猶大人民拜偶像,使他們做上主看為邪惡的事。」(列王紀下廿一:16)然後又說:「上主因瑪拿西王所做的事而對猶大所發的烈怒到現在還沒有止息。」(列王紀下廿三:26)史家們常用這句話來形容那些離經背道的君王們,就是如此惹起耶和華上帝的生氣(列王紀下十五:9、16、廿四:9、19)。
第十三節「猶大人的神明跟他們的城鎮一樣多;……祭壇跟他們的街道一樣多」,這句話比較第七章十七節,所形容的景況一樣。先知的這句話用來形容台灣社會是最為適當不過了。但是我們知道,神明多,並不表示很有信仰,反而是信得很糊塗、很爛。
第十四節跟第七章十六節一樣,在說明上帝的生氣已經達到最高點。
第十五節說出以色列人民在信仰上已經墮落到分不清楚到底他們所信仰的神是誰了!看,他們除了敬拜偶像神明外,也繼續在耶路撒冷聖殿中獻祭,說是要獻給耶和華上帝的,但他們卻是在聖殿中擺上偶像神明啊,這樣他們在祭壇上所做的獻祭,是為誰呢?先知耶利米說出了信仰上的最大危險,就是人總以為「許願、獻牲祭就能消災」的觀點,這種信仰上的反省與批判,不只在先知耶利米的言論中出現,也出現在其他的先知文獻中(阿摩司書五:21—23,彌迦書六:6—7),連大衛王的懺悔詩中也提出這種反省的看法(詩篇五十一:16)。我們可以這樣說:先知文獻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出信仰最重要的態度:不是在獻祭,乃是在心靈上的革新,使人實實在在、忠心地敬拜上帝,唯獨上帝是主。這也是申命記第六章五節所說:「你們要全心、全情、全力愛上主—你們的上帝。」這種信仰上的反省,對生活在今天台灣社會的人民來說應該有特別意義才對。
第十六節「他們為枝葉茂盛、果實纍纍的好橄欖樹」這一節,可以用來比較第二章廿一節,上帝原本栽種以色列如同是:「像栽種特選的果樹,用的是最好的葡萄種。」橄欖樹和葡萄樹,以及石榴都是巴勒斯坦地方最為出名的果樹,常被用來形容以色列民族。
第十八至廿三節:18上主把敵人陰謀殺害我的事告訴我。19我像一隻馴良的小羊被拉到屠宰場,卻不曉得他們的陰謀。他們說:「趁著這樹茂盛的時候把它砍掉。來吧,我們把他殺了,使他的名不再被記念!」
20於是我禱告說:「上主—萬軍的統帥啊,你是公正的審判官;你鑒察人的心思意念。我把我的案情交在你手中;求你讓我看見你替我伸冤。」
21亞拿突人要殺害我,他們威脅我,不准我繼續宣揚上主的信息,如果我不聽,他們就殺我。22所以上主、萬軍的統帥這樣說:「我要懲罰他們!他們的年輕人要橫屍沙場;他們的兒童要餓死街頭。23我已經選定時間要使亞拿突人滅亡。那時,沒有人能倖免。」
第十八節可以說是跟第九節相對應,因為陰謀背叛上帝的人,必會對上帝的僕人進行反撲的行為;先知耶利米既然是上帝的僕人,以色列人民想背叛上帝,必然會以謀害上帝僕人來代表他們對上帝拒絕的態度。這一節也可以跟第十二章六節一起連結來看;那些想要謀害先知耶利米的人,不只是一般王公貴族,而且是連先知耶利米的家族、親人也參與有分。先知耶利米之所以會知道有人想要謀害他,乃是因為他是來自上帝的僕人,上帝會特別啟示他得知此事,就像耶穌基督也從上帝那兒得知有人想要謀害他一樣。
第二十節的經文內容也出現在第二十章十二節,上帝是鑒察人內心的上帝。先知耶利米這樣說:「上主探索人心,察驗人的肺腑。」(耶利米書十七:10)上帝是公義的上帝,祂必會按照人所作的一切事來審判人。
第廿一節「亞拿突」,這是先知耶利米的故鄉(耶利米書一:1)。先知耶利米自己的鄉親想殺害他,這跟路加筆下的拿撒勒人拒絕耶穌基督時,「把他拉到城外,帶他到山崖上(他們的城建造在山上),要把他推下去。」(路加福音四:29)是同樣的情形。耶穌基督曾經很感慨地說:「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馬太福音十:36)
為甚麼亞拿突人會想殺害先知耶利米?很可能就是因為先知耶利米曾大力支持過約西亞王進行宗教改革,而在他的故鄉有人因為這件改革運動使一些人感到不滿,更可能因為此次的宗教改革使他們在財產上有重大的損失,因為先知耶利米曾說過他們都在「貪圖不義之財」(耶利米書六:13、八:10)。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章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真實的信仰不是用錢買來的,真實的信仰乃是從內心的反省開始。
我們看到先知耶利米傳出上帝的話,在譴責當時的猶大人民最大的問題,乃是:「他們以為許願、獻牲祭就能消災。」我們看到在先知運動中,就是一再譴責人民有這樣愚蠢的信仰態度,總以為信仰可以靠獻祭來「迷惑」、「賄賂」上帝,以牟取上帝的恩典,這是非常荒謬的想法!
其實不是只有聖經時代的人民才這樣,就是在今天,我們不也常常看到咱台灣人民也是一樣嗎?看最近(一九九七年三月廿二至廿八日)來台灣訪問的西藏宗教領袖達賴喇嘛,有許多民眾就是以為他可以神化人的生命—灌頂,因此為了得到達賴喇嘛灌頂,就傳出要參加的人必須出錢五十萬才能得到這樣的機會。雖然後來被主辦單位中國佛教會所否認,但我相信民間在傳述這樣的話,並非虛傳,乃是因為許多人都想用錢來買這份神功,並非達賴喇嘛有神力,而是人把他神化了。雖然他一再告訴我們他不是神,但是不只是西藏人,就是台灣人也是有許多人寧願相信他是神,否則他們不會這樣為了要得到灌頂,願意出這樣的錢,這是很危險的認知,而我懷疑其中有些人專門藉著宗教領導人的名義在做販賣這種「神功」的生意。我們從去年(一九九六年)九月發生中台禪寺的事件以來,接連許多宗教案件發生—宋七力事件、妙天禪寺事件、青海無上師事件等等,這些都與斂財的行為有關。會有這樣的事件發生,乃是因為咱台灣人民犯了一個大忌,以為神的恩典可以用金錢換取得到,才會使得一些神棍有騙取錢財的機會,得以趁虛而入。
這種情形在基督教會裡也有發生,甚至我擔心有越來越多這種現象出來;我們看到那些預言「一九九五年閏八月」的人,就是有人打著上帝的名號騙信徒的錢財到外國去;我們也看到有人利用所謂的「聖靈」的名義,騙取會友的錢,說甚麼上帝要信徒買進口車給他用;也有許多信徒以為奉獻給教會越多錢,上帝的恩典會越多,其實,這種想法和觀念都是嚴重錯誤的信仰。教會固然需要會友奉獻來支持,才能在事工上順利推行,但若是為了要得到上帝的恩典,而用奉獻金錢的方式,那是很要不得的想法。因為聖經給我們的認識: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來自上帝的恩賜,我們的奉獻只是在表達對上帝恩賜的一點點感恩而已,並且用這種奉獻來推動福音事工,好使更多人體驗到上帝拯救的愛。如果有人藉著奉獻在圖利自己,或是自己的教會,那是非常錯誤的行為。聖經清楚地告訴我們,人唯一可以得到上帝恩典的方式,就是謙卑地承認我們的罪,沒有其他捷徑可循。信耶穌基督的人就是在享受上帝恩典的人,有義務和責任奉獻金錢、時間和才情來參與推動福音事工。奉獻應該是信仰上的義務和責任,而不是用來作為換取上帝恩典的條件。
因此,學習一顆不帶功利(為換取某種利益)的純潔之心回到上帝的面前,尋求祂的赦免,這才是真正的信仰態度。
二、基督教的信仰最重視約的精神和實踐。
我們看到先知耶利米傳出的信息中,一再提起以色列人民和上帝之間的「約」的關係,特別是他所提及的「約」,並不是指他們祖先與上帝所立的「約」,而是他們親自在約西亞王帶領下,在耶路撒冷聖殿與上帝所立的「約」。因此,如果以色列人民對他們自己所立的「約」都那樣的輕視,那又將如何說明他們是上帝選民的意義?又將用怎樣的態度向上帝控訴敵人來侵犯他們呢?聖經的作者一再向我們表明一件重要的認識:上帝乃是個守約的上帝,祂必定堅持祂與人所立的「約」,永不改變。
如果有人問我們說:基督教是個怎樣的宗教?我想我們可以很清楚地告訴問這問題的人說:基督教乃是一個講「約」的宗教。看,我們的聖經就稱作:新約、舊約。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整本聖經都是在說人與上帝之間所立的「約」的關係。因此,對與上帝所立的「約」忠實,對「約」盡忠,實實在在地遵照我們與上帝所立的「約」去行,將這「約」實踐出來,這就是基督教信仰所要求的。
今天的基督徒青年離婚率越來越高,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很少注意到他們當年結婚時立「約」的意義,或是對所立的「約」的執著和努力,他們可能已經忘了在他們的誓約中也有上帝在他們所立的「約」裡。我常常看到很多青年只在意結婚禮拜中的花俏,例如有誰來唱祝歌?有哪一位牧師可以來證婚、講祝福的話、祝禱?這些其實都與「約」不一定有關係,他們很重視這些排場的禮儀或是人情,但是對怎樣將「約」守住,能夠堅持下去,卻很少用時間去思考和討論,多可惜啊!
同樣的,今天的信徒也越來越對受洗時的「誓約」觀念模糊起來,只因為要加入成為會員而受洗,而將受洗時在信仰上所要見證的意義給疏忽了!這是造成今天教會越來越多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甚至聽到有的教會因為有人想「競選」長老、執事,而大肆鼓勵親朋好友趕快受洗,好爭取選票的;也有聽說過有些牧師為了續任而鼓勵人受洗的,這樣的行為都是對基督教信仰上誓約的一種污衊,很沒有見證!
我們應該有一種認識:基督教在說的「約」,無論是甚麼樣的「約」,包括婚姻、任職時的就任誓約等,都是一種生命上的「約」,絕對不要馬虎,也不要因為某種利益而行,而是要將之看成是一種生命的奉獻才對。
三、神明多多,只是凸顯出人心靈的空虛,對生命的更新和得拯救並沒有意義或功效。
在先知耶利米傳出上帝的信息裡,其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指責,就是以色列人民背棄了獨一的上帝耶和華這位拯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的上帝,反而去敬拜那些他們用手所造出來的神,而且是大街小巷都充滿了這些神祉。看,先知耶利米這樣說:「猶大人的神明跟他們的城鎮一樣多;耶路撒冷人為那可恥的巴力所造的祭壇也跟他們的街道一樣多。」(耶利米書十一:13)但是神明這樣多,又有哪一個神明在他們危急的時候,可以來幫助他們呢?又有哪一個神明在他們苦難的時候,與他們同在呢?沒有啊!因為這些神都是他們的手所鑄造的,並不會比他們好、強,但他們卻拜這樣的偶像神明,到處都充斥著這些沒有行動能力的偶像神明,就像先知耶利米所指責說的:「在每一座山頭上,每一棵綠樹下,留下了跪拜繁殖神明的痕跡。」(耶利米書二:20)
我們若將先知耶利米的話來看我們今天咱台灣社會時,就會發現二者的情況實在很類似啊;看,台灣社會豈不也是神明一大堆嗎?豈不也是到處都在拜嗎?連賭博都會找神明來幫忙詐賭,甚至連妓女戶都會請神明幫忙賺錢,我們不得不懷疑這樣的宗教信仰到底是在幹甚麼的!然後我們看到的就是在賭博輸掉的時候,又將神明給予燒毀,這種信仰態度,與其說是信仰,不如說是對信仰的一種褻瀆!我們看最近來台灣的民間信仰最熱烈的湄州媽祖,它在今年(一九九七年)元月廿三日來台,緊接著是西藏佛教的領導人達賴喇嘛在三月廿二日來台灣,都在我們台灣引起非常大的轟動,但是,我們的社會有沒有因為這兩次宗教領袖,或神明的造訪而有更好的心靈生活呢?我們的社會能因為他們的來訪有更清楚生命的意義嗎?我不認為,相反的,我看到的乃是台灣人心靈生活的極度空虛,和對前途的迷惘。
作為一個基督徒要有一個重要的認識:真正的信仰不是在看人多的,也不是在看廟會熱鬧般的景象,信仰乃是一種內心的反省、懺悔,使我們能活出新的生命,建立新的生命觀,而不是在金錢上作遊戲,也不是在熱鬧中取得滿足感,不是這樣。而是讓我們在安靜中聆聽上帝的聲音對我們所說的話,使我們的生命在困苦中得著力量,在混亂的環境中找到新的方向,邁向永恆的生命。
(一九九七年三月三十日講於嘉義西門基督長老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