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一講:當上帝生氣時(一)
作者: 盧俊義牧師 日期: 2011-03-08 22:34
經文:耶利米書廿一:1—14
這一章是在記述有關巴比倫帝國圍攻耶路撒冷城的背景,時間是在主前五八八年,也就是猶大王西底家執政的時代;他是從主前五九七年開始接續約雅斤的叔父,原名是瑪探雅。約雅斤因為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俘虜到巴比倫,包括他的親人和臣僕,以及猶大的領袖等都一併被帶去。這些被擄的人幾乎都是猶大的菁英、領袖(列王紀下廿四:15—16)。巴比倫帝國甚至將聖殿和王宮中的財寶也搜刮殆盡,讓猶大「只留下最窮困的人」(列王紀下廿四:13—14),對猶大來說,這可說是個極大的重創。然後巴比倫王還立瑪探雅作王,並且將他改名為「西底家」(列王紀下廿四:17)。我們可以從列王紀第廿四章的作者所提供的資料看出,在西底家王執政的十一年間(直到主前五八六年),猶大國裡幾乎已經沒有所謂的菁英,或是有識之士了,因為國中最優秀的人才都被俘擄去當奴隸了。「只留下最窮困的人」這句話可說道盡了猶大王國往後被外族人統治的悲慘命運。
我們也從這列王紀的作者所提供的資料中,可以看出先知耶利米就是在這種環境下,他還是堅持所宣傳的上帝信息,並不因為國家的局勢有所改變,而影響到他所要傳講的信息。先知的使命與角色也從這裡可以看出,那就是一顆永不妥協的心。可是與先知耶利米正好相反的,乃是猶大王西底家,他不但沒有從他的侄兒約雅斤所犯的錯誤來改進,相反地,他是「做了上主看為邪惡的事,像約雅敬所做的一樣。上主對耶路撒冷和猶大的人民發怒,從自己面前把他們驅逐出去」(列王紀下廿四:19—20)。
我們今天所讀的經文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的;在主前五八八年,也就是巴比倫帝國開始圍攻耶路撒冷的時候,那時局勢已經很危險,看來要解救被圍城的困境很困難,因此才會想到要找先知耶利米來幫忙。如果不是那麼緊急,他們根本不會想到要找先知耶利米,因為他們都很討厭他,連聽都不想聽他所講的話,因為他所講的都是有關耶路撒冷會被敵人所拆毀的惡言,人民聽了都會很難過,且認為先知耶利米是在妖言惑眾,故意製造危機。這也是我在前面一講所提過的,猶大人民看先知耶利米就像一個「謠傳四圍恐怖」的人(二十:10),這裡所謂的「謠傳四圍恐怖」,指的乃是說先知耶利米一直在傳講耶路撒冷城將會被巴比倫帝國所困的預言。他一再這樣講,然人民硬是不聽,原因是猶大國中有許多假先知和假祭司,他們都傳出不實的信息,甚至是假借上帝的名傳話(十四:14)。
這一章正好與前面一章或是前面所提起的情況相對;前面一章提起先知耶利米很失望,因為人民對他很討厭,甚至對他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於是先知耶利米在很悲痛的心境下,詛咒自己出生的日子,也詛咒去報他出生的消息給他父親的人。而現在這一章則說這些討厭他、想要謀害他生命的人卻來找他,請他協助尋求解救京城耶路撒冷被圍困的危機。聖經的編者這樣的編輯手法我想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讓我們知道在極為困境下,先知的際遇一直是上帝所關心的。上帝不是袖手不管,上帝也不是沒有託先知耶利米說話。上帝有祂的旨意在安排所發生的一切事,換句話說,所有一切的事都在上帝掌握之中。
一個國家、民族的敗亡,一定是有原因的;其中最為嚴重的乃是在信仰上的墮落,因為信仰上的墮落是使人民脫離聽從上帝聲音,拒絕過公義的社會生活。
從第廿一章開始到最後第五十二章,都是依照言論的主題在記述先知耶利米事件;而在前面第一至二十章,主要是根據年代的前後次序在編排。
這一章雖然簡短,但是卻有三個上帝的信息傳出來;第一是從四至十節;第二是從第十一至十二節;第三是從第十三至十四節。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章經文的內容:
第一至二節:
1猶大王西底家差瑪基雅的兒子巴施戶耳和瑪西雅的兒子西番雅祭司來見我。他們要求:2「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正率領軍隊圍困這城,請替我們祈求上主。也許他會為我們行神蹟,迫使尼布甲尼撒撤退。」
這裡所說的「巴施戶耳」並非是前面第二十章的所說的「音麥的兒子,聖殿總監巴施戶耳祭司」這個人,而是另一個人。再者,這裡所提起的這位「西番雅祭司」,與先知西番雅也不是同一個人。
這個請求先知代向上帝求救的故事,早在主前七○一年猶大王希西家的時代,他派人請求先知以賽亞幫忙向上帝求救,結果上帝允許了希西家王的請求(以賽亞書第三十七章)。那時是亞述王西拿基立圍攻猶大的設防城鎮,並加以佔領,且攻向耶路撒冷去。就在那危機四伏的情況下,猶大王希西家請求先知以賽亞向上帝求救,而得到上帝的允許。但是這個前提是猶大王希西家是個順服上帝旨意的國王,他甚至在病危的時候,請求上帝憐憫他,結果上帝也多給他活了「十五年」(以賽亞書三十八:4—6)。這跟現在的國王西底家簡直完全不一樣啊!一個不聽上帝話語的王,一個想害死上帝僕人的王,遇到困難的時候,才想要請求上帝的援助,才想到要拜託上帝的僕人幫忙,恐怕為時已經太晚了吧。而且平時不知道注意上帝的恩典,在困境的時候才想到要祈求上帝的神蹟顯現,這就是平時不聽上帝話語的人的通病。
依照耶利米書第五十二章的記載,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會派兵進攻耶路撒冷城的主要原因,乃是因為「西底家背叛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因此尼布甲尼撒率領全軍來攻打耶路撒冷」(五十二:3—4)。攻城那一天是主前五八八年十月十日,一直到主前五八六年四月九日,情況危險到「飢荒非常嚴重,人民沒有糧食」(五十二:4—6)。
第三至七節:
3於是,我把上主對我說的話轉告他們,要他們4告訴西底家,上主—以色列的上帝這樣說:「西底家呀,你的軍隊跟尼布甲尼撒王和他率領的軍隊正在作戰;我要打敗你的軍隊,把武器堆積在城中心。5我要用全部的力量,在忿怒、義憤,和烈怒下痛擊你們。6我要殺光城裏所有的居民;人和動物都要因疫病死亡。7至於你,你的官員以及經歷戰火、饑荒,和瘟疫殘存下來的,我都要交給尼布甲尼撒王和想殺滅你們的敵人。尼布甲尼撒王不會憐恤你們,同情你們;他要置你們於死地。我—上主這樣宣佈了。」
這段經文很清楚地說出先知耶利米並沒有因為國家淪亡已經迫在眉睫就改變原有的態度,他還是一樣堅持原有的信念,照著上帝所指示的話說,並沒有因為國家淪亡在即,就改變態度轉向上帝祈求。不,他不是這樣,而是依照上帝所給予他的話,照樣轉述給西底家派來的臣僕。
我們看到這些話確實是很難聽得下去,因為這些話都是上帝懲罰的話,且是非常嚴厲的話語。這段經文已經明白指出耶路撒冷城將會不保,巴比倫的軍隊將會很快就攻進城裡去。所謂「把武器堆積在城中心」,意思就是猶大的軍隊將會投降、繳械之意。
第五節說上帝「要用全部的力量」痛擊猶大。這種「上帝全部的力量」原本也是在表明上帝大能的手臂,可以用來形容上帝創造天地萬物的力量(耶利米書廿七:5、三十二:17),或是用來形容上帝用這樣的力量拯救祂的百姓出那奴隸之地埃及(申命記四:34、五:15、七:19);現在卻來懲罰自己的選民,可見上帝的失望確實是已經達到了頂點,祂不但不保護祂的子民,反而是站在敵人的那一邊。
第七節中所說的災難—戰火、飢荒、瘟疫,這三項都是以前先知耶利米提過的(十四:12)。
第八至十節:
8接著,上主吩咐我對人民這樣說:「看哪,我—上主把活路死路都擺在你們面前,讓你們自己選擇。9留在這城裏的人要不是戰死,就是餓死或病死。但是到城外向圍困你們的巴比倫人投降的,不至於死,卻有機會逃生。10我定意懲罰這城,毀滅這城。我要把它交給巴比倫王;他要燒毀這城。我—上主這樣宣佈了。」
我們從這段經文看到一種苦難的生命抉擇—生,或是死。
上帝告訴猶大人民必須在生、死之間作一個決定性的選擇,沒有中間的路可循。我們看到的乃是要求猶大投降,這絕對不是他們所喜歡聽到的話,因為他們所希望的是上帝顯個神蹟,「迫使尼布甲尼撒撤退」啊,怎麼會變成上帝要他們投降呢?我們從耶利米書第三十八章可以看到,當先知耶利米說出這樣的話後,猶大王西底家的臣僕們馬上就反應很激烈地對國王西底家說:
「求你處死這個人;因為他教唆在城裡的兵士和人民投降,使士氣低沉。他不是為人民的利益著想,只想害他們。」(三十八:4)
而國王西底家的回答竟然是:
「好啦,他在你們手中,無論你們怎樣處理,我不反對。」(三十八:5)
這反應出那些在祈求上帝幫助的人,並不是真的想聽上帝的話,而是要上帝聽他們的話!這就證明了一點:人只想把上帝當僕人,不是要順服上帝。一個真正想要聽上帝話語的人,是會聽上帝的話,而不是要求上帝聽他的話。
第十一至十二節:
11-12上主吩咐我這樣告訴大衛後代—猶大的王室:「你們要留心聽我—上主的話。你們天天要執行公正的審判,從欺壓者手中解救被壓迫的人。不然,你們邪惡的行為會激起我的怒火;那是沒有人能熄滅的。
就像我在前面已經說過的,從這章開始,此書的編輯者是依照先知耶利米傳出的信息主題做編輯的主軸,因此,這段經文跟前面的不一定配合得起來,這是原因之一。
這兩節經文的背景應該是在主前五九八年約雅敬作王的時代。他是在埃及王尼哥攻打猶大後,被尼哥王所立的王,原本的名字叫以利亞敬,然後被改名為約雅敬,繼承約西亞的王位。但是他一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準備賠償給埃及的此次軍事費用共計「三千四百公斤銀子和三十四公斤金子」(列王紀下廿三:33—34)。列王紀的作者說他在位期間,並沒有做上帝看為好的事,而是「仿效他祖先的壞榜樣,做了上主看為邪惡的事」(列王紀下廿三:37)。我們可以從這段經文中所說的看出一些跡象;他一定有「欺壓」或是壓迫人民的行徑,才會有先知耶利米這些話出來。
我們從先知文獻中常常看到的一個呼籲,就是要求執政者一定要公平的對待人民,這是免除人民持冤向上帝控訴的方法。
第十二節的「天天」,在和合本用「每早晨」。意即一個國王每一天起床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到公義的行為,因為這乃是上帝給予人生命最大的恩典,忽略了這樣的事,就是忽略了上帝的恩典。
第十三至十四節:
13耶路撒冷啊,我要對付你!你高高坐落在山上,像巖石矗立於平原。你自誇沒有人能攻打你,擊破你的防線;14但是我要因你的行為懲罰你。我要燒毀你的宮殿;火燄要吞滅周圍的一切。我—上主這樣宣佈了。」
這段經文是先知耶利米針對耶路撒冷城的居民所傳出的信息;
人常常以為有了安全的地理形勢,或是軍事國防的保障,就可以免除被敵人滅亡的危機,但是先知耶利米卻告訴當時的耶路撒冷人民,即使該城地勢險要,上帝若是伸手來攻擊,也沒人可以抵擋。耶路撒冷城的人民可能就是因為想到他們有很好的地理環境,和堅固的城牆可以作為軍事屏障,所以很驕傲地說沒有人可以攻破他們的城牆。但是,有誰能抵擋上帝的怒氣所帶來的摧毀力量?沒有,沒有任何人有這樣的力量!
詩篇的詩人曾說,一個國家或是人民,若是只想到倚靠強大的軍事武力保存生命,那是很愚蠢的觀念,因為上帝要摧毀想用這樣的方式保存生命的對象,簡直是易如反掌。真正使一個國家、人民能夠生存下去的,乃是倚靠全能、創造的上帝(參考詩篇三十三:16—19),因為祂是慈悲、公義的上帝,祂看顧倚靠祂拯救的國家或民族。
確實是這樣,如果我們仰望上帝的慈愛和拯救,即使在最為困境的時候,上帝也會給予我們有生存的力量。只要我們緊緊連結於上帝,就算在軟弱的時候,也有祂與我們同在,在人看來是軟弱的,有上帝同在卻是最堅強的。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段經文給我們帶來的信息:
一、我們要學習的信仰態度,乃是傾聽上帝的話語,不是要上帝聽我們的話。
看,這些去尋找先知耶利米的人,雖然是說要先知代為祈求上帝援助他們,救他們脫離苦難。可是,當先知耶利米說出上帝要他轉告的話時,他們卻不聽,也不進一步尋求上帝的憐憫,反而是決定將先知耶利米處死以洩恨,這樣的態度根本就是錯誤的,因為這樣的行徑很清楚地在表明他們要上帝作為他們的僕人,而不是他們真的要聽上帝的話語;他們並不想要傾聽上帝真的聲音是甚麼,他們只想要上帝聽他們的差遣!難怪上帝會生氣,乾脆給予一次大災難,好重新整理他們僵硬的心靈。
我想這是給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信仰課題:我們是要聽上帝的話,或是要上帝聽我們的話?作為一個基督徒應該有基本的信仰態度和認知,不是將上帝看成我們的僕人,而是我們要學習順服聽從上帝的旨意去行。我們若要了解上帝的旨意,最好也是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從學習了解聖經開始,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為有聖經的基礎,我們才不會隨意曲解上帝的旨意,也才不會把人的意念當作上帝的意念在看待。
二、別以為有了堅固的城牆,和堅強的軍事武力,就可以保障一個國家、社會的安全,若沒有上帝的憐憫、同在,所有人看為最可靠的,都將成為泡影。
看看猶大國的問題,他們以為有了很堅固的耶路撒冷城牆可作為保障,以為有了天然的地理環境如同銅牆鐵壁般可以使他們安枕無憂,但是,現在卻是有了危險,因為上帝已經不再理會他們了。這樣,沒有上帝的同在,人所保有的一切,就會像泡影一樣的脆弱,風一吹,就散了、破了。
看看今天我們台灣社會,幾年前就有很多人以為有了足夠的金錢,就可以抵禦中國的侵略,但是,現在沒有人會這樣想了,過去一再誇耀的所謂「經濟學台灣」的話已經不復存在了,為甚麼?因為中國今天的經濟能力已經超越了我們。再看,過去我們都說中國的政治要學台灣,但是我們也知道講這樣的話一點意思也沒有,因為中國在經濟的帶動下,已經逐漸開放,且越來越開放後,台灣所出現的現象乃是越來越多人沒有信心,並且怪力亂神的現象越來越活躍,這是因為我們已經離開上帝的話越來越遠了的結果。不要以為最近我們買了許多新的法國幻象戰機,或是美國的戰機、軍艦,就可以打勝中國,不,不是這樣的!上帝若不理會我們,就算我們有再多的軍事武力也是徒然,這是我們從詩篇的作者所寫的詩中學習到的。我們應該要尋求的,乃是上帝的慈愛與憐憫;我們要學習的乃是上帝的道路,使我們的社會有公義、公平,使我們的社會充滿上帝的教訓,這樣才是我們得救的最好途徑。
三、不要平時不聽、不學習認識上帝的話,苦難時候到了,才想到要求上帝顯現神蹟來幫助解圍,這樣做是不對的,上帝也不會喜歡我們這樣做。
我們看到西底家王平時對先知耶利米的話根本不在意,他的臣僕也是一樣,大家都喜歡聽那獻媚的聲音,聽那不實在的論調,等到災難一到,才感到事態嚴重,趕緊要求先知耶利米向上帝祈求。可是我們發現這時候的人心,是甚麼也都聽不下去了,因為大家所期待的乃是一個偉大的神蹟顯現出來,但是,他們都失望了,因為神蹟不但沒有出現,反而是上帝的生氣連連來臨。
我常看到有些信徒平時就是不理會信仰的事,總是認為時候還沒有到,要不然就是認為沒有上帝,若是有,他一定會看到許多神蹟。但是,我總是發現這種心態的人,常常在面臨死亡來臨顯出非常的不安,他害怕上帝真的不要他了。有的更希望能繼續活下去,因為他要悔改了,他要開始學習上帝的話了。可是我們知道,這個時候才想到這些事都已經太慢了。不是嗎?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們應該要學習一件很重要的功課,就是平時有準備,平時有用心在學習認知上帝的話語,這樣在日子來臨時,我們都知道該怎樣做。更重要的,當審判來臨時,我們才會安然的面對,而不是一再要求神蹟出現,因為神蹟早已出現在我們生命中。
(一九九七年六月廿二日講於嘉義西門基督長老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