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七講:受難的先知
作者: 盧俊義牧師 日期: 2011-03-08 12:36
經文:耶利米書三十七:1—21
在前面一講我說到先知耶利米將他從上帝所得到的啟示,要秘書巴錄將之記錄下來,並且在耶路撒冷眾人出入最頻繁的城門口—新門,當眾宣讀。巴錄就照著先知耶利米的話去做,其中有些政府官員聽到了,心裡焦急萬分,並且再一次邀請巴錄進入宮廷書記以利沙瑪的房間裡宣讀一次。然後,他們這些官員就進宮去見國王約雅敬,告訴他有一本上帝的話所紀錄下來的書冊。雖然約雅敬王也聽了這些書卷所記載的上帝的話語,但是,他不但不聽完,而且還將書卷用刀子割破,然後丟進火爐裡燒毀。對這樣的事,上帝大大生氣,再次要先知耶利米將祂的話傳達給國王約雅敬聽,這次所傳出來的話很清楚說到約雅敬王將會有很悽慘的際遇—除了他的王位將無法傳承給子孫外,他自己也將是死無葬身之所,因為他的「屍體要被拋棄野外,白天受炎陽燒灼,夜間受寒霜侵襲」。歷代志的作者說他後來是被巴比倫王「用鎖鍊鎖住,帶到巴比倫」的(歷代志下三十六:6)。拒絕聽從上帝的話的結果,就是為生命帶來極大的苦難。這一直是聖經的作者想要提醒我們注意的一件事。很可惜,每個時代的人都一再重複這樣的錯誤,人常常在想的是:自己相當於上帝、可取代上帝。
歷史是一面鏡子,如果人能記得歷史的教訓,應該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錯誤和災難。可惜人不是這樣。先知耶利米最值得我們想念和學習的地方,就是將上帝的話語用筆記錄下來,也因為這樣的記錄,我們看到當時上帝對他講了些甚麼,也因為這些記錄,我們知道約雅敬王之所以把整個國家、民族往後帶進悲慘的歲月中之原因,就是因為拒絕聽從上帝的話。
現在我們讀第三十七章,這一章和第卅八章都是記載先知耶利米因為忠實於上帝的話,遭受到迫害。這也反映出當時的猶大人民是不願聽從上帝的話,不只是國王、官員,連一般人民都拒絕的上帝的話。
讓我們來看看這一章經文的內容:
第一至二節:
1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立約西亞的兒子西底家代約雅敬的兒子約雅斤作猶大王。2可是西底家和他的官員以及人民都不聽從上主吩咐我說的話。
在前一章(第三十六章)三十節,先知耶利米的預言中說猶大王約雅敬將「不會有後代繼承」他的王位。可是這裡卻說約雅敬的兒子約雅斤作猶大王。如果我們看歷代志的作者有如下的記載:
「約雅斤十八歲的時候作猶大王;在耶路撒冷統治了三個月零十天。他也做了上主看為邪惡的事。第二年春天,尼布甲尼撒王把約雅斤和聖殿裡的寶物擄到巴比倫去,然後立約雅斤的叔叔西底家作猶大和耶路撒冷王。」(三十六:9—10)
這樣我們可以明白,約雅斤雖然是約雅敬的兒子,但是他繼承王位也不過是三月又十天而已。真正繼承王位的是他的叔叔西底家。三個月又十天的時間,是談不上所謂的繼承王位。列王紀的作者為他擔任這樣短期的王作了如下的評語:「約雅斤仿效他父親的壞榜樣,做了上主看為邪惡的事。」(列王紀下廿四:9)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王來攻打耶路撒冷,並且俘虜了約雅斤和所有的「妻妾、臣僕,和猶大的領袖一併帶去」,也「把聖殿和王宮裡所有財寶都搬到巴比倫去。正如上主所預言的,他把所羅門王為聖殿裡所製造的一切金器都搗毀了。」(列王紀下廿四:13、15)尼布甲尼撒王隨即立西底家繼任王位,這是主前五九七年發生的事,西底家王就任到主前五八六年結束。
西底家是個怎樣的君王呢?依照舊約歷史學家羅賓遜(Theodore H. Robinson)的評論,說他是個「本性軟弱的君王」,圍繞在他身邊的人,幾乎都是無能的新權貴階級者。依照先知耶利米書第廿四章八至十節的描述,這些新的權貴是像壞掉的無花果,且是「壞到不能吃」的嚴重。在先知耶利米的預言中也這樣說:
「至於猶大王西底家,以及他左右的官員和殘存的耶路撒冷人,無論是留在這裡,或逃到埃及去的,我—上主要把他們當作壞到不能吃的無花果。我要使他們遭遇大災難,讓萬國的人看了都驚駭。在我流放他們的地方,被人譏笑,諷刺,戲弄,和咒詛。我要用戰爭、飢荒,和瘟疫消滅他們;在我賜給他們和他們祖先的土地上一個也不存留。」
從上述的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糟糕的君王對一個國家、人民來說是很悲哀的。特別是在國難當前的時候,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智慧,不僅在人事上需要採用智者,在改革的事上更需要相當的信心和魄力,否則想要挽救一個國家免於滅亡是很困難的。
第三至五節:
3西底家王派示利米雅的兒子猶甲和瑪西雅的兒子西番雅祭司來見我,要我為國家向上主—我們的上帝祈禱。4當時,我還沒有被關進監獄,可以自由在民間進出。5那時巴比倫的軍隊圍困著耶路撒冷,但是他們一聽到埃及王的軍隊已經開出國境,就撤退了。
第五節提到「埃及王的軍隊已經開出國境」,巴比倫的軍隊就趕緊撤退。這件事是發生在主前五八八年,埃及法老王舍弗拉率軍要到耶路撒冷來支援被巴比倫圍困的猶大國,這是因為猶大和埃及之間訂有結盟的緣故。
西底家為甚麼會想到要找先知耶利米,要他代為向上帝祈求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眼睜睜地看到巴比倫的大軍包圍著耶路撒冷不走。這使他們想到剩下惟一的一條途徑,就是尋找上帝的憐憫。就像在主前七○一年,耶路撒冷在先知以賽亞的協助下,脫離了亞述王西拿基立一樣(參考以賽亞書第三十六至三十七章)。再者,他也看到先知耶利米所預言的事一一出現,知道上帝確實是透過先知耶利米在說話。就像在前面介紹過的,西底家王是個優柔寡斷的君王,自己往往沒有主見,而幕僚卻又是庸才居多,因此,他雖然會找先知耶利米商談國是,但遇到幕僚要懲罰先知耶利米時,他卻又不知所措了。只能說:「他在你們手中,無論你們怎樣處理,我不反對。」(耶利米書三十八:5)其實,我們也可以說,像這樣的君王,對解除國家的緊急危難是沒有幫助的。針對埃及馳援猶大的事,先知耶利米則告訴西底家王,不要以為埃及的軍隊可以解除耶路撒冷的危機,沒有,埃及的馳援只是短暫的而已,對實際存在的危機並沒有解除。因為在先知耶利米傳出的信息中,巴比倫就是上帝的僕人,為的是要用來懲罰背叛上帝的以色列人民的(耶利米書廿五:8—9)。和先知耶利米同時代的另一位先知哈巴谷也持這樣的說法(參考哈巴谷書一:5—12)。
第六至十節:
6上主—以色列的上帝吩咐我7對猶大王西底家這樣說:「從埃及開來支援你的軍隊要中途折返。8巴比倫的軍隊要回來攻城;他們要佔領這城,放火燒毀。9我—上主警告你,不要欺騙自己,以為巴比倫人不回來;其實他們一定回來。10即使你擊敗巴比倫全軍,只剩下一些躺在營裏的傷兵,他們還是會起來,放火燒毀這城。」
這段話就是先知耶利米回答西底家王,別以為巴比倫的災難已經解除的說詞和預言。我們可以想像當先知耶利米說出這段話時,所遭受到的回應必定是很慘的,因為埃及軍隊還沒有開到,巴比倫的軍隊已經撤離。其實,會造成巴比倫的軍隊撤離,並非巴比倫真的害怕埃及的軍隊,而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王的一個「迴兵計」,他並沒有真的撤回,而是繞了一大圈,不想和埃及軍隊正面衝突,等埃及軍隊轉回去的時候,他就再次揮兵直攻耶路撒冷了。因此,當朝內的文武官員和耶路撒冷城內的人民在大大歡呼,以為巴比倫軍隊已經離開,說一大堆堂皇冠冕的政治言詞時,先知耶利米卻在此時說出一些在當時的人民聽來的確感受到很不對時的話;他要他們不要「欺騙自己」,還說「即使你擊敗巴比倫全軍,只剩下一些躺在營裡的傷兵,他們還是會起來,放火燒毀這城」,這樣的話,無疑的是在嚴重貶損自己軍隊和國家的尊嚴。一個國家怎會墮落到連外國剩下且是躺下來的傷兵都打不過呢?而且還說這種話是來自上帝的啟示,這怎能聽得下去呢?即使先知耶利米活在今天,也是沒有人會聽這種話。雖然不是好話,卻是真的來自上帝的啟示,因為先知的職責就是將上帝的話忠實地傳達出來。巴比倫的軍隊就在埃及軍隊折返後,隨即大軍攻打耶路撒冷,並且狠狠地修理了猶大王西底家和他的人民,除了俘虜西底家外,並且「在他眼前殺了他的兒子,然後又把他的兩隻眼睛挖出來;他們用銅鍊鎖住他,把他帶到巴比倫去」(列王紀下廿五:7)。
列王紀的作者對耶路撒冷後來在巴比倫軍隊的攻入下,所遇到的浩劫作了如下的紀錄: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第十九年五月七日,王的顧問兼護衛長尼布撒拉旦進入耶路撒冷。他放火燒毀聖殿、王宮,和一切耶路撒冷達官貴人的房屋。他的軍隊拆毀了城牆。然後,尼布撒拉旦把留在城裡的人—那些剩下的匠人和投降巴比倫的人都擄到巴比倫去。但他把一些最窮苦的人留在猶大,叫他們在葡萄園和田裡工作。」(列王紀下廿五:8—12)
如果我們繼續將列王紀下第廿五章看完,就會發現巴比倫摧殘整個猶大和耶路撒冷的動作是相當恐怖的,可以用一句「只剩下一片焦土」的話來形容那時的慘狀。假若當時他們聽先知耶利米的話,情況應該會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們也知道每一個時代都一樣,人不會喜歡聽從上帝的話,人一再地想辦法,要拒絕上帝的話,這才是真正的問題,尤其是那些擁有權勢的人更是如此。
第十一至十六節:
11由於埃及軍隊逼近,巴比倫軍隊撤離耶路撒冷,12所以我準備離開耶路撒冷到便雅憫境內的親族那裏去,繼承我分到的家產。13但是,當我來到便雅憫門的時候,哈拿尼亞的孫子,示利米雅的兒子,守衛隊隊長伊利雅逮捕了我。他指控我說:「你想向巴比倫人投降!」
14我回答:「不,我不是去投降!」但是伊利雅不聽,把我捉了起來,交給官員。15他們大發雷霆,叫人打我,把我關在宮廷書記約拿單的屋裏;這屋子已改成監獄。16我被關在地牢,關了很久。
第十二節提到先知耶利米要到便雅憫境內親族那裡去繼承產業,這是屬於他叔叔哈拿默位於亞拿突城的一塊田地。先知耶利米說他之所以買它,是因為上帝的啟示要他去買的。再者,耶利米「是他的至親,有贖回的義務和購買的優先權」,他並且為此塊田地付出十七塊銀子(參考三十二:6—15)。雖然他表明是回去繼承法律上的土地,但是官員並不採信,認為他是勾結巴比倫人。原因可能是和他以前說過的話有關。在第廿一章我們談過先知耶利米預言巴比倫軍隊會來攻擊耶路撒冷時,曾告訴人民這樣的話:
「看哪,我—上主把活路和死路都擺在你們面前,讓你們自己選擇。留在這城裡的人要不是戰死,就是餓死或病死。但是到城外向圍困你們的巴比倫人投降的,不至於死,卻有機會逃生。我定意懲罰這城,毀滅這城。我要把它交給巴比倫;他要燒毀這城。我—上主這樣宣佈了。」(廿一:8—10)
難怪官員會認為他不是去繼承產業的,而是去向巴比倫人投降的,因為他自己說過凡是向城外的巴比倫人投降的,會有活命。現在他要離開耶路撒冷,他們對先知耶利米的辯解不採信,堅信他就是去投降巴比倫以求生存的。另一方面,也因為以前那些比較尊敬先知耶利米的官員都隨著約雅敬王被擄到巴比倫去了,現在隨伴在新王西底家身邊的幕僚,因為被先知耶利米說是像「壞得不能吃」的無花果,他們當然會對這樣的評語很不能接受,一再想辦法要好好修理他。而此次是他們逮到最好的機會,難怪他們會不假思索的就將他移送法辦了。
第十五至十六節,先知耶利米再次被關在監獄中。其實,我們看到的先知耶利米是個很實在的先知,他是與人民站在一起的,想的也是人民的問題。他並沒有逃跑的打算,即使在那樣危急的時刻,他還是勸人民向巴比倫軍隊投降。但他卻很清楚自己的使命,要照顧那些需要他的人。因此,他寫信給那些被擄到巴比倫去的人民,要他們在巴比倫好好地生活下去,有一天上帝會再帶他們回到故鄉來(廿九:4—14)。他的一生,沒有像先知以利亞能夠逃亡,且在飢荒的時代有烏鴉可以啣肉給他吃,有寡婦給他麵包吃和水喝。先知耶利米被自己同胞痛恨,因為他一再譴責他們,因此,人們孤立他、恨他(參考第十五章、第十八章)。有好多次,他幾乎被人害死(十一:18—十二:6,廿六:7—11)。為了這樣的處境,他甚至詛咒自己出生的日子(二十:14—18)。人心靈的痛苦與孤獨從這裡可以清楚看出來。但是,身為先知,只有一個明確的使命:完成上帝所交代的,其他已經不是他所要考慮的事了。
第十七至廿一節:
17後來,西底家王派人提我到他那裏。他在王宮私下問我:「有上主的信息沒有?」
我回答:「有!你將被交在巴比倫王手中。」18接著,我問他:「我在甚麼地方得罪你,得罪你的官員或人民,你們竟把我關在監獄裏。19那些說巴比倫王絕不會來攻擊你們,不會來侵佔這國家的先知現在在哪裏呢?20陛下啊,求你垂聽我的請求,不要把我送回約拿單家的監獄,免得我死在那裏。」
21於是,西底家王下令把我關在宮殿裏的監獄。我留在那裏,天天分到一塊從餅舖街送來的餅,直到城裏的餅都吃完。
就如同先知耶利米所預言的,巴比倫軍隊折返回來了。因此,西底家王很想瞭解先知耶利米那兒有沒有得到上帝新的信息。我說過猶大王西底家是個很懦弱的君王與優柔寡斷的人。雖然明明知道先知耶利米是真先知,卻不認真接受他的勸導。反而任憑他的幕僚們虐待先知耶利米。現在則又偷偷地私下問先知耶利米會有甚麼信息。
「有!你將被交在巴比倫王手中。」看,這是多麼嚴厲的一句話啊!先知耶利米並沒有因為身處國王面前,說話就客氣些,或是因為國王擁有釋放他的權柄,就用諂媚的話巴結國王,或是為自己辯護。沒有,真正的先知就是不會這樣做。就像先知米該雅對亞哈王的態度一樣,他就很坦白地對亞哈王說,如果帶兵出去打仗,就不會回來了(參考列王紀上第廿二章)。先知拿單也是一樣,面對著大衛王,就很清楚地指責大衛王就是那位謀害他人丈夫、奪取人妻的犯罪禍首(撒母耳記下十二:1—12)。現在我們看到先知耶利米就是以這樣的態度對著西底家王說話,說王將會被巴比倫王所俘虜。他並且更進一步地責問王,問他那些平時說好聽的話的人到哪裡去了。這就說明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實:真正愛國、愛民的官員或是先知,不是逃離自己的同胞,因為與同胞同苦難才是真正有良知的人。
用這樣的觀點來檢視一個動亂不安的社會是很有幫助的。一九七二年,南越即將被北越共產政權統一的時候,那時的南越將領就是一個個先逃跑,他們是一面逃跑,一面告訴人民要勇敢地抵抗共產軍隊,像當時最重要的國防部長阮高祺,就是直接開飛機帶著財富跑到美國去逃難,而當時的總統阮文紹是帶著好幾噸黃金跑到台灣來避難,先住在台北圓山大飯店。他的私人飛機就被扣在台灣的松山機場。當時的輿論對他逃跑,且跑到台灣來相當有意見,因此,後來就轉到英國定居下來。
先知耶利米懇求國王西底家能釋放他回去,不要再關他,因為他並沒有犯罪,或是送他回去原來的監獄—約拿單的屋裡,因為在那裡他常受欺負,可能對他的生命有危險。但西底家王並沒有釋放他,而是把他關在宮廷監獄。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段經文帶給我們的信息:
一、要聽上帝的話,即使那是最難聽、不是我們所喜歡的,也要忍受地聽下去,這是非常重要的信仰認知。
我們看到先知耶利米一再告誡當時的猶大人民和政府官員,但是他們並不接受先知耶利米傳達出來的信息。等到巴比倫的軍隊再次折返回來攻打時,為時已經太晚了,這是多麼可惜的事啊。如果當時他們知道聽從先知耶利米的話語,或許還可以得到上帝憐憫的機會,使國家、民族免遭遇到圍困、亡國的災難。就像主前七○一年亞述帝國圍困耶路撒冷時,當時的國王希西家就知道趕緊請求先知以賽亞,請他說說上帝對國家災難的指示,並且要求全國人民悔改認罪,或許會得到上帝的寬恕。結果先知以賽亞傳出上帝美好的信息,拯救了耶路撒冷城免於淪陷在亞述帝國西拿基立的手。可惜西底家王沒有從歷史得到好的教訓和警戒,不但不聽從先知耶利米所傳出的上帝信息,反而是變本加厲虐待先知,將之關於監獄中,結果是使國家導致滅亡,人民和官員都變成了奴隸。
真正的先知不會說討好人的話,真正的先知也不會因為怕得罪人就不敢說話,真正的先知也不會在面對權貴階級者就專說諂媚的話,真正的先知不會亂講話。他一定是聽到了上帝要他講的時候,他才講。他講的是上帝要他傳達的信息。
今天我們已經很難再遇到像先知米該雅、以賽亞、耶利米那樣的先知了。雖然是這樣,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還是有不少類似先知耶利米等這樣的上帝僕人,他們很忠實地在傳達上帝的信息,我們應該注意聽他們所傳講的。這些人就是很忠實地在傳講聖經—上帝話語—的信息的傳道者。千萬不要小看他們從聖經中傳達出來的信息,因為聖經就是上帝的話語,上帝的話語在每個時代說話。透過祂的僕人,上帝的話繼續在我們今天的環境中傳達出來。我當然知道上帝的話不一定是好聽,有時常讓我們聽起來心裡會覺得很難過、不舒服,甚至會受不了。但是,當我們聽到這種來自聖經的信息時,先不要動怒,先想想:這位傳道者所說的,是不是確實是出自聖經所要傳達的信息?先查查看聖經所記載的,是不是和傳道者所講的一樣?如果是,我們就要聽。如果不是,我們拒絕也還來得及。如果我們僅憑自己對聖經的記憶,連查都沒有,就拒絕了,這種態度並不正確。我也知道有些傳道者會假借聖經的話亂傳達信息,更嚴重的是假借上帝的名說預言,就像我們經歷到的「一九九五年閏八月事件」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因此,要研究聖經,明白聖經的教訓,這是作為基督徒的信仰功課。千萬不要小看、輕忽聖經的話語。
二、真正的上帝僕人,不會棄他的百姓於不顧,他會和苦難的人民在一起受苦。
我們看到先知耶利米雖然一再地受到虐待、苦刑,但是他還是秉持著熱愛同胞的心,時而替人民祈求上帝的憐憫,時而呼籲人民要悔改歸正回到上帝的面前。即使在巴比倫大軍攻城的時刻,他還是一樣與他的人民在一起,沒有逃跑。他明明知道敵人來臨的時刻,對他是很大的恥辱、痛苦。但是他還是與他的同胞站在一起。雖然他們不喜愛他,他還是繼續在他們當中。他沒有用「人們棄絕我」的理由,離開故鄉他去。沒有,他甚至很不客氣地質問國王西底家說:「那些說巴比倫王絕不會來攻擊你們,不會來侵佔這國家的先知現在在哪裡呢?」這一點才是他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在一個亂邦、亂世的環境中,我們常常看到有不少傳道者會用許多理由來離棄他的羊群。台灣在一九七○至八○年代中,許多傳道者離棄了自己的同胞、教會、信徒,理由很多,不外是「死有重於泰山、輕於羽毛」,或是甚麼「上帝的呼召」要他到哪一個國家去傳福音。在那段時間內也有許多教會因為害怕受到困擾,不但不敢說出誠實的話,也禁止他們的傳道者按照聖經的教訓說真實的話,這些教會如今要怎樣對台灣社會說出上帝的信息呢?先知耶利米責問西底家王的話,豈不是也會同樣地向這些傳道者、教會發出?但是,我看到最惡劣的是這些人很多又於解嚴後的九○年代,看到台灣的局勢已經逐漸穩定後,就跟著陸續回到台灣來。所用的理由又是甚麼「要與台灣人在一起」這類的話,坦白說,每當聽到他們說這些話,我都會對這樣的傳道者感到很噁心,我真的是百感交集啊。我越來越不想對他們這樣的態度置評甚麼。但是,我想勸大家的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是先知耶利米等這些上帝忠實的僕人,他們在傳上帝信息的態度,是那樣忠實地將上帝話語的信息傳出來,且是永遠與苦難中的人民站在一起、生活在一起。這不僅是傳道者應該有的傳道態度,也是基督教會應該堅持的信仰理念。
(寫於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