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講:不違背與上帝所立的約

經文:耶利米書四十二:7—四十三:13

我相信在最近三個禮拜來,全世界都在關注的一件事,就是發生在美國紐約「九一一爆炸事件」所造成死傷人數超過一萬人以上的慘劇,這件爆炸案與恐怖份子報復美國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長久衝突有密切關係,特別是最近兩年來,以色列一再阻止巴勒斯坦宣佈建國的作為有關連。為了要對付這些恐怖行為,美國和許多國家都已經準備對重要的恐怖份子「賓拉登」之庇護國阿富汗採取嚴厲的懲罰;包括目前積極在集結的軍隊,有意要採取強大的軍事行動,因為美國總統布希已經公開說,恐怖份子炸毀紐約世界貿易大樓,和美國國防部的做法,已經是公開對美國宣戰,因此,這是一場「戰爭」。

不論美國是否會對阿富汗進行採取規模龐大的軍事行動,從人類的歷史來看,我們應該學習到一件事:任何訴之於武力的行為,只會增添更多的傷害,並不會減緩或是解決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就像耶穌基督在客西馬尼園被捕的當時,對那位拔出刀向大祭司的奴僕馬勒古砍過去的人說的:「把刀收起來!因為凡動刀的,一定在刀下喪命。」(馬太福音廿六:)可惜的是,人類社會並沒有因為科技越來越發達,通訊、交通使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拉近,而使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也跟著縮短距離,相對的,卻使人彼此之間的心距分得更遠。也因為科技的發展,人類使用的武器是越來越凶猛,對生命殘害的手段更殘酷,這是很值得我們深思反省的地方。

在我們所讀的耶利米書第四十章,我們看到這些屠殺基大利和其他猶大官員,以及巴比倫軍的以實瑪利和他的隨從者,最後還是要亡命到亞捫去,而進行追殺以實瑪利的約哈難和他的屬下,並沒有因此而心中有平安,他們很擔心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會拿他們出氣,懲罰他們。於是,他們祈求先知耶利米的幫忙,原因是想知道上帝要他們怎樣走?其實他們是想要明白猶大國已經滅亡了,上帝的子民被擄的被擄,四散逃難的已經都逃了,雖然原本有一個復原的可能性,現在也因為以實瑪利屠殺了這麼多人,破壞了原本可以重建家園、穩定民心的力量,換句話說,現在是甚麼都沒有了。在這樣的慘狀之下,到底上帝怎麼想?上帝的意思是甚麼?祂有甚麼特別的計畫?

每當人遇到生命的困境時,都會問相同的問題,這樣的問題不僅出現在基督徒中,也同樣經常出現在那些非基督徒中,他們也在問他們所敬拜的神明。舊約聖經中也出現過先知很想明白到底上帝的意思是甚麼的例子。例如我們現在所讀的耶利米書就記載先知耶利米是一再在詢問上帝的旨意,甚至是用這樣的語句向上帝提出疑問說:

「上主啊,我向你申辯我的案情,
每次都是你對。
但我還是要問你:
究竟甚麼是公正?
為甚麼壞人事事順利?
為甚麼詭詐的人事事亨通?」(耶利米書十二:1)

「為甚麼壞人事事順利?為甚麼詭詐的人事事亨通?」這樣的問題豈不也是今天許多人在遇到災難的時候所提出的?沒錯,連先知都想問了,何況是我們?約哈難是為了整個猶大的以色列人民需要才出兵去追趕以實瑪利,但他更想知道上帝的選民以色列民族,如今落魄到亡國的地步,到底要怎麼解釋?他告訴先知耶利米,只要上帝開口說話,無論祂說甚麼,要他們做甚麼,他們都會聽、會遵從。這是他們懇求先知耶利米代他們詢問上帝旨意時,所立下的誓願。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經文的內容:

第七至十二節:
7十天後,上主對我說話。8於是我召集約哈難、所有跟從他的軍官,以及各階層人士,9對他們說:「上主—以色列的上帝,就是你們要我向他祈求的上帝,這樣說:10『如果你們願意繼續住在這地方,我會建立你們,不拆毀你們;我會培植你們,不拔除你們;因為我後悔向你們降災難。11你們不要怕巴比倫王。我與你們同在,我要救你們脫離他的轄制。12我既然以仁慈待你們,也要他以仁慈待你們,讓你們歸回故鄉。』

為甚麼要等到「十天後」才會有上帝的回答?上帝為甚麼不馬上回答他們的需要?確實不錯,對於心急的人來說,即使是一分鐘都會嫌太長。這也就是我在前一講已經提起過的,要大家平日常祈禱,就像使徒保羅所說的要「常常禱告」(帖撒羅尼迦前書五:17),因為祈禱就是在與上帝對話,經常與上帝對話的人,會很清楚上帝所喜愛他做的事。平時不祈禱,遇到事情才想要知道上帝的旨意,或是找經常祈禱的人代禱,那就需要「耐心」等待。信仰就是需要「耐心」來考驗。

第九至十二節是先知耶利米從上帝得到的信息,要這些來詢問上帝旨意的約哈難等人留在猶大。
我們要注意第十節所用的詞句:建立與拆毀;培植與拔除。這些都是相對的句子,且在第一章十節有用過,那是上帝呼召先知耶利米的時候,對他說:

「我今天授權給你;你要向萬國萬民做根除、拆毀、破壞、推翻、重建, 和種植的工作。」

如今上帝要這些尚且有一點正義感的猶大軍人約哈難等人,留在猶大,上帝要「建立」他們,也要「培植」他們,這表示上帝是在呼召他們成為猶大重建工作的僕人。

第十節的下半句說上帝「後悔」向猶大降的災難,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上帝對猶大的懲罰發覺是錯誤的,而是說上帝看到猶大因為受到懲罰受傷也很難過的意思。這就像有些父母在懲罰不聽話的孩子時,是孩子在哭,父母自己也在哭,因為看到自己的孩子做錯事,羞辱了父母。而當父母懲罰孩子的時候,看到自己的孩子因懲罰受苦,自己並不會快樂,而是會難過,是同樣的意思。

第十一節上帝要他們不要怕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為甚麼呢?其實現在的約哈難最擔憂的就是巴比倫王的怒氣,因為以實瑪利已經將保護基大利的巴比倫軍人也殺害了,而他們卻無法逮捕到以實瑪利好向巴比倫王表示忠誠。如今巴比倫軍人被謀殺,而兇手卻已經逃跑,他們害怕巴比倫王會對他們採取報復作懲罰。因此,當上帝對他們說「不要怕巴比倫王」的時候,就是在鼓勵他們,希望他們要對上帝有信心。這也是基大利對約哈難等人來投靠時,對他們所說的話(參考四十:9)。上帝這樣說也同時是在表明:巴比倫帝國就是上帝的僕人(參考廿五:9、四十三:10),上帝是用它來懲罰猶大,並不是巴比倫有甚麼偉大的力量。真正在主導這件毀滅猶大國的,就是上帝。因此,上帝要這些猶大的菁英留下來,主要是希望他們幫助那些殘存下來最貧窮的同胞。

第十二節是很重要的一節經文,說到上帝要使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用「仁慈」對待這些殘存的猶大以色列人民。上帝會這樣做的原因,理由只有一個:祂是個仁慈的上帝。在路加福音記載耶穌基督的教訓中,就有這樣的一句話說:「你們要仁慈,正像你們的天父是仁慈的。」(路加福音六:36)聖經的作者一再告訴我們,上帝是個仁慈的上帝,祂有豐盛的慈愛(詩篇八十六:15、一○三:8—9,彌迦書七:18—19,約拿書四:2)。

第十三至十八節:
13-15「但是,你們這些殘存在猶大的人不應該違背上主—你們的上帝,拒絕留在這地方。你們不應該說:『我們要到埃及去,住在那裏。我們不會遭遇戰爭,不會聽到戰爭的喊聲,也不至於捱餓。』你們若說這種話,上主—萬軍的統帥、以色列的上帝要說:『如果你們定意到埃及去,16你們所害怕的戰爭會追上你們;你們所恐懼的饑荒會跟上你們;你們將死在埃及。17所有定意到埃及居住的人,要不是戰死,餓死,就是死於瘟疫。沒有人能倖免,沒有人能逃避我要降在他們身上的災難。』
18「上主—萬軍的統帥、以色列的上帝這樣說:『從前我把我的憤恨烈怒傾倒在耶路撒冷人民身上,如果你們到埃及去,我也要把我的忿怒傾倒在你們身上。你們將成為人家憎惡、驚駭、詛咒、辱罵的對象。你們絕不能再看到這地方。』」

這段經文是先知耶利米傳達上帝信息的第二段,前一段是告訴這些軍事領袖,上帝會幫助他們,會以「仁慈」對待他們,希望他們能夠留存下來參與重建猶大。這第二段的信息則是警告這些領袖,不要逃到埃及去。為甚麼不要逃到埃及?在當時的中東世界,確實是只有埃及才能抵擋巴比倫帝國的侵犯,因此,一般人都認為逃避巴比倫帝國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埃及,就像今天咱許多台灣人一樣,都會認為防止中國入侵台灣,就是倚靠美國。但是,上帝卻要先知耶利米傳出這樣的信息:跑到埃及去避難並不表示安全,「戰爭、饑荒、瘟疫」這三樣攻擊人性命最殘酷的武器,還是會緊緊跟隨在後面。換句話說:若不是上帝的憐憫,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是枉然。為甚麼會這樣?這是一個古往今來都相同的例子;想想看,在戰爭的時候,一定會有許多難民事件發生,就像最近美國因為紐約世界貿易大樓被恐怖份子炸毀後,美國準備要「懲罰」庇護這些恐怖活動份子的阿富汗,結果戰爭還沒有開始,鄰近的巴基斯坦、中國、哈薩克等與阿富汗邊鄰的國家已經湧入了許多難民,特別是巴基斯坦。如果國家有經費還好,可以供給得起。如果國家貧窮,單單要供應這些逃難的人民食物就是極大負擔。古代如此,現今也是這樣,許多人雖然逃離了戰火頻傳的戰區,卻在難民營中因為缺乏食物飢餓而死,有的人則是因缺水導致渴死,甚至因傳染病蔓延受感染死亡。同樣的,從猶大湧至埃及避難的以色列人民必定不在少數,如果不是上帝憐憫,就算逃亡到埃及,也是一樣,不是死於追兵,就是被傳染病擊倒,或是因為飢渴致死。上帝要先知耶利米警告這些猶大的菁英,要他們留下來,如果不留下來,上帝將不再是他們的上帝,他們也不會再是上帝的子民,這就是這段經文主要的中心題旨。

第十八節b句先知耶利米說他們若是去埃及避難,必將成為「人家憎惡、驚駭、詛咒、辱罵的對象」,為甚麼會這樣?就像我在前面提起過的,難民只會增添地主國和人民的負擔而已,嚴重的話,還會引來地主國的內亂與動盪不安。

第十九至廿二節:
19我繼續說:「上主曾經吩咐你們這些殘存在猶大的人不要到埃及去。我現在警告你們:20你們犯了致命的錯誤。你們求我替你們向上主—我們的上帝禱告,並且答應要遵行他一切的命令。21現在我把他的命令轉告你們,你們卻不肯聽從上主—我們的上帝要我轉告你們的每一句話。22所以要記住:你們將在自己定意要去的地方遭遇戰爭、饑荒,或瘟疫而死。」

這段經文是先知耶利米提出的警告,原因是他已經知道這些來請求向上帝祈禱、尋求上帝旨意的猶大人民,竟然想要毀掉他們當時所發的誓,已經準備要去埃及避難了。這問題的嚴重性並不是欺騙先知耶利米而已,更嚴重的是他們這樣的行為就是欺騙上帝,背棄了與上帝所立的約。因為他們曾這樣信誓旦旦地說:

「倘若我們不遵守上主—我們的上帝吩咐你給我們的命令,願他作誠信可靠的證人,指控我們。無論上主—我們上帝的話是好是壞,我們一定聽從;這是我們求你向他祈求的。我們若聽從他,一切都會順利。」(四十二:5—6)

這樣的話等於是在和上帝立約一樣,可不是隨便、開玩笑的話。但顯然地,他們並不準備遵守這樣的誓約。因此,先知耶利米非常嚴肅地警告他們必須記得自己所立過的誓約。
在前一講我也說過「祈禱」就是在與上帝對話。因此,祈禱就必須用很嚴肅、真實的態度,不能隨便。這也就是為甚麼耶穌基督在教導他的門徒祈禱應注意的態度是:一、那是一種內心的對話,是心靈的交通(參考馬太福音六:6)。因此,誠實乃是祈禱最基本應該具備的態度。若是沒有真心誠意的祈禱,那等於是在污衊上帝的神聖一樣;二、祈禱的話語不必一再重複。也就是要知道自己想要跟上帝說些甚麼(參考馬太福音六:7)。為甚麼耶穌基督會教導他的門徒祈禱時不要重複地說相同的話?主要原因就是當時的法利賽人有個錯誤的認識:以為這樣上帝才聽得見,其實,這樣的心態反應出來的,就是沒有好好準備要跟上帝說話,也是對上帝另一種藐視的態度。真的有準備的祈禱,是知道要說些甚麼。
在這段經文中,先知耶利米就是提醒這些殘存的猶大菁英,要他們千萬記得自己怎樣發誓的,上帝是不能污衊的。

第廿二節先知耶利米再次提起他們若是違背所立的誓約,將會遇到「戰爭、饑荒、瘟疫」致死。「戰爭、饑荒、瘟疫」可說是耶利米書重要的內容之一,是先知耶利米提醒大家上帝懲罰背叛的子民的方式。到今天,即使人類科技已經發展到太空世界去旅遊,「戰爭、饑荒、瘟疫」這樣的災難依舊是人類最大的致命傷。我說過只要稍微用心一想,就會發現這三樣災難其實是只有一項—戰爭。直到今天,大家都知道戰爭是對人生命最大的侮辱,以及摧殘人類生命最快也是最容易的方法,但並沒有因為科技發達縮短了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的距離,而同時使心理的距離也跟著縮短,沒有,相反的,戰爭的聲音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這才是真的悲哀啊!

第四十三章一至七節:
1我向他們說完了上主—他們的上帝差我轉告他們的每一句話。2何沙雅的兒子亞撒利雅、加利亞的兒子約哈難,以及所有傲慢的人就對我說:「你在撒謊!上主—我們的上帝並沒有吩咐你禁止我們去住在埃及。3這是尼利亞的兒子巴錄煽動你出來反對我們,要把我們交給巴比倫人,讓他們殺害,或把我們擄到巴比倫去。」4因此,約哈難、所有的軍官,和其他的人都不肯聽從上主要他們居留在猶大的命令。5約哈難和所有的軍官把殘存在猶大的人和從各國返鄉的難民都帶到埃及去,6其中包括男人、女人、兒童,和公主們。他們把尼布撒拉旦護衛長交給基大利管治的人,包括巴錄和我,都帶走。7他們不聽從上主的命令,來到了埃及的答比匿。

這段經文就是這些請求先知耶利米替他們祈禱詢問上帝旨意的人的回答,他們原本就是以色列民族的菁英,擁有兵權,也擁有許多才能。依照當時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做法,他們原本是應該要擄去巴比倫當奴隸的。但他們逃過了被擄的命運,並且在基大利的安撫下,還可以擁有權力、財產、兵權,他們尚能擁有這些是非常難得的。他們問上帝,上帝的回答是要他們留下來協助重建家園。但他們只想到自己的安全,卻對上帝甚少信心,即使上帝透過先知耶利米對他們說要以「仁慈」對待他們,他們還是恐懼不安,因此決定要去埃及。雖然先知耶利米一再勸告他們不要去,他們還是堅持。不僅如此,他們還認為先知耶利米之所以不要他們去埃及,就是因為被他的秘書巴錄煽動的結果。也就是先知耶利米並沒有真實傳講上帝的話,而是聽從他的秘書的話,這樣的話他們不要聽。

真正的問題來了,就是當一個人祈禱詢問上帝的旨意的時候,是要上帝聽他的,還是人應該聽上帝的?如果人比上帝還有能力,知道甚麼最好,那根本就可以不需要祈禱,因為人已經比上帝還要清楚怎麼辦了,那幹嘛還要祈禱詢問上帝的旨意呢?再者,既然是想要問上帝的旨意,就不要有自己預先設定的立場。否則很容易使我們陷入玩弄祈禱的神聖意義。

第四至七節說這些人於是又做了另一個動作:將所有剩下來的猶大以色列人民的菁英全都帶去埃及,包括了先知耶利米和他的秘書巴錄在內。這時候的先知耶利米無論是怎樣辯護都無法取信於這些人,他只有一個方式回應—靜默不語。

第八至十三節:
8上主在那裏對我說:9「你要當著以色列人,搬一些大石頭埋在答比匿王宮門前廣場的灰泥下。10然後向大家說:『我—上主、萬軍的統帥、以色列的上帝要帶我的僕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到這裏;他要在我所埋的石頭上安置他的寶座,張開皇家的帳棚。11尼布甲尼撒要來擊敗埃及。那些該病死的要病死;該被俘的要被俘;該戰死的要戰死。12我要降火燒毀埃及的神廟。巴比倫王要燒毀他們的神明,把它們掠走。他要掃除埃及,得勝而歸,好像牧人除去衣服上的跳蚤。13他將毀滅埃及太陽神廟的石柱,燒毀埃及的神廟。』」

第九至十節說上帝要先知耶利米「搬一些大石頭埋在答比匿王宮門前廣場的灰泥下」,這是一種用「戲劇性的表演方式」來說預言。在先知的行動中經常有這樣的舉動,例如:耶利米書第廿七章,先知耶利米用皮帶和木頭做一個軛,掛在自己的脖子上;耶利米書第三十二章一至十五節,先知耶利米去買田地;以西結書第五章,先知以西結用剃刀刮鬍子、剃頭髮;而先知何西阿則是去娶不貞的歌蜜為妻(何西阿書一:2)。先知耶利米搬一些石頭和埋石頭的動作,主要在表明:有一天,這些逃亡到埃及去避難的猶大菁英,將會像這些石頭一樣,被統治者控制著,無法動彈,而這位即將控制埃及王宮的就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他將在埃及的土地上建造王宮、帳棚。

第十一節說「尼布甲尼撒要來擊敗埃及」,這件預言確實發生在主前五六八年,也就是耶路撒冷被毀滅的十八年後,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在位的第三十七年,他出兵討伐埃及,當時埃及的法老王名叫亞瑪西士(Amasis)。不過巴比倫帝國出征埃及,並非為了要懲罰埃及庇護這些逃難來此的猶大以色列人民,也不是為了要擴張巴比倫帝國的版圖,而是為了要懲罰埃及經常在亞細亞諸小國中製造動亂。另外一點是:後來埃及並沒有因為巴比倫帝國的入侵,就因此而被消滅,亞瑪西士從主前五七○年上任,直到主前五二六年去世,而巴比倫出兵埃及是在主前五六八年。這表示亞瑪西士在位期間,埃及一直是安穩的。

第十二至十三節,這兩節主要在說明埃及將被巴比倫徹底毀滅,因為連埃及人民敬拜的太陽神都保不住時,就表示埃及已經無法生存了。古代的人都有各自國家敬拜的神明,神明與國家生存之間可說是齒唇的關係,就像巴比倫帝國入侵耶路撒冷,第一件事就是要毀滅聖殿,原因是他們認為要毀滅一個民族、國家,就是要把對方的保護神消滅,這樣他們的人民就會驚慌、紛亂,以為沒有神明保護了,等於失去了倚靠一樣。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段經文帶來的信息:

一、遵守誓約等於是肯定生命的尊嚴,也是在回應上帝的愛。

這些來找先知耶利米的猶大軍人約哈難等人,先是向先知耶利米表明他們絕對會遵守上帝所告訴他們一切的話,不論「上帝的話是好是壞」,他們都「一定遵從」。不但如此,他們還發誓表示:上帝可以作為他們「誠信可靠的證人」,這些都是他們向先知耶利米所作的信仰告白。人確實無法測知別人的心思意念,包括先知耶利米也是,他無法知道這些人到底是說真的,或是只為了要探知上帝的旨意而發假誓。先知耶利米就依他們的請求向上帝祈禱。結果等了十天之後,他得到上帝的啟示,並將所有的啟示如他先前對這些人所說的,是「毫無保留地轉告」他們。

問題是這些人並不想聽先知耶利米傳來的信息,他們甚至認為先知耶利米所說的話都是假話,是被巴錄煽動說出來的話,是為了要害死他們而說。這充分說明了這些人來請求先知耶利米祈禱,並不是真的要聽上帝的話,而是希望先知耶利米支持他們原本就想逃往埃及的計畫。很有可能在他們來請求先知耶利米代禱之時,就已經有表明了這項意願,因此,當先知耶利米轉告上帝的啟示時,也同時警告他們不要動念頭想去埃及避難。當他們發現上帝的意念並不是他們的意念時,他們是寧願相信自己的判斷,也不願意聽從上帝的話語,結果是喪失了上帝的庇護,也失去了原本可以重建家園的契機,而使整個國家重建工作延後了長達半世紀之久,這是多麼可惜的事啊!

這些人表現出來的,正好說明了基督教信仰上非常重要、也是相當需要謹慎學習的功課:如果我們是以上帝的名發誓立約,就必須遵照所立的約去行,即使發現所立的約是非常難行,也要排除一切困難,確確實實地遵行,因為這些以上帝之名所立的約,就是在表明有上帝參與其中,有上帝參與,祂必定會看顧、帶領。我們應該要注意的是:與上帝立約,就是立生命的約,這點一定要謹記在心。

我們在教會生活中,受洗就是與上帝立約,因為那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施洗。因此,當你準備要接受洗禮,就必須要清楚明白洗禮不是隨便的一件事。沒有人能保證你接受洗禮之後諸事如意,但可以確定的是:你的受洗,是上帝參與其中,因為那是生命之約。另外就是婚姻的約也是生命的約,是一輩子的事,即使牧師在證婚時,和參與婚禮的每個親人朋友都聽到結婚雙方用肯定的話回答說「是」、「我願意」,可是真正知道人內心的只有上帝。因此,婚約是上帝參與其中,祂就是「誠信可靠的證人」。
不久前,有一對青年來教會找我,希望借用我們教會舉行婚禮,也期盼我替他們證婚。我問他們為甚麼會想到來教會舉行婚禮?他們告訴我說:因為常在電視或電影中看到在教堂舉行婚禮,感覺上很好。我就告訴他們:他們可以借用我們教會的禮拜堂舉行婚禮,我也可以為他們證婚。但我很清楚告訴他們,必須認真思考一件事:基督教看婚姻,是一種生命的約,且這約是有上帝參與其中。因此,禮拜中最重要的就是誓約,就好像台灣人所說的「立咒誓」,不能隨便。雖然我看不見他們內心所說的是否真實,但我們相信上帝看到,且在見證他們所說。雖然也有教會青年結婚後,婚姻出了狀況,但並不表示可以隨便,如果用隨便的態度立約,就要有被上帝忿怒懲罰的心理準備。我告訴這對青年,回去好好想一想,如果這樣還要來教會舉行婚禮,一個禮拜後才打電話來告訴我,我們來約時間會談進一步有關結婚要注意的事項。結果我已經等了快一個月了,還是沒有消息回來。

在今天這個時代,雖然離婚率很高,包括教會青年離婚的越來越多,以及受洗後離棄信仰的人也是不少,更多人是受洗後,對信仰採取輕視、隨便的態度,我還是堅持要提醒大家注意:不論是洗禮或婚姻所立的約,都是生命之約,是有上帝參與其中所立的約,千萬不要隨便。因為遵守所立的約,就是在確認你的生命中有上帝,且是很認真地在回應上帝對你的愛。一個會遵行所立之約的人,我相信他也是會尊重生命態度的人。

二、若沒有上帝引導,即使逃到人看為最安全的地方,也是枉然。

尋找生命安全的居所,古往今來的人都是一樣,沒有一個人喜歡居住在動盪不安的環境中,這是人的常情,也是必然的現象,可以說所有的動物都是這樣。我們看到這些來請求先知耶利米向上帝祈禱,想探知該走怎樣的路,選擇哪一個方向才是正確的猶大領袖、菁英,雖然得到了上帝的信息,卻不認為那是安全的,他們反而認為自己所選擇的才是正確的道路,他們不願意聽從先知耶利米轉告他們上帝的信息—留在猶大,他們寧願逃到埃及去避難。這不但影響到他們國家、民族重建家園的契機,連自己原本想要在埃及尋求安全居所也沒有如願,因為他們那樣的選擇等於是宣告他們不需要上帝的庇護。人如果沒有上帝的庇護,即使擁有一切世人看為最堅固的力量,也是枉然!

我想大家一定還記得「一九九五年閏八月事件」,那年之前,也就是一九九四年,成千上萬的台灣人移民海外,特別是成群的人移民到中美洲的貝里斯,原因是有人傳出「一九九五年閏八月」,上帝將毀滅台灣,將會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因此死去。我感到非常難過的是:傳出這樣信息的人竟然是出自基督教的傳道者,且有許許多多的傳道者帶頭辦移民,帶領信徒到外國去。以為逃到外國去,就可以避免上帝的懲罰,或是逃到歐美這些強國去,就可以安枕無憂。但聖經不是這樣告訴我們的;聖經告訴我們的是:如果是因為我們得罪了上帝,上帝非常憤怒,想要毀滅台灣就像舊約創世記裡所記載祂毀滅所多瑪城那樣,我想那已經不是逃到任何一個地方就可以得到安全,而是悔改認罪才是唯一的途徑,因為聖經告訴我們,無論逃到哪裡,都無法逃避上帝,上帝是無所不在的上帝,只有悔改,才是唯一能改變上帝原先要毀滅的計畫。同樣的,如果是因為政治上的因素而移民到歐美各國去居住,以為這樣可以安枕無憂,這就像這些來找先知耶利米的人一樣,他們想逃到埃及去,但並不表示這樣他們就安全了,沒有;他們在埃及會遇到的,就是如同先知耶利米所提醒他的:「將成為人家憎惡、驚駭、詛咒、辱罵的對象。」(四十二:18)

我們應該有這樣的認識,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安全穩定,成為該國人民可以安居樂業的地方,都是經過當地人民奮鬥、犧牲才建造起來的。即使是這樣,也沒有一個國家能夠保證自己永遠安定無憂,就算今天被全世界公認最適合人居住的國家—瑞士,也需要男女皆兵,每個人都需要受軍隊訓練以保護自己的國家。但更重要的是,這個國家也是最有宗教信仰的國家,更特別的是,這個國家乃是以咱長老教會的信仰基礎建造起來的,是咱長老教會創會者約翰‧加爾文以聖經上帝的話打下國家根基的。我們就可以瞭解到:有上帝的話,等於有上帝的庇護;失落上帝的話,等於失去上帝的同在一樣。就像詩篇的作者所說的,上帝是我們生命的燈光,幫助我們走上正確的路徑(參考詩篇一一九:105—112)。詩人告訴我們上帝的話語,才是我們生命最好的指標,讓我們知道即使在困境、危險中,上帝的話就是我們最好的生命依靠,讓我們知道該怎樣抉擇,知道要走的方向,這就是我們生命最好的保障。

(二○○一年九月三十日講於台北東門基督長老教會)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