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愛如葡萄樹開花

經文:雅歌二:8—三:5

這是雅歌的第二首詩。前一講我提過,雅歌被稱為所羅門王的作品,因為在列王紀上第四章卅二節記載所羅門王總共寫了「三千句箴言和一千零五首的詩歌」。但不論雅歌是否真的出自所羅門王的手筆,這些詩歌通常都是用在以色列人最重要節期—逾越節—唱的詩歌,充分表現出他們心目中所思想的與上帝之間那不可分的特殊關係。

第一首詩已有介紹過,雅歌這些詩可以表達出以色列人民和上帝之間親密的關係,如同正陷入戀愛中情人般的密切。而從這六首詩歌中,我們看到較特別的地方是:主動者都是女子,在尋找愛人的也是女子。以這觀點來瞭解其和上帝之間的關係,則以色列人民就如同詩歌中的女子,在尋找她生命中的「男子」,也就是上帝了。

在第一首詩中,我們看到這位女子是那樣自卑的說:她自己像「沙崙的野玫瑰,是山谷裡的百合花」(二:1),但是男子卻說她真是「荊棘裡的一朵百合花」(二:2)。如果女子是指以色列人民,男子是上帝,那麼,當以色列人民自謙說自己是很卑賤的野花雜草,上帝卻說他們是如出污泥的花朵。而當這位女子述說他們躺臥的地方,有如地毯的青草,如所羅門王宮中的香柏樹屋樑,和松樹的天花板時(一:16—17),這幫助我們想到以色列人民就是一個四處漂流,過著放牧牛、羊、驢等的遊牧民族,他們乃是以曠野、森林為「屋」,以青草為大地(如地毯)居住。這種以天地為居所,將大自然看成是上帝為他們所預備最好的居所,就是以色列人民在表明和上帝之間的特殊關係。甚麼時候,人會將這樣的環境看成是最美的地方?惟有在戀愛中的情人才有辦法,要不然就是相當有情愛內涵的家庭才能做得到或想得到。這也就是我在前一講說過的,真正有愛的地方,即使是居住簡室,整個家庭也會充滿歡笑,和溫馨的氣氛。我也說過,會使人懷念的事,就是愛,且是無私的愛,就是愛那些不是我們親屬的愛。
現在我們所讀的第二首詩,也是女子先唱出愛的詩歌,然後像第一首詩的結尾,呼籲耶路撒冷的女子,指著羚羊和小鹿發誓,不要干擾、吵醒他們之間的愛情做結束。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第二首詩的內容:

第二章八至十節a:
第二首
「新娘」
8我聽見了愛人的聲音;
他爬山越嶺向我奔來。
9我的愛人像羚羊,像小鹿。
他站著,在我家的牆邊;
他從窗口探視,
從窗格子往裡面窺望。
10a我的愛人向我說話。

這首詩一開始就說新娘「聽見了愛人的聲音」,且是聽到他爬山越嶺的聲音,這描述出一個正在戀愛中的情人的心境,連爬山越嶺的聲音都聽得見。可以想見這位女子對她心目中的男子是多麼的渴望啊。不但如此,她說這位男子的腳步聲是急促、飛快的,可想像得到這位男子是知道這位女子多麼盼望見到他,因此,他沒有延遲、停留,趕緊奔跑來見她。

這位女子形容她的愛人腳步奔馳之快,有如羚羊和小鹿。羚羊和小鹿,都是溫馴、可愛的動物,牠們共同的特徵是跳躍、奔跑時腳步敏捷,並且人見人愛,卡通影片中最喜愛用這樣的動物來作故事的題材。因此,前一句才說女孩子聽到了腳步聲,第二句便陳述愛人已經來到她的窗前探視了。看,真的是快,快到有點和我們的經驗不太一樣;因為我們的經驗愛人常常是來得很慢,等待愛人出現的時間實在是過得很慢,而與愛人相處的時間卻總是過得特別地快。但是上帝和以色列人之間的關係不是這樣;每當以色列人民祈求上帝拯救、幫助的時候,他們一開口,上帝就答應;他們一尋找,上帝就出現。看,耶穌基督就是這樣告訴我們的:「你們祈求,就得到;尋找,就找到;敲門,就給你們開門。」(馬太福音七:7)

請注意第九節最後一句用的是「窗格子」。如果想像一下以色列人民最盼望上帝來到他們身邊的時刻是甚麼時候呢?應該是在他們被埃及國王當作奴隸對待時,或是比較晚期的時代,也就是他們被俘虜到巴比倫為奴的時候;那時他們體會到亡國的苦難,也深深地知道他們離棄上帝之後的代價。因此,他們盼望上帝的拯救和寬恕,祈求上帝趕緊來拯救他們脫離苦難的奴隸生活,上帝沒有延遲,也沒有拒絕,雖然他們曾離棄上帝、背叛上帝,但上帝還是很快地就差派祂忠實的僕人去帶領他們。我們從出埃及記看這樣的記載:

「過了一段時期,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仍舊過著奴隸的生活。他們向上帝求救,呼求他幫助他們脫離苦役。上帝聽見了他們的呻吟,記起他曾與他們的祖宗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立約。他看見以色列人被奴役的境況,非常關心他們。」(出埃及記二:23—25)

這樣我們可以瞭解「窗格子」,也可以代表監獄牢房裡囚犯所形容的「鐵窗」,也可說是一個沒有自由的環境。

第十b至十五節:
「新郎」
10b起來吧,親愛的,
我的美人,跟我一起走吧!
11你看,冬天過去了;
雨季已經過了。
12郊外百花盛開;
鳥兒歌唱的時候到了,
在田野間已可聽到斑鳩的聲音。
13無花果開始成熟了;
葡萄樹也開花放香。
起來吧,親愛的,
我的美人,跟我一起走吧!
14我的鴿子啊,你藏匿在巖石的洞穴中。
讓我看一看你的容貌;
讓我聽一聽你的聲音;
因為你的容貌美麗,
你的聲音美妙。
15要抓住狐狸,
那搗毀葡萄園的小狐狸,
因為葡萄樹正開著花呢。

第十一至十二節用氣候的變化說出環境的改變;冬天,那是個寒冷的季節,在巴勒斯坦冬天也是下雨的季節,因為冬天雨水多,因此也是個下雪的日子。而當冬天漸漸過去,春天逐漸來臨時,自然界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雪開始溶化,雨水也停了。男子(或是新郎)說這時候整個郊外是「百花盛開」,還有各種鳥兒在唱歌,包括斑鳩都會出聲音。

斑鳩,是一種候鳥,有如每年冬天飛過台灣恆春半島的「伯勞鳥」,或是飛來台南七股的「黑面鷿鷺」一樣,每年只要這些鳥兒來台灣,我們就會知道是冬天的季節來了。斑鳩是類似這樣的候鳥,每年冬天會往南飛,等到春天一到,他們也會返回他們成長的地方巴勒斯坦。

第十三節說「無花果開始成熟」。無花果,這是巴勒斯坦很有名的四種水果之一,其它三種是葡萄、橄欖、石榴。無花果樹通常是在三、四月間開花,然後在六月成熟可摘取。舊約聖經中也用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來代表著「和平」、「快樂」的表徵;例如:

「他(指所羅門王)在世的時候,全猶大和以色列人民都過著太平的日子,每家從最北邊的但到最南邊的別是巴都有自己的葡萄樹和無花果樹。」(列王紀上四:25)

「他要解決民族間的糾紛,
排解列強的爭端。
他們要把刀劍鑄成犁頭,
把鎗矛打成鐮刀。
國際間不再有戰爭,
也不再整軍備戰。
人人都要在自己的葡萄園中,
在無花果樹下,享受太平;
沒有人會使他們恐懼。
上主—萬軍的統帥這樣應許了。」(彌迦書四:3—4)

「那一天來到的時候,你們每個人要請他的鄰居來,在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下享受安寧。」(撒迦利亞書三:10)

我們從上述三處經文看到葡萄樹和無花果樹的出現,往往是代表著一個安定和諧的世代來臨。現在我們看到這個女子所期盼看到的男子來到她的窗口處窺探。不僅如此,還對她說話,說要帶她到外面去,因為是春天,所以雨季已經過去,雪也溶化了,是個「無花果開始成熟」、「葡萄樹也開花放香」的季節。這讓我們想像得到,逾越節的時期就是在三、四月間,再從這個季節去想他們過紅海的時候,河床是乾涸的,因為雨季已經過了。而春天的季節,是整個巴勒斯坦處處可聞花香的時候,看,多麼美的境界啊!上帝對祂的子民的拯救,那種愛,就如同是戀愛中的情人所看見的一切景象,有如春天百花怒放,處處花香,鳥兒歌唱一樣。

第十四節這位男子稱呼女子是「鴿子」,這是一種對所鍾愛的情人的暱稱。所謂「藏匿在巖石洞穴中」,表示的是「鴿子」的害羞、害怕見到會傷害到牠的對象,這豈不正是在說明那些長久在埃及當奴隸的以色列人民之心境嗎?他們不但害怕見到埃及國王,連摩西奉上帝之命要去拯救他們出埃及時,他們都怕見到摩西,甚至一開始見到摩西和亞倫時,以色列人民的代表很生氣地對他們說:

「上主一定知道你們做的是甚麼事;你們使國王和他的官員憎恨我們,使他們有了殺我們的藉口。上主一定會懲罰你們!」(出埃及記五:21)

看,這是多麼矛盾的心理啊!當他們在苦難中的時候,祈求上帝拯救他們,而當上帝差遣使者要救他們出來時,他們卻開始因為被加重工作負擔而心生埋怨。這種埋怨,就是害怕的一種反應。就像出埃及記的作者描述的,當摩西將上帝告訴他,說上帝要拯救以色列人民出埃及時,他們的反應是「不聽他的話,因為殘酷的奴隸生活已經使他們喪志」(出埃及記六:9)。

詩人在這裡形容鴿子是「藏匿在巖石洞穴中」,這是非常隱暗的地方,不容易發現。如果我們看先知以賽亞文獻,就會讀到他的詩歌中形容那些居住在沒有希望、國家被滅亡,人民生活在苦難中的景況,就如同是個沒有光明未來的生命一樣。因此,當他們聽到拯救信息來臨時,這位既是詩人也是先知的以賽亞,就先發出這樣的聲音說:

「人將到處流浪,要經歷艱難、飢餓。在他們飢餓的時候,他們會發怒咒罵他們的國王和上帝。他們會望著天空,或凝視地面,但是甚麼也看不見,只有患難和黑暗。
他們被趕逐到恐怖的黑暗中。他們再也找不到逃脫患難的出路。
西布倫和拿弗他利兩支族所居住的地方曾被藐視;但是在將來,這地區,就是從地中海向東伸展到約旦河東岸,包括異族居住的加利利,都要獲得光榮。
生活在黑暗中的人
已經看見大光;
以往住在死蔭之地的人
現在有光照耀他們。」(以賽亞書八:21—九:2)

就像這樣,鴿子如果藏匿在巖石洞穴中,就像居住在黑暗的死角裡,在那兒沒有陽光,也沒有可期盼的日子。一個被囚禁甚久的犯人,當他看到陽光時,都會感到不適應。有的人甚至害怕看到陽光,因為他在黑暗中太久了。我曾說過,當巴比倫帝國奴役以色列人民長達五十年後,波斯帝國皇帝塞魯士允許以色列人民返回故鄉巴勒斯坦去重建家園,並且願意替他們重建聖殿時(以斯拉記一:1—5),當他們聽到這消息,有不少人是準備要回去,可是也有不少人不敢回去,他們的理由當然很多,但可以想像得到,當一個人在異邦居住長達五十年後,而且要回去的故鄉是個使他生命曾經破碎過、受傷害的地方,他是會害怕看到那景況的。所謂「觸景傷情」,其意在此。這就像詩人在這裡所形容的,如同鴿子藏匿在巖石洞穴中一般,害怕見到任何人一樣。但現在,她所鍾愛的情人來了,他帶來的是希望,是活力,是鼓舞生命的呼聲,因為這位情人告訴她,她長得很美麗,不用害怕,也不用藏匿,請她發出聲音,因為她的聲音很美。

第十五節提到要注意那搗毀葡萄園的狐狸,要抓住牠。在巴勒斯坦,狐狸常常會進入葡萄園去偷吃葡萄,尤其是在葡萄成熟時,因此,葡萄園的主人通常都會在葡萄快要成熟時,趕緊將葡萄園用籬笆圍住,為的就是防範狐狸進入園子裡偷葡萄。拉比的故事中,也常用葡萄園和狐狸來形容二者的關係。例如:

「有一天,有一隻狐狸,因為肚子餓,走到一座葡萄園,看到滿園成熟的葡萄,很想進去吃,卻又看到葡萄園圍著的籬笆很緊密,無法找到門縫洞口可進。於是,牠就想盡辦法從籬笆中挖開一個洞口,剛好可以把自己的身子塞了進去。吃啊吃,吃到飽,也吃到肚子很撐。突然間聽到有走路的腳步聲接近,牠仰頭一望,看到葡萄園的主人逐漸走進來,嚇了一大跳,想到如果被園主發現的話,一定會被打死,很害怕,就趕緊從塞進來的洞口要跑出去。可是,因為吃得實在太飽了,怎麼鑽都鑽不出去,因為漲漲的肚子卡住了。園主越來越接近葡萄園,這隻狐狸就越驚慌。為了要保命,牠只好趕緊退回園裡,用力在地上猛挖地洞鑽了進去。把自己藏在洞穴裡,以免被園主發現而有生命危險。就這樣一躲,竟然躲了三天,覺得安全了才出來。看不見園主了,就趕快從原來的洞口再試試看能否出去。這一試終於成功了,因為牠已經有三天沒有吃任何東西,身材、肚子都消瘦下去了。」

這是一則猶太拉比講的故事,說出狐狸和葡萄園之間的關係。當然我們也可以從這故事中學到許多美好的教訓。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希伯來文的「狐狸」這個名詞,它的字根就是「坑洞」或是「深的地方」的意思。如果以色列人民是上帝所栽種的葡萄園,那誰會是狐狸呢?先知以西結曾指出那些專門假借上帝之名發言欺騙以色列人民的人,就是所謂的假先知們,就是和狐狸一樣。他說:

「至高的上主這樣說:『這些愚蠢的先知要遭殃了!他們的靈感是自己幻想的;他們的異象是自己編造的。以色列人哪,你們那些先知跟在廢墟裡出入的狐狸一樣沒用。城牆的缺口,他們不修補;倒塌的牆垣,他們不修建。』(以西結書十三:3—5)

不錯,當以色列人民表示要忠實於和上帝之間所立的約時,就常常會有人設法要破壞這約,這樣的人最常利用的方式,就是假藉上帝的名傳不真實的話,誤導人民離開上帝的誡命、旨意。這就是所謂的「狐狸」,也就是破壞者,是假先知。

第十六至十七節:
「新娘」
16我的愛人是我的,我是他的。
他在百合花中牧放羊群,
17等清晨的涼風吹拂,
黑夜逐漸消逝。
我的愛人哪,回來吧,
像一隻羚羊,
像比特山上的小鹿飛奔而來。

從第十六節到第三章五節都是「新娘」唱的歌,也是第二首詩的結束。我說過,詩歌有六首詩,大都是以女子所唱的作結尾。

請注意第十六節的第一句所唱的:「我的愛人是我的,我是他的。」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幾乎就是兩個人已經合成一體了,不能分開。在舊約聖經中,我們可以看到類似這樣的句子很多,例如:

「我要把你們當作我的子民,我是你們的上帝。當你們從埃及的奴役中獲得自由的時候,你們就知道我是上主,是你們的上帝。」(出埃及記六:7)

「我要與你們同在,作你們的上帝;你們要作我的子民。」(利未記廿六:12)

「我要作他們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子民。」(耶利米書卅一:33b)

這些句子都是在表達上帝和以色列人民之間的關係是無法分開的,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如同夫妻一般的「兩個人成為一體」(創世記二:24,馬可福音十:8)。在新約聖經中,表明人和上帝在耶穌基督的愛裡永不可分離的,要以使徒保羅所說的話最具代表性,他說:

「誰能夠使我們跟基督的愛隔絕呢?是患難嗎?困苦嗎?迫害嗎?飢餓嗎?貧窮嗎?危險嗎?刀劍嗎?……都不是。」「因為我確信,甚麼都不能夠使我們跟上帝的愛隔絕。不管是死,是活;是天使,是靈界的掌權者;是現在,是將來;是高天,是深淵;在整個被造的宇宙中,沒有任何事物能夠把我們跟上帝藉著我們的主基督耶穌所給我們的愛隔絕起來。」(羅馬書八:35、38—39)

上帝與祂的子民之間的關係如同夫妻一般的密切,不可分。真正的信仰就是幫助我們認識到,上帝是這樣地愛我們,祂告訴我們,認我們是祂的子民,祂是我們的上帝。祂是我們生命的主,我們是屬於祂的。

第三章一至五節:我夜夜躺在床上,
夢見我的愛人;
我尋找他,卻找不著。
2我走遍市區,
穿越大街小巷;
我尋找我的愛人,
我尋找,卻找不到他。
3城裡巡邏的守夜者遇見了我,
我問他們:你們遇見我的愛人沒有?
4我一離開他們,就找到了他。
我拉住他,不讓他走,
直到我領他進我母親的家,
到我出生的那房間。
5耶路撒冷的女子們哪,請答應我,
指著羚羊和母鹿發誓,
你們不吵醒我們,不干擾我們的愛情。

第三章一開始,就讓我們看到這位陷入在戀愛中的女子,一直等待著她所期盼看到的愛人,可是卻一直等不到、看不到。不但如此,她還到街上去尋找,走遍了大街小巷都尋找不著,甚至還要四處去問有沒有人看到她愛人的蹤跡。為甚麼會這樣?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請注意第二節,這是一節很關鍵的經文,詩人說這位女子一再尋找,卻尋找不著。這樣的句子已經說出了這位女子心中的焦慮和不安。她開始發覺心靈極度的孤獨和失落感,更嚴重的是:她覺得生命不再有盼望。
想想看,甚麼時候,人會尋找不到上帝呢?詩篇的詩人這樣說:

「上主從天上察看世上的人,
要看看有明智的沒有,
有沒有尋求他的人。
可是人人偏離正路;
個個同樣的腐敗。
沒有行善的人,
連一個也沒有。」(詩篇十四:2—3)

沒錯,驕傲的人是找不到上帝的。就是因為人先離棄了上帝,上帝才會離棄他(歷代志下十五:2)。先知阿摩司曾對他那時代傳出上帝這樣話說:

「時候已經到了,我要使以色列遍地饑荒。他們飢餓,並不是沒有餅吃;他們乾渴,並不是沒有水喝。他們飢渴是因為聽不到上主的話。這是我—至高的上主說的。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他們要到處尋找上主的信息,可是都找不到。在那一天,連美麗的少女和強壯的青年也會因口渴而昏倒。那些拜過撒馬利亞的偶像、向但和別是巴的神明許過願的人,都會倒下去,再也站不起來。」(阿摩司書八:11—14)

看,這就非常清楚了,人之所以尋找不到上帝的信息,找不到上帝的聲音,是因為人離棄了上帝的緣故。聖經的作者讓我們知道,只有一種人可以找到上帝,那就是「謙卑悔改」的人(歷代志下七:14),這種人知道遵行上帝的教訓,因此,在災難來臨的時候,即使是沒有祭司幫助尋求上帝,上帝也會讓他們找著(歷代志下十五:3—4)。先知耶利米就傳出上帝的話說:

「你們要呼求我,向我禱告,而我要回答你們。你們找我,一定找得到;你們若一心追尋我,我保證讓你們找到。」(耶利米書廿九:12—14a)

這就是為甚麼在舊約聖經先知的文獻裡,很多時候會發現先知們就是大聲疾呼,要以色列人民回到上帝的懷抱來,不要離開上帝的原因。因為不是上帝離棄了人,而是人離棄了上帝,才會尋找不到上帝。
雅歌的詩人說,當這位女子離開了巡邏的守夜者後,很快就找到了她所愛慕的情人。她不再讓他離開,並且是牽著他的手走進「母親的家」,就是她「出生的那房間」。這裡所謂「母親的家」,可以看成是以色列祖先與上帝之間的「約」,因為有這「約」的存在,才有今天的她。因此,女子說那是她「出生的房間」。而「母親的家」也可以當作是「耶路撒冷聖殿」,因為聖殿是表示有約櫃的地方,是表明以色列人民和上帝之間有「永遠之約」的記號之處。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首詩所帶來的信息:

一、有愛的地方,生命會發出特殊的香味。

我們讀到這位男子對女子唱的詩歌說:「冬天過去了,雨季已經過了」,郊外是百花盛開,鳥兒歌唱,且是「無花果開始成熟了;葡萄樹也開花放香」。看,這是多麼美的景色啊!這就是春天,是生命新的開始。無論誰看到這種類似雅歌的詩人所描述景色也都會讚不絕口,因為最美的景色也不過如此而已!

想想看,甚麼時候,人會感受到生命如同春天的花開、果樹發出的香味呢?就是當人感受到生命有濃濃的愛的時候,才會有這樣的感受。相反地,如果生命中沒有愛,即使是居住在最豪華的住宅或社區也是一樣,不但感受不到愛的芬芳,甚至還會覺得那是一潭污水,想盡辦法也要離開。

今年(二○○○年)的農曆初三,我們全家到宜蘭太平山去度假三天。太平山森林遊樂區是個非常美麗的地方,也是個旅遊勝地,因此,新年期間遊客相當多。雖然在林務局的旅遊手冊上寫著森林裡的樹木因為是很有年資的老樹,且保護的相當好,會發出一種香味叫「芬多精」,如果在那些森林裡散步,會聞到一股「芬多精」的香味,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幫助。但是,我們也同時會發現在每個角落都有明顯告示牌寫著:「愛護森林,請不要隨便亂丟果皮垃圾。」為甚麼要這麼寫?因許多遊客會隨意丟棄垃圾,幾乎台灣的每個觀光地區都會有這樣的問題,人多,垃圾也多。這充分顯示出我國人民對於這塊土地的愛心相當缺乏,即使是在最美麗的地方,也會看到隨意丟棄的垃圾。

相對的,我在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初一至十日到菲律賓的馬尼拉開會,也有被安排去訪問馬尼拉郊區「垃圾山」(Smokey Mountain)的經驗。當時在那「垃圾山」共有住民約一萬二千,他們靠著撿拾垃圾車倒下來的垃圾維持生活。所有的房子是從垃圾堆裡撿拾來的材料搭建起來的簡陋居所,所謂「家徒四壁」是非常適當的寫照。但是,在那十二月初的時間裡,我們從一踏進「垃圾山」的貧民窟,就聽到非常美麗的歌聲陣陣傳出來,雖然空氣飄出來的垃圾辛辣味道是濃厚到足以嗆鼻、難受,且在我們的臉上隨時會停留三、四隻以上的蒼蠅,可是我們聽到的不僅是美麗的聖誕節歌聲,並且笑聲不斷。當我們走近一間已經沒有屋頂,牆壁都已破爛不堪的小小禮拜堂時,才發現原來有一群大學生正在帶「垃圾山」的小朋友唱聖誕節詩歌,這群青年一面彈著吉他,一面教這些年紀都在十三歲以下的小孩子唱著聖誕歌曲,這些兒童沒有機會上學,他們每天得幫忙父母撿拾垃圾維持生活。我看到這群人數約有八名的大學生有時講故事,有時做些令孩子們開懷大笑的動作。

同樣是在「垃圾山」的地方,我又看到另一個角落裡,有一群人排隊相當整齊,我以為是等待放領救濟品,待我靠近一看,原來是一群年輕的醫生在為那裡的居民義診看病。非常難得的是,在那些排隊等候看診的病患的臉上,我看到的,不是一臉哀哭、難受的表情,而是有一份滿足、安慰、喜樂的臉。我看到那些醫生的白色制服上,很明顯的停留好幾隻蒼蠅,可是卻沒有人會去揮手拍蒼蠅,也沒有醫生是戴著口罩,他們臉上隨時出現笑容。這樣的景象,這樣的「野地」、「垃圾山醫院」,確實對我的心靈造成很大的震撼、衝擊,直到今天,我心中的那幾幕影像仍然存在,無法忘卻。

為甚麼在垃圾堆集的地方會是這樣笑聲不斷、笑臉常現?而在風景非常美麗的森林裡又是另一種景觀?原因很簡單,就是有愛和缺乏愛的差別而已;在充滿愛的地方,我們會看到人的「心在開」(台語),就像雅歌的詩人所說的,是「無花果開始成熟了;葡萄樹也開花放香」。在一個充滿愛心的地方,我們也會聽到雖然不是專業歌手或明星唱的歌,但唱出來的歌聲卻是相當好聽,不一定會動人,但卻滿足了人心靈的需要。

二、別讓那會搗毀、破壞我們與上帝之間生命關係的「狐狸」出現在我們當中。

雅歌詩人提醒這對正在戀愛的情人,要抓住狐狸,因為葡萄樹正開著花,不能允許小狐狸隨處亂竄,破壞了正在開花的葡萄樹,以免葡萄樹無法結果子。

我們知道狐狸的特性就是狡猾,很能掩飾自己的真正動機,會趁人不注意時打劫別人的財物。如果我們看使徒保羅傳福音事工的經驗,就會知道在他建立起來的教會,常常會有人利用他離開該教會後,馬上進去教會裡「傳另一種福音」(哥林多後書十一:4,加拉太書一:6—8),甚至有人是「假裝信徒,偷偷地加入教會」(加拉太書二:4),主要目的就是要混淆信徒的信仰認知。使徒保羅對這樣的人絕對不留情面,因為這樣的事已經不是所謂「寬恕」可以容忍的,這牽連到對信仰正道的維護,如果對這種人容忍,就等於是對危害信仰的事等閒視之一樣,這樣對教會整體的信仰秩序是很危險的。我們應該像使徒保羅所採取的態度,對這樣的人即使是該「詛咒」(參考加拉太書一:9)時,也不要閉口不言。甚至必要時就該將這種人從教會給予革除。這樣的做法主要是不讓魔鬼找到生存的空間,不讓「狐狸」在教會裡找到洞口。

三、要趁著還可以尋找到上帝的時候,緊緊地抓住不放。

在我們所讀這首詩的最後,說這位女子一找到了她所鍾愛的情人時,就「拉住他,不讓他走」,直到帶這位情人進入她的生命裡。在這之前,我們讀到這位女子四處尋找,走遍了大街小巷,為的是尋找她心目中所鍾愛的情人,等到她找著時,她就拉住他,不讓他走。

這已經很清楚地說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信仰認知:當一個人認識到上帝的慈愛與救恩時,就不要隨便輕忽看待,因為這是關於生命的大事,信仰就是生命的大事,疏忽信仰,就等於疏忽了生命的內涵。
我常常說,信仰是需要用時間去追尋的,用時間、精力去追尋得到的信仰才是真實的。請大家注意,這是一件很重要的生命功課,千萬不要隨便。一般人會用許多生命的力量追求金錢、名利等這些社會大眾看為很有價值的東西,在我們的社會裡,大多數的人是窮一生的力量都在追尋這些物質上的滿足。但是,作為一個信耶穌基督的人,卻不應該是如此。我必須很坦白地告訴大家,即使你擁有全世界,而沒有得到真實的信仰,生命也是很枉然。耶穌基督說:「一個人就是贏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沒有!他能夠拿甚麼來換回自己的生命呢?」(馬可福音八:—)確實是如此!信仰不是用金錢衡量的,也不是用金錢可以堆積起來的。信仰的基礎必須是回到聖經—上帝的話語。而要認識聖經—上帝的話語,需要用時間、精神。

再者,信仰需要操練,不是只參加聚會就足夠,還需要積極地參與服事,才會從當中明白自己的信仰基礎是否足夠,才會在這繁忙的現代社會生活中,體驗到信仰的力量,甚至聽到上帝對我們生命的呼聲。

千萬不要等待,也不要推託,當你還可以尋找到通往上帝國之道時,請不要放棄,一定要緊緊抓住,因為這和你的生命得救與否有絕對的關係。

(講於二○○○年二月十三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