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有堅定信心的教會

經文:啟示錄二:12—29

講到啟示錄這本書信時,已經提過啟示錄作者得到聖靈的啟示,共計寫了七封信給七間教會。作者在書信中,對這七間教會有稱讚、鼓勵,也有譴責和警告,像以弗所教會,有稱讚,但也有譴責和警告的話語在裏面,反觀寫給士每拿教會的書信,則是只有稱讚和鼓勵,尤其特別的是還帶有應許要賜「生命的華冠」給該教會信徒。
在前一講曾講過,生命的價值觀往往不是以物質生活的豐富與否、財產的多與寡來評價的,因為真正有信仰的人必定會對這些生活做出不同的評價,特別是人世間的各種美譽、獎賞等。就像使徒保羅對生命的看法,在認識耶穌基督救恩的前後,確實有完全不一樣的看法(參考腓立比書三:7—9a)。而在啟示錄作者寫給這七間的教會當中,士每拿教會也是個很好的例子;該教會的信徒因為受到迫害時,財產也連帶被統治者沒收了。可是作者卻在這裏傳出上帝的信息說:「我知道你的患難和貧窮;但實際上你是富足的!」(二:9a)這就清楚地道出了真實的信仰裏對貧富之間不一樣的看法。為了見證福音的緣故,在人看來可能是貧窮的,但上帝的眼中,卻是富有的。因為這樣的人是累積財寶在天上。相對的,迫害者可能因為沒收這些人的財產而感覺富有起來,但實際上卻是貧窮的。
現在我們所讀的經文是啟示錄作者約翰寫給另外兩間教會的書信,這兩間就是別迦摩和推雅推喇教會。如同前面寫給以弗所教會的書信一樣,有稱讚的地方,也有譴責和期盼之處。也讓我們看到每間教會的特色,就是有美好的一面和軟弱的部份。
如果我們翻開歷史來看,每間教會幾乎都有相同的問題,若真要查驗一間教會,也是這樣,有它美好的一面,也會有缺陷等待改善的地方。要找到像士每拿教會那樣,只有獲得稱讚和上帝應許將會得到「生命的華冠」之獎賞的,恐怕是少之又少。
啟示錄雖然是一千九百年前的作品,卻也是對咱們今天這時代的教會在說話,當我們讀這七間教會在當時呈現出來的實況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用來反省我們今天的基督教會,是否與這七間教會的哪一間教會比較類似,這樣才會明白作者寫這些書信所要向我們傳遞的信息和意義。唯有如此,才會讓我們看到作者在這些經文中所傳達我們的信息是甚麼。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經文的內容:

第十二至十七節:
12「你要寫信給別迦摩教會的天使,說:
『那位有雙刃利劍的,這樣說:13我知道你的住處就是撒但稱王的地方。你對我忠誠,甚至當我忠心的見證人安提帕在撒但的地盤被殺害時,你也沒有放棄對我的信心。14但是,有些事我要責備你:你們當中有人隨從巴蘭的教訓;這巴蘭引誘巴勒,教唆以色列人犯罪,吃祭過偶像的食物,又犯淫亂的行為。15同樣,你們當中有人隨從了尼哥拉派的教訓。16所以,你要悔改,若不悔改,我馬上就來,用我口中的劍攻擊這些人。
17『聖靈向各教會所說的話,有耳朵的,都聽吧!
『至於那得勝的人,我要賜下那隱藏著的嗎哪。我也要給他一塊白石頭,上面寫著新的名字,這名字,除了接受的人,別人都不認得。』」

這段經文是第三封信,是寫給別迦摩教會的領導者(天使)。
別迦摩,位於示每拿以北約有九十公里的地方,是個很特別的城市,該城是建造在一座約三百公尺的小高山上,是一個圓錐形的小山,看起來就會覺得地處顯要,在當時的國防上具備很好的要件。它原本不是一個重要城市,但在主前一三三年,最後一代國王雅他樂三世(Attalus III)去世前的遺囑中,交代要將別迦摩併入羅馬帝國,而成為羅馬帝國在亞細亞省的省都,並派駐總督治理該城。因此,有些學者認為新約時代亞細亞的首都,應該是在別迦摩,而不是以弗所城。別迦摩也擁有羅馬帝國時代第二大的圖書館,並且以羊皮紙文件出名。
在主前廿九年,該城建造了一座「雅典娜」女神廟(Athena),以及另一座專為紀念羅馬皇帝「奧古斯都」的大廟,因此,別迦摩也被看成是崇拜羅馬皇帝的宗教中心。該城還有一座「宙斯」(Zeus)大廟,這座廟建造得非常美麗,尤其廟裏的祭壇更是雕刻精緻,並不亞於以弗所城的「亞底米」神廟。另外也有一座聞名的「神醫」廟,稱之為「阿斯卡拉比司」(Aesculapius),這神專管醫治身體疾病。在此廟中,人們期盼有「蛇神」出現來觸摸病人。因為當時的人看蛇是象徵著「阿斯卡拉比司」神,並且相信會因此得到醫治。後來演變成為兩條蛇一起糾纏在木杖,而成為今天全世界共通的醫藥記號。
就跟以弗所城一樣,該城也是廟宇林立,各式各樣的神明廟宇甚多,偶像崇拜之風氣甚盛。因此,與其說該城的政治地位重要,不如說該城在宗教信仰的地位勝過政治地位。
第十二節,「有雙刃利劍」,這句話可參考第一章十六節,出現在作者約翰看見的異象中,那位像人子的,他的口中吐出來的是「一把雙刃鋒利的劍」。希伯來書的作者說,上帝的話比「雙刃的劍還要鋒利」,連骨頭、靈、魂都會刺透(參考希伯來書四:12)。因此,當作者說「那位有雙刃利劍的,這樣說」時,意思就是耶穌基督這樣說,或是上帝親口這樣說。
第十三節,在前一講說過,作者寫給每間教會的信都是從「我知道」開始。這句「我知道」,表示這位審判者「人子」相當清楚每一間教會的狀況,也因為這樣,他的審判是正確的。
「住處就是撒但稱王的地方」,由於別迦摩乃是個流行崇拜羅馬皇帝為神的城市,另外也崇拜女神「雅典娜」,並且有羅馬人所供奉的「宙斯」神廟等等,神廟甚多,拜偶像神明的風氣甚盛,因此,這句「住處就是撒但稱王的地方」意思就是在表明:身處在這種拜偶像風氣相當興盛的城市中,別迦摩教會的信徒在這種環境之下,對上帝還是依舊忠心耿耿。這樣的說法也是在肯定別迦摩教會乃是一間在信仰上有可取、有見證的教會。
在第十三節提到「安提帕」被殺害,這個人到底是誰?聖經中並沒有任何資料。不過傳說中說,他是在多米田皇帝時代(主後八十一至九十六年),為了福音的緣故被人抓去用銅鍋活活「烤死」而殉道。因此,從安提帕的殉道,可以想像當時基督徒所面臨的危機,以及基督教會所面對的環境,是多麼地惡劣。
第十四節,從第十三節來看,別迦摩教會在信仰上應該是相當不錯的教會,可是作者還是傳達了聖靈要對這間教會提出的責備,就像以弗所教會一樣,別迦摩也有信仰上的軟弱。作者在這裏提到在信徒當中有人「隨從巴蘭的教訓」。有關巴蘭的事件,在以色列人當中傳聞甚多;在彼得後書第二章十五至十六節,以及猶大書第十一節都特別強調巴蘭乃是為了錢背棄了信仰。民數記第廿二至廿四章則是詳細記載巴蘭原本收了摩押王巴勒賄賂的錢,準備要詛咒以色列人,結果被上帝出面阻止。另外在民數記第三十一章十六節記載說:「要知道,就是這些女人聽了巴蘭的話,在批珥引誘人民背叛上主,使上主的子民遭遇瘟疫。」而在民數記第廿五章一至九節則說以色列人在什亭谷紮營的時候,和摩押的女人行淫,並且吃拜偶像的食物。而這兩件事都被認為和巴蘭有密切關係。
其實,聖經在說祭拜過的食物不可吃,主要是在於迦南地有許多宗教祭拜慶典活動中,總是先大吃大喝,之後就會有淫亂的行為。耶路撒冷教會第一次使徒會議也曾表示:「不可吃因祭過偶像而不潔的食物,不可有淫亂的行為。」(參考使徒行傳十五:20)但使徒保羅就曾針對吃祭拜過偶像的食物,表示意見;他認為食物本身並不是問題(參考哥林多前書八:8),因為當時許多廟宇慶典活動中,並不是將全部的食物都祭拜,而是將其中一部份作為代表獻祭給神明,另一部份的食物拿到市場去販售,因此,才會有人認為那些食物都已經祭拜過了。真正比較嚴重的問題,乃是淫亂的行為。因為在這些祭拜神明的禮儀中,滲雜了許多淫亂的行為在裏面,使人在飲用這些食物時,看見的人往往會想到那些淫亂行為,而在不知不覺的跟著做出同樣的行為、舉止。
別迦摩城因為當地偶像崇拜之風甚盛,特別是有羅馬女神的崇拜活動,滲雜有淫亂的活動在裏面。很可能當地的基督徒也有類似的行為,參與了廟會活動,在廟埕接受親友接待吃喝,之後又跟著與廟妓進行性行為。
第十五節,再次提起尼哥拉派的教訓,有關這派對教會的影響,已經在前一講有提過,連以弗所教會也深受影響。作者在這裏的書寫方式,容易讓人想到尼哥拉派的人,就像巴蘭所犯的罪,就是引誘以色列人去吃祭拜過偶像的食物,以及犯了姦淫罪,這兩項在聖經的教訓中都是嚴厲禁止的(參考出埃及記二十:14,以弗所書五:3—6,歌羅西書三:5—8)。
第十六節回應了第十二節所說的,審判者「人子」口中會吐出「雙刃利劍」。聖經作者一再明確指出,只有悔改才能改變上帝懲罰的計劃。約拿書談到有關尼尼微城從國王到人民、家畜等都悔改,而改變了上帝原本懲罰的計畫,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而路加福音第十五章十一至三十二節也說明了慈悲的上帝,會因為人的悔改而改變祂原本的懲罰計劃,改成寬恕、憐憫。
第十七節,作者呼籲別迦摩教會的信徒要傾聽聖靈的聲音。這節提到「隱藏著的嗎哪」,可以對照第十四節提到的「吃祭過偶像的食物」一起看。「嗎哪」,這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後、進入曠野時,因為找不到食物,上帝為免他們因飢餓而死亡,特別從天上降下來的一種特殊食物(參考出埃及記十六:13b—21,約書亞記五:10—12),申命記的作者特別強調「嗎哪」乃是以色列人祖先和他們的後裔從來沒有看過的食物,因為這乃是從天上降下的「生命糧食」(參考申命記八:3、16,約翰福音六:31)。不過,約翰福音作者強調耶穌基督才是真正天上降下的「生命糧食」,使人的生命永不飢渴(參考約翰福音六:35)。啟示錄作者在這裏用「吃祭過偶像的食物」來表明死亡、墮落、不潔淨,但用「嗎哪」來表示生命、聖潔。
這一節提到上帝將賞賜給傾聽並且會遵行上帝教訓的別迦摩教會信徒,其一是「賜下隱藏著的嗎哪」,其二是「一塊白石頭,上面寫著新名字」。所謂「隱藏的嗎哪」,意思是指有上帝賞賜的力量在人的生命裏,是看不見的,卻能讓人越過如同死亡之地的曠野一樣。而「白石頭」在古代是被看為最貴重的寶石之一,甚至被當成「護身符」之用。有的法庭用「白石」表示無罪,相對的「黑石」表示有罪。這裏說在「白石頭」上面刻有「新的名字」,意思是上帝將賜給這些忠心到底的信徒一個嶄新的名字,表示有新生命之意(參考以賽亞書六十二:2、4、六十五:15b),這也是和上帝有合宜的關係。
我們可以從啟示錄看到有一種顏色是作者經常用到的,就是白色,例如「白袍」(參考三:、七:9)、「潔白光亮的麻紗衣裳」(參考十九:8)、「白色大寶座」(參考二十:11)等。另外,「新」這個字,是指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例如「新耶路撒冷」(參考三:12)、「新歌」(參考五:9)、「新天新地」(參考廿一:1)、「更新一切」(參考廿一:5)。因此,這裏所說的「寫著新名字」,意思就是給予一個嶄新的生命意義,如同使徒保羅所說的「新造的人」(參考哥林多後書五:17)一樣,這是和過去不一樣的樣式出現在眾人面前。作者喜歡用這種「白色」和「新」的字來象徵著「天堂」、「燦爛」、「榮耀」的意思。

第十八至廿九節:
18「你要寫信給推雅推喇教會的天使,說:
『上帝的兒子,那位眼睛像火燄一樣閃耀、腳像擦亮了的銅那樣明亮的,這樣說:19我知道你所做的;我知道你的愛心、信心、事奉,和耐心。我知道你現在所做的比先前還要多。20但是,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你容忍了那自稱是先知的女人耶洗碧。她教唆並勾引我的僕人行淫,吃祭過偶像的食物。21我曾經給她時間,讓她悔改,她卻不肯離棄她的淫行。22看吧,我要使她病倒在床上;那些跟她行淫的人,除非他們悔改,不再跟她行淫,我就要使他們跟她同受大苦難。23我也要擊殺跟從她的人,各教會就會知道,我洞悉人的思想和意念。我要按照你們每一個人所做的報應你們。
24『然而,你們在推雅推喇其餘的人沒有跟從邪說,沒有學習所謂撒但的奧秘。我告訴你們,我不會再把其他的重擔加給你們。25但是,你們要持守你們已經有了的,直到我來。26—28至於那得勝、能夠繼續遵行我命令到最後的人,我要賜給他權柄,跟我父親所給我的一樣;我要賜給他權柄來統治萬國,用鐵杖治理它們,像擊碎陶器一樣粉碎它們。我也要把晨星賜給得勝的人。
29『聖靈向各教會所說的話,有耳朵的,都聽吧!』」

這是第四封信,是寫給推雅推喇教會的領導者(天使)。也是七封信件中最長的一封。
推雅推喇這個城市,是希臘帝國皇帝西流古(Seleucus)一世時代建造的。自古以來,它一直以工商業聞名於當時的歐亞地帶。出名的行業,包括有紡織業、皮革業、陶藝(包括銅雕等藝術),可能因為工商業發達的關係,奴隸販賣的交易也相當熱絡。開拓腓立比教會的呂底亞,她就是從推雅推喇來的,是以販賣紫色布匹維生的女商人(參考使徒行傳十六:14)。
在這個工商業甚為繁榮的推雅推喇城市,該城主要也是一個國防重鎮,羅馬帝國就派有駐軍在此駐防,它可說是進入別迦摩城的重要門戶。這個城市染織業、毛織品工業相當出名。在此城裏,公會的組織甚為活躍,但這些公會組織的活動往往與廟宇慶典連結在一起,甚至有些祭典用的牲祭,就是由公會出資提供,或是祭典所需要的經費,由公會資助,因此,在祭典之後,所有的牲祭就成為參加公會活動會員的主要食物。
這個城市的人民崇拜「宙斯」的兒子亞波羅(Apollo Tyramnois),以及其它諸神等,偶像神明的崇拜興盛。比較出名的是,在該城有一間「算命」的神廟,聽說這間「算命」神廟內有一位女巫名叫「森巴堤」(Sambathe),她專門在替人算命、卜卦。因此,基督徒面對這樣的環境,若是要經商,卻又想要要維持良好的信仰生活並不容易。因為若是在該城經商而不參加公會活動,很容易遭到同行排斥;一旦參加,則必須參加偶像神明祭拜的禮儀,甚至會因此與廟妓發生行淫亂之事。在這裏,雖然沒有像推雅推喇教會所遇到的迫害問題,不過發自信徒內心反省後,卻提出接一連二的問題,例如:難道信耶穌基督之後,就不可以參加商業性質的公會活動嗎?難道說信了耶穌基督之後,就要斷絕和商業有往來朋友的飯局嗎?這樣又怎能順利經商賺錢來奉獻呢?其實,這樣的話題也經常出現在我們今天的教會中。
第十八節,寫給以弗所教會用「那位右手拿著七顆星、在七個金燈臺中間行走的」,寫給士每拿教會則用「那位開始和終結、死而復活的」,而寫給別迦摩教會用「那位有雙刃利劍的」,現在寫給推雅推喇教會的信則是用「上帝的兒子,那位眼睛像火燄一樣閃耀、腳像擦亮了的銅那樣明亮的」這樣的形容詞(參考一:14—15),讀起來的感覺就是很不一樣。
「眼睛像火燄一樣閃耀」,這種寫法是用來說明這位「上帝的兒子」可以看穿人內心的意念,讓人站在他的面前毫無藏遁的機會。
福音書中經常用「耶穌知道他們在想甚麼」這樣的句子,來形容他有能力看穿人內心的意念(參考馬可福音二:8、八:17、十二:15,路加福音九:47、十一:17、約翰福音二:25)。
第十九節,寫給這七間教會的信,每次開頭都會提到「我知道」這句子,表示這位「人子」或是「上帝的兒子」,確實是仔細查訪過,並沒有大意,或是有任何失察之處。這位「上帝的兒子」很清楚推雅推喇教會在「愛心、信心、事奉,和耐心」等這些事上有很好的見證。而且更難能可貴的,在這些美好見證上,推雅推喇教會比以前更有進步。這剛好與以弗所教會所表現的相反;以弗所教會是已經失去了當初的愛心(參考二:4)。
第二十節,這節述說推雅推喇教會的問題,就是容忍假先知的存在,作者並且指名道姓地說出這位假先知乃是一位女性先知,名字叫「耶洗碧」。
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這裏所提起的這個「耶洗碧」名字,是否真的這個婦女的名字叫「耶洗碧」,或這是啟示錄作者用「隱藏的方式」寫的?我們不太清楚。如果是用「隱藏的方式」寫的,則「耶洗碧」這個名字是引用自列王紀上第十六至廿一章,她就是以色列王亞哈的妻子之名字。這位亞哈王后「耶洗碧」,是西頓王諧巴力的女兒,她將巴力神明帶入王宮,亞哈王並且為了要迎合她的需要,特別為迦南人在敬拜的巴力神明建造神廟、祭壇,也因為這件事引起上帝極大的生氣(參考列王紀上十六:31—33)。亞哈王然後又殺了上帝的先知(參考列王紀上十八:4)。後來還計畫威脅要殺害上帝的先知以利亞(參考列王紀上十九:1—3)。更惡劣的,耶洗碧還曾為了奪取拿伯的葡萄園,雇用兩個流氓作假見證害死拿伯(參考列王紀上廿一:1—16)。
因為列王紀上所描述的「耶洗碧」是這樣惡形惡狀,因此,當代就流行著用「耶洗碧」來稱呼一個無惡不作、沒有把上帝看在眼裏的大壞人(參考列王紀下九:22)。
在這裏很清楚指出這位女假先知名叫耶洗碧,犯了兩件不可原諒的事,就是唆使信徒去行淫,和吃祭拜過的食物,而這樣的罪狀也出現在別迦摩教會中(參考二:14)。
第廿一節,不願意悔改,這是上帝最不容許的行為。上帝所喜愛的,就是悔改的心(參考詩篇五十一:16—17)。耶穌基督曾譴責過耶路撒冷的宗教領袖殺死了許多上帝僕人,但這些宗教領袖們卻拒絕悔改(參考馬太福音廿三:37)。
「不肯離棄她的淫行」,請注意,「姦淫」這個詞在聖經中,有時指的是在信仰上對上帝不夠忠實。因為聖經表達上帝與人的關係,有時是用「夫妻」的關係來表達。耶穌基督曾指責他那時代,是個「淫亂」的世代(參考馬太福音十六:4),指的就是人們心中對上帝沒有忠實的心。
第廿二至廿三節a句,這兩節提到教會的主「上帝的兒子」,將會懲罰這些敗壞信仰行為的人。採取的是「罪與罰」相稱之方式。既然淫亂是在床上進行,便使這樣敗壞行為的人病倒在床鋪上作為懲罰。從這裏可看出基督教信仰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允許罪行存在,和等同犯罪是一樣的,今天的話語用「共犯結構」稱呼。
第廿三節b句,這位「上帝的兒子」,是鑒察人內心的,因此,人的所行所為、心思意念他都相當清楚。聖經有很多地方都告訴我們,上帝就是位鑒察人內心的上帝,祂不看人的外表(參考詩篇一三九:1—4,箴言廿四:12,耶利米書十一:20、十七:10)。就是因為上帝是洞察人內心的上帝(參考撒母耳記上十六:7),因此,上帝不會冤屈人,也不會把有罪的人當作無罪,因為上帝的審判是公義的。
第廿四節,這節可比較使徒行傳第十五章廿八至廿九節,很清楚記載雅各要求外邦的教會信徒,必須嚴禁「吃祭過偶像的食物」;「也不可有淫亂的行為」。就像前面已經敘述過的,在當時的世界,經常將拜偶像神明的活動與行淫的事混在一起。而在祭拜偶像獻祭食物時,對偶像神明許了願,為此緣故,使徒會議決定只要外邦人要加入基督教會,就要立願排除這兩項就可以接受,而不必要持守猶太人規定的守割禮。
其實在推雅推喇教會裏,並不是所有的信徒都陷入了假先知耶洗碧的迷惑,而是有一些信徒受到誘惑離棄了信仰規律。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公義的審判者是很清楚該教會每位信徒的實況,祂絕對不會有冤枉的錯判,就像第廿三節所說的,審判的主「洞悉人的思想和意念」,祂是要按照「每一個人所做的」來進行「報應」的懲罰。
從第廿四節所提到的「撒但的奧秘」這句話,也可看出所指的「耶洗碧」,就是指信仰上離棄了上帝在耶穌基督裏所傳遞出來拯救的信息,而不是指在肉體上淫亂的行為。但也有可能確實是指著肉體上的放蕩,卻推說肉體的放蕩並不影響心中對上帝忠實。這種情形就像哥林多教會一樣,有些信徒利用「基督徒的自由」,去做自己愛做的事,但卻傷害了信仰的神聖和聖潔的意義。
第廿五節,可參考第十九節所提起的信仰美德。作者傳出上帝的信息,要推雅推喇教會的信徒謹守原有的信仰美德,不要讓之失色。這就像使徒保羅寫信給提摩太時,也是這樣勸勉他「要好好持守」著所接受的託付一樣(參考提摩太前書六:20)。
「直到我來」,這句話可說是啟示錄的思想中心││耶穌基督一定會再臨。
第廿六至廿八節,這段很可能引用自詩篇第二篇八至九節的詩歌。在這三節經文中,啟示錄作者說在推雅推喇教會中,那些持守著信仰的信徒得到了上帝的應許,將會有下列幾項:
一是堅持忠實的信仰直到最後者,都將獲得「權柄」。這種權柄乃是來自上帝的賞賜,代表著上帝的形像,也是一種極高的榮耀。
二是有「統治權」。這裏所說的要用「鐵杖」這個詞,原本是採用牧羊人手中的「杖」,因此可作「牧養」。指堅持美好信仰原則,對上帝絕對忠實者,才能擁有「牧養」羊群的機會。且這樣的「牧者」才會有力量打擊那些專事迷惑信徒的錯誤謬論。
三是賞賜「晨星」,比較啟示錄第廿二章十六節,耶穌基督就是「明亮的晨星」,就是復活的主。這樣,作者說明堅持到底忠心的僕人(牧養者),將會得到耶穌基督所賞賜的復活生命,因為他將與耶穌基督合而為一。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段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在這個混亂的世代中,我們需要堅忍、持守所得到的信仰,這樣才能使我們免得陷入誘惑中,而離棄了上帝的教訓。

啟示錄作者約翰在寫給別迦摩的信中,提到該教會信徒當中有人因為受到巴蘭的誘惑而墮落了。在這裏巴蘭所代表的就是金錢所引發的誘惑力。巴蘭,原本是上帝的僕人,可惜卻沒有好好地傳達上帝的信息,反而受到摩押王巴勒的金錢誘惑,做了不該做的事。
每個時代,金錢對人的生命都是最大的誘惑力量,耶穌基督就曾提出警告說:

「沒有人能夠伺候兩個主人。他要不是厭惡這個,喜愛那個,就是看重這個,輕看那個。你們不可能同時作上帝的僕人,又作錢財的奴隸。」(馬太福音六:24—25)

在路加福音第十二章,耶穌基督對那個來尋求分家產的人的回答也值得我們用來今天生活中:「你們要謹慎自守,躲避各樣的貪婪;因為,一個人無論怎樣富裕,他的真生命不在乎他有多少財產。」(路加福音十二:15)這種話聽在今天的台灣人耳朵裏可能很快就會被人譏笑,甚至說腦袋壞了。但這卻是聖經上帝的話,一定錯不了,真正的問題不是在上帝的話有錯誤,而是我們不願意聽,我們想要用人的話來取代上帝的教訓,這才是我們今天人類社會共同的問題。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幕,就是在一九七二年,我那時是神學院五年級的學生,受派在台南看西街教會實習的時候,那時該教會的牧師王南傑,經常遇到有外出到該教會參加聚會的青年,這些青年來自鄉村教會,到都市的工廠來做工,第一件事就是找教會參加聚會。而那時候有不少工廠、公司還允許他們因為信仰的緣故,在禮拜日上午去教會參加禮拜,並且必須有參加禮拜的證明。因此,王南傑牧師就告訴我印章在幹事那兒,要我替這些來參加禮拜的青年蓋章。那時候,我真的很感動,看到這些青年外出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教會參加主日禮拜。他們離開家鄉到繁忙的都市生活和工作,還記得去參加禮拜。現在這些青年都已成為今天教會的中堅份子,是今天教會最重要的領導階層。
遺憾的是,三十年後的今天,這樣的景象已經不復存在,換來的是我們已經不再關心孩子是否有參加教會的聚會活動,我們最關心的還是孩子的功課有沒有進步?我們只注意孩子成績有沒有趕得上進度?我們所關心的是他們的工作,而不再是他們的信仰!這可從哪裏看出來呢?我只指出一點:我不再接到會友來詢問我:「牧師,我的孩子要到中、南部去讀書,請問有沒有教會,好讓他去參加聚會。」二十年前我在嘉義西門教會牧會時,我經常接到要到台北讀書的青年要我介紹教會給他們。
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很會花錢的時代,可說是遠勝過過去的任何時代。根據兩年前(二○○二年)一份有關台灣人對金錢觀之轉變調查報告,在一九八七年,曾就十七年前作比較,台灣人每賺一百塊錢,就會存下廿九元。但現在是每賺一百塊錢,只存十五塊錢。同一年,台灣人居住房子平均每戶是三十二坪,現在則是每戶平均多達四十二坪。房子是越住越大面積,錢則越花越多,但相對的,我們的心靈卻沒有因為房子大而更寬闊,也沒有因此而使我們更滿足,錢越消費越高,相反地心靈是越來越貧窮,工作越忙碌,心裏的怨言也是越來越多,參加聚會的熱情則是相對的薄弱下來。知道嗎?同樣是二○○二年,咱們台灣參與國際社會救援的金錢才只有國民所得的百分之零點零四而已,比起國民所得多我們一點點的奧地利的百分之零點八,我們實在是差了好大的距離啊!
一個國家如果對他國苦難的救援伸手很慢,或是根本伸不出手,這樣的國家不會是一個有愛心的國家,這樣的國民不會是一個對生命有憐憫之心的族群。這樣的人,看起來好像是富裕、有錢,但會更像耶穌基督比喻中那個只想到要累積更多財富的財主一樣,是個悲哀且是愚蠢的人而已。
今天是今年的第一個主日,我還是跟過去六年來一樣,要帶領大家讀聖經、查經。我真盼望大家會重視聖經上帝的話,特別是在這個多變時代裏,多用一些時間來思想上帝的話語對我們今天時代的意義。盼望大家能多用些時間和孩子談談信仰的問題,鼓勵孩子來參加主日禮拜,帶孩子來參加教會適合他年齡的團契聚會。身為一個傳道人,我沒有甚麼可以給你,我只能給你的,就是聖經上帝的話語。我還是堅持、深信,有上帝的話,就有生命的力量。你可以不相信我,但至少我要求你注意聽聖經上帝的話。就像申命記的作者對以色列民族進入迦南地之後,開始生活富裕起來,不但累積了很多財富,而且擁有大片土地,申命記作者卻用這樣的話告訴以色列民族說:

「當你們吃飽、有好房子居住,你們的牛羊、金銀,和其他財物都增多的時候,要小心,不可驕傲而忘記了上主││你們的上帝。他曾經救你們脫離被奴役之地埃及,領你們經過遼闊、荒涼、毒蛇和蠍子橫行的曠野。在那乾旱無水之地,他使堅硬的磐石流出泉水,給你們解渴。在曠野,他把嗎哪,是你們跟祖先沒有吃過的食物,賜給你們。他先以艱難考驗你們,使你們謙卑,然後以美好的東西賜給你們。所以,不要以為你們是靠自己的雙手和力量致富的。你們要記住,那是上主││你們的上帝賜給你們力量,使你們致富的。他這樣厚待你們,因為到今天他仍然信守他與你們祖先所立的約。」(申命記八:12—18)

申命記這段經文對今天的基督徒實在是很受用啊!想想看,是我們有甚麼能力嗎?不是,絕對不是!是因為上帝的賞賜,原因是他和我們的祖先、也和我們有約。因為上帝對我們有特別的愛,使我們有力量,為要我們成為祂傳播拯救福音事工的僕人,就是這樣。我們應該珍惜上帝賞賜給我們的各種力量,在福音的事工上多盡一份力量。千萬不要忘記上帝的恩典,也不要忘記敬拜祂,這一點是我再次提醒大家的。

二、上帝洞悉我們每個人的心思意念,因此,在教會生活中就需要用坦誠的心相聚在一起。

聖經告訴我們上帝有三個特性,一是無所不能的上帝(參考創世記十八:14,約伯記四十二:2,馬可福音十:27)。聖經作者一再用「全能的上帝」來說明,在上帝手中沒有不能成就的事。二是無所不在的上帝(參考詩篇一三九:7—12,耶利米書廿三:23—24)。三是無所不知的上帝,祂洞悉人內心的一切(參考撒母耳記上二:3,詩篇十一:4、三十三:15、一三九:1—6、23,箴言廿一:12、廿四:12,約翰福音二:25)。啟示錄作者也在這裏說上帝洞悉人內心的意念,因此,當上帝審判的時候,就顯現出祂的公義,祂的審判絕對會公正。
啟示錄的作者約翰告訴我們,每間教會都有一位像人子的站在教會當中,這位人子手中「拿著七顆星,口中吐出一把雙刃鋒利的劍」(參考一:16),因為教會就是用耶穌基督的名建造起來的,為了要保護上帝的榮耀,上帝絕對不會允許教會有敗壞祂的名聲的行為出現。
我們可以好好想想一件事:在教會中,最重要的基本態度是甚麼?或是說成為一個基督徒,最基本的要件是甚麼?我想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件,就是誠實。誠實的心才是使我們可以坦然面對上帝的要件。耶穌基督在山上寶訓中這樣說:「心地純潔的人多麼有福啊;他們要看見上帝!」(馬太福音五:8)也只有用純潔的心才能使我們歌頌上帝的聲音傳到上帝面前,這也是耶穌基督告訴那位撒馬利亞婦女所說的,要用「心靈和真誠」敬拜上帝(參考約翰福音四:23—24)。
今天的教會為甚麼一再發生糾紛?為甚麼在教會內部會有爭執卻無法處理?原因只有一點:有人用欺騙、不誠實的態度在處理事情,或是用欺騙的態度進入教會。但是,我們必須注意一點:無論是多麼會欺騙,不論所用的方法多麼細膩,能夠欺騙過所有的人,就是無法瞞過上帝的眼睛。上帝一定會審判這些在教會中進行欺騙手段的人,上帝不會原諒這樣的人,我這樣深信著!
我很喜歡詩篇三十三篇的詩歌,這首詩歌的作者說:

「上主從天上俯視,
他看見了全人類。
他從自己的座位上
觀看地上的居民。
他塑造每一個人的思想,
洞悉他們一切的作為。」(詩篇三十三:13—15)

看,上帝洞悉人類所有的一切思想。就算隱藏在內心深處的事,上帝一定很清楚知道人的意念。就像這首詩歌的詩人繼續在這首詩所寫的,許多君王以為他們擁有強大的軍事武力就可以勝過一切,但是詩人說不是這樣,當人在倚靠這些強大的軍事武力時,上帝卻看顧敬畏祂的人,誰仰望上帝的救恩,誰就會得到上帝的照顧。
去年,民進黨政府提出六千一百零八億的軍購預算案,給我們有一個感覺:以為只要能向美國購買現代化的軍事武器,咱們台灣就能夠安全無恙。是嗎?如果是這樣,有強大的軍事武器就可以打贏敵人嗎?不盡然吧!翻開歷史看看就會知道,許多偉大的帝國是怎麼垮台的?興盛於十八至二十世紀初期的大英帝國呢?在二十世紀下半葉最強大的東歐集團之蘇聯呢?今天都到哪裏去了?他們豈不都是有強大軍事武器嗎?蘇俄今天連一個小小的車臣都讓他們頭痛,而今天美國在伊拉克恐怕都會重演一九六○年代在越南的慘痛經驗。不論是誰,若是忘記上帝,就會很快驕傲起來,這樣的人、國家很快就會垮下去!
上帝看顧敬畏祂的人,而敬畏上帝的第一件事,就是用真實的心來回應上帝的愛。
(講於二○○五年元月二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