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天降大水

經文:創世記七:1—八:22

創世記第六章提供給我們知道為甚麼有洪水的大災難發生在人類世界。我們可以說從第六章九節開始,已經為洪水的故事開啟了序言,然後一直到第九章談到上帝與挪亞立約,整個洪水事件才算是結束。

洪水事件比較使讀者常常感到奇怪的,乃是:到底進入方舟裡的一切動物,是一公一母、各從其類呢,還是潔淨的動物七公七母,不潔淨的一公一母呢?這也是我們在「讀 創世記這本古老經典」乙文裡已經有提過的,就是在創世記裡有許多種不同的資料來源,這些不同的資料所在表示的意義當然也會有不同;例如:七公七母,這個「七」的數目字本身就有很嚴肅的信仰意義,因為它代表著神聖、圓滿的含意在裡面。我們也可以從這種不同的資料中看出聖經編者的用心,他們的困難也是跟我們一樣無法確切知道到底是一對,或是七對,因此,將兩種不同的傳統同時並列在一起,除了顯明它們是不同時期出現的文獻資料外,也透過這種方式在表明一個共同的信息:上帝在極大的怒氣中,仍存有憐憫的心在看人類世界。這一點乃是聖經編者所要告訴我們的中心信息。

我們也從整個洪水故事中看到另一個很重要的「秩序」,就是在提到帶入方舟裡的動物,是「各從其類」,這句話不但出現多次(六:20,七:14,請注意「和合本」,以及「台語」的譯文,雖然只有在短短兩節中,但是卻有六次重複這個語句出現。可惜現代中文譯本將這句非常有意義的語句給疏忽了),且都是出自「祭司文獻」的資料,這就跟創世記第一章創造的故事同樣是出自「祭司文獻」的作品有很密切關係,因為這在表明洪水事件乃是一次新的創造,是上帝重新開啟整個世界的「秩序」。因此,洪水事件中,進入方舟裡的動物是「各從其類」,和創造故事中的「各從其類」(創世記一:11、12、21、24,也是和合本譯文),都顯示了「祭司文獻」的特色,它要告訴我們:雖然表面上看來,洪水是毀滅了地上一切受造之物,但是,它同時也是另一個新創造的開始,是上帝賜恩典的奇妙作為。

在創世記第六章十八節我們看到這樣的話說:「但是我要與你立約;你要領你的妻子、兒子、媳婦進到船裡。」洪水不只是要將人類的罪惡毀滅,也是要與人重新開始立約,讓人與整個大地、受造物,以及上帝之間都有一個新的開始。因此,洪水事件與立約是分不開的。從這裡也可以想到耶穌與他們的門徒們在逾越節最後晚餐時,特別說明那「杯」是一個新的約,是用他的血重新建立起來的「新約」(路加福音廿二:20),耶穌已經在暗示,他的死,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結束了,其實不然,是一個新的秩序的開始,是新的世界要重新創造起來。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幾節經文的內容:

第七章一節:上主對挪亞說:「你跟你全家的人都要進到船裡,因為我發現在這個世代只有你行為正直。」

這一節跟第六章九節、十八節有相關,因為都是在表明上帝為甚麼要挪亞造方舟之因,因他是上帝眼中惟一的一個行為正直者,也因為他的行為正直,上帝讓他和他的家人都可以逃過此次洪水事件的災難。

我們要特別注意的乃是這一節提到挪亞的正直,並不是以人的標準在衡量的,而是「在上帝面前」(和合本),挪亞被上帝認定是「義人」、「行為正直」的人。這也是耶穌在山上教訓他的門徒時,告訴他們要以上帝的標準來學習,不是從人的標準來看。他說:「你們要完全,正像你們的天父是完全的。」(馬太福音五:48),或是:「你們要仁慈,正像你們的天父是仁慈的。」(路加福音六:36)確實是這樣,我們所要學習的是上帝的標準,不是來自人的準則,因為人的標準很亂,且是常常改變。但是,上帝的標準很清楚,且是不變的定律。

第二至五節:你要帶牲畜進船:凡宗教禮儀定為潔淨的,每一種雌雄七對;不潔淨的,每一種雌雄一對;鳥類每一種雌雄七對。這樣,這種牲畜、飛鳥得以保存,在地上傳種。七天後,我要降大雨四十晝夜,把我所創造的一切生物都消滅。」挪亞遵照上主的命令一一做了。

我在前面已經有提過,這裡所提供的資料與第六章所說的有差異,那就是進入方舟裡的牲畜,在這裡說「潔淨的,每一種雌雄七對」,包括鳥類在內。這種說法是來自比較早期的「耶和華文獻」的資料。跟第六章的「祭司文獻」所說的一切牲畜,包括飛鳥在內都是只有「一公一母」之一對的說法很不一樣。但是,我們知道「七」這個數目本身就帶有宗教上的「聖潔」含意。因此,在這裡「耶和華文獻」的資料特別提到要這樣的要求,乃是因為「宗教禮儀」的緣故。因此,如果只有一對(一公一母),那麼在第八章二十節的獻祭必然無法進行,因為有七對,所以挪亞才能在洪水退去的時候,趕緊進行「宗教禮儀」上獻祭的工作。
作者也在這裡讓我們看到一個信仰的理念:

人犯罪→人、土地、萬物→受咒詛。

人稱義→人、土地、萬物→受祝福。

第五節應該是整個洪水故事的中心;作者一再要告訴我們的,就是挪亞是「遵照上主的命令一一做了」。這也是整本聖經最重視、最想要傳達出來的信息。人之所以犯罪,是因為沒有遵照上帝的旨意去行;人之所以會得到救恩,就是因為遵照上帝的旨意去行。耶穌說過這樣的話:

「所以,所有聽我這些話而實行的,就像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縱使風吹,雨打,水沖,房子也不倒塌,因為他的基礎立在磐石上。可是,那聽見我這些話而不實行的,就像一個愚蠢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一遭受風吹,雨打,水沖,房子就倒塌了,而且倒塌得多麼慘重!」(馬太福音七:24—27)

在這一章中,我們也看到幾個重要的數字,就是「七」與「四十」;

第二節:雌雄「七」對。

第四節:「七」天後。

第十節:「七」天後。

第二十節:水繼續高漲,高過山峰「七」公尺。

以上這些用「七」代表著是「最好」的時間和境界。

第四節:降大雨「四十」晝夜。

第十二節:傾盆大雨下了「四十」晝夜。

第十七節:洪水氾濫連續「四十」天。

以上是用「四十」代表著「適當」的時間和數目。摩西在埃及王宮生活了「四十」年後,開始「決心要了解以色列同胞的情況」(使徒行傳七:23);然後逃亡於曠野生活達「四十」年之久,後受召帶領以色列民族出埃及的運動(使徒行傳七:30);以色列民族出埃及進入曠野有「四十」年之久(使徒行傳七:36);耶穌在曠野「四十天之久,受魔鬼試探」(路加福音四:2);這些都是在表示一個「適當」的過程時間。

另外我們也要注意第十六節「上主替挪亞關上船門」,以及第廿三節的「只有挪亞以及跟他在船裡的得以存活」,這兩節都在說明一個重要的信息:在一切險惡環境中,上帝伸手保護挪亞免於災難,因為他聽從上帝的話。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第八章的幾節經文:

第一節:上帝從未忘記挪亞和所有跟他在船裡的動物。他叫風吹大地,水就開始消退。

這一節給我們非常重要的認識:人類之所以受苦,乃是因為上帝掩面不看(或是說忘記了)之故。大衛王的懺悔詩中有這樣的句子:「求你閉眼不看我的罪,除掉我一切的過犯。」(詩篇五十一:9)意思乃是祈求上帝不要計算他所犯的罪過,因為上帝如果要數算人的過錯,人根本無法在上帝的面前蒙恩。

祈求上帝將人的罪犯忘記,或是閉眼不看,以免遭受更大的懲罰。但是,另一方面,人又害怕上帝忘了他,因為上帝如果「忘了」人,那樣人在遭受到苦難時,就無法祈求上帝的拯救。詩篇的詩人在描述人的痛苦時,就是用這樣的哀求的詩歌寫著: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為甚麼離棄我?我哀號求助,你為甚麼不來幫助我?我的上帝啊,我白天呼號,你不回答;我夜間哀求,也得不到安息。」(詩篇廿二:1—2)

這位詩人的詩歌曾被耶穌用來描述他在十字架上時,心中那種無助的苦悶與痛苦(馬可福音十五:34)。確實是這樣,如果上帝「忘了」、「離棄」人之時,那時就是人生命的終結了。現在創世記的作者告訴我們,「上帝從未忘記挪亞和所有跟他在船裡的動物」,簡單的一句話,卻說出上帝拯救的恩典一直陪伴著挪亞和船內所有的一切,因為是上帝「替挪亞關上船門」的,上帝自然知道要為他們打開船門。聖經的作者就是用這樣「人性化」的手筆在描述上帝跟聽從祂的話的人,是多麼的親近。上帝替挪亞差遣大風吹乾大地,好讓他們得以出船走到大地上來生活。這種語句,就跟創造的開始是一樣的,因為上帝一出命令,大風就隨著上帝的話去執行。

第二至三節:地下深淵的泉源和天空的水閘都關閉起來,大雨也停止。一百五十天內,水逐漸消退。

第二節中說地下和天上的水閘都關了起來。將這一節比較第七章十一節所說的:「地下深淵的泉源都裂開,天空所有的水閘也都打開」,這是對應句子。作者讓我們看到的是洪水之大、兇猛,人是無法抵擋的,因為這些大水來自天上,也從地上出來。跟一般所經驗到的雨水從天空中降下很不一樣。

在第七章十一節說大水是從二月十七日開始,然後一直到七月十七日,這樣是一百五十天之久。

第十三節:挪亞六百零一歲那一年,正月初一,洪水全部消退。挪亞打開船蓋,探頭張望,發現地面開始乾了。

這是很有意思的一節;六百,是五和十的倍數。在六百零一歲開始的第一天,也就是一個嶄新的開始,象徵著一個新生命的再造、起頭。

第十九節:所有的牲畜、爬蟲,和飛鳥也各按其類,成群地出了船。

這句話跟前面第六章二十節,以及第七章十四節的「各按其類」是同樣的對句。在進船艙時是那樣地有秩序,同樣地,出船艙時也是有「秩序」的出來。有「秩序」乃是上帝創造的特色。洪水之後,新的生命開始就是從有「秩序」重新做起。

第二十至廿二節:挪亞為上主建造一座祭壇;他從禮儀上定為潔淨的各種牲畜和飛鳥中各選一隻,放在祭壇上作燒化祭。上主喜歡牲祭發出的香味,心裡想:「我決不再因人的行為咒詛大地。我知道,人從小就心思邪惡。我決不再像這一次把地上所有的生物都毀滅了。只要大地存留一天,地上一定有播種,有收穫;有寒暑、冬夏,和日夜。」

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一個很重要的動作,就是挪亞在帶領所有家人和牲畜、動物走出船艙時,第一件事情就是建造祭壇敬拜上帝。敬拜,就是在回應拯救的慈愛。我們在往後的經文中會看到亞伯拉罕、雅各就是這樣的生活態度。他們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就是先建造祭壇敬拜上帝。聖經的作者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在描述挪亞確實是一個很有信心的人,在他的心目中,上帝永遠都是第一位。

另一方面,獻祭,在表明的乃是感恩。挪亞知道如果不是因為上帝的拯救,他和他的家人,以及所有進入船艙內的一切,都會跟其他被洪水消滅的牲畜、爬蟲、動物一樣死亡了。感恩的獻祭,也是在表明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永遠結合在一起,永不分離。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兩章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聽從上帝的話,乃是得到上帝拯救惟一的途徑。

我們看到聖經的作者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啟示:「挪亞遵照上主的命令一一做了。」這確實不是一句很簡單的句子。想想看,在一個混亂、墮落的時代裡,在一個人人「在上帝眼中都是邪惡的;地上處處有兇暴。上帝俯視世界,看見世界敗壞,人的行為非常邪惡」的世代中,一個人要單獨地「遵照上主的命令一一做」,這並不是件很容易(應該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挪亞辦到了。
在今天的世代裡,特別是在我們台灣社會這種惡劣環境中,即使是在基督教會裡,我也常常聽到基督徒這樣說:人家都可以,為甚麼我們就不可以?尤其是在喪事的禮拜中,我常常要求主家將那些虛偽的裝扮拿掉,比如說將禮拜堂的鮮花弄少一些;不要用樂隊,或是電子琴花車來吹吹打打,或是又哭又唱,而是用安靜、懺悔的心來回應上帝揀選的愛;也不要在禮拜中排上許多名人,或是有社會地位者的慰詞,讀許多人的慰電、片等這類的東西,等等這樣的要求常常讓喪家的人感到很奇怪,總是會問說:為甚麼人家都可以,我們教會卻不可以?我們很少人用心在想:為甚麼要這些?它在表明的是甚麼樣信仰意義?

好像我們需要從這些繽紛的裝扮來得到安慰,卻不是用敬拜、懺悔、謙卑的態度來思考我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當我們喜歡問「為甚麼人家都可以」的時候,卻常常很少反問說:聖經給我們的教訓是甚麼?上帝喜歡我的是甚麼?

基督教的信仰就是在這個地方表明出它的特色:我們基督徒在社會的生活上應該有高的準則,因為在我們的心中有上帝與我們同在。使徒保羅給我們很好的勉勵:

「不要被這世界同化,要讓上帝改造你們,更新你們的心思意念,好明察甚麼是他的旨意,知道甚麼是良善、完全,可蒙悅納的。」(羅馬書十二:2)

誠然是如此。我們需要的乃是一個嶄新的社會生活態度,而不是跟隨我們社會墮落、腐化的價值和生活態度走。我們應該時常反省是否有遵照上帝的旨意去行,這才是我們每一天生活中最重要的課題。

二、千萬不要讓上帝離棄(或是忘記)了我們。

創世記的作者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就是在那大災難的時代裡,「上帝從未忘記挪亞和所有跟他在船裡的動物。」換句話說,上帝並沒有因為大水掩沒了所有地上的一切,也把挪亞以及跟隨他的一切也給忘記了。這就是挪亞得到上帝特別恩典的地方,但是,這卻有個前提:就是挪亞「是當代惟一的好人;他跟上帝有密切的交往。」

甚麼時候上帝會離棄人呢?罪!罪,乃是使我們背叛上帝的主要因素,也是使上帝掩面不再看顧我們的主要原因。而使我們得到力量離棄罪惡的最好方法,就是保持我們心中有上帝的話語,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看到挪亞走出方舟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獻祭,這乃是一種敬拜,是在回應上帝的慈愛。謙卑的敬拜,感恩的敬拜,就是使我們在信仰上與上帝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重要方式。我多麼期盼大家都會用這樣的態度來建立起我們與上帝的關係。驕傲的人不需要敬拜,即使是參加了敬拜,也不會有意義。不知道感恩的人,當然不懂得敬拜,即使是有敬拜,那樣的敬拜也是很虛偽。我們需要敬拜,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是個有罪的人,需要上帝的救恩。我們就是透過敬拜來回應上帝拯救的慈愛恩典。但願我們的敬拜,成為我們與上帝結合的一股強大力量。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