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在上帝生命冊留名

經文:腓立比書四:1—23

我曾說過,腓立比教會是使徒保羅在傳福音工作上最懷念的一間教會,因為這間教會從使徒保羅開拓起來之後,在各地傳福音時,該教會一直全力支持著他所有的事工。尤其是在使徒保羅被關在羅馬監獄時,腓立比教會還特別派以巴弗提去監獄中幫忙他,照顧他的起居生活和工作,這是因為使徒保羅在羅馬是用租來的房子當作監獄(參考使徒行傳廿八:30),並且得到特別的許可,可以接見來探望他的人,也讓他可以在來探訪的人當中傳福音。也因為這樣,使徒保羅有機會可以寫四本書信給不同的教會或個人,包括以弗所教會、腓立比教會、歌羅西教會,以及他的同工腓利門。

就像我們一樣,如果寫信給一位經常幫助我們的人,或是一直很關心我們的人,在該信的文詞句子之使用上,必定會和其它的信件書寫方式不同,至少在稱呼上會有明顯的差異,這一點我們從使徒保羅所寫的書信中也可看出來。

另外一點,他在這封書信中最大的特色,就是經常用像「喜樂」、「高興」、「歡喜」等類似這樣的詞字,主要原因是在當時的腓立比教會,傳出許多讓他感到欣慰的消息,這可能和以巴弗提跟他在一起,像他報告有關腓立比教會在福音事工上發展的情景,讓使徒保羅感到相當的欣慰。不過使徒保羅無論在哪裡傳福音,也會有人在他的背後專門找碴扯後腿,散佈許多不實的言論,更嚴重的,是迷惑信徒的心離棄了信仰(參考加拉太書六:6),讓使徒保羅感到相當的傷心。但在腓立比教會並沒有特別明顯有類似這樣的事件發生,不但如此,這間教會還持續在為使徒保羅祈禱,並且相信再過不久,使徒保羅可以出監獄(一:19)。他們並不因為使徒保羅被關在監獄中,就對他有任何懷疑,相反地,他們還期盼使徒保羅出監獄後能夠回到腓立比教會與他們再次同工在一起(一:25)。這真的是如一般俗語所說的「患難中見真情」。

坦白說,即使是在今天的時代,要找像腓立比這樣的教會已經少之又少,一般人最通常犯的毛病就是「落井下石」,甚少會對在落難當中的人伸出援手。尤其是使徒保羅在當時一再受到猶太人的領袖們圍剿,甚至有些比較激進的猶太人還組了一個四十餘人的「暗殺團」,一直在找機會要對使徒保羅下手(參考使徒行傳廿三:13、21),因為這件事,才逼得使徒保羅必須以上訴羅馬皇帝法庭來避免被猶太人謀殺。可以想像的到,如果使徒保羅沒有上訴羅馬法庭,很可能就在羅馬總督非斯都為了討好猶太人的緣故,把使徒保羅轉送回到耶路撒冷去,使他因此遭遇到謀殺而喪失生命。而我們也可以這樣想像:如果這些準備暗殺使徒保羅的人知道有哪一間教會,或是哪一個家庭接待使徒保羅在他們那裡,很可能為了消恨或滅口,連那間教會或是家庭也會遭到連累。因此,我們這樣瞭解:使徒保羅決定上訴羅馬法庭,除了有替基督徒講話、藉此機會對羅馬高級官員傳福音外,也有另外一個作用,就是避免傷及更多無辜的教會或家庭。

還記得一九八八年,一位英國的文學家塞爾曼‧魯西迪(Salman Rushdie)寫了一本震撼阿拉伯回教世界的小說「魔鬼詩篇」(The Satanic Verses)。沒有想到才出版沒有多久,當時伊朗回教領袖何梅尼就在隔年(一九八九年)二月十四日頒佈對塞爾曼‧魯西迪的「追殺令」。這個「追殺令」是發給全世界所有的回教徒,結果作者他的妻兒離開了他,因為無法平安的生活下去。翻譯並且出版這本書的出版商被人丟擲炸彈,而賣此書的商家則被恐嚇、暗殺,從歐美到日本,因為這本書的緣故死亡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六十人,受傷的人數更多,這道全球通緝「追殺令」的獎金竟然高到三百萬美元。時至今日,已經有十三年的時間,然而回教的激進團體還是堅稱,當年何梅尼所發佈的「追殺令」依舊有效。而這本書的中文版在一個多月前出版,出版商連翻譯者的名字都不敢用真實的姓名,連台灣最有名的誠品書局也只有在書架上寫個小小的廣告而已,我們就可以知道當信仰被利用或是提升到某個階段的時候,那種產生出來的力量,並不是用數字在估計的,也不是人的理性可以明白的。「魔鬼詩篇」的作者塞爾曼‧魯西迪如果不是有英國政府派了許多特別安全人員保護他,恐怕早就喪生在這些謀殺者的手下了。

使徒保羅被一些激進的猶太人組成暗殺團要將之殺死,也可以想像的到那種風聲鶴唳的情景,我們從當時耶路撒冷指揮官克勞第‧呂西亞派遣一支龐大的軍隊—包括「步兵兩百,騎兵七十,長槍手兩百」,且是利用晚上九點將使徒保羅從耶路撒冷移送到凱撒利亞去,就可以瞭解當時那種不安與恐慌的景況,如果不是羅馬指揮官和總督等官員的全力保護,使徒保羅恐怕早就在耶路撒冷被那些激進的猶太人殺死了。
現在我們讀這本腓立比書最後一章,看到使徒保羅寫給該教會這封書信的內容,對該教會信徒用那樣親密的暱稱,就可以瞭解腓立比教會並不畏懼這些猶太激進黨派的人的騷擾,不但如此,他們派以巴弗提去羅馬監獄陪伴使徒保羅,其實多少也有作為「貼身保護」這樣的作用吧。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這段經文的內容:

第一節:
弟兄姊妹們,你們是我所親愛的,我多麼想念你們!你們是我的喜樂,我的華冠。親愛的朋友們,你們要倚靠主站得穩。

我們再次看到這本書信的特色,就是「喜樂」的詞字又出現。從使徒保羅稱呼腓立比教會是他「所親愛的」的教會,同時表明他「多麼想念」他們,就可看出他對腓立比教會的愛有多深。更特別的是在這裡他說腓立比教會是他的「華冠」。他在寫給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書信中也用過這樣的句子稱讚該教會說:

「你們是我們的希望,我們的喜樂。在我們的主耶穌再來的時候,我們所要誇耀的冠冕不正是你們嗎?你們的確是我們的光榮和喜樂!」(帖撒羅尼迦前書二:19)

使徒保羅寫給帖撒羅尼迦教會所用的「冠冕」和寫給腓立比教會的「華冠」,所用的希臘文都是相同的字「stephanos」,這個字原來是當時的運動員在競技場上努力競賽得到冠軍時,從主辦單位或是當時的國王手上得到的一頂用月桂樹葉編織而成的頭冠,戴在頭上接受群眾的歡呼恭賀。有時這個字也會在喜慶歡樂的宴席上,以一頂也是用月桂樹葉編織而成的冠冕,戴在貴賓或是被邀請成為宴席主角者的頭上。
這樣,我們可以瞭解使徒保羅將這個字用在稱讚腓立比教會時,他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是:腓立比教會可以說是所有教會中,最有見證的一間教會。或是也可以這樣瞭解:如果傳福音就是在參加天國的宴席,那麼,腓立比教會就是被邀請進入天國宴席的貴賓,如同主人準備冠冕要將之戴在頭上的對象。

「你們倚靠主站得穩」,這句話對腓立比教會來說有很特別的意義。在第三章十八至十九節,使徒保羅曾提到在腓立比教會裡,還是有些人並不聽從使徒保羅的勸勉,他們的行為已經「成為基督十字架的仇敵」,「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子」。這樣的人往往會造成教會內部有些信徒跟著受到迷惑,更嚴重的話,還會跟著起鬨,成為福音事工的絆腳石。因此,使徒保羅寫信並不是在期盼這些人看了這本書信之後會有甚麼改變,而是在提醒教會裡忠實的信徒要注意,不要受到這些人的影響。可是,要怎樣才不會受到影響呢?撒但總是比人所能想像的還要狡猾,稍微一不小心就會受到誘惑。因此,要靠人的力量來抵擋撒但的誘惑確實是很困難,使徒保羅告訴腓立比教會的信徒,一定要「倚靠主站得穩」,沒錯,確實是這樣,只有倚靠上帝的力量才有辦法。因為這是一場屬靈的戰爭,並不是一般世界的爭戰靠武器,而是一場心靈的戰爭,需要倚靠上帝的力量,人才有辦法克服這種引誘人離棄上帝的力量。

第二至四節:
2友阿蝶和循都基兩位姊妹啊,我勸你們要在主裡同心。3我忠實的伙伴啊,我也要求你幫助她們兩位;因為她們在福音的工作上跟我、革利免,以及其他同工一起勞苦過;這些人的名字已經都記在上帝的生命冊上。
4你們要因為跟主連結而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

就在這裡,使徒保羅讓我們看到在那麼美好的腓立比教會中,也有人軟弱所帶來的瑕疵,就是在該教會中有了紛爭,而紛爭者的名字都被使徒保羅給記錄在這裡,這實在是一件很令人感到惋惜的事。
使徒保羅特別提起兩位姊妹在教會中發生不愉快的事,因此,他要求她們兩人「要在主裡同心」。這意思就是她們兩人有很嚴重的意見紛歧,甚至因此而影響到福音事工的推動,才會讓使徒保羅在書信中提醒。只是使徒保羅並沒有在這裡說明到底是甚麼原因使這兩位姊妹在服事的工作上不和。也從這裡,我們看到早期教會中,像腓立比教會的婦女在教會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也因為參與教會服事的工作,發生了理念上的不和。這種情況並不是單獨事件,也不是過去的時代才有,即使到了今天也一再發生在教會中,這也是我們可以理解的,只要是人的團體,就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但如果因為理念不和,影響到福音事工的推動,這就需要趕緊解決才對。使徒保羅寫這封書信給腓立比教會,就是要當時教會裡一些重要的領導幹部出來幫忙處理這件事,希望能夠勸勉她們兩人和好。

在第三節提到另外一個人,名叫「革利免」,這個人到底是誰?實在是找不到資料。不過「革利免」這個名字在當時是個很普遍被使用的名字,像後來有一位很出名的教父也是叫「革利免」。使徒保羅在這裡稱讚革利免,他說革利免以及其他一些人都是他的好同工,且也曾「一起勞苦過」。
使徒保羅在這裡提到這些好的福音伙伴都已經名字記「在上帝的生命冊上」,這句話很有意思,表示這些好的福音伙伴都已經去世了。再者,使徒保羅提到「上帝的生命冊」這個觀念並不是新的,因為在出埃及記第三十二章三十二、三十三節,詩篇第六十九篇廿八節,但以理書第十二章一節等都有記載關於生命冊的事,都同樣提到一個基本觀念:上帝的生命冊上有名字的,就是獲得拯救的對象。相反的,一個人如果被上帝從生命冊上除名,就是與拯救無緣。在新約啟示錄共有六次提到生命冊的記載,包括第三章五節、第十三章八節、第十七章八節、第二十章十二節、十五節、第廿一章廿七節等,以上也是表達相同的意思。

第四節,使徒保羅又回到這本書信的中心思想—在耶穌基督裡有喜樂。我們知道他寫這本書信的時候,人是被關在羅馬監獄中,因此,必定會有許多信徒為了他的受難於監獄而感到悲傷,甚至在為他祈禱的時候,經常祈禱到難過痛哭不已。使徒保羅希望他們會因為耶穌基督的緣故而心存喜樂,就是要告訴他們,即使在患難中也要有喜樂的心,他的這個看法有一個主要的理由:這是為了福音受難,是為耶穌基督受苦,即使因此而必須面臨死亡,也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應該要喜樂才對。

舊約先知哈巴谷就有使徒保羅這樣的精神,當他面對國家滅亡之際,哈巴谷在他寫的詩歌中這樣唱著:

「即使無花果樹不結果子,
葡萄樹也沒有葡萄;
即使橄欖樹不結橄欖,
田地不產五穀;
即使羊群死光,
牛棚裡沒有牛;
我仍然要因上主歡喜,
因上帝—我的救主快樂。
至高的上主賜給我力量。
他使我像母鹿一樣腳步穩健;
他使我在高山上安穩行走。」(哈巴谷書三:17—18)

人在苦難中仍會唱出這樣的詩歌,這必須是有相當信仰的內涵才有辦法做的到。使徒保羅人被關在監獄中,卻仍舊勉勵腓立比教會要喜樂,我們就可以明白使徒保羅在信仰上的歷練已經有很深的根基,他已經完全和耶穌基督連結在一起,使他發現即使在監獄中,甚至知道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他還是要感謝上帝讓他有份於耶穌基督十字架的苦難。

第五至九節:
5你們也要向大家表現謙讓。主就要來了。6你們應該一無掛慮;要在禱告中把你們所需要的告訴上帝,用感謝的心祈求。7上帝所賜那超越人所能理解的平安,會藉著基督耶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8末了,弟兄姊妹們,你們要常常留意那些美善和值得讚揚的事。一切真實、高尚、公正、純潔、可愛,和光榮的事都應該重視。9你們從我所學習,領受,或聽到,看到的言行,都要實行出來。那賜平安的上帝就會與你們同在。

請注意第五節所提到的「謙讓」,希臘文在這個詞字裡,是含有「公義」、「正義」的意思。我們可以想像的到,在使徒保羅觀念中,即使有人因為要維護秩序,必須對那些違背秩序、規律的人採取嚴厲的懲罰時,也不要忘記以謙虛的態度看待這些犯了錯誤的人。他不希望當人站在正確立場的時候,對那些不遵行規律的人用很傲慢的態度對待他們,也不是用很不屑的眼光看待犯了錯的人。

「主就要來了」,這句話的意思是指耶穌基督再臨的時候已經逼近。這個觀念在早期教會中非常普遍(參考希伯來書十:37),是指末日的審判已經來臨,大家必須隨時注意、警醒等待救主的來臨。我們在使徒保羅的書信中經常會看到他這樣的觀念,且呼籲所有的信徒要有警醒的心等待,例如哥林多前書第十六章廿二節。

第六節是令人感動的一節經文;特別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應該」,所用的句型是「命令式」的語句,表明「不可以」的意思,因此,這句子也可以這樣說:「你們不可以有任何掛慮。」要排除「掛慮」,最好的方法就是祈禱上帝,把所有的事都告訴上帝。這樣,整個句子就更清楚了。使徒保羅就是在告訴腓立比教會信徒,不要「一面掛慮、一面祈禱」,因為這樣的祈禱態度乃是對上帝不夠信任、倚靠,這是不對的。要向上帝祈禱,就要以真實的信心來祈禱。使徒保羅甚至進一步說要用「感謝的心祈求」。換句話說:向上帝祈求並不一定會得到應許,但即使是這樣,也要以感恩的心看沒有得到的應許。

這樣,使徒保羅給了腓立比教會一個很好的指導:將祈禱、信賴、感謝等這三項連在一起,是解除一個人心中擔憂、焦慮最好的方式了。

他在第七節提到有上述這樣的祈禱態度,必定會體驗到上帝那超越人所理解的力量進入人的內心中,使人內心有一股堅強的平安同在。第七節其實也可以看出使徒保羅內心世界的見證,他人雖在羅馬監獄中,甚至他感受到日子不多,寫這本書信雖然不是在交代後事,卻有這樣的意味在書信中。可是,他沒有一般人在生命臨終前那種不安、焦慮的心境,而是平靜、坦然的心靈,因為他知道要面對的是上帝,並不是羅馬皇帝。他清楚知道自己生命中最大的盼望就是在天上的獎賞,他期盼得到,他也期待早日可以在天上與耶穌基督在一起(一:23),因此,雖然面臨的是人間的死亡,但死亡已經不能再使他有任何擔憂,這樣的平安才是真實的。而這種生命內心的平安是從祈禱中得到的。

第八至九節,這兩節可說是這本書信的最後附加語句,因此,開頭就用「末了」這個詞字,表示這本書信就要結束了。

在這兩節經文中,使徒保羅提到有六件事是很重要的,希望腓立比教會的信徒會注意,那就是:
一、真實,指的是生命中可以倚靠的。那麼,甚麼是生命最可以依靠的呢?當然就是上帝。
二、高尚,意思是值得尊敬的對象。甚麼樣的人可以值得尊敬呢?當然是指那些正直、忠實的人。這樣的人,也是被稱為忠實可靠的人。這樣的人在品格上就是高尚的人。
三、公正,這是指一個人無論在做甚麼事,他不會有兩套法碼、準則。也就是說:不論是對上帝,或是對人,他的態度都是一樣。如果以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將信仰表現在家庭生活與工作的場合中。
四、純潔,是說一個人可以面對上帝而坦然無懼,這樣的人必定是沒有欺騙等不誠實的態度。
五、可愛,指一個人容易接納別人,會替別人設想,使別人親近他。
六、光榮的事,簡單的說,就是有好的名聲。這也是使徒保羅經常提起的事(參考提摩太前書三:7、13)。

以上六點是使徒保羅要腓立比教會信徒們努力持守著,這些原本在他們當中就已經有的,不要給忽略了。腓立比教會的信徒可能有不少在當地都是屬於社會高階地位的人,使徒保羅希望他們信耶穌基督之後,會更有好的行為,好使他們的信仰在生活上更有見證。而我們知道使徒保羅主要的教導,就是關於對耶穌基督和十字架的真理,這一直是他看為傳道工作中最為重要的使命。他在寫給加拉太教會的書信中就這樣說過:「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自己,而是基督在我生命裡活著。我現在活著,是藉著信上帝的兒子而活。他愛我,為我捨命。」(加拉太書二:20)換句話說,使徒保羅要大家跟他一樣,是活在耶穌基督裡。

第十至十三節:
10我在主的生命裡有極大的喜樂。因為過了一段時間,現在你們再一次來供應我。其實,你們向來關心我,只是沒有機會表示罷了。11我這樣說,不是因為我缺少甚麼;我已經學會對現狀滿足。12我知道怎樣過貧困的生活,也知道怎樣過富裕的生活。我已經得到秘訣,隨時隨地,飽足好,飢餓也好,豐富好,缺乏也好,我都知足。13藉著基督所賜的力量,我能夠適應任何情況。

這是一段相當感人的話,也在說明使徒保羅內心世界的一面,清楚地刻畫出他對物質生活的態度和觀念—知足。在他寫給提摩太的書信中,就曾提醒他最喜愛的學生提摩太要怎樣看財富的事。他說:

「是的,一個人若知足,宗教的確可以使他富有。我們到這世界,沒有帶來甚麼;我們又能從這世界帶走甚麼呢?如果我們有得吃,有得穿,就該知足。那些想發財的人是掉在誘惑裡,被許多無知和有害的慾望抓住,終於沉沒毀滅了。貪財是萬惡的根源。有些人因貪慕錢財而背離了信仰,飽嘗痛苦,心靈破碎。」(提摩太前書六:6—10)

在前面我已經有提過,腓立比教會對使徒保羅的支持和關心,幾乎到了無微不至的狀況,可說是相當體貼的。他們可以說讓使徒保羅毫無後顧之憂地全心全力在福音的事工上。也因為這樣,使徒保羅深深地體會到必須有所節制。若是沒有節制,人就很容易被誘惑者—撒但找到最好的機會,這就是在人的內心中掀起「貪慾」的念頭。但人要真的學會過知足、節制的生活並不簡單,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使徒保羅說自己是藉著耶穌基督的力量才能適應各種狀況。而我們知道他寫這本書信的時候,正好是在監獄中。他要表明的,就是有耶穌基督在他的生命裡,這樣就夠了,其它的已經不是重要的了。

我很喜歡希臘思想家的說法:在這個世界上,最會誇耀朋友很多的,有兩種人,一種就是妓女,另一種就是賭徒。一個人真正有好的朋友不多,因此,房屋不用太大,只要能容納幾個知心的朋友坐下來就夠了。

第十四至二十節:
14但是,在我困難的時候,你們來幫助我,我很感激。15你們腓立比人都知道,在我傳福音的初期,我離開了馬其頓;那時候只有你們的教會幫助我,有份於我的盈虧得失。16在帖撒羅尼迦的時候,不只一次,我有需要,你們就來幫助我。17不是我貪圖甚麼餽贈,而是希望你們多得盈餘,歸入你們自己的帳上。18這就是你們送給我一切禮物的收據;你們所送的超過了我的需要。以巴弗提替你們帶來了這許多豐富的禮物,正像是芬芳的香氣,是上帝所悅納的祭品。19我的上帝會照著他在基督耶穌裡那豐富的福澤把你們所需要的一切賜給你們。

20願榮耀歸於我們的父上帝,世世無窮!阿們。

在使徒行傳第十六章記載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教會開拓福音事工的記錄;他不僅遇到第一位信徒呂底亞,並且帶領她和她全家受洗皈依耶穌基督的名。然後因為一位被邪靈附身的女奴得到使徒保羅的醫治,結果這位原本靠著利用邪靈附身在女奴身上賺許多錢的主人,因為失去了大筆錢財而將使徒保羅和西拉告進官府。沒有想到也因為這樣的遭遇,反而使看守他們的獄卒,不但受洗信耶穌基督,連他的家人也得到福音的信息。

在使徒行傳第十七章則是記載使徒保羅和西拉從離開腓立比來到帖撒羅尼迦,然後轉往庇哩亞等各地傳福音時,都會遇到許多騷擾,甚至也再次被告進官府,每次都會有生命危險。在這裡,使徒保羅提到腓立比教會是全心全力地幫助他,沒有使他有甚麼欠缺過。在使徒行傳第十八章五節,作者路加說當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城傳福音時,是「用全部的時間傳講信息,向猶太人見證耶穌是基督」。我們可以將這節經文比較哥林多後書第十一章八至九節,使徒保羅用帶有生氣的話所寫的:

「當我在你們當中工作的時候,有別的教會供給我;我似乎是剝削了別的教會來服務你們。我跟你們在一起的時候,無論有甚麼需要,從來沒有求你們幫助。我需要的一切都是從馬其頓來的信徒們供給的。過去是這樣,將來還是這樣。我絕不會成為你們的負擔!」

使徒保羅在這裡所說的「馬其頓來的信徒」,就是腓立比教會的信徒。他在哥林多教會,不但沒有拿他們半毛錢,還被該教會有些信徒說他騙錢,其實真正在欺騙他們的人,乃是那些使徒保羅譏諷給予的名稱—超級使徒。

我曾說過使徒保羅傳福音有一個特色,就是開拓建立了一間教會之後,他就離開往別的地方去繼續開拓福音和建立教會。但他都會期盼已經建造起來的教會跟他同心,一起關心支持新地區開拓福音事工。可惜,哥林多教會不但做不到這點,還有人故意說了許多使徒保羅的壞話,這是使徒保羅最傷心的事。比起腓立比教會的信徒,就完全不一樣;該教會的信徒是全力支持使徒保羅的福音事工,並且所支持的數目遠遠超過他所需要的。使徒保羅無法忘記腓立比教會在這方面的真心和熱情,他讓該教會所有信徒知道所有這些為了福音所做的奉獻,都將會因耶穌基督的名的緣故,如同是獻在祭壇上芬芳的香氣一樣,為上帝所悅納。

第十七節是相當有意思的一節經文,也可看出作為使徒的保羅確實是很值得現今所有的傳道者學習。腓立比教會幫助他很多,可以想像的到一定是有很多金錢和其它生活所需要的物品,也因為這樣,他才能全心全力地傳福音而沒有後顧之憂。然而使徒保羅在這節說到他對腓立比教會的期盼,並不是希望得到他們更多的禮物贈品或生活需要,而是希望他們在信仰上有更美好的見證。這就像他在第一章九節所提到的,會在祈禱中祈求上帝幫他們在「愛心會不斷地跟真知識和判斷力一起增進」,使他們成為有成長,且是加倍成長的教會。這種加倍就像存款放在銀行滋生利息一般。如果我們要將這句話用比較現代的白話來說,也可以這樣翻譯說:

「我並沒有想要從你們那裡得到甚麼,而是希望你們能得到更多的利息,而所有這些都全部加添在你們的帳冊上。」

一間那樣有愛心的教會,知道怎樣幫助傳道者的教會,如果有更多的「利息」收入,或是有多得的「盈餘」,一定不會存放在自己的褲袋中,而是會拿更多出來幫助需要資助的傳道者或教會。這就是使徒保羅在鼓勵腓立比教會持續成長的一個方式。

第二十節也是使徒保羅為了腓立比教會在信仰上有成長、在行為上有見證的美好成果而獻上感謝。他說所有這些值得稱讚的事,都歸榮耀給上帝。使徒保羅並沒有將所有這些成果都囊括在自己的功勞上,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信仰認識。

有些傳道者或是教會幹部往往會有這樣的心態,認為他的教會之所以有成果讓人稱讚,乃是因為某某牧師、傳道者,或是某個長老、信徒的功勞。使徒保羅即使開拓了那樣多的教會,卻不是用這樣的態度,他是說在腓立比教會所有的成果都是為了要當獻祭的祭品奉獻在給上帝、榮耀上帝用的。

第廿一至廿三節:
21請向各位屬基督耶穌的信徒問安。跟我在一起的信徒們向你們問安。22所有的信徒,特別是皇宮裡的人,都向你們問安。
23願主耶穌基督賜恩典給你們!

這也是當時寫信的一種格式,就是在信的結尾有請安的句型,而這些請安特別是附帶某些親朋好友的問安。我們看使徒保羅在其它書信中也有這樣的格式(參考羅馬書十六:21—23,哥林多前書十六:19—20,歌羅西書四:12、14)。

特別要注意的是在第廿二節提到「皇宮裡的人」(和合本用「該撒家裡的人」,台語版用「該撒的家的」,天主教思高聖經學會版本與呂振中教授的版本也都相同),意思是指那些在羅馬帝國中央政府機構工作的官員。換句話說,使徒保羅這句請安詞雖然沒有甚麼,卻已經在提醒腓立比教會信徒知道:他雖然關在羅馬監獄中,但因為他的監獄是「開放式」的,是他自己租來的房子,他在這「開放式」的監獄中至少有兩年以上的時間,這反而使他有充分的自由可以向來訪的客人傳福音(參考使徒行傳廿八:30—31),而來訪問他的人也包括了羅馬政府官員,這就是他當初決定上訴到羅馬法庭去的一個因素背景,希望藉著這機會傳福音,也讓這些羅馬官員知道基督徒其實是穩定帝國境內治安非常重要的力量。使徒保羅確實達到了他的心願,他讓腓立比教會信徒知道:即使在監獄中,他也努力向所有來訪問他的人傳福音,其中包括了羅馬官員。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使徒保羅在這章經文帶給我們的信息:

一、我們不是要把自己名字留在人的筆記簿上,而是要在上帝準備的生命冊上有留著我們的名字。

生命冊,這是聖經告訴我們上帝記錄著每一個人言行舉止的一本有關每個人生與死的簿子。聖經給我們的認識是:得到上帝賜福的人,才能將名字登錄在生命冊中。相對的,如果一個人在生命冊中找不到自己的名字,這個人就是被上帝所丟棄的人。例如摩西在曠野中,為了以色列人民背棄上帝、去敬拜金牛神明而惹上帝憤怒,他懇求上帝赦免以色列人民所犯這樣嚴重的罪,並且以自己的名字從生命冊中塗掉來換取上帝的憐憫。他這樣祈禱說:

「人民犯了嚴重的罪;他們鑄造金神像膜拜。求你赦免他們的罪;否則,求你從你子民的名冊上除掉我的名字。」(出埃及記三十二:31—32)

詩篇的作者也提到有關生命冊的問題,詩人提到生命冊是記載著上帝子民的名字。因此,當一個人的名字被從生命冊上除掉時,那表示著上帝已經和這個人沒有關係了,或是說上帝已經不再認這個人是屬於祂的子民了(參考詩篇六十九:28)。先知但以理聽到一位穿細麻紗衣服的天使對他說,將會有一個很大的災難來臨,而當那大災難來臨時,但以理的同胞中,若是名字登錄在生命冊上的人,都會得到拯救(但以理書十二:1)。新約啟示錄的作者說:只有「得勝的人」的名字才不會從生命冊上除掉(啟示錄三:5)。換句話說,當一個人的名字從生命冊上被拿掉時,就表示這個人已經和上帝之間的關係切斷了,或是在上帝國度已經沒有份了。而我們知道使徒保羅強調一個基督徒要努力成為「天上的公民」,因為「天上的公民」就是與上帝同在的子民,是上帝所喜悅的百姓。

作為一個基督徒應該就要有這樣的認識,我們所要努力的目標是在上帝的生命冊中有我們的名字,其它的不是我們要在意的事。

我們看到有許多人是在世上留下很響亮的名字,但不要忘記,這樣的名字可能在今天的時代被稱頌著,也可能過了一段時間就會被人忘記;有的人名字流傳了一段時間後,每當被人提起時,就被批評的幾乎體無完膚,這都是與人的世界是多變的有關。但我們都知道,在上帝國度裡並不是這樣,那是永遠的,因為在上帝國度裡是永恆的生命。這也是使徒保羅一再勸勉我們要將生命放在屬天的終極目標來看才重要之因。

二、用感恩的心來祈禱,也用感恩的心來參與福音的事工,這樣才會得到喜樂的心靈。

我們看到使徒保羅在監獄中寫這本書信,他還是告訴腓立比教會的信徒說,要喜樂,且是常常喜樂。不但這樣,他也要腓立比教會信徒在祈禱中,用感恩的心把一切掛慮、憂愁都交給上帝,這樣才能培養出喜樂的心靈。

為甚麼使徒保羅會有這樣的說法?原因就像他寫給哥林多教會所說的,上帝在他的身上放了一根刺,為的是要使他「不至於因得到許多奇特的啟示而趾高氣揚」,他說這樣他就「不敢驕傲」,他為了這件事,曾經有過三次祈求上帝將這根刺移開,但上帝並沒有聽他的祈禱,但是卻從這裡學習到更加堅強,也更清楚明白自己獻身的使命感(參考哥林多後書十二:7—10)。

這讓我們知道,在福音的事工上,並不是事事都很順利才是值得感恩,而是任何事都值得我們用感恩的心來回應上帝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愛。知道用感恩的心來與上帝講話,與上帝談心,這樣才會培養出我們生命的喜樂。

我當然知道在教會參與服事的工作有很多時候是吃力不討好,甚至經常會有「做到流汗,被人嫌到流涎」的經驗。但我也同時經驗到因為太多人的稱讚,反而使我們往往忘了自己是誰,反而生出驕傲的心。而驕傲的心,是給撒但提供最好的機會,使它成為我們的「好朋友」,這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就像奧古斯丁所說的:「驕傲乃是一切罪惡的源頭。」因此,當我們在盡心、盡力為福音事工打拼的時候,如果還有人在「嫌東嫌西」的,我們就要學習感謝上帝說:「還好,有人在嫌我,讓我知道我還是沒有完美。」這樣,我們就可以避免成為一個驕傲的人,並且也知道怎樣把那些被人「嫌」的事做得更好,這樣喜樂的心就會從我們的心底中源源不斷地湧現出來。

(講於二○○二年十一月三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2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