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在基督裡合而為一
作者: 盧俊義牧師 日期: 2010-11-17 18:21
經文:以弗所書二:1-22
在前一講,我提到使徒保羅對以弗所教會稱讚甚多,一則是因為該教會的信徒不但是有信心,且在愛心上也有很好的見證(一:15)。更要緊的是使徒保羅為教會定下一個很重要的準則:耶穌基督就是教會的元首,教會乃是耶穌基督的身體。換句話說,教會是以信仰耶穌基督組成的信仰團契,信仰的主要內容,就是以耶穌為生命的救主。如果組成教會的每個信徒沒有這樣的認識,這個教會不是屬於基督的。而這種的教會也很快就會發生糾紛、爭鬥,這樣不但不能見證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恩,甚至會基督耶穌的名受到損傷。這也就是在前一講我說過的,能成為一個基督徒就是極大的恩典,因為基督徒的是上帝特別揀選出來在參與見證耶穌基督的救恩。因此,身為一個基督徒就要珍惜這份來自上帝的特殊恩典。
我們現在所讀的以弗所書第二章,是在討論一個人若有了基督耶穌的在他的生命裡,他的生命應該是怎樣的情況。在這一章的第一至十節,和使徒保羅所寫的羅馬書第八有相同的內容。這也就是為甚麼長久以來,以弗所這本書信一直被看成是使徒保羅所寫的原因之一。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章經文的內容:
第一至三節:從前,你們因犯罪違抗上帝的命令,你們在靈性上是死了。2.那時候,你們隨從這世界的邪風惡俗,順服天界的掌權者,就是管轄著那些違抗上帝命令的人的邪靈。3.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從前也都跟他們一樣,放縱本性的慾望,隨從肉體的私慾意念。因此,我們跟別人沒有差別,都注定了要受上帝的懲罰。
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經文,因為在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很清楚地說出猶太人和外邦人一樣,都是生活在罪惡的當中。他的這種說法對猶太人聽來是很難接受的。因為在猶太人的認知中,外邦人才是生活在罪惡中,而他們因為與上帝有了割禮的「生命之約」的關係,所以是已經有了得救恩典的人,並不同於外邦人。但是,使徒保羅則不是持這樣的看法,在他的論點中,只要是人,都是在罪惡中打滾過日的。這也是為甚麼使徒保羅時常受到猶太人敵視的一個主要因素。
在這段經文中,我們首先看到的字眼是「從前」,表示的是在信靠耶穌基督之前。使徒保羅以耶穌基督作為一個分界來詮釋人生命的不同情況是,在耶穌基督之前和之後,有極大的生命內涵的差異。再者,我們也在這段經文中看到另一個字眼,就是「我們」和「你們」;如果是用「我們」,所表示的是指猶太人。如果是用「你們」,對象就是外邦人,或是指以弗所教會的外邦人信徒。
第一節這裡所說的「犯罪」,原本所用的字和打靶(射箭的箭靶)有關係,表示的意義是:失去了目標,沒有對準靶心的意思。這對當過兵或打過槍靶的人就會知道;如果沒有注意,很可能會把自己的槍口對準了別人的靶心,甚至不知道子彈射到哪兒去。或是射箭的人,沒有對準目標,射歪了。使徒保羅就是「犯罪」這個字清楚地告訴我們,一個人生命應該有正確的目標,朝著目標走。一個犯罪的人,就是偏離了應該走的目標。這樣的人就是違抗上帝命令的人。
第二節說的「邪靈」指的是撒但、誘惑者之意。這節告訴我們,人在未認識耶穌基督之前是屬於被撒但(邪靈)管轄的,離開上帝遠遠的。
第三節是很重要的經文,在這裡使徒保羅提出非常重要的觀念:無論是誰,即使是猶太人也和外邦人一樣,沒有差別,都是活在罪惡中的人。如果我們比較使徒保羅所寫的羅馬書,就會發現當他在說「本性」的時候,相對的一面就是「屬靈」的。他說屬於「本性」的,是不好的;相對的,「屬靈」是好的。他說:
「意向於本性就是死;意向於聖靈將有生命和平安。所以,意向於本性的人就是跟上帝為敵;因為他不順服上帝的法則,事實上也不能順服。順從本性的人不能夠得到上帝的喜歡。」(羅馬書八:6-8)
看,這是完全不同的結果。一個屬於基督的人和一個非屬於基督的人是有不同的結果。使徒保羅告訴以弗所教會的信徒,在耶穌基督之前,大家都是一樣的,不分是猶太人或是外邦人,大家都是活在罪的當中,都逃不開上帝的懲罰。
第四至七節:4.但是,上帝有豐富的憐憫;他對我們的愛浩大無窮。5.我們靈性在違命的罪中死了的時候,他使我們跟基督一同復活;是他的恩典救了你們的。6.上帝已經使我們在基督耶穌的生命裡跟基督一同復活,一同在天上掌權。7.他這樣做是要向世世代代表明他極大的恩典,就是他從基督耶穌向我們顯示出來的慈愛。
這段經文可以說是第二章最重要的內容。在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提到一個人在耶穌基督裡所享有的恩典就是:和耶穌基督一同復活、一同在天上掌權。為甚麼上帝會讓人享有這樣的恩典?那是因為祂的慈愛的緣故。沒有甚麼特別的理由,只因為祂就是愛的上帝。這愛是超越了種族、文化、地理等等人間的障礙。
請注意第四節所說的「憐憫」這個字,它指的是:人原本沒有資格得到,但是因為上帝的愛,使人可以毫無條件地享受、擁有。而這種特殊的「憐憫」是因為耶穌基督的緣故。這樣,這段經文就是和上述第一至三節相對照了;在前述經文中,使徒保羅提到「從前」的景況是受制於對抗上帝的「邪靈」,使人墮落於罪惡中。現在上帝藉著耶穌基督使人能夠從罪惡中復活,並且也因為耶穌基督的救贖的恩典,「一同在天上掌權」。從墮落到罪惡的痛苦,變換到和耶穌基督一同在天上掌權,那是多麼大的差異啊!使徒保羅說:這就是上帝「極大的恩典」。
我們知道使徒保羅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罪,就是使人和上帝之間的關係破壞了。而耶穌基督,是使我們和上帝和好起來。沒有別的可能性可以取代耶穌基督這種成為「橋樑」、「媒介」的方法。因此,在這前後兩段經文中,使徒保羅告訴我們一個最基本的生命觀:從罪的死亡中,藉著耶穌基督我們就有了生命復活的力量。就像他在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中所說的:
「基督若住在你們裡面,縱使你們的身體將因罪而死,上帝的靈要使你們活,因為上帝已經使你們成為義人了。上帝的靈使耶穌從死裡復活;如果這靈住在你們裡面,那麼,這位使基督從死裡復活的上帝,也要藉著住在你們裡面的聖靈,把生命賜給你們那必朽的身體。」(羅馬書八:10-11)
看,使徒保羅有很好的解釋,我們若是有基督耶穌與我們同在,縱然我們都將因為罪而死,但是上帝的靈將因為耶穌基督的緣故,使我們復活起來。使我們不再有死亡,生命不再是腐朽,而是永生的生命。這也是我一再告訴大家的:在基督教的信仰裡,生命是永生,沒有死亡。基督教的信仰不談死亡的生命,而是談永生的生命。因為上帝就是永恆的上帝。
第八至十節:8.你們是靠上帝的恩典、憑信心而得救的;這不是出於你們自己的行為,而是上帝的恩賜。9.既然不是靠行為,你們就沒有甚麼好誇口的。10.上帝是我們的創造者;他藉著基督耶穌改造了我們,要我們行善;這是他早已計畫要我們去做的。
我們可以說使徒保羅思想的一貫中心,就是得救,不是靠著自己的行為或善行,而是靠著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白白的救贖恩典。這一點也是使徒保羅重要的思想脈絡,同時也是他和猶太人信仰思想最大的差異點。因為猶太人一直有一個想法:以為人若是完成了摩西法律的規定,就可以得救。但是,使徒保羅說那是不可能的。法律只能告訴我們犯了罪,卻不能救我們脫離罪的束縛。因為罪是把我帶入死亡的力量,人若在死亡中,怎能期盼從法律中得到生命的解救呢?不可能的(請參考羅馬書七:8-11)。使徒保羅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他親身體驗到一個事實:人的軟弱、無力感。他說了下面這段出名的話:
「我所願意的善,我偏不去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反而去做。如果我做了我不願意做的,就表示這不是我做的,而是那在我裡面的罪做的。因此,我發覺有一個法則在作祟;當我願意行善的時候,邪惡老是糾纏著我。我的內心原喜愛上帝的法則,我的身體卻受另一個法則的驅使-這法則跟我內心所喜愛的法則交戰,使我不能脫離那束縛我的罪的法則;這法則在我身體裡作祟。我真的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使我死亡的身體呢?感謝上帝,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能夠救我。我的情況就是這樣:我自己只能在心靈上順服上帝的法則,而我的肉體卻順從罪的法則。」(羅馬書七:19-25)
我相信使徒保羅這樣的生命體驗也是一再發生在我們每一個人當中,只是他將這樣的生命體驗陳述出來罷了。也因此,他才會說:「人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只藉著信,而不藉著遵守法律的要求。」(羅馬書三:28)在路加福音第十八章九至十四節,耶穌基督所講的比喻中,提到一位法利賽人和一位稅吏到聖殿祈禱的故事;在這故事中,耶穌基督說明了那位法利賽人的行為都是符合了法律的規定,而那位稅吏卻是大家認為是個罪人。但是,耶穌基督卻對這兩個人祈禱後的結果下了這樣的結論:「在上帝眼中的義人是那個收稅的人,而不是那個法利賽人。」(路加福音十八:14)如果我們要說基督教信仰和佛教信仰最大的差別在哪裡?我想這一點就是了;因為基督教信仰認為人實在軟弱,人無法使自己脫離罪惡的束縛。而佛教則是不贊同這樣的看法,它主張人可以透過修行,使人超越自己的界限,達到「脫俗」的境界。從基督教的觀點來看,人既然是有缺點的,不完美的,又怎能使自己透過修行、苦練變得完美呢?這是不可能的。基本條件已經有了缺陷,即使要修補也不是靠人自己。因此,人必須有一個完美的力量-上帝-才能使人達成這種生命的完美成果。
這樣,我們看到使徒保羅非常重要的思想是:我們是「憑信心而得救」,而得救是來自上帝的恩賜。這恩賜是上帝藉著耶穌基督給人的。因此,信耶穌基督,就是得到上帝賞賜這救恩的一個憑據。人惟一可以做的事,就是信靠耶穌基督。
第十一至十四節:
11.你們生而為外邦人的,要記得過去的情況;你們被那些自稱受過割禮的人-就是那些在自己身體上動過刀的猶太人-稱你們為沒有受過割禮的。
12.那時候你們跟基督沒有關係,是外人,不在上帝選民的行列裡。你們在上帝應許給他子民的約上無份,在世上沒有盼望,沒有上帝。
13.你們這些從前遠離上帝、現在卻跟基督耶穌結合的人,藉著他的死,已經接近上帝。
14.基督親自把和平賜給我們;他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合而為一,以自己的身體推倒那使他們互相敵對、使他們分裂的牆。
在耶穌基督裡,無論是外邦人,或是猶太人,都將合而為一,這就是使徒保羅很重要的信仰告白。也就是說:耶穌基督不但使所有的人回到上帝面前,和上帝和好,也使所有的族群結合在一起。人在耶穌基督裡,可以超越種族的界線,也超越了文化、歷史、地理、傳統等所帶來的隔閡。我們可以說這一點正是使徒保羅一再強調說的:「無論誰,一旦有了基督的生命就是新造的人;舊的已經過去,新的已經來臨。」(哥林多後書五:17)這中心信息就是在此。
也是從這段經文裡,我們看到使徒保羅的努力,是要把猶太人長久以來一再區分種族的傳統觀念打破。在猶太人的看法裡,他們是和上帝之間有很特殊的關係,這關係是來自祖先亞伯拉罕和上帝之間訂有「生命之約」的割禮記號。也因為這記號,才使猶太人成為「選民」。而外邦人沒有這個記號,因此,是被排拒在「選民」行列之外的。也因為這樣,猶太人認為外邦人都是不潔淨的,不是上帝所喜歡的族類。除非這個人願意接受割禮成為猶太人。說來實在也很好笑,猶太人的接生婆是不會為外邦人接生的,因為她們認為如果替外邦人接生,等於為這個世界帶來一個不潔淨的人,好像替這個世界多帶來一份罪惡一樣。其實,說穿了,這種思想和態度是自我驕傲和歧視他族人。現在使徒保羅很用心地將這種長久以來已經生根的思想給予來個大轉彎,他說到無論是誰,只要是信耶穌基督的人,在「信」的裡面,都是一樣的,不再有任何的區別,也不會再有任何的差異。因為大家都已經在耶穌基督裡「合而為一」了。這就說出了一個重要的信息:耶穌基督不是只為了猶太人而降生到世界上來,他來,是為了所有的人。
第十四節提到「基督親自把和平賜給我們」這句話,有先知以賽亞的預言背景;在以賽亞書第九章六節這樣說:
「有一個嬰兒為我們而生!有一個兒子將賜給我們!他要來統治我們。他將被稱為:『奇妙的導師』,『全能的上帝』,『永恆的父親』;『和平的君王』」
在另外一處,先知以賽亞也預言上帝將為所有的人帶來和平的信息,說:
「上主說:『平安!平安!無論遠近的人,我要賜他們平安;我要醫治他們。但是邪惡的人像不平靜的海,浪濤不停地洶湧;他們的生活充滿著垃圾污穢。』上主說:『罪人沒有平安!』」(以賽亞書五十一:20-21)
這裡所說的「平安」,就是大家所熟悉的「Shalom」之意。「平安」,指的就是不再有恐懼、害怕之意。猶太人之所以要將自己和外邦人區隔出來,主要原因是害怕接觸到他們,認為他們是不潔淨的人,害怕和他們在一起會引起上帝的生氣。但是,使徒保羅說不再有這樣的恐懼,因為耶穌基督已經將「平安」賜給了我們。這「平安」成為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最重要的結合劑。並且也因為這種結合在一起的平安,把原本隔離、分裂的「牆」給推倒了。耶穌基督曾對他的門徒說: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把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給你們的,跟世人所給的不同。你們心裡不要愁煩,也不要害怕。」(約翰福音十四:27)
我們知道猶太人非常堅持與外邦人之間的隔離。在耶路撒冷聖殿正門(東門)入口處的門檻上甚至寫著這樣的字:「任何外邦人越過此門檻,遇到生命危險是咎由自取。」他們非常嚴格在執行這件門禁。看,連敬拜上帝的事,也區隔了猶太人與外邦人之間的不同。但是我們知道,原本建造耶路撒冷聖殿的時候,確實是奠立了一塊基石,但這塊基石上不是寫著區隔外邦人的,而是寫著說:「有信心的人必然堅定不移。」(以賽亞書廿八:16)基本上敬拜上帝不是為了區隔族群的,而是要用真實的信心,因此先知以賽亞繼續傳出這樣的話說:「在這基礎上,我要以正義為標準,以誠實為準則。」(以賽亞書廿八:16)使徒保羅就是要說明耶穌基督的死,是要把這種區隔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的這個「門檻」(牆)打破,每一個信耶穌基督的人都可以回到上帝面前,不再是分裂的。而在信靠耶穌基督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成為上帝所喜悅的子民。
第十五至十八節:15.他廢除了猶太法律的誡命規條,為要使兩種人藉著他的生命成為一種新人,得以和平相處。16.藉著在十字架上的死,基督終止了這種敵對的形式,藉著十字架使兩者結為一體,得以跟上帝和好。17.這樣,基督來的目的是要使傳和平的福音給所有的人,包括你們這些從前遠離上帝的外邦人和接近上帝的猶太人。18.藉著基督,不管是猶太人或是外邦人,我們都能夠在同一位聖靈裡來到天父面前。
看,成為「新人」,這是使徒保羅思想的中心脈絡:在基督耶穌裡有新的生命,這乃是信仰最重要的見證。因為是「新人」,是指以耶穌基督為中心,要打破過去傳統上所認識對人的區隔、分別、敵對狀態。我們看他寫給加拉太教會信徒的信中,也這樣說:「受割禮或是不受割禮都算不了甚麼;重要的是我們要成為新造的人。」(加拉太書六:15)割禮,這在猶太人看來是比甚麼都重要的禮儀和信仰告白,也是象徵著作為一個猶太人的榮耀。但是,在使徒保羅的信仰中,人若是在耶穌基督裡,割禮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成為新造的人才是信仰的主軸。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成為新造的人,即使是把自己都「閹割」了(加拉太書五:12)也是枉然。就是因為在基督耶穌裡成為新的人,因此,人人都會以耶穌基督為榜樣,這樣的世界才會有和平、和睦在一起的生活環境。
第十六節值得我們注意,使徒保羅在這裡提到要達到人和人之間和平相處,不再有區隔、分離的事發生,是因為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他說這才是使人「得以跟上帝和好」的力量。使徒保羅這樣說,從創世記我們可以瞭解到,人和上帝之間的關係之所以會破壞掉,就是因為人接受了罪的誘惑,不再聽從上帝的話,導致人從最美好的伊甸園中被驅逐出來。人和上帝的關係破壞後,緊接著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也不能保存,甚至更嚴重的是「離開上主面前」(創世記四:16)。現在,上帝使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可以先修復人與上帝的關係。使徒保羅說:「因為這福音啟示上帝怎樣使人跟他有合宜的關係;是起於信,止於信。正如聖經所說的:『因信而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的人將得生命。』」(羅馬書一:17)然後從這裡進而修復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他在這裡說「藉著十字架使兩者結為一體,得以跟上帝和好」,這「一體」就是他所說的「教會是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一:23),因為教會是以基督為元首。大家在基督教會裡不會再有區隔。換句話說,有分離的教會是無法見證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犧牲的愛,也無法見證與上帝和好的信仰告白。除非教會不再見證基督耶穌復活的信息,也不再傳基督耶穌十字架苦難的信息。否則基督教會就不應該有分離的現象出現。
第十七至十八節,使徒保羅再次強調耶穌基督來的目的就是要使人與上帝和好,進而使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修復。他雖然說的是猶太人和外邦人,但是我們知道從廣義上來看,就是要推及到所有的人類世界。但是,我們必須注意,能達成這種和好的力量的,不是人的力量,而是上帝的聖靈。這也是我一再強調所說的:能使人認識耶穌基督救恩的工作,絕對不是人的能力,是聖靈藉著人在作工。不要把傳福音和帶領人來信耶穌基督的成果,看成是自己的力量達成的。這也就是咱長老教會開創者約翰‧加爾文所說的:「將一切榮耀歸給上帝。」惟有這樣,我們才會明白聖靈在我們身上所作的工和恩典。只有把傳福音事工看成是自己的成就的人,才會忘了聖靈的力量和恩典,這樣的人是很危險的。
第十九至廿一節:19.這樣看來,你們外邦人不再是外邦人或陌生人;你們是上帝子民的同胞,是上帝一家的人。20.跟猶太人一樣,你們也是建立在使徒和先知的基礎上,而基督耶穌自己是這家的基石。21.倚靠他,整座建築得以互相連接,逐漸擴大成為聖殿獻給上主。22.倚靠他,你們也同被建造,成為上帝藉著聖靈居住的地方。
使徒保羅在這裡作了結論,說到所有的信徒都將結合在耶穌基督這塊基石上。外邦人和猶太人都一樣是上帝的子民,大家都是同胞。我們在第一章看到使徒保羅用「基督是教會的元首、教會是基督的身體」作說明,詮釋了所有信耶穌基督的人彼此之間的關係。現在他是用另一種方式說明這種關係:基督耶穌是教會的基石,信徒就是結連在這基石上。
第十九節說「外邦人不再是外邦人或是陌生人」。這裡所用的「陌生人」,意思是客旅之意,是指可以暫時居住。在羅馬帝國時代,這樣的人不但是沒有公民權,不能享有公民的權利,還得要納當地規定的稅賦。使徒保羅說在耶穌基督裡,大家都同樣是一個家裡的人,享有的福份都是相同的,沒有所謂「外邦人」或是「陌生人」的差別待遇。
第二十節他特別提到「使徒和先知」。「使徒」,這是指繼續耶穌基督傳福音的使命和榮耀。我們知道使徒保羅一再被攻擊的一點,就是有人散播說他不是「使徒」,所傳講的信息沒有權威可言。但是,使徒保羅在這裡說:只要是信耶穌基督,就是在享受「使徒」所見證的信息。換句話說,即使是「使徒」,也是在見證耶穌基督的信息。任何一個信耶穌基督的人就是在分享、也同時是在見證「使徒」傳揚福音的信息。這也就是說,不傳耶穌基督信息的人,就不能算是「使徒」了。不論他的出身是甚麼背景,都是用這個標準來衡量。「先知」,是代表上帝的僕人之意。可以將之看成是舊約的傳承。也就是說,即使是外邦人,也將因為信耶穌基督,和舊約先知所見證的上帝拯救的愛結連在一起了。但也可以將這裡所說的「先知」看成是傳講上帝拯救信息的人(請參考使徒行傳十一::27-28、十三:1-2、廿一:10)。使徒保羅就是在提醒以弗所教會的信徒,不論是具有「使徒」身份,或是有「先知」的角色的人,他們都是在傳講耶穌基督的信息的人。透過他們所傳講的信息,大家結合、建立在耶穌基督的基礎上,因為耶穌基督才是真正福音信息的中心。誠如他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所說的:「因為上帝已經立耶穌基督作惟一的根基,沒有人能夠立其他的根基。」(哥林多前書三:11)
第廿一至廿二節,他說到整個信仰團契就是一座大聖殿般,為的是要作為敬拜上帝用的。我們從這裡看到使徒保羅說出重要的觀念:教會就是上帝的聖殿。而聖殿是為了要敬拜上帝而存在的。尤其是他在第廿二節提到這個「聖殿」裡有上帝藉著聖靈居住在裡面。這樣我們要特別注意:1.這裡清楚說明了「聖殿」不是指建築物說的,而是指信仰的團契。這個團契的存在的目的就是要敬拜上帝。2.上帝透過聖靈和這樣的團契結合在一起。換句話說,沒有敬拜,就不會有聖靈在信仰團契裡。耶穌基督曾對那位撒馬利亞的婦人說:「那真正敬拜天父的,要用心靈和真誠敬拜。這樣的敬拜就是天父所要的。上帝是靈,敬拜他的人必須以心靈和真誠敬拜。」(約翰福音四:23-24)確實是這樣,惟有真實的敬拜,人的心靈才能感受到與聖靈相連接。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章經文所帶給我們的信息:
一、只有回到耶穌基督裡,我們才能打破人類世界之間的「圍牆」所帶來的隔閡、疏離,成為一個真實合而為一的信仰共同體。
當使徒保羅強調所有的人都將在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救贖恩典中,結合成為一體時,就可以明白他已經傳出一個重要的信息:在耶穌基督裡,所有的族群都將合而為一在基督耶穌的身體裡。這一點也是基督教信仰最為珍貴的地方。
我們知道猶太人建造耶路撒冷聖殿時,特別在東邊的門檻上設立了一塊牌子寫著說:「任何外邦人越過此門檻,遇到生命危險是咎由自取。」想想看,耶路撒冷聖殿是敬拜上帝的地方,卻不允許外邦人進入敬拜,還設有限制時,這樣的敬拜本身就是不正確的。雖然在他們的認識中,以為外邦人都是不潔淨的族群,因為他們沒有受過割禮,不能進入聖殿敬拜上帝。但是,我們知道真正的割禮不是在表面上的記號,而是來自內心真實回應上帝的愛,這才是最重要。使徒保羅雖然沒有辦法改變猶太人在信仰上所設立的「門檻」(圍牆),但是,他希望所有信耶穌基督的人都會建立這樣的信仰認識:在耶穌基督裡,我們是合而為一的團契。這個團契是個信仰生命的共同體,沒有族群的區分,也沒有文化優劣之別,或是家世背景高低的差別。
非常感謝上帝的是,咱教會設有「原住民聚會」,且在長執會設立關懷小組。雖然人數並不多,但是我們都有這樣的認識:讓原住民的兄地姊妹和我們成為一個信仰的共同體。我們曾告訴他們說:「這間教會所有的一切,都是屬於你們的。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就像自己的教會一樣。這裡就是你們信仰的家。」這也是我們今年小會的決議。我們希望能這樣的一天,為這些原住民的兄姊聘請一位專任的傳道者;也希望有這麼一天,禮拜中能融入他們在我們當中,沒有語言上的障礙,沒有你、我之間的區隔。因此,今年開始,我們每一季有一次共同禮拜,希望能逐漸增多。我們需要學習這種在耶穌基督裡成為實實在在合而為一的一間教會,是以耶穌基督為主體的教會。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有信仰的見證與其他的教會一起分享在基督耶穌裡的愛。
二、是聖靈改造我們的生命,並不是我們有甚麼好的行為、善行可以改變我們生命。因此,基督徒的信仰不是用來誇口的,而是用來讚美上帝的。
使徒保羅在這章中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認識:是上帝藉著聖靈「改造了我們」。這個改造最大的特點,就是帶領我們回到上帝的慈愛裡面。因此,一個人能夠信耶穌基督,不是因為某某人很會傳福音感動他,也不是因為某某人很有愛心,使人受感動而信耶穌基督。使徒保羅告訴我們,所有這些都是因為上帝藉著聖靈的力量改造人的生命所達成的效果。因此,基督徒的信仰不是用來誇耀自己的能力,而基督教會也不是用來炫耀它成長的效果,所有這些好的、值得稱讚的,都是因為上帝藉著聖靈作工所帶來的成果,我們要讚美的是上帝,要感謝的也是上帝。這也就是咱長老教會的開創者約翰‧加爾文所說的:「要將一切榮耀歸給上帝。」因為不是我們有甚麼能力,基本上我們是個有罪的人,不可能在福音事工上有甚麼成就,或是替上帝作甚麼。是上帝藉著聖靈感動我們的心來歸向耶穌基督,進而看到上帝的救恩。
因此,身為一個基督徒,就要有這樣的想法:能使一個人來信耶穌基督,這不是我們有甚麼能力,而是聖靈作工。一間基督教會也要有這樣的想法:教會會成長,不是因為某某人的努力,或有能力領導,而是因為上帝透過聖靈作工。因為如果沒有上帝作工,人所有的努力都將成為泡影。保持這樣的信仰認識,我們才不會驕傲,會知道謙卑。
我在查經班遇到這樣的故事:有人為了要帶親友來參加查經班,想盡辦法就是拉不動。但是,因為熱情使他們的親友決定來參加。但是,要來參加之前,這些平時就不喜歡參加聚會的人,就對這些熱情的親人說:「先說好,我只去參加一次喔。」結果真的是來了。在查經班的時候,這些帶親友來參加的兄姊根本就沒有認真聽,因為他們的精神都在祈禱,祈求聖靈感動他們的親友,使他們願意繼續來參加。結果真的得到了,他們的親友決定繼續來參加查經班。這種案例不是單獨的,是好幾個例子都發生了。這些平時連參加禮拜都拒絕的人,現在是只來參加過一次的查經班,就繼續參加了。為甚麼?我只能說一句話:聖靈在作工。沒有人有這樣的能力,是聖靈在他們的心中作工,感動他們的心所得到的結果。
我們需要聖靈的力量來幫助我們更新生命。我們的教會也需要聖靈帶領,才能使我們的教會得到力量,引領更多人來信靠耶穌基督。
三、教會是倚靠耶穌基督才能永遠堅定存在。如果是倚靠人,教會就會關閉、倒塌下去。
使徒保羅在這本書信中給我們最重要的信息,就是讓我們知道:耶穌基督就是教會的基石。教會就是建立在耶穌基督這塊基石上。也因為教會建立在這塊基石上,我們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屬於基督的身體的信仰團契,才能成為聖靈作工的地方。
教會的基石就是耶穌基督,這一點是我們必須緊緊記住的認知。為了要認識耶穌基督,我們必須從認識聖經開始。這是我一再強調的事,絕對不能疏忽。教會這兩千年來就是透過這本新舊約聖經傳達上帝在耶穌基督身上救恩的信息,也因為這本聖經,使我們知道也明白主耶穌就是上帝所差遣到世上來的基督。全世界每個地方的教會都是在傳達聖經的信息,因此,透過翻譯的工作,使全世界各地不同的人都能因為聖經認識耶穌基督,不論是甚麼種族、文化、語言的人,都會有相同的聖經可讀。也因為這樣,我們才能「互相連接」成為「聖殿」,讓聖靈居住在我們當中。
我很安慰的是,咱教會從去年(一九九八年)開始,和嘉義西門教會合作,支援陳馥蘭教師到非洲塞內加爾的一個小村落去從事翻譯聖經的工作,這對我們教會來說,也許不是甚麼偉大的事,但是,請不忘記,當聖經翻譯出來後,必定會有許多人因為讀聖經而認識上帝,並且願意接受主耶穌作他生命的救主。如此,我們就是見證福音的信息。非洲,這是距離我們多麼遠的地方啊!但是,因為我們願意這樣的付出,等於是在結連另一條「信仰網路」一樣。雖然是不同的語言、文化、種族,我們都將因為聖經-上帝話語的緣故,在耶穌基督裡與非洲的塞內加爾那些弱小民族的兄姊成為信仰生命的共同體,結連在耶穌基督的身上,也成為聖靈作工的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