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當我們還在罪中
作者: 盧俊義牧師 日期: 2010-11-16 13:49
經文:羅馬書五:1-21
我們可以說羅馬書從第五章開始,到第八章止,是羅馬書的主題中心;使徒保羅在這段經文中探討他的中心議題-與上帝有合宜關係(因信稱義)的意義。使徒保羅將這種「與上帝有合宜關係」帶入了上帝的救恩裡來講論,而使得人和上帝建立合宜關係的內容更加豐富起來。我們知道使徒保羅在羅馬書前面幾章的部份,都很強調在解釋甚麼是與上帝有合宜關係這個主題。現在他進一步解釋這種關係並不是人的能力可以建立的,而是由上帝的恩典來的,且這種恩典並不是有任何代價換取得到,乃是無價、無條件地施予我們從耶穌基督身上得到的。換句話說,在使徒保羅的思想裡,如果沒有耶穌基督,我們就無法得到上帝這種無比之愛的恩典。
使徒保羅會有這種觀點,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們從他在迫害基督徒時,往大馬士革的路中,突然間遇到復活的基督耶穌顯現讓他認識(使徒行傳九:1-6),他在這樣的經驗中體會到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像我這樣迫害、殺害基督徒的人(有一種看法,認為司提反被用石頭活活打死,與使徒保羅當時極力攻擊基督徒有密切關係),如今耶穌基督不但不對他懷有忿怒之意,甚且還顯現給他看!我曾一再強調:我們的信仰不是用來判斷別人的罪過,而是用來反省我們自己的信仰與生活行為的。我們不能拒絕犯過案件的人來進入教會,相反的,我們是應該用更開闊的胸懷擁抱這些人來到我們教會,好透過我們大家的愛,來感化這個人也成為上帝所喜悅的子民。讓這樣的人也會感受到:啊,連我這樣罪惡極大的人,上帝也會喜歡我!我還依悉記得在一九九七年,當國民黨政府要通過宗教法時,其內容有一點就是說:宗教團體的會員中,不得有「前科犯」。但是這與我們的信仰原則相違背,因為耶穌基督就是這樣告訴我們:「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的目的不是要召好人,而是要召壞人。」(馬可福音二:17)基督教會,就是一群自認有罪的人的集合體。如果一個人自認無罪,這個人可以不用來教會。我們現在看使徒保羅,就是因為復活的基督耶穌向他顯現,因此,他認為這是自己生命中最大的恩典,他這樣想:看,像我這樣的罪人,上帝不但沒有嚴厲懲罰我,還特別讓我得以看見復活的耶穌基督,這樣的恩典何其大啊!也因為這樣,他認為自己之所以具有使徒的角色,乃是和見了復活的基督耶穌有密切關係,他描述自己見了復活的基督耶穌後的心境說:
「又按照聖經所說的,他被埋葬了,在第三天復活了。他向彼得顯現,又向十二使徒顯現。以後他又一次向五百多個跟從他的人顯現;這些人多數還活著,雖然也有些已經死了。後來,他向雅各顯現,又向所有的使徒顯現。最後,他也向我顯現;我好像是一個在不正常的情況下出生的人。」(哥林多前書十五:4-8)
看,他就是在表明說:他雖然沒有像使徒彼得等那些人有豐富的經驗,有跟隨耶穌基督生前四處去傳福音的經驗,彼得等使徒他們就好像是「足月」出生的,但使徒保羅自認是「不足月」出生的使徒吧。也因為這樣,他很堅定地說,他「不是由於人的選召」而成為使徒,乃是因為「耶穌基督和那使他從死裡復活的父上帝的指派」(加拉太書一:1),使他因此而列入使徒的行列。他說這就是上帝的恩典,在他出生以前,上帝已經揀選了他,召他來事奉他(加拉太書一:15)。換句話說,因為上帝的恩典,以及復活的基督耶穌的顯現,使他躍過了所謂當「使徒的門檻」(使徒行傳一:22)。在他看來,這不是白白的恩典,那又是甚麼呢?像他這樣迫害基督徒的人,也可以躍過使徒門檻直接進入使徒的行列,享有傳福音的恩典,這豈不就是奇妙的恩典嗎?當然是!為此,使徒保羅在得到選召後,他盡一生的力量在見證復活的基督耶穌,他認為除了在耶穌基督身上,實在是找不到其他方法,使人可以有重新與上帝修好的可能。這就是他在這一章所要傳達的一個主要信息:在耶穌基督裡,人可以看到上帝的救恩。使徒保羅的觀點裡,這救恩可以從兩個方面來了解;其一是從死亡中得到新的生命,這新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種來自上帝的榮耀;其二從罪惡中得到釋放出來的新生命,這新的生命,使人得以重新得到生命的自由,不再生活在罪惡中受苦。這樣的救恩乃是使人與上帝原先已經破壞的關係,得以重新修好的主要因素。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一章經文的內容:
第一至五節:
1 既然我們因信得以被稱為義人,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跟上帝有了和睦的關係。2 藉著信,基督使我們得以活在上帝的恩典裏,因此我們歡歡喜喜地盼望著分享上帝的榮耀!3 不但如此,在患難中,我們仍然喜樂;因為我們知道患難培養忍耐,4 忍耐蒙上帝嘉許,上帝的嘉許帶來盼望。5 這盼望不至於落空;因為上帝藉著他賜給我們的聖靈,已把他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
使徒保羅可以說是一個對耶穌基督相當確信的人,在他的觀念裡,人只要堅定地信靠耶穌基督的救贖恩典,人就是一個與上帝有合宜關係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因信稱義」的人。他在這裡用「我們」,當然不只是指著使徒保羅他自己,也是包括了看他這封書信的所有的每一個人。
我們注意一下第一節中所說的「和睦」這個字眼。這個字的意思,乃是和好,不再是敵人的對恃狀態。
第二節中的「活在上帝的恩典裡」,這句話也可以譯作「進入現在所享有的恩典裡」。原來這個「活」,或是「進入」,其原文是指「引導」之意,也就是說帶人來介紹給主人認識,後來用在禮拜時,表示引領人來到上帝面前之意。使徒保羅用這字,就是在表示:我們是因為耶穌基督的救贖恩典,被引領來到上帝的面前,也就是進入在上帝的恩典裡。耶穌基督就是我們與上帝「認識」的介紹人一般。因為原本我們是罪人,罪使我們與上帝形成陌生人,如今因有耶穌基督的介紹,使我們與上帝認識了,且和睦了。這就是享受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恩典一樣。
另一方面,這個字「活」,或是「進入」的另一個意思,乃是海港,或是避難所。這樣看來,是因為耶穌基督的緣故,使我們得以進入上帝的地方,作為我們免受罪惡襲擊的避難所。因為罪惡就像大海浪,或是狂風海濤的場所,對正在海上行駛的船隻是很危險的地帶。如今,因著耶穌基督的引領,可以看到了避難所,且得以進入安全的避難所裡。生命不再有憂慮,生命不再有恐慌,因為已經有了耶穌基督的緣故。
也因為這樣,雖然會經歷許多的痛苦,受到許多的挫折,但是,卻會因為認識上帝,且與祂有新的合宜關係,我們的生命不再害怕、擔憂、恐懼,因為我們已經進入了上帝的避難港口裡了。或是也可以這樣說,當我們看到避風港的時候,我們在苦難中的生命就不再有害怕了,因為盼望就在面前,生命的喜悅會從我們的生命底處生出力量。
我們要注意第三、四節中的「忍耐」這個字眼;這個字乃是在表示:不但可以承受所有的壓力,且不是逃避式的忍耐,乃是勇敢地面對那強大的壓力來臨,用喜悅且願意的心接受的意思。這樣的生命態度,才是一種積極、可以戰勝敵人的力量。其實,使徒保羅在用「忍耐」這個字眼的時候,很可能就是從耶穌基督在十字架的苦難上得到的啟示;因為十字架在當時是非常嚴酷的一種刑罰,它所代表的已經不只是殘酷一詞可以形容,但是耶穌基督不是逃避,乃是勇敢地邁向它,接納它,但是更重要的乃是勝過它。
在第四節說「忍耐蒙上帝嘉許」,在和合本的譯文用「忍耐生老練」,這個「老練」的字眼,原本的意思乃是用在冶煉金屬之用的。也就如同約伯記的作者在描述約伯於災難中時所說的:「他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現代中文譯本用「如果他考驗我,就會知道我純潔。」約伯記廿三:10)這是一種信仰體驗,經過了災難的洗鍊後,人的心神會像是經過生命的洗禮一般,越來越精純,就像提煉金子一樣。這樣的信仰乃是上帝所嘉許的對象。
第五節是很重要的一節;因為在這裡使徒保羅說到一個信靠耶穌基督的人,他生命的盼望是不會落空的,因為這種人的生命是已經被上帝的愛因著聖靈的力量澆灌在這種人心中。上帝是萬有的上帝,生命來自上帝,因此,一個人若是活在上帝的愛裡,他的生命永不枯萎,永不會失去希望。可惜我們世人卻是將生命建立在對人的期盼上,結果常常帶來的是失望、甚至是死亡。
第六至十一節:
6 當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照上帝特定的時機為罪人死。7 為義人死是罕有的;為好人死,或者有人敢做。8 但是上帝對我們顯示了無比的愛:當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基督已經為我們死了!9 由於他的死,我們現在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他的死更要救我們脫離上帝的義憤。10 我們原是上帝的仇敵,但是藉著他兒子的死叫我們得以跟他和好。既然跟他和好,我們豈不更藉著基督的生命而得拯救嗎? 11 不但這樣,我們已經得以跟上帝和好,不也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以上帝為樂嗎?
我們可以說使徒保羅在描述耶穌基督對我們的愛,最偉大的見證就是在這裡所說的句子:「當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基督已經為我們死了!」(八節)使徒保羅說這乃是因為上帝無比的愛的緣故。確實是這樣啊。誰會願意為一個有罪的人死?又有誰會去關顧一個罪人呢?
第六節的「軟弱」,意思乃是人無法使自己做出甚麼好事來。就像在第四章五節所說,並不是人可以做出甚麼好事,使人得以被上帝宣判為無罪,而是因為上帝的愛使然。這一節也告訴我們,上帝乃是有祂拯救的計畫,祂有自己的時間表。聖經給我們一個明顯的啟示,上帝有祂的時間表,祂在控制時間,也決定時間。因此,時間不是在人的手中,乃是在上帝的手中。這點從耶穌基督所說的天國比喻中看得非常清楚。例如馬太福音第十三章三十節的「收割的時候」;第二十章八節的「傍晚的時候」,園主發工資的時刻;第廿五章十個少女等候新郎來到的時刻;耶穌基督甚至很清楚地告訴他的門徒們說:「至於那要臨到的日子和時間,沒有人知道;天上的天使不知道,兒子也不知道,只有父親知道。」(馬太福音廿四:36)因為上帝是時間的創造者。只有上帝才知道甚麼時間會發生甚麼事情。
從第十、十一兩節中,我們看到使徒保羅用很漸進的方式來說明,一個人如果與上帝有了合宜的關係時,人的情況就開始產生了變化;其一是從原本與上帝破壞的關係,開始有了和好的關係;其二,從仇敵、敵對的狀態變成和好的狀態。
第十二至十七節:
12 罪從一個人進入世界,因著罪,死接踵而來;於是死亡臨到了全人類,因為人人都犯罪。13 在法律頒佈以前,世界就有了罪;但是沒有法律,人就不在法律的標準下被懲罰。14 然而,從亞當到摩西,死亡支配了人類,甚至不像亞當犯了不服從上帝的罪的人,也不免一死。
亞當是預表以後要來的那一位。15 然而,兩者並不相同,因為上帝白白的恩賜和亞當的罪大有差別。固然有許多人因亞當一人的罪而死;但是上帝的恩典更為浩大,他藉著耶穌基督一人白白賜給許多人的恩典也一樣浩大。16 上帝的恩賜和一個人的過犯是截然不同的。一個人犯罪,被判「有罪」;但是許多人犯罪,卻得到那不配得的恩賜,而被判「無罪」!17 固然死亡因一個人犯罪開始支配世人,但是耶穌基督一個人所成就的更為浩大!所有領受上帝豐富恩典和白白地得以跟他有合宜關係的人,都要藉著基督而生,而掌權。
坦白說,從這裡開始到這章的結束,這是一段很深奧難懂的經文;使徒保羅到底要跟我們解釋的題旨是甚麼?以一個現代人的想法,要了解這段經文確實是很困難的。或許用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廿一節,使徒保羅自己的話會比這裡來得清楚一些:
「因為死亡是從一人來的,死人的復活也是從一人來的。」
他又說:
「頭一個人亞當被造成為有生命的人」;可是末後的亞當是賜生命的靈。(哥林多前書十五:45)
他說:
「頭一個亞當是從地上的塵土造成的;第二個亞當是從天上來的。」(哥林多前書十五:47)
換句話說,使徒保羅用亞當-這位人類的始祖,跟耶穌基督作對照;為的是要使我們更加清楚在亞當的身上,我們承續了死亡,因為他先有了背叛上帝的旨意。後來我們人的生命得以有希望,得以跟上帝的和好,乃是因為耶穌基督的緣故,因為在他的身上,我們承續了復活的恩典,可以和上帝緊結在一起。
我們先釐清一個觀念,就是使徒保羅在這裡說的「亞當」,並非指的是單數的名詞,乃是一個複數的集合名詞。換句話說,這裡在說的「亞當」是個代表性的集合體。因此,當使徒保羅在說「亞當」的時候,其實就是指所有的人類。
再者,猶太人本來就有一種觀念,就是罪惡與死亡是分不開的,只要有罪的地方,就會有死亡。所以當他在第十四節說「死亡支配了人類」時,就是在說明人類乃是存在於罪惡中,只要有人的地方,罪惡就存在。
從第十五至十七節中,我們看到使徒保羅努力要解釋耶穌基督乃是上帝救恩的記號;雖然在亞當的身上帶進了罪(請注意,罪就是死亡的表徵),但是在耶穌基督的身上,我們卻看到復活的榮耀(二節)。這種復活的榮耀就是上帝賜給予人類最大的恩典。人的罪雖大,但是上帝的救恩卻可以在耶穌基督的身上涵蓋人類的罪。使徒保羅就是要告訴我們,耶穌基督乃是上帝救贖的記號,在他的身上,人所看到的恩典,是無法數算的。
第十八至廿一節:
18 這樣,因一個人犯罪,眾人都被定罪;同樣,因一個人的義行,眾人都得到赦罪而獲得生命。19 正如一個人違背命令,眾人成為罪人;同樣,一個人順服,眾人成為義人。20 法律的制訂使過犯增多;但是罪越增多,上帝的恩典也更加豐富。21 正如罪藉著死亡來管轄,上帝的恩典也藉著公義來統治,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到永恆的生命。
這段經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使徒保羅將前面的論述做了個整理:
犯罪↓定罪 違背↓罪孽 罪↓死亡
義行↓赦罪 順服↓義人 恩典↓生命
我們可以看到使徒保羅最重要的一個基本信仰:只有上帝的恩典,人才有得到永恆生命的可能,除此以外別無他法可循。使徒保羅一直想要打破長久以來猶太人早已僵硬的思想,以為可以從實行摩西的法律中得到永恆的生命,這就像我們在前面一講已經講過的,如果因為遵守摩西的法律可以解決人對永恆生命的需求,那就不會有一位教法律的人來問耶穌基督有關永恆生命的問題(路加福音十:25-37),也不會有一位富有的財主來尋求有關永恆生命的途徑(馬可福音十:17-25)。就是因為這樣,耶穌基督才會宣揚上帝國的福音,讓人知道惟有回到上帝的面前,人完全地順服上帝的主權,人才有可能得到永恆的生命。同樣地,現在使徒保羅繼續了這個觀點,強調人若在摩西法律上尋求上帝的救恩,只會為自己帶來死亡而已,除非人願意回到上帝的恩典裡,這恩典乃是耶穌基督,惟有在他的身上我們才能看到上帝憐憫的恩典。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章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上帝最奇妙的恩典,就是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他的救贖恩典充滿了我們。
使徒保羅告訴我們,上帝不是在我們變成了好人的時候才來愛我們,而是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祂先愛我們。
我們一般人都喜歡先愛好人,或是愛我們所認為的標準之內的對象,但是上帝不是這樣,祂是在人根本沒有被愛的條件下,祂就愛我們人類了。因此,在基督教的信仰裡,我們從這裡學習到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和認知:我們並不是比別人好,在上帝面前,我們都是罪人,都是享受了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救贖之愛。因此,我們的信仰不要用來斷定別人是否有罪,或是無罪,讓我們都用謙卑認罪的心,彼此學習互相寬恕、接納,也互相學習勸勉。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知道時刻感謝上帝,因為當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祂已經先愛我們了。我們學習這種愛那些人家認為最不值得愛的人,這實在是很大的信仰挑戰,並不容易。卻是我們作為基督教會,和基督信徒要學習的功課啊。
二、在耶穌基督裡,我們看到上帝奇妙的愛,遠超過我們所需要的。
使徒保羅在這章經文中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我們雖然是罪過甚重的人,但是,上帝的愛卻遠遠超過我們的罪過。更重要的乃是這些來自上帝愛的恩典,不是用任何代價取得到,而且它是不需要代價的,因為是上帝白白的恩典,是來自上帝所賞賜的。上帝甘願賞賜這奇妙的恩典給我們,為的就是讓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在此得以跟祂和好。
今天台灣的宗教界有一個很嚴重的錯誤,乃是以為得救的恩典是可以用金錢來換取得到,這是非常嚴重的錯誤!我常常說過,一個會以金錢來衡量的宗教,根本就不是宗教,乃是一個掛著宗教信仰的牌子,但卻是與真實的宗教信仰毫無關係。真實的宗教信仰講求的乃是上帝的救恩,與人的能力無關。
我也常常擔心有許多基督教會喜歡用一個人的奉獻來衡量一個人的信仰程度,這是很嚴重的錯誤,因為一個人的奉獻多寡,並不是用數目的多少來鑑定,這種鑑定權柄並不在人的身上,是在上帝的手中。不論一個人奉獻多少,都與上帝的恩典多寡無關,上帝並不是根據人的奉獻多寡來施行祂拯救人的恩典。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們惟有感謝以外,還是感謝,其他述說奉獻的事,都不能述說完盡上帝的恩惠。
(講於一九九七年五月廿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