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聖殿是什麼?

經文:約翰二:13-25

  耶穌基督在耶路撒冷聖殿中,將那些販賣牛、羊、鴿子,以及兌換銀錢的攤子全都推翻了,並拿繩子做了一條鞭子,把做買賣的人、牛羊從聖殿裡都趕出去,也不准任何人扛抬雜物在聖殿的院子穿來穿去。這個事件也同時記載在馬太福音廿一章、馬可福音十一章、路加福音十九章。如果我們將這四本福音書同時拿來比較,會感覺到耶穌基督在這件「潔淨聖殿」的做法上似乎並不溫柔,以今天的人的眼光來看,也會被認為是動作粗暴。

  約翰福音書可以說是在四本福音書中記載此事件最為詳細的,它提供了幾個重要資料是前三本福音書所欠缺的:

  (一)在聖殿的外院不只是販賣鴿子,也賣牛羊。(第十四節)馬太與馬可福音都只記說賣鴿子。雖然當時的外院是允許販賣這些牲畜,但是顯然的它會如同菜市場一般的吵雜、髒亂,更嚴重的是恐怕有些人來此交易牲畜並不盡然全是為準備聖殿之奉獻祭物而來,而是純粹為了生意而來,使聖殿之所以為聖殿的建造本意失去。

  (二)耶穌基督是拿一條繩子當作鞭子驅趕這些生意人和他們的生意品。(第十五節)到底是什麼原因使耶穌基督如此生氣到足夠他拿起「武器」?甚至「把兌換銀錢的桌子推倒」。這與我們平常所了解的耶穌基督的溫柔、憐憫等形像很不一樣。

  馬太、馬可、路加等三本福音書都記載耶穌基督在責罵那些主事者把聖殿變「賊窩」,而約翰福音則記明他指責他們「把聖殿當作市場!」。(第十六節)「賊窩」是代表竊盜、不誠實的人聚集之處。「市場」則是指交易、買賣、賺錢的地方。如果把為敬拜上帝而建立的聖殿,變成到一群竊盜者、欺騙者的聚會處,或是變成交易、買賣、賺錢營生的「市場」,那實在是件很嚴重的事情,不是嗎?

  耶路撒冷聖殿最早是所羅門王所建的,他於在位第四年二月開工建造,整個建造的過程歷代志下卷第二章至第五章有詳細記明。他蓋好的這間耶路撒冷聖殿,後來變成為以色列人民的信仰、文化、社會、政治等活動的中心。主前五八六年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王毀壞。(參考列王記下卷廿五:8-21)經過四十七年,也就是主前五三九年,新興的帝國波斯取代了巴比倫的統治霸業,次年,波斯王居魯士允許被擄去巴比倫的以色列人民得以返回故鄉耶路撒冷去重建家園,並在所羅巴伯的帶領下,於主前五二○年重建遭巴比倫毀壞的聖殿。(參考以斯拉記第二至五章),歷時四年才完成。但在希臘帝國西流古王伊皮法紐‧安提阿哥在主前一六八年又毀壞它,且將聖殿改成為祭拜鬼神之殿所。然後在羅馬帝國統治時代,於主前十九年由大希律再次派員重建之,這是耶路撒冷聖殿第二次重建。依照史料耶穌基督是出生於主前三年,他在卅歲時出來傳福音,那是主後廿七年,這是第廿節所說的「這聖殿建造了四十六年」的背景。實際上,在耶穌基督的時代,耶路撒冷聖殿雖然已建了四十六年之久,但仍然未全部峻工,尚在建築中。據說全部工程完成是在主後六十三年。而在七年後,也就是主後七十年時,被羅馬將軍提多所毀,理由是他認為猶太人有叛變羅馬帝國的企圖,直到現今,耶路撒冷只剩下一面「西牆」而已(即俗稱的「哭牆」),未曾再重建起來。這是耶路撒冷聖殿的經歷。從所羅門王建造聖殿到希律王重建它,三次建殿的背後因素都有濃厚的政治因素,換句話說,建造耶路撒冷聖殿是從政治上的利益著眼,遠勝過真實虔誠的宗教心,這一點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當初耶路撒冷聖殿建築完成後,成為猶太人的宗教、文化、社會、政治,甚至是社交生活活動的中心,但為什麼耶穌基督會指責他們把聖殿變成「賊窩」與「市場」呢?

  按照當時聖殿的規定,設置這些買賣的地點是在聖殿的外院地方,為的是服務那些旅居外地回來朝聖的族人,特別是那些散居在外國地區的,他們回來時必然是帶著僑居地的錢幣,而在聖殿的奉獻又嚴格規定只限用加利利的舍客勒和聖殿奉獻專用的舍客勒。為此,管理聖殿的祭司就在外院設置兌換錢幣的攤位,如同今天的銀行一般。依照猶太人的法典規定是可以收取兌換錢幣的手續費。但真正的問題是出在兌換的匯率,有人將奉獻用的錢幣匯率價提高,把匯兌所得私飽自己的囊袋。這種事在當時已甚有風聞,耶穌基督則是在現場目睹。

  牛、羊等家畜攤位的設置亦復如此;為的是服務那些遠途而來的朝聖客。他們更不可能在長途跋踄的旅途中,帶著家畜同行。因此,設這些攤位以滿足他們敬虔心靈的需要。另方面,這些家畜的燒祭在奉獻之前,都必須先經過祭司的檢驗合格才能擺上祭壇。如若不合格,除了帶回去外,就只好與家畜攤位的商人對換,並補貼對換差價。祭司若故意找碴,再美再肥的家畜也不能合格過關,換來攤位上的證明就准予上祭壇。原先良好的美意常因時間一點一滴長久累積下來人的貪婪和墮落而變成大罪惡。欺騙返鄉朝聖客獻祭的事屢次發生,買賣交易的糾紛此起彼落,雖然有祭司在管理,目睹這種污穢行為已變成司空見慣,見慣不怪,心靈麻痺了,更可能的惡行是祭司參與此種詐欺的勾當,也可以想像當時必定有一些人來到聖殿,並不是因為要服務那些返鄉朝聖的同胞,而是為了作買賣生意而來,聖殿反而變成「市場」,已經失去敬虔之心了。這是為什麼耶穌基督會大發雷霆之氣的原因吧!但在這些行為的背後,所顯明出最為嚴肅的,乃是信仰的本質問題:敬拜上帝之態度的問題。是否人們以為獻上比較好的祭品,可以換取上帝更多的祝福?若是,這豈不是把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建立在如同買賣、交易的對等行為上?人奉獻更好的牛、羊、鴿子,是為了換取上帝更多、更好的祝福?這種信仰行為在宗教改革運動中也成為改革運動者最主要要革除的一種,因當代教會神職人員藉著教會在販賣「贖罪券」,誤導當時的信徒以為出錢多,獲得上帝的赦免也多。這是極大的錯誤。大衛王在詩篇五十一篇的懺悔文中曾寫下這樣的句子:「你不喜歡牲祭,不然我就供獻;你也不要燒化祭。上帝啊,我獻上的祭就是憂傷的靈;憂傷痛悔的心你不拒絕。」(第十六至十七節)約翰福音書的作者說,耶穌基督表示要用三天重建這已遭污穢的聖殿,並強調這是指耶穌基督的身體說的,而馬太、馬可、路加等三福音書則說:「聖殿要作為萬民禱告的殿。」我們如果將這些連結在一起看,就很清楚會了解耶穌基督所說的:「那真正敬拜天父的,要用心靈和真實敬拜,這樣的敬拜就是天父所要的。上帝是靈,敬拜他的人必須以心靈和真誠敬拜。」(約翰福音四:23-24)換句話說,設若有富麗堂皇的禮拜堂而沒有真實的敬拜心靈,也將只是一處不誠實的「賊窩」而已。

  第十八節:「你能顯什麼神蹟給我們看,好證明你有權做這些事呢?」

  這是猶太人對耶穌基督在耶路撒冷聖殿的作為提出的質問。

  依照馬太福音指出,來質問耶穌基督之權柄的人是祭司長和猶太人的長老。馬可和路加二福音書則增加了經學教師。但是,馬太、路加是將這種對耶穌基督的權柄之事編排在耶穌基督於耶路撒冷聖殿裡教導眾人時發出質問。而馬可沒有指明是在什麼情況下,地點則是同在聖殿裡。但都是編排在潔淨聖殿之後。好像他們對耶穌基督淨聖殿的舉動並沒有立即性的反應動作出現。馬可與路加的作者是提到這些民間領袖對耶穌基督極度不滿,並準備殺害他。但馬太與路加的作者在質疑耶穌基督的權柄都是緊隨著在他於聖殿裡教導人之後。唯有約翰福音書的作者是把對耶穌基督的權柄的質問編排在潔淨聖殿之時,並且是要耶穌基督以顯現神蹟來證明他有這種權柄。

  這又牽涉到另一件信仰態度的問題--看見神蹟才信。若是一般人如此要求尚且情有可原,若是由宗教領袖提出這種問題,就嚴重了。馬太福音第十六章與馬可第八章都記載法利賽人(馬太福音包括撒都該人)曾要求耶穌基督顯神蹟,以證明他的作為是出自上帝。但這二本福音書的作者都證明了這種要求本身是想「陷害」他。原因是對上帝有懷疑的人才會故意以「神蹟」來表明自己的獨特性。耶穌基督若順應他們的要求而行「神蹟」,正好會落入他們的把柄。他知道他們的詭計而嚴斥拒絕。一個對信仰有懷疑的人才會在要求看見神蹟後才相信。這也是今天許多信徒的問題,才會造成「神醫」此起彼落的現象。希伯來書十一章一節:「那麼,信心是什麼呢?信心是對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對不能看見的事能肯定。」我常遇到許多人喜歡誇耀上帝在他們身上所行的「神蹟」,很少人在感謝上帝於每日生活與他形影不離地在一起。對於要求「神蹟」的人,耶穌基督就曾很不客氣的指出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是不會有「神蹟」出現的。

  第十九節:你們拆毀這聖殿,三天之內,我要把它重建起來。

  依照耶穌基督的看法是當人把敬拜上帝當作一種「買賣」時,既使有堂皇禮拜的地方的所謂「聖殿」,也是如同倒塌了一般。人敬拜上帝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沒有這兩樣,任何敬拜的禮儀或奉獻也不會有真實的意義。馬可福音書第十二章四十一節至第十三章二節,提及在耶路撒冷堂皇的聖殿裡,有一位被人忽視的「窮寡婦」,人們看到的是富有的人在奉獻,驚嘆聖殿建築的雄偉,但對窮寡婦的苦境卻失去憐憫眷顧之心,耶穌基督就對這種現象說出了語重心長的話:「你們在欣賞這些偉大的建築嗎?這地方的每一塊石頭都要被拆下來,沒有一塊石頭會留在另一塊上面。」可惜的是當耶穌基督提供這些反省時,當時的人聽不下去,也聽不懂。那些猶太人領袖看到的是聖殿建築物的外表,不是信仰上最重要的意義與態度--一顆虔誠、悔改的心。因此,當耶穌基督要用他的死與復活來重建人們對上帝的心靈時,他們的反應是驚訝的,是不能置信的,因此他們才會說:「這聖殿建造了四十六年,你能在三天之內重建它嗎?」這樣的話。

  第廿一節:「其實,耶穌所說的聖殿是指他自己的身體。」

  將這節與馬太福音廿一章十三節、馬可福音十一章十七節、路加福音十九章四十六節等三處經文一起比較,我們會清楚了解到,所謂「聖殿」,並不是指有形的建築物而言,而是人的內心,人的心靈。禱告是人與上帝之間的對話、啟應,這種人、神之間的對話、啟應,不是依據建築物,而是憑著人真實悔改、卑微的心靈。

  這段經文對我們有很重要的信息:

  一、要用真實敬虔的心建立敬拜上帝的殿宇。

  我們常常在台灣民間宗教中看到人們用類似「交易、買賣」的方式在敬拜他們的神明。「大家樂、六合彩」賭風的興盛,正好可以說明這種錯誤行為。在我們基督的教會中也不乏這種例子。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奉獻多,上帝的祝福也多。」這種態度就如同跟上帝作買賣一樣,是不正確的。上帝給人的恩典是無價且白白的給予我們,我們是不能用任何代價購買到或換取到上帝的賜福。基督的教會在舉辦任何活動,不能存有「是否合乎投資經濟效益」這種念頭,否則就談不上福音價值,因為真正的福音,是無價的,那是上帝拯救的愛,根本就無法比價或估價。

  二、真正的聖殿不是用人的建築物是否雄偉或任何人所行出來的「神蹟」建立的,而是來自人內心的悔改和對人類苦難憐憫的心。

  最近幾年,台灣各地興起一股重建禮拜堂的風潮,為了鼓勵會友奉獻,有的教會甚至以刻奉獻者名字於禮拜堂牆壁上作為奉獻誘因,並規定奉獻至少在多少數額以上。有的教會把蓋禮拜堂(或教堂)說成是在蓋「聖殿」,這些都不正確,只要是有罪的人的手所造的,就談不上「聖」。想用錢來取悅上帝或換取在基督的教會中的名號,都是一種「市場」行為,不合乎聖經的教訓。聖經給我們明白的指示,敬拜上帝只能用誠實的心靈,這種心靈是如同大衛王所說的「痛悔之心」,除此之外,實在沒有其他的途徑可使我們邁向天國之門。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50741